村情概況
上村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大理市太邑彝族鄉烏棲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太邑鄉南部,與巍山地接壤。距離村委會0.60公里,距離太邑鄉19.00公里,是村委會所在地。國土面積4.71平方公里,海拔2,400.00米,年平均氣溫14.00℃,年降水量936.00毫米。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26.06畝,人均耕地0.99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等作物;擁有林地4200.26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030.5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4.5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草地1163.00畝;荒山荒地600.74畝,其他面積876畝。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7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電視、通行動電話,有路燈。全村有51戶通自來水,有51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和94.12%);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2戶,占總數的94.12%。該村到鄉政府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9.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9.00公里。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戶;建有小水窖15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7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73.10畝,有效灌溉率為76.59%,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73.1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2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6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93萬元,占總收入的8.86%;畜牧業收入49萬元,占總收入的31.0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38頭,肉牛54頭,肉羊694頭);林業收入10萬元,占總收入的51.27%;第二、三產業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3.16%;工資性收入4.00萬元,占總收入的2.53%。農民人均純收入1987元,農民收入以林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1人,在省內務工9人。人口衛生
據有關數據顯示,該村有農戶51戶,共鄉村人口229人,其中男性120人,女性109人。其中農業人口229人,勞動力182人。該村以彝族為主,其中彝族226人,傈僳族3人。到2007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29人,參合率為100%;享受低保5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2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9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烏棲完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市民族中學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20公里,距離中學19.00公里。據有關數據顯示,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1人,其中小學生10人,中學生11人。發展重點
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主導產業不強,集體經濟幾乎為零,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村鎮建設規劃滯後,基礎設施薄弱,存在上學難,看病難,產業發展後勁不足。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十分嚴峻,農民的思想觀念和科技文化素質有待提高。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念活“山字經”,以生態建村、產業富村、科技興村、人才強村,著力打造大紅河源“額骨啊寶”彝族文化品牌,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扶持2戶集休閒、旅遊、觀光、探險為一體的“農家樂”,計畫種植500畝優質核桃,扶持3-5戶養殖戶,突出“土特”產品。力爭“一年有起色、三年有成效、五年上台階”,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達到226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3410元。
自然村大盤點(二)
自然村是自然形態的居民聚落。它往往是一個或多個家族聚居的居民點。自然村是農民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單位,但不是一個社會管理單位。與自然村對應的概念是行政村。村是一個包括農業生產資源、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的人口居住群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