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48戶通自來水。有48戶通電,有4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97%和9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5戶(分別占總數的62%和31%)。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2.5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6.0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1輛,機車8輛。
全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9.00畝,有效灌溉率為44%,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9.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4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之一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2.8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3.00萬元,占總收入的42%;畜牧業收入8.00萬元,占總收入的2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73頭,肉牛17頭,肉羊16頭);林業收入11.00萬元,占總收入的34%;第二、三產業收入0.80萬元,占總收入的2.5%;工資性收入6.00萬元,占總收入的18%。農民人均純收入1,488.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4人(占勞動力的28%),在省內務工24人。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1.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65%。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蠶桑產業。自然村大盤點(二)
自然村是自然形態的居民聚落。它往往是一個或多個家族聚居的居民點。自然村是農民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單位,但不是一個社會管理單位。與自然村對應的概念是行政村。村是一個包括農業生產資源、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的人口居住群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