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雲南省臨滄市永德縣永康鎮勐廣自然村
村情概況
勐廣自然村隸屬於永康鎮端德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永康鎮西邊,距離端德村委會12公里,距離鎮政府所在地15公里。國土面積4.68平方公里,海拔1,320米,年平均氣溫19℃,年降水量1,137毫米。有耕地433畝,其中人均耕地1.33畝;有林地3,896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80戶,有鄉村人口325人,其中男性162人,女性163人。其中農業人口325人,勞動力24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275人,佤族5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16人。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甘蔗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7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7.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0.31%。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20.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51元。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今後主要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例如:發展甘蔗累計1400畝;發展養豬大戶30戶,養殖二元種豬100頭;發展養牛大戶30戶,養殖黃牛300頭;養羊5戶600隻;勞務輸出150人;發展運輸戶10戶。想盡一切辦法增加農民收入,力爭在十一五規劃結束時,全村年人均純收入增加到1736元。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433畝,其中:田101畝,地332畝,人均耕地1.3畝,主要種植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3,896畝,其中經濟林果地33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畝,主要種植芒果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畝,其中養殖面積1畝;其他面積2,687畝。全村擁有茶園面積80畝,其中可採摘面積80畝;種植甘蔗120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甘蔗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7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7.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0.31%。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0.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8.92萬元,占總收入的65.5%;畜牧業收入17.9萬元,占總收入的14.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20頭,肉牛6頭,肉羊40頭,雞850隻);漁業收入0.6萬元,占總收入的0.5%;林業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2.5%;第二、三產業收入20.08萬元,占總收入的16.7%;工資性收入3.2萬元,占總收入的2.7%。農民人均純收入2451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2人(占勞動力的17.5%),在省內務工4人,到省外務工38人。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通電視。全村有80戶通自來水。有80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6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0%和7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8戶,占總數的60%。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農用車10輛,拖拉機9輛,機車12輛。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勐廣國小,中學生就讀到永康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公里,距離中學15公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公里,距離鎮衛生院7公里。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水利設施落後;學校設施差,無活動場所,醫療條件差。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甘蔗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7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7.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0.31%。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80戶,鄉村人口325人,其中男性162人,女性163人。其中農業人口325人,勞動力24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275人,佤族5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公里,距離鎮衛生院7公里。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人,占人口總數的0.31%(人員名單附後);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21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98。8%;享受低保13人(人員名單附後);五保戶0人。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勐廣國小,中學生就讀到永康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公里,距離中學1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9人,其中小學生9人,中學生0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7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447.4畝。已建立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13,100元(人均40.31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一事一議籌資等。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7人,黨員中男黨員6人,女黨員1人。少數民族黨員1人。團員16人。
該村有新農村理事會1個,婦女組織1個,治安聯防隊1支。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水利設施落後;學校設施差,無活動場所,醫療條件差。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今後主要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例如:發展甘蔗累計1400畝;發展養豬大戶30戶,養殖二元種豬100頭;發展養牛大戶30戶,養殖黃牛300頭;養羊5戶600隻;勞務輸出150人;發展運輸戶10戶。想盡一切辦法增加農民收入,力爭在十一五規劃結束時,全村年人均純收入增加到1736元。
2、雲南省德宏州潞西市五岔路鄉勐廣自然村
村情概況
勐廣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潞西市五岔路鄉彎丹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五岔路鄉西邊,距離村委會4.5公里,距離鄉政府13公里。國土面積7.11平方公里,海拔1500米,年平均氣溫21℃,年降水量1500毫米,適宜種植甘蔗等農作物。2008年末有耕地1797.5畝,其中人均耕地3.8畝;有林地5236.7畝。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08戶,有鄉村人口466人,其中農業人口465人,勞動力277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25人。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85萬元,其中:①種植業收入151萬元,占總收入的53%;②畜牧業收入46萬元,占總收入的1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5頭,肉牛45頭);③林業收入40萬元,占總收入的14%;④第二、三產業收入17萬元,占總收入的6%;⑤工資性收入31萬元,占總收入的10%。農民人均純收入221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9.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6人(占勞動力的5%),在省內務工16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797.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18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2008年末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797.5畝(其中:田522畝,地1275.5畝),人均耕地4.9畝,主要種植茶葉、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5236.7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62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36畝,主要種植甘蔗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4091畝。
基礎設施
勐廣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108戶通自來水,有4戶飲用井水。有108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7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和6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7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0戶(分別占總數的65%和55%)。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砂石路;進村道路為砂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3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4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7輛,拖拉機11輛,機車30輛。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81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81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畝。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4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85萬元,其中:①種植業收入151萬元,占總收入的53%;②畜牧業收入46萬元,占總收入的1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5頭,肉牛45頭);③林業收入40萬元,占總收入的14%;④第二、三產業收入17萬元,占總收入的6%;⑤工資性收入31萬元,占總收入的10%。農民人均純收入221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9.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6人(占勞動力的5%),在省內務工16人.
特色產業
白岩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茶葉、甘蔗),主要銷售往本市內。2008年主要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0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7%。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茶葉等產業。
人口衛生
2008年末該村有農戶108戶,共有鄉村人口466人,其中男性244人,女性222人。其中農業人口465人,勞動力277人。該村是漢族、景頗族混居的村,形成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51人,參合率97%;享受低保45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3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80戶,占農戶總數的78%。
文化教育
勐廣張漢寨村小學生就讀的學校是明德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的學校是五岔路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3公里,距離中學13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0人,其中小學生30人,中學生10人。
村務公開
勐廣自然村到2008年底,已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補換髮工作,共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0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756.98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2008年度一事一議籌勞900個(勞均3個)。年末集體總收入5萬元,有固定資產3.5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4.5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勐廣張漢村黨員總數9人,黨員中男黨員8人,女黨員1人;團員9人;村民小組人數為3人。
發展重點
勐廣張漢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交通不變,基礎設施薄弱;產業單一,農業科技落後;村容不整潔。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大力發展種植業(茶葉、甘蔗)、養殖業(養牛、養豬);改善村內道路,加快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爭取推進安居工程建設等。
自然村大盤點(二)
自然村是自然形態的居民聚落。它往往是一個或多個家族聚居的居民點。自然村是農民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單位,但不是一個社會管理單位。與自然村對應的概念是行政村。村是一個包括農業生產資源、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的人口居住群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