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大龍瑤寨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紅河州紅河縣甲寅鄉龍美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龍美東北邊,距離村委會7公里,距離鄉11.3公里。國土面積0.6平方公里,海拔2000米,年平均氣溫14℃,年降水量1311毫米,適宜種植稻穀、喬子、玉米、芭蕉芋、黃豆等農作物。有耕地245.65畝,其中人均耕地.64畝;有林地456畝。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83戶,有鄉村人口429人,其中農業人口429人,勞動力21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75人。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9年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5.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4.82%。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01.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84.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強培植本村新的支柱產業,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實效,特色產業優勢明顯;形成一批能帶動全村經濟發展的拳頭產業(如棕絲加工業、經濟林果、竹類栽培等);農民收入穩步增長,生產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45.65畝(其中:田180.47畝,地65.18畝),人均耕地0.64畝,主要種植稻穀、喬子、玉米、芭蕉芋、黃豆等作物;擁有林地456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9畝,草地65畝;荒山荒地71畝,其他面積62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5畝,主要種植梨、桃、核桃等經濟林。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245.65畝(其中:田180.47畝,地65.18畝),人均耕地0.64畝,主要種植稻穀、喬子、玉米、芭蕉芋、黃豆等作物;擁有林地456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9畝,草地65畝;荒山荒地71畝,其他面積62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5畝,主要種植梨、桃、核桃等經濟林。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1.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7萬元,占總收入的35.17%;畜牧業收入14.2萬元,占總收入的13.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10頭,肉牛30頭,肉羊50頭,雞鴨1148隻);漁業收入0.2萬元,占總收入的0.19%;林業收入30萬元,占總收入的28.52%;第二、三產業收入3.8萬元,占總收入的3.33%;工資性收入12萬元,占總收入的11.41%。農民人均純收入1984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5人(占勞動力的11.47%),在省內務工10人。該村目前正在計畫大力發展山區經濟綜合開發產業。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81戶通自來水擁有電視機農戶4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55.5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2戶(分別占總數的63.41%和63.41%)。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1公里。全村共擁有,農用運輸車1輛,機車5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5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6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75.00畝,有效灌溉率為71.24%,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3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4畝。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中有3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4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7公里,距離鄉衛生院11.3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村內建有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73戶,占農戶總數的89.02%。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9年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5.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4.82%。該村目前正在計畫大力發展山區經濟綜合開發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83戶,共鄉村人口429人,其中男性226人,女性203人。其中農業人口429人,勞動力218人。該村429人都是瑤族。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人,占人口總數的0.26%(人員名單附後);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07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79.74%;享受低保40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7公里,距離鄉衛生院11.3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村內建有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73戶,占農戶總數的89.02%。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大龍瑤寨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甲寅中學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5公里,距離中學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2人,其中小學生24人,中學生18人。
該村建有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8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45.65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398元(人均1.04元),一事一議籌勞352個(勞均2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4萬元,有固定資產5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2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沒設黨小組,黨員總數2人,黨員中男黨員2人。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設在本村),團員8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當地民眾文化素質低,教育發展滯後;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農業基礎脆弱,抗禦自然災害能力低;農村二、三產業發展滯後,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渠道不寬;對農業的實際投入與需求之間存在較大矛盾,支農資金結構有待進一步最佳化;農業科技發展滯後,農業生產效益不高;較大動物疫病防治工作面臨較大壓力;農民文化素質偏低,農業科技難以推廣;交通條件差,影響農產品交易和市場信息交流。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充分發揮山區土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經濟林果、棕櫚產業開發,培植新的支柱產業,發展教育,提高全民素質;抓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契機,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實效,特色產業優勢明顯,形成一批能帶動全村經濟發展的拳頭產業(如稻田養魚業、棕絲加工業、經濟林果等);改善交通條件,發展養殖業;農民收入穩步增長,生產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自然村大盤點(二)
自然村是自然形態的居民聚落。它往往是一個或多個家族聚居的居民點。自然村是農民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單位,但不是一個社會管理單位。與自然村對應的概念是行政村。村是一個包括農業生產資源、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的人口居住群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