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國土面積6.49平方公里,海拔1100米,年平均氣溫22℃,年降水量960毫米,適宜種植甘蔗、糧食等農作物。有耕地2364畝,其中人均耕地6.89畝;有林地5500畝。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364畝,(其中:田120村落概貌 |
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77戶,有鄉村人口352人,其中農業人口349人,勞動力19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86人。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56.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6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全村有20戶飲用自來水,有55戶飲用井水,有75戶通電,該村尚未開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的農戶3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50.67%);安裝固定電話37戶,擁有行動電話農戶37戶(占全村總戶數的49.33%)。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
通電設施 |
不過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5戶,裝有太陽能15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20畝,有效灌溉率為5.08%。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5畝。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到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6.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13萬元,占總收入的72.34%;畜牧業收入35萬元,占總收入的22.41%(年內出欄肉豬280頭、肉牛25頭,出欄雞650隻),林業收入1萬元,占總收入的0.64%。第二、三產業收入6元萬占總收入的3.84%,工資性收入1.2元,占總收入的0.77%。農民人均純收入2460元,
水稻 |
該村主要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是:一是基礎設施薄弱;二是人畜飲水工程;三是道路交通差。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養殖業,計畫發展生豬養殖1500頭、牛120頭。
文化衛生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里戛完小,中學生就讀到舊城中學。該村距離小學校4公里,距離中學2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7人,其中小學生23人,中學生4人。
該村有農戶77戶,共鄉村人口352人,其
村國小 |
自然村大盤點(二)
自然村是自然形態的居民聚落。它往往是一個或多個家族聚居的居民點。自然村是農民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單位,但不是一個社會管理單位。與自然村對應的概念是行政村。村是一個包括農業生產資源、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的人口居住群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