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雲南省潞西市風平鎮臘掌村芒蚌自然村
村情概況
芒蚌自然村隸屬於風平鎮臘掌村委會,屬於壩區。位於風平鎮東邊,距離臘掌村委會1.00公里,距離風平鎮7.00公里。國土面積0.60平方公里,海拔910.00米,年平均氣溫16.00℃,年降水量2,15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香料煙等農作物。有耕地總面積668.00畝(其中:田549.50畝,地118.50畝),人均耕地1.81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香料煙等作物;擁有林地231.10畝。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74戶,有鄉村人口370人,其中:男性188人,女性182人。以傣族為主(是傣族聚居地),其中傣族370人。該村農業人口370人,勞動力255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10人。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省內。2007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2.69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2%。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26.6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96元。該村計畫大力發展優質稻、甜脆玉米、香料煙及旅遊等產業。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668.00畝,其中人均耕地1.81畝;有林地231.10畝。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6.6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7.86萬元,占總收入的54%;畜牧業收入32.89萬元,占總收入的2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20頭,肉牛4頭);漁業收入0.06萬元,占總收入的0.05%;林業收入0.68萬元,占總收入的0.5%;第二、三產業收入25.14萬元,占總收入的19.9%;工資性收入1.95萬元,占總收入的1.5%。農民人均純收入2396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9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人(占勞動力的1.2%),在省內務工3人。該村到2007年底,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0.15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尚未成立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政務。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7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74戶飲用井水。有74戶通電,有18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9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24.32%和79.73%);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5戶(分別占總數的59.46%和47.3%)。該村到鄉鎮道路為砂石路;進村道路為柏油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該村設有公共汽車站,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輛,拖拉機27輛,機車54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7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71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49.50畝,有效灌溉率為82.26%,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49.5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49畝。該村到2007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2、雲南省梁河縣勐養鎮芒蚌村芒蚌自然村
芒蚌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德宏州梁河縣勐養鎮芒蚌村委會,屬於壩區。位於勐養鎮東北邊,距離勐養鎮3.5公里,是芒蚌村委會所在地。國土面積3.96平方公里,海拔890米,年平均氣溫19.4℃,年降水量1169.6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甘蔗、西瓜等農作物。有耕地1294.2畝,其中人均耕地2.33畝;有林地3503.2畝。全村轄3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29戶,有鄉村人口564人,其中農業人口561人,勞動力28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34人。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09.3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45.30萬元,占總收入的66.98%;畜牧業收入17.00萬元,占總收入的19.6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66頭,肉牛22頭,家禽1060隻);漁業收入33.00萬元,占總收入的6.81%;林業收入11.00萬元,占總收入的5.19%;第二、三產業收入萬元,占總收入的;工資性收入1.7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76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7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7人(占勞動力的4.3%),在省內務工5人,到省外務工5人。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3、雲南省盈江縣太平鎮芒允村芒蚌自然村
芒蚌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盈江縣太平鎮芒允行政村,屬於壩區。位於太平鎮西邊,距離芒允村委會4.30公里,距離太平鎮19.50公里。國土面積1.02平方公里,海拔700.00米,年平均氣溫19.40℃,年降水量1,490.6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甘蔗等農作物。有耕地407.00畝,其中人均耕地1.80畝;有林地287.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9戶,有鄉村人口232人,其中農業人口232人,勞動力200人。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0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06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有39戶飲用井水,全村有3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39戶通電,有20戶通有線電視,(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20.51%和79.4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5戶(分別占總數的82.05%和64.1%)。該村到太平鎮道路為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4.5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4.5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18輛,機車17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68.00畝,有效灌溉率為100%。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自然村大盤點(二)
自然村是自然形態的居民聚落。它往往是一個或多個家族聚居的居民點。自然村是農民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單位,但不是一個社會管理單位。與自然村對應的概念是行政村。村是一個包括農業生產資源、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的人口居住群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