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該村有43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戶(是外出務工人員),占總數的11.63%。
該村到瓦貢線為人馬驛道,瓦貢線到鄉政府為柏油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土路;距離最近的車站4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8.5公里。
該村到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全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7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23萬元,占總收入的 48.03%;畜牧業收入4.8萬元,占總收入的 37.0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03頭,肉牛15頭,肉羊70頭);林業收入0.27萬元,占總收入的2.08%;第二、三產業收入1.42萬元,占總收入的10.95%;工資性收入0.25萬元,占總收入的 1.93%。農民人均純收入799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2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人(占勞動力的5.78%),在省內務工10人。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3戶,共鄉村人口173人,其中男性83人,女性90人。其中農業人口173人,勞動力131人。該村全是僳僳族,共173人。 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73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100%。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距離鎮衛生院8.5公里。該村無公廁,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20戶,占農戶總數的46.51%。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米俄國小,中學生就讀到遠福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5公里,距離中學8.5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7,其中小學生3人,國中生4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62.3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121個(勞均1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低保、醫保。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農村公共設施差,無公廁、垃圾坑,村內主幹道差,村容村貌有待整治。
2、進出村民小組道路為人馬驛道,基礎設施建設落後。
3、農田引水溝渠缺乏,人畜飲水損毀嚴重,年久失修,急需修復;
4、村莊離各級衛生所都比較遠、緊需建蓋國小學校。
發展重點主要是:
1、大力發展經濟林果種植,力爭達到核桃100畝、漆樹50畝,想盡一切辦法增加農民收入。
2、積極發展生豬、雞、羊為主的養殖,力爭年出欄豬184頭、雞445、羊85隻以上。
3、大力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力爭每年達到4人。
自然村大盤點(二)
自然村是自然形態的居民聚落。它往往是一個或多個家族聚居的居民點。自然村是農民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單位,但不是一個社會管理單位。與自然村對應的概念是行政村。村是一個包括農業生產資源、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方式的人口居住群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