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北朝時番邦犯境,邊關告急。花木蘭的父親列名徵兵軍帖。木蘭慮及老父體弱,弟弟年幼,思之再三,決定女扮男裝,冒弟弟木力之名,代父從軍。木蘭辭別雙親,披星戴月,快馬加鞭,奔赴邊關。途中,她還結識了幾個朋友,全是應徵入伍的戰士,相伴同行。他們在接近前線時,忽聞戰鼓齊鳴,殺聲震天,魏軍正與敵兵交戰,突力子等三人夾戰魏軍賀元帥,木蘭一馬當先,殺退敵人。從此,她便得到賀元帥的賞識。戎馬倥傯,十二年過去,身經百戰的木蘭已晉升為將軍。某夜,木蘭外出巡營,忽聽群鳥飛鳴,她料想必是敵兵前來偷襲,驚起宿鳥。便稟告元帥,建議四面埋伏,智擒敵酋。果然,敵軍中計,突力子被擒。元帥擬為木蘭封官進爵,並把愛女許與將軍。木蘭不慕官爵,更不能與元帥之女成婚,只求賜與千里馬,回故鄉探親。木蘭返回桑梓,脫去戰時袍,換上舊時裝。朝廷冊封木蘭為尚書郎,元帥率領眾將,抬著禮物,親臨花家,請見花木力將軍。木蘭出堂,相見之下,元帥驚訝不已。於是,木蘭細述從軍經過,元帥盛讚木蘭不愧是一位巾幗英雄。
主演
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在上世紀曾被各戲曲劇種搬上舞台。然而,關於花木蘭替父從軍的傳奇經歷與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懷至今為世人頌揚。主演王怡充分發揮了自身文武兼長、能唱能打的特點,不僅在行當上融合了青衣、花衫、刀馬旦的表演程式,並且在唱腔上運用了青衣、娃娃腔等諸多音樂語彙,舞台表現豐富多彩,令人耳目一新。她精心塑造花木蘭這一角色,無論是花木蘭居家時的勤勞孝順、出征時的英武剛烈、獨處時的孤寂思鄉,直到最後的紅顏亮相,都充分展現了演員對於人物性格與人物內心狀態的深刻理解與紮實的舞台藝術表現力,使花木蘭這一角色突破了舞台程式束縛,愈顯豐富、靈動。此次搬上京劇舞台的《花木蘭》,是由北京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曲學院青年研究生班研究生王怡領銜主演。劇中賀廷玉一角由北京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韓巨明扮演。
赴日演出
應日本經濟新聞社、日本青少年文化中心邀請,瀋陽京劇院《花木蘭》劇組赴日演出。於2008年5月31日在東京的首演,受到當地觀眾的熱烈歡迎。
離演出還有10分鐘,可容納1300觀眾的劇場已經座無虛席。當晚5時帷幕拉開,飾演花木蘭的李靜文一亮相,就博得了滿堂彩。兩個小時的演出,觀眾們為瀋陽京劇演員精湛的技藝、精彩的武打、完美的唱腔所折服,掌聲一次次響起。
演出結束後,熱心觀眾送上了鮮花,還有的觀眾遲遲不願離去,爭著與李靜文、常東等演員合影。主辦方日本經濟新聞社社長喜多恆雄被這一幕所感動,日本青少年文化中心常務理事田村先生也對京劇藝術大加讚賞,希望這樣的好戲能更多地呈現日本劇場。
京劇旦角經典劇目
京劇劇目中的哪一個角色由哪一個行當的演員來扮演,一般都有明確的規定。因此,不同的行當流派都有自己的代表劇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