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梗概
宋江因扈家莊女將扈三娘,協助祝家莊,與梁山泊為敵。乃奉晁蓋命令,率領花榮、鄧飛、歐鵬、馬麟、戴宗、穆弘、王英等攻打扈家莊。並派花榮、鄧飛打頭陣,歐鵬、馬麟為二隊接應,戴宗、穆弘押運糧草,王英後隊接應。李逵聞知,未曾派他參加,氣憤不平,私自找一酒樓飲酒。俟半醉後,好參加爭戰,一現身手,而立大功。及至扈家莊,王英首先出戰,被扈三娘生擒。花榮、馬麟、鄧飛、歐鵬四人亦均敗下。正追宋江時,李逵從酒樓闖入,擋住扈三娘,交戰以後,被刺傷左腿。最後,扈三娘卒被豹子頭林沖所擒。
扈三娘由武旦擔工,唱念作打具重,動聽繁重的唱段、高難度的作功配合在精彩的開打之中。
主要角色
扈三娘:武旦,頭戴紅福巾,紅簾紅絨球,七星金額,雉翎狐尾,身穿紅女甲,紅絛帶,紅褲紅裙,足登小腳紅弓鞋木蹺
林沖:武老生,黑三髯,白虎瞌腦銀額,翎尾,白銀甲
吳用:末,黑三髯,九梁道巾,八卦衣,絛,方靴,持雲紼
宋江:生,黑三髯、黑大鐙、盔,雉翎,狐尾,紅蟒,玉帶,方靴。
擅演《扈家莊》的著名武旦宋德珠
著名武旦宋德珠字型40年代初,予旅居北京時,廣大京劇觀眾推選李世芳,毛世來,張君秋,宋德珠為“四小名旦”。這是繼20年代《順天時報》專欄作家石聽花倡議推選海、尚、程、荀為“四大名旦”後的又一次梨園盛舉。
李世芳、毛世來二位都是素負盛名的科班“富連成”第五科的學員,李世芳早在未出科前,即已名聲大噪,博得"小梅蘭芳"的稱號。但不幸於1945年赴青島演出因飛機失事而殞命。毛世來師承著名花旦於連泉(藝名筱翠花),他也和李世芳一樣,在十二、三歲未出科前,已被廣大顧曲在所交口讚譽。張君秋初拜李凌楓為師,李為王瑤卿高足,故張自幼深得王派青衣真傳。宋德珠則是程硯秋、焦菊隱創辦的中華戲曲專科學校第一科學員。他在戲校剛畢業時,即加新筍破土而出,被眾多京劇觀眾所肯定和推崇。宋德珠的啟蒙老師是張善亭(藝名"十陣風"),在武功方面給他打下良好的基礎。畢業後,繼續受到著名武旦朱桂芳、閻嵐秋(即"九陣風")的教授和指點,技藝更加精進。連謝絕舞台多年的清末著名武旦老藝人余玉琴都教過他。所以,宋德珠在幼年、少年、青年三個階段,投師訪賢,多方求教,虛心好學,刻苦鑽研,練就了一身舞台上過硬本領。有的行家說,在京劇界學武旦、刀馬旦的,能得余、閻、朱、張四位名家教導,真可算得天獨厚的機遇了。
宋德珠畢業後成婚,娶著名揚(小樓)派武生孫毓坤(藝名小振庭)之女為妻,在武功技藝方面又得其岳父的啟迪和傳授,舞台藝術又躍進了一步。
德珠能戲很多,武旦戲如:《扈家莊》、《泗州城》、《青石山》、《盜仙草》、《打韓昌》、《打焦贊》、《打瓜園》、《打店》、《取金陵》等都是他經常上演的劇目。即使是刀馬旦戲,他也會得很多。《兒女英雄傳》(即《能仁寺》、《悅來店》)是余玉琴老伶工親傳的,自不必說,其他如:《穆柯寨》、《樊江關》、《戰金山》、《小放牛》等戲,他演來也能得心應手。德珠在舞台上腰工極佳,蹺工穩健,武功出手迅疾,深受觀眾愛重。
朱德珠病逝,回首前塵,感到無限惆悵。憶40餘年前,德珠正是風華正茂,予在北京宣武門外,校場六條其岳父孫毓坤寓邸得見其廬山真面,曾幾何時,伊已步黃泉路上。
甚堪告慰的是,聽說宋君的掌珠宋丹菊也是京劇武旦演員中的後起之秀,武旦一行,後繼有人。
京劇旦角經典劇目
京劇劇目中的哪一個角色由哪一個行當的演員來扮演,一般都有明確的規定。因此,不同的行當流派都有自己的代表劇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