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交通項目評估與管理》較系統地闡述了交通項目評估與管理的基本理論和主要方法,包括:運輸需求預測與項目技術評估;交通項目財務評價、經濟評價、社會和環境評價;交通項目不確定分析;交通項目管理;後評價與目標持續性評價等。《交通項目評估與管理》可作為我國普通高等學校交通運輸大類專業教學用書,也可供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和從事交通項目評估與管理工作的教學與科研人員使用。目錄
第一章投資項目與交通項目評估第一節投資和項目概述
一、投資
二、項目
第二節交通項目評估概述
一、項目評估理論概述
二、交通項目評估的特點
三、項目評估在投資決策中的作用
第三節項目周期中各階段的評估工作
一、各階段評估的劃分
二、各階段評估的要求
小結
習題
第二章運輸需求預測與項目技術評估
第一節市場分析與預測概述
一、市場分析的主要作用
二、市場預測的主要內容與方法
第二節運輸需求分析與預測方法
一、影響運輸需求的主要因素
二、社會經濟調查分析
三、交通調查與分析
四、運輸需求預測的主要方法
五、運輸需求預測中需注意的問題
第三節項目技術評估
一、項目技術評估的含義與原則
二、項目技術評估的相關因素
三、項目技術評估的內容
四、項目技術評估的程式
第四節項目技術評估的主要方法
一、項目工藝技術評估的方法
二、項目技術裝備方案評估的方法
三、項目實施技術評估的方法
小結
習題
第三章交通項目財務評價
第一節資金時間價值的計算原理
一、資金時間價值的概念
二、資金時間價值的計算方法
第二節財務評價概述
一、財務評價的內容和程式
二、交通項目財務評價的特點
第三節財務基礎數據估算與實例分析
一、項目總投資估算
二、融資方案與資金成本
三、產品成本分析與估算
四、收入、稅金和利潤的估算
五、案例分析
第四節財務評價基本報表
一、現金流量表
二、利潤與利潤分配表
三、財務計畫現金流量表
四、資產負債表
五、借款還本付息計畫表
第五節財務評價指標和參數
一、項目盈利能力指標
二、項目償債能力指標
三、財務評價參數
(一)投資的概念和特點
精彩文摘
1.投資的概念投資可分為生產資料投資和純金融投資。在現實社會中,從個體角度來看,投資通常被理解為購買證券、土地和其他財產的行為,這些活動從全社會看並未發生資本存量的變動,而只是引起財產的轉移,是純金融性投資,又稱為間接投資。經濟學意義上的投資考察的則是物質資本的變化,如建造廠房、住宅、購置機器設備,以及增加存貨等經濟活動。這些生產資料投資的實質是將資源要素轉化為資本的形成過程,又稱為直接投資。項目評估中的投資就是直接投資,或稱項目投資。
所謂投資就是投資主體為未來獲得收益而於現在投入生產要素,以形成資產的一種經濟活動。投資主體(或稱投資者)可以是有權代表國家投資的政府部門、機構,也可以是企業、事業單位或個人。投資是這些自然人或法人進行的有意識的經濟活動,他們追求的投資回報,既可以是投資所形成的資產投入運營後直接產生的內部收益率,也可表現為項目因服務於社會公眾而改善國民福利所產生的外部效益。
2.投資的特點
(1)預付性,即支出在前,回報在後。不論是直接投資還是間接投資,投資主體為獲得預期收益都需要預先一次性地投入資源,等資本資產形成並發揮效益後,才能從運營中逐步獲得收益和回報。
(2)收益性,即因資源的投人而帶來產出、收益或增值的特性。投資目的的多樣性決定了投資收益的多重性。投資收益可表現為用貨幣為計量尺度的財務收益,這一般是企業或私人投資行為的特徵;也可以表現為難以用貨幣尺度進行量化的社會效益,如公共工程、公益性項目投資,這一般是政府投資行為的特徵。
(3)長期性,與消費行為的即時性不同,投資在於取得持續的效益和回報。投資具有從資金投入到全部收回通常需要經歷較長時間的特性。投資周期由建設周期和運營周期組成。由於資產形成的技術經濟特點決定了其建設周期較長,從投資建設到投入使用之間存在明顯的時間差。投入運營後,資本資產不是被一次性消費,而是能夠被重複使用,形成較長的運營使用期。
(4)風險性,指由於事先無法預測或雖能預測但難以避免的因素影響,使投資者的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之間發生背離和損失的特點。投資的風險性來源於投資的預付性和長期性,是未來的不確定性導致了投資風險。
盤點交通工程類書籍(一)
交通工程是交通工程學科研究與發展的基本理論,是從道路工程學中派生出來的一門較年輕的學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