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黑頸鸕鶿
拉丁名:Phalacrocorax niger
英文名:Pygmy Cormorant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 (Vieillot, 1817)
物種分類: 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今顎總目→鵜形目→鸕鶿科→鸕鶿屬
分布範圍
黑頸鸕鶿沒有亞種分化。我國國內分布於雲南西部德宏、臨滄、保山、怒江、蒙自、騰衝、盈江、隴川、潞西、耿馬等地,為留鳥;雲南東南部蒙自為夏候鳥。
國外繁殖於印度、斯里蘭卡、緬甸、泰國、越南、寮國、高棉、蘇門答臘、爪哇等地區,偶見於阿富汗和馬來半島。
瀕危信息
CITES瀕危等級: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97
IUCN瀕危等級: 未列入 生效年代: 1996
IUCN瀕危等級: 未列入 生效年代: 2003年
國家重點保護等級: 二級 生效年代: 1989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 易危 生效年代: 1996
形態特徵
全長約50cm。體形與普通鸕鶿相似,但較小。雄鳥全身羽毛亮黑色,繁殖期頭頂和頰部斑雜有白色絲羽;肩羽、翅上
覆羽和內側次級飛羽呈銀灰色,羽緣黑色。雌鳥羽色與雄鳥相似,頭頸部渲染棕褐色。幼鳥通體褐色,下體近白。喉囊綠黃色,虹膜淡綠色。嘴形側扁而細長,端部下曲成鉤形,嘴角褐色。趾間具全蹼,呈黑褐色。黑頸鸕鶿是中型水鳥,也是我國鸕鶿類中體形最小的一種,體長為50一51厘米。嘴、腳短粗,頭部較圓,頸部較短,身體細長,尾羽也比較長,呈圓尾狀。全身的羽毛均為黑色,綴有深藍色和藍綠色光澤,腹部的中央為白色,兩脅和胸部綴有淡褐白色。繁殖期間頭頂、頭的兩邊和頸級有少許窄的白色絲狀細羽,枕部和後頸部僅有輕微的短羽冠,與紅臉鸕鶿和海鸕鶿頭部和頸部所具有羽冠明顯不同,因此可以同它們相區別。在非繁殖期間,額部和上喉部為白色,頭部和頸部的白色絲狀細羽消失。虹膜為綠色,嘴為角褐色,尖端黑色,基部為鉛紫色。喉囊和眼周的皮膚在非繁殖期為黑色,繁殖期為紫色,腳和跗跖為黑色,繁殖期還綴有肉紫色。
生活習性
黑頸鸕鶿為留鳥,棲息於內陸的湖泊、江河、水庫、池塘、水田和沼澤等地區,在非繁殖季節也到村莊附近的小水塘活
動。性情較為溫順,在水中活動時十分靈活,可以潛入10多米深的水下。它的飛翔能力也很強,但在地面上行走時則顯得比較笨拙,休息的時候還要用堅硬的尾羽幫助支撐。主要以魚類以及蛙類、蝌蚪等為食。覓食方式主要通過潛水,在水下捕獵食物。據說有時它與鵜鶘一起合作捕獵,在水面上排成半個圓圈,由鵜鶘在水面上用雙翅拍擊,驅趕魚群,黑頸鸕鶿則潛入水中打圍,彼此都能捕獲到充足的食物。繁殖習性
黑頸鸕鶿繁殖於各種適合於營巢而又富有食物的湖泊、池塘和沼澤地上,甚至也營巢於比較小的水塘中。繁殖期隨地區不同而有明顯的差異,一年之中從3月份到12月份幾乎部有繁殖的。常集成5一6對的小群在一起營巢,偶爾也有多至50一60對的大群在一起。營巢於水邊的樹上、灌叢間或者比較高的草叢之中。每窩產卵3一5枚,卵為尖卵圓形,大小為45×29毫米。
種群現狀
黑頸鸕鶿的數量非常稀少,根據1992年冬季水鳥調查的結果,在亞洲南部有58110隻,亞洲東南部有3062隻,而在我國境內則未能見列。黑頸鸕鶿在我國僅分布於雲南,分布地區狹小,種群數量稀少,應開展調查研究。
致危因素
● 環境污染:
致危的主要因素是60年代以來,在分布區域的農田中施用的農藥量日漸增多,污染水質。沼澤、河灘地中的魚、蝦及昆蟲數量相應減少,致使黑頸鸕鶿的食物短乏,因而導致分布區種群數量的減少。
● 作為食物被捕獵: 狩獵情況日趨嚴重。
參考資料
http://www.pupk.com/news2/news.asp?t_id=1716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鳥綱
更多鳥類百科,詳見微百科:中國鳥類百科 |
角、赤頸、鵜鶘(所有種)、鰹鳥(所有種)、海鸕鶿、黑頸鸕鶿、黃嘴白鷺、岩鷺、海南虎斑(開鳥)、小葦(開鳥)、彩鸛、彩䴉、白琵鷺、黑臉琵鷺、紅胸黑雁、白額雁、天鵝(所有種)、鴛鴦、其他鷹類、隼科(所有種)、黑琴雞、柳雷鳥、岩雷鳥、鐮翅鳥、花尾榛雞、雪雞(所有種)、血雉、紅腹角雉、藏馬雞、藍馬雞、黑鷳、白鷳、原雞、勺雞、白冠長尾雉、錦雞(所有種)、灰鶴、沙丘鶴、白枕鶴、蓑羽鶴、長腳秧雞、姬田雞、棕背田雞、花田雞、銅翅水雉、小杓鷸、小青腳鷸、灰燕鴴、小鷗、黑浮鷗、黃嘴河燕鷗、黑嘴端鳳頭燕鷗、黑腹沙雞、綠鳩(所有種)、黑頦果鳩、皇鳩(所有種)、斑尾林鴿、鵑鳩(所有種)、鸚鵡科(所有種)、鴉鵑(所有種)、灰喉針尾雨燕、鳳頭雨燕、橙胸咬鵑、藍耳翠鳥、鸛嘴翠鳥、黑胸蜂虎、綠喉蜂虎、犀鳥科、白腹黑啄木鳥、闊嘴鳥科(所有種)、八色鶇科(所有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