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原縣

陽原縣

陽原縣位於河北省西北部,隸屬於河北省張家口市。東接宣化,南連蔚縣,西與山西大同毗鄰,北與懷安縣和山西省天鎮縣交界。距北京市280公里、大同市78公里、張家口市140公里。陽原縣全境東西長82公里,南北寬約27公里,總面積1849平方公里(2013年)。 陽原縣境內南北環山,桑乾河由西向東橫貫全境,地貌有山地、山前丘陵平原、河川,總的特點是西南高、東北低,南山高、北山低,呈兩山夾一川的狹長盆地。平均海拔約1100米,最低海拔770米,最高海拔2045.9米。 2013年。陽原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50819萬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0998元,增長5.1%,財政收入37986萬元,增長7.3%,占GDP的比重為6.89%,經濟運行質量急需提高。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陽原縣陽原縣

陽原縣戰國時,屬趙國,置安陽邑,治所

在今開陽。秦朝時,仍置安陽邑。

西漢時,屬并州代郡,置三縣,其中之一為陽原縣。置縣時間為漢景帝前元年間(前156~150年)。東漢時,今陽原縣屬幽州代郡,東漢建武二十七年(51年),陽原縣撤銷。

三國魏時,置安陽縣,屬幽州代郡。晉朝時仍為安陽縣。北魏初,仍置安陽縣,屬代郡。

隋時,陽原縣東、西分屬涿郡、雁門郡。唐初沿襲隋制。武德六年(623年)年,屬蔚州靈丘縣,乾元元年(758年)至唐末,屬河東道興唐府興唐縣。

五代十國時期,屬晉國蔚州。後晉天福二年(937年),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天福三年,屬遼。

遼時,屬西京道大同府。統和年間(983~1012年),置弘州,轄永寧、順聖二縣。金仍置弘州,屬西京路大同府。

元初,陽原縣屬中書省大同路弘州。轄襄陰、順聖二縣。

明朝時,陽原縣直屬京師宣府。

清朝時,屬直隸省宣化府。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改名為西寧縣。

民國二年,為避免與甘肅省西寧府重名,將西寧縣改為陽原縣。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陽原縣屬察哈爾省察南專區。1952年11月15日,陽原縣劃歸河北省張家口地區。1958年9月19日,陽原縣與蔚縣合併,定名蔚縣。1961年5月27日,陽原縣,蔚縣分離。1993年6月30日,陽原縣屬張家口市至今。

行政區劃

陽原縣行政區劃陽原縣行政區劃

截止到2013年,陽原縣轄5鎮9鄉301個行政村。縣政府駐西城鎮。5鎮分別是:西城鎮、東井集鎮、東城鎮、化稍營鎮、揣骨疃鎮;9鄉分別是:要家莊鄉、東堡鄉、井兒溝鄉、三馬坊鄉、大田窪鄉、高牆鄉、辛堡鄉、馬圈堡鄉、浮圖講鄉。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陽原縣位於河北省西北部,隸屬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地處首都北京、煤都大同和皮都張家口之間,是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與華北平原的過渡帶。地理坐標:北緯39°53′~ 40°22′,東經113°54′~ 114°48′。東接宣化,南連蔚縣,西與山西大同毗鄰,北與懷安縣和山西省天鎮縣交界。距北京市280公里、大同市78公里、張家口市140公里。陽原縣全境東西長82公里,南北寬約27公里。

地形地貌

陽原縣地處華北平原蒙古高原過渡帶,陰山余脈與恆山余脈複合處。境內南北環山,桑乾河自西向東橫貫全境,呈兩山夾一川的狹長盆地。海拔最高點2045.9米,最低點778米,平均海拔1100米。境內山區占27%,山麓平原占57%,河川占16%。

氣候

陽原縣屬溫帶季風氣候。春季乾旱少雨,夏季炎熱短促,多雷雨天氣 ,降雨量約占全年62%~67%。秋季氣候涼爽,降溫快。冬季寒冷乾燥,晝夜溫差大。

陽原縣年平均氣溫7.7℃,七月氣溫22.7℃,一月氣溫-10.2℃,年均溫差33.4℃,穩定通過10℃以上積溫3125℃。日照充足,年均日照總時數為2842.4小時,年總輻射140.6千卡/平方厘米。平均全年無霜凍日期136天,年均降水量364.6毫米。

水文

陽原縣境內河流屬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桑乾河流程103.75km,流域面積1777平方千米。壺流河流程14.7 km,流域面積62平方千米。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止到2013年,陽原縣已探明有礦藏55種,礦點178個。主要有煤、石灰石、大理石、玄武岩、沸石、膨潤土、瑪瑙、磷、鐵、鋁、錳、銅、鉬、石墨等。其中原煤總儲量4.27億噸,發熱量達6200—7200千卡,且煤層淺、易開採。石灰石預測儲量達10億噸以上,其中具有開採價值的約5億噸。磷儲量,C1級6051.1萬噸,含P2O52.38%,折礦480萬噸;C2級11701.5萬噸,含P2O52.64%,折礦1070.3萬噸,是華北地區最大的低品位磷礦。赤鐵、磁鐵儲量320萬噸。膨潤土總儲量3200多萬噸,是國內罕見的一種優質膨潤土。石墨儲量3000萬立方米,可全部露天開採。鐵鋅鉬儲量2118萬噸。優質礦泉水5處,水溫43.5℃,內含1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可作為飲用、醫療和洗浴礦泉水綜合開發利用。

水資源

陽原縣內洪水流域較多,各種侵蝕溝多達901條,年均過境水量4.81億立方米,常年可用洪水量3626萬立方米。地下水儲量約為7636萬立方米。

人口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00年,陽原縣總人口257496人。其中,男性人口133494人,女性人口124002人,總人口的性別比為107.65:100。戶籍人口274816人,少數民族人口比重為0.19%,非農業戶口人口比重10.18%。總人口中,城鎮人口31732人,鄉村人口為225764人。

2013年,陽原縣總人口276799人,比2012年減少2317人。其中農業人口196038人, 比2012年減少2612人,非農業人口80443人,比2012年減少23人。2013年出生人口3094人,出生率11.18%。死亡人口2437,死亡率8.8%,人口自然增長率2.38%。

交通通訊

陽原縣有大秦鐵路、宣大高速公路和109國道縱貫全境,是貫通京津和晉蒙的主要通道。與207國道、112國道、張石高速、天走線、永蘆線及宣大高速、張石高速等線路相連構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

截止到2013年,陽原縣公路總里程達1256.3 km。宣大高速80.4 km,張石高速17.14 km,國道(109、112、207)104.6 km,省道(天走線)43.6 km,縣級公路(永蘆線)102.5 km,宣大連線線四條20.8 km,張石連線線7.9 km,鄉村道路603.545 km,村道257.8 km,在全省屬交通大縣。

截止到2013年,陽原縣固定電話用戶32665部,行動電話用戶128075部,多媒體網際網路用戶7600戶。

經濟概況

綜述

2011年,陽原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05000萬元,同比2010年增長11.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7000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13000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85000萬元。同比2010年分別增長16.2%、9.3%、7.2%。

2013年,陽原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50819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7%。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14628萬元 , 同比2012年增長6.2%。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28308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10.8%。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07883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5.8%。地區生產總值中一產 、二產 、三產增加值比重分別為20.81 %、23.29 %、55.9%,第二產業增加值所占比重明顯偏低。

2013年,陽原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0998元,同比2012年增加1016元, 增長5.1%。財政收入37986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7.3%,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為6.89%。

第一產業

2011年陽原縣年糧食總產量可達101753噸,油料總產量5621噸,同比2010年分別增長60.3%、103.5%。蔬菜總產量78500噸,同比2010年增長20.3%。肉類總產量24500噸,蛋類總產量48000噸,奶類總產量15000噸,同比2010年分別增長15.1%、31.7%、6.3%。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72500萬元,同比2010年增長20.5%。第一產業增加值預計可達107000萬元,同比2010年增長16.2%。

2011年,陽原縣農作物播種面積為49655.08公頃,同比2010年增加346.45公頃,增長0.7%。總體是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增加,油料作物播種面積減少趨勢。

2011年陽原縣糧食播種面積達到41855.7公頃,同比2010年同期增加471.7公頃,增長1.14%。糧食作物中,玉米播種面積為20803公頃,同比2010年增長3.69%。穀子面積為5307.5公頃,同比2010年增長5.23%。高梁為326公頃,比2010年下降18.76%。豆子播種面積為6992.6公頃,比2010年下降10.04%。薯類播種面積為2716.8公頃,同比2010年增長1.52%。油料作物播種面積4617.7公頃,比2010年下降3.53%。蔬菜種植面積2127公頃,同比2010年增長2.95%。瓜果種植592公頃,比2010年下降2.47%。

2013年,陽原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04183萬元,比2012年增長6.5%。其中,農業產值54313萬元,比2012年增6.8%,林業產值5709萬元,比2012年增長64.9%,牧業產值131719萬元,比2012年增長4.1%,漁業產值722萬元,比2012年下降0.1%,農林牧漁業服務業總產值11720萬元,比2012年增長16.3%。完成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14628萬元,其中農業增加值24170萬元,林業增加值3026萬元,牧業增加值80816萬元,漁業增加值404萬元,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6212萬元,分別比2012年增長6.2%、6.8%、64.9%、4.1%、-0.1%、16.3%。

2013年農作物播種面積達49529公頃,比2012年增加427公頃。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41594公頃,比2012年增加422公頃,油料播種面積為4598公頃,比2012年減少52公頃,蔬菜播種面積2202公頃,比2012年增加66公頃,瓜類播種面積553公頃,比2012年減少43公頃。

2013年,陽原縣造林面積6200公頃,其中人工造林3533公頃,飛播2667公頃,植樹48萬株。

2013年,陽原縣畜牧業豬存欄10.87萬頭;羊存欄21.52萬頭,家禽存欄233.89萬隻,兔的飼養量達到552.17萬隻,比2012年增長4.9%,其中獺兔出欄400萬隻,比2012年增長5.3%。肉類總產量為25996噸,比2012年增長3.6%。奶牛年末存欄達3400頭,比2012年下降3%,牛奶產量達10121噸,比2012年增長1%。

第二產業

2011年,陽原縣工業實現增加值17220萬元,利稅4180萬元,分別比2010年增長18%、15%。建築業實現增加值26000萬元,同比2010年增長4%。2011年第二產業增加值可達113000萬元,同比2010年增長9.3%。

2013年,陽原縣工業實現增加值95508萬元,比2012年增長10.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12家,2013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10365萬元,比2012年增長21.8%,實現增加值38610萬元,比2012年增長15.02 %。實現利潤總額6371萬元,比2012年下降21.23%。建築業保持平穩增長。2013年,陽原縣建築業完成增加值32800萬元,比2012年增長12.6%。陽原縣4家資質等級以上建築企業實現總產值47512萬元,同比2012能增長7.5%,實現利潤544萬元。

第三產業

2011年,陽原縣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5000萬元,同比2010年增長17.6%。交通運輸業實現增加值88000萬元,同比2010年增長10%。批發零售業實現增加值120000萬元,同比2010年增長9%。住宿餐飲業實現增加值10200萬元,同比2010年增長3%。第三產業增加值預計可達285000萬元,同比2010年增長7.2%。

固定資產投資:2011年,陽原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2000萬元,同比2010年增長18%。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4000萬元,同比2010年增長20%。工業固定資產投資72000萬元,工業技改投資52000萬元。

民營經濟:2011年,陽原縣民營經濟完成增加值428000萬元,實繳稅金27000萬元。同比2010年分別增長9.9 %、-7 %、實繳稅金占全部財政收入的91 %,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84.7%。

出口創匯:2011年,陽原縣完成出口創匯3610美元,同比2010年增長38%。

固定資產投資:2013年,陽原縣固定資產投資356900萬元,比2012年增長23.01%。 城鄉建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33469萬元,比2012年增長22.6%,房地產開發項目投資18031萬元,比2012年增長49.7%。完成投資453925萬元。

國內貿易:2013年,陽原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5204萬元,比2012年增長13.8%。其中批發和零售業實現零售額191790.2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10.5%,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23413.8 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6.6%。四大煤炭運銷企業實現煤炭批發額12.21億元,比2012年下降42%。發運煤炭218萬噸,交納稅金916萬元。

對外經濟:2013年,陽原縣出口創匯總值2828萬美元,比2012年增長11.2%。利用外資仍然為零。

金融業:2013年,陽原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674939萬元,比2012年增長14.9%。其中居民儲蓄存款484182萬元,增長14.9%。各項貸款餘額385857萬元,增長23.7%。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3年,陽原縣共有各類學校63所,其中:國小35所、完全中學1所、初級中學8所、一貫制學校11所、中等職業學校2所、特殊學校1所、幼稚園5所。

到2013年,陽原縣有國小35所,班數571個,在校生20522人,升學率78%,教職工1105人,專任教師909人,教師達標率89.8%。普通中學20所,教學班177個,國中在校生7428人,升學率44.3%。高中教學班數25個,在校生1243人。中學教職工1370人,國中專任教師891人,教師達標率98.9%。高中教職工249人,專任教師124人,教師達標率60.4%。中等職業學校2所,在校生2507人,教職工175人,專任教師117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教學班3個,在校生19人,教職工14人,專任教師10人。幼稚園5所,教學班137個,在園人數2934人,教職工26人,專任教師17人。

社會保障

2013年,陽原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企業20763人,機關3488人,農村130238人。參加醫療保險人數46831人,減少122人,其中職工12578人,居民34253人。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人數達184969人。2013年末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6067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37862人。2013年全陽原縣擁有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5個,擁有床位850張,收養260人。

2013年,全年有686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418人,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788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75%。

2013年陽原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56元,比2012年增長1498元,增長10.7%。農民人均純收入為5264元,比2012年增加695元,增長15.2%。城鄉居民102百戶擁有電腦26台、接入網際網路24戶、電冰櫃67台、手機124部、機車62輛,電視99台,其中有線電視入戶39戶,汽車8輛。

文化衛生

2013年,陽原縣有縣級文化館一處,藏書14000餘冊,專業劇團一個,年演出328餘場,收入165萬餘元。報社一家,年出版報紙50期。,泥河灣博物館建成,已正式開館運行。

2013年末陽原縣擁有各類衛生機構18 個,衛生技術人員681 人,其中執業醫師275人,個體診所34個,村衛生室248個,鄉村醫生570人,衛生機構床位數達680張 。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1.54%,嬰兒死亡率1.15%,分別比上年下降0.79%、0.85%。

水電通信

水力資源

境內河流屬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其中,桑乾河源自山西寧武縣管冷山下,直線流程80 km,曲線流程103.75 km,流域面積1777 k㎡;壺流河源自廣靈縣望狐村,直線流程10.5 km,曲線流程14.7 km,流域面積62 k㎡。此外,縣內洪水流域較多,各種侵蝕溝多達901條,年均過境水量4.81億立方米,常年可用洪水量3626萬立方米。地下水儲量約為7636萬立方米。

電力資源

全縣現有220千伏變電站1座,110千伏變電站1座,35千伏變電站8座,兼為大秦鐵路和地方用電服務。

通信設施

全縣固定電話用戶達32665部,行動電話用戶達128075部,多媒體網際網路用戶7600戶。

經濟建設

概述

陽原縣長期以來以農業為主,自然條件較差,經濟基礎薄弱,發展相對滯後。

2006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達246391萬元,同比增長16.2%,其中一、二、三產增加值分別增長19.3%、14.6%和16.2%。全部財政收入29008萬元,同比增長19%,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11.8%;縣級一般財政收入6290萬元,同比增長12.7%。2006年,全縣農業總產值完成75973萬元,同比增長15.1%,主要農產品糧、油、菜產量分別達到71109噸、4342噸、73773噸;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18047噸、31930噸、9225噸。200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287元,同比增長19.6%。工業生產總值達到50857萬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到30809萬元。初步形成了皮毛加工、日用陶瓷、機械鑄造為主的出口工業框架,出口產品達7大系一300多個品種,出口創匯逐年取得新突破,連年位居全市前列,2006年出口創匯達2032萬美元。全縣民營經濟實現銷售收入436718萬元,同比增長26.2%,完成增加值187240萬元,同比增長47.8%。為全縣財政收入快速增長做出了顯著貢獻。

近幾年來,陽原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廣大幹部民眾進一步解放思想,重新審視自身優勢,明確工作思路,大打優勢牌、念優勢經,縣域經濟步入了較快發展時期。以科技為先導,不斷調整農業內部結構,特色產業初具規模,初步構築了以養殖、林果、飼草、雜糧雜豆為主的四大農業特色產業。以改制為突破口,扶優增強骨幹產業,形成了陶瓷、雕刻、地毯、機械鑄造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工業框架,以泥河灣陶瓷有限公司為首的一批外向型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全縣有7大系列300多種工業品打入國際市場。從營造良好的軟環境入手,進一步最佳化所有制結構,個體私營經濟得到迅速發展,成為縣域經濟的主要支撐,引資建成了北元毛皮有限公司、張家口永盛皮毛硝染有限公司和張家口雲騰服裝有限公司等,進一步增強了陽原皮毛行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成為中國最大的碎皮加工生產基地,皮毛產業成為全縣農民脫貧致富的主要收入渠道。不斷挖掘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發展壯大支柱財源,先後興建了京原、國通、蘇原、富興、東方浩燃五大煤台,跨入全省較大專業市場行列,煤炭運銷業成為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同時,狠抓項目建設,培植了龍陽鈣灰廠、龍陽鎂灰廠、三義莊鐵鋅礦、鉬鐵合金等一批後續財源,財政收入穩步增長。

發展規劃

陽原縣陽原縣
到2010年,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第二戰略目標。在最佳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礎上,經濟保持持續快速協調發展,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社會保障能力不斷提高,貧困人口明顯減少;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資源利用率顯著提高,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科技、教育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取得新進展;各項改革深入推進,開放水平顯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得到加強,社會治安和安全生產狀況進一步好轉,"和諧陽原"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全縣生產總值達到474830萬元,年均增長20%,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18%、23.7%。全部財政收入達到60635萬元,年均增長20%,地方財政收入達到9400萬元,年均增長11%。努力實現人均生產總值和人均財政收入水平在全市的位次前移,人均財政收入水平達到全省中等位次。

人民生活明顯改善: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850元,年均增長15%。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10590元,年均增長10%。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解決溫飽。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分別達到16平方米和23平方米。城針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

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左右,2010年末總人口達到28.5萬人左右。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率進一步提高,環境明顯改善。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降低20%左右。全縣森林復蓋率達到30%。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科技事業蓬勃發展,對經濟的支撐能力進一步增強。教育質量和普及程度全面提高,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85%。文化事業進一步繁榮,文化產業得到較大發展。衛生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人民民眾的健康水平有明顯提高。體育、通信、廣播電視及其它各項社會事業保持穩步發展,努力實現社會發展與經濟發展相和諧。

發展動力進一步增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9.5億元,年均增長25%。利用外資達到150萬美元。外貿出口達到3315萬美元,年均增長10.3%。

農業

縣內糧食作物主要有玉米、穀子、黍子、馬鈴薯、雜豆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油菜籽、葵花等。常年糧食作物總播面積54萬畝左右、油料面積6萬畝左右。畜牧業發展以大牲畜和雞、兔、羊、豬等為主。其中,蛋雞、獺兔、奶牛等各類養殖小區建設穩步推進,奶牛規模養殖達到80%以上。林草業發展迅速,大杏扁種植面積達30萬畝,掛果面積達11.3萬畝,供佛杏種植面積達1萬畝,掛果面積達5000畝。全縣天然草場68萬畝,其中以紫花苜蓿為主的多年生牧草突破10萬畝。水資源開發利用。全縣已建成千畝以上灌區2處,萬畝以上灌區2處,擁有小型水庫20座、坑塘122座、揚水站(點)147處,機電井1134眼,其中自流井17眼,清水渠道259.94公里,洪水渠道560.94公里,各類防滲渠道1272.41公里。全縣有效灌溉面積達32.8萬畝,其中保澆地面積達19.26萬畝,節水灌溉面積16.62萬畝。

工業

工業企業堅持走外向型經濟發展之路,努力開拓國際市場,著力增強出口帶動能力。全縣已初步形成了以陶瓷、機械加工、建築建材、皮毛加工、礦產開發等為主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工業體系,開發生產的出口新產品達7大系列300多個品種,主要銷往亞、歐、美洲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縣入統工業企業共有19家。其中:皮毛加工企業5家,礦產加工企業4家,建築建材企業1家,食品加工企業2家,陶瓷企業2家,機械加工企業3家,化工企業1家,木器加工1家。

運銷業

上世紀90年代,依託大同豐富的煤炭資源和大秦鐵路、109國道橫貫全境的優勢,大力發展了煤炭物流業。從95年到99年,連續新上鐵路煤炭運銷企業5家,年發運能力達到500多萬噸。緊緊抓住大秦鐵路擴能改造的機遇,積極幫助京原、蘇原等幾家企業相繼完成裝運線改造擴建工程,同時認真謀劃新建西城弘發煤炭運銷專線和化稍營鎮2萬噸煤炭專運線,努力擴大全縣鐵路煤炭發運能力。截止目前,全縣正常營運的鐵路煤炭運銷企業共5家,分別是“國通”、“京原”、“乾元”、“蘇原”和“東方浩然”。

皮毛加工業

陽原縣素有“皮毛之鄉”之稱。改革開放以來,陽原皮毛業依託其獨特的加工工藝和一流的技術得到迅猛發展,成為名副其實的富民強縣支柱產業。全縣皮毛加工戶達到1500多家,年交易額達10億多元,年出口創匯2000多萬美元,從事皮毛加工人員達到5萬多人。年加工各類皮毛材料800多噸,其中水貂材料300多噸,狐狸材料200多噸,其它品種材料300多噸。陽原昌升皮毛大市場於2006年5月動工,次年7月竣工,共投資1.6億元,建設工程10萬平方米,商鋪986套。全縣年產值超億元的企業1家,千萬元以上的有10多家,取得自營出口權的有13家。

地質遺蹟

地質概述

位於境內的泥河灣地層,是中國和世界進行第四紀地層對比的標準剖面。泥河灣層是包括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的跨時代地層,記錄了200—300萬年來泥河灣古湖變遷的完整過程。地層中飽含著古湖時期的動植物化石古人類活動的遺蹟,形成了一個“天然博物館”,是研究我國古人類、古地理、古氣候、古生物及新構造運動學的寶地,在國際地質界和考古界享有盛譽,尤其是在世界早期人類起源研究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泥河灣的系統研究形成了一門獨特的文化現象—泥河灣文化。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我國地質和考古工作者相繼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掘和研究,已發現早期文化遺存的遺址80多處,其中100萬年以上的就有25處,全國共30處。距今136萬年前的小長梁早期遺址區、10萬年左右的侯家窯中期遺址區和1萬年左右的虎頭梁晚期遺址區,統稱為泥河灣遺址群,被公認為“世界人類及其文化起源中心”,在國內和國際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在我國人類起源史上,泥河灣作為中華民族的起源地載入史冊。中華世紀壇青銅甬道起始格上記載:“距今100—300萬年,人類已出現在中華大地……我國雲南、四川、陝西、河北已發現這一時期直立人化石和文化遺存,最北一處是河北陽原小長梁。”2001年10月,馬圈溝遺址又有新的重要發現,此處人類進餐的遺蹟經有關考古專家確認距今約二百萬年前。馬圈溝遺址是迄今為止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地區發現的、最早的具有確切地層的人類活動遺址。泥河灣被譽為“人類的東方故鄉”,泥河灣遺址群於2001年6月25日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7月2日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5年10月被列入國家“十一·五”大遺址保護項目,在全國100處大遺址保護項目中排列36位,在全省排第一位。

歷史遺蹟

河北省陽原縣小長梁遺址

中國華北地區的舊石器時代早期遺址。

國保單位泥河灣舊石器遺址群之小長梁遺址位於陽原縣大田窪鄉官廳村,於1978年被挖掘發現,為距今136萬年的更新世早期地層和遠古人類遺址,震驚世界。遺址共發掘出土石器1000餘件,對我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研究以及探討華北地區小石器傳統起源有著重要的意義。作為古人類活動最北端的見證,小長梁遺址被攜刻在北京中華世紀壇青銅甬道的第一階。

1978年後,相繼在這裡的湖成地層( 距今100萬年)中,發現大量石製品和三趾馬、古菱齒象等古動物化石。石製品以火成岩、燧石、玉髓等為原料。石器工具類型有邊刮器、端刮器、凹缺器、鑽具等。這些石器尺寸小,屬輕型工具傳統 , 與時代比它們晚的北京人石器有許多相似之處,被認為是北京人文化的先驅 。

1935年,法國舊石器時代考古學家步日耶來到中國,目的是想尋找亞洲的古人類化石,在河北省陽原縣泥河灣村被稱為更新世早期的“泥河灣組”地層的下部採到一塊石頭。經他研究,確認為石器--“粗糙的手斧”。同時,他還觀察了與石器伴生的哺乳動物化石,他認為其中有些骨骼有人工打擊的遺蹟,有些獸骨的額骨也殘留著人工工作過的痕跡,有的鹿角,像是人工有意識地製成匕首。於是他將這些材料整理成一篇論文,發表在法國出版的古人類學雜誌上,文章中推斷,當時泥河灣一帶曾經生活過北京猿人,甚至更早的人類。

但是,在步日耶研究上述材料的同時,另一位法國古生物學家德日進也在中國看見過這些標本,卻不同意步日耶的論點,認為不是人工的痕跡,寫了一篇發駁的文章,也同時刊登在同樣的雜誌上。這兩位專見的爭論,曾引起人們的很大興趣,但由於一時之間找不到更多的材料參加討論,這件公案也就慢慢地被學術界遺忘了。

直到1972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兩名年輕的研究人員沿桑乾河調查舊石器遺址,在泥河灣之西700米的下沙嘴“泥河灣組”的粗砂層內找到一件具有清晰的人工打擊痕跡的石器。與其伴生的動物化石有一件相當完整的納瑪象化石(更新世晚期的象類化石)。此後,又進行核對性發掘,在不遠的同一層位中找到數件小型長薄石片和若干曾經人工打擊但尚未成型的石器,伴生的動物化石有披毛犀,馬,駝鳥,鼠,兔等。這些發現,帶來一場爭論,問題不在於石器的本身,人們肯定這些石塊是真石器,但與石器伴生的動物群時代較晚,無法肯定這批石器是比北京猿人更早的類型。不過,另一些人則認為,在華北地區尋找更早的(比北京猿人還早)人類活動的遺蹟,並非出於空想。

1978年8月21日,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第四紀組的研究人員又進入泥河灣盆地考察,於陽原縣官廳村附近的小長梁找到一處內涵極為豐富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位於"泥河灣組"下部的地層中,稱之為小長梁遺址。

在這裡,共發現了2000餘件石器,若干打擊過的骨片,或留有刻劃痕跡的骨片以及吃剩丟棄下來的三趾馬,馬,羚羊,牛,鹿,犀,虎,象的殘骨和牙齒。從考古學角度鑑定,石器與動物群的時代是一致的,也與泥河灣組地層的時代相同,確實比北京猿人的時代要早得多。

研究者從這個遺址中認為,肯定有人在此活動,只可惜尚未發現人類骨骼的化石。至於遺址的年代,經古地磁的測定,泥河灣組的頂部年齡為150萬年前,底部為300萬年前,遺址的層位定為243萬年--255萬年之間,大體來說,250萬年左右,這就是目前我國境內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文化的遺址。根據石器的分析,當時人類已有語言,不然技術傳授會有困難。

1981年,在小長梁對岸的東谷坨又發現了一處面積極大,遺物豐富的石器地點,距今100萬年,說明當時在東北已有很多人類活動了。

《泥河灣小長梁書雕》

文/寒風

沒有矯飾

沒有羞澀

有的是豁達的面對

沒有遮掩

沒有虛偽

有的是敞開的胸懷

也沒有紙

更沒有筆

自己足夠厚重與莊嚴

你不需要潤色

你不需要渲染

只需要你的後人

用心品讀

於是 上帝將它放在那裡

放在那裡就是一種姿態

那個踏實的倩影

從遠古走來

傾斜的角度就是一種征服

那個幽閉的世界

從這裡打開

河北省陽原縣泥河灣遺址

泥河灣遺址位於陽原縣東部,桑乾河北岸,化稍營鎮泥河灣村境內,是國際標定的第四紀地層代表地點,其研究價值可與世界公認的人類起源地——東非的奧杜維峽谷相媲美,素被國內外地質和古生物工作者所公認,成為中國以至其他大陸進行地層對比的標準剖面。泥河灣標準地層記錄了第三紀晚期至第四紀地球演化和生物、人類進化的歷史,受到國內外地質、古生物、古人類及史前考古專家的極大關注。

河北泥河灣盆地陽原於家溝遺址

從於家溝遺址中找到了華北地區極為難得的更新世末至全新世中期的地層剖面和文化剖面,為這一地區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考古學文化研究提供了科學可靠的地層證據和文化序列證據。剖面下部距今8000-14000年前的細石器文化層中,出土有細石器工藝製品、裝飾品和楔形石核、細石葉、端刮器、尖狀器、雕刻器、錛狀器等石器,以及年代超過萬年的夾砂黃褐陶片;剖面上部含有新石器文化遺物,年代約為距今5000-8000年前。這一發現,對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農業起源、制陶業起源等重大學術課題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歷史名人

陽原縣人文薈萃。金元時代,朝廷重臣迭出弘州(今陽原)。金有參知政事魏子平、楊伯通,元有"以一相負任天下"的楊惟中、剛直敢言的御史中丞崔或。西城十字街原有的四相國坊(俗稱四牌樓),即旌上述四人。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小鹽廠王仲一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黨員之一,早期中國工人運動領袖,山西省社會主義青年團、張家口地區黨組織和工會組織的創始人之一,中共六屆候補中央委員。而益堵泉童冠賢則是1948年12月南京國民黨政府立法院院長,他對李宗仁發起的和談運動起過推動作用。

燕趙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陽原縣不僅有英勇反抗洋鬼子而罹難的東城義和團領袖王作霖,討伐鼓袁世凱失敗、寧死不屈的革命黨人毛鳳書;而且有傅汝堯、李子清、劉志斌、季林、孫守蓮等數百名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流血犧牲的共產黨人、革命志士;還有陳偉、樊運、冉登華、張智勇、崔峰等150多名客籍革命烈士的鮮血也灑在陽原大地上。封建時代,陽原縣出過28位進士、78位舉人。金代詩人李純甫不僅是章宗南渡後的士大夫魁首,而且和趙秉文成為當時詩壇上的兩面旗幟。揣骨疃李泰棻則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歷史學家、方誌學家,學貫中西,著作等身。

陽原第一文學家李純甫(1184~1231年),字之純、號屏山居士,金代弘州襄陰縣(今陽原縣)人,被譽為金代著名文學家,其事跡由《中國大百科全書·文學卷》收編。

陽原縣第一史學家李泰芬(1897~1972年),字革痴,系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揣骨疃村人。曾任北京大學、山西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史學系主任、綏遠省教育廳廳長、北京高級師範學校校長、天津特別市教育局長、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史學系主任。著有《中國史綱》、《西洋大歷史》等10餘部巨著。1926年,李泰芬擔任北洋軍閥政府教育部長之職,遠走綏遠。1927年共產黨創始人李大釗被奉系軍閥殺害,無人敢出面料理後事,李泰芬即為其收屍入殮,買棺治喪。1947年李泰芬嚴詞拒絕國民黨要其從政的邀請。1949年10月1日,李泰芬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望著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他激動地說:"這次建國,是開創歷史新紀元的壯舉,祝願在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逐步富強起來"。

陽原第一水利專家——張子林,曾名張蔚,1914年4月8日出生於張家口市陽原縣西城鎮。1931年在宣化二中畢業。1936年在天津北洋大學(今天津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1947年4月,張子林任平山縣柏坡忽忽水水電站建築工程處主任。他帶領工程技術人員和晉察冀工交學院的學生,做到了當年施工,當年發電,發電量為1000千瓦。保證了當時軍工生產急需動力用電,使西柏坡黨中央、中央軍委及電站周邊各村百姓,第一次點上了電燈。全國解放後,張子林先後任農業部和水利部農田水利局局長。1954年2月,他接受國務院派遣任中國援越水利顧問團團長,在越南協助工作兩年間,他因設計、實施修建河內"紅河大壩"成績卓著,越南政府授予他金質獎章一枚、胡志明主席授予他共和國一級勞動勳章一枚,並記一等功。經中國援越顧問團總團長方毅提名,國務院批准,給張子林晉升行政一級,並受到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接見。

馮子存(1915~2000年),陽原縣東井集鎮西堰頭村人。陽原第一橫笛演奏家,曾任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教授。他跟隨周恩來總理到亞洲國家把中國民間藝術傳播到世界各地,並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

旅遊

人類故鄉-泥河灣

泥河灣是世界最早的人類發源地之一。中國已發現100萬年以上的早期人類文化遺址有30處,其中25處在泥河灣遺址。泥河灣馬圈溝遺址的發掘研究,把亞洲文化的起源推進至距今200萬年前。被譽為“人類東方故鄉”的河北陽原泥河灣遺址群入圍中國“百項大遺址”保護規劃。泥河灣遺址群主要位於河北省陽原縣境內桑乾河兩岸區域內,該省擬在該遺址群上空建造一條“時空隧道”,民眾藉此可體驗人類在200萬年進化歷程中的不同場景。

五嶽蓮台-竹林寺

縣城東北40公里有青元山,竹林寺就坐落在青元山的中峰台上。據《陽原縣誌》載:"青元山,地當觀山之背,千峰環向,若揖若拱。該山由五座矗立的山峰所組成,人們習慣把這五座山峰分別稱為東、南、西、北、中"小五嶽"。四周的山峰如蓮瓣,中峰如蓮台,整個山勢如一朵蓮花,故稱五嶽蓮山,舊時山上就建有五嶽廟。竹林寺就建在蓮台之上,形成了"蓮座中心,萬山朝聖"、"千峰環向,若揖若拱"之勝景,寺東山下有峪水由北向東南峪口滾滾流去,這就正符合道教選址所推崇的"四靈獸"、"天門"、"地戶"名山形勝格局要求了。登上竹林寺後,立刻產生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離天很近、離天宮很近之感。

泥河灣古溫泉

泥河灣溫泉位於陽原縣城東偏北37公里,桑乾河北岸、泥河灣遺址群的中心地帶的三馬坊鄉澡洗塘村,為河北省名泉之一。泥河灣古溫泉不僅是世界罕見的遠古溫泉,而且儲量異常豐富,具有多方面的可利用價值。古溫泉水質清澈透明,適宜飲用,不僅是天然可飲用礦泉水,而且具有一定的醫療價值,不僅適宜農田灌溉及養殖,還屬於非腐蝕性工業用水。

泥河灣溫泉開發利用歷史悠久。遠在北魏時期即重新興建,稱為“北魏行宮”,魏太后及孝文帝等皇朝帝王及大臣等常來此“洗澡療疾”。歷朝浴者對此泉讚美不絕,以“療疾有驗”而聞名古今,至今在三馬坊鄉澡洗堂村還留有一口八角琉璃井和一棵古樹。新中國成立之後,當地政府為滿足民眾的需求,建起了澡洗塘溫泉賓館,成為人們療養和度假的好地方。該縣依靠溫泉資源,發展溫水羅非魚養殖產業,在全縣初步形成了三馬坊、澡洗塘、大灣台、東窯頭等10個養殖基地,溫水魚養殖面積發展到150多畝,所產羅非魚遠銷歐洲、美國、日本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發展溫水芹菜種植面積5000畝,所含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大大高於一般芹菜,備受廣大消費者歡迎。2008年,該鄉溫水芹菜走上了奧運餐桌。

河北陽原縣緊緊抓住全省建設環京津休閒旅遊產業帶和泥河灣被列入河北省從北京出發的10條精品旅遊路線之中的大好機遇,深度挖掘本縣深厚文化底蘊,以泥河灣溯源文化為大背景,全力打造“溫泉度假村”特色旅遊品牌,努力實現文化旅遊產業與泥河灣文化的深度結合,該項目已被省發改委批准立項。日前,陽原縣與張家口通泰集團簽訂了泥河灣溫泉合作開發協定,計畫投資30億元,全力打造總建築面積63萬平方米的泥河灣溫泉休閒度假區,2012年完成一期工程,使溫泉旅遊度假區初具格局。

地方特產

鸚哥綠豆

鸚哥綠豆產於陽原一帶,因其色澤與鸚鵡羽毛相似,故得名。陽原鸚哥綠豆粒大顆勻,深綠泛光,具有豆味濃香、好煮易爛、含澱粉率高的特點,有清熱解毒、消暑利水之功效。

圪渣餅

圪渣餅,這個名字的由來。緣於陽原當地人稱“鍋巴”為“圪渣”。算起來陽原縣揣骨疃鎮製作的名貴糕點“圪渣餅”,已有近五百年歷史。

供佛杏

陽原縣供佛杏產於高牆鄉南口村安樂寺院內,因專供佛事活動而得名。供佛杏是陽原縣的特產之一,因杏個大、色艷、味美而聞名,被稱為京西第一。1991年在河北省杏品種鑒評會上獲中晚熟品種第一名。1999年供佛杏作為張家口市的名優產品在世博會參展,深受國內外客商好評。

化稍營狗肉

陽原美食之中出名的還有狗肉。陽原狗肉的吃法多種多樣,燒、燉、鹵、炒等皆可成佳肴,傳統的化稍營狗肉以燉為主。燉狗肉最關鍵的是老湯。在化稍營,各家狗肉館均有一個大盆用來盛湯,湯的配製各有特色,一鍋湯經千百遍熬煮之後,有時連配製的人也無法說清其中的味道究竟怎么得來,用這樣的湯燉出的肉,味道可深入到骨子裡去,傳統的燉狗肉以黃狗為上, 白狗次之, 黑狗為下,現在大多以肉用狗為原料,夏天涼拌, 冬季熱燉。還有鹵狗肉,於柔韌中帶甘美, 為下酒佳肴。

陽原傳統名吃--黃糕

北方人吃黃米麵糕,南方人吃糯米糕,西部少數民族吃糌粑。而吃糕一般都在過年,取其“粘”與“年”,“糕”與“高”南諧音,又稱吃“年糕”,圖個年年順利、步步登高的吉利。陽原人極愛吃,奉為主食,是天天過年、頓頓登高。每天在食堂里或農家吃飯,每人桌前必有一盤黃澄澄的糕,大家一起談笑風生,吃得津津有味。

油皮

陽原的油皮,張張片片都是鵝黃鵝黃的,絲絹般柔曼輕盈。那油皮光滑的表面,如透香的凝脂,透著處子般的誘惑。最正宗的陽原油皮,據說,已經有上千年的製作工藝,無論你怎樣揉搓,它都不會有一絲裂縫,更不會掉渣掉角,清水芙蓉般青翠欲滴,讓人不得不憐愛,甚至有要生吞活剝的欲望。是陰山余脈與恆山余脈複合處那條流淌在丁玲筆下的桑乾河的水質,給了這些油皮特殊的潛質?還是二百萬年泥河灣這個東方人類發源地的蒼天厚土繁衍給了這些油皮非凡的靈性?

陽原傳統名吃--玉米糊糊

張家口很多地方都有喝糊糊的習慣,但陽原的糊糊別有特色。壩上的糊糊是玉米面和莜麵混合後熬成的,有點兒粘;蔚縣暖泉糊糊面以豆面為主,清爽精巧,但不夠厚重。正宗的陽原糊糊以玉米面為主,和以少量豆面熬成,入口微苦,還有一股淡淡的土味兒,但這正是讓人懷念之處。

河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石家莊市長安區 | 橋東區 | 橋西區 | 新華區 | 裕華區 | 井陘礦區 | 鹿泉市 | 辛集市 | 藁城市 | 晉州市 | 新樂市 | 深澤縣 | 無極縣 | 趙縣 | 靈壽縣 | 高邑縣 | 元氏縣 | 贊皇縣 | 平山縣 | 井陘縣 | 欒城縣 | 正定縣 | 行唐縣
唐山市路北區 | 路南區 | 古冶區 | 開平區 | 丰南區 | 豐潤區 | 遵化市 | 遷安市 | 遷西縣 |灤南縣 | 玉田縣 | 唐海縣 | 樂亭縣 | 灤縣 | 漢沽管理區
秦皇島市海港區 | 山海關區 | 北戴河區 | 昌黎縣 |撫寧縣 | 盧龍縣 | 青龍滿族自治縣
邯鄲市邯山區 | 叢台區 | 復興區 | 峰峰礦區 | 武安市 | 邱縣 | 大名縣 | 魏縣 | 曲周縣 | 雞澤縣 | 肥鄉縣 | 廣平縣 | 成安縣 | 臨漳縣 | 磁縣 | 涉縣 | 永年縣 | 館陶縣 | 邯鄲縣
邢台市橋東區 | 橋西區 | 南宮市 | 沙河市 | 臨城縣 | 內丘縣 | 柏鄉縣 | 隆堯縣 | 任縣 | 南和縣 | 寧晉縣 | 巨鹿縣 | 新河縣 | 廣宗縣 | 平鄉縣 | 威縣 | 清河縣 | 臨西縣 | 邢台縣
保定市新市區 | 北市區 | 南市區 | 定州市 | 涿州市 | 安國市 | 高碑店市 | 易縣 | 徐水縣 | 淶源縣 | 順平縣 | 唐縣 | 望都縣 | 淶水縣 | 高陽縣 | 安新縣 | 雄縣 | 容城縣 | 蠡縣 | 曲陽縣 | 阜平縣 | 博野縣 | 滿城縣 | 清苑縣 | 定興縣
張家口市橋東區 | 橋西區 | 宣化區 | 下花園區 |張北縣 | 康保縣 | 沽源縣 | 尚義縣 | 蔚縣 | 陽原縣 | 懷安縣 | 萬全縣 | 懷來縣 | 赤城縣 | 崇禮縣 | 宣化縣 | 涿鹿縣 | 張家口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察北管理區 | 塞北管理區
承德市雙橋區 | 雙灤區 | 鷹手營子礦區 | 興隆縣 | 平泉縣 | 灤平縣 | 隆化縣 | 承德縣 | 豐寧滿族自治縣 | 寬城滿族自治縣 |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
滄州市新華區 | 運河區 | 泊頭市 | 任丘市 | 黃驊市 | 河間市 | 獻縣 | 吳橋縣 | 滄縣 | 東光縣 | 肅寧縣 | 南皮縣 | 鹽山縣 | 青縣 | 海興縣 | 孟村回族自治縣
廊坊市安次區 | 廣陽區 | 霸州市 | 三河市 | 香河縣 | 永清縣 | 固安縣 | 文安縣 | 大城縣 | 大廠回族自治縣
衡水市桃城區 | 冀州市 | 深州市 | 棗強縣 | 武邑縣 | 武強縣 | 饒陽縣 | 安平縣 | 故城縣 | 景縣 | 阜城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