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西區[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

橋西區[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

橋西區隸屬於河北省張家口市,位於張家口市西南部,是張家口市轄中心區之一,是張家口市區的發祥地,因位於清水河西岸,故名橋西區。橋西區東與橋東區隔河相望,南與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高新區)相依,西與萬全區接手,北與張北縣毗連,東北與崇禮區相鄰。橋西區處於自然地理的中心區域,是張家口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張家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區域,是張家口的首善之區。 橋西區地理坐標為北緯40o50′左右,東經114o45′左右,面積220.6平方千米。橋西區總人口28.51萬人。2011年上半年,橋西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9066萬元。橋西區轄7個街道,共有38個社區居委會;轄3個鎮,即東窯子鎮、沙嶺子鎮、姚家房鎮,共有37個行政村。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橋西區安家溝風景區
橋西區是張家口市的發祥地,是張家口政治、文化中心,它北靠內蒙古大草原,南接華北平原,西連煤都大同,東屏京都大道,局京、冀、晉、蒙之要衝。古時曾是蒙漢人民進行“茶馬互市”及其它產業活動的重要場所,是“張庫大道”的起點,史稱“旱碼頭”、“皮都”。在近代革命史上是中國共產黨奪取的第一座大城市,被稱為“第二延安”、“東方文化城”。

橋西區轄1個鎮、7個街道辦事處、19個行政村、38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101.3平方公里,市區面積1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0萬人,城市居民20.2萬人。橋西是民族宗教聚集區,除漢族,還有滿、回、蒙古、藏等19個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4%;市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四大宗教團體和宗教活動場所全部設在橋西。
橋西地形多變,集高山、大川、平地於一體,一年四季,風花雪月,自然風光獨特,旅遊景點、文物古蹟眾多,其中聞名中外的“萬里長城四大關”之一的大境門,是我市的標誌性建築;堡子里是張家口的發祥地,也是我國北方大中城市中保存較為完好的古街區之一,還有氣勢磅礴的明長城、隨山就勢的雲泉寺、風格獨特的水母宮、風景秀美的安家溝生態園,無一不是休閒渡假的好地方。

橋西區橋西區
對外開放以來,橋西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特別是在新一屆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21萬勤勉、質樸、友善的橋西人民,立誠信之本,沐改革春風,得開放先機,以務實創新、率先發展為己任,按照“三產主導、強工優農、開放拉動、民營興區”的思路,全面推進小康城區建設步伐,基本形成了以武城街為中心的中心商務區、以“大境門”為中心的旅遊經濟區、以西溝為中心的生態經濟區以及以西壩崗為重點的特色餐飲經濟帶、以綠工科技產業基地為重點的平門路工貿經濟帶的“三區二帶”科學發展格局,全區綜合經濟實力逐年提高。2007年,全區生產總值完成24.9億元,同比增長17.6%;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億元,同比增長22.1%;引進外資5.5億元,同比增長10%;財政收入完成3.2億元,同比增長22.7%;實際利用外資1985萬美元,在全市居於首位,相當於我區改革開放以來利用外資總和的2.5倍;全區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67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988元,同比分別增長13.8%和10.6%。“金鼎國貿”、武城街精品服裝市場、金鳳大廈等一批商貿龍頭項目建成運營,全區商貿物流規模和服務檔次進一步提升。順利實施了快速路西環線拆遷工程,完成拆遷投資約1.6億元,圓滿實現了“當年設計、當年施工、當年通車”的目標。全年累計投資近800萬元實施了大境門廣場二期和東段長城修復工程。組織實施了市區綠化史上規模最大的城市民眾植樹活動,綠化街巷35條、植樹10萬餘株,開展了取締“大篷車”等一系列專項整治行動。農村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投資220萬元完成了元寶山至菜市、清河至菜市等10.6公里農村道路建設,投資240萬元解決了南天門、永豐堡、虎頭梁等7個村的安全飲水問題。中考成績連續16年位居全市首位。

歷史沿革

橋西區金鼎小區
一、歷史悠久,是政治活動中心

橋西區歷史悠久。據《萬全縣誌》載,張家口堡(今堡子里)建於明宣德四年(1429年),來遠堡(今市圈)建於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1914年,察哈爾特別區成立,都統府僑治橋西。1928年,國民黨政府設察哈爾省,省政府駐地在明德北街。1945年8月23日張市首次解放及1948年12月24日第二次解放後,市人民政府設在橋西區。長青路是中共張家口地委、地區行署和中共張家口市委、市政府機關所在地,是全市的政治中心。

二、經濟繁榮,是商業活動中心

橋西區經濟繁榮,是張家口市的商業發源地。遠在明代以前,本區就已是草原遊牧民族和農耕民友好貿易的中心,明隆慶五年(1517年),來遠堡(市圈)附近的馬市和民間互市已初具規模,年易馬達3.6萬匹之多。據《宣府鎮志》所載,當時“來遠堡的蒙漢市場鱗次櫛比,店鋪長達四、五里許”。康熙、雍正年間,已開創了進出口貿易往來。張家口至今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古稱庫倫)的張庫商道日益興盛。到清宣統元年(1909年)京張鐵路通車後,晉、冀、京、津商人云集張市開設店鋪,商業區由上堡向下堡延伸擴展,本區已發展成為陸路商埠,張庫大道達到了鼎盛期。

民國十八年(1929年)中俄斷交,俄、蒙貿易每況愈下,商業受到影響。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侵占張市後,橋西商業遭到嚴重的摧殘和破壞。

1945年首次解放後,工商戶一年之間發展近萬戶。翌年10月國民黨占領張市,把剛剛復甦的橋西工商業再次推向深淵,824戶工商屍倒閉,通貨膨脹,市場蕭條,“國府”橫徵暴斂,百姓苦不堪言。

1948年12月24日張市重回人民懷抱,被日偽、國民黨摧殘而枯萎了的工商業重獲生機,倒閉了的商戶紛紛復業,橋西工商業如久旱逢雨得到迅速的恢復和發。1953年實行糧食統購統銷後,商業網點向縣,鄉、村鎮延伸轉移,區商業暫時停滯。1956年完成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後;被壓抑的生產力得到了解放,經濟回升,國營企業、公私合營企業和合作企業占領了主要市場。

橋西區堡子里
1958年至1960年“大躍進”期間,由於指導思想上的盲目冒進和自然災害等因素,致使國民經濟比例失調、市場供應緊張。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又使正在回升中的國民經濟受到了嚴重挫傷,本區工商業大倒退,瀕臨破產邊緣。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本區的國營、集體,個體商業在調整、改革,開放、搞活的方針指導下,發展迅猛呈現了勃勃生機,全區商業、飲食、服務網點發展到1652個,從業人員達到了6018人。相繼新建和改建了橋西百貨大樓橋西商場惠賓飯店人民商場鴻賓樓飯莊等中型企業,1988年又建成了目前全市營業面積最大、經營條件最好的室內綜合商場一橋西大市場。原有門店大部分裝修了門臉,更新了設施,商店舊貌換新顏。加上全市銷售量最大的市屬中華商場、全市最大的餐廳張家口飯店,建造宏偉的五交化大廈以及十多家市屬大商店,與近幾年新發展起來的公園路新華街西河沿橋西街光中路新村路等集貿市場交相輝映:把新華街、武城街、橋西街,至善街、明德南街等繁華大街連成一片,形成了攤販雲集、店鋪林立,門類齊全,購銷兩旺的商業中心區。

三、教育發達,是張家口市文教事業發展的搖籃

橋西區文教事業發展較早。培植學校掄才書院分別創建於清同治五年(1876年)和光緒四年(1878年),這是張家口市文化史上最早的兩座學府。民國期間,國小發展到了1l所,並創建了察哈爾特別區中學、張家口第一師範學校和張市女子師範學校。1937年“七.七”事變至1948年9月,日本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統治期間,只把辦學施教當做了政治點綴,教師待遇微薄、生活艱難,在飢餓線上掙扎。學生被異族侵略者和國民黨反動派奴役,文教事業沒有明顯地發展。建國後,黨和政府從長遠大計出發,改善辦學條件、改革教育制度、提高師資質量、增加教育經費、重視了教育質量和人才培養,文教事業有了較快的發展。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區幼兒教育、初等教育已基本普及,使我區中、國小教育走上了健康發展的道路。1988年有區屬中等學校4所、68個班、學生3108人:國小17所,286個班,學生12554人;適齡兒童入學率、國小的普及率和畢業率均達到100%;各類幼稚園7所、120個班,在園幼兒5101人,其中學前班幼兒3503人。在轄區內的大專院校有河北省張家口醫學院,張家口市教育學院,張家口地區教育學院和張家口大學等四所;還有市警察學校、市勞動技校、地區財貿學校、地區衛生學校、市衛生學校、市第一職業學檸等中等專業技術學校和一所盲聾啞學校。近年來為了提高廣大黨員幹部的政治素質,地委黨校、市委黨校和區委黨校都得到了加強,為各黨政機關培養了大批幹部。全區共有文化館(站)11個、藏書5454冊,僅1988年舉辦各種文藝活動17074次、舉辦各種專業學習及訓練班37屆,參加學習、訓練1177人次。有力地促進了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

橋西區賜兒山
四、公路交通發達,是張家口市區內外公路運輸的中心

張家口市公路交通發展較早。橋西是市內交通的中心、市外公路運輸的樞紐。早在300多年前的明末清初,就開闢了張庫大道,溝通了北至外蒙庫倫、南連天津的南北通道。至清中葉,陸路交通又隨著張庫大道的興盛,得到了極快的發展。1917年一1936年由於經濟貿易、生產流通和軍事的需要,先後出現了商辦、官辦和軍辦交通,在大車路的基礎上擴修成公路。“七·七”事變後,日軍侵占期間,公路失修,建國前僅有劣質公路800多公里。1939年市內開通了由橋西大境門至火車站(現北站)的公共汽車。

1949年後,公路運輸事業逐年發展,形成了以橋西區為中心的四通八達的公路網。到1988年底,由本區通向地區各縣、省內外各地的長途客貨運輸線路48條,營運總里程5812公里。市內公共汽車12條營運線路中,有11條從本區始發或通過。共有104輛大小客車穿行在各主要街道及橋西區、橋東區、宣化區、下花園區和宣化縣四區縣之間。

行政區劃

橋西區張家口市橋西區行政區劃圖

橋西區位於河北省西北部張家口市中心,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的政治、文化和商貿旅遊服務中心。全區轄1個鎮,19個行政村,7個街道辦事處,38個居委會。

自然地理

張家口市橋西區,位於河北省西北部,北靠內蒙古草原,南接華北糧油產區,西接煤都大同,東屏京、津,居京、冀、晉、蒙,地處北緯41度左右,東徑114度左右,格林威治時間東八區,全區行政面積101平方公里,人口約20.9萬,屬中寒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橋西區地形獨特,北邊是燕山山脈西部大馬群山的余脈,西部是太行山北部余脈,地處兩山交匯處,所轄區域主要是山地與河谷地。橋西區是典型的中國地形的縮影,即:西北高,東南低。

橋西區交通便利,京張鐵路、京張高速、宣大高速、丹拉高速、張石高速近在咫尺,110國道、207國道穿境而過,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旅遊交通體系。

人口民族

2016年橋西區總人口28.51人,其中農業人口26745人,人口自然增長率2.05%。
橋西是民族宗教聚集區,除漢族,還有滿、回、蒙古、藏等19個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4%;市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四大宗教團體和宗教活動場所全部設在橋西區。

交通

橋西區內有京張鐵路、京張高速、宣大高速、丹拉高速、張石高速、110國道、207國道,市內的西環快速路、西壩崗路、明德北路、祭風台街、西苑路、古宏大街等城市道路形成了完備的交通體系。

經濟概況

橋西區金鼎小區
對外開放以來,橋西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特別在新一屆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21萬勤勉、質樸、友善的橋西人民,立誠信之本,沐改革春風,得開放先機,以務實創新、率先發展為己任,按照“三產主導、強工優農、開放拉動、民營興區”的思路,全面推進小康城區建設步伐,基本形成了以武城街為中心的中心商務區、以“大境門”為中心的旅遊經濟區、以西溝為中心的生態經濟區以及以西壩崗為重點的特色餐飲經濟帶、以綠工科技產業基地為重點的平門路工貿經濟帶的“三區二帶”科學發展格局,全區綜合經濟實力逐年提高。2006年,生產總值預計完成20.57億元,同比增長16.5%;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42億元,同比增長20.2%;引進外資5億元,同比增長36.4%;財政收入實現突破性增長,預計完成2.84億元,比上年淨增1.17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3.1%、10.3%。“金鼎國貿”、武城街精品服裝市場、金鳳大廈、西清河五金建材城、瑞都超市等一批商貿、物流項目相繼開工或竣工;安家溝生態旅遊區和西太平山生態景區分別被評為國家“3A”級和“2A”級旅遊景區;23項重點項目全部實現開工建設,預計全年完成重點項目投資8.4億元;實施億元以上舊城改造項目13個,投資8400萬元的明德北街和平門路拓寬改造工程全線通車,完成了15條小街巷的硬化、亮化工程;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每人每月150元提高到180元,下崗人員再就業3130人、“4050”人員實現再就業997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9%的目標內;中考成績連續15年位居全市首位。

文化建設

橋西區大境門
演出活動

橋西區的自發民眾文藝活動,形式多樣,由來巳久。從1945年第一次解放,民眾的文藝活動才走上了健康發展的道路。當時演出的《水泊梁山》《血淚仇》和1946年演出的二人台《兄妹開荒》《白毛女》《夫妻識字》,在人民民眾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橋西區主要街道,街頭文藝活動很活躍。各工廠、學校、企業,機關、團體共出動宣傳隊47個,1.5萬多人,自編自演《入公社》《張大娘參加生產》等節目366個,演出200多場,受教育人數10萬人次。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民眾創作的《彩筆繪新圖》、表演唱《杏樹院新事多》獲市優秀節目獎。1980年,舉辦了橋西區音樂聯歡會,湧現出了舞蹈《茉莉花》,獨舞《太陽島上》晉劇清唱《打金枝》等優秀節目。1985年橋西區文藝匯演,區幼稚園的《荷花舞》下東營國小《我為祖國繡藍圖》、書院巷、南菜園國小的大合唱,評為區,市優秀節目。白家溝國小的《采蘑菇的小姑娘》獲河北省繁榮節目獎,並湧現了一批青年歌手。

民間傳統文藝形式

民間的傳統文藝形式主要有:二人台,踩高蹺扭秧歌舞獅子耍龍灼跑旱船。每年春節、元霄節歷來有民眾自發的組織起來,在街頭演出的傳統習俗,過去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的營城子、堡子里、賜兒山廟會時也組織演出活動。二人台,是一種由一男一女,打扮成各種人物邊舞邊唱,短小精悍,活潑形象的表演形式。唱腔高亢豪放,內容新穎、撲實,富有濃厚的生活色彩,為廣大民眾所喜歡。

文化建設情況

橋西區水母宮
橋西區文化事業長足發展。在專業藝術、民眾文化、文化市場及新聞出版工作上凸現創新意識,文物保護、文化產業建設力求穩步推進。

文化經營產業逐漸壯大,現轄各類經營場所182家,其中書店30家、打字複印店70家、音像店25家、網咖43家,遊藝廳14家。建成圖書館、閱覽室35個、文體活動中心33個,申請體彩基金80餘萬元為社區、景點安裝健身器材,切實為居民提供了學習、娛樂、休閒、健身場所。文藝事業繁榮發展,創作完成《祖國!祖國》、《我愛故鄉青青柳》、《我對祖國一片深情》、《古堡情懷》、《社區人,社區情》、《大境門頌》、《商道情》等大量優秀文藝作品,全力打造社區文藝隊29支,每年舉辦“彩色周末”演出活動不少於30場,頗具社會效益。

整理確定文物點62個,《張家口市堡子里歷史城區保護規劃》項目已被列入河北省文化產業項目庫。編撰出版《大境門的述說》,《張家口歷史文化叢書--張庫古商道》。不斷挖掘張庫大道歷史文化內涵,全力建設以大境門為中心的旅遊經濟區和以西溝為中心的生態經濟區,全面建設依託大境門、堡子里的旅遊中心圈。

文化團體簡介

張家口市橋西區文化團體有市晉劇團、青年晉劇團、市文工團、地區歌舞團、地區話劇團等。 

市晉劇團

建於1952年,是由兩個“戲班子”合成的。名演員有晉劇先輩河南紅,名揚塞上的小二寶、旦角演員劉玉禪、生角演員王桂蘭。張市第一次解放後(1940~1946年),著名演員郭蘭英,也曾在此劇團挑過大梁。另一個叫“班社”的戲班子也都是有名望的演員,如筱桂桃十一生獅子黑毛毛旦等人。當時挑班的演員是筱桂桃,她的本名是楊丹卿,宣化人,是張寶奎的徒弟,1973年病逝。毛毛旦是名震京津,東三省的梆子藝人,年老“謝台”,戲班子供養他的晚年生活。

青年晉劇團

建於1959年5月4日,演員來擄自張家口戲校的畢業生。他們陣容整齊,颱風端莊,表演認真。唱腔新穎,很受民眾歡迎。在北京山西、內蒙、河北很有名氣。

旅遊建設

橋西區安家溝風景區
張家口市橋西區,位於河北省西北部,北靠內蒙古草原,南接華北糧油產區,西接煤都大同,東屏京、津,居京、冀、晉、蒙,地處北緯41度左右,東徑114度左右,格林威治時間東八區,全區行政面積101平方公里,人口約20.9萬,屬中寒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橋西區地形獨特,北邊是燕山山脈西部大馬群山的余脈,西部是太行山北部余脈,地處兩山交匯處,所轄區域主要是山地與河谷地。橋西區是典型的中國地形的縮影,即:西北高,東南低。

橋西區交通便利,京張鐵路、京張高速、宣大高速、丹拉高速、張石高速近在咫尺,110國道、207國道穿境而過,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旅遊交通體系。

橋西區歷史悠久,文化內涵深厚,是張家口市區發祥地。轄區風景優美、文物古蹟眾多、旅遊資源豐富。一九九五年張家口正式對外開放,旅遊事業日漸興旺,遊客逐年增多,旅遊業已經成為全區支柱產業。橋西區政府對全區旅遊進行了科學統一規劃,請省級旅遊規劃部門編制完成了《大境門景區旅遊總體規劃》,全景區劃分為5個分區36個景點,目前已經建成國家2A級景區2處,規劃國家級歷史文化街區1處,並且投入巨資加緊建設,進一步擴大景區、景點的規模。

來到橋西,可以遊覽雄偉的古長城,參觀氣勢磅礴的大境門,欣賞幽靜典雅的古城堡子里,領略北方絲綢之路—張庫古商道的風采。 

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

橋西區石家莊市橋西區
橋西簡介

橋西區是石家莊市的發祥地,位於市區西南部,轄1個鄉、11個街道辦事處,面積52.9平方公里,人口44.5萬,是河北省的行政、科技、教育、商業、金融中心區。

橋西區是河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所在地,省直部分廳局,特別是經濟綜合管理部門和行業管理機構駐在轄區,經濟信息資源豐富;河北省建設銀行、工商銀行、投資銀行、農業銀行、保險公司等多家省級金融機構及河北省科學院、社科院、五十四研究所等30多家部、省、市屬科研單位和河北師範大學科技大學經貿大學等20多所大中專院校落在區內,可資憑藉優勢明顯,為加快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橋西區交通便利,商貿繁榮。石家莊火車站、長途汽車站並肩坐落轄區,京廣、石太、石德鐵路幹線交匯於此,10多條公路幹線輻射京、津、魯、豫和河北各地,是北方重要的客貨中轉中心。轄區東北部商號林立,商賈雲集,素有“北京王府井大街”之喻的中山西路是全市的商貿中心,以此向南,青年街服裝批發市場、地下商城、永安步行商業街、裕華西路興邦、東勝、新大洋等五金、機電市場群與之交相輝映,形成了繁華的商貿區,是得天獨厚的經商寶地。與商貿區相適應的河北世紀大飯店、國貿中心、白樓賓館、匯源大酒店、柏林大廈等賓館、飯店錯落其間。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橋西區委、區政府緊緊圍繞“發展是硬道理”這一中心,以解放思想為先導,以大力發展區域經濟為重點,乘勢而上,奮力趕超,經濟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到2001年末,全區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4億元;財政收入達到2.5億元;工業企業發展到466家,其中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24家,商業企業172家;全部固定資產淨值18.25億元。工業圍繞提質增效,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加快技術創新步伐,形成了以機械、化工、建材三大支柱行業為主體,以秸稈飼料成套設備、潛水電泵、風機、硬脂酸鹽、樹脂、pvc手套、氰尿酸、絕緣膠帶、塑鋼、鋁塑管等為拳頭產品的工業生產格局。商業圍繞培育和發展連鎖經營等新型業態組織,大力調整經營結構,形成了以糖酒、醫藥、飲食、娛樂等為 骨幹的商貿發展新框架。農業圍繞調整農村經濟結構,依託橋西蔬菜批發市場、仙客來花卉市場、西三教花卉基地、石橋綠博食用菌基地的規模優勢,加快產業化進程,形成了花卉、蔬菜、食用菌、奶業、養殖和特養等六大產業。與此同時,我們把市場建設與發展個體私營經濟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市場建設帶動個體私營經濟發展,以私營經濟的發展進一步繁榮發展市場,形成了綜合市場與專業市場多類別,大型批發市場與中小型零售市場多層次相結合,日用品市場、生產資料市場多特色的市場體系,總數達到54個,從業人員1.2萬人。

風姿靚麗的現代城區──橋西區

橋西區石家莊市橋西區
橋西區位於石家莊市區西南部,區域面積53平方公里,人口45萬。橋西區地處河北省政治中心和省會文化、教育、科技、金融中心。轄區駐有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四大機關以及省直60多個單位部門;區內有省藝術中心、市群藝館等文化機構;河北師範大學、河北經貿大學、河北醫科大學等20多所大中專院校,以及省科學院、省社科院、電子工業部第五十四研究所等30多家省部屬科研單位;自強路東段集中了省建行、工行、農行、交行和省保險公司等多家金融機構,成為聞名遐邇的“金融一條街”;陸路交通發達,全國三大鐵路貨運編組站之一的石家莊火車站坐落於橋西區。長途汽車站聯通京、津、晉、魯、豫等省市。

區內商貿繁華,市場發達。中華大街以東、火車站以西1200米的中山路段,是全市最繁華的商業街,素有石家莊的“王府井”之稱。轄區市場門類齊全,各類市場總數達56個,其中5000平方米以上的規模市場24個。各類服務設施完備,全市第一家五星級飯店──世紀大飯店坐落於此,四星級涉外飯店──燕山大酒店以及河北飯店等多家大型賓館飯店,為前來投資、觀光的中外朋友提供完善的住宿、餐飲服務。橋西區工農業發展迅猛,形成了機械、化工、建材三大支柱行業。"名優新特"產品行銷全國及歐美、東南亞市場;農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以特種畜禽養殖和特色種植業快速發展。在對外開放工作中,堅持“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努力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環境,為投資者提供優惠的政策和一流的服務。橋西區正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優美的城區環境、快速發展的現代化產業,成為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重要交匯地和極具吸引力的投資熱土。

大開放大流通大發展

近年來,橋西區堅持“發展是硬道理”這箇中心,積極推進外向帶動戰略,構築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大開放、大流通、大發展區域經濟新格局,經濟建設保持了迅猛的發展態勢,實現了新世紀和“十五”計畫的良好開局。2001年,全區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3.9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4.6億元,財政收入2.4745億元,出口創匯495萬美元,出口交貨值達11428.2萬元。

工業基礎雄厚,發展態勢強勁。全區共有工業企業466家,其中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24家,形成了機械、化工、建材三大優勢行業;風機廠、潛水電泵廠、光明企業集團公司3個企業被省政府命名為“小巨人”企業;生產出潛水泵、鼓引風機、陰陽樹脂、大孔樹脂、氰尿酸、絕緣膠帶、硬酸硬鹽、換熱器Q2、鍋爐等一大批拳頭產品,創出許多名牌,產品行銷全國,在東南亞市場占有相當重要的市場份額,並打入歐洲和北美市場。200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2.6億元,實現利稅1.1億元;鄉鎮企業完成增加值15億元,均有較高增長。科技創新步伐不斷加快,去年完成技改投資3488萬元,比上年增長10%。潛水電泵廠研製成功的秸桿飼料成套設備,填補了國內同行業一項空白,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對內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對外貿易發展迅速。現有三資企業56家,2001年全區實際利用外資606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9%,外貿出口完成495萬美元,增長12%,引進內資2.5億元,增長114%。

橋西區石家莊市橋西區
商貿興區初見端倪,市場建設風頭正勁。橋西區充分利用區內的地理優勢、交通優勢、信息優勢,圍繞構建以糖酒、醫藥、服務、飲食、娛樂等為骨幹的區域商貿發展框架,積極培育和發展新型業態組織,樹立全新的城市經營理念,加快商貿設施建設步伐。去年全區商貿企業完成利稅865萬元,同比增長13.5%。市場建設步伐不斷加快。2001年全區完成市場投資6500萬元,新建市場24個,各類市場總數達56個,總占地130多萬平方米,其中5000平方米以上的規模市場24個。市場專業特色鮮明,門類齊全,既有青年街市場、麗華音像城、保龍倉等大型消費品市場,又有興邦─東勝─新大洋─南長街五金機電市場群、北方塑膠商城等生產要素市場,還有橋西蔬菜中心批發市場、玉村仙客來大世界等農產品批發市場。

非公有制經濟迅猛發展。橋西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決定》通過改善經營環境、改進經營方式、擴大經營範圍、提高服務質量,特別是加大對鼎新電腦、建銀電子等20家私營企業大戶的扶持力度等措施,全面推進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到目前,全區私營企業總數達到520家,個體工商戶達到6500戶,分別比去年增長30%和6.5%。個體私營經濟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9%。

特色農業持續發展,產業優勢明顯。農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全區優種糧田面積15722.6畝,蔬菜面積6950畝,花卉面積1375.5畝,食用菌面積219畝,果園356畝,呈現外糧、中菜、內花的區域特徵;畜牧業良種覆蓋率達85%以上,存欄分別為14338頭,36萬隻和650頭,特養存欄251萬尾(只)。50畝以上畜牧養殖小區7個,百畝養殖小區3個,規模化、專業化養殖占社會總飼養量80%以上。建立了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專業批發市場及龍頭基地,其中西三教花卉市場被評為全國十大重點花卉市場橋西蔬菜中心批發市場進入全國百強,西三教花卉基地成為國家級花卉基地,振頭仙客來花卉鄉被評為中國花卉之鄉。產品在國家花卉博覽會上獲金獎6項,銀獎12項,銅獎3項。

新世紀新跨越新形象

面對區劃調整後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橋西區審時度勢,為今後五年的發展確定了新的奮鬥目標:第一步,利用2001至2003年三年時間,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區域經濟格局初具規模,主要經濟指標位次前移,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5億元;第二步利用2004至2005兩年時間,實現國內生產總值翻半番,達到22億元,為201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翻番,達到30億元奠定基礎。

努力構築區域經濟新格局。根據橋西區在石家莊市整體結構中的功能和戰略定位,全面掌握區域範圍內蘊藏的各種優勢和資源,突破簡單依託利用的思路,採取開發、引進、組合等辦法,全方位、多層次地發展各種形式的經濟聯合,使不同市場主體之間優勢互補,共興共榮;放寬視野,打破地區、部門、行業和所有制界限,按照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在區內外、市內外乃至更大的範圍內,採取多種形式,實現各種生產要素的最佳化組合,拓展發展空間,激活生產要素,構建有特色的經濟格局,最大限度地發揮潛在生產力;進一步改善投資軟環境,切實強化服務意識,改進工作方式和方法,下大力解決影響投資的突出問題。對區域內的多種經濟成份努力做到在手續上簡、稅費上優、領導上幫、信息上助、利益上讓,營造寬鬆的經濟發展環境。

紮實推進產業改革與結構調整,激發經濟活力,開創區域產業優勢。以建設現代化程度高、產業化特色突出、名牌帶動力強的高技術都市農業為總體目標,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向著生產設施現代化、名優新特精品化、高科技農業工廠化、綠色環保生態化、旅遊觀光田園化,種養加銷產業化的“六化農業”新城區邁進;進一步深化企業改革,積極穩妥地推進骨幹企業實施規範的公司制改革,使企業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市場主體。支持個體私營企業參股、兼併、收購、租賃、委託經營現有企業。對國有資本退出的行業和領域,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及時跟進;大面積改造提升機械、化工、建材3個傳統行業,提高企業科學管理水平,構造企業技術創新體系,突出發展技術含量高、規模效益好、市場占有率高的項目,依靠科技進步,提高企業的產銷率和綜合競爭實力;加快具有區域特色的工業園區建設,力爭用2年左右的時間,在全區培育1-2個個體私營經濟園區,用3年左右的時間,使轄區個體私營經濟在規模實力、集約化程度、經濟和效益上都有一個大的突破。

橋西區人民公園
實施“科教興區”戰略,發揮科技帶動作用,推動全區一、二、三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按照"政府搭橋,科企合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總體思路,積極引導和組織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參與重大項目的開發和企業技術中心的建設,建立緊密型的產、學、研聯合體;大力實施人才戰略。在人才培養、引進、管理、使用和評價制度等方面大膽創新,為人才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在逐步增加人才總量的基礎上,科學配置人才資源,最佳化人才結構;堅持引人引智並舉,即將培養和規劃高級人才創業園地,利用已有條件儘可能為成果轉化提供方便,探索技術入股、合作開發、委託開發等多種引進人才的方式。逐步形成高新技術企業蓬勃發展,各級各類人才各得其位,有位有為的區域新形象。

強力推進“三產強區”戰略,使以市場為骨幹的第三產業真正成為區域經濟的重要支柱。堅持擴大總量,最佳化結構,提高水平,加速第三產業的改造和發展,努力形成高品位、新業態、多功能的現代化服務業體系;堅持“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鼓勵社會各界採取各種方式介入舊城開發。圍繞我市城市核心區現代化商務中心的建設,進一步最佳化商業布局和業態結構;抓好蔬萊批發、青年街、北塑等24個規模市場改造升級,在完善市場硬體設施的同時,積極採用現代化網路交易方式,改造和提升其經營業態、經營層次和經營業績。完成二環市場帶的整體規劃,啟動留營商貿區、54所科技商貿區等8個商貿區建設,建設具有特色的新的經濟成長帶;大力發展社區商業,積極開辦面向社區居民的便民店、連鎖店,方便社區居民生活。採取有力措施和扶持政策,培育發展社區服務、科技服務、教育培訓、醫療保健、文化體育等新興產業。

新的機遇,激發了橋西人的必勝信心;新的挑戰,鞭策著橋西人不懈進取。在黨的十六大即將召開之際,橋西區委、區政府帶領全區45萬人民,以鄧小平理論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堅持"發展決定一切,改革推動一切,穩定壓倒一切"的工作思路,以"跨越發展,富民強區"為目標,發揚"團結奮進、實幹爭先"的橋西精神,卓有成效地做好各項工作,在新的世紀創造新的輝煌業績。

、西由留、東由留、西郭、百虎;西北留、西由留、東前留、後留、中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