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城縣

臨城縣

臨城縣地處太行山東麓,河北省西南部,北距北京市350公里、省會石家莊市78公里,南距邢台市54公里。京廣鐵路、京珠高速、107國道切境而過。全縣總人口19.6萬人,總面積797平方公里。轄8個鄉鎮,220個行政村。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山區、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平均海拔773米。程控電話達1.8萬門,行動電話、無線尋呼基本實現無盲區覆蓋。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臨城縣,新石器晚期就有人類在此聚居,迄今已有5000年的歷史。
商代為昭明太子所居。西周屬邢國。
春秋時,縣境屬晉地,築有臨邑。《左傳·哀公四年》中“趙稷奔臨”即此。
戰國初,北部屬中山國房子轄域,南部為趙國屬地。
公元前296年趙滅中山後,遂盡為趙地。秦代屬鉅鹿郡。
漢時為房子縣地(治高邑縣倉房村),屬恆山郡(高后元年封國,八年國除為郡)。
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恆山郡更名常山郡(景帝中元五年封國,元鼎三年國除復為郡),仍轄房子縣。
東漢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常山郡併入中山國,房子縣遂改屬之,二十年復析置常山郡(永平五年封國,建初四年國徙為郡,永元二年封國,建安十一年國除復為郡),仍轄房子縣。
三國魏初,房子縣仍屬常山郡,且為郡治,太和六年(公元982年)封趙國,治、轄房子縣。
晉代因之。北魏時房子縣屬趙郡。北齊天保七年(公元580年)省房子縣併入高邑縣,今臨城縣遂為高邑縣地。
隋代,開皇六年(公元589年)析高邑縣,於臨城故城(今縣西南十里)復置房子縣,屬趙州,大業三年(公元607年)罷州為趙郡,仍轄房子縣。
唐代,武德五年(公元622年)趙州更名欒州,仍轄房子縣,貞觀初復名趙州,房子縣仍屬之,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房子縣始更名臨城縣,並將縣治徙於今址,同年,趙州更為趙郡,轄臨城縣,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罷郡復為趙州,臨城縣仍屬之,天佑二年(公元905年)臨城縣復名房子縣。
五代後唐時,房子縣又更名為臨城縣,仍屬趙州。
宋代,熙寧六年(公元1078年)省隆平縣為鎮,併入臨城縣,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復析置,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趙州升為慶源府,仍轄臨城縣。
金代,天會七年(公元1129年)降慶源府為趙州,臨城縣仍屬之,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趙州改名沃州,仍轄臨城縣。元代,臨城縣屬中書省趙州。明代,屬京師趙州。
清代,隸直隸省趙州。民國二年(1913年),臨城縣屬直隸省冀南道,三年冀南道改名大名道,仍轄臨城縣,十七年(1928年)始直屬河北省,二十六年(1937年)屬河北省第十三督察區。

行政區劃

臨城縣轄8個鄉鎮:石城鄉黑城鄉鴨鴿營鄉趙莊鄉臨城鎮東鎮鎮西豎郝莊鎮

歷史
臨城縣歷史悠久,新石器晚期就有人類在此聚居,迄今已有5000年的歷史。商周時期曾為名城古郡。春秋時,縣境屬晉地,築有臨邑城。《左傳·哀公四年》中“趙稷奔臨”即此。戰國初,北部屬中山國房子轄域,南部為趙國屬地。西漢建房子縣(縣治在高邑縣境內倉房村),屬恆山郡;東漢建武十七年,縣隨郡併入中山國,二十年,析置常山郡,仍轄房子縣。三國魏太和六年封趙國,房子為趙國都。唐朝天寶元年,房子縣更名為臨城縣,並將縣治遷至今址。至今已有1200年。至德二年,朱全忠晉封魏王,臨城縣因避朱全忠父親名諱,復名房子縣。五代後唐時,房子縣又更名臨城縣,仍屬趙州。宋代熙六年,隆平縣降為隆平鎮併入臨城縣。宣和元年,趙州升為慶源府,仍轄臨城縣。金、元、明、清臨城均屬趙州。民國2年,臨城縣屬直隸省冀南道,1928年,臨城歸屬河北省,至今未變。
自然
目前,全縣森林覆蓋率32%,在縣城西部的蠍子溝一帶,原始次生林面積達50平方公里,常年青翠欲滴,被譽為太行山最綠的地方,秋日滿山紅葉,勝似香山,美不勝收。境內共有林木93種。近年來,縣委、政府全力打造華北最大的薄皮核桃種植基地,計畫栽培10萬畝,目前已栽種3萬畝,被命名為“全國薄皮核桃龍頭縣”。茂密連綿的綠色,為各種野生動物和鳥類提供了天然的屏障和棲息之地,目前,已發現有野豬、野鹿、野狼、野獾等二十多種動物和白鷺、蒼鷺、隼、鷹等140多種鳥類。
礦產
全縣礦山資源十分豐富,已初步探明有煤、鐵、銅、石膏、石灰岩、石英石、花崗岩、大理石、板岩、耐火土等礦山資源27種。其中煤為3億噸、花崗岩為1億立方米、石灰岩為9.7億噸、板岩為3.2億立方米、石英石為1.1億噸。共有煤礦28個、鐵選礦69個。以水泥、板岩為主的建材業發展潛力巨大,前景廣闊,有全國最大的板岩集散基地,在花崗岩開採與加工方面,已形成了相當的規模。郝莊鎮的核桃、柿子,黑城鄉的瓷土,均都遠近聞名。

地理環境

區域位置

臨城縣位於河北省西南部邢台市區西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4°02′~114°38′,北緯37°20′~37°36′,面積797平方公里。

地貌

臨城縣地勢西高東低,屬山區縣,地處太行山東麓。地勢自西向東傾斜。自西向東呈階梯狀依次為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分別占總面積的11.5%、23.9%、49.8%、14.8%。西部最高峰海拔1508米,東部最低海拔為38.7米。
在地域輪廊上,東西長、南北短。東西最長為49.5公里,南北最寬為26公里。

氣候

臨城縣屬暖溫帶亞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年均溫13.5℃,年均降水量605毫米。

自然資源

林業資源

截至2010年,臨城縣林木品種主要有桃、柳、榆、槐、椿、棗、杜、桑、松、柏等。西部山區多楊、椿、柞樹,縣中部丘陵一帶多為楊柳,東部多棗樹,村落周圍,各類樹種均有零星種植。建國後,林木品種不斷增加和更新。1956年,引進刺槐、油松,1958年引進加拿大楊,在臨城縣範圍內推廣栽培。1964年引進北京楊、毛白楊、箭桿楊、新疆楊、泡桐等,在西部山區的石家欄、郝莊、石城、西豎等地試種。1976年又從北京郊區引進沙蘭楊、波蘭楊、小美旱楊、山海關楊等83個品種,在縣林場、桑場以及各鄉村苗園場試種觀察。經數年栽培,初步鑑定,沙蘭楊、波蘭楊、法桐因發芽晚適宜清明節前後載植,毛白楊、泡桐、椿樹在境內任何環境裡都能生長。1986年至1994年先後引進蘋果、板栗、柿子、葡萄、桃、李子、核桃等優良品種。

生物資源

畜禽資源
截至2009年臨城縣畜禽資源,主要有牛、馬、驢、騾、豬、羊、雞、鴨、鵝、兔等10大種類,30多個品種,本地品種有黑山羊、小尾寒羊、柴雞等。引入品種主要有南陽牛、蒙古牛、伊犁馬、俄羅斯馬等。
魚類資源
截至2009年臨城縣內自然繁殖的魚類有草魚、青魚、馬口魚等,另外還有一些河蝦、河蟹、鱉類和貝類。其中烏鱧和黃鱔是1963年特大洪水時從子牙河逆水而上到縣內定居的,分布在臨城水庫壩下的汦河流域和小槐河流域。主要的養殖增殖魚類是草魚、鰱魚、鱅魚、鯉魚、鯽魚等。

礦產資源

截至2009年臨城縣的礦產有4大類(能源礦產、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和水氣礦產)27種,其中能源礦產1種(煤)、黑色金屬礦產1種(鐵)、有色金屬礦產2種(銅、鋁土),其餘為非金屬礦產和水氣礦產。

水資源

臨城縣主要河流有泜河、午河、槐河三條河流,有大型臨城水庫和中型亂木水庫。

經濟

綜述

臨城屬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經濟總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對偏低,地方財政收入僅為6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比中國水平低1400多元。截至2012年臨城縣將一、二、三產比重調整為7.2:63.4:29.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9888元和3526元,年均分別遞增8%和6%。

第一產業

2009年臨城縣農業大棗保有量達到18萬畝700萬株,人均一畝大棗林,大串桿棗被評為國家銀質獎。臨城縣水澆地面積累計達到18萬畝,實現了人均一畝水澆地目標。養雞業被省認定為特色主導產業,產值達1.3億元。臨城縣農作物種類。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穀子、高粱、紅薯、豆類等,其中小麥面積最大。經濟作物以棉花、花生為主。在地區分布上:東部平原糧棉油兩熟種植區,主產小麥、玉米、棉花;中部丘陵糧棉油半乾旱雙熟區,是油料生產的集中產區;西部山區是半濕潤雜糧小麥區。發展舍飼圈養牛羊,發展舍飼圈養牛羊重點村54個,專業村30個,優質肉奶牛存欄5.6萬頭,小尾寒羊、波爾山羊存欄1.5萬隻。農業開發,湧現出股份制大投入、高科技治山的綠嶺公司、綠源公司等荒山開發典型。發展薄皮核桃產業,已發展到10萬畝,是“中國薄皮核桃產業龍頭縣”,建成中國最大的薄皮核桃基地。

第二產業

2009年臨城依託資源優勢,初步形成了兩大龍型主導產業。建材業以水泥、石子、花崗岩、大理石、板岩、耐火材料、河砂為主導產品,形成了一定的規模,行業產值達5億多元。打造新型建材、裝備製造、煤化工和高新技術“3+1”主導產業,實現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48.5%。新型建材業,正在建設總投資2.6億元的鑫普水泥、總投資2.8億元河北天福水泥、總投資3億元的河北恆實水泥等一大批新型乾法鏇窯水泥熟料生產線項目,到2012年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裝備製造業,正在建設總投資9億元的河北吉泰特鋼年產100萬噸船用T型鋼構件、總投資1億元的邢台精誠重工製造、總投資2億元的臨城縣水泵工業園以及華冶軋輥、群利軋輥等項目,到2012年實現銷售收入60億元;煤化工產業,重點建設總投資54億元的邢台中能煤炭綜合利用循環經濟產業化示範、總投資15億元的三陽焦化擴能等一批項目,到2012年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高新技術產業,重點發展生物醫藥、單螺桿高新技術產業化、工業矽基地等項目,到2012年實現銷售收入40億元。

第三產業

截至2012年臨城縣餐飲、住宿等服務業遍布臨城縣八個鄉鎮,從事餐飲業120家,住宿業56家,大型超市、購物中心8家。餐飲、住宿業年接待能力50萬人。

社會事業

交通運輸

2008年臨城縣通車裡程631公里,公路密度79公里/百平方公里,實現了村村通油路、通客車;經京珠高速、107國道到北京、天津、鄭州、太原僅用3個小時,到省會石家莊1個小時,2010年7月紅旗大街南延建成後將縮短為半個小時,具有良好的交通區位優勢。
京廣鐵路、107國道、京深高速公路從東部切境而過,距縣城10公里。境內有鎮內、鴨鴿營、馮村三個火車站。省級公路南郝線橫穿東西,平涉線縱貫南北,形成了鐵路、公路運輸互補,連線中國各地的運輸網路。臨城縣縣公路里程達631公里,實現了村村通油(水泥)路。

醫療衛生

截至2009年,臨城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20個(縣人民醫院、中醫院、防疫站、婦幼站、衛生進修學校及五個中心衛生院和十個鄉鎮衛生院)。臨城縣共有醫療機構在職職工506人,其中,副高職稱22人,中級79人,初級及其它專業技術人員387人。

社會保障

低保規範化建設
2011年臨城縣對城鄉低保對象和低保邊緣戶進行了動態管理和分類施保,及時調整低保對象和補差標準。臨城縣新增低保對象580戶701人,取消363人的低保待遇,做到了應保盡保、應出盡出。

醫療保障

2011年為臨城縣農村低保對象、農村五保對象和在鄉重點優撫對象參保了新農合;另一方面,大病醫療救助政策,年內救助城鄉大病患者352人次、發放醫療救助資金81萬元,有效緩解了城鄉困難民眾的“看病難”問題。

教育

截至2010年臨城縣有學校74所,其中國小61所,國中9所,普通高中、職教中心、教師進修學校、特教學校各1所。共有幼稚園62所。

基礎設施

2009年臨城縣現有110kv變電站2座,主變總容量12.15萬KVA;35kv變電站8座,主變總容量7.19萬KVA,年供電能力達7.5億kwh。
2009年臨城縣郵電業務總量為2500多萬元,固定電話用戶3萬戶,行動電話用戶2.3萬戶,實現了交換程控化,傳輸光纖數位化。磁卡電話、IC電話、無線、移動通訊、網際網路等通訊功能齊全。

風景名勝

臨城縣 普利塔
(1)普利塔
位於縣城中部,因塔南舊有普利寺而得名。塔身為磚質結構,高33米,9層,塔身呈正方形,底邊長7.12米,逐層遞減。每層四角舊有玲瓏鐵鐘一掛,晚風襲來,丁當作響,為“普利晚鐘”之稱,為臨城古八景之一。塔底級較高,外壁四周磚刻974個佛像,內壁磚刻40個佛像,皆形態各異,栩栩如生,故又名“萬佛塔”。塔身內有石拱門,門內有井。塔下築有石台,台高10米,南北長28,東西寬23米。塔東曾有亭台,舊志載,宋徽宗下晉駐於此, 命宰相蔡京書“爽亭”二字於碣上,今已廢。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臨城縣 息波亭
(2)息波亭
位於縣城西護城石堤上,俗稱八卦亭,占地32平方米。舊志載,明萬曆十六年知縣程鵬摶建,清康熙二十二年知縣宋廣業重修。亭呈八角形,高5.5米,內施斗八藻井,外為八角攢尖布瓦頂,造形精美。外八柱以上以隸、楷兩體刻著14條古文名句,字型豐潤勁媚。亭內有石桌石凳,古時是文人雅士邀朋聚會之處。
臨城縣 護城石堤
(3)護城石堤
位於縣城西側,為防水患而建。始建於明隆慶三年、萬曆七年與二十五年歷年修築。古堤長800米,高3米,寬2.4米,為巨形青石築砌。堤南端有一碑碣,長寬均為1.8米,青石鐫刻,碑陽為明萬曆二十五年知縣程鵬摶為修築河堤的呈文,共1585字,碑文均為陰刻楷書,書法剛勁有力,具有較高的藝術造詣。碑文記載了河水泛濫、城池受危經過,對考證古河道的歷史演變具有寶貴的科學研究價值。
臨城縣 蛤蟆橋

(4)蛤蟆橋
位於縣城西北14公里竹壁村東。因橋下有巨石形似蛤蟆而得名。據舊志載,橋始建於明崇禎三年,完工於清康熙三十年,為竹壁村民陳志美、陳三光、陳文顯祖孫三代接力修造而成。此橋青石築成,長108米,寬5米,高8米,三叉兩孔,呈人字形,故又名雙脊橋或者雙濟橋,古時為臨城縣南北交通要道,現保存基本完好。
臨城縣 臨城煤礦遺址

(5)臨城煤礦遺址
位於縣城西北6公里的祁村村北。總面積0.5平方公里。在遺址的中央,有一對井筒,直徑6米,深200米,井壁用青石和水泥漿砌而成,工程堅固。1882年,洋務派籌集資金139860元開辦了石固煤礦、膠泥溝煤礦。1898年8月,中國與比利時首次合辦直隸臨城煤礦。1903年,中比第二次合辦直隸臨城煤礦,1905年簽訂契約。主副井筒於1907年先後建成,投入使用。直隸臨城煤礦的建成僅晚於直隸開平、山東華德、遼寧撫順三大煤礦,是清政府和外商建成的第四座大型煤礦。1927年礦井被水淹沒,生產停頓。抗戰爆發後,臨城礦務局的官員棄礦南逃,煤礦地面物資全部葬入日軍之手。日軍在這裡殘殺人民,毀壞建築,用火車運走所有設備。1943年,聞名中外的臨城煤礦全部變成廢墟。

基礎建設

臨城縣 鋪築縣域經濟發展高速路
道路
(1)交通運輸:京廣鐵路107國道京深高速公路從東部切境而過,距縣城10公里。境內有鎮內、鴨鴿營、馮村三個火車站。省級公路南郝線橫穿東西,平涉線縱貫南北,形成了鐵路、公路運輸互補,連線全國各地的運輸網路。全縣公路里程達540公里,實現了村村通油(水泥)路。
(2)電力供應:臨城縣現有110kv變電站2座,主變總容量12.15萬KVA;35kv變電站8座,主變總容量7.19萬KVA,年供電能力達7.5億kwh。變電站全部實現自動化控制,電網覆蓋全縣,電力供應充足。項目用電由縣電力部門負責供電到廠,電價按河北南網電價執行,普通工業用電價格為0.6398元/kwh,大工業用電價格為:電度電價0.4778元/kwh加基本電價18元/kvA;農業用電價格為0.378元/kwh,照明用電價格為0.49元/kwh。
(3)廣播通訊:全縣郵電業務總量為2500多萬元,固定電話用戶3萬戶,行動電話用戶2.3萬戶,實現了交換程控化,傳輸光纖數位化。磁卡電話、IC電話、無線、移動通訊、網際網路等通訊功能齊全。移動、聯通機站60多個,覆蓋面達95%以上。廣播電視實現了有線電視村村通,電視覆蓋率已達100%。
(4)餐飲服務:餐飲、住宿等服務業遍布全縣八個鄉鎮,從事餐飲業120家,住宿業56家,大型超市、購物中心8家。餐飲、住宿業年接待能力50萬人。
臨城縣 科技之路

科技
臨城縣的山區綜合開發科技水平居省市先進水平,完成片麻山區綜合開發23萬畝,丘陵區綜合開發4萬畝,引進和推廣國內外名、優、稀、特農業新品種50餘個,省內外農業先進適用技術40餘項,年培訓農業技術人員2萬人次以上,已有78個取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累計承擔國家、省、市、科技星火、攻關、農業經濟技術開發等各級分類項目42項,實施省科技廳國際科技合作項目2項。2004,首次承擔實施了國家科技部星火計畫項目。臨城縣承擔實施的項目中累計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16項,山區創業獎7項,科技水平居國內水平以上的6項,特別是2005年承擔實施省科技廳重點攻關計畫“綠色核桃生產技術體系的開發”通過專家鑑定,成果水平居國內領先地位。 共有醫療衛生機構20個,縣人民醫院、中醫院、防疫站、婦幼站、衛生進修學校及五個中心衛生院和十個鄉鎮衛生院。在職職工506人,其中,副高職稱22人,中級79人。初級及其它專業技術人員387人。縣人民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預防保健為一的綜合性醫院。占地面積30畝,建築面積16000多平方米,現有床位210張,在職職工230人,其中副高職17人,中級67人,年診量12萬人次。中醫院現有專業技術人員106人,副高職5人,中級職稱17人,編制床位80張,年門診量5萬多人次,主要設備有CTB超電子胃鏡500Max光、半自動生化分析儀等先進醫療設備。
臨城縣 農業經濟
農業
臨城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為目標,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著力最佳化區域布局,培養特色主導行業。全縣大棗保有量達到18萬畝700萬株,基本實現人均一畝大棗林,大串桿棗被評為國家銀質獎。全縣水澆地面積累計達到18萬畝,實現了人均一畝水澆地目標。養雞業被省認定為特色主導產業,產值達1.3億元。養蠍業依託河北以嶺藥業臨城養殖基地,發展養殖重點鄉3個,重點村80個,重點戶800戶,蠍子存量達1600多萬條。大力發展舍飼圈養牛羊,發展舍飼圈養牛羊重點村54個,專業村30個,優質肉奶牛存欄5.6萬頭,小尾寒羊波爾山羊存欄1.5萬隻。農業開發,湧現出股份制大投入、高科技治山的綠嶺公司、綠源公司等荒山開發典型。
臨城縣 臨城縣全力打造縣域經濟環保通道
工業
臨城工業企業發展迅速。依託資源優勢,初步形成了兩大龍型主導產業。建材業以萬福集團、天福、天利等企業為龍頭,以水泥、石子、花崗岩、大理石、板岩、耐火材料、河砂為主導產品,形成了一定的規模,行業產值達5億多元;農副產品加工業以亞華澱粉、華營金玉米和青青牧業有限公司為龍頭,帶動了全縣種植和養殖業的發展。臨城的工農業產品遠銷韓國、日本、美國、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鄉鎮企業及個體私營經濟異軍突起,已成為推動臨城經濟發展的支柱力量。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相繼出台了一系列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投資者可以在稅、費徵收、土地使用等方面得到獎勵、減免和優先照顧。優越與寬鬆的投資環境吸引了美國、韓國、義大利、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大批客商來臨城洽談業務,投資興業。主要外資項目有河北興財煤炭有限公司、邢台雲龍煤炭公司、邢台華珠軋輥有限公司、邢台利華礦業有限公司、邢台虎派服飾有限公司等;主要內資項目有:河北康達藥業有限公司、河北以嶺醫藥集團臨城養殖基地、邢台東方熱電環保能源有限公司、臨城縣天福建材開發有限公司、臨城縣天利水泥有限公司、臨城縣興融第一煤礦、臨城縣銀河煤礦、臨城縣藍天石膏礦、臨城縣綠源有限公司、臨城縣天翼鐵粉新材料開發有限公司等。此外,2002年尚有28個百萬元以上項目正在建設之中。

前景展望

前景:

臨城縣君臨製藥
“十一五”規劃的制定和實施,為臨城勾勒出一幅美麗動人的畫卷。臨城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到“十一五”末,全縣生產總值完成和財政收入分別完成42億元和2.3億元,分別比“十五”末的20億元、1.1億元翻了一番多;產業結構將進一步最佳化,一、二、三產比重調整為7.2:63.4:29.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9888元和3526元,年均分別遞增8%和6%;城市的功能和地位進一步加強,常住人口5.6萬人,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城區面積發展到14平方公里,是“十五末”的1.5倍,人均建設用地108平方米;資源集約利用和環境保護不斷強化,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降低20%左右,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三者發展更趨合理;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明顯加強,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更加豐實,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在不久的將來,一個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生活富裕、鄉俗文明的和諧新臨城將呈現在世人面前。
規劃:
未來幾年,臨城將始終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的要求,充分發揮產業促進城鎮發展和城鎮帶動產業發展的互動作用,加快產業的發展和聚集,帶動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同步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按照重點突出、梯級推進的方針,最佳化城鎮布局,完善城鎮體系,走出一條城鄉統籌,縣域中心和中心鎮協調發展的道路。到2010年,縣城常住人口達5.6萬人,是“十五末”的2倍,建成區面積發展到6.08平方公里,並逐步形成以縣城為中心,7箇中心鄉鎮為支撐的城鎮體系。
打造:
未來五到十年,將是臨城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時期,工業立縣仍是經濟建設的核心,臨城縣將繼續按照產業集群的發展模式,依託資源做強產業培育龍頭企業,積極協調服務做大新興產業,加強整合提升做優傳統產業,重點打造以水泥熟料、板岩、花崗岩為重點的建材石材業,以煤炭、鐵礦開採及加工為重點的冶煉及製品業以及製藥業和機械製造業四大產業集群,通過扶持龍頭企業,引進先進適用技術,擴大生產規模,藉助外力改造提升,進一步最佳化產業結構,推進經濟成長方式轉變,實現由散變聚、由弱變強,著力打造新的經濟成長點。
招商:
進一步擴大對內對外開放領域,放寬投資者市場準入限制,除國家明令禁止的領域外,其它領域對內對外全面開放。工業以調整產業結構,推進工業經濟最佳化升級為中心,鼓勵投資興辦各類加工企業,重點是水泥醫藥石材鋼鐵水泵及礦產品深加工等行業;農業鼓勵外來投資者重點投資觀光農業、生態農業、蔬菜生產、畜禽改良與規模養殖等項目;農副產品加工業重點投資糧食、油料、乾鮮果品、各類畜禽等農副產品保鮮以及精、深、細加工項目;旅遊資源重點圍繞國家地質公園建設,引資開發包括岐山湖、溶洞、天台山、小天池等在內的旅遊資源以及旅遊配套設施。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外來投資者重點對縣城新區、工業園區進行投資開發,在舊城改造、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領域進行投資;另外,臨城積極支持外來投資者投資教育、文化、衛生、體育及其它社會公益事業。臨城為每一位投資者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和最優惠的政策,企業可以享受國家及省市規定的關於支持扶貧開發重點縣的優惠政策以及當地關於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主要內容包括:項目占地優惠,優先安排國土部門開發的抵頂指標,安排相當於土地出讓金地方分成部分的資金,用於扶持企業發展;電力供應優惠,享受河北南部電網關於貧困縣的電價;稅收優惠,減征或免徵企業所得稅3年,3年內所交增值稅或營業稅縣留成部分的50%返還;規費優惠,項目建設期內縣級收費實行“零收取”,投產後實行“規費一口清”;對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實行掛牌保護,對重點招商項目實行縣級領導分包,一個項目一個班子;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內外商投資的法律法規,切實保障投資企業經營管理自主權和合法權益。

歷史文化

商周時期,這裡曾為名城古郡,春秋時屬晉地,西漢時為房子縣地,唐朝天寶元年更名為臨城,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邢台市有兩處“國寶”級文物保護單位在臨城:一是宋代普利寺塔,是宋徽宗指派當時國內著名的能工巧匠所築,是國內至今僅有幾處遺存且保留完好的磚結構古塔之一;二是唐代邢窯遺址,“類銀類雪”的“邢白瓷”,是中國陶瓷史上的“珍品”。
漢代房子已是有名的“絲綢之鄉”,所產白綢作為貢品,時與蜀錦媲美;隋唐時期白瓷,以“類銀類雪”聞名中外。臨城縣文化遺蹟頗多。有仰韻文化遺址、龍山文化遺址、商周文化遺址、春秋時期晉臨邑城遺址和漢代柏暢城遺址(位於今天的西豎鎮西柏暢村和東柏暢村);隋唐時代的瓷窯遺址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於宋代的普利寺塔,建於明代的護城古堤和息波亭,還有竹壁村民陳氏三代人跨明清接力60年修築的三叉兩孔蛤蟆橋,至今保存完好。它們都凝聚了臨城先民的智慧,銘記著臨城歷史的民展軌跡。
邢窯白瓷
隋唐時期的邢窯遺址。當時所產的邢瓷是中國最早的日用細瓷,與越州青瓷以“南青北白”蜚聲中外。
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臨城、內丘發現多處遺址,因此又稱“邢瓷故里”、“白瓷源頭”。為發掘邢窯文化,縣委、縣政府斥巨資修建了中國首家邢窯博物館,現已對外開放。
趙雲傳說
三國時期的名將趙雲。傳說為臨城澄底村人,現存有趙雲故里石碑和古墓,《趙雲故里傳說》入選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常勝將軍趙子龍的“忠、義、仁、智、勇”精神激勵著臨城人民在新的歷史時期自信自強、拼搏奮進。
臨城煤礦遺址
臨城煤礦遺址位於縣城西北6公里的祁村村北。
總面積0.5平方公里。在遺址的中央,有一對井筒,直徑6米,深200米,井壁用青石和水泥漿砌而成,工程堅固。1882年,洋務派籌集資金139860元開辦了石固煤礦、膠泥溝煤礦。1898年8月,中國與比利時首次合辦直隸臨城煤礦。1903年,中比第二次合辦直隸臨城煤礦,1905年簽訂契約。主副井筒於1907年先後建成,投入使用。直隸臨城煤礦的建成僅晚於直隸開平、山東華德、遼寧撫順三大煤礦,是清政府和外商建成的第四座大型煤礦。1927年礦井被水淹沒,生產停頓。抗戰爆發後,臨城礦務局的官員棄礦南逃,煤礦地面物資全部葬入日軍之手。日軍在這裡殘殺人民,毀壞建築,用火車運走所有設備。1943年,聞名中外的臨城煤礦全部變成廢墟。

歷史名人

李乂
李乂,字尚真,唐朝房子(今臨城縣)人,少時喪父,自幼聰明好學,十二歲就能撰寫文章,三里五鄉小有名氣。唐中宗時中進士,茂才一科成績突出,有獨特的風格,中書令薛季昶舉薦李乂擔任了監察御史。韋氏之變後,皇帝嚴緊、急促的詔令,群臣紛雜、繁多的奏章,大部分由李乂起草、批答。後他又升任吏部侍郎,仍然掌管制定皇帝的詔令文告。李乂轉任邢部尚書後不久逝世,終年六十八歲,追贈為“黃門監”,諡號曰“貞”。
喬璧星
喬璧星,字文見,號聚坦,原名北星,後改名璧星。明朝臨城縣喬家莊人,喬輔世之次子。萬曆八年(1580年)殿試三甲,被選任河南開封府中牟縣知縣,時年31歲。由於他的政績卓著,萬曆十四年(公元1586年),提升為山東道監察御史。二十四年(公元1598年),再任御史執掌京畿道。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任順天府丞,掌管府印。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提調科場,由於編號過嚴被忌,疏請辭官回家。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恢復原官,並以覃恩授中憲大夫,錫誥命贈封父母及妻。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升任大理寺左少卿,十二月又升都察院右都御史。終因積勞憂鬱成疾,於萬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四月二日正寢。
王鬷
王鬷,字總之,宋代趙州臨城人,生活在宋真宗時代。進士及第後,授任為婺州觀察推官,任滿回朝後,被提拔為秘書省著作佐郎。之後又任過祁縣知縣、湖州通判、太常博士、提點梓州路邢獄公事,還曾暫代三司戶部判官等職務。景德初年(公元1004年)遼軍侵犯邊疆,宋真宗遣王鬷等一行五人為使者,與遼在澶淵訂立和約,史稱“澶淵之盟”。回國後,又兼管都磨堪司,以尚書度支員外郎的身份兼任侍御史,主管雜事。王鬷出任河南府時,得了暴病,突然死去。死後,追贈為戶部尚書,諡號“忠穆”。
呂士英
呂士英(1917—1989)河北省邢台市臨城縣人。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師參謀長、副師長,中國人民志願軍師長,軍事科學院戰理部戰役研究室主任,戰理部副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五十六基地司令員,第二炮兵技術學院(現工程學院)院長,第二炮兵司令部顧問。一丸0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是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宋佩璋
宋佩璋(1919-1989),男,漢族,1919年生,河北省邢台市臨城縣人。歷任中共安徽省委書記、省革委會主任,中央委員。是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軍銜,1960年晉升為大校軍銜。曾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89年12月24日在南京逝世,終年70歲。

邢台的鄉縣

邢台市簡稱為“邢”,雅號臥牛城,位於河北省南部,是冀南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新型工業基地,有3500餘年的建城史,曾歷五朝古都,為河北省最古老的城市,是元代大科學家郭守敬的故鄉,素有“鴛水濱,襄國故都,依山憑險、地腴民豐”的美譽。邢台是河北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和省級園林城市,也是中國田徑之鄉、中國七夕文化之鄉和中國太陽能建築城。

邢台市行政區劃

河北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石家莊市長安區 | 橋東區 | 橋西區 | 新華區 | 裕華區 | 井陘礦區 | 鹿泉市 | 辛集市 | 藁城市 | 晉州市 | 新樂市 | 深澤縣 | 無極縣 | 趙縣 | 靈壽縣 | 高邑縣 | 元氏縣 | 贊皇縣 | 平山縣 | 井陘縣 | 欒城縣 | 正定縣 | 行唐縣
唐山市路北區 | 路南區 | 古冶區 | 開平區 | 丰南區 | 豐潤區 | 遵化市 | 遷安市 | 遷西縣 |灤南縣 | 玉田縣 | 唐海縣 | 樂亭縣 | 灤縣 | 漢沽管理區
秦皇島市海港區 | 山海關區 | 北戴河區 | 昌黎縣 |撫寧縣 | 盧龍縣 | 青龍滿族自治縣
邯鄲市邯山區 | 叢台區 | 復興區 | 峰峰礦區 | 武安市 | 邱縣 | 大名縣 | 魏縣 | 曲周縣 | 雞澤縣 | 肥鄉縣 | 廣平縣 | 成安縣 | 臨漳縣 | 磁縣 | 涉縣 | 永年縣 | 館陶縣 | 邯鄲縣
邢台市橋東區 | 橋西區 | 南宮市 | 沙河市 | 臨城縣 | 內丘縣 | 柏鄉縣 | 隆堯縣 | 任縣 | 南和縣 | 寧晉縣 | 巨鹿縣 | 新河縣 | 廣宗縣 | 平鄉縣 | 威縣 | 清河縣 | 臨西縣 | 邢台縣
保定市新市區 | 北市區 | 南市區 | 定州市 | 涿州市 | 安國市 | 高碑店市 | 易縣 | 徐水縣 | 淶源縣 | 順平縣 | 唐縣 | 望都縣 | 淶水縣 | 高陽縣 | 安新縣 | 雄縣 | 容城縣 | 蠡縣 | 曲陽縣 | 阜平縣 | 博野縣 | 滿城縣 | 清苑縣 | 定興縣
張家口市橋東區 | 橋西區 | 宣化區 | 下花園區 |張北縣 | 康保縣 | 沽源縣 | 尚義縣 | 蔚縣 | 陽原縣 | 懷安縣 | 萬全縣 | 懷來縣 | 赤城縣 | 崇禮縣 | 宣化縣 | 涿鹿縣 | 張家口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察北管理區 | 塞北管理區
承德市雙橋區 | 雙灤區 | 鷹手營子礦區 | 興隆縣 | 平泉縣 | 灤平縣 | 隆化縣 | 承德縣 | 豐寧滿族自治縣 | 寬城滿族自治縣 |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
滄州市新華區 | 運河區 | 泊頭市 | 任丘市 | 黃驊市 | 河間市 | 獻縣 | 吳橋縣 | 滄縣 | 東光縣 | 肅寧縣 | 南皮縣 | 鹽山縣 | 青縣 | 海興縣 | 孟村回族自治縣
廊坊市安次區 | 廣陽區 | 霸州市 | 三河市 | 香河縣 | 永清縣 | 固安縣 | 文安縣 | 大城縣 | 大廠回族自治縣
衡水市桃城區 | 冀州市 | 深州市 | 棗強縣 | 武邑縣 | 武強縣 | 饒陽縣 | 安平縣 | 故城縣 | 景縣 | 阜城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