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相傳叢台始建於戰國趙武靈王時期(公元前325年--299年),是趙王檢閱軍隊與觀賞歌舞之地,古稱”武靈叢台“。顏師古《漢書注》稱,因樓榭台閣眾多而”連聚非一“,故名”叢台“台上原有天橋、雪洞、花苑、妝閣諸景,結構嚴謹,裝飾美妙,曾名揚列國。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9月,清乾隆皇帝巡行江南過邯鄲登叢台寫道“傳聞好事說叢台,勝日登臨霽景開。豐歲人民多喜色,高樓賦詠謝雄才。襟漳帶沁真佳矣,雪洞天橋安在哉!煙樹迷茫閭井富,為籌元氣善滋培”。
叢台區始建於1980年10月,原為河北省邯鄲市市區一部分,在區劃調整時與邯山區、復興區同時建區。
行政區劃
截止2016年,叢台區轄10個街道、3個鎮、5個鄉:人民路街道、四季青街道、中華街道、和平街道、聯紡西街道、叢台東街道、叢台西街道、聯紡東街道、柳林橋街道、光明橋街道、南沿村鎮、黃粱夢鎮、尚璧鎮、南呂固鄉、兼莊鄉、蘇曹鄉、三陵鄉、小西堡鄉、姚寨鄉。
2016年,國務院批覆,將原邯鄲縣尚璧鎮、南呂固鄉、兼莊鄉、三陵鄉劃歸邯鄲市叢台區管轄。將原永年縣南沿村鎮、小西堡鄉、姚寨鄉劃歸邯鄲市叢台區管轄。
四季青街道:辦事處駐東風路50號。面積1.9平方千米,人口1.69萬。轄8個社區居委會:四季青、三里舖、常謝莊、安莊、竇莊、北關、蔚莊。
中華街道:辦事處駐士山街45號。面積0.6平方千米,人口1.68萬。轄5個社區居委會:士山街、城東街、東門裡、南門裡、東門外。
和平街道:辦事處駐新華前街11號。面積0.6平方千米,人口1.48萬。轄5個社區居委會:新華街、建新街、西南莊、沁河街、車站。
聯紡西街道:辦事處駐青年路副2號。面積1.5平方千米,人口2.94萬。轄6個社區居委會:文明里、永勝里、常興里、永華里、永新里、警校。
叢台東街道:辦事處駐叢台路21號。面積2.1平方千米,人口5.07萬。轄13個社區居委會:黃粱夢建安、黃粱夢煤指、展覽里一、展覽里二、展覽里三、展覽里四、展覽里五、叢台路一、叢台路二、叢台路三、叢台路四、叢台路五、叢台路六。
叢台西街道:辦事處駐叢台路5號。面積1.5平方千米,人口1.75萬。轄6個社區居委會:學步橋、香椿園、劉家場、王莊、北城、文廟。
聯紡東街道:辦事處駐永安街17號。面積3平方千米,人口3.38萬。轄6個社區居委會:永和里、永安里、躍進里、新華里、和平里、廣安里。
柳林橋街道:辦事處駐滏河北大街15號。面積2平方千米,人口3.64萬。轄7個社區居委會:柳林橋、中柳林、中柳一、中柳二、柳林、春廠、東莊。
光明橋街道:辦事處駐沁河北路24號。面積3.3平方千米,人口3.48萬。轄9個社區居委會:聯新里、三公司、印染廠、水文局、地質局、電廠、芳林、迎賓、橋北。
蘇曹鄉:鄉政府駐聯紡路130號。面積7.3平方千米,人口2.86萬。轄6個村委會:南蘇曹、劉二莊、五里舖、北十里舖、河東、河西。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叢台區位於河北省南部,邯鄲市城市北部偏東,東同肥鄉區接壤,西與武安市接壤,西南與邯山區相望,北與永年區相接,南到和平路與邯山區交界。叢台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14°48‘,北緯36°63’。叢台區總面積141.97平方公里。
氣候
叢台區屬暖溫帶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溫13℃,年均降水量570毫米。
水文
叢台區有滏陽河、沁河、輸元河蜿蜒過境。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叢台區有煤炭和鐵礦石等礦產資源。
生物資源
動物
叢台區有鼠、兔、刺蝟、狐狸、蝙蝠等哺乳類動物;有龜、鱉、蜥蜴、壁虎等爬行動物;有鴿、麻雀、喜鵲、烏鴉等禽類動物;有草魚、鯉魚、虎頭魚等魚類;有蜜蜂、蟋蟀、蜻蜓等昆蟲。
植物
叢台區有楊樹、楓樹、榆樹、柳樹、松樹等喬木類植物;有蘋果、梨、桃、杏等果樹。
人口民族
截至2014年,叢台區常住人口43.4萬人。以漢族為主。
經濟概況
綜述
2015年,叢台區生產總值由2010年的130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180億元,年均增長6.5%;全部財政收入由28.9億元增加到42.6億元,年均增長9%,收入規模穩居全市第二,稅收占比達97.4%,位居邯鄲市第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2.1億元增加到4.5億元,年均增長16%,是“十一五”末的2.1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50億元增加到94.5億元,年均增長1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由105億元增加到160.8億元,年均增長11%,累計完成645億元。
第一產業
截至2016年,叢台區以三陵鄉工程村為中心的“萬畝核桃產業基地”項目,大力推廣“龍頭+基地+農戶”模式,已種植核桃6000餘畝。截至2016年,叢台區依託紫山核心景區建設積極建設紫山現代農業生態產業園區,帶動形成周邊500畝以上農業園區9個,涵蓋果樹、藥材、苗木花卉、設施農業和休閒農業等多個項目。全區共有農業種植大戶、公司18個,流轉土地9000餘畝,投資總規模達1.9億元,輻射帶動轄區農戶4500餘戶,戶均增收3500餘元。
第二產業
截至2005年,叢台區高新技術技工貿總收入達到2.3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和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分別達到25%和21%。截至2008年,叢台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1205萬元,位列邯鄲市19名;同比2007年增長6%。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4508萬元。同比2007年增長20.3%。
截至2009年,叢台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5409萬元,位列邯鄲市19名;同比2008年增長6.1%。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3513萬元。同比2008年減少26.5%。
第三產業
截至2015年,叢台區被列為全國第三批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單位,河北網商園一期入駐企業37家,年交易額達到6億元。通過“一園帶兩圈”,成功帶動稽山、鑫港商圈1000餘家企業向電商轉型,銷售額同比2014年增加30%。中信銀行、滄州銀行等一批金融機構落戶叢台,邯鄲金融發展中心建成投用,金融服務業稅收貢獻率達到33.8%。服務業占GDP比重達到72%,高於邯鄲市35%。
社會事業
社會保障
截至2015年,叢台區累計安排民生支出28億元,圓滿完成10個方面65件民生實事。累計城鎮新增就業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持續低於2.5%。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參保率達到98%以上。“春雨行動”、“1+1”結對幫扶、“春雨助學”等活動深入開展,幫助一批困難家庭實現就業增收;為8539名困難學生免除了課本費49萬餘元,資助497名困難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叢台區被評為省級紅十字會援助工作先進區。新建社區服務中心17個、社區物業管理服務站25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18個,創建殘疾人康復示範社區18個,83個社區實現網路化辦公。
教育事業
截至2015年,叢台區有區屬學校52所(包含教學點)。主城區共有學校25所,其中中學2所,九年一貫制1所,國小21所,培智學校1所。國小有學生29228名,中學有學生3241名,共有學生32469名,在職教師共1422名。三陵鄉和黃粱夢鎮共有學校27所(包含教學點),其中中學3所,完全國小16所,教學點8個。國小有學生6110名,中學有學生862名,共有學生6972名,在職教師共491名。截至2015年,叢台區教育、體育系統共獲得市以上獎勵544項,其中國家級125項,省級67項,市級452項。被全國生本教育研究中心授予“華北地區生本教育實驗基地”,先後被評為全國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題教育活動先進集體、全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省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單位、全省教育系統學校安全工作先進單位、全省教育科研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2012年,高標準通過了省政府教育督導評估團關於教育工作、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教育教學“三項評估”驗收。2013年,順利通過了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覆核認定。
基礎設施
截至2014年,叢台區投入資金1200餘萬元,對309國道沿線進行修補養護,對陳大線進行翻建重修,完成了紫山核心景區養殖場征地搬遷任務,全面完成了黃粱夢區域8000餘畝土地收儲任務。
科技事業
截至2015年,叢台區新增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255家,累計申請專利1600餘項,區科苑企業孵化器被認定為省級孵化器。
交通概況
叢台區緊鄰邯鄲站和高鐵邯鄲東站,南聚邯鄲機場12千米。京深高速公路和107國道縱貫南北;青蘭高速、309國道承東啟西;京廣鐵路、邯長濟青鐵路、京廣高鐵交匯聯網,邯鄲飛機場架起“空中走廊”,城區內路通街暢。以叢台為中心,半小時經濟圈可涵蓋邯鄲市大部分縣城人口,一小時可連線邢台、長治、聊城、安陽、新鄉等中原經濟協作區11個地級市5600萬人口的大市場,半小時左右到達石家莊,兩小時可到達太原、鄭州、濟南等省會城市。
風景名勝
叢台公園
叢台公園位於邯鄲市面上中華大街頭中段,是以武靈叢台為中辟成的一座大型園林,占地面積360畝。這裡原為武靈王觀看軍事操演與歌舞的地方。叢台湖位於公園正中,面積約40多畝,湖中建成有苑在亭、曲欄橋、西湖亭,望諸榭,湖邊建有長廓,假山,花圃,茶亭,飯莊。園林建築,除古叢台、望諸榭外,還陸續增建了工農兵塑像、春歌亭、醉月亭、長廊、碑林、二度梅雕塑等,並對原在湖邊已破敗的七賢祠遷址翻建,彩塑了趙國在立國前後樹有特殊功勳的七位賢者。戰國趙王陵
趙王陵位於叢台區與永年縣的西北交界處。趙王陵由五座較為集中的陵墓和眾多的陪葬墓組成,陵區由陵台、封墓、神道、陵堂、陵園所組成。陵區南北長7公里,東西長4公里,占地約28平方公里。五座王陵依古老的輸元河的走向呈環形分布,五座陵都建築在丘嶺上,其中三座在邯鄲縣三陵鄉,定名為“寺西窖墓群”,另兩座位於永年縣北西崗鄉境內,定名為“溫窖墓群”。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趙王陵對於研究戰國及秦漢時期的喪葬文化具有重要的價值。趙肅侯是趙國由弱小走向強盛時期的過渡人物,他所實行的外交政策在列國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去世時秦、楚、燕、齊、魏等大國各派出精兵一萬人參加了隆重的葬禮。說明當時喪葬文化在各國的交流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舉足輕重的影響。
紫山風景區
紫山風景區位於邯鄲市西北15公里處,座落於叢台區與武安市和永年縣的交界地帶。其主峰海拔498.4米。風景區面積約20平方公里,山體裸露的巨岩和聳立的峭壁多為紫色、金黃色和褐色的“紫石英”,故取名為紫山。馬服山的東部為趙國的王陵區,因趙奢墓的修建,而使趙國的皇陵區西擴十里之遙。這裡正擬建造馬氏宗祠陳列館,紫山也成為中華馬姓嚮往的祖源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