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桐珊

趙桐珊

趙桐珊(1901年7月13日-1966年)京劇表演藝術家, 京劇旦角,京劇演員,以藝名芙蓉草聞名,京劇旦角演員,名久林(一作九齡),字桐山(一作桐珊),號醉秋,祖籍直隸東安(河北廊坊安次,一說現為廊坊市武清縣)。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趙桐珊 趙桐珊

趙桐珊(1901年7月13日,光緒二十七年(辛丑)五月廿八日-1966年,農曆丙午年 )

1916年9月,農曆丙辰年:周信芳首演《英雄血淚圖》

周信芳在上海丹桂第一台演出《英雄血淚圖》,描寫的是林沖故事。合演者:王鴻壽、芙蓉草、王蘭芳、馮志奎等。

1919年4月21日,農曆己未年三月廿一日:梅蘭芳首次赴日本演戲

梅蘭芳首次赴日本演戲。

隨行人員

演員:姚玉芙、姜妙香、貫大元、高慶奎、趙桐珊、何喜春、陶玉芝、董玉林、王毓樓。

樂隊:茹萊卿、陳嘉梁、何斌奎、孫惠亭、高聯奎、唐春平、馬寶銘、馬寶珊、傅榮斌、張達樓、曹悠軒。

化裝師:韓佩亭、李德順等。

還有齊如山、李濤痕和曾留學日本的許伯明、舒石父。

1919年4月25日,農曆己未年三月廿五日,9時:梅蘭芳一行抵達日本

梅蘭芳一行抵達日本東京車站。

隨行人員

演員:姚玉芙、姜妙香、貫大元、高慶奎、趙桐珊、何喜春、陶玉芝、董玉林、王毓樓。

樂隊:茹萊卿、陳嘉梁、何斌奎、孫惠亭、高聯奎、唐春平、馬寶銘、馬寶珊、傅榮斌、張達樓、曹悠軒。

化裝師:韓佩亭、李德順等。

還有齊如山、李濤痕和曾留學日本的許伯明、舒石父。

1919年9月11日,農曆己未年閏七月十八日:余叔岩老母六十華誕堂會

余叔岩老母六十華誕,在西河沿內正乙祠舉辦一場盛大堂會。白天演出雜耍,晚上演出京劇。其間名伶反串,妙趣橫生。

梅蘭芳在《轅門射戟》中反串小生呂布,風儀俊美,唱工佳妙剛健委婉,一洗脂粉之氣,觀眾為之傾倒,乃該晚堂會中最為精彩之一出。梅此劇乃名小生朱素雲所授。劇中第二場“看過了花箋紙二張”一段“二黃”,梅唱來抑揚頓挫,曲盡其妙。“剛強怎比楚霸王”一段“二六”,嘹亮婉轉,婀娜剛健兼而有之,宛然小生好腔。第三場“射戟”及“修書”,做派均極穩練。末句“搖板”“從今後不管是和非”之“後”字,響遏行雲,真欲去天三尺。該劇中梅唱工之繁妙足以壓倒正工小生。加之餘叔岩配演劉備,亦為此劇生色不少。穆麻子扮演張飛,李壽山扮演紀靈。

《春香鬧學》由架子花臉李壽山扮演春香,以其偉岸之軀強做少女嬌憨之態,令人捧腹。《打槓子》由旦角芙蓉草反串強盜張三,武花臉錢金福反串村婦,竟用沙啞之嗓念柔媚之音,令人忍俊不禁。尤其演到村婦用計誆過槓子之後,他一反“常態”,恢復其武花臉的表演,揮舞木槓,上下翻飛,有奇峰突起之妙。

此次堂會的第五出為余叔岩、王長林的《問樵鬧府》。開場是郭仲衡、賈福棠的《百壽圖》,第二出是《八蜡廟》,余叔岩飾朱光祖,系反串武丑。

1926年2月,農曆丙寅年:周信芳轉更新舞台

更新舞台

周信芳轉更新舞台,演《飛龍傳》,與楊小樓、芙蓉草合演,頗受歡迎。

1927年11月3日,農曆丁卯年十月初十日:馬連良首演《戰宛城》

馬連良於北京華樂園日場首演《戰宛城》。郝壽臣、王長林、趙桐珊、鮑吉祥合作演出。馬的這齣戲基本走余叔岩的路子。

1928年2月23日,農曆戊辰年二月初三日:馬連良首演《臨江館》

馬連良於北京華樂園日場首演全部《臨江館》。姜妙香、趙桐珊、馬富祿合作演出。

1928年3月1日,農曆戊辰年二月初十日:馬連良首演全本《浣花溪》

馬連良於北京華樂園日場首演全本《浣花溪》。郝壽臣、趙桐珊、黃桂秋、馬富祿合作演出。

1928年3月18日,農曆戊辰年二月廿七日:馬連良首演《范仲禹》

馬連良於北京華樂園日場首演全部《范仲禹》。郝壽臣、趙桐珊、王長林、馬富祿、劉玉泰合作演出。

1928年9月2日,農曆戊辰年七月十九日:言菊朋首演《應天球》

民興社在華樂園演出,言菊朋、郝壽臣創排《應天球》首演。壓軸由關麗卿、芙蓉草合演《五花洞》。

未幾,因營業不佳報散。

1928年9月20日,農曆戊辰年八月初七日:程艷秋首演《梅妃》

程艷秋於北京華樂園日場首演《梅妃》。程艷秋飾江采萍,郭仲衡飾唐玄宗,趙桐珊飾楊玉環,李洪春、周瑞安、王又荃合作演出。

1929年,農曆己巳年:楊寶森第一次灌錄唱片

楊寶森倒倉息影五年,嗓音雖然逐漸恢復,但仍不理想,為生活計,經友人資助,重金聘請胡琴聖手孫佐臣操琴,在蓓開公司灌錄唱片《七星燈》、《馬鞍山》、《青石山》、《上天台》、《失街亭》、《捉放曹》計4張(8面)。這些唱段仍具譚派風格。

同年又在大中華公司陸續灌制唱片《摘纓會》(2面)、《戰宛城》(1面)、《斷臂說書》(1面)、《烏盆記》(4面)、《鎮潭州》(1面)、《打鼓罵曹》(1面)、《天雷報》(1面)、《陽平關》(1面),與芙蓉草合灌的有《珠簾寨》(2面)、《四郎探母》(2面)、《梅龍鎮》(2面)、《寶蓮燈》(2面),計共10張(20面)。

1930年5月26日,農曆庚午年四月廿八日,晚:黃桂秋首演《姜皇后》

黃桂秋班社在西城中天電影院演出夜戲。其中《姜皇后》為新排首演。

演出劇目

壓軸:《法場換子》(言菊朋)

大軸:《姜皇后》(黃桂秋,芙蓉草)

1931年2月24日,農曆辛未年正月初八日:言菊朋與關麗卿新組一班

言菊朋與關麗卿新組一班,於元興堂宴客,角色有孫毓堃、芙蓉草、張春彥、王又荃、馬富祿、劉硯亭等。

1931年6月9日,農曆辛未年四月廿四日,15時:上海杜氏祠堂落成會演第一天

上海杜氏祠堂落成會演第一天。

下午三時開演

《天官賜福》天蟾全班

《金榜樂》(徐碧雲,言菊朋,芙蓉草,姜妙香)

《鴻鸞禧》(荀慧生,馬富祿,金仲仁,張春彥)

休息

七時開演

《百花亭》(雪艷琴)

《汾河灣》(張藻辰,尚小雲)

《打花鼓》(華慧麟,蕭長華,馬富祿)

《落馬湖》(李吉瑞)

《蘆花河》(程艷秋,王少樓)

《龍鳳呈祥》(梅蘭芳飾孫尚香,楊小樓飾趙雲,馬連良飾喬玄,高慶奎飾前劉備,譚小培飾後劉備,譚富英飾魯肅,龔雲甫飾國太,金少山飾張飛,蕭長華飾喬福,姜妙香飾周瑜,曹毛寶飾孫權)

1931年6月10日,農曆辛未年四月廿五日,12時:上海杜氏祠堂落成會演第二天

上海杜氏祠堂落成會演第二天。

十二時開演

《富貴長春》(麒麟童,趙如泉)

《八百八年》(袁履登,王曉籟)

《空城計》(郭繼雲)

《宇宙鋒》(季小姐)

《群臣宴》(孫化成)

《慶頂珠》(王庾生,小楊月樓)

《安天會》(劉宗楊)

《北湖州》(鄭永泉)

《狀元譜》(張藻辰,金仲仁)

《玉堂春》(芝英夫人,高慶奎,姜妙香,張春彥)

《定軍山》(譚富英)

《坐宮》(王少樓,華慧麟)

《兩將軍》(李萬春,藍月春)

《罵殿》(程艷秋,貫大元)

《獨木關》(李吉瑞,小桂元,苗勝春)

《賣馬》(王又宸)

《長坂坡》(楊小樓飾趙雲,高慶奎飾劉備,雪艷琴飾糜夫人,雪艷舫飾甘夫人,劉硯亭飾張郃,劉奎官飾張飛,蔣寶印飾曹操,劉斌昆飾夏侯恩)

《全部紅鬃烈馬》:

《彩樓配》(徐碧雲)

《三擊掌》(尚小雲,貫大元)

《別窯》(麒麟童,王芸芳)

《探寒窯》(程艷秋,龔雲甫)

《趕三關》(郭仲衡,芙蓉草)

《武家坡》(梅蘭芳,譚富英飾前薛平貴,言菊朋飾後薛平貴)

《算糧》(譚小培,雪艷琴)

《銀空山》(譚小培,荀慧生,姜妙香)

《大登殿》(梅蘭芳,荀慧生,馬連良,龔雲甫)

拜師

1934年,農曆甲戌年:李雯溪拜趙桐珊為師

李雯溪拜趙桐珊為師。

1934年2月14日,農曆甲戌年正月初一日:言菊朋三次赴漢演出

言菊朋三次赴武漢演出,演於新建之漢口大舞台。此前一年春言曾到漢,章遏雲看準武漢人喜歡言派的獨特風味,就安排在過年這個休閒娛樂的日子,再次把言菊朋請來。從初一演到十六(3月1日),中間竟加了8個日場,足見賣座不錯。配演的有青衣花旦胡菊琴、青衣芙蓉草、武生張德俊,花臉蔣少奎。

16天24場全部戲碼(沒有一場重複):

《打金枝》、《捉放曹》、《御碑亭》、《托兆碰碑》、《汾河灣》、《打鼓罵曹》、《寶蓮燈》、《失空斬》、《珠簾寨》、《馬義救主》、《洪羊洞》、《甘露寺》、《桑園寄子》、《白蟒台》、《定軍山》、《忠孝全》、《游龍戲鳳》、《吞吳恨》、《法門寺》、《瑜亮差》(《黃鶴樓》至《弔孝》)、《大登殿》、《鼎盛春秋》、《三讓徐洲》、《探母》(帶回令。

1936年8月21日,農曆丙子年七月初五日:馬連良首演《胭脂寶褶》

馬連良排一本《胭脂寶褶》,就是把老戲《遇龍館》和《失印救火》貫串起來,增益首尾,加些情節而編成的一出本戲。馬連良前飾永樂帝,後飾白懷,唱並不多,前邊二黃,後邊西皮。但是永樂帝重念,白槐重做,而身段的邊式利落,那更是一時無兩,菊壇一人。初演時,配角是葉盛蘭的白簡,馬富祿的金祥瑞,芙蓉草的韓若水女兒,劉連榮的公孫伯,茹富蕙的閔江。

赴滬演出

1939年2月,農曆己卯年:章遏雲赴滬演出

章遏雲赴上海演於黃金大戲院,掛頭牌,楊寶森掛二牌,其他演員還有葉盛蘭、芙蓉草、馬富祿、劉連榮、貫盛習、劉斌昆、李克昌等。

這期自2月19日開始,至5月14日止,演期近三個月,以合作群戲《雁門關》(1至8本,分兩天演完)受歡迎,楊寶森飾楊四郎,葉盛蘭飾楊八郎。章遏雲、楊寶森合作戲有全本《御碑亭》、《雙姣奇緣》、《牧羊卷》、《四郎探母》、《薛平貴與王寶釧》、《打漁殺家》、全部《驪珠夢》(自正德帝游巡大同起至禮葬鳳姐止)等。楊寶森單挑戲有《珠簾寨》、《擊鼓罵曹》、《失空斬》、《全本烏龍院》(與於素蓮、劉斌昆等)、《捉放曹》、《奇冤報》、《托兆碰碑》、《打棍出箱》、《洪羊洞》等。

1939年11月,農曆己卯年:王玉蓉赴滬演出

王玉蓉在老師王瑤卿陪同下南來上海演於黃金大戲院。此前在滬休息的楊寶森,加入王玉蓉班合作演出,裘盛戎也同時參加,其他合作者還有金仲仁、吳彥衡、芙蓉草等。演期從11月4日至12月17日。楊寶森冠以“紅極一時余派傳人正宗鬚生”頭銜,並由姑父王瑤卿親自把場。

王玉蓉與楊寶森合作戲有《王寶釧》、《四郎探母》、《雙姣奇緣》、《汾河灣》、《王春娥》、全部《李艷妃》(扶幼主起至斬李良止,裘盛戎花臉)、全部《孫夫人》等。楊寶森單挑戲有《定軍山》、《陽平關》、《連營寨》、《失空斬》、《捉放曹》、《托兆碰碑》、《擊鼓罵曹》、《珠簾寨》、《八大錘》、《法場換子》、《奇冤報》、《洪羊洞》等。

1941年9月,農曆辛巳年:程硯秋八次赴上海演出

程硯秋八次赴上海演出,與楊寶森並掛頭牌,其他主要合作者有姜妙香、俞振飛、芙蓉草、劉連榮、艾世菊等,楊寶忠亦參加為楊寶森操琴。這期演出自10月1日起,至11月13日止,一個半月。於11月返京。

1941年10月11日,農曆辛巳年八月廿一日:程硯秋八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一天

程硯秋八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一天,演於黃金大戲院,與楊寶森並掛頭牌。以下演出劇目的節目單可能忽略掉了同期演出的重複劇目。

演出劇目

《宋江鬧院》(楊寶森飾宋江,芙蓉草飾閻惜姣,艾世菊飾張文遠)

1941年10月26日,農曆辛巳年九月初七日:程硯秋八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六天

程硯秋八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六天,演於黃金大戲院,與楊寶森並掛頭牌。以下演出劇目的節目單可能忽略掉了同期演出的重複劇目。

演出劇目

《打漁殺家》(楊寶森,芙蓉草)

1941年11月9日,農曆辛巳年九月廿一日:程硯秋首演《女兒心》

程硯秋於上海黃金大戲院首演《女兒心》,此亦即程硯秋八次赴上海演出第四十天。程硯秋飾百花公主,顧珏蓀飾江六雲,趙桐珊飾江花佑,張春彥飾鄒化,苗勝春飾安西王,劉連榮飾巴喇鐵頭,曹二庚、李四廣、劉斌昆、韓金奎、蓋三省、慈少泉、李小龍、楊善華分飾瞎、老、啞、瘸四對情侶。

二次赴滬

1943年8月,農曆癸未年:寶華社二次赴滬

楊寶森帶領寶華社二次赴上海,演於黃金大戲院。本次分兩期,第一期自8月11日起至9月20日,先與李玉茹等同台;第二期與章遏雲再度合作。這兩期其他演員基本相同,有芙蓉草、俞振飛、袁世海、高盛麟、婁振奎、高德松、哈寶山、艾世菊、孫盛武、劉斌昆、李盛泉等。

1943年8月11日,農曆癸未年七月十一日:寶華社二次赴滬演出第一天

楊寶森帶領寶華社二次赴上海演出第一天,演於黃金大戲院。

演出劇目

《四郎探母》(楊寶森,李玉茹,芙蓉草,俞振飛)

1943年8月12日,農曆癸未年七月十二日:寶華社二次赴滬演出第二天

楊寶森帶領寶華社二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天,演於黃金大戲院。

演出劇目

《紅鬃烈馬》(楊寶森,李玉茹,芙蓉草,俞振飛)

1943年8月13日,農曆癸未年七月十三日:寶華社二次赴滬演出第三天

楊寶森帶領寶華社二次赴上海演出第三天,演於黃金大戲院。

演出劇目

《擊鼓罵曹》(楊寶森,婁振奎)

《拾玉鐲》接《法門寺》(楊寶森飾趙廉,李玉茹飾孫玉姣、宋巧姣,俞振飛飾傅朋,孫盛武飾前劉媒婆,艾世菊飾賈桂,袁世海飾劉瑾,哈寶山飾宋國士,芙蓉草飾後劉媒婆,劉斌昆飾劉公道)

赴滬演出

1943年8月27日,農曆癸未年七月廿七日:寶華社二次赴滬演出第十七天

楊寶森帶領寶華社二次赴上海演出第十七天,演於黃金大戲院。演出全部《楊家將》,包括:金沙灘、雙龍會、雙被擒、雙招親、兩狼山、盼救兵、芭蕉樹、射七郎、李陵碑、告御狀、雁門關、打御史、清官冊、調寇準、南清宮、審潘洪。其中楊寶森飾前楊令公後寇準,高盛麟飾前楊七郎,李玉茹飾鐵鏡公主,芙蓉草飾蕭太后,婁振奎飾後楊七郎,哈寶山飾楊六郎,俞振飛飾八賢王,孫盛武飾馬牌子,袁世海飾後潘洪

1943年8月28日,農曆癸未年七月廿八日:寶華社二次赴滬演出第十八天

楊寶森帶領寶華社二次赴上海演出第十八天,演於黃金大戲院。接演前日之全部《楊家將》。其中楊寶森飾前楊令公後寇準,高盛麟飾前楊七郎,李玉茹飾鐵鏡公主,芙蓉草飾蕭太后,婁振奎飾後楊七郎,哈寶山飾楊六郎,俞振飛飾八賢王,孫盛武飾馬牌子,袁世海飾後潘洪

1943年9月8日,農曆癸未年八月初九日:寶華社二次赴滬演出第二十九天

楊寶森帶領寶華社二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十九天,演於黃金大戲院。演出全部《楊家將》,包括:金沙灘、雙龍會、雙被擒、雙招親、兩狼山、盼救兵、芭蕉樹、射七郎、李陵碑、告御狀、雁門關、打御史、清官冊、調寇準、南清宮、審潘洪。其中楊寶森飾前楊令公後寇準,高盛麟飾前楊七郎,李玉茹飾鐵鏡公主,芙蓉草飾蕭太后,婁振奎飾後楊七郎,哈寶山飾楊六郎,俞振飛飾八賢王,孫盛武飾馬牌子,袁世海飾後潘洪

1943年9月9日,農曆癸未年八月初十日:寶華社二次赴滬演出第三十天

楊寶森帶領寶華社二次赴上海演出第三十天,演於黃金大戲院。接演前日之全部《楊家將》。其中楊寶森飾前楊令公後寇準,高盛麟飾前楊七郎,李玉茹飾鐵鏡公主,芙蓉草飾蕭太后,婁振奎飾後楊七郎,哈寶山飾楊六郎,俞振飛飾八賢王,孫盛武飾馬牌子,袁世海飾後潘洪

1943年9月16日,農曆癸未年八月十七日:寶華社二次赴滬演出第三十七天

楊寶森帶領寶華社二次赴上海演出第三十七天,演於黃金大戲院。演出全部《楊家將》,包括:金沙灘、雙龍會、雙被擒、雙招親、兩狼山、盼救兵、芭蕉樹、射七郎、李陵碑、告御狀、雁門關、打御史、清官冊、調寇準、南清宮、審潘洪。其中楊寶森飾前楊令公後寇準,高盛麟飾前楊七郎,李玉茹飾鐵鏡公主,芙蓉草飾蕭太后,婁振奎飾後楊七郎,哈寶山飾楊六郎,俞振飛飾八賢王,孫盛武飾馬牌子,袁世海飾後潘洪

1943年9月17日,農曆癸未年八月十八日:寶華社二次赴滬演出第三十八天

楊寶森帶領寶華社二次赴上海演出第三十八天,演於黃金大戲院。接演前日之全部《楊家將》。其中楊寶森飾前楊令公後寇準,高盛麟飾前楊七郎,李玉茹飾鐵鏡公主,芙蓉草飾蕭太后,婁振奎飾後楊七郎,哈寶山飾楊六郎,俞振飛飾八賢王,孫盛武飾馬牌子,袁世海飾後潘洪

1943年9月20日,農曆癸未年八月廿一日:寶華社二次赴滬演出第四十一天

黃金大戲院

楊寶森帶領寶華社二次赴上海演出第四十一天,即與李玉茹合作的第一期最後一天,演於黃金大戲院。此後休息一周。

演出劇目

《四郎探母》(楊寶森,李玉茹,芙蓉草,俞振飛)

1943年9月30日,農曆癸未年九月初二日:寶華社二次赴滬演出第五十一天

楊寶森帶領寶華社二次赴上海演出第五十一天,演於黃金大戲院。

演出劇目

《紅鬃烈馬》(楊寶森,章遏雲,俞振飛,芙蓉草,艾世菊)

1945年10月31日,農曆乙酉年九月廿六日:慶祝蔣主席六秩華誕國劇大公演

在上海天蟾舞台舉行慶祝蔣主席六秩華誕國劇大公演。由上海戲劇聯合會主辦,會長梁一鳴。

演出劇目

《蟠桃盛會》(周菊舫飾豬龍婆)

《九龍杯》(程少余飾黃三太,楊盛春飾計全,葉盛章飾楊香武,高盛虹飾鄒應龍)

《雙姣奇緣》(言慧珠飾孫玉姣,姜妙香飾傅朋,孫盛武飾前劉媒婆,馬富祿飾賈桂,袁世海飾劉瑾,何潤初飾國太,顧正秋飾宋巧姣,張盛利飾宋國士,楊寶森飾趙廉,劉斌昆飾劉公道,趙桐珊飾後劉媒婆,馬世嘯飾劉彪)

《龍鳳呈祥》(李少春飾趙雲,譚富英飾劉備,周信芳飾喬玄,韓金奎飾喬福,李盛泉飾吳國太,林樹森飾魯肅,劉連榮飾孫權,孫蘭亭飾賈華,梅蘭芳飾孫尚香,李世霖飾諸葛亮,趙如泉飾張飛,葉盛蘭飾周瑜)

其中《法門寺》趙廉一角,本擬請馬連良,但因被捲入所謂“漢奸”官司,一時不便登台,改請楊寶森。

抗戰勝利後

1946年,農曆丙戌年,秋:秋聲社抗戰勝利後赴滬演出

本年秋至次年夏,程硯秋先應宋慶齡兒童福利基金會邀,率秋聲社赴滬演於中國大戲院。演畢,又應王準臣先生之請續演營業戲兩期共六十六天於天蟾大舞台,第一期與譚富英先生合作,加入葉盛蘭、袁世海、高盛麟;第二期與李少春、俞振飛、芙蓉草合作,陣容齊整,名角雲集。硯秋把從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以來創演的全部本戲如《賺文娟》、《花舫緣》等,到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新排的全部本戲《費宮人》、《鎖麟囊》、《女兒心》等一一展示於舞台,甚至連多年未曾露演的別具風格的傳統老戲如《玉堂春》、《罵殿》、《桑園會》、《御碑亭》、《弓硯緣》、《汾河灣》等都演了,可以說是程派藝術的一次總檢閱和總結性質的演出,獲得空前的成功。

1946年6月20日,農曆丙戌年五月廿一日:1946年6月20日上海天蟾舞台演出

黃桂秋與馬連良、芙蓉草、高盛麟、袁世海、高維廉等受邀在天蟾舞台合作演出一期,本日首演,三千觀眾座無虛席。

演出劇目

全本《四進士》,

1946年6月21日,農曆丙戌年五月廿二日:1946年6月21日上海天蟾舞台演出

黃桂秋與馬連良、芙蓉草、高盛麟、袁世海、高維廉等受邀在天蟾舞台合作演出一期,三千觀眾座無虛席。

演出劇目

全部《蘇武牧羊》

1946年6月22日,農曆丙戌年五月廿三日:1946年6月22日上海天蟾舞台演出

黃桂秋與馬連良、芙蓉草、高盛麟、袁世海、高維廉等受邀在天蟾舞台合作演出一期,三千觀眾座無虛席。

演出劇目

全部《三娘教子》

上海演出

1946年8月,農曆丙戌年:1946年8月上海黃金大戲院演出

本月中,黃桂秋與王琴生、俞振飛、高盛麟、芙蓉草、梁一鳴、李金鴻等演於黃金戲院,並邀楊寶忠操琴。此次打泡戲是“黃三出”,即《春秋配》、《別宮祭江》、《蘇三起解》。特別是與高盛麟合作首演《廬城俠侶》連演連滿,電台還進行了實況轉播。

1946年11月,農曆丙戌年:楊寶森首次參加梅蘭芳劇團演出

楊寶森隨梅蘭芳劇團演於上海中國大戲院,此為楊首次參加梅劇團,雖為梅挎刀,但有時排名並列,雙掛頭牌。其他主要演員還有蕭長華、姜妙香、俞振飛、劉連榮、芙蓉草、楊盛春、王泉奎、哈寶山、何潤初、劉斌昆、葉盛茂、韓金奎等。演出自11月2日起,至次年1月8日,期間12月24至28日因梅蘭芳赴京參加演劇,停演。

1946年11月10日,農曆丙戌年十月十七日:楊寶森首次參加梅蘭芳劇團演出第九天

楊寶森首次隨梅蘭芳劇團演出第九天,演於上海中國大戲院,此為楊首次參加梅劇團,雖為梅挎刀,但有時排名並列,雙掛頭牌。

演出劇目

日場

《法門寺》(梅蘭芳飾宋巧姣,楊寶森飾趙廉,劉連榮飾劉瑾,蕭長華飾賈桂,芙蓉草飾劉媒婆)

夜場

《洪羊洞》

1946年11月22日,農曆丙戌年十月廿九日:楊寶森首次參加梅蘭芳劇團演出第二十一天

楊寶森首次隨梅蘭芳劇團演出第二十一天,演於上海中國大戲院,此為楊首次參加梅劇團,雖為梅挎刀,但有時排名並列,雙掛頭牌。

演出劇目

《宋江鬧院·坐樓殺惜》(楊寶森飾宋江,芙蓉草飾閻婆惜,劉斌昆飾張文遠)

1946年12月1日,農曆丙戌年十一月初八日:楊寶森首次參加梅蘭芳劇團演出第三十天

楊寶森首次隨梅蘭芳劇團演出第三十天,演於上海中國大戲院,此為楊首次參加梅劇團,雖為梅挎刀,但有時排名並列,雙掛頭牌。

演出劇目

日場

《御碑亭·金榜樂》(梅蘭芳,楊寶森,蕭長華,姜妙香)

夜場

《打漁殺家》(楊寶森,芙蓉草)

1947年1月13日,農曆丙戌年十二月廿二日:梅蘭芳、楊寶森義演《御碑亭》

梅蘭芳和楊寶森等在上海天蟾舞台義演《御碑亭》,其他演員還有姜妙香、蕭長華、芙蓉草等。

1947年5月,農曆丁亥年:高盛麟、李少春、譚富英在滬打擂台演出

周信芳要提攜總掛“特別牌”的高盛麟,決定接下來由當年32歲的高來挑班頭牌唱大軸。當時上海由於有麒老牌、李玉茹掛頭、二牌,每每演出,高只能“名列前茅”。當時高在京劇界也有一定影響,但不是太大。再者當時北京正紅的兩大名角正在上海演出,一台是譚富英、王玉蓉在皇后大戲院,一台是李少春、袁世海在天蟾舞台。高對此信心不足,而周信芳則慧眼獨居,為高拍胸:一切有我!這樣,高在芙蓉草、苗盛春二位先生鼓勵才下頂下這個“雷”。

經過他們一番策劃,以武生聞名的高盛麟出其不意,以文武老生戲打炮:頭天《戰太平》,二天《打棍出箱》,三天《定軍山》,頭天打炮,高盛麟飾花雲,芙蓉草的二夫人,苗盛春的花安,姜妙香的王子,李克昌的北漢王。當天傾盆大雨而劇場觀眾爆滿,台前台後水泄不通,劇場氣氛熱烈,效果極好。當天李少春也唱《戰太平》,侯玉蘭的二夫人,孫盛武的花安,高維廉的王子,袁世海的北漢王,陣容頗佳,一時觀眾真有顧此失彼之感。

高頭天滿堂,下兩場《打棍出箱》、《定軍山》又座無虛席,三天過後,高換戲歸行,大演楊派武生戲和蓋派武生戲,戲碼不斷翻新,觀眾處之若騖。又演過了半個多月,高又出新裁:每天一文一武雙出,前演《戰長沙》、《定軍山》、《捉放曹》、《武家坡》、《逍遙津》等,後就演《一箭仇》、《四傑村》、《洗浮山》、《鐵籠山》、《挑華車》、《四平山》、《長坂坡》等。就這樣,高盛麟和譚富英、李少春三人,足足唱了近兩月的對台戲,上座始終不衰,天天爆滿,皆大歡喜。奠定了高的大武生地位。

1947年9月3日,農曆丁亥年七月十九日:杜月笙六十華誕南北名伶義演第一天

杜月笙六十華誕南北名伶義演第一天,演於上海中國大戲院。

演出劇目

《法門寺》(楊寶森飾趙廉,張君秋飾宋巧姣,裘盛戎飾劉瑾,劉斌昆飾賈桂,芙蓉草飾劉媒婆)

1947年9月8日,農曆丁亥年七月廿四日:杜月笙六十華誕南北名伶義演第六天

杜月笙六十華誕南北名伶義演第六天,演於上海中國大戲院。原定只演五天,後續演五天。

演出劇目

《法門寺》(楊寶森飾趙廉,張君秋飾宋巧姣,裘盛戎飾劉瑾,劉斌昆飾賈桂,芙蓉草飾劉媒婆)

1947年9月12日,農曆丁亥年七月廿八日:杜月笙六十華誕南北名伶義演第十天

杜月笙六十華誕南北名伶義演第十天,即續演第五天,也即最後一天,演於上海中國大戲院。

演出劇目

《搜孤救孤》(孟小冬飾程嬰,趙培鑫飾公孫杵臼,裘盛戎飾屠岸賈,魏蓮芳飾程妻)

《四郎探母》(梅蘭芳飾鐵鏡公主,李少春[坐宮]、周信芳[交令、過關、巡營]、譚富英[見弟、見娘]、馬連良[見妻、哭堂、回令]分飾楊四郎,芙蓉草飾蕭太后,姜妙香飾楊宗保,馬富祿飾佘太君,馬盛龍飾楊六郎,高玉倩飾四夫人,劉斌昆飾大國舅,韓金奎飾二國舅)

1963年6月6日,農曆癸卯年閏四月十五日:整理改編京劇傳統劇目小型座談會召開

文化部副部長夏衍、徐平羽召開整理改編京劇傳統劇目小型座談會,被邀請參加的有老舍、吳晗、田漢、馬彥祥、周巍峙、剪伯贊、周貽白、文懷沙、徐蘭沅、趙桐珊、張夢庚等。會上,夏衍傳達了周恩來總理關於一年內整理改編100齣京劇傳統劇目的指示,並將工作組初步擬定落實到人的改編計畫,送請與會者閱提意見,據此,田漢提出擴大作者隊伍的建議。

會後,馬彥祥與任桂林率工作組,於6日15日、6月22日和6月29日先後召開會議,商定了整理改編計畫;並擬定由北京市文化局代部擬稿,向周總理報告此項工作的進展情況,同時報送落實到人的整理改編計畫。為了落實周總理的指示,個人決定改編京劇《花田錯》,當年冬與樊楝卿合作完成初稿。

人物成就

他自幼熱愛戲曲,8歲時,隻身離家赴京學藝,拜趙庭璽為師,向麻子紅學梆子青衣,12歲時入三樂班(後改名正樂社)科班,同時向梆子名家大玻璃翠、冰糖脆及著名梆子旦角老五仙、老十三旦、崔靈芝學戲,常演《雙鎖山》、《汴梁圖》、《游湖陰配》、《七星廟》等戲。當時正值京梆“兩下鍋”(合演)時期,在正樂社時,趙桐珊就向王桂山(即五盞燈)學過二黃花旦戲,又曾得京劇名花旦田桂鳳指導,學會了《戰宛城》等田的拿手戲,後又拜王瑤卿為師,成為王門弟子之一,《兒女英雄傳》、《雁門關》、《失子驚瘋》、《棋盤山》、《梅玉配》、《萬里緣》等劇都是王瑤卿親自教授的。

他扮相俊俏,嗓音清亮,又敏而好學、鑽研刻苦,未滿師時就嶄露頭角。他10歲時就與梆子名角崔靈芝、丁靈芝、李靈芝、任靈芝及還陽草同被列為“梆子六草”;12歲入正樂班後不久就又與尚小雲、荀慧生同科,時有“正樂三傑”之稱。16歲在上海演出連台本戲《女俠紅蝴蝶》(主演紅蝴蝶趙凌茹),以傑出演技馳譽春申,從此專演京劇。能演青衣、花旦、文武老生和小生戲。出科後加入春慶、福慶各班,以《花田錯》、《辛安驛》、《紅蝴蝶》等劇享名。

在他50年的舞台生涯中,與之合作演出過的著名演員有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雲、歐陽予倩、趙君玉、李玉茹、童芷苓、黃桂秋、高慶奎、周信芳、馬連良、林樹森、陳彥衡、侯喜瑞、時慧寶、李永利等,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其表演藝術受到各地的歡迎好評。

1919年隨梅蘭芳劇團赴日本國演出,因劇團人少戲多,他擔任多行角色,發揮了很大作用。他先後曾在南通伶工學社、華東京劇實驗學校、東北戲曲學校、中國戲曲學校執教,為培養京劇旦角人才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長期在南方搭班,受時尚影響,不但專工旦角,而且一專多能,學會了老生、花臉、老旦幾個行當。曾輔佐周信芳、荀慧生等。他在戲班雖然擔任二旦,在演出時能為主角錦上添花,而又不喧賓奪主。他是二路角色中的佼佼者。為許多科班所歡迎。

藝術特色

他扮相俊俏,嗓音清亮,念白爽利,表演細膩,唱腔剛柔相濟,刻畫人物細膩,以情取勝,擅演調動觀眾情緒,劇場效果極佳。

趙桐珊在道白唱腔、表演風格、藝術創造等方面都深受王瑤卿的影響,演出頗有王氏風範,青年時期在上海演出時就曾得“上海王瑤卿”之美稱。後來通過與南北各派演員長時期的合作演出,不僅對促進南北藝術交流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而且他本人也從中吸取了各派各家之長,形成了他自身獨特的演出風格。他所演的《烏龍院》(閻惜姣)、《喜榮歸》(崔秀英)、《回荊州》(孫尚香)、《棋盤山》(竇仙童、薛金蓮)、《樊江關》(樊梨花、薛金蓮)、《失子驚瘋》(胡氏、壽春)、《辛安驛》(周鳳英)、《梅玉配》(韓翠珠)、《萬里緣》(胡阿雲)、《雁門關》(蕭太后)、《得意緣》(狄英鸞、郎霞玉)等劇中的人物,身份相殊、性格各異,他演來均有獨特,使人物各具特色,栩栩如生。

他會戲多、戲路廣、傳統戲、古裝戲、時裝戲、連台本戲都能演。他精於旦行,青衣、花旦、刀馬旦樣樣行,且通其它各行,曾以“多才多藝、生旦淨醜無一不能”的“能派”而紅遍漢口、福州等地。他曾得著名紅生王鴻壽的親傳,並為王配演《走麥城》中的廖化,深得讚譽。他還曾經貼演《空城計》(諸葛亮,老生)、《牧虎關》(高旺,淨)等劇,他演的小生戲(《斷橋》之許仙等)、武戲(《趴蠟廟》之褚彪等)、甚至醜行(《金山寺》之小和尚、《御碑亭》之報錄人等)亦很出色。是一位文武昆亂不擋的難得人才。

不論配演大小角色,他都精心塑造,使每個角色都發出光彩。他為梅蘭芳配演的潘金蓮(《五花洞》),為程硯秋配演的楊玉環(《梅妃》),為荀慧生配演的樊梨花(《樊江關》)……無不令人稱譽。他塑造的呂雉(《魚藻宮》)專橫暴戾、陰狠歹毒,多次招致激怒的觀眾向台上的他投擲桔子皮、香蕉皮以泄其憤;他刻畫的王熙鳳(《紅樓二尤》)笑裡藏刀、陰險毒辣,可謂入骨三分,因此曾得“活王熙鳳”之稱;他扮演的張金鳳(《兒女英雄傳》)、蕭太后(《雁門關》)、郎霞玉(《得意緣》)等人物更是堪稱劇壇典範。

常演劇目

多才多藝,常為名角挎刀當綠葉。《走麥城》之廖化、《玉堂春》之王金龍、《群英會》之周瑜,由他演來也十分出色。他擅演劇目有《臨江驛》、《辛安驛》、《十三妹》、《拾玉鐲》、《兒女英雄傳》、《雁門關》、《失子驚瘋》、《棋盤山》、《梅玉配》、《萬里緣》、《女俠紅蝴蝶》等。

人物關係

20世紀50年代後,他專心致力於戲曲教育工作,先後在華東京劇實驗學校、東北戲曲學校、中國戲曲學校任教,把全部的技藝連同他寶貴的藝術創作和演出經驗都毫無保留地奉獻給戲曲教育事業。他教學很有方法,能示範,善啟發,教學效果好,成材率高,不但教會學生唱念做打各項表演技能,而且使學生懂戲明理學會藝術創造。他還充分發揮他兼通各行的特長,在教學時親自為學生來回配演各類角色,以其情真意切的出色表演,通過交流引學生“入情”(身入到規定情景中去), “出戲”(再運用藝術手段把“戲”演出來,以達最好成績的戲劇效果)。經他教過的學生在唱念做打上,特別是在表達感情上無不大有進步,多年來他教演的《臨江驛》、《兒女英雄傳》、《萬里緣》、《貴妃醉酒》、《得意緣》、《辛安驛》、《拾玉鐲》、《坐樓殺惜》及他親自參加編導的現代劇《劉胡蘭》等戲均為優秀教學劇目。他的弟子有劉秀榮、謝銳青、楊秋玲、劉長瑜、湯小梅、陳和平、艾美君、王小蓉、李維康等,都成為舞台上和戲曲教育事業中的佼佼者。

走近京劇旦角演員

京劇旦行扮演各種不同年齡、性格、身分的女性角色,旦行又分為正旦、花旦、花衫、刀馬旦、 武旦、老旦等專行。
姜亦珊
李海燕[京劇旦角]
李玉芙
劉桂娟
史依弘
唐禾香
王蓉蓉
吳菱仙
王蕙芳
王玉蓉
魏蓮芳
王晶華
筱翠花
熊明霞
楊春霞
言慧珠
袁慧琴
趙葆秀
張火丁
張美娟[京劇旦角]
王小磚
宋丹菊
李莉[京劇旦角]
王玉珍[京劇旦角]
童芷苓
劉秀榮[京劇旦角]
薛亞萍
楊榮環
魏海敏
宋德珠
王玉敏
閻世善
楊磊[京劇旦角]
趙桐珊
張正芬[京劇旦角]
趙慧秋
王熙春
時小福
劉喜奎
趙燕俠
李硯萍
呂洋
馬小曼
毛世來
琴雪芳
邱富棠
任志秋
榮蝶仙
沈小梅
郭偉[京劇青衣]
孫明珠
孫甫亭
孫賀先
宋奕萱
尚長麟
侯玉蘭
孫彩珠
時世寶
沈福存
華慧麟
孫怡雲
尚明珠
宋長榮
蘇雨卿
胡碧蘭
舒昌玉
黃樺
鮑綺瑜
田際雲
田慧
譚娜
譚曉令
冀韻蘭
李金泉
吳素秋
李薔華
吳富琴
王長君
王夢婷
王幼卿
李硯秀
王盛意
羅巧福
李佩卿
王吟秋
王麗芳
王婉華
李鳴岩
王曉臨
王雅娜
劉淑雲
王琴儂
王志怡
羅蕙蘭
馮蘊
陸素娟
小楊月樓
徐碧雲
李盛泉
盧小玉
荀令香
方連元
許翰英
徐暢
小毛劍秋
雲燕銘
姚玉芙
葉芳
劉盛蓮
楊淑蕊
楊菊秋
余紫雲
劉元彤
姚佩秋
粉牡丹
羅福山
閻嵐秋
閻巍
雷英[京劇旦角]
姚玉蘭
李韻秋
朱桂
趙歡
李經文
周利
張春秋
張正芳
貫紫林
張筱賢
李喜鴻
郭睿玥
張逸娟
趙君玉
章遏雲
趙榮琛
仲盛珍
醉麗君
龔雲甫
張晶[京劇旦角]
李金鴻
鍾榮
路三寶
朱琴心
張慧芳
胡素仙
文榮壽
李毓芳
吳吟秋
臥雲居士
文亮臣
黃桂秋
韓慧梅
王世祥
韓冬柏
劉琪
陳正薇
郝蘭田
王紫苓
韓鳳英
王夢雲
劉筱衡
王芸芳
劉山麗
江新蓉
王潤菁
高玉倩
傅世蘭
王克琴
姜雙喜
江汁
陸義萍
計斌慧
魏慧麗
李連貞
梅竹芬
馬艷芬
馬宗慧
王艷[京劇旦角]
王玉蘭
夏華達
新艷秋
夏慧華
賈麗雲
金友琴
徐瀅
熊一華
龐世奇
曲素英
金喜棠
金素雯
許翠
謝銳青
謝虹雯
金素秋
邢美珠
謝寶雲
雪艷琴
金少梅
康靜
徐俊[京劇旦角
俞八妹
郭雪香
於蓮仙
余玉琴
高喜玉
梁小鸞
楊秋雯
尚慧敏
於玉蘅
楊至芳
姚佩蘭
時青山
傅世雲
楊桂雲
楊孝亭
郭瑤瑤
龔蘇萍
李淑媛
楊秋玲
孫榮蕙
孫花滿
袁子明
尚富霞
閻虹羽
梁秀娟
李香勻
孫喜雲
陳蓉芳[京劇武旦]
姚席珍
楊畹農
於蘭
楊偉蘭
張學浩
郭小莊
張彩林
朱小元
劉雙壽
李丹林
李玉芝
孫盛芳
高紅梅[京劇旦角]
隋曉慶
朱俊好
張佳春
朱盛齡
張芷荃
沈健瑾
張三元
厲慧敏
張曼玲
鄭玉華
尚榮芳
侯宇
張雲仙
唐富堯
竇曉璇
諸茹香
張蓉華
果湘林
李麗芳
田桂鳳
朱盛富
張秀晶
田榮芬
張學敏
周婧
周百穗
扈金娜
胡喜祿
鄭秀蘭
耿世華
張淑景
鄭佳艷
陶默廠
朱文英
胡金萍
張蝶芬
張艷玲
張嬋玉
藍文雲
趙秀君
張盛余
張麗媛
鄭子茹
張芷芳
林麗娟
胡金喜[京劇花旦]
碧雲霞
郭際湘
宇文若龍
祁慧茹
曹毅琳
田寶琳
錢紫雲
齊福芸
齊蘭秋
秦雪玲
徐如雲
李新蘭
彩福祿
胡菊琴
杜富興
孫四敏
賈華
沈健謹
許福英
張藍田
朱幼芬
吳江秋
趙曉嵐[京劇旦角]
吳蕙蘭
孫雙玉
周四十兒
沈正艷
關麗卿
賈世珍
周慰堂
許盛玉
李靜文
鮮牡丹
小王玉蓉
新谷鶯
朱蓮桂
謝黛林
趙喜貞
賈桂喜
王順福
韓寶芬
王麗卿
金月梅
金嘯虹
張雙蘭
孫福喜
李喜泉
雷元碩
郭敬悉
戴韻芳
金佩芳
鳳凰旦
姚寶香
范富喜
王元禧
孫心蘭
朱小沅
周長順
孫振泉
李文敏[京劇旦角]
孟金喜
李占華
馬博敏
章麗秋
王金蘭
范韻芳
張五寶
王盛海
沈韻秋
李多芬
何喜春
閻桂祥
尚樹聲
貫榴生
孫德祥
雲飄香
趙嘯瀾
琴艷芳
王茵
吳碧蘭
蘇少舫
雪飄香
寶幼亭
鄭雙福
姚玉英
閻金福
方松齡
孟憲瑢
劉昭容
閻貴雲
訾睿
段來喜
律喜雲
吳彩霞[京劇旦角]
郝瑩
孔元福
尚偉[京劇旦角]
孫萍[京劇旦角]
劉丹丹[京劇旦角]
張嵐[京劇旦角]
周曼如
劉薇[京劇旦角]
張蘭[京劇旦角]
劉美娟[京劇旦角]
雷金福
董雪平
李玉壽
陸鳳琴
趙群[京劇旦角]
李凌楓
李紹華[京劇旦角]
張悅[京劇旦角]
呂琳[京劇旦角]
夏美珍
許嘉寶
劉錚[京劇旦角]
張萍[京劇旦角]
席慧馨
朱鳳桐
李富齋
張靜[京劇旦角]
馬六兒
劉玉琴[京劇旦角]
徐露[京劇旦角]
劉佳[京劇旦角]
李艷儂 | 張嘯竹
馬帥[京劇旦角]
馮金芙
張笠媛
林桂蘭
張雲亭[京劇旦角]
石韞玉[京劇旦角]
聶文華[京劇旦角]
南鐵生
李妙春
范春桂
王麗華[京劇旦角]
王樹芳[京劇旦角]
李宏[京劇旦角]
劉寧[京劇旦角]
李潔[京劇旦角]
孫麗英[京劇旦角]
李薇華
李曉玉[京劇旦角]
高韻芬
溫如華
王奕戈
聞占萍
王曉燕[京劇旦角]
王陸瑤
趙玉華[京劇旦角]
葛香汝
齊淑芳
周雲霞
王芳[京劇旦角]
張馨月[京劇旦角]
李紅梅[京劇旦角]
王元芝
劉慧權
李玉祥[京劇旦角]
何佩森
劉連湘
張其婷
李慧娟[京劇旦角]
劉杉杉
張菁華
楊菊萍
何蕾
戴綺霞
張南雲
劉慧琴
金碧艷
岳惠玲
姚佩霞
李琳[京劇旦角]
張藝[京劇旦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