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介紹
雖然二十多歲才入行,但僅僅經過短短兩年,他就學會了七出大戲。他師從梅派名家李玉芙、沈福存、吳吟秋、崑曲名家張毓文等,母親宋玉珍更可算是一位張派的嚴師,她一直為兒子的事業嘔心瀝血。
走近劉錚
每次看劉錚的戲,宋玉珍一定會在後台忙上大半天,往觀眾席掃上一眼,你定會找到一束專注、驕傲的目光。宋玉珍說過,“作為母親,我會傾我所有,盡我所能,輔助我的孩子”。劉錚感恩自己生在這樣一個家庭,他只有用不斷地努力來回報一顆慈母心。
如今的劉錚,已經從略顯青澀的京劇票友,變身為一名專業的旦角演員。
閒暇時間,他研究《藝壇》的理論,看陳丹青的《退步集》。他在部落格上定期發布他的演出公告,和鍾愛京劇的網友們談文說藝。
劇院裡有時派給他跑龍套的演出任務,他也從不推辭。像是在智取威虎山里飾演一個匪兵,常有的事。“這與旦行的學習毫無關聯啊?”記者不禁發問。
劉錚笑答:“我不會忘了自己在哪兒!作為一棵新苗子,我必須藉助劇院的平台多嘗試。也要適應常態的生活,找到平衡。”
關於男旦
男旦是一種傳統表演藝術,是國粹中一朵艷麗的奇葩,“男旦藝術不僅僅只是對女性的簡單模仿,丟了太可惜”,梅蘭芳之子,著名男旦演員梅葆玖堅持說。他認為,女旦並不能完全替代男旦,因為女性的體力、嗓音力度、舞台壽命都不如男性。坤旦、乾旦並存,才可滿足人們多元化的審美需求。
京劇旦角的聲腔流派幾乎都是男人們依照男人的聲帶特點創造的。男人唱旦角有什麼優勢呢?“比如男人獨有的金屬音、氣息,男人的腰腿更有力量,況且,男人更知道女人什麼時候最美,所以懂得挖掘內心。”劉錚列舉了很多。
劉錚不願意人們總稱他為男旦,“我就是一個京劇旦角演員。”他渴望通過不斷地努力讓藝術生命力長久,讓觀眾觀賞時忘了是男演女,真正被角色所感染。
劉錚說:“從小眾說我是一個京劇男旦演員、京劇旦角演員、京劇演員,而從大眾的角度看,我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者之一,我為此而驕傲!”
經歷
出生在京劇之家,從小受到京劇藝術薰陶。雖然從事舞蹈專業,但始終衷情於京劇藝術。在孫毓敏的鼓勵和舉薦下,於2003年考入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尖子人材大專班,進修京劇旦角表演藝術。師從京劇名家李玉芙、宋玉珍(母親)、沈福存、吳吟秋、崑曲名家張毓文等,還得到劉長瑜(姑媽)親授的花旦戲《賣水》、《游龍戲鳳》等。
在校期間師從楊梅訪、吳繼敏、林燕、滕莉等老師。
劇目
《貴妃醉酒》、《霸王別姬》、《天女散花》、《廉錦楓》、《紅線盜盒》、《起解·會審》、《紅鬃烈馬》、《四郎探母》、《大·探·二》、《三娘教子》、《望江亭》、《狀元媒》、《西廂記》、《龍鳳呈祥》、《賣水》、《游龍戲鳳》、《審頭刺湯》、《劉蘭芝》、《楚宮恨》、《穆柯寨》以及崑曲《思凡》、《遊園驚夢》等。
工作經歷
1992年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舞蹈系;
1992年至1998年濟南軍區前衛歌舞團;
1998年至2001年中央電視台信息部;
2001年10月參加著名導演沈好放導演的三十集電視連續劇《天下第一醜》飾演主要角色之一夢雲;
2002年6月參加由海潤國際影視投資拍攝的二十集電視連續劇《新刀馬旦》飾演主要角色之一孫紅玉;
2003年參加了由中國著名電影導演吳貽弓先生導演的,根據戲劇大家曹禺先生的同名話劇改編的中國大型原創音樂劇《日出》的演出,在劇中飾演主要角色之一胡四;
2005年9月參加中美合資電影《面紗》的拍攝;
2003年9月考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尖子人材後備班;
2003年11月應香港實業家張宇先生的邀請,參加上海逸夫舞台男旦專場演出;
2004年5月應香港實業家張宇先生的邀請,參加南京紫金劇院的演出;
2004年5月15、23日在北京戲校排演場成功上演全部《貴妃醉酒》、《劉蘭芝》;
2004年8月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過把癮》欄目推出劉錚個人專輯“藝路情緣”;
2004年10月31日再次演出《劉蘭芝》得到了李瑞環同志的肯定;
2004年12月12日演出崑曲《思凡》;
2004年12月參加中國劇協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戲曲紅梅獎演唱大賽中獲金獎;
2005年3月20日演出《望江亭》;
2005年4月3日演出《霸王別姬》;
2005年5月15日演出崑曲《遊園驚夢》;
2005年6月5日演出《狀元媒》;
2005年6月12日演出《穆柯寨》;
2005年6月18日演出《劉蘭芝》;
2005年6月19日演出《望江亭》;
2005年6月畢業於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尖子人材後備班,成為建國後國家戲曲院校培養的第一個男旦;
2005年1月參加由全國政協辦公廳、全國政協京昆室主辦的李瑞環同志改編劇目專場出;
2005年參加中國中央電視台春節戲曲晚會;
2005年7月至9月間劉錚在北京、上海、武漢、天津進行巡迴演出;
2005年10月參加“紀念京劇大師張君秋誕辰85周年演出及研討活動”;
2006年2月參加第34屆香港藝術節;
2006年12月調入中國京劇院二團工作。
活動年表
2005年2月8日,農曆甲申年十二月三十日:2005年春節戲曲晚會播出
2005年10月19日,農曆乙酉年九月十七日,晚:紀念張君秋誕辰85周年張派代表劇目匯演第六天
2005年10月20日,農曆乙酉年九月十八日,晚:紀念張君秋誕辰85周年張派代表劇目匯演第七天
2006年2月17日,農曆丙戌年正月二十日:王珮瑜、劉錚應香港藝術節組委會邀請赴港演出第一天
2006年2月18日,農曆丙戌年正月廿一日:王珮瑜、劉錚應香港藝術節組委會邀請赴港演出第二天
2006年3月4日,農曆丙戌年二月初五日,19時30分:梨園之春——優秀青年京劇演員慈善演唱會舉辦
2006年5月5日,農曆丙戌年四月初八日,晚:“春滿菊壇”中國京劇乾旦表演藝術家專場舉行
2006年11月7日,農曆丙戌年九月十七日:牟元杜拜孫明珠為師
2008年2月7日,農曆戊子年正月初一日:2008“京劇名家名段新春演唱會”第一場
2010年3月6日,農曆庚寅年正月廿一日,19時15分:“乾旦坤生女花臉”京劇系列演出第一場
走近京劇旦角演員
京劇旦行扮演各種不同年齡、性格、身分的女性角色,旦行又分為正旦、花旦、花衫、刀馬旦、 武旦、老旦等專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