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年表
1891年5月30日【光緒十七年(辛卯)四月廿三日】出生,1974年【農曆甲寅年】去世。
1914年,樊棣生在北平崇文區東曉市大街129號的浙慈會館春陽友會票房。諸茹香為特邀演員。
1923年4月26日,譚富英應亦舞台之聘到上海演出,頭三天的打泡戲為《定軍山》、《打棍出箱》和《珠簾寨》。同來者有諸茹香等。
1923年11月21日,北京開明戲院夜場,有王鳳卿、程繼仙的《雄洲關》,郝壽臣的《李七長亭》,蕭長華、諸茹香的《盪湖船》,梅蘭芳、姜妙香、朱桂芳、姚玉芙的《洛神》,這是梅蘭芳首次演出此劇。
1926年1月28日,本日協慶社在吉祥園夜戲。
演出劇目
壓軸:《烏龍院》(馬連良飾宋江,諸茹香飾閻惜姣,王長林飾張文遠)
1928年8月26日,馬連良於北京中和園日場首演《清風亭》。王長林飾賀氏,黃桂秋飾周桂英,諸茹香參加演出。
1929年4月,第一舞台夜戲山西賑災會募款義演。梅蘭芳、余叔岩、楊小樓、高慶奎、荀慧生、程艷秋、王又宸、馬連良、尚和玉、侯喜瑞、閻嵐秋等名伶參加演出。
演出劇目
壓軸《游龍戲鳳》(梅蘭芳,余叔岩)
大軸《八蜡廟》(楊小樓反串張桂蘭,梅蘭芳反串黃天霸,余叔岩反串朱光祖,程艷秋反串賀人傑,馬連良反串關泰,閻嵐秋反串褚彪,朱桂芳反串費德功,姜妙香反串金大力,郝壽臣反串小老媽,侯喜瑞反串秦小姐,李壽山反串丫鬟,諸茹香反串秦義成)
扶風社
1930年,馬連良組扶風社。初期的扶風社陣容:旦角是王幼卿,花臉有劉硯亭、董俊峰、馬連昆,武生尚和玉、馬春樵,小生金仲仁,丑角馬富祿,里子老生張春彥,二旦諸茹香,武旦邱富棠。演出地點選擇了中和戲院,經常演白天。
收徒
諸茹香是趙燕俠的開蒙老師。在趙燕俠13歲那年,住家北平菜市口附近的西磚胡同,她每天下午跟父親去珠市口開明戲院唱戲,步行路經虎仿橋時,總看見賣烤白薯的爐桶邊上坐著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等日落西山烤白薯收攤時,賣主就把未售完而剩餘下的幾塊白薯送給他吃。每當此時,他總是喜笑顏開,吃完白薯便自我陶醉地唱幾句京劇,而且唱得有板有眼,韻味兒十足。為此引起趙燕俠的好奇和注意。一天,趙燕俠試探地問他:“老伯,您會唱京戲嗎?”他點點頭。又問:“我跟您學戲行嗎?”老人愣了片刻後回答道:“孩子,我唱了一輩子戲,早先與梅蘭芳同台當配角多年,也算是大紅大紫過一陣子,如今老了落得這個地步,你還要學這一行?”趙燕俠天真而執著地告訴他:“我喜歡這個職業。”並問老伯尊姓大名,老人告訴她,自己名叫諸茹香,是唱旦角的。燕俠一聽喜出望外,回家後立即將此事告訴了父母;父母一聽原來是久享盛名的諸先生,既同情又欣喜。第二天,經父親與諸茹香懇商後,諸慨然應允收趙燕俠為徒,並約定“窮師受窮徒”,既不寫“字據”也不宴賓朋,在趙燕俠家中吃頓便飯,就這樣,諸茹香成了趙燕俠的第一位恩師(開蒙老師)。
拜師後,諸先生愛徒如子,傾囊相教,趙燕俠尊師如父,勤學苦練,終使諸茹香老人一生精修苦研、日積月累,從而形成和積累的藝術成就與經驗後繼有人,也使趙燕俠醍醐灌頂,從而為後來出名成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走近京劇旦角演員
京劇旦行扮演各種不同年齡、性格、身分的女性角色,旦行又分為正旦、花旦、花衫、刀馬旦、 武旦、老旦等專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