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1947年蘇聯為了防止東歐“離蘇傾向”,加強與東歐經濟聯繫,援助東歐經濟發展而與東歐各國簽訂的經濟協定總稱。
在冷戰時期,面對美國的遏制戰略和冷戰政策,蘇聯採取了針鋒相對的反擊措施。
1947年7~8月,蘇聯分別與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蘭等東歐國家簽訂了貿易協定,以此來抵制和反擊“馬歇爾計畫”,西方把這一系列貿易協定稱為“莫洛托夫計畫”。
背景
時任英國外務大臣厄內斯特·貝文(Ernest Bevin)從廣播中聽到了馬歇爾的演講後,立即與時任法國外交部長喬治·比多(Georges Bidault)取得了聯繫。兩人交換了歐洲方面對於美國提出對歐洲進行援助的看法,並準備給予官方答覆。兩國外長同時一致認為有必要邀請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盟國蘇聯參與該計畫。由於直接拒絕蘇聯參加援助計畫意味著對盟友的公開不信任,因此馬歇爾在他的演講中還是十分坦誠地歡迎蘇聯參與馬歇爾計畫以接受美國的援助。事實上,美國國務院的官員們心裡很清楚史達林根本不可能會同意參與該計畫,同時美國國會也不會批准一個含有巨額對蘇援助的計畫。
一開始,史達林對援助計畫曾表現出“謹慎的興趣”。因為他認為蘇聯在戰後處於非常有利的國際環境中,因此即使接受有條件的援助也未嘗不可。於是他派遣蘇聯外交部長維亞切斯拉夫·莫洛托夫到巴黎與英、法兩國外長會談。此時英、法兩國已經領會到了美國不希望蘇聯加入援助計畫的真實意圖。因此他們提出了許多令蘇聯無法接受的條件。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任何接受援助的國家將不可避免地喪失一部分經濟主權,這讓蘇聯根本無法接受。同時,英法兩國外長還堅持被援助國必須附帶參與歐洲統一市場的建設,而這明顯和蘇聯高度集中的計畫經濟體制格格不入。最終莫洛托夫拒絕了援助計畫,離開了巴黎。
7月12日,一次規模更大的會義在巴黎召開。這個會議幾乎邀請了當時歐洲的所有國家,除了西班牙(因為該國在二戰時雖然維持了表面上的中立,但他事實上卻執行了一條親法西斯的路線)以及安道爾、聖馬利諾和列支敦斯登等袖珍國。蘇聯在接到邀請之前就已經表示將否決該計畫,而正在形成中的東歐集團成員國也緊隨其後,最後僅有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表示願意參加該會議。但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外交部長揚·馬薩里克(Jan Masaryk)因支持本國參與馬歇爾計畫,後來被召入莫斯科遭到史達林的怒聲斥責,這被認為是蘇聯欲開始加強對東歐的全面控制的一個明顯信號。 史達林認為該計畫的簽署會嚴重威脅到蘇聯對於東歐的控制,並且相信西方國家將利用這次機會,以經濟一體化令這些國家脫離蘇聯剛剛建立起來的對該地區的影響和控制。美國也認識到了這點,因此他亦樂見東歐國家參與其經濟援助計畫,以抵抗蘇聯的影響力。因此當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的代表團被蘇聯阻止前往巴黎參加會議時,其它的東歐國家也就很知趣地拒絕了美國的援助。芬蘭為了避免與鄰邦蘇聯形成過於對立的兩國關係,也拒絕參與該計畫。不久,蘇聯就出爐了馬歇爾計畫在東歐地區的“替代計畫”,該計畫主要包括了對東歐國家的經濟援助以及發展東歐國家對蘇聯的貿易----這就是著名的莫洛托夫計畫 (Molotov Plan),也就是後來經濟互助委員會(COMECON)的雛形。
意義
雖然蘇聯的歐洲部分在戰爭中遭受了與其他歐洲參戰國一樣嚴重的破壞,但是她的亞洲部分卻沒有受到什麼損失,反而借戰爭的機會快速實現了工業化。蘇聯還向其勢力範圍內的前軸心國索取了大量戰爭賠款。芬蘭、匈牙利、羅馬尼亞、東德被迫支付了大筆賠款,其中尤以東德的賠款數量最多。這些國家同時還要為蘇聯提供大量原料和工業品。這些賠償為蘇聯帶來的收益絕不亞於那些參與馬歇爾計畫的國家從計畫中獲得的利益。蘇聯在東歐建立的馬歇爾計畫的替代品--經濟互助委員會(Comecon)會旗,由於本國的共產黨政府拒絕了來自西方的援助,東歐幾乎沒有從馬歇爾計畫中獲得任何好處,雖然蘇聯對他們的幫助也只能算是微不足道。為了抗衡馬歇爾計畫的影響,蘇聯建立了經濟互助委員會(Comecon),但是比起美國人,蘇聯人顯然沒有那么慷慨。反而正如許多經濟學家所認為的一樣,經互會很大程度上是蘇聯從她的衛星國那裡掠奪原料的工具。因此相比較於西歐,東歐的經濟恢復速度明顯要慢上很多。有些人甚至認為在共產黨統治時期,這些國家的經濟從來就沒有完全恢復到戰前水平。這直接導致了東歐國家短缺經濟形成,同時也極大地拉大了東西方陣營間的財富鴻溝。
不過東歐的極權國家能夠利用政權的力量強行實施配給制度以及財政緊縮政策,從而強制使一些資源向重建方向定向流動,這對西方國家而言是不可能的。不過在東歐國家中有一個例外——南斯拉夫。這個不屬於共產主義陣營的共產黨國家在這一時期從美國處獲得了一定數量的援助,但這些援助通常不被視作馬歇爾計畫的組成部分。
莫洛托夫計畫提出者維亞切斯拉夫·莫洛托夫
參與國
蘇聯
波蘭
捷克斯洛伐克
東德
匈牙利
保加利亞
羅馬尼亞
冷戰
1940年代 | 雅爾達會議 - 波茨坦會議 - 國共內戰 - 杜魯門主義 - 希臘內戰 - 馬歇爾計畫 - 莫洛托夫計畫 - 柏林封鎖 |
1950年代 | 韓戰 - 匈牙利革命 - 蘇伊士運河戰爭 - 越南戰爭 - 史潑尼克危機 - 廚房辯論 |
1960年代 | 1960年U-2危機 - 豬灣入侵 - 建造柏林圍牆 - 古巴飛彈危機 - 布拉格之春 - 第一次戰略武器限制談判 -緩和政策- 文化大革命 |
1970年代 | 第二次戰略武器限制談判 - 桌球外交 - 1972年尼克森訪華 - 1973年智利政變 - 安哥拉內戰 - 歐加登戰爭 - 柬越戰爭 - 中越戰爭 - 1979年阿富汗戰爭- 改革開放 |
1980年代 | 1983年優秀射手演習 - 波蘭團結工聯運動 - 新思維(開放性 - 蘇聯經濟改革) - 1989年革命 - 柏林圍牆倒下 - 天鵝絨革命 - 羅馬尼亞革命 |
1990年代 | 兩德統一 - 蘇聯解體 |
參看 | 鐵幕 - 第三次世界大戰 - 紅色恐慌 - 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 - 以阿衝突 |
組織 | 北約 - 華約 - 中央情報局 - 克格勃 - 經濟互助委員會 - 歐洲共同體 - 史塔西 - 不結盟運動 |
競賽 | 軍備競賽 - 核競賽 - 太空競賽 |
意識形態 | 資本主義 - 帝國主義 - 共產主義 - 史達林主義 - 勃列日涅夫主義 - 毛澤東思想 - 鄧小平理論 - 主體思想 - 杜魯門主義 - 麥卡錫主義 |
人物 | 美國: 杜魯門 - 艾森豪 - 甘迺迪 - 詹森 - 尼克森(基辛格)- 福特 - 卡特 - 里根 - 布希 |
蘇聯: 史達林 - 馬林科夫 - 赫魯雪夫 - 勃列日涅夫 - 安德羅波夫 - 契爾年科 - 戈巴契夫 - 葉爾欽 | |
歐洲: 邱吉爾 - 艾德禮 - 艾登 - 柴契爾夫人 - 戴高樂 - 龐畢度 - 季斯卡 - 密特朗 - 阿登納 - 勃蘭特 - 施密特-昂納克 - 杜布切克 - 華勒沙 - 納吉 - 齊奧塞斯庫 - 狄托 - 若望·保祿二世 | |
亞洲: 蔣介石 - 嚴家淦 - 蔣經國 - 李登輝 - 毛澤東 - 周恩來 - 華國鋒 - 鄧小平 - 趙紫陽 - 胡耀邦 - 江澤民 李承晚 - 朴正熙 - 全斗煥 - 盧泰愚- 金日成 - 吳廷琰 - 阮文紹 - 胡志明 | |
拉丁美洲: 卡斯楚 - 切·格瓦拉 - 阿言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