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潑尼克危機

史潑尼克危機

史潑尼克危機由1957年10月4日蘇聯成功發射史潑尼克一號開始,是冷戰的轉捩點。

史潑尼克危機介紹

當時美國一直認為自己在飛彈和航天領域上站於領導地位。美國曾經在史潑尼克一號發射前嘗試過兩次試射人造衛星,但均告失敗。史潑尼克一號的成功令美國芒刺在背。此後太空競賽展開,美國公布阿波羅計畫並於1969年登入月球

引發的事件

史潑尼克危機在美國引發一連串事件:
在兩天內計算史潑尼克一號的軌道
1958年2月,美國政府認為他們需要一個具備研究和設計能力的高階防衛部門,遂成立高等研究計畫局,即後來的國防部高等研究計畫局,或稱DARPA。
1958年7月29日,美國總統艾森豪正式批准成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推動水星計畫,帶領美國進入太空競賽。
進行培育新一代工程師的教育計畫,過程中發展出新數學的概念。
意外地使科學界獲得大量研究資金。1959年,美國國會撥付一億三千四百萬美元給國家科學基金會,比前一年多了近一億美元。到了1968年,國家科學基金會的預算已經來到將近五億美元。
北極星彈道飛彈(UGM-27 Polaris)計畫
為了北極星計畫而開始專案管理的研究與發展,創造出現代專案管理的概念和標準的專案模型,即專案評估與審核技術(PERT)。
美國總統甘迺迪在1960年的總統選舉提出,要關閉飛彈間隙(missile gap),即部署1000枚民兵彈道飛彈,數量遠遠超過當時蘇聯擁有的彈道飛彈。

相關介紹

火箭製作

步驟 1:
使用鋼鋸在瓶口的凸緣下方鋸斷。使用美工刀或挫刀將斷面上的毛邊修除, 在步驟 4 配上橡膠頭錐。

史潑尼克危機史潑尼克危機
步驟 2:
不鏽鋼管束,尺寸可套入及鎖緊瓶子, 鎖緊時管束會自行水平定位且不會滑動,以美工刀靠管束邊切割即可,一次解決。步驟 3:
以美工刀靠管束邊切割即可,一次解決。 美工刀切割時,不可一刀直接切,先輕劃 幾下再用力切開。步驟 4:
其實保特瓶的瓶首就是最流線又光滑的, 配上橡膠頭錐,形成一體流暢的火箭頭了,在內部使用強力膠或在外部使用電工膠帶固定頭錐。
步驟 5:
將切除瓶底及裝上頭錐的上瓶與充氣用的下瓶套合。單一個瓶子的長度不夠,所以必須利用另一瓶來加長。 步驟 6:
將上瓶套上充氣瓶的底部,仔細調整兩瓶必須成一直線,由於只有一隻充氣瓶,兩瓶套合處,只要使用電工膠帶纏繞貼緊即可。步驟 7:
在前面的上瓶,被切除的瓶底,可以拿來做水火箭的置放台。瓶底與瓶蓋點上熱融膠迅速結合,趕快泡水冷卻。 步驟 8:
在沒背膠紙的泡棉板塗上一道熱溶膠,再將裁好的泡棉尾翼或CD片尾翼,黏在背膠泡棉板上。步驟 9:
迅速將裁好的泡棉尾翼或CD片尾翼,黏在背膠泡棉板上,
史潑尼克危機史潑尼克危機
尾翼與背膠泡棉板務必保持90度直角,黏貼在瓶身上才會平直。
步驟 10:
黏好的4片尾翼,將背膠泡棉板的蠟紙撕下,泡棉板的邊緣直線對準瓶子的合模線(左右各有一條),另兩片尾翼在圓弧的1/2處,對準瓶身直線貼下(黏貼處要清潔)(最好事先畫好4條在1/4圓周處的尾翼線):注意事項
一個口令、一個動作。
水壓設定為30磅。
各組確實依照順序發射。
發射時,前方不可逗留。
無論在任何狀況下,請勿嬉鬧。

冷戰

1940年代雅爾達會議 - 波茨坦會議 - 國共內戰 - 杜魯門主義 - 希臘內戰 - 馬歇爾計畫 - 莫洛托夫計畫 - 柏林封鎖
1950年代韓戰 - 匈牙利革命 - 蘇伊士運河戰爭 - 越南戰爭 - 史潑尼克危機 - 廚房辯論
1960年代1960年U-2危機 - 豬灣入侵 - 建造柏林圍牆 - 古巴飛彈危機 - 布拉格之春 - 第一次戰略武器限制談判 -緩和政策- 文化大革命
1970年代第二次戰略武器限制談判 - 桌球外交 - 1972年尼克森訪華 - 1973年智利政變 - 安哥拉內戰 - 歐加登戰爭 - 柬越戰爭 - 中越戰爭 - 1979年阿富汗戰爭- 改革開放
1980年代1983年優秀射手演習 - 波蘭團結工聯運動 - 新思維(開放性 - 蘇聯經濟改革) - 1989年革命 - 柏林圍牆倒下 - 天鵝絨革命 - 羅馬尼亞革命
1990年代兩德統一 - 蘇聯解體
參看鐵幕 - 第三次世界大戰 - 紅色恐慌 - 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 - 以阿衝突
組織北約 - 華約 - 中央情報局 - 克格勃 - 經濟互助委員會 - 歐洲共同體 - 史塔西 - 不結盟運動
競賽軍備競賽 - 核競賽 - 太空競賽
意識形態資本主義 - 帝國主義 - 共產主義 - 史達林主義 - 勃列日涅夫主義 - 毛澤東思想 - 鄧小平理論 - 主體思想 - 杜魯門主義 - 麥卡錫主義
人物美國杜魯門 - 艾森豪 - 甘迺迪 - 詹森 - 尼克森基辛格)- 福特 - 卡特 - 里根 - 布希
蘇聯史達林 - 馬林科夫 - 赫魯雪夫 - 勃列日涅夫 - 安德羅波夫 - 契爾年科 - 戈巴契夫 - 葉爾欽
歐洲邱吉爾 - 艾德禮 - 艾登 - 柴契爾夫人 - 戴高樂 - 龐畢度 - 季斯卡 - 密特朗 - 阿登納 - 勃蘭特 - 施密特-昂納克 - 杜布切克 - 華勒沙 - 納吉 - 齊奧塞斯庫 - 狄托 - 若望·保祿二世
亞洲蔣介石 - 嚴家淦 - 蔣經國 - 李登輝 - 毛澤東 - 周恩來 - 華國鋒 - 鄧小平 - 趙紫陽 - 胡耀邦 - 江澤民
李承晚 - 朴正熙 - 全斗煥 - 盧泰愚- 金日成 - 吳廷琰 - 阮文紹 - 胡志明
拉丁美洲卡斯楚 - 切·格瓦拉 - 阿言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