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拳,中國拳術中南拳之一。因少林門人供奉釋迦牟尼,並視此拳取十八羅漢之姿,故稱羅漢拳。主要手法有隔、迫、沖、閃、點、舉、壓、鉤、抄、拋。腿法講究騰、滾、掃、彈。羅漢拳要求上下相隨,步隨手變,身如舵擺,靈活多變,出手注意“奪中”和“護中”,勁力要求剛柔相濟。拳諺講:“要想羅漢好,三正裡面找。”所謂“三正”,是指的手要正,身要正,馬(即步)要正,這是基礎功夫。練好“三正”,才能保持穩定,羅漢拳中較大的套路有“六十八式羅漢”和“一百零八工羅漢”等。
拳術簡介
中國拳術中南拳之一。因其象形取意而得名,主要手法有隔、迫、沖、閃、點、舉、壓、鉤、抄、拋。腿法講究騰、滾、掃、彈。羅漢拳要求上下相隨,步隨手變,身如舵擺,靈活多變,出手注意“奪中”和“護中”,勁力要求剛柔相濟。拳諺講:“要想羅漢好,三正裡面找。”所謂“三正”,是指的手要正,身要正,馬(即步)要正,這是基礎功夫。練好“三正”,才能保持穩定,羅漢拳中較大的套路有“六十八式羅漢”和“一百零八工羅漢”等。
基本簡介
羅漢拳,
相傳創自天竺僧人達摩。梁大通丁未,達摩赤足入中原,在少林寺演說禪宗,見眾僧個個面黃肌瘦、精神不振,甚有萎靡盹睡、病體夭折者,慨然曰:“出家人雖不以軀殼為重,然亦不容不澈解於性,使靈魂離散也。欲悟性,必先強身,則軀殼強而靈魂易悟也。”於是創羅漢拳十八手,授以僧眾,修煉不過數月,則個個精力充沛,此其起始也。在當時所謂羅漢拳者,只此十八手,亦並無先天后天之名目。至金元時,白玉峰披剃入山,得此十八手,乃融合變化,闡幽發微,增為一百十八手,以符一百一十八羅漢之數。至些始將達摩所傳之十八手,進號曰先天羅漢拳元始十八手,而白氏一百十八手,則謂後天羅漢拳也。羅漢拳的先天與後天,也就是定形與發展,所以後期凡是以達摩十八手或白氏一百十八手為宗法形成的羅漢拳均可稱為後天羅漢拳。
先天羅漢拳,即其起始之十八手也,是少林各師派之正統宗法,法止十八手,精華所薈,不失本真。自達摩禪師出世來,名家巨手多有承傳發揮,其理論基礎是初祖達摩所傳的禪法:“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在其練法中,始終體現著“無念為宗”的禪宗精神,側重於呼吸吐納,氣行六脈,守心住緣,止心不亂,故也稱“少林心法羅漢拳”。有詩曰:“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若要經上尋佛法,筆尖蘸乾洞庭湖。”先天羅漢拳元始十八手,每個單勢都是鍊氣的樁功,即可使精氣神力充足,又可使下盤穩固,既內又外,既神又形,既靜又動,易筋洗髓功夫無不在也,可獲性命雙修之效。
主要特點
羅漢拳發展自少林拳的紅拳、長拳及短打。出自清初福建之洪門。因為清初禁止漢民聚眾學習拳術,只有私下傳習。其羅漢散手,最初只有八勢,分左右兩路,到了廣東佛山,當地洪門人士演變成十八羅漢手,融會其他地方拳術,串通成套路,有三十六手、七十二手等合共一百零八手。故有稱佛拳,預意為“佛山洪門拳術”。
羅漢拳,一如洪拳,先是練習坐馬樁架、運氣發勁等基本功夫,然後單勢練習,再而雙人練習短打。據傳羅漢功夫,有“十八金剛捶”“金剛掌”、“點穴術”、“有大小紅拳”、“六路短打”等。羅漢手,原屬入門操練身手肌肉養氣站樁之十八種“勢”,亦稱十八叟。滄洲仍有人聲稱家傳羅漢拳。在南方有稱神拳、佛家或佛掌。清期間由福建傳入廣東,創五(形)拳;即龍、蛇、虎、犳、鶴拳和以套路方式傳習,因而廣泛流傳。
羅漢拳乃少林外家拳法之一。拳中剛陽有力,一派北派拳的特色。硬橋硬馬,使人感覺到其中的孔武有力和陽剛之氣,加上套路的編排精巧,使整套拳打起來非常流暢,美妙。
羅漢拳雖走剛陽一路,但並非僅以硬碰硬的拳法取勝於敵,拳法當中著重於進退快速,加上沖。圈、掛、踢、彈、勾、劈、等,手法攻防靈活,不但令對手無進攻,更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行反攻,令對手措手不及。是一套很有特色的拳法。
“一字馬一片身”是羅漢拳獨特的攻守方法。無論進攻還是防守,羅漢拳以自己的側身對準對手的正中,前手似弓,隨機應變以寸勁或防或攻;後手相隨,或上或下,守中護肋。這種技擊觀念和格鬥技術異曲同工。
俗說“南拳北腿”。一般認為腿功不是南派武學所長,但羅漢拳的腿上功夫卻不容忽視。與“北腿”的高起飛踢不同,羅漢拳為低腿勁踢,配合多樣化的步伐,隱蔽性大,重心頗穩,每每能出其不意,一招制敵。
主要內容
羅漢門的拳法注重步法靈活、出手快、狠、準。拳法主要分為“內擊拳”和“外擊拳”等八個拳種,就是沖、彈、啄、劈、掃、掟、勾、圈。
步法有上、落、進、退、偷、扭、閃、擺。
腳法有蹬腿、踹腿、閘腳、前搪腿、後搪腿等。
羅漢門內容包括內八腿、外八腿、內八錘、外八錘,明八打、暗八打。
明八打、暗八打亦名螳螂手。
八捶為順步捶、拗步捶、力擰捶、翻身捶、提攔捶、撩陰捶、流星捶、分心捶,原本是散招,將八捶打法連在一起組合使用。
羅漢七星,步走丁丁。左搬右沖快如風,左右流星奔當胸。
上不架,低不攔,中心捶,變八卦,兩手不離懷,神鬼不敢來。
拳眼腰腳練四星,腳步丁丁要進身。頭要正勢要穩,摔發鬆肩莫因循。
羅漢神打世間無,招疾如電快如風,倒翻風火回身腿,偷步倒踢顯奇功。
搖身晃膀似蛇行,鬼頭探腦見虛盈,流行輕快如走冰,兩腳出入如坐騎。馬上馬下,便是肩肘腕胯膝;又云:兩腳出入如坐騎,兩腳輕快如走冰。
羅漢拳多散傳於民間。其技有有“十八羅漢功”、“大力金剛掌”、“點穴術”、“有大架與小架之佛漢錘”,又有“十八銅人錘”、“金剛六路短打”以及“洪拳佛手”等。羅漢拳,先是練習樁架、行氣、運勁、發力等基本功夫,然後單勢練習,再而雙人練習短打。以意領神,無人當有人,反覆操練,久之必得其要領。
傳承演變
羅漢拳發源於河南嵩山少林寺,有十八羅漢手,在武林中響負盛名。清明期間由名手孫玉峰傳入廣東後,由於其精妙的拳法和套路而廣泛流傳。故在珠江三角洲地區比較流行。孫玉峰,河北景縣人。十多歲時到北京“威鎮鏢局”追隨張占魁習形意拳。後因鏢局被淘汰及政局混亂,孫玉峰南下到廣州“精武會”任教,交換到廣東蔡李佛的八掛拳和老洪拳之花拳。民國時期中央國術館編列此“拳”為少林(派)羅漢門。
洪門中人練拳先請手行左掌右拳(對看為明字)之禮。明知不能公開,故改行僧人合什之手,稱為羅漢合掌,或童子拜觀音,在福建叫羅漢拳,在廣東喚作佛拳或佛掌。實為雙人對陣之手法,故多用掌。又有擒拿及跌法。在廣東演衍出洪、劉、蔡、李、莫五家。在佛山又生出詠春拳的黐(盤)手,蔡李佛和洪家之盤橋。
也有說法認為清雍正年間,因火燒泉州南少林,“鐵頭和尚”避難於棠口際頭村山峰寺,後將羅漢拳傳與張宗標,張宗標學成後曾任清朝建寧府武術總教頭,罕逢敵手。自此,該拳種廣為流傳,該拳種一半帶龍樁體,講究一真二快三膽四力,千斤落地,落地千斤,拳守六面,拳打三中。拳譜云:“逢橋則斷,逢橋則透,逢空必補’,“有進無退,步步傷人”,講究橋手和身法的靈活多變,及腳下絆、纏、掃、扣等運用。其套路總稱“七雙”、“八法”、“三棱箭”,總計二十八花牌。現在世的代表人物為第七代傳人張振午,第八代傳人張京巷、張京田,第九代傳人張龍群。
羅漢短打
民國三十年後出現了所謂《羅漢短打拳譜》之手抄本。說是山東升霄道人,清乾隆年間著。七星螳螂拳傳人尊升霄道人為其先祖。跟著又有手抄本《少林衣缽真傳》出現,書中指升宵道人初學於少林寺福居禪師、後又學於峻山某少林高僧。(書中所言,未有佐證)相信是螳螂拳後學所編。《少林衣缽真傳》說是鹹豐時之弗遑道人所著。
羅漢螳螂拳
羅漢拳另一分支,在清初期間由李氏(李元贊)家族由福建傳入山東,後發展成羅漢螳螂拳。當羅漢拳傳至山東後,其短打手拳法(五花手/梅花拳)演生出更加實戰之拳術,羅漢螳螂拳十八掌配合十八種步法,手法七長八短,一手化五手,也被稱為梅花手(拳)。羅漢螳螂拳又稱七星螳螂拳。現在之七星螳螂拳內容包括;十八羅漢氣功、十八(手)叟拳(十八羅漢手)、五花手(梅花手)、崩步拳、插捶等。祁家通背拳祁家通背拳
內容亦有大量羅漢拳因素。其《明堂膀切手》法,包括四妙之短打手法。八打八不打。八剛十二柔。十八串通(手、掌)法。通背拳保留了原始之練習方法,以單操散手為主。基礎有三十六手。
相關詞條
金庸作品中出現過的武功
周公劍| 一陽指 | 五羅輕煙掌 | 六脈神劍 | 降龍十八掌 | 心意氣混元功 | 伏虎拳 | 伏魔劍 | 普門杖法 | 枯榮禪功 | 獅子吼 | 羽衣刀 | 回打軟鞭十三式 | 袖裡乾坤 | 一拍兩散 | 大金剛拳 | 大金剛掌 | 大韋陀杵 | 大智無定指 | 如來千手式 | 天竺佛指 | 少林長拳 | 去煩惱指 | 伏魔杖法 | 因陀羅抓 | 多羅葉指 | 拈花指 | 易筋經 | 金剛指 | 降魔刀法 | 降魔禪杖 | 韋陀杵 | 韋陀掌 | 般若掌 | 寂滅爪 | 袈裟伏魔功 | 無相劫指 | 達摩掌 | 摩訶指 | 擒龍功 | 燃木刀法 | 龍爪手 | 鷹爪功 | 少林擒拿十八打 | 羅漢拳 | 如影隨形腿 | 漁叟鉤法 | 盤根錯節十八斧 | 釋迦擲象功 | 纏絲擒拿手 | 百勝軟鞭 | 哀牢山三十六劍 | 書法武學 | 迴風拂柳刀 | 彈腿 | 奇門三才刀 | 太祖長拳 | 太祖棒 | 斗轉星移 | 參合指 | 袖中指 | 柳絮劍法 | 游龍引鳳 | 奪魄指 | 青字九打 | 城字十八破 | 摧心掌 | 五台山二十四路伏魔杖 | 采燕功 | 鎖喉擒拿手 | 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 | 小無相功 | 天山六陽掌 | 天山折梅手 | 北冥神功 | 生死符 | 凌波微步 | 冰蠶掌 | 八十一路三節棍 | 無量劍法 | 奈何功 | 鶴蛇八打 | 五虎斷門刀 | 後山三絕招 | 火焰刀 | 控鶴功 | 慈悲刀 | 五斗米神功 | 地火功 | 柴刀十八路 | 羅漢拳 | 打狗棒法 | 降龍十八掌 | 黃沙萬里鞭法 | 先天功 | 天羅地網勢 | 玉女心經 | 玉女素心劍法 | 玉女劍法 | 拂塵拂法 | 開山掌 | 三花聚頂掌法 | 天罡北斗陣 | 全真劍法 | 同歸劍法 | 金雁功 | 分筋錯骨手 | 陰陽寶扇打穴功夫 | 空明拳 | 雙手互搏 | 南山掌法 | 伏魔杖法 | 混天功 | 逍遙遊 | 銅錘手 | 蓮花掌 | 鐵帚腿法 | 掃葉腿法 | 落英神劍掌 | 落英劍法 | 劈空掌 | 蘭花拂穴手 | 靈鰲步 | 毒龍鞭法 | 九陰真經 | 九陰白骨爪 | 摧心掌 | 楊家槍 | 泥鰍功 | 白駝雪山掌 | 逆行經脈 | 蛤蟆功 | 靈蛇拳 | 透骨打穴 | 燕青拳 | 越女劍法 | 金龍鞭法 | 鐵掌 | 五輪大轉 | 移宮易穴 | 龍象般若功 | 混天功 | 玉簫劍法 | 奇門五轉 | 掃葉腿法 | 落英神劍掌 | 落英劍法 | 劈空掌 | 彈指神通 | 蘭花拂穴手 | 閉穴功 | 陰陽倒亂刃法 | 漁網陣 | 黯然銷魂掌 | 大剪刀刀法 | 四言詩劍 | 蛤蟆功 | 鐵掌 | 玉女素心劍法 | 九陽神功 | 二十四手降魔掌 | 大力金剛指 | 大韋陀掌 | 少林九陽功 | 如影隨形腿 | 金剛伏魔圈 | 韋陀伏魔劍 | 神掌八打 | 須彌山掌 | 達摩劍法 | 龍爪手 | 闖少林 | 羅漢拳 | 玄冥神掌 | 幻陰指 | 霹靂拳 | 乾坤大挪移 | 聖火令武功 | 八卦游龍掌 | 太極拳 | 太極劍 | 武當長拳 | 神門十三劍 | 純陽無極功 | 梯雲縱 | 綿掌 | 震天鐵掌 | 繞指柔劍 | 金剛般若掌 | 寒冰綿掌 | 陰風刀 | 峨嵋九陽功 | 截手九式 | 飄雪穿雲掌 | 鷹爪擒拿手 | 千蛛萬毒手 | 七傷拳 | 寒梅劍陣 | 落雁拳 | 雨打飛花劍法 | 迴風拂柳拳 | 獅子吼 | 點蒼劍法 | 沾衣十八跌 | 三分劍術 | 玄玄刀法 | 霹靂掌 | 黑砂掌 | 子母鐵膽 | 柔雲劍術 | 無極玄功拳 | 取經棍法 | 醉拳 | 鐵琵琶手 | 百花錯拳 | 八卦游身掌 | 分筋錯骨手 | 庖丁解牛掌 | 金剛伏虎刀法 | 追魂奪命劍 | 上清拳 | 上清劍 | 八卦陣 | 五行陣 | 金蛇游身掌 | 金蛇劍法 | 斬蛟拳 | 混元掌 | 點蒼劍法 | 葵花寶典 | 沖靈劍法 | 寒冰神掌 | 辟邪劍法 | 恆山劍法 | 恆山劍陣 | 萬花劍法 | 五大夫劍 | 希夷劍(法) | 淑女劍(法) | 紫霞功 | 嵩山劍法 | 獨孤九劍 | 迴風落雁劍法 | 狂風刀法 | 千葉手 | 大擒拿手 | 小擒拿手 | 伏虎拳 | 拈花擒拿手 | 韋陀掌 | 散花掌 | 沐家拳 | 沐家劍 | 五行六合掌 | 金烏刀法 | 飛天神行 | 四象步法 | 胡家刀法 | 龍爪擒拿手 | 苗家劍 | 九龍鞭法 | 八仙劍法 | 八卦刀 | 八卦掌 | 八極拳 | 雲手 | 六合刀 | 六合拳 | 六合槍 | 天罡梅花樁 | 雁行刀 | 鷹爪力 | 孔雀開屏 | 神照經 | 呼延十八鞭 | 夫妻刀法 | 混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