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拳

心意拳

心意拳,中國傳統拳術之一,是中國武文化和東方神秘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中華武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據傳心意拳為宋代名將民族英雄岳飛所創,明未清初,山西姬際可,訪名師於陝西終南山,遇異人指教,授予《岳武穆拳譜》朝夕研練,盡得其妙,中年時期,因參加抗清復明,隱居少林寺 10 年,傳藝於河南馬學禮,安徽曹繼武。姬際可開宗創派以來,歷經數百年、十餘代人傳承,已形成了龐大的體系。特別是心意拳的技擊性很強,它能用頭、肩、肘、手、胯、膝、足等部位擊打敵方,非常實用,並因此受到國內外武術家的重視和廣大武術愛好者的喜愛。2008年6月7日,心意拳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

拳術起源

簡介

戴氏心意拳傳人高錫全戴氏心意拳傳人高錫全

中華武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內涵豐富,是中國古老文化的體現。十大真形是心意拳的精髓,這是一門技擊性很強的古老傳統實戰派拳法。十大真形,其動作簡捷,古樸純真;陰陽互濟,內外兼修;剛柔相濟,形神兼備;能快能慢,善顧善打;動靜結合,心意相連;講究頭、肩、肘、手、胯、膝、足七星並進。是中華武術中不可多得,老少皆宜的拳種。十大真形,演練起來,起落鑽翻,束展開合;進退自如,動轉反側,隨心所欲;全身應敵,通體為拳。練到上乘境界,可以縱橫往來,迨形遂影,目不及瞬,真所謂動之不見形,擊之不見影。本書詳細介紹了心意拳的歷史以及心意拳的基本拳路的特點要領等等。本書內容全面、圖文並茂,講解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對普及心意拳具有積極的作用。

淵源

據傳心意拳為宋代名將民族英雄岳飛所創,岳飛剛毅多謀,勇冠三軍。自幼隨名師周侗習文練武,隨陳廣習刀術、槍術,尤精大槍術。在長期抗金戰鬥中,化槍為拳,訓練將士。此拳剛猛狠毒,奇快無比。意到拳到,變化無窮。實戰中遠可用槍,近則用拳。後岳飛被害,此拳隨之銷聲匿跡,鮮有所傳。

明未清初,山西姬際可,訪名師於陝西終南山,遇異人指教,授予《岳武穆拳譜》朝夕研練,盡得其妙,中年時期,因參加抗清復明,隱居少林寺 10 年,傳藝於河南馬學禮,安徽曹繼武。姬際可開宗創派以來,歷經數百年、十餘代人傳承,已形成了龐大的體系。在傳承過程中,因受時間、地域、文化、信仰、宗教、習俗等客觀和主觀因素的影響,逐漸形成了比較明晰的、具有廣泛代表的三大主流派。一是以馬學禮為代表的河南心意拳,一是以曹繼武之後的戴隆邦,戴二閭,戴良棟,戴奎為代表的山西祁縣心意拳,三是以戴隆邦,戴二閭之後的李老能,車毅齋,郭雲深等為代表的山西,河北心(形)意拳。各派雖然風格不同,但拳理拳法是一致的,共同據守著一個拳譜:《守洞塵技》、《六合心意古拳譜》。古訓曰:“師傅可以改拳,但絕不以改譜。”,就是心意拳前輩警示後人在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傳授中,不致離譜太遠。一代宗師、技擊家王鴻先生,就時常告戒其弟子“字典就是老老師!拳譜就是老老師!不管是誰,資歷有多老,地位有多高,只要其言行不符拳譜,就不是心意拳真正的傳承者,是極其可悲和錯誤的!"

1:河南馬學禮,回族,洛陽人氏,河南心意拳祖師, 13歲時每天放羊於廛河中游“十方院” 遇一隱士(據傳為姬際可)身高八尺,目朗神健,鬚髮皆白,傳授以“神拳” 7年時間,口傳身授。馬 學禮盡得其傳。一天,姬師祖告訴馬學禮;“我將遠去,你要努力苦練”, 10年後可到少林寺試功。 馬學禮寒暑春秋,朝夕苦練,心意神志,全身經絡,無不貫通。 10 年後遵師命去少林寺試功,少林老方丈看後頗為滿意,講“我與你師乃為好友,知你必來試功“。馬學禮藝成後,為謀生計,保鏢十年,從未出過差錯。應河南知府邀請,任職府衙都夫 10 年。老年返回家鄉傳授“心意拳”。 從學者甚多,著名者有,張志誠馬興馬三元。馬興支脈在洛陽傳承至今,張志誠支脈流傳最廣、如今無論河南陝西山西安徽上海香港珠海等國內外各地心意拳基本都屬於張志誠支系。 河南心意拳一直在部分回民中傳授,擇徒很嚴,發展比較慢,較好的保持了心意拳原有的風貌。動作簡單,功用無窮,定式為樁,動式為拳,內涵豐富。沒有整套的對練和單練套路。心意把、一個動作為一把、 十大形、一個動作為一形。練習時要求;周身協調,內外合一,要求全身上下,一動無有不動,一停無有不停,一合無有不合;在內要求;“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在外要求;“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 ” 。 一舉一動要做到全神貫注意念集中,勁力裹含,蓄而後發,發力要有火燒身的靈勁與爆發彈性力。身形六勢要求;一身呈六勢雞腿、龍腰、熊膀、鷹捉、虎抱頭、雷聲六勢合一。一身含五勁踩、撲、裹、束、決五勁合一。束身起,長身落。手隨意發,力隨聲落。起勢快如龍捲風,腳出必定踩中門,發力要剛、猛、狠、毒、快,外似剛猛、實則內柔,周身動作高度協調配合,發力猛而有彈性,動做迅猛而靈活。外形、內意通達、順暢,肢體、氣血強健、柔活。因此。習練心意拳在健身和技擊方面都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2:戴氏心意拳發源於山西省晉中市祁縣,戴氏心意拳創始人名戴隆邦,系山西祁縣小韓村人氏,生於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卒於嘉慶十四年(1809),享年89歲,他自幼嗜武,聰穎過人,勤奮好學,一絲不苟,在武術世家的薰陶下,學文習武,全面繼承其祖師爺戴伯苗所傳的意拳,得意拳之奧妙,後承姬氏所創心意六合拳,並得曹繼武先生傳授古心意拳,傅山先生傳授內功心法(小周天功),結合各種武術(螳螂,八卦等)創戴氏心意拳。武術界將他尊為戴氏心意拳的開山鼻祖。戴氏心意拳在祁縣的傳播二百年來,戴隆邦父子及其傳人,本著寧肯失傳也不濫傳的宗旨,傳遞範圍極小。早期只限戴氏直系親屬,後來稍微擴大到同族同姓人士,但為數很少,祁縣人常說:“只聞戴家拳打人,不見戴家人練拳。”戴家高宅深院,習拳在會在公共場所,況家境富豪,不須以教拳養生。並且,戴氏在傳拳時,僅僅是傳以外姓弟子形意拳和少量會意拳,故戴之後,世人皆知有形意拳,而鮮聞心意拳。 在歷史上,山西戴氏心意拳由於受戴氏家族“只傳戴姓,不傳外家”的“家訓”的影響和制約,保持了古樸的拳術風貌。戴氏心意拳傳系主要以劈、鑽、崩、炮、橫五形拳,龍、虎、猴、馬、蛇、雞、燕、鷂、鷹、熊十形拳,烏牛擺頭、狸貓上樹、餓狗撲食、野馬踐槽、靈蛇拔草、金魚抖鱗、鷂子穿林七小形,裹、踐、鑽三拳,崩、背、炮三棍,養、坐、開、閘、砸、豎、射七步丹田功,一至五趟螳螂閘勢捶,挑頂、雲領、展截、裹胯四把,蹲猴勢樁、渾元樁,三才樁、兩儀樁、童子功等功、技、法、式為其拳法的傳承載體。

3:李老能生於1807年,名能,字能然,自號飛羽.河北省深州竇王莊村人,是形意拳的編創者。 清初,形意拳在山西、河南、河北得到廣泛的傳播,近百年來名手輩出。1914年,形意拳家郝恩光東渡日本,教授留日學生,遂把形意拳介紹到國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形意拳被列為全國武術表演和比賽項目,在全國各地都有開展。此外,在東南亞、日本、美國也有形意拳傳習,並有專門團體和刊物。 形意拳以五行拳(劈、蹦、鑽、炮、橫)和十二形拳(龍、虎、猴、馬、雞、鷂、燕、蛇、鼉、鳥台、鷹、熊)為基本拳法,其樁法以三體式為基礎。山西一些地區有以“站丹田”、“六合式”為基本樁法的。其他單練套路有五行連環、雜式錘、八式拳、四把拳、十二洪捶、出入洞、五行相生、龍虎鬥、八字功、上中下八手。對練套路有三手炮、五花炮、安身炮、九套環。器械練習以刀、槍、劍、棍為主,多以三合、六合、連環、三才等命名。 

心意拳,自古就與太極拳和八卦拳並稱為中國上三門拳法。心意拳、六合心意拳、心意六合、形意拳,是一個拳種不同的四個名稱。此拳由山西永濟尊村姬龍峰始祖開創以來,歷經四百六十多年的發展,名稱按序有:神拳、守洞神技、無手拳、守洞塵技、六合心意拳、心意六合拳、心意拳、意拳、六合拳、五行拳、行意拳、形意拳等名稱。無論各種名稱的心意拳,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在嚴密的師承關係下,一脈相傳,而形成了同一拳種而不同的風格。看各家的師承圖譜,就可以證明這一觀點。正由於歷代傑出人物和傳承風格的不同,所以形成了不同的風格和不同的修煉方法,以至產生了不同的名稱。綜上所述,心意拳各種不同名稱,都是隨當時的歷史背景,和各派傑出人物的習武心得而產生的。

發展傳承

四個名稱

心意拳,自古就與太極拳和八卦拳並稱為中國上三門拳法。心意拳、六合心意拳、心意六合、形意拳,是一個拳種不同的四個名稱。此拳由山西永濟尊村姬龍峰始祖開創以來,歷經四百六十多年的發展,名稱按序有:神拳、守洞神技、無手拳、守洞塵技、六合心意拳、心意六合拳、心意拳、形意拳等名稱。

無論各種名稱的心意拳,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在嚴密的師承關係下,一脈相傳,而形成了同一拳種而不同的風格。看各家的師承圖譜,就可以證明這一觀點。正由於歷代傑出人物和傳承風格的不同,所以形成了不同的風格和不同的修煉方法,以至產生了不同的名稱。綜上所述,心意拳各種不同名稱,都是隨當時的歷史背景,和各派傑出人物的習武心得而產生的。

創立

關於心意拳之創立,舊傳有三說:

一曰“心意拳為印度高僧達摩所創”。相傳南朝梁武帝大通元年(527),天竺(今印度)香至王之三子達摩泛海至廣州。武帝聞之,派使者迎其至建業(今南京)。後因話不投機而離梁,渡江到北魏,上嵩山少林寺,終日面壁,九年後圓寂。大同元年(535),葬於熊耳山定林寺。達摩死後,始有其傳播武技之說。後來,又有了關於其創立心意拳的傳說。民國十七年(1928),凌善清在其所著《形意五行拳圖說·形意拳之源流》中云:“六朝時,天竺僧達摩始挾其所謂西域技擊者來傳之於中土,於是北方之強者群起而趨之。今猶有所謂達摩拳、達摩劍等流傳於世,而形意拳亦其一也。”又云:“達摩所傳者,意在於攝生,而刺擊次之。形意拳者,其名譯自梵音,其旨即在於養氣,……寺僧有得其一體者,復興中國固有之武技融會而錯綜之,超逾騰踔,以之勝人。於是始有所謂少林拳者名於世,而去達摩所傳之意亦日愈遠。北宋時有張三豐者,隱武當為皇冠,究心達摩之術者若干年,得其玄奧,乃盡棄少林之成法,而一以練氣為主。有從之者,即授以形意拳以為練習初步。成效既著,學者蜂起,世人遂名之曰‘內家’,而稱少林為‘外家’,而形意一拳,至是亦遂為內家所專有矣。”

凌氏此說一出,曾引起了武術界同仁的非議。民國十九年(1930),徐哲東著《國技論略》,唐豪著《少林武當考》,均指出達摩與武術無關,達摩創拳為“偽作”,張三豐傳習形意更屬虛構。徐哲東說:“達摩首開禪宗,本以靜坐證誤而不落文字,言論為旨,其傳慧可,唯云:楞伽四卷可為心印,如果有易筋、洗髓何不與楞伽同言?豈易筋、洗髓之妙萬勝楞伽耶?此亦足為偽作之證矣。”

有關記載達摩身世經歷的史料《傳說正宏記》和《續高僧傳》以及《景德傳燈錄》等書均無達摩創心意拳之說。考心意諸古譜,如《姬際可自述》、王子誠《拳論質疑序》、曹繼武《拳論·十法摘要》、戴龍邦《六合拳序》、祁縣《戴良棟拳譜抄本》等墨本,都無片言隻字提及達摩創心意拳之事。更重要者,詳考心意拳內容,博大精深,融歷代拳經拳法為一爐,取中華傳統哲理為原理。如內功理論,本源於殷周時產生的易學;五行拳也是依據殷周時產生的陰陽五行學說所創;至於十二形拳中的龍、虎、蛇、馬、猴、雞等形象,則早在原始社會中便是部落所尊奉的圖騰了。達摩作為一個外國人,既然是“挾其所謂西域技擊者來傳之於中土,”為什麼其內容沒有一點西域特色,而完全體現的是中國風格呢?可見,心意拳並非來自印度。再說,達摩來到中國後僅僅八年時間,怎么可能創編出一個溶鑄了中國古老文化精華,又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拳種呢?更何況達摩到達中土後是在少林“面壁九年”後即圓寂的呢!

不難看出,達摩創立心意拳之說實為妄傳。究其原因,不過是托神名以示拳貴,使之易於傳播而已。民間尚有尊如來佛為心意拳之老祖者,可為一個佐證。

二曰“心意拳為岳飛所創”。此說最早見於文字的是曹繼武的“十法摘要”。曹氏云:“惟此六合拳者則出自宋朝岳武穆王。嗣後金元明數代,鮮有其技,至明末清初有蒲東諸馮姬隆風先生……遍訪名師,至終南山,得岳武穆王拳經。”戴龍邦承其師曹繼武之說,於乾隆十五年(1750)為“六合拳”作序云:“岳飛當童子時,受業於周侗師,精通槍法,以槍為拳,立法以教將佐,名曰意拳,神妙莫測,蓋從古未有之技也。”以後,便有了“心意十二形為岳飛被困牛頭山時所創”之說。此說順應了人們對清王朝統治的不滿和對民族英雄岳飛的敬仰心理,因而很快地被人們所認定,並廣泛地傳播開來。

民國時期,許多國術專著先後問世,比較有影響的有孫福全著《形意拳學》、《拳意述真》,劉殿琛著《形意拳術抉微》,姜容樵著《形意母拳》,薛顛著《形意拳術講義》等等。有的專著中,對岳飛創立心意拳的傳說予以肯定。如劉殿琛在其所著《形意拳術抉微》中云:“形意拳術一門為最合軍用,蓋該拳為岳武穆所發明。”然而,多數著作在述及岳飛或者周侗創心意時,均持謹慎態度,冠以“相傳”二字。如李燭塵之《國術史》,吳圖南之《國術概論》,高降衡之《形意拳基本行功秘法》(墨本)等,均取“相傳”、“或謂”之說。有的著作則對岳飛創立心意拳提出了質疑。姜容樵云:“形意拳,相傳創始於宋之岳武穆,第考諸史冊,僅載其知拳,而未詳其所治若何,及受之何人,傳與何方,學者憾焉。”徐哲東在其《國技論略》中進一步指出:“形意拳家言,形意拳傳自岳飛,其事終出於依託。蓋形意拳家借岳飛以增重也。形意拳是否岳飛之傳,亦可疑也。”徐哲東最早提出了岳飛創立心意拳乃是“依託”之說。我們深以為然。

首先,考諸史冊,《宋史》卷365《岳飛全傳》,洋洋近萬言,多記其作戰的經歷和戰功,只在開頭一段提到岳飛學文習武的情況:“少負氣節,沉厚寡言。家貧力學,尤好左氏春秋,孫吳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學射於周侗(編者註:這便是心意拳為周侗所創之由來),盡其術,能左右射。侗死,朔望設祭於其家。父義之曰:‘汝為時用,能殉國死乎?’宣和四年,真定宣撫劉耕募敢戰士,飛應募。”時岳飛19周歲,其學業、武術都是在這以前打下的基礎,以後便是緊張的19年戎馬生涯。

岳飛三子岳霖之子岳珂,字肅之,南宋時文學家、史學家,官拜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制置史。曾編撰《鄂王行實編年》以記岳飛大事,又編《金佗粹編》和《金佗續編》共58卷,為岳飛傳記的資料彙編。書中收集有詩文、表奏、戰報,以及高宗的御札、宋王朝的命令、札子等原始資料,以及傳記、軼事等,均未見岳飛創立心意拳的記載。再考一些私人著述,如徐夢莘的《三朝北盟會編》,熊克的《中興小紀》,李心傳的《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等,甚至查閱元代孔文卿的《地藏王證東窗事犯》及明代成化間的傳奇之作《精忠記》等,都無一字提及岳飛創心意拳術。

其次,再考岳飛生平。岳飛(1103-1142),字鵬舉,河南湯陰人,15歲結婚,16歲得子。15至19歲做韓家莊客。19歲初次投軍,不久回家,料理父親喪事。靖康元年(1126)應樞密院官員劉浩招募,再次投軍。其時,岳飛23歲。建炎二年(1128),岳飛以兩千兵破敵數萬於南薰門。建炎四年(1130),大敗金兵於靜安,收復建康。紹興元年(1131),大破曹成軍於岳州。紹興四年(1134),收復郢、襄陽、唐諸、隨州等地。紹興五年(1135),攻洞庭胡義軍。紹興六年(1136),下蔡州,還軍鄂州。紹興八年(1138),岳飛主張和金人決戰,上書力阻議和。紹興十年(1140),大敗金兵於京西、潁昌,收復河南等地,又大敗金兀朮於郾城,進軍朱仙鎮。宋帝聽秦檜議,詔岳飛班師。紹興十一年(1141),岳飛被害。

從諸多史家對岳飛生平的簡介中可以看出,岳飛23歲之前,主要精力除奔波生活之外,大多用於學文習武。這時,要創立一套拳術,從其年齡尚輕,閱歷有限等條件看,是不可能的。23歲之後,東征西討,南攻北戰,幾乎年年都有戰事。岳飛二次從軍後的十數年間,是在戰鬥異常緊張的情況下渡過的。前要以刀槍顧敵後要防奸佞陷害,常常晝夜不得解甲,數日無稍事休息的機會。而創拳立說,除自身條件外,尚需有較為充裕的時間,從創拳原理到拳法與套路的和諧統一,從由簡到繁的拳路創編,再到各拳的技法實用等等,都是短時間內不可能完成的。

再說,假如岳飛真的“以槍為拳,立法以教將佐”是事實。那么,習此心意拳者總該有成千上萬人吧?雖然岳飛被害後,岳氏家庭受到了株連,但是二十年後即紹興三十二(1162),宋孝宗趙慎已為其“平反”,並贈封為太師,賜謚“武穆”,遷葬於杭州棲霞嶺下。宋寧宗時,又追封為鄂王,死者岳飛及生者岳家子孫,均得榮寵。宋代武術大興,頗受統治者重視,由於戰亂頻繁,尚武的社會風氣進一步促進了武術的發展。民間有“錦標社”、“英略社”等練武組織,武藝高強的人可以上待“賣藝”,拳術套路已經成為拳師傳授武藝的主要內容,甚至還出現了以表演套路為職業的女藝人。詩人歐陽修曾作“日本刀歌”,北宋成書《武經總要》。宋太祖之拳,李全之槍,張威之棍,呼延贊之鞭等等都被記載而流傳下來。在這種濃郁的武風下,岳飛平反後,其拳應該和他的英名一樣,被廣泛傳播。然而,在他平反後直到宋王朝滅亡的一百多年間,竟沒有流傳岳飛所創之拳。相反,遠不知岳飛英名的許多人的武藝反而流傳下來了,這豈不是咄咄怪事!

元朝統治者深怕人民造反,因而嚴禁民間習武。但是,不少武術還是輾轉流傳下來。民間藝人把武述帶到戲曲里,保留了一些套路和技藝,如“關大王單刀會”、“追韓信”等。這時,岳飛仍然被戲曲家作為英雄人物描寫,他的故事被搬上了舞台,但仍不見其創拳之事,民間更不復有其傳。元朝取代宋王朝還不到九十年,元末,隨著農民起義的不斷發展,許多武藝逐漸復活起來。

明代是武藝集大成的大發展時期。由於統治者的提倡,各門武藝蓬勃興起,習武弄棒蔚然成風。平倭大將戚繼光甚至說:“若不學武藝,是不要性命的呆子。”到了明末,已出現了“內家”與“外家”的說法。明代成化年間,出現了歌頌岳飛的《精忠記》,但無論廟堂之高,還是江湖之遠,均不見其創立心意拳一說。戚繼光著《紀效新書》十八卷,可謂是中國古代軍事武學典籍中的名著,但仍無提及岳飛創心意拳之事。該書《拳經捷要》節中述及拳種時云:“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勢長拳,又有六步拳,猴拳,拳,各勢各有所稱,而實大同小異。至今溫家七十二拳,三十六合鎖,二十四棄探馬,八閃翻,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呂紅八下雖剛,未及綿張短打,山東李半天之腿,鷹爪王之拿,千跌張之跌,張伯敬之打,少林寺之棍,與青田棍法相兼,楊氏槍法與巴子拳棍,皆今之有名者。”試想,如果當時確有岳飛之心意拳,戚繼光是不可能不大書一筆的。

另外,清雍正十三年(1735)王自誠所作的《拳論質疑序》,也沒有提及心意拳為岳飛所創。岳飛創立心意拳之說,是曹繼武首先在他的《拳論·十法摘要》序中提出來的。也就是說,在岳飛已經去世將近六百年之後,才有了其創拳之說。

從以上史事可以看出:岳飛創意心意拳之說實為虛傳。究其原因,無非是“托英名以示拳貴”而已。翻閱史冊,幾乎隨處可見,民間結團集社、操辦大事以至於揭竺而起,都要依託於某一神靈或某一聖人。如太平天國托之於上帝,梁山好漢假託為星宿下凡,二郎拳托之於二郎神等等,實在是不足為怪的。不能否認,心意拳之於否認,心意拳之於岳飛所創,為其廣泛傳播確實起了很大的作用。三日“心意拳為姬際可始創”。此說自民國以後,尤其是近十數年來,已逐漸為廣大的形意界同仁所認定。

姬際可,字龍峰。朱祖姬從禮於明初由洪洞選定對蒲州。姬際可為八世姬訓之次子。自幼學文,13歲開始習武。五後年,父母相繼去世。姬際可20歲左右時,離家奔少林寺,出諸馮,過解州,翻越中條山時不幸馬前失蹄,跌入深澗。他手抓樹枝,沿峭壁攀登,險里逃生,終於到達少林。姬際可在少林寺學藝十載,頗得少林秘法,萬擅大槍絕術,有飛馬點椽並沒有之絕技,人號神槍。後來,少林寺主持請他做了師傅,專授武功。是時,清軍南下,各地反清志士雲集少林。姬際可素來敬仰岳飛精忠報國的精神,以反清復明為已任,遂與各路豪傑相商反清大計。後被清廷獲密,派親信入寺,姬際可險遭不測,於是下山出遊。先到南方,遍訪技擊名家,輾轉到峨嵋,又入漢中,逾秦嶺,上終南。“彼時因落魄江湖,毫無寸進,既不能遂平生之志,又不能重返故園,生趣毫無,遂生遁世之心”(《姬際可自述》)。可見,當時的姬際可既難遂反清復明之志,又有被清廷緝捕的危險。因此,他將希望寄託於創拳立法之上,以傳播其反清復明思想。可以說,這時的姬際可已經具備了創拳立法的主客觀條件。

首先,姬際可有著明確的政治目的和強烈的民族意識。他不能直接從事反清鬥爭,便創拳立法,以傳播反清思想。為達此目的,於是產生了終南山得岳武穆《六合拳經》這一託詞。《姬際可自述》云:“老朽備受艱辛,真乃言莫可喻。隻身宿古剎,四壁肅然,單將東配殿修葺以避風雪,深夜為猛獸咆哮所驚,難以就寢。一夜掣劍逐獸返歸,偶見西配殿內隱隱有光。當時明月皎潔,老朽疑由破窗射入。仔細辨別,更為可疑,頓生好感奇之心,燃油松上照,土蔽塵封,顯出點點微光。縱身一跳,跨上橫陀,竟見承塵之上有一柄古劍,一個木匣。老朽捧來端詳,劍鞘古雅,劍光耀目,鋒利異常,上嵌‘湯陰岳氏’四字,並無劍名。老朽不識其劍,實知其人。再啟木匣,卻是一部手冊,題名《六合經拳》,其中五行變化災害原理,陰陽造化之樞機,起落進退虛實之奧妙,武技之精華盡集於此。老朽感焉,悉心研習其精義,十易寒暑,會其理於一本,通其形於萬殊,以六合為法,五行十形為拳,以心之發動曰意,意之所向為拳,名曰心意六合拳。“字裡行間,可見姬際可用心之良苦:一方面以岳武穆為榜樣來勉勵自己,以實現其反清復明之志;另一方面將自己所創之拳托之於武穆拳經,以示拳貴,使之後學者珍重此拳。值得注意的是:姬際可依據所託的“六合拳經”,“以六合為法,五行十形為拳”將此拳名之曰“心意六合拳”。可見,“心意”一拳確為姬際可始創,並由其命名。

其次,姬際可具備創拳的文韜武略。姬氏上少林寺前已是文武全才,加上少林寺有豐富的秘笈資料,寺僧可精奧的拳法技藝,這種主客觀條件的結合,為姬氏創拳立法奠定了基礎。姬際可在少林寺十年間,又苦鑽少林秘笈,並涉足名山大川,遍訪技擊高手,從理論到實踐,逐漸使他成了一名武學大家。他承襲了中國古代武學的傳統和眾多拳經之精華,諸如陰陽、五行、六合等原理,參照元代太原人白玉峰在少林寺創編的龍、虎、豹、蛇、鶴等五拳,並根據對栽些飛禽走獸的細臻觀察與技擊要道,遂創編了五行拳和十形拳。

再次,創拳需要有充裕的時間和精力。清王朝立國前後,姬際可經歷了在家學大前提、少林學藝、進行反清復明活動,四出遊訪幾個階段。第一、二、三階段姬際可創拳的條件還不成熟,到了清康熙初,即第四階段,他目睹清王朝立國業已穩固,復國無望,於是雲遊天下,遍訪名家。這時,姬際可創立心意拳可謂瓜熟蒂落,已經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雍正十三年(1735),河南進士王自誠作《拳論質疑序》。這是繼《姬際可自述》之後最早的傳世墨本。《序》云:“拳之種類不同,他端亦不知創自何人,惟此六合拳則出自山西姬龍、姬鳳,二師乃係明末人也,精於槍法,人皆以為神,而先生猶有慮焉。以為吾處亂世,出則可操兵,歸則執槍可自衛,若當太平之日,刀兵鞘伏,倘遇不測,將何以御之。於是將槍法為拳法,會其理為一本,通基形於萬殊,名其拳曰六合。”王自誠肯定了“六合拳”出自山西姬氏,並肯定了其“將槍法為拳法”的立拳依據,只是未寫“心意”二字。而且將姬龍峰誤作姬龍、姬鳳二人。這種傳抄中的訛誤,正如《姬際可自述》一樣,傳到後來,由於字跡模糊,人們連現代漢語也加進去了,此實不足為怪。近年來,在《姬氏族譜》中查證出姬際可的生平,為心意拳創自姬際可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心意拳創立於反清復明的民族鬥爭十分激烈的清王朝立國之初,為山西永濟人姬際可所創。姬際可是一位崇尚岳飛精神,文武兼備的武術大家。而達摩創心意拳之傳說,則從另一方面說明了心意拳與少林寺的關係。民國十四年(1925)立的《車君毅齋紀念碑記》碑文開宗明義指出:心意拳為“少林外家支派”。可見姬際可創立的心意拳是汲取了中國歷代武術大家的拳理、拳法精華(包括少林拳理、拳法)使之融為一體,而又別於少林拳的一種具和獨特風格的拳術。

守洞塵技

在我們中華民族固有的武術種類中,每門或者每種武術都具有技擊和養生的功能,而且差不多每門、每派拳種都有自己的《拳譜》,這些《拳譜》就是武術文化的表現,而且《拳譜》中也都融有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內蘊,古老的心意六合拳是對外稱呼,而對內也有人把它叫作“守洞塵技藝”,這是從這門拳術的技擊和修煉內功而言的。心意六合拳其技擊要求每手每式都含有鷹熊二意在內,這就是鷹在天,從上視下;熊在地,從下視上。鷹為進,熊為退;鷹為攻,熊為守;鷹為打,熊為顧。而心意拳從養生的角度來看則每形每式每手每招都含有陰陽在內。同樣,鷹為陽,熊為陰;攻為陽,守為陰;打為陽,顧為陰。總之,這是心意六合拳的“鷹熊鬥智”而形成的俗定稱呼!所以我們又把心意六合拳俗稱為“守洞塵技”。這種上與下、前與後、左與右、進與退、顧與打、攻與守就是心意拳的陰陽兩儀理論在指導我們,不然,沒有這種理論對我們進行指導,要想練好心意拳是不可能的,心意拳的文化也就不存在了。

修煉含義

《心意拳六合譜》內的所謂“守洞”,從心意拳的技擊角度來說,“守洞塵技”是“鷹熊競技”而引發出此名稱,所以一般人會單純地認為“守洞”即為“熊守洞”或者“虎守洞”。因為心意拳的形法是“鷹熊鬥智”,或者說是從“鷹熊競技”而創造出來的拳術,當然是有它的道理的,故《拳譜》中有:“山麓精靈熊守洞,兩掌且防鷹熊爭”、“為要提防不勝心,好似猩猩出洞門”、“兩肘不離肋,兩手不離心,出洞入洞勁隨身”等,這就是從心意拳的技擊上來說的。上面已經說過,心意拳術里熊為顧、為守、為退;鷹為打、為攻、為進,這是心意拳的一般攻守之道和拳義,是心意拳術內涵的一個方面。而心意拳術的另一個方面,或者是說從心意拳術修煉的角度來說,“守洞”則是“閉口扣齒,舌頂上顎”。而實際上,“守洞塵技”是從道家的理、義、法、功、術等修煉方面借鑑過來的,我們不能平淡的、淺顯的去理解心意六合拳“守洞塵技”的高深和玄奧內涵。

盤根

心意拳的所謂盤根是指盤煉根本,修養靈性。心意拳在技擊上是“欺根拔節”的,修養靈根,是指心意拳的“內修外練”。道家的所謂“靈根”,其內是“堅髓骨、煉靈根,片片桃花洞裡春”。我們認為不論是對道家還是心意拳武術修煉家,這裡所指的“靈根”均是指人類本來的良知良能,是人類的一點輕靈中和之氣。練心意拳術的人對靈根的修煉,是指要從拳術的動作中體悟出每形每式的靈魂所在。靈根得到鍛鍊,愈煉愈明,可以光輝倍增,自然就有“片片桃花洞裡春”了。心意拳武術家更有其外的“根”,這個根就是從技擊的角度來說,久練可以站立如樹,不動如山,也就是功力,也就是“根”。我擊敵,要欺敵根,拔敵節,這也就是心意拳的“欺根拔節”。心意拳的“盤根”也就是擊敵時像拔一根草一樣,輕輕地就將對方這顆草連根拔掉。所以,心意拳不管是練“守洞”還是練“盤根”,這些都是心意拳修煉家必修的根本和關要,也同樣是心意拳文化的內涵之一。

社會影響

道家影響

道家思想是形成民族文化的基石,道家思想從春秋時期以來一直影響著中國的其它文化及其流派的形成,心意拳也必然要受到道家思想的影響。

《心意六合拳譜》內有詩曰:“盤根三步豈無因,配合分明天、地、人;要把此身高位置,先從本實煉精神”。大家從此詩一眼就看出,心意拳的理論和道家的思想是一體的,詩說得再明白不過了。前面我已說過,道家修煉是講究“天人合一”的,道家的生命觀是“我命由我不由天”,老子說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並說:“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之至柔,馳聘天下之至堅”。而心意拳正好又是道家思想在其中占有很大比重的,所以,《拳譜》中有“天為一大天,人為一小天”,心意拳的三才(也有人說是三皇)的修煉者也是從人體的上、中、下三盤齊修的,這就是心意拳的天、地、人的“天人合一”。而修煉者的“人根在上,樹根在下”,人根在上,所以守洞就要守上面的咀。《拳譜》中告訴我們“盤根三步”,所以,心意拳的修煉理應從“洞”(即口)上先修起。心意拳的修煉先從洞口“守洞”開始,要:“閉口扣齒,舌頂上齶”,扣齒就像我們居家要關門一樣,舌頂上齶就是關門以後又把門栓插上一樣,這就是心意拳的上部修煉方法。而中部的修煉則是要意守丹田或者氣貫丹田,這裡也有一個洞口即門一命門,也就是人的生命之門。下部的修煉則要守住另一個“洞口”,這就是人的肛門,心意拳的下部守洞則要“提肛合谷”。《心意六合拳譜》在“周天法”中說到:“緊撮谷道內要提,尾閭上起夾骨齊;玉枕難過目視頂,要下海底丹田基”。心意拳上部的“閉口扣齒”,中部的“氣貫丹田”,下部的“谷道上提”都是練功者打通前任後督二脈緊要關口,任督二脈打通以後則全身氣血可通,舒經活絡。舒經活絡氣血才能通暢,全身氣血流暢,人體精、氣、神才能充足。心意拳的“塵技”,塵是地,是紅塵的大千世界;而技是身法,是技術,是心意拳的實戰搏擊術。所有這些修煉都是要從“盤根”開始,一句話,也就是從踩腿的訓練開始,要做到“剛柔相濟”才行。

儒家影響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組成離不開道家思想和儒家的學說,所以,儒家的思想也必然要影響中華武術,特別是心意拳武術。這在《心意拳譜》中可以找到:“聞孔子不語力者,蓋尚德不尚力也。然夾谷之會,必用司馬。且曰武門有由,言不入於耳,是武力誠不可少也。於是顧其身家,顧其性命,為拳尚也”。我們知道孔子學自老子而創造了中國儒家的“中庸”之道,而心意拳也特別講究“中和”之氣的修煉,這就是儒家思想對心意拳文化的影響。據說孔子從老子學道畢業時,老子要考一考孔子,可他張著嘴就是不講話,要是平常人肯定不知所措,可是聰明的孔子馬上明白了,說:“啊!老師,您老這么一大把年齡了,舌頭(柔)依然存在,可是牙齒(剛)早已掉完了。這說明世間純剛不行,但如果太柔當然也不行,必須要剛柔相濟才行”。老子點頭,承認孔子悟出了“剛者易折,柔者易制”的道理。所以,孔子按照道家學說和老子的暗示,總結了“執其兩端用其中”的思想,創造了“中庸之道”的儒家學說。心意拳武術文化也悟出了“剛者易折,柔者易制”,所以,心意拳特別講究“剛柔相濟,陰陽互補”。這也就是心意拳的內外兼修。所以,心意六合拳的修煉要“閉口扣齒”(剛),“舌頂上顎”(柔);二者相合就形成了心意六合拳的“剛柔相濟”的修煉理論。

心意拳文化中不光充滿了道家思想和修煉方法,其中還多處借鑑和引進了儒家思想和修身養性的修煉方法,其最主要表現在儒家的“中和”上。我在“練功習武,中和為的”一文中指出,“中和”之道的修煉是心意拳的最高境界。“中和”是我國傳統哲學中最早的範疇之一,它是具有中華民族的強烈色彩的,孔子對“和”有很高的指示,是他提出“執其兩端用其中”的“中庸之道”。在其後的傳統養生學上,西漢的儒家董仲舒就提出過“中和養身”的理論,他曾說:“能以中和養其身者,其壽極命”。從以上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對心意拳文化的影響。

心意拳對於養氣的原則是“有氣則有力,無氣則無力”。所以《拳譜》中有“精養靈根氣養神,養功養道見天真;丹田養就千日寶,萬兩黃金不與人”。而管子也說過:“有氣則生,無氣則死,生者以其氣”。而孟子的名言:“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這些名言更明明白白地引用在《心意六合拳》譜中,說明心意拳理論和儒家學說的統一性。

兵家影響

心意拳文化中不光有道家和儒家思想在內,而且還多處引用了兵家學說,這其中特別是孫子、諸葛亮等人的軍事思想。如“天人合一”,不管道家、儒家皆如此。心意拳也是如此,所以《拳譜》中說:“天為一大天,人為一小天”。而軍事家諸葛亮曾說:“用兵之道在於人和”,他在“兵勢”一篇中曾經說道:“夫行兵之勢有三焉,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可見兵家思想和心意拳文化是一致的。

心意拳講究剛柔相濟,而諸葛亮的軍事思想也如此。如他在《將剛》中說:“養將者,其剛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強,以柔制剛。純柔純弱,其勢必削,純剛純強,其勢必亡,不柔不剛,合道之長”。他還說:“善戰者不怒,善勝者不懼”,這和心意拳的“天地交合,雲蔽日月,武藝相戰,蔽住五行”的道理是一致的。可見心意拳文化從諸葛亮軍事思想中借鑑許多。心意拳術講究動靜,而諸葛亮在《將誡》篇中說:“靜如潛魚,動若奔獺,擊崩若摧,合戰如虎”。練兵用武道理一樣。

《心意六合拳譜》在引用古人的軍事思想時,是古為今用的,尤為習武練武者必然要具備的素質和條件。

我們說練習心意拳,從小的作用來說是可以強身健體,從大的意義來說學好心意拳則可以強國強種。一個上乘武術家也就是能領兵打仗而成“萬人敵”的將軍。所謂“萬人敵”,就是《拳譜》內說的“智”與“勇”也。譜內說“其實貴和,和者智與勇合”。一人敵則是自身之武藝也,萬人敵則是領兵為將之道也。所以,《心意六合拳》譜內的“將才”篇則是完全引用了諸葛亮的“論將”篇。還有《六合拳序》中“能去能就,能弱能強,能進能退,能柔能剛,不動如山嶽,難知如陰陽,無窮如天地,充實如太蒼,浩渺如滄海,元耀如三光”。這段文字基本是引自諸葛亮的“治軍第九”(見《諸葛亮文集》)。另外,《拳譜》中有“將才論”一節,可以說基本上整段文字都是錄自諸葛亮的軍事思想,此處不贅引了。以上可說是心意拳文化中的兵家思想的體現。

醫學影響

心意拳是綜合諸家之長的優秀的內家上乘拳法,其內涵不可能不受到祖國醫學理論的影響。從我們心意拳譜內容來看,心意拳的拳理與醫學理論是相通的。祖國醫學提倡“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和於陰陽,調於四時”,“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上古天真論)《素問》中說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心意拳譜則說:“天有陰陽能下雨,拳有陰陽則能克敵制勝”。可見這些醫學理論與心意拳理論是一體的。所以,《黃帝內經》里稱“人與天地相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醫家的理論是“陰平陽秘”而精神乃治,這和心意拳的“三分練,七分養”的道理同。歷史上,有很多道家也是醫家,如彭祖,是有名的道家長壽者,也是一位醫家(傳說他活到767歲,一說800歲),他曾說過:“以和為貴”。而練我們心意拳術的心意拳武術家馬梅虎也活到119歲,可算是長壽之佼佼者了,他的長壽與他長期修煉心意拳的得益是分不開的。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心意拳講究“中和之道”的“守洞”的重要。所謂“和”,“心惟靜則和,心惟靜則親清”,通過“靜身存神”使元神變盛,使真氣充盈,精神專注,意念集中,就有可能激發人體內的特異功能。而醫家也是非常重視“中和之道”的,醫家的“守洞”就更重要了,祖國醫學所注重的病從口入,就是到了二十一世紀的現代,醫學還是非常重視的。故心意拳既體現了祖國的醫學思想,反過來更充實和發展了祖國的醫學理論。

融會貫通

心意六合拳秉承了中國道家“天人合一”和儒家的“中和之道”的思想,兵家的“兵行詭道”思想,醫學家的“人與天地相應”的思想,所以,心意拳講究“陰與陽,剛與柔,進與退”等中和之道的修煉。而《拳譜》說:“武勢者,其實貴和也,而和之中智與勇備也”。“武者,非與人爭,掃平之事也”。也就是說大到戰爭,小到人與人斗,最終的結局是把事情擺平,也就是說戰爭的最終目的也就是和,這就是人類的和平;而兩人相鬥,最後也還是要和的,這就是矛盾得到解決。所以,心意六合拳的宗旨是“得中和之理,會中和之精”。用武力最後解決最終還要“以和為始,以和為終”的。心意拳文化正是融進了我國道家、儒家、兵家、醫家等諸多家學說,所以它的包容量很大,因此它可以稱為中華武學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而心意拳也成為我國武學寶庫中難得的一門上乘拳法,心意拳文化也就不愧為中華武術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門好的武學和拳種,一個絕好的心意武術家,它不光有絕頂的武技(勇也),還要有很好的洞察力和解決問題的辦法(智也)。二人相較技時則心意拳家對敵方要首先“必見其陽,又見其陰,乃知其心;必見其外,又見其內,乃知其意”。這就是心意拳觀察敵人時的“心意”。將要對敵人動手時則要表現出“鷙鳥將擊,卑飛斂翼;猛獸將搏,弭耳俯首”的樣子,這就是心意拳的“形無形,意無意,無意中有真意”的智者形態。這樣讓敵人看不出自己的內意,這就是“大智不智,大謀不謀,大勇不勇”的誘敵鬥志。“君與臣,將與兵合一氣,蓋乾坤並無反意”,這樣“兵戰殺氣,無不取勝”。

所有這些,也都是心意拳文化豐富的內涵和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在起著巨大作用的結果。

拳法內容

真言解析

一、勇

心意拳心意拳

勇有兩層含義: 其一,是指有膽量,即勇敢。拳諺云:一膽、二力、三功夫;又云:與對手奮戰,放膽進成功。說的都是與敵交手時只有放膽進擊,毫不畏懼,才能搶敵機先,占據主動。如果沒有足夠的膽量,交手之前就已經心寒手軟,即便有滿身的功夫,也施展不出來。常言道:一夫拚命,萬夫莫當。若是具備了敢打敢拼,置生死於度外的精神,敵方縱多,又奈我何?所謂膽量的核心,就是這種大無畏的豪邁氣概。

其二,是指果斷。搏擊實戰之中,敵我雙方拳腳交加,你來我往,進攻和防守都必須堅決果斷,毫不猶豫。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惜過了一次機會就可能招致失敗,亡羊補牢之心是絕不可有的。拳諺云:交勇者不可思誤,思誤者寸步難行,即言此也。

二、猛
拳諺云:硬打硬進無遮攔,渾身齊到人難當。就是說與敵格鬥之時,不動則已,一動則奮不顧身,一往無前,寧有一進,勿有一退,強攻硬開,大打出手,不獲全勝,決不罷休。有人把“猛”字形容為惡虎竄澗之勢,大海揚波之威,其體現出來的這種捨生忘死的精神和震撼天地的氣概,的確道出了“猛”字的精義所在。心意六合拳的搏擊實戰,強調使用剛勁雄渾的力量給敵人以致命的打擊。在這裡,“猛”是一種力量的體現。動則七星並用,肘頂膝撞,密集猛烈,不給敵手喘息的機會;恰如狂風掃地一般勢不可擋,當者披靡。

三、短

短有兩種含義:一謂勁短,二謂勢短。勁短就是強調發勁要短促,腰胯催動,手足隨之,猝然一抖,內勁出矣。這種短勁俗稱“寸勁”、“激凜勁”或“抖擻勁”,是一種穿透力和震撼力極強的勁力,拳諺云:長勁不傷人,短勁才傷人。頭、肩、肘、手、胯、膝、足都具備了這種可怕的打擊力量,運用在搏擊實戰當中,可謂威力無窮。 勢短就是強調招法動作的短小精悍。心意六合拳是短打拳,尤擅長頭、的實戰運用,即所謂“中節”和“根節”的格鬥使用技巧。拳經云:“梢節打人如拔草,中節打人如親嘴,根節打人如走路。”

四、毒

眼要毒,心要毒,手要毒,如蛇蠍之毒也。 眼有監察之精,震懾之威。眼毒就是面對敵人的凌厲攻勢,處亂不迷,明察秋毫,將敵人的一拳一腳,一舉一動盡收眼底。心意六合拳上乘打法中有“截”字一法,最能體現眼毒的技擊意義。“截法者截手截心 截面截身截言而已。截手者,彼先動而截之;截身者,彼未動而截之;截面者,彼面露其色而截之……” 另外,眼毒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功夫深湛的內家拳高手;臨敵時目露精光,殺機盈盈,可使敵未交手即心虛膽顫,其戰必敗也,此謂之以神打人。 心為一身之主宰,心念一動,手腳隨之,心毒則手必毒。“上打雙眼下打襠”,遇敵不毒則必被敵傷,猶如打蛇不死反被蛇咬也。

五、急

急者疾也。遇敵好似火燒身,心急了,不可不疾。拳經云:七疾者,眼要疾,要疾,要疾,意要疾,出勢要疾,進退要疾,身法要疾也。疾非快也,儘管兩者表面意義近似,極易混淆,但從嚴格意義來看,其區別還是顯而易見的。快是指出手的速度短促,即從發動到觸及打擊目標的絕對時間短促,疾則是指對於敵方突發動向的猝然反應,猶如火星突然落於肌膚時的驟然一驚。

六、快

快之有二:心快與手快。 心快:對方稍露攻擊端倪,抻手即打,毫不猶豫,打倒再說,先下手為強,決不給敵人以搶占機先的可能。 手快:意到則手到,猶如電光火石之一閃,被擊者倒地尚不知你使用的是何種動作招法。

心快與手快合而為一即為速度,速度是拳家所需要具備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質,特別是內家拳講究以靜制動,後發先至,彼不動我不動,彼微動我先動。在這種獨特的實戰打法中,如果速度稍有欠缺,非但制敵不成,反而容易為敵所乘,遭受猛烈的還擊。拳經云:教師打教師,手快打手遲。又云:起手如閃電,閃電不及合眼,打人如迅雷,迅雷不及掩 耳。又云:打人不漏形,漏形不為能,皆言此義也。

七、狠

狠者,動輒不容情也。俗語說:上拳場猶如上戰場,上場不認親兄弟。臨敵格鬥,不是你死即是我傷,半點不可容情,若心慈手軟,網開一面,必反受其害。所以,拳家修養忍字當頭,不動則已,一動則下手狠辣,絕不留超生之念,此謂之心狠。狠的另一層含義是:拼搏到底、不屈不撓。在激烈的搏擊實戰中,只打別人而不被人打的事是沒有的,而且往往可能遇到勢均力敵或技高一籌的對手。這時,就需要發揚拼搏到底,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即使已頭破血流,筋疲力盡也決不退縮屈服。堅持,堅持,再堅持,敢于堅持到底的人永遠不會是失敗者。

狠的第三層含義是藐視敵人,面對突遇之敵,不知其功力深淺,必先存藐視敵人之心,方可勇氣倍增,揮灑自如。拳經云:起手不留情,留情不起手。

八、利

心意拳心意拳

利就是利落,講究上下一體,內外相隨,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力功,節節貫通,協調一致。一動則無所不動,一靜則四梢俱靜。與敵格鬥時指上打下,擊左示右,進則節節跟進,退則和身而退,勁整如一,渾然如鑄,猶如海濤擊石一般,轟然而起,轟然而落,乾淨利索,決不拖泥帶水。

實戰之魂

人之生命在氣血,拳之靈魂在勁捷。勁力越豐富,拳法越有生命力,勁力越藝術,生命力就越強盛。太極拳以勁力上的纏連綿柔,瀟灑飄逸而風靡全球,少林拳以勁剛勢猛,氣勢磅礴,風行大江南北,心意拳則以富含科學意蘊,由內催外勁達四梢而享譽華夏。故曰勁力衍變是心意拳實戰之魂。

運行軌跡

勁力即內勁之力,是精氣神聚合為一的抽象“衍化物”,是意識對動作產生反射的紐帶,是拳法變化的內在動力。靜若處子,動似電流,通過丹田的催動,它將使肢體產生生理性震動,可謂拳法之靈魂。

眾所周知,心意拳是由內催外以根帶梢之內功拳,拳法以“內向”為特徵,外形變化來自於內在動力牽動,故在內勁上既講究內容又講究藝術,因而有無“法”不含勁,無勁不見“法”之說。形變是勁變的表現,勁變是形變的母源,演練心意拳實質上是修煉內勁也。難怪老拳師如是說“一日可練三式,三年難悟一勁”。心意拳統稱勁變為“輻射”和“通達”,輻射系指勁力的走向,通達系指勁力的套用,故有“勁向六說”和“勁用三法”之說。勁向六說是上押、下押、左鏇、右轉、前擰、後拽。六說之中各具諸勁,都是以勁向而言,可謂五花八門無所不有。

七拳

心意拳的打法很兇狠,其源自於它開

創與抗金的戰場上,而後歷經戰火風煙的洗禮,終成一門歷經數百年而不變的原傳殺手掌法!!!它講究一招之內周身七拳打人,一個心意拳高手在一秒內起碼可以毖殺對手3處以上要害,簡單的說就是1秒內讓對手死上3次!心意六合拳內動無形,用必七體,頭、肩、肘、手、胯、膝、足,長短互用,相助為友。

優勢特點

養生

心意拳心意拳

心意拳是一個內容豐富而又系統的拳種.籠統的說.拳術運動都是有利於養生的.心意拳的理論基礎就是內外兼修.只要訓練方法得當.程式合理.循序漸進.是有養生效果的.養生的過程是隨著訓練的由淺入深而進行的.不過也得注意.度的把握.畢竟,練心意拳練出毛病的也是常有的.

學習

我們知道心意拳中主要是“十大真形”和它們的“十大靈法”。在心意拳形架中有動物爬行類:龍、蛇;有禽鳥飛行類:鷹、鷂、雞、燕;有走獸類:虎、馬、熊、猴。這些動物都是人類的好朋友,它們雖為動物,其特長是人類不能比擬的。動物在自然界都有各自的真靈和真性,人善走不如熊、虎、馬;善飛不如鷹、鷂、燕、雞;爬不如猴、蛇類。如虎的登山勇猛,熊的力大無窮,馬的俊美飄逸,猴的靈活多變,所有這些都是人類要學習的。它們的一些本領比人類大,與我們人類共同擁有一個地球,所以,我們一面要學習它們的優點和長處,一面還要和他們交朋友。人類由於受到紅塵世界的污染,人的本能靈性在逐漸地泯滅,人的靈活不如猴類,勇猛不如虎、豹,力大不如熊類,疾快不如駿馬,人類沒有翅膀不能像鳥兒那樣飛翔,不如魚兒那樣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生活,這一切都是人類需要向動物學習的。我們練心意拳的人有一句口頭禪說“學習動物拳,打挑領,放丹田;一去天朝前,再去地朝前”。所以我們在學習心意拳時,要學好拳術中動物的靈性和捕食技巧,還要研究動物,既要學習這些動物的長處和靈性,也要學會和動物相處,並和動物成為好朋友。

俱樂部

心意拳俱樂部於1997年在中國山西省成立,由第六代傳人,也是首位外國人傳人的,北西勝海任代表。心意拳俱樂部遵照中國的傳統方式進行學習。超越國家,民族,以及語言,文化和習慣上的差異,傳播正確的武術。教授學習山西省祁縣為中心傳承下來的戴氏心意拳。

而上述這一切,束展釋放能量,高低變化破敵之勢,由遠突進站位奪勢,都不是光站直了走近就行的,而必然要靠行進間雞步的變化發動而來,其實如心意拳“四把”的編排上,都是這般一束一展,一高一低地在安排著的,箇中練習所含的這個東西,不知學者們又是否都意識到了呢?

回到開頭所說,現在的心意拳練習者大都是練一套打一套,能偶爾用上一兩下所練的心意把勢已經很不錯了,又何能奢談更多呢?如果以膝肘擊人,對一般人來說吃一下就夠了,當然站直了打也無所謂——本來也沒什麼真正意義上的“對手”,更談不上是“格鬥”。所謂“殺雞何用牛刀?”但以此竟蠢蠢地以為雞步矮型之無用,則是貽笑大方了。

正因為雞步矮型往往只被真正懂得用法的朋友所識,所以它往往反被低俗群所嘲笑。其實格鬥中的高低變化是嚴肅而重要的課題,心意拳由冷兵時代過來,《手臂錄》論及:如果雙方都持四平槍怎么辦?那么須蹲身以“低四平”或長身以“高四平”破之。職業拳擊手如泰森者也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在比賽時做貓腰猛擊狀。擊劍台上也還常現著標誌性的低身弓步突刺動作。————而在祖國心意六合拳中,更是將這種高低展放變化有意識,有系統地運用在了拳把中,達到了“束展二字一命亡”這樣的認識高度。這不是故弄玄虛,而是前人留下的寶貴財富。我們切不可因為自己不會用,沒機會用,而將它丟棄。事實上對拳藝欲深造者,欲同國際武友切磋實戰者,這都是一筆寶貴的技術財富,一筆高級的財富。

相關知識

心意拳為什麼要練矮步?

心意拳為什麼要練矮步——踩雞步,並寓各種打法於雞步行進間?很多朋友說,站直了打更方便。沒錯,可以站直些打,也的確更方便。事實上,後世的河北形意拳就站得較高,五行拳的擊打高度同各種現代搏擊並無大異,十二形中的虎撲已基本同於平推(當然真正的練家還是體會到了其中有上下的變化)……為什麼心意拳入門還要踩雞步?據說盧嵩高先師還讓初學者們排好了隊在大操場上魚貫而行踩雞步?難道這只是考驗學者的毅力嗎?

身型的高低變化是心意拳打法的基本特色之一,是“束展”。站直了打,威力大減。而之所以朋友們說站著打很不錯,很大程度是我們沒意識到事實上我們實打的機會很少,也根本談不上再去辨別其中打法兇狠度的差異。

心意拳拳把很少有平來平去的,它總是含著向前斜上或斜下的勁意,這種“上”“下”不是含蓄的示意,而是要在操練時實實在在地打出來;不是玄妙的暗勁,而是要在身型上扎紮實實地做出來,真正做出“塌天”和“翻地”的勁意來。在實戰上,不是簡單的平擊,而是通過雞步弓牮步等的變化使自身突然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以達到:蓄勢--展放,也就是束身展身,“束展”二字,整個人象彈簧壓扁突然彈放,或象鋼索突然崩斷,將對手向前擊出的同時,有向上挫飛起來或向下砸頓下去的效果,威力當然不是平擊所能比。“虎撲”,“搖閃把”,“挑領”,“虎抱頭”,“捲地風”等都有斜上的翻勁,將對手斜上打出,而“鷹捉”“大劈”“斬捶”“一頭碎碑”等都有向下的罩勁,將對手斜下打出。比如大劈,大劈往往用在第二動,如第一動先由低身作“挑領”(近則“虎抱頭”)長身而起,將敵人打成(或驚成)被掀之勢,此時緊接大劈,沉身下勢,連肩帶背劈下,由上而下,這就不同於人站直時只是用肩平著去靠對方,而含有劈,砸,撞,壓,擠種種在內。如果同時管腳的話,那就象契槽里卡著一段木條,你一鑿下去,“嘣”,鑿子占了它的位置,而木條飛了——對手將被拔根摔出。而之所以有如此強大的威力,都是由於有身型的束展。

“束展”不僅威力大,而且在打鬥時更有機動變化性,使對手卒不及防。如上之第一動,由下而上,不管打到沒打到,它都打破了敵方的防守平衡,“驚勢”,而且達到了一個重要的目的:進身占位,這時再施的第二動大劈,就是真正的貼身打法了,所以“近身”哪裡來?是過程中打出來的,就象高手下棋,它暗含的第二下你往往事先察覺不到,而不是我喊“我要近你身”,而你反諷“你如何近得”。——這也正是心意拳老辣的地方。

而上述這一切,束展釋放能量,高低變化破敵之勢,由遠突進站位奪勢,都不是光站直了走近就行的,而必然要靠行進間雞步的變化發動而來,其實如心意拳“四把”的編排上,都是這般一束一展,一高一低地在安排著的,箇中練習所含的這個東西,不知學者們又是否都意識到了呢?

回到開頭所說,現在的心意拳練習者大都是練一套打一套,能偶爾用上一兩下所練的心意把勢已經很不錯了,又何能奢談更多呢?如果以膝肘擊人,對一般人來說吃一下就夠了,當然站直了打也無所謂——本來也沒什麼真正意義上的“對手”,更談不上是“格鬥”。所謂“殺雞何用牛刀?”但以此竟蠢蠢地以為雞步矮型之無用,則是貽笑大方了。

正因為雞步矮型往往只被真正懂得用法的朋友所識,所以它往往反被低俗群所嘲笑。其實格鬥中的高低變化是嚴肅而重要的課題,心意拳由冷兵時代過來,《手臂錄》論及:如果雙方都持四平槍怎么辦?那么須蹲身以“低四平”或長身以“高四平”破之。職業拳擊手如泰森者也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在比賽時做貓腰猛擊狀。擊劍台上也還常現著標誌性的低身弓步突刺動作。————而在祖國心意六合拳中,更是將這種高低展放變化有意識,有系統地運用在了拳把中,達到了“束展二字一命亡”這樣的認識高度。這不是故弄玄虛,而是前人留下的寶貴財富。我們切不可因為自己不會用,沒機會用,而將它丟棄。事實上對拳藝欲深造者,欲同國際武友切磋實戰者,這都是一筆寶貴的技術財富,一筆高級的財富。

中國武術

武術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歷史演進過程中不斷創造、逐漸形成的一個運動項目。中國武術是中國人引以為榮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在,就讓我們去領會中國武術的精髓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