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選擇

逆選擇是指由於交易雙方對產品的類型和質量等信息的不對稱而導致次貨驅趕良貨的一種現象。逆選擇問題說的就是這類市場。買主和賣主都按相同的方法對不同質量的產品進行分級,但只有賣主知道他所銷售的每單位商品的質量。買主最多只能覺察到以前銷售的商品的質量分布情況。買主無法鑑別商品的好壞,壞商品常常與好商品一起出售。經濟學家們早就認識到逆選擇問題干擾市場的有效運行。汽車集合以在0與1之間均勻分布的質量參數q為標誌。

簡介

考察一個有不同質量的產品相交換的市場。買主和賣主都按相同的方法對不同質量的產品進行分級,但只有賣主知道他所銷售的每單位商品的質量。買主最多只能覺察到以前銷售的商品的質量分布情況。買主無法鑑別商品的好壞,壞商品常常與好商品一起出售。逆選擇問題說的就是這類市場。

起源

經濟學家們早就認識到逆選擇問題干擾市場的有效運行。然而,這一問題的現代理論研究,則始於喬治.艾克洛夫(Gearge Akerlnf ) 1970年的論文《次品市場》,正如論文標題所提示的,他考察了一個各種式樣舊汽車的市場。汽車集合以在0與1之間均勻分布的質量參數q為標誌。對於質量q的汽車,他假定對賣主來說,其保留價值正好是q,而對買主來說,其保留價值則為(3/ 2)q。然後他提出在潛在的買主人數超過賣主人數的情況下,如何決定市場價格和交易最的問題。如果在這種市場上,雙方都能知道汽車的質量,如果要有效率,就要求所有的汽車都做成交易,而且如果市場是完全競爭的,則質量為q的汽車就能以(3/ 2)q的價格成交。不過艾克洛夫假定,買主只能知道以任何價格P出售的汽車的平均質量。因此,在此情況下,具有質量為q.或更差的汽車的任何賣主出售汽車.以任何價格P待售的汽車的平均質量等於可 q/2.已知價格與平均質量之間的這種關係,買主對任何待售的汽車的估價只能是C314)Po結果,市場上唯一的交換價格是0,沒有任何交易發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