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EAN
南亞國家聯盟的前身是由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3國於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東南亞聯盟。1967年8月7日至8日,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四國外長和馬來西亞副總理在泰國首都曼谷舉行會議,發表了《東南亞國家聯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協,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 ASEAN)的成立。成立30多年來,東協已日益成為東南亞地區以經濟合作為基礎的政治、經濟、安全一體化合作組織,並建立起一系列合作機制。現任東協秘書長王景榮 。
東協除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5個創始成員國外,20世紀80年代後,汶萊(1984年)、越南(1995年)、寮國(1997年)、緬甸(1997年)和高棉(1999年)5國先後加入該組織,使東協由最初成立時的5個成員國發展到目前的10個成員國。東協10國的總面積有45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 3億(1998年統計數字)。觀察員國為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協10個對話夥伴國是: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歐盟、印度、日本、紐西蘭、俄羅斯、韓國和美國。東協成員國GDP概況
東協的宗旨是以平等和協作精神,共同努力促進本地區的經濟成長、社會進步和文化發展;遵循正義、國家關係準則和《聯合國憲章》,促進本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同國際和地區組織進行緊密和互利的合作。
東協主要機構有首腦會議、外長會議、常務委員會、經濟部長會議、其他部長會議、秘書處、專門委員會以及民間和半官方機構。首腦會議是東協最高決策機構,自1995年召開首次會議以來每年舉行一次,已成為東協國家商討區域合作大計的最主要機制,主席由成員國輪流擔任。外長會議是制定東協基本政策的機構,每年輪流在成員國舉行。常務委員會主要討論東協外交政策,並落實具體合作項目。東協秘書處設在印尼首都雅加達,出版有《東協常務委員會報告》、《東協通訊》等刊物。
東協多方位外交
近年來,東協積極開展多方位外交。1994年7月成立東協地區論壇,1999年9月成立東亞-拉美合作論壇,10+3和10+1合作機制也應運而生,2002年1月又啟動東協自由貿易區。
1997年12月15日,首次東協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10+3)在馬來西亞舉行。東協各國和中日韓3國領導人就21世紀東亞地區的前景、發展與合作問題坦誠、深入地交換了意見,並取得廣泛共識。在10+3合作進程中,外交、財政、經濟、農林、旅遊和勞動等6個部長級會議機制已經建立,有力地推動了相關領域的合作。
與10+3並行的是東協分別與中日韓領導人(10+1)會議,即三個10+1合作機制。>>
2001年11月,在汶萊舉行的第5次東協與中國領導人(10+1)會議上,雙方領導人達成共識,一致同意在10年內建立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並授權經濟部長和高官儘早啟動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建成後將形成一個擁有17億人口、國內生產總值達2萬億美元、貿易總額達1.2萬億美元的大市場。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將成為由開發中國家組成的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為了早日實現東協內部的經濟一體化,東協自由貿易區2002年1月1日正式啟動。自由貿易區的目標是實現區域內貿易的零關稅。汶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6國已於2002年將絕大多數產品的關稅降至0-5%。越南、寮國、緬甸和高棉4國將於2015年實現這一目標。
2003年10月,東協第九次首腦會議在印尼巴厘島召開。與會各國首腦在會上通過了“東協共同體”宣言,確立了更為明確具體的目標,向更加密切的共同體邁進。這標誌著東協在政治、經濟、安全、社會與文化領域內的全面合作進入歷史新階段,並朝地區一體化邁進一大步。10月8日,中國政府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的第7次東協與中國領導人會議上宣布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並與東協簽署了宣布建立“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宣言,中國成為第一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的域外大國。
同年12月11日,日本和東南亞國家聯盟特別首腦會議在東京開幕,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在會議上宣布日本正式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
2004年7月,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了俄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的聯邦法律。>>
隨著經濟實力核影響的不斷加強,東協在地區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90年代初,東協率先發起東亞區域合作進程,逐步形成了以東協為中心的一系列區域合作機制。其中,東協與中日韓(10+3)、東協分別與中日韓(10+1)合作機制已經發展成為東亞合作的主要渠道。此外,東協還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歐盟、韓國、中國、俄羅斯和印度10個國家形成對話夥伴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