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興隆縣轄7個鎮、11個鄉、2個民族鄉:興隆鎮、半壁山鎮、掛蘭峪鎮、青松嶺鎮、藍旗營鎮、六道河鎮、平安堡鎮、北營房鎮、南天門滿族鄉、孤山子鄉、八卦嶺滿族鄉、陡子峪鄉、上石洞鄉、北水泉鄉、李家營鄉、大杖子鄉、蘑菇峪鄉、三道河鄉、安子嶺鄉、大水泉鄉。
2002年底,興隆縣面積3117.11平方千米,人口31.70萬。轄7個鎮、11個鄉、2個民族鄉,7個社區居委會、297個村委會。縣政府駐興隆鎮城西大街116號。
興隆鎮
鎮政府駐中央村。面積192平方千米,人口6.11萬。轄7個社區居委會、29個村委會:中央西、中央東、南土門、東區南、東區北、西關、東關;中央、三義、廟梁、西關、東關、北區、龍窩、大廟、雙林、南土門、小東區、大東區、黃酒館、上甸子、小汗溝、大河南、小河南、十四頃、紅石砬、王平石、大有屯、長河套、大灰窯、榆木林、楠木溝、楊樹灣、南雙洞、咋口峪、西八品葉。
六道河鎮
鎮政府駐六道河村。面積176平方千米,人口1.56萬。轄20個村委會:六道河、五道河、二道河、楊家台、六道溝、周家莊、朱家溝、小關門、北坎子、響水湖、桲欏台、趙北溝、大葦塘、前葦塘、北火道、楊樹溝、羅圈廠、思家嶺、南台、古磬。
半壁山鎮
鎮政府駐半壁山村。面積131平方千米,人口2.04萬。轄22個村委會:半壁山、佛爺來、黃門子、靳杖子、趙杖子、田杖子、八仙溝、擺宴堂、小子莊、車道峪、西窩鋪、河沿子、伙山子、大碌洞、小碌洞、松樹林、楸木林、驢叫、得山、靠山、西榆樹溝、東閆杖子。
掛蘭峪鎮
鎮政府駐掛蘭峪村。面積188平方千米,人口1.28萬。轄13個村委會:掛蘭峪、大鹿圈、二甸子、橡樹台、雙官鋪、金山子、龍洞峪、二撥子、三撥子、四撥子、六撥子、太平、西安。
平安堡鎮
鎮政府駐平安堡村。面積112平方千米,人口1.80萬。轄13個村委會:平安堡、克梨水、土城頭、郝家莊、蕎麥嶺、楚榆溝、東南溝、見財溝、八道河、撥東、撥西、水泉甸子、白毛甸子。
北營房鎮
鎮政府駐北營房村。面積132平方千米,人口1.42萬。轄10個村委會:北營房、上窩鋪、李家莊、姚柵子、西灣子、荒地溝、冰冷溝、四傾地、四道溝、煤嶺溝。
茅山鎮
鎮政府駐茅山村。面積181平方千米,人口1.42萬。轄19個村委會:茅山、西灣、花市、麻地、果園、花園、東峪、北三岔口、西三岔口、楊家窩棚、雨淋溝、雨淋川、後乾澗、董家店、螞蟻溝、老營盤、快活林、石門台、跑馬場。
北水泉鄉
鄉政府駐北水泉村。面積277平方千米,人口1.24萬。轄24個村委會:北水泉、三岔口、六里碑、苗耳洞、塔西溝、霧靈山、北雙洞、大安峪、水泉溝、陳家莊、馬家莊、翻水泉、下石洞、人參溝、陶家台、轉軸溝、梨樹溝、東梅寺、扁擔溝、苗榆桶、塔前、大溝、眼石、後季。
大杖子鄉
鄉政府駐大杖子村。面積239平方千米,人口1.72萬。轄20個村委會:大杖子、柳河口、車河堡、姜家莊、郝家營、永合堂、關杖子、邢杖子、高杖子、車河口、橋木樑、大冰溝、西大山、車河梁、小楊樹溝、西化魚溝、東化魚溝、山村、南道、石佛。
蘑菇峪鄉
鄉政府駐蘑菇峪村。面積334平方千米,人口1.74萬。轄22個村委會:蘑菇峪、城牆峪、大東峪、大西峪、王寶石、孫杖子、張杖子、宋杖子、李杖子、曹台子、門子哨、雙塘子、關門嶺、菜園子、解放、成功、天明、寬甸。
藍旗營鎮
鄉政府駐藍旗營村。面積98平方千米,人口1.33萬。轄14個村委會:藍旗營、西台子、楊樹林、青杏溝、葦子峪、佟家溝、大蘭口、馬圈子、大山、古石、蛇皮、東風、開莊、東榆樹溝。
安子嶺鄉
鄉政府駐安子嶺村。面積76平方千米,人口0.56萬。轄10個村委會:安子嶺、高板河、紅石溝、劉家莊、馬架溝、老虎溝、羊羔峪、天橋峪、雙爐台、上莊。
孤山子鄉
鄉政府駐孤山子村。面積75平方千米,人口1.08萬。轄8個村委會:孤山子、王杖子、榆木林、沙坡峪、天高、地厚、大佐、大廠。
鄉政府駐李家營村。面積152平方千米,人口1.06萬。轄7個村委會:下台子、欒家店、副將溝、趙家店、鑿子嶺、苗家營、楊家莊。
大水泉鄉
鄉政府駐大水泉村。面積218平方千米,人口1.40萬。轄14個村委會:大水泉、小水泉、田家莊、白馬川、劉杖子、小橫河、黃土梁、黃酒鋪、東廠子、糜子地、慶豐、雙廟、寶地、廠溝。
三道河鄉
鄉政府駐三道河村。面積118平方千米,人口1.55萬。轄18個村委會:三道河、鳩兒峪、灑河南、偏嶺子、大石門、大東溝、黃土嶺、黑峪溝、灰窯峪、楊樹林、雪山、西莊、東莊、中興、常溝、二堂、常富、花水。
上石洞鄉
鄉政府駐上石洞村。面積130平方千米,人口0.37萬。轄9個村委會:上石洞、中石洞、後深峪、小好地、大好地、營南峪、山神廟、柵子溝、米鋪。
陡子峪鄉
鄉政府駐劉家台。面積76平方千米,人口0.65萬。轄7個村委會:西陡子峪、東陡子峪、梯子峪、瀝水溝、前乾澗、水廠、龍門。
南天門滿族鄉
鄉政府駐南天門村。面積113平方千米,人口0.69萬。轄10個村委會:南天門、郭家莊、石廟子、牛圈子、大營盤、楊樹嶺、分水嶺、大窪、廟嶺、東八品葉。
八卦嶺滿族鄉
鄉政府駐八卦嶺村。面積102平方千米,人口1.35萬。轄8個村委會:八卦嶺、三道川、冷嘴峪、江湖峪、珍珠、西區、東區、草場。
水文氣候
![(圖)興隆縣](/img/9/a23/nBnauM3X3ADOzcTOwQzNxMjNzITM2gzMwYjMwADMwAzMxAzL0czLy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全縣年平均氣溫在 6.5~10.3度之間。縣境多山,氣溫垂直變化明顯。冬季盛吹西北季風,寒冷一月平均氣溫為-7.5度,夏季吹東南季風,天氣炎熱多雨,七月平均氣溫在22度以上,無霜期約為135天。秋多早霜,夏多冰雹,對農業生產影響較大。興隆年平均降水量為740.1毫米,是冀北多雨縣份之一,屬於中溫帶半濕潤區。降水量分配不均,夏季最多,冬春為少。年際變化大,地區差異大,降水由北向南遞增,東西走向的山脈迎風坡降水較多,備風坡降水少。由此可見,全縣降水豐沛,雨熱同期,對農林牧各業生產較為有利。雨量過分集中夏季並多暴雨,造成山洪,沖毀山地,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損失。興隆河流較多,多源於縣內中部山地,呈輻射狀向鄰縣分流。主要河流有灤河、柳河、撒河、黑河等。其中柳河最長,源於興隆縣西南六里坪山東葉品,在本縣柳河口注入灤河。興隆縣各河均屬山區性河流,水流湍急,沖刷力強,加之以流域內雨量集中,夏季常引起山洪暴發。
地理環境
![(圖)興隆縣](/img/f/e42/nBnauM3X3EDO3cjM0QzNxMjNzITM2gzMwYjMwADMwAzMxAzL0czL1c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全縣面積約為3123平方公里。人口為30.54萬人,平均每平方公里約97人。興隆縣是個多民族的縣,境內除漢族外,還居住著滿、蒙、回等少數民族。縣政府駐地興隆鎮。興隆是華北燕運動隆起地帶。燕山山脈綿亘於全境。山高坡陡,河谷縱橫,是地形崎嶇的深山區。平均海拔 1000米左右,為全市地勢最高的縣。霧靈山聳立在縣境西北部,海拔 2118米,其次獐狂山、六里坪、五鳳樓、月牙山等,海拔均在千米以上。興隆縣地勢北高南低,山地占總面積的90%河流兩岸有範圍較小的河谷平原,為興隆縣主要農耕區。
歷史沿革
清順治二年(1645年)劃興隆方圓800平方公里為馬蘭東陵後龍風水禁地,封禁270餘年。1915年開禁後,北京、天津等地客商爭相來此開設林木采植局及店鋪,一時商賈雲集,買賣興隆,形成集鎮。又因四周環山,故被時人稱為興隆山。1925年設興隆縣,因山為名。據《熱河省縣旗事情》:興隆山在興隆街後山,恰如屏風,為清皇陵後龍地。以興隆為名,取“龍依此而興”之意。
資源物產
![(圖)興隆縣](/img/3/fd1/nBnauM3XwQTNwITOyQzNxMjNzITM2gzMwYjMwADMwAzMxAzL0czL2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興隆縣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全縣有林地面積210萬畝,其中經濟林42萬畝,有各種果樹進2000萬株,果品年總產量9萬噸 左右,主要品種有山楂、蘋果、梨、板栗、核桃、柿子等。名聞海內外的“京東板栗”有“黑珍珠”之稱,是出口特色產品,年產量8000噸左右,居中國縣級產量第二位;興隆鐵山楂以其質地優良、營養豐富享譽各地,年產量15000噸以上,居中國縣級產量首位,是我國山楂生產基地縣。由於海拔較高,晝夜溫差大,水果口感好、含糖量高,暢銷各大城市。
礦產資源品種多、儲量大,主要有煤、鐵、金、銀、銅、鉬、硫鐵、錳、石英石等30多種,儲藏量約2億噸。此外,大理石、白雲石、花崗岩等建材20多種,多分布在鐵路沿線,部分已經開採利用。
全縣有15公里以上的河流10多條,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年平均氣溫8度,平均降水740毫米,平均相對濕度55%。此外,還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
![興隆縣](/img/c/893/nBnauM3XzQjN0UTM1MDOzETOwITM5YjN1gDMwADMwAzMxAzLzgzL4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興隆縣區位優勢明顯:距北京市區142公里,距天津市區176公里,距唐山市區145公里,距承德市區145公里,交通便利:京建、津承、興唐公路交會於縣城,京承鐵路貫穿縣城。縣級、鄉級公路網路如織,交通十分便利。郵電、通訊等基礎設施齊備:一萬門程控、127無線尋呼電話、自動電報發報網等一應俱全,商飲服務設施齊全。
經濟
綜述
2013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89億元,同比增長8.6%;全部財政收入達到9.7億元,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54528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9.8%和44.2%,增速居全市八縣第一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15.13億元,同比增長18.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91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151元,同比分別增長10.1%和14.4%。
第一產業
興隆縣大力發展林果產業,初步建成了以山楂、板栗、蘋果、核桃、梨、柿子等為主的七大果品生產基地,全縣各類果樹面積達到82萬畝,人均超3畝,其中,年產山楂20萬噸,板栗8.5萬噸,山楂、板栗產量均居全國縣級第一位,是全國的“山楂之鄉”、“板栗之鄉”。
第二產業
2012年,興隆縣縣基本形成了以礦山冶金、食品加工、醫藥化工為主的工業格局,礦山冶金方面,初步組建完成16家礦業集團,縣內年生產能力10萬噸以上鐵選企業27家,全縣年鐵精粉產量達到300萬噸,鐵、鋼生產能力各100萬噸。全縣新上新型水泥建材企業3家,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後,年可生產水泥熟料600萬噸。食品加工方面,全縣果品加工企業187家,其中市以上龍頭企業30家,年果品加工能力達到30萬噸,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67%,是全國首批農產品加工基地示範縣。產品主要有果蔬原漿、飲料、酒、罐頭、休閒食品、糕點餡料等5大類60多個品種,打造出G5、G48(出口日本)系列罐頭、齊鳴牌罐頭、怡達牌小食品、金米蘿月餅、綠源栗仁、摩奇豆沙、金興隆酒等一系列拳頭產品,主要出口日本、韓國和銷往京津等國內各大中城市。醫藥化工方面,希力藥業和霧靈藥業2家製藥企業均通過GMP認證,河北興安民用爆破器材有限公司是國防科工委重點扶持的民爆企業,年生產能力達到6.9萬噸,生產規模位居華北第一,全國同行業第三。天利海公司甲乙基麥芽酚生產能力達到3000噸,天民化工、凱興化工硫酸生產能力達到20萬噸。
第三產業
興隆縣始終把生態保護和發展休閒旅遊業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初步建成了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霧靈山為龍頭,興隆溶洞、六里坪、九龍潭、奇石谷等八個景區相互輝映的生態旅遊產品集群,先後簽約了將軍國際健康城、北大青鳥3G文化產業園等10大高端休閒旅遊項目,總投資480多億元,其中省重點休閒旅遊項目4項,且均已開工建設。截止2012年,全縣具備對外開放能力景區達到9個,賓館度假村發展到15家,接待總床位達到4000張,總餐位6000個,旅遊農家院發展到近500家,2012年,全縣入境遊客達到近7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31億元。
交通
京承鐵路由西向北貫穿全境,京承高速最近的下道口距縣城僅35公里,承唐高速自北向南橫貫全境,張唐鐵路、津興二級公路全面開工建設,京瀋客運專線、承平高速公路項目正在積極推進,境內還有京承、津承、興唐等幹線公路。
社會事業編輯
2013年,興隆縣新建、改擴建、維修校舍15.2萬平方米,新招錄和選聘中國小及幼兒教師85名,爭取省特崗教師50名;全縣基層醫療機構實現了藥品零差率銷售,全縣人口出生率9.98‰,人口自然增長率3.78‰;全年企業文化演出200餘場。
2013年,興隆縣實現養老保險擴面5676人,全縣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7.7%;城鎮職工、城鎮居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醫療保險參保總數30.95萬人,參保率達到95.5%;城鄉低保年補助標準分別提高984元和466元,全年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374.9萬元,向五保供養對象、重點優撫對象發放救助及撫恤金2139.8萬元。
旅遊
興隆縣地處縣城東北部的燕山主峰霧靈山。仙人塔、蓮花池、龍譚等景點已開發,年接待遊客10萬人次。另外還有窟窿山、藥丸洞、臥龍石等旅遊景觀。興隆縣還擁有亞太地區直徑最大的2.16米天文望遠境的北京天文台興隆觀測站。
六里坪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興隆鎮)縣城西南15公里處。六里坪國家森林公園,地處京、津、唐、承四城市交界處。公園總面積2250公頃,旅遊度假區地質構造以片麻岩為主,九龍潭觀光旅遊區山體以花崗岩為主。
特產
香菇
興隆香菇從80年代開始零星栽培,到二十世紀末(93年)開始大面積栽培。到2013年底,興隆食用菌種植面積已達到0.88萬畝,產量達到8.8萬噸,創產值42500萬元,香菇產業成為興隆縣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
板栗
興隆板栗又稱京東板栗,因地處北京東部而得名。興隆板栗的歷史悠久,早在《詩經》、《史記》中,就有“樹之榛栗”和“燕秦千樹栗,其人與萬戶侯”等的記載。
興隆板栗有“鐵桿莊稼”之稱,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是河北省出口農副產品中具有較大優勢的土特產品之一。2011年,興隆縣板栗總產量60158噸,產量躍居全國縣級第一。
山楂
由於興隆雨水充沛、溫差較大、礦物質豐富,所以生長的山楂果大、皮紅、酸甜適中、耐儲存、適合加工,深受國內外客商喜愛。因此,八十年代縣委縣政府就把山楂作為“縣樹”大面積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