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代碼
代碼 130822101:~201松樹林村 ~202田杖子村 ~203趙杖子村 ~204佛爺來村 ~205西窩鋪村 ~206半壁山村 ~207東閆杖子村 ~208百宴堂村 ~209靳杖子村 ~210於樹溝村 ~211得山村 ~212秋木林村 ~213河沿子村 ~214小子莊村 ~215伙山子村 ~216車道峪村 ~217大碌洞村 ~218八仙溝村 ~219小碌洞村 ~220靠山村 ~221驢叫村 ~222黃門子村
歷史沿革
1956年置半壁山鄉,1958年改紅星公社,1961年改半壁山公社,1984年改鎮。1997年,面積131平方千米,人口2萬人,轄半壁山、西榆樹溝、靳杖子、西窩鋪、擺宴堂、佛爺來、東閆杖子、趙杖子、田杖子、松樹林、小子莊、八仙溝、車道峪、得山、伙山子、黃門子、楸木林、河沿子、小碌洞、大碌洞、靠山、驢叫22個行政村。
經濟發展
該鎮實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的措施,發展林果業,建立林果示範工程:一是在黃門子村、趙杖子村建立了200畝速生豐產林育苗基地,使半壁山鎮成為歐美107、108楊基地;
二是在靳杖子村建立200畝黃桃生產基地,以供應本鎮食品加工企業生產原料,實現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形成良好的產業延伸鏈條,帶動全鎮經濟發展;
三是在八仙溝村建立50畝高標準梨園,引進市場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苗木,建立優質梨生產基地。同時,該鎮繼續大力發展板栗、富士蘋果等優勢產業,鼓勵農民利用春季大栽大育搞好優果嫁接、樹上樹下工程,提高產量和果品質量。在車道峪、八仙溝、伙山子、小子莊建立優質蘋果基地,利用車道峪農民蘋果協會,發揮名牌效益及輻射帶動作用,建成全鎮示範工程。並且,重點發展香菇、藥材等項目。
半壁山鎮總面積132平方公里,轄22個行政村,2005年底人口21412人。其中耕地面積1864.8公頃,林地面積2640.1公頃。森林覆蓋率為57%。
半壁山鎮作為興隆縣社會經濟發展較快的城鎮,在縣域城鎮體系規劃中被確定為興隆縣域東南部的中心城鎮,城鎮2005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67389萬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31374元,工農業及其他行業總產值達6.3億,財政總收入139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01元。
自然條件
全鎮大部村莊多分布在南北兩山之間的平川地帶。山地占百分之九十左右。土地較連片,適合機械化或半機械耕作,是境內主要的果品產區。
半壁山鎮地處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溫度變化較大,夏季較涼爽,多雷陣雨,偶有冰雹,冬季較為寒冷,年平均溫度9.6℃,歷年1月份最冷,平均溫度-9.3℃,年極端最低溫度-29.0℃;7—8月份最熱,平均溫度22.4℃;年極端最高溫度38.6℃,年平均降雨量518.8mm,每年的7—8月份降雨量最大,最集中,占年降雨量的60—70%,歷史最大年降雨量1312.8mm,全年無霜期162天,春夏季多西南風,冬季多西北風,風速1.7m/秒,年均無風日16天,相對濕度(u)60%,絕對濕度(e)8.5,年平均日照時數2841.8小時,平均冰凍深度1.19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