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山市

崑山市

崑山位於東經120°48′21″~121°09′04″、北緯31°06′34″~31°32′36″,處江蘇省東南部、上海與蘇州之間。北至東北與常熟、太倉兩市相連,南至東南與上海嘉定、青浦兩區接壤,西與吳江區、蘇州市區交界。東西最大直線距離33公里,南北48公里,總面積921.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占23.1%。2010年,總人口164.7萬人。崑山得名於位於崑山市區的崑山,崑山又叫玉峰山、馬鞍山,當地人多稱馬兒山。崑山歷史可以追溯到吳越文化鼎盛期,崑山是東亞越文化的重要源頭之一。崑山是“百戲之祖”崑曲的發源地,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百強縣之首。

基本信息

歷史

崑山市崑山市

崑山地處古三江口,北江婁江現在叫瀏河往北通長江出海,東江吳淞江向東經上海長江口出海,中江通蘇州。三江五湖是古代對江南的統稱,崑山腳下古代地扼江南出海通道。明中葉開拓黃浦江三江迅速萎縮之前,海船從三江直達吳東門,崑山港是吳越海軍的重要基地之一。

新石器時期,崑山地方已有人類活動。

夏、商時期,地屬揚州。

周時地稱婁邑(見載於清代《崑山縣誌》),屬吳國。

戰國吳王夫差二十三年(前473年),越滅吳,越人繼承吳王成為中國諸侯盟主,越王勾踐長子越王壽元年壬午,強晉被拆分為韓趙魏,越王勢力遍及中國及東亞東亞。

楚威王(前339年-前329年)滅越,地屬楚國。

秦置婁縣,屬會稽郡。

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婁縣屬荊國。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荊國除,婁縣屬會稽郡。高祖十二年(前195年),立劉濞為吳王,治荊國舊地,婁縣屬吳國。景帝四年(前153年),吳國廢,立劉非為江都王,治吳國舊地,婁縣屬江都國(見《漢書》、《史記》、《晉書》)。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江都國廢,婁縣屬會稽郡。王莽始建國年間(公元9-13年),婁縣更名婁治,屬會稽郡。

東漢建武十一年(35年),復名婁縣,仍屬會稽郡。永建四年(129年),分會稽郡置吳郡,婁縣屬吳郡。

三國、晉、宋、南齊、婁縣屬吳郡。

梁天臨六年(507年),分婁縣置信義縣,屬信義郡。大同初(535-536年),分信義縣置崑山縣。

陳時崑山屬吳郡。

隋開皇九年(589年),撤崑山縣(撤縣後地屬蘇州)。開皇十八年(598年),復置崑山縣,屬蘇州。大業元年(605年),蘇州改為吳州;大業三年(607年),吳州改為吳郡,崑山均為屬縣。

唐武德四年(621年),吳郡改為蘇州;天寶元年(742年),蘇州復為吳郡;乾元元年(758年),復改吳郡為蘇州,崑山均為屬縣。

五代後梁開平元年(907年),封錢鏐為吳越王,崑山屬吳越國蘇州。

後唐同光二年(924年),吳越置中吳軍治蘇州,崑山屬蘇州。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吳越國除,改蘇州為平江軍,崑山屬平江軍。政和三年(1113年),昇平江軍為平江府,崑山屬平江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昇平江府為平江路,崑山屬平江路。元貞元年(1295年),升崑山縣為崑山州,仍屬平江路。至正十六年(1356年),張士誠取平江路,改稱隆平府,崑山縣屬隆平府。次年,張士誠降元,隆平府復為平江路,崑山州屬平江路。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平江路改為蘇州府,崑山州屬蘇州府。

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崑山州為縣,仍屬蘇州府。

雍正二年(1724年),分崑山縣置新陽縣,兩縣同城分治。鹹豐十年(1860年)四月,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部將江南文將帥李文炳取崑山、新陽兩縣,改崑山名昆珊,兩縣同屬太平天國蘇福省。同治二年(1864年)四月,太平軍退走,復名崑山,與新陽縣同屬蘇州府。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崑山、新陽兩縣合併,仍名崑山縣,屬江蘇省上海道。民國3年6月,省改設5道,崑山屬蘇常道。民國16年廢道,直屬江蘇省。民國22年,省設13個行政督察區,崑山屬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同年12月,省改設9個行政督察區,崑山屬無錫區督察專員公署。民國24年9月,省改設10個行政督察區,崑山屬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26年11月15日,日軍占領崑山。次年5月,直屬日偽江蘇省政府。民國29年3月,汪偽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崑山直屬偽江蘇省政府。民國34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偽政府倒台。9月,崑山屬江蘇省江南行署。10月,省撤江南行署,建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崑山為屬縣。民國37年4月,省改設9個行政督察區,崑山隸屬不變。

1949年5月13日崑山解放,屬華東軍政委員會蘇南蘇州行政區專員專署。1950年10月14日,蘇南蘇州行政區專員公署改稱蘇南人民行政公署蘇州專員公署。1953年1月1日,江蘇省人民政府成立,崑山屬江蘇省蘇州專員公署。1968年3月26日,蘇州專員公署改稱蘇州專區革命委員會,1971年4月13日更名蘇州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7月改為蘇州地區行政公署,崑山均為屬縣。1983年1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江蘇省實行市管縣新體制,3月1日撤蘇州地區行政公署,崑山屬蘇州市。1989年崑山撤縣建市迄今。

江蘇崑山市當選2013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市第一名

行政區劃

崑山市崑山市

10個鎮:玉山鎮、巴城鎮、周市鎮、陸家鎮、花橋鎮、澱山湖鎮、張浦鎮、周莊鎮、千燈鎮、錦溪鎮。

玉山鎮轄:社區居委會(里厙、亭林、大西門、紅峰、玉峰、狀元涇、小桃園、倉基街、高板橋、採蓮、柏廬、新陽、新昆、東星、小澞岸、盆瀆村、正陽路、朝陽新村、朝陽門、躍進路、需浦、紅旗、婁苑、花園、海峰、蕭林、火炬、虹橋、星海、白馬涇、楓景苑、嚴家角、震川、力量、勝利、濂園、同心、新北);村委會(新南、火炬、廟燈、趙厙、大公、大同、青淞、江浦、共青、南漁、五聯、大漁、涇河、新樂、杜橋、廣福、唐龍、新江、新生、馬莊、群星、景村、南星瀆、燕橋浜、姜巷、大眾)。

巴城鎮轄:社區居委會(巴城、銀杏、薔薇、芙蓉、農場、並蒂蓮、玉石);村委會(武神潭、新開河、東陽澄湖、雉城湖、茅沙塘、巴城湖、龍潭湖、馬料江、紅楊河、巴漁、毛許、鳳凰、聯民、東嶽、石牌漁業村委會、夏東、華社、方港、武城、西南、環湖、綽墩山、正儀、榮亭、陽澄湖、通澄、黃泥山、正儀漁業村委會)。

周市鎮轄:社區居委會(周市、新鎮、陽光、桂冠、康涇灣、陸楊);村委會(市北、東明、斜塘、朱家灣、平莊、永共、白塘、中樂、珠涇、新鎮、東方、許家、超英、小涇、陸橋、橫漊、新塘)。

陸家鎮轄:社區居委會(育才、陸家、龍王、夏橋、合豐);村委會(陳巷、陸家、神童涇、泗橋、鄒家角、夏橋、車塘、合豐)。

花橋鎮轄:社區居委會(花橋、新安、橫漕、徐公橋篷曦園);村委會(上岸、東涇、金城、集善、周涇、順楊、巷浦、古南、蓬善、天福、新胡、星浜)。

澱山湖鎮轄:社區居委會(澱山湖、利民、石楊河、楊湘);村委會(金家莊、度城、興復、永新、晟泰、紅星、安上、雙護、楊湘涇、民和、新楊)。

張浦鎮轄:社區居委會(張浦、花園、振蘇、南港、大市);村委會(金華、張浦、花園、大直、七橋、趙陵、吳加、施家涇、三家、周巷、新塘、星金、新龍、白米、增光、林莊、安頭、南港、椿里、鄔家港、姜杭、尚明甸、南吉山、南姚、大市、盛家埭、東塘、新村、吉水)。

周莊鎮轄:貞豐里、全功路);村委會(東浜、全旺、高勇、雲南、復興、龍亭、祁浜、雙廟、龍鳳、南湖)。

千燈鎮轄:社區居委會(北大街、南大街、河東、中宅新村、石浦);村委會(西宿、南灣、支浦、前進、大潭、吳橋、陶橋、西橫、大唐、莊巷、蕭墅、善浦、石北、中節、新潭、石浦、餘項、馬巷、歇馬橋、陸家橋、年沙、新涇)。

錦溪鎮轄:社區居委會(上塘、下塘、長壽、鎮北);村委會(虬澤、盛塘、馬援莊、紅霞、計家墩、張家厙、孟子浜、幹家甸、北管涇、阮家浜、周家浜、顧家浜、長雲、袁甸、衛星、聯湖、朱浜、三聯、狹港、南前、陸涇)。

開發區轄:社區居委會(西灣、珠江、西河、玉龍、繡衣、繡東村、司徒街、東門、同豐、合興、群益、里黃、麗華、富華西、錦華、美華東、富華東、橫莊、兵希、樾城、美華西、蓬朗);村委會(章基、兵東、香堂、河寸涇、外塘角、陸家涇、盛莊、平巷、孔巷、兵西漁業村委會、新成、邵涇、馬塘、大通、增輝、建通、蓬南、蓬北、小連、雙林、石牌)。

2004年底行政區劃一覽

崑山市轄10個鎮。

玉山鎮面積118.00平方千米,人口135334人。

巴城鎮面積155.21平方千米,人口86086人。

周市鎮面積81.56平方千米,人口79217人。

陸家鎮面積35.80平方千米,人口83908人。

花橋鎮面積50.00平方千米,人口68104人。

澱山湖鎮 面積54.00平方千米,人口36346人。

張浦鎮面積116.27平方千米,人口100367人。

周莊鎮面積36.05平方千米,人口32002人。

千燈鎮面積83.94平方千米,人口94392人。

錦溪鎮面積90.69平方千米,人口58246人。

陸家鎮:原來叫籙葭公社。陸家鎮(籙葭浜)得名緣由,一說境內木瓜河南有一浜名為籙葭浜(今稱黃泥浜)或謂境內產籙葭葦,其色純綠,可制莆管,又說鎮中街道原為鶴塘浜,長菉葭草,即以名村。

花橋鎮:相傳道光年間黃渡營兵來此張貼告示,因當地無名,營兵在木橋詢問百姓,得知木橋周圍居民姓花,遂稱木橋為花家橋,鎮亦由此得名。

張鋪鎮:宋代即以形成集鎮,以內河“張浦”而得名。

周莊鎮:宋元佑元年周官封迪功郎,在此設莊,隧有周莊之稱,沿用至今。

巴城鎮:相傳大禹治水功成,曾封巴王於此,並稱巴王城。

人口

崑山市常住人口為1646318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763826人相比,十年共增加882492人,增長115.54%。年平均增長率為7.98%。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430714戶,家庭戶人口為1148083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67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23人減少0.56人。

地質地貌

崑山屬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境內河網密布,地勢平坦,自西南向東北略呈傾斜,自然坡度較小。地面高程多在2.8~3.7米之間(基準面:吳淞零點),部分高地達5~6米,平均為3.4米。北部為低洼圩區,中部為半高田地區,南部為瀕湖高田地區。

自然環境

崑山市崑山市

土地資源:全市面積921.3平方公里,約合138.2萬畝,其中耕地70.5萬畝,園地1.65萬畝,林地1.7萬畝,居民點及工礦用地33.62萬畝,交通用地8.13萬畝,水域30.9萬畝,未利用土地0.55萬畝。

水資源:全境河流總長1056.32公里,其中主要乾支河流62條,長457.51公里;湖泊41個,水面10餘萬畝。年均降水量1074毫米;年地表水中河湖蓄水6.9億立方米,承泄太湖來水51.3億立方米,引入長江水2.5億立方米;年地下水開採量約0.95億立方米。吳淞江、婁江橫穿東西。湖泊較大的有澱山湖、陽澄湖、澄湖、傀儡湖。

礦產資源:境內有昆石、紅泥、礦泉水等,尤昆石為奇。

生物資源:林木類有竹、松、梅、桑等,觀賞型樹種日漸增多,以瓊花為珍;野生藥用植物有百餘種,數並蒂蓮為貴;野生動物品種繁多,其中陽澄湖大閘蟹馳名中外。

旅遊資源:市內的亭林公園融自然景物與名勝古蹟於一體,玉峰山"百里平疇,一峰獨秀";古鎮周莊以"中國第一水鄉"聞名海內外,趙陵山良渚文化遺址被譽為1992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顧炎武墓、秦峰塔、文昌閣等歷史名勝廣受注目;陽澄湖、澱山湖的水上風情園、國際遊園、高爾夫球場、賽車俱樂部、度假村莊等現代化旅遊項目,令人樂而忘返;丹桂園大型主題公園集觀光、度假、遊樂、餐飲於一體,廣為遊人青睞。

氣象氣候

屬北亞熱帶南部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5.5℃;年平均降水量1097.1毫米,年平均日照時間2085.9小時,歷史極端最高氣溫39.0℃(2003年8月1日),歷史極端最低氣溫-11.7℃(1977年1月31日)。

交通運輸

崑山市崑山市

崑山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的東部,東距上海50公里,西鄰蘇州37公里。

航空:上海虹橋機場(距45公里,約半小時車程),上海浦東機場(距92公里,約1小時車程)。

港口:上海港(中國最大港口、距離60公里)、張家港(距100公里)、太倉瀏家港(距35公里),貨物經區內水道運達以上各港口可直接出口。

鐵路:京滬鐵路穿越開發區,並在區內設有二等客貨運輸站。

公路:區域內公路網健全,滬寧高速公路、機場路、312國道穿越開發區。

社會經濟

崑山市崑山市

崑山東面毗鄰上海,有京滬鐵路橫貫。經濟比較發達,2010年GDP2100.28億元,是中國第一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突破4000美元的縣級城市,2006年至2011年連續六年位列中國百強縣的第一位。崑山是江蘇的“東大門”,1989年9月28日撤縣設市,擁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綜合保稅區等著名園區。

2012年,本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725.32億元,按現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2.0%。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二、三產業共同推動經濟成長的格局進一步鞏固。全年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24.46億元,增長10.3%;第二產業增加值1631.25億元,增長8.0%;第三產業增加值1069.61億元,增長18.8%,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9.2%,比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16.53萬元(按現行匯率折2.62萬美元)。

2013年,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920億元,比上年增長10%;工業總產值8870億元,增長4.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43.5億元,增長10.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40億元,增長9.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68億元,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70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5750元,分別增長10%和11.1%。實現台灣電電公會“大陸綜合實力極力推薦城市”五連冠。連續五年排名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縣級城市第一。連續九年位列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榜首。

農業

崑山土地資源豐富,農村向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民國年間,崑山市有耕地百萬餘畝,人均占有耕地約3.8畝。由於受封建生產關係的束縛和頻繁的水澇災害,加上血吸蟲病嚴重流行,田多勞力少,生產力較低。1949年,糧食總產量僅15萬噸,油菜籽總產量5075噸;種植業總產值5494萬元(按1980年不變價格,下同)。

建國後,經過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興修水利,推廣農業新技術以及防治血吸蟲病,生產力不斷提高。1957年,糧食總產量達到23.19萬噸,種植業總產值9362萬元,分別比1949年增長54.6%和70.4%。

1958年的“大躍進”,違背了經濟發展規律,加之自然災害的影響,糧食連續三年大幅度減產。1961年糧食總產量降至18.42萬噸。1962年貫徹調整方針,落實各項政策,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1964年,糧食總產量達到32萬噸,種植業總產值達12643萬元。“文化大革命”中,片面強調農業“以糧為綱”,產量雖有增加,但經濟效益不高。種植業總產值1966年為14064萬元,1976年為17295萬元,年遞增率僅2.1%。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業生產走上了健康、協調發展的道路。1983年,崑山市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並調整產業結構,農林牧副漁得到全面發展。1987年,糧食總產達到42。72萬噸,油菜籽總產3.02萬噸,分別比1949年增長1.8倍和4.9倍。種植業總產值由1949年的5494萬元,提高到1987年的35125萬元,增長5.4倍。1949~1987年39年間,為國家提供商品糧700萬噸,平均每年18萬噸,最高的1984年為27.5萬噸,平均每個農村勞動力超過1噸糧。從事種植業的勞力在農村勞動力中的比重,由70年代的95%,減少到36.65%,人均創產值3162元,比70年代增長85%,比1949年增長6.29倍。有近20萬勞動力向鄉鎮企業和多種經營轉移。

“九五”期末(2000年),崑山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2.36億元,比上年增長1.6%。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播種面積的比例由1999年的65:35調整為50:50,良種覆蓋率達98%以上;養殖業的比重達到57.6%。

2007年,崑山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3.47億元,比上年增長6.7%。到2007年底,全市無公害、綠色食品果蔬生產基地44個;無公害果蔬產品106個,綠色食品果蔬產品198個,無公害、綠色食品的蔬菜和瓜果總產量達9萬噸,同比增長12.0%。

2012年,崑山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1.65億元,比上年增長9.6%。

工業

崑山民間手工作坊起始較早。明嘉靖年間,張浦鎮就有孟景淳酒坊,專為皇宮釀製御酒及調味用醋。小西門晉隆油坊,建於清同治年間。光緒五年(1879年),建蓬閬萬源醬酒廠。朝陽門同豐義蠋棧,建於光緒十八年(1892年),年產燭240擔。民國元年(1912年),張浦建成華綸織布廠。是年,崑山市共有工廠9戶,工徒241人,產品價值24892元。夏布是崑山手工業的一大特色,以昆北周市、石牌出產的惠安布最為有名。民國初,崑山市有5000多織戶。民國13年,在江蘇省第三次地方物品展覽會上,崑山夏布被評為一等品,後因洋布傾銷逐漸衰落。民國37年,崑山市有工廠113戶,其中碾米廠36戶、榨油廠8戶、軋花廠14戶、釀造廠18戶、糖果糕點茶食工場24戶、印刷廠5戶、麵粉廠3戶、磚瓦廠2戶、電氣廠2戶、染織廠1戶。

建國後,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經過三年恢復和第一個五年計畫,工業生產增長很快。1957年,崑山市工業總產值4694.2萬元,是1949年的2.6倍。1958年在“大躍進”的思想指導下,土水泥、土化肥、土農藥廠遍地開花,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很大浪費。1960年以後,貫徹執行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整頓工業,停辦工廠,下放職工。1962年,崑山市工業總產值4857.3萬元,比1957年只增長3.5%。“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廣大幹部職工堅守崗位,工業產值仍有所增長。1976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工業得到較快發展。1978年,崑山市工業企業902個、職工35061人,完成產值22404萬元,比1976年增長40%。其中國營工業占56%,縣屬集體工業占12.4%,社隊工業占31.6%。

1984年以來,在改革開放的方針指引下,崑山充分發揮東鄰上海市、西連蘇、錫、常的地理優勢和水陸交通方便的有利條件,敞開城鄉大門,積極外引內聯,並自費新建經濟技術開發區,廣泛開展橫向經濟技術協作,興辦了一批骨幹企業,逐步形成了紡織、輕工、機械、冶金、電子、化工、醫藥、食品、建材等門類較為齊全,具有一定規模和相當水平的工業體系。至1987年,崑山市有工業企業775個(其中縣屬工業133個,鄉鎮村辦企業1501個,城鄉合作工業136個。

2000年,崑山市實現工業總產值430.61億元,比上年增長17。7%,按所有制分:國有工業總產值15.71億元,增長3.4%,集體工業總產值33.92億元,下降4.5%,三資工業總產值306.93億元,增長28.9%;按隸屬關係分:市屬工業產值200.54億元,農村工業產值230.07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3.2%和13.2%。

2007年,崑山市工業產值突破4000億元,達4030.65億元,比上年增長30.7%。

2012年,崑山市實現工業總產值8520.51億元,比上年增長6.5%。

商業

1956年,對私營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原來以私營商業為主的商業體制,逐步由國營(包括公私合營)和供銷合作商業所代替,市場繁榮,物價穩定。

1987年,全縣各種類型的商業經營機構6342個,商業人員16646人,農副產品收購總額26643萬元,社會商品零售總額57417萬元,分別比1978年增長2倍和4.4倍。

2000年,崑山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額35.66億元,比上年增長10.4%。

2007年,崑山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1.01億元,比上年增長19.3%。

2012年,崑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3.62億元,比上年增長17.3%。

交通

航空

蘇南碩放國際機場(距40公里,約40分鐘車程)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距42公里,約50分鐘車程)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距92公里,約70分鐘車程)

水路

蘇州港太倉港區(距25公里)、上海港(距離60公里)、蘇州港張家港港區(距80公里),貨物經區內水道運達以上各港口可直接出口。

陸路

京滬鐵路在崑山設有一等客貨運輸綜合站崑山站。

滬寧城際高速鐵路在崑山境內設有崑山南站、陽澄湖站、花橋站。

京滬高速鐵路在崑山境內設崑山南站。

區域內公路網健全,境內有滬寧高速、蘇州繞城高速蘇滬高速蘇崑太高速常昆高速、312國道等穿過境內。

軌道交通

全國首例省際捷運上海捷運11號線安亭至花橋段獲國家發改委批准建設,並設立三座高架站:兆豐路站、光明路站、花橋站。

設施與服務

金融

崑山市崑山市

設有中國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信實業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等家金融保險機構家風險投資公司人力戶籍人口66.68萬人,常住人口140萬。人才總量達到萬人,每萬人人才擁有量居江蘇同類城市首位。擁有省級人才市場江蘇高新技術(崑山)人才市場

教育

全日制高等院校8所,在校大學生約3萬名;包括解放軍外國語學院蘇州大學套用技術學院、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崑山學院、矽湖職業技術學院、登雲科技職業學院、托普信息技術學院福納影視學院等。

美國杜克大學正在崑山建設占地1.5平方公里、可容納60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國的優秀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的極其先進典雅的新校區。崑山杜克大學首期建築造價近12億元人民幣,以低碳環保為特色,2013年第3季度投入使用。

華東康橋國際學校,總投資逾5億元人民幣,占地面積約215畝,開設包括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在內的100個班,是一所幼稚園到高中十五年一貫制的學校。為廣大學子提供“厚植東方文化,探索西方思維”的國際化雙語學習環境。

崑山還設有涉外幼稚園、國際學校、華東台商子女學校、加拿大聖約翰學校等。

崑山擁有兩所四星級(國家級示範高中):震川高級中學崑山中學

醫療

現有醫療衛生機構308所,其中醫院19所,醫療床位約3500張。其中主要的醫院有;崑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崑山市第二人民醫院,崑山市第三人民醫院,崑山市第四人民醫院,崑山市第六人民醫院,崑山市中醫醫院,崑山宗仁卿醫院,崑山市眼耳鼻喉醫院等。

其中,江蘇大學附屬崑山第一人民醫院被評為三級乙等綜合醫院,崑山市中醫院被評為三級乙等中醫醫院。

文體

現有公共圖書館、檔案館、崑曲博物館、大戲院、體育場、游泳館、市民活動中心等一批文化體育設施,並擁有三個國際標準的高爾夫球場

旅遊

崑山蘊育了百戲之祖的崑曲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其為首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千年古鎮周莊被譽為中國第一水鄉。昆石、瓊花、並蒂蓮人崑山三寶展覽崑山科技文化博覽中心常年承辦各類大型的商務展覽、展示和文化藝術博覽活動。

居住

現有涉外旅遊飯店、星級賓館多家,並建有一批高檔別墅和外商公寓、適合外商入住的生活區。

旅遊景點

丹桂苑古鎮千燈錦溪 良渚文化遺址亭林公園陽澄湖旅遊度假中心

崑山名人

春申君(?—前238)戰國時楚國貴族,門下食客三千,崑山屬於他的封地。

陸機(261—303)西晉文學家,他寫的《文賦》是古代重要的文學論文。

陸雲(262—303)西晉文學家,文才與其兄陸機齊名,時稱“二陸”。

祖沖之(429—500)著名數學家,南朝宋孝建年間,曾任婁縣(今崑山市)縣令。

朱燮(?—613)隋末農民起義軍首領,

范成大(1126—1193)著名詩人,為南宋四大家之一。

劉過(1154—1206)南宋詩人,以“詩俠”名震文壇。

衛涇(1159—1226)南宋文學家,崑山第一位狀元。

朱德潤(1294—1365)元代畫家,善詩文。

顧瑛(1310—1369)元代文學家,家世豪富,輕財結客。

沈萬三(1330年-1379年)元末明初江南首富(一說全國首富),明初助築首都城牆三分之一。

盧熊(1331—1380)知識廣博,善詩文,撰《吳郡廣志》,是現存明志中較早的府志之一

王履(1332—1391)元末明初著名的醫學家、畫家。

顧堅元代戲曲家,崑山腔的創始人之一。

夏昶(1388—1470)明代著名書畫家,擅畫墨竹

費信(1388—?)明代航海家,曾四下西洋。

葉盛(1420—1474)明代著名藏書家,官至吏部左侍郎,為官清廉。

毛澄(1460—1523)狀元,官至禮部尚書,封太子太傅和世襲錦衣衛指揮同知。

盧志醫學家,曾任御醫。

方鵬(1470—1540)官至南京太常寺正卿,修《嘉靖崑山縣誌》。

顧鼎臣(1473—1540)狀元,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建議崑山築城獲準,崑山得以免遭倭難。

魏校(1483—1543)明代哲學家,“南都四君子”之一。

魏良輔明代著名戲曲家,崑曲創始人之一。

歸有光(1507—1571)明代著名散文家,工詩文,“唐宋派”代表。

俞允文(1513—1579)明代書法家,善詩文。

梁辰魚(1520—1590)明代劇作家,崑劇創始人之一。

鄭若曾通曉天文地理,佐戚繼光抗倭。

鄭若皋醫學家,任太醫院吏目,因彈劾嚴嵩父子被害。

鄭若庸(1490—?)明代戲曲家,善詩及古文詞。

葛成(1568—1630)明代反稅監鬥爭領袖,世稱“葛將軍”。

王佐才(?—1645)明代武進士,領導崑山軍民抗清,後力竭城陷不屈而死。

歸莊(1613—1673)工詩文,善書畫,顧炎武好友,人稱“歸奇顧怪”。

顧炎武(1613—1682)明末清初傑出的思想家、愛國學者。

陳圓圓(1623-1695)出生於崑山盆瀆村的貧困家庭。年紀很輕的時候她就離開崑山,沿古婁江西去,流落蘇州,名冠蘇州梨園,響譽江南,時為稱“江南八艷”之一。

葉方藹(1629—1682)官至禮部尚書,為官清廉。

龔賢(1618—1689)清代著名書畫家,“金陵八家”之首。

徐元文(1634—1691)狀元,官至文華殿大學士。

徐乾學(1631—1694)官至刑部尚書,建“傳是樓”,藏書極富。

朱柏廬(1627—1698)清代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所著《治家格言》廣為流傳。

呂熊(?—1680)清初文學家。

徐秉義(1633—1711)官至吏部右侍郎,與兄乾學、弟元文都以一甲登第,稱“同胞三鼎甲”。

王鳴盛(1722—1797)清代史學家、經學家,官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

王學浩(1754—1832)善詩,精書畫,又工醫術。

潘道根(1788—1858)通詩文經史、音韻訓詁,以教書行醫為生,遇貧苦人家則不收酬金。

王韜(1828—1897)曾為英國傳教士翻譯中國經書,主編《循環日報》宣傳變法維新。

趙元益(1840—1902)向中國國內傳播先進科學技術的先行者之一,又收集罕見書籍加以刻印。

徐兆卿(1877—1930)善治臌脹病及中醫傷外科,醫名遠揚。

余天遂(1882—1930)工書畫擅治印,通醫學,南社社員,曾任孫中山秘書。

方還(1866—1932)著名教育家、書法家。

鄭伯鈞(1890—1934)名醫,醫術精湛,積勞成疾而卒。

邱樾(1860—1936)學問淵博,藏書極富,熱心公益,樂善好施。

錢鳴球(1866—1936)好學能文,博通經史,又研習中醫學,醫譽斐然。

胡石予(1868—1938)教育家,南社社員,“江南三大儒”之一。

朱文鑫(1883—1938)天文學家,加入同盟會,參與討袁革命。

閔采臣(1877—1939)蜚聲吳中的名醫。

李肖白(1895—1940)擅書法,學識淵博,志行高潔,拒入仕途。

錢復(1902—1940)組織游擊隊進行抗日活動,被捕後堅強不屈,英勇就義。

陳定達(1902—1940)參加地下抗日工作,被捕後堅決拒寫悔過書,犧牲於南京雨花台。

吳粹倫(1883—1941)教育家,博學多能,精理科,為師循循善誘,誨人不倦。

沈詳驥(1898—1941)參加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被捕後嚴守黨的秘密,壯烈犧牲。

戴軼凡(1872—1942)名醫,擅長兒科,醫名遠播。

王德森(1856—1943)名醫,精內、外、婦、幼各科。善詩文,分篡《昆新兩縣續補合志》。

俞時驤(1918—1945)陳納德空中飛虎大隊飛行員,執行任務時英勇犧牲,時年26歲。

張志和(1914—1945)參加新四軍江抗部隊,後來從事黨的秘密工作,在上海浦東犧牲。

葉楚傖(1887—1946)文學家,南社成員,國民黨元老。

汪盛年(1917—1947)愛國科學家,在冶金領域有卓越成就。

王慰伯(1894—1948)懸壺濟世,勤於著述,名振一方。

費公直(1880—1952)南社社員,留日學醫,發展組織周莊紅十字會

黃佩林(1931—1952)抗美援朝中,用炸彈綁身,與敵軍坦克同歸於盡,可歌可泣。

鄔俊才(1900—1954)精於中醫內、婦科,創設新生聯合診所,留有《濟廬醫案》。

王文顯(1886—1955)留英歸國,致力於戲劇教學,桃李滿天下。

俞楚白(1889—1955)土木工程師,工商界愛國人士。

陳香濤(1897—1956)名醫,精於婦科,擅治不育之症。

龐調侯(1891—1958)名醫,獻出祖傳秘方,為血吸蟲病患者帶來福音。

陳秀英(1891—1960)女,奧灶館創始人,擅長刺繡和烹飪。

朱文熊(1883—1961)漢語文字改革的先驅。

徐士浩(1899—1961)民國時最著名的律師之一。

吳秀松(1889—1966)崑曲藝人,被譽為“神笛吹師”,于格律音韻造詣極深。

陸修棠(1911—1966)著名二胡演奏家。

陳華鼎(1897—1967)圖書館學專家,在國內有一定影響。

陸瘦燕(1909—1969)名醫,擅長針灸

陶一球(1905—1973)創建陶一球部隊。

俞啟葆(1910—1975)著名棉花專家、農學家。

沈體蘭(1899—1976)愛國民主人士,教育家。

於景讓(1907—1977)愛國學者,致力於植物學和遺傳學,兼及文史哲學。

徐祖正(1894—1978)文學家,從事教育工作,將珍藏多年的中外藏書捐給圖書館。

陳大衡(1901—1979)名醫,創辦崑山醫院。

沈錫麟(1899—1980)著名技師,他的技術革新成果在國內和亞非地區推廣運用。

陸曙輪(1900—1980)著名書畫家,擅圍棋,其作品為海內外收藏者所重。

陳其鹿(1895—1981)經濟學家。

錢大鈞(1893—1982)正儀人,黃埔軍校建校教官。陸軍上將,是蔣的“八大金剛”之一。歷任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航空公司”董事長。

蔣英(1898—1982)植物學家,為中國植物區系研究和科學、教育事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嚴雪亭(1913—1983)評彈表演藝術家,人稱“彈詞皇帝”,自成一派“嚴調”,名震書壇。

王紀音(1934—1984)女,著名鋼琴家。

陳正飛(1906—1986)歷史學家。

徐景達(1934—1987)著名動畫藝術家、漫畫家,代表作為《哪咤鬧海》、《三個和尚》。

王安(1920—1990)推出桌上電腦,並由此開始了王安電腦公司(曾經是僅次於IBM的第二大電腦公司)。

顧宏伯(1911—1990)著名評彈演員。

丁善德(1911—1995)著名作曲家、鋼琴家、音樂教育家,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兼作曲系主任,中國音樂家協會第三、四屆副主席。

周適(1912—1998)名醫,擅長兒科。

馮英子(1915—2009)著名記者、雜文家、社會活動家。《當代中國上海卷》副主編。

金永健(1934至今)中國聯合國協會會長。

費俊龍(1965至今)中國航天員,2005年10月12日,作為指令長隨神舟六號飛船和聶海勝一起踏入天空展開為期五天的中國航天第二次載人飛船飛行;崑山巴城鎮人。

李賓(1971至今)1994年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法語專業,同年被分配到中央電視台,在海外中心的法語節目和英語新聞分別工作了兩年,1999年被派往法國巴黎作為CCTV駐巴黎記者站首席記者,現為CCTV駐歐洲中心站首席記者。

張成(1978至今)著名籃球運動員。

俞玖林(1978至今)優秀青年巾生演員。第23屆戲劇梅花獎得主。第十二屆蘇州市政協委員。

沈卿(1986至今)著名計算機套用專家,社交微博facesbook創始人,畢業於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系,後獲得美國加州大學商學博士學位,個人持有InternetTechnology國內域名,同時也是Nordu、Enquire、Arpanet網際網路始祖級原型網路的國內域名持有人。

張馨予(1987至今)當紅演員、模特,作品有《非誠勿擾2》、《神鵰俠侶》、《封神英雄榜》等。

蔣蘭(1989至今)女子100米、200米、4×100米接力全國冠軍,女子短跑國家隊員。

李沁(1990至今)巴城鎮人,上海戲曲學校崑曲五班(國家用於專門培養崑劇人才)學生,曾獲小梅花獎;在新版電視連續劇《紅樓夢》中扮演薛寶釵;在建黨90周年獻禮電影《建黨偉業》和電視連續劇《中國1921》中均飾演楊開慧。

文化傳承

崑曲

崑曲崑曲

2001年5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單,共有19個申報項目入選,其中包括中國的崑曲藝術,中國成為首次獲此殊榮的19個國家之一。發源於江蘇崑山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的崑曲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許多地方劇種,像晉劇、蒲劇、上黨戲、湘劇、川劇、贛劇、桂劇、邕劇、越劇和廣東粵劇、閩劇、婺劇、滇劇等等,都受到過崑劇藝術多方面的哺育和滋養。

崑曲,原名“崑山腔”或簡稱“崑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清代以來被稱為“崑曲”,現又被稱為“崑劇”。崑曲是中國漢族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漢族傳統文化藝術,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早在元末明初之際(14世紀中葉)即產生於江蘇崑山一帶,它與起源於浙江的海鹽腔、餘姚腔和起源於江西的弋陽腔,被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同屬南戲系統。

崑曲的伴奏樂器,以曲笛為主,輔以笙、簫、嗩吶、三弦、琵琶等(打擊樂俱備)。崑曲的表演,也有它獨特的體系、風格,它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和諧。在語言上,該劇種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昆以蘇州白話為主,北昆以大都韻白和京白為主。

文化

考古工作者先後在崑山發現了許多良渚文化時期的墓葬區,大量玉器遺址、石器、陶器和人體骨架等珍貴文物。這些考古發現對於考察良渚文化社會風貌和探索中華文明起源,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墓葬區一座座大小不一的土丘,是5000年前的先民人工堆築而成的,用以埋葬氏族首領、貴族和平民,也用作祭壇。無論是堆築年代、形態和用途,它們都與古埃及王國修築在尼羅河畔的金字塔——法老陵墓有著相似之處。

良渚文化研究已成為考古界的一大熱點。少卿山、綽墩山出土的5件玉器,1995年經國家文物局專家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方言

崑山話,是一種吳語方言,屬於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崑山話和相鄰的同屬吳語的蘇州話和上海話都比較接近,也有自己的語言特色。崑山話具有27個聲母,41個韻母,7個聲調。

旅遊景點

崑山市內的亭林公園融自然景物與名勝古蹟於一體,玉峰山"百里平疇,一峰獨秀";千年古鎮錦溪被譽為“中國第一博物館之鄉”;古鎮周莊以"中國第一水鄉"聞名海內外,趙陵山良渚文化遺址被譽為1992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顧炎武墓、秦峰塔、文昌閣等歷史名勝廣受注目;陽澄湖、澱山湖的水上風情園、國際遊園、高爾夫球場、賽車俱樂部、度假村莊等現代化旅遊項目,令人樂而忘返;丹桂園大型主題公園集觀光、度假、遊樂、餐飲於一體,廣為遊人青睞;昆石、瓊花、並蒂蓮人稱崑山三寶;盛產大閘蟹的巴城,以及千燈、澱山湖等地均為廣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

公園

生態森林公園、亭林公園(玉峰山)、丹桂園等。

寺廟古剎

華藏寺、崇寧古寺、延福教寺、全福寺等。

古鎮古城

周莊、千燈、錦溪。

度假村

陽澄湖度假區、澱山湖度假區。

住宿

現有五星級飯店包括Fairmont、托尼洛-蘭博基尼、Swissotel、Hilton、Pullman、Courtyard、Marriott、Renaissance、CrownePlaza、Ramada等。

特產

奧灶面

奧灶面出自奧灶館,位於現亭林路,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它的前身是崑山的“天香館”,因為經營不善,店主棄館而走。

萬三蹄

萬三蹄出自明代富翁周莊沈萬三的家裡。相傳江南巨富沈萬三“家有筵席,必有酥蹄”。

正儀青糰子

青糰子從前是江南地方清明節掃墓用的祭物,皮子粳糯混雜,餡心釀製粗糙,一般為農家自食。傳說清朝末年,正儀鎮有個叫趙慧的女子,發現一種醬麥草是做青糰子青汁的好原料,而用手工磨的粉做的糰子更為柔軟細膩,又不粘牙,存放數天不破裂、不發硬、不變色。

陽澄湖大閘蟹

陽澄湖大閘蟹陽澄湖大閘蟹

陽澄湖的大閘蟹可算是崑山一絕,有很多名人為吃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而特地到崑山一游。當地人有種說法,農曆九月吃雌蟹為最好,而在十月吃雄蟹則最好。

襪底酥

“襪底酥”據說是錦溪人根據宋孝宗時宮庭茶點仿製而成的。它形如襪底,一層層油酥薄如蟬翼,咬起來清香鬆脆,吃到嘴裡有甜中有鹹,在江南一帶一直是人們爭相口嘗的傳統茶點。

石浦羊肉

崑山“北有巴城大閘蟹,南有石浦全羊宴”,石浦羊肉在崑山、上海周邊已經聲名鵲起,“石浦羊肉賽人參”,石浦全羊宴的冷盤有羊肚、羊肝、羊心、羊眼、羊耳、羊舌、羊鞭、羊雜碎、白切羊肉等組成,其中白切羊肉是石浦羊肉中的經典招牌菜,不加任何佐料燒制而成的白切羊肉,只要蘸上一點鹽花或是鮮醬油,羊肉入口潤滑,沒有一絲膻味,只有醇香,慢慢細品全是鮮、香、肥、嫩的至真美味。

周市爊鴨

周市爊味醬鴨,簡稱爊鴨,是崑山著名特產之一,其特點是色、香、味俱佳,有“一家爊煮,滿街飄香”之譽。周市爊鴨,源遠流長。1999年,周市爊鴨被評為江蘇省名菜。

水紅菱

錦溪“水紅菱”屬一年生浮葉水生草本植物,為菱角中優質口種之一,因其外殼色澤鮮紅,故稱水紅菱。錦溪水紅菱具有鮮嫩、殼薄肉厚的特點。

滿台飛

“滿台飛”俗稱“水晶蝦”,為淡水蝦,身體長形,外披甲殼,活體呈現青綠色,帶有棕色斑點,薄而透明,故名。蝦的頭部有長短一角各一對,有密排的細足,把它投入盆中,會向台面四面八方跳躍,故被人們稱作“滿台飛”。

醬汁肉

“醬汁肉”是錦溪的名菜。它的烹製,由來已久。最初是家常菜餚,以後才延入正規筵席。

“醬汁肉”的特色,是酥而不爛,肥而不膩。由於烹製時間較長,佐料滲透,里外都很入味。

三味圓

三味圓,俗稱湯麵筋,用水麵筋作皮,餡芯以雞脯肉、鮮蝦仁、豬腿肉加蔥、姜、黃酒等調料剁細精製而成,在雞湯內煮熟,皮薄餡嫩。晶瑩別透,集點心、菜餚、鮮湯為一盆。著名古建築專家陳從周品嘗後,即興揮毫題詞:“江蘇崑山周莊三味園。味兼小籠湯包、餛飩之長,天下美味也”。

榮譽

榮獲世衛組織健康城市最佳範例獎、滬寧高鐵沿線綠化“特別貢獻獎”、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生態示範區等稱號。被台灣電子電機同業公會評為“大陸投資環境最值得推薦城市”之一,在中國改革開放18個典型地區中總分名列第二,在2004年中央電視台“中國魅力城市展示”中榮膺“最佳中國魅力城市”稱號。2010年成為唯一一座榮獲中國經濟轉型特別貢獻獎的城市。

2010年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縣級城市25強,崑山位列第一名。

2010年9月,崑山又與維也納、新加坡等5個城市一起獲得該年度的聯合國人居獎。

2011年中國全面小康特別貢獻城市獲獎單位。

2012年中國大陸創新能力最強的城市。

2012榮獲中國經濟轉型示範城市等榮譽稱號。

崑山榮獲“2012中國特色魅力城市”稱號。

江蘇崑山市當選2013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市第一名。

友好交流城市

崑山市現有友好交流城市8個,分別為:

1、日本田原市(TaharaCity)

2、韓國群山市(GunsanCity)、濟州市(JeJuCity)

3、澳大利亞彭里斯市(PenrithCity)、巴拉拉特市(BallaratCity)

4、紐西蘭北帕默斯頓市(PalmerstonNorthCity)

5、義大利維阿雷喬市(ViareggioCity)

6、巴西黑金市(OuroPreto)

江蘇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蘇州市縣級行政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