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山區

銅山區

銅山區,隸屬於江蘇省徐州市,環抱徐州市區,北部與山東省微山縣、棗莊市為鄰,南部與西南部接安徽宿州市、靈璧縣,東部與邳州市、睢寧縣交界,西北部與豐縣、沛縣毗鄰。銅山區因境內微山湖中銅山島而得名。據史料記載,徐州東北八十里曾產銅,岩石上都是綠銹,岩頂有大石數丈高,好像是一座被挖掘出來的山,以此取名為銅山。銅山區地處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古有“五省通衢”之譽,今有公路、鐵路、水路、航空、管道“五通匯流”之便。銅山區內的徐州高新區為蘇北首個國家級高新區,區內有呂梁山風景區、彭祖故里、楚王山漢墓群、千佛洞等旅遊景點。銅山區是徐州的科技、通信和對外貿易中心,徐州特大城市重點建設的城區,也是江蘇省創新型試點區。2014年,銅山區綜合實力位居中國市轄區第34位,繼續保持蘇北第一,被譽為“蘇北第一區”。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銅山歷史悠久,堯封顓頊後裔籛鏗(彭祖)於此,稱大彭氏國,距今4000餘年。

大彭氏國歷經夏代,至商末為商所滅,紂王封其臣崇侯虎改建為崇國。周代在此建呂國。

春秋時,呂亡於宋,為宋彭城邑,即為稱彭城之始。

周簡王十三年(公元前573年),楚、鄭伐宋,占領彭城,封魚石於彭城。次年,魯、晉圍彭城,誅魚石,彭城復歸宋。

銅山區風光銅山區風光

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齊、楚、衛聯合滅宋,彭城屬楚。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實行郡縣制,改彭城邑為彭城縣。

漢朝建立後,劉邦封其弟劉交為楚王,建立楚國,定都彭城。自此彭城先後為楚國國都和彭城國國都。

東漢獻帝時,曹操將徐州刺史部由郯城移治彭城,彭城始稱徐州。三國,彭城屬魏,曹魏劃分天下為12州。

西晉時分銅山國為19州郡,徐州刺史治彭城,彭城縣為徐州彭城國7縣之一。東晉安帝義熙七年在今鎮江設立“徐州”,原徐州改稱“北徐州”。

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改僑置的徐州為“南徐州”,北徐州復為“徐州”,治彭城。彭城郡領彭城等5縣。北魏占領淮北後置徐州,徐州治彭城,轄彭城等7郡,彭城縣為彭城郡6縣之一。東魏、北齊承北魏建置。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郡,彭城縣直隸徐州。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州為郡,銅山國分19郡,彭城縣為彭城郡所領11縣之首。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銅山國置10道,彭城縣屬河南道徐州。玄宗天寶元年(742年),徐州復為彭城郡,仍轄彭城等7縣。肅宗乾元元年(758年)再改為徐州。五代時期仍稱徐州彭城縣。

北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分銅山國為15路,實行路、行、縣三級制,徐州屬京東路,領彭城等5縣。公元1127年宋室南遷,淮北為金占領,彭城縣仍為徐州所轄。

元代在銅山國設行省11,路185。徐州屬河南省汴梁路,領彭城、蕭、永固3縣。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彭城縣併入徐州,降徐州為下州,屬河南省歸德府汴梁路。元順帝至正八年(1348年),升徐州為總管府,亦稱徐州路。至正十三年,改徐州為武安州。

明初,武安州復改稱徐州,屬中立府(即鳳陽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徐州直隸京師(南京)。明代徐州為直隸州,州境相當於今天徐州市區、賈汪區範圍,另轄豐、沛、蕭、碭4縣。

清初,分全國為18省,徐州初屬江南布政司(即省)。康熙六年(1667年),屬江蘇布政司。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徐州為府,增置銅山縣,銅山縣為徐州府附郭,因當時境內微山湖中的銅山島而得名。清雍正“以舊州境增設銅山縣為府治”後,到抗戰勝利,歷212年間,將銅山第一區析置徐州市。可見,今之徐州市數千年中只是古老銅山縣的一部分。

民國初年(1911年),廢府留縣,銅山縣直隸江蘇省。民國3年(1914年)江蘇省5道,徐海道尹公署駐銅山縣,轄銅山等12縣。民國17年廢徐海道,銅山等8縣直隸江蘇省。民國20年,設徐州行政督察區,治銅山縣。民國22年,江蘇省劃分為13個行政區,原徐屬8縣除宿遷外,均劃歸第十二行政區,行政區督察專員由銅山縣長兼攝。民國27年5月徐州淪陷後,銅山境內有國民黨銅山縣政權,日偽銅山縣政權和抗日民主縣政權,三方政權並存。1939年2月19日,日偽華北政務委員會宣布將銅山縣九區中的第一區(約今天徐州市鼓樓、泉山、雲龍區)析置徐州市,第一任徐州市市長是張伯英之族叔張雲生。從此徐州市第一次獨立於銅山縣而成為與縣級政權平行的地方政權,不同於市管縣。

1948年12月1日,銅山銅山境解放,境內有銅山、邳睢、蕭宿銅、銅北4個縣的建置和徐州市郊區。

1949年4月,銅山縣劃歸徐州市所轄,隸山東省。建國後,銅北縣隸山東省台棗專區,1950年5月台棗專署撤銷後,隸滕縣專區。

1952年5月銅山縣撤銷。1953年4月撤銷銅北、華山、邳睢3縣,以銅北縣為基礎恢復銅山縣建置,歸隸江蘇省徐州專區。

銅山新區銅山新區

1960年5月,銅山縣劃歸徐州市領導,1962年6月25日銅山縣復歸隸徐州專區。

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新體制,徐州專區撤銷,銅山縣隸屬徐州市。

1993年,徐州進行區劃調整,將銅山縣的大吳、青山泉等七鎮劃歸賈汪區管轄。

1998年,經省政府批准,將銅山縣潘塘鎮劃歸徐州市雲龍區管轄。

2005年,經國務院批准將銅山縣大廟鎮,大黃山鎮劃歸徐州市鼓樓區管轄。

2010年9月28號,經國務院、省政府批准撤銷徐州市九里區、江蘇省銅山縣,設立徐州市銅山區。將原九里區的義安、利國、張集、垞城、電廠、張雙樓、三河尖、拾屯8個街道辦事處劃歸銅山區管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銅山位於江蘇省西北部,淮海經濟區的中心,環抱江蘇省徐州市區,地處東經116°43′—117°42′、北緯34°01′—34°35′之間。北部與山東省微山縣、棗莊市為鄰,南部與西南部接安徽宿州市、靈璧縣、蕭縣,東部與邳州市、睢寧縣交界,西北部與豐縣、沛縣毗鄰。

銅山區境東西長64.5公里,南北長61.5公里,總面積2035平方公里。

地貌

銅山區西北、東南系黃泛衝擊平原,地勢平坦,河道縱橫,田園平整。東北、西南和東南部分地區為丘陵地區,是沂蒙山區南緣的剝蝕殘丘。京杭大運河橫貫北部,廢黃河自西北而東南穿越區境,構成“三片平原三片山、黃河故道一高灘”的地貌特徵。

銅山區內西北片、東片以及東南片為平原,東南片廢黃河堤下沖積平原地勢較為平坦,自西向東緩傾,地面高程(以廢黃河基面為水準零點)30~28左右,地面坡降萬分之一。西北和東片平原地面高程39~27左右,地面坡降自西向東八千分之一左右。

廢黃河高灘是歷史上黃河泛濫而成。地勢高而平坦,高出兩岸地面5~7米,自西北向東南,地面高程45~35米,地降七千分之一。灘面4~10公里。

銅山區境內有700餘座山頭,分布於東北、西南和東南三片。山丘海拔高程在50~200米之間,平均坡度小於9度,屬魯中南剝蝕山丘的南緣。其特點是:山頭孤立成片,山體矮小,低山緩丘,高低不平,不成山脈,山基線高程一般為50米。

氣候

銅山區地處黃泛沖積平原與低丘陵相間地帶,屬暖溫帶濕潤和半濕潤的季風氣候。銅山區年太陽輻射總量119.4千卡/平方厘米,平均日照時數2283小時,平均降水量868.6毫米,無霜期平均為210天。

在中國氣候圖集上,屬南溫帶的魯淮區,具有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過渡性質。其主要特徵是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降水量較為充沛,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3.9℃,1月最冷,月均氣溫-0.4℃;7月最熱,月均氣溫26.8℃。

春季(3~5月)以冷、乾、多風天氣為主,後春回暖快。

夏季(6~8月)天氣炎熱多雨。

秋季(9~11月)涼爽,光照多。

冬季(12月~次年2月)受冷空氣影響,以少雨寒冷天氣為主。

水文

銅山區境內主要河流有京杭大運河、廢黃河、鄭集河等。地下水主要分為鬆散岩類孔隙水和碳酸鹽岩類岩溶水,分布面積大。

自然資源

動物資源

2013年,銅山區有野生動物300餘種,珍貴動物資源有水貂、黃鼠狼、野鴨、狗獾、土鱉、銅山蠍、水蛭等。

植物資源

2013年,銅山區境內植物有130餘科、320餘屬,計600餘種。珍貴植物資源有軟籽石榴、玫瑰花、山楂、韭黃等。

礦藏資源

銅山區自古“地產堅金”,2013年,已探明的礦產資源煤、鐵、銅、石灰石、白雲岩、石英砂岩、大理石、粘土等21種,其中,煤炭儲量18億噸;鐵礦石儲量1億噸;石灰岩儲量25億噸;白雲岩儲量5億噸;耐火粘土儲量12億噸。

行政區劃

銅山區地處江蘇省西北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和淮海經濟中心,東臨沿海開放區,西接中原腹地,環抱歷史文化名城——徐州。全區總面積208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1.27萬公頃。

區人民政府駐銅山街道。

銅山區轄18個鎮,分別為:何橋鎮、黃集鎮、馬坡鎮、鄭集鎮、柳新鎮、劉集鎮、大彭鎮、漢王鎮、棠張鎮、張集鎮、房村鎮、伊莊鎮、單集鎮、大許鎮、茅村鎮、柳泉鎮、利國鎮;一個農場:沿湖農場;11個街道辦事處:銅山、新區、三堡、義安、利國、張集、垞城、電廠、張雙樓、三河尖、拾屯;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銅山區有319個村(居)委會,其中村委會312個,居民委員會7個。

人口

2013年末,銅山區總人口1370553人,比上年增加25401人(含區劃增加人口),其中:男710945人,女659608人,人口性別比(女100)為107.78:100。銅山區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84人。

政治

區委書記 畢於瑞
區委副書記、區長 劉廣民

本表格數據來自銅山區人民政府網站,截至日為2015年4月18日。

經濟發展

概述

2013年,銅山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50億元、增長14%,財政總收入122.83億元、增長15.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0.08億元、增長20%。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三次產業比重發展變化為7.5:55:37.5。第三產業增加值279.58億元,增長12.7%,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於江蘇省、徐州市平均水平,綜合實力位列全國百強縣第39位、提升2位,繼續領跑蘇北。

農業

2013年,銅山區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59.08億元,增長5.0%。全年造林面積1377.01公頃。育苗面積1000公頃。零星植樹284.09萬株。年末銅山區農業機械總動力98.92萬千瓦,與上年基本持平,農業排灌動力機械總量達1.02萬千瓦。

2013年,銅山區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83.33萬噸,實現“十連豐”。新增設施農業面積3.8萬畝,棠張、鄭集、黃集3個萬畝連片設施農業核心園區實現提檔升級;新增“三品”認證218個,主要農產品合格率達98.8%;建成國家級標準化養殖場1家、省級生態健康養殖示範基地68個。

工業

2013年,銅山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收入2867.63億元,比上年增長21.24%,利潤總額278.18億元,比上年增長15.68%,利稅總額437.12億元,比上年增長21.76%,產品銷售率98.34 %。

建築業

2013年,銅山區建築業增加值59.49億元,比上年增長12.5 %。

旅遊業

2013年,銅山區高起點編制了旅遊發展規劃,全力打造自然山水和鄉村休閒旅遊新景點,加快呂梁風景區的保護開發,精心打造徐州新城區“後花園”。 境內外旅遊人數持續增長,全年接待遊客26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4.5億元。懸水湖景區、喻繼高藝術館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固定資產投資

2013年,銅山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53.3億元,比上年增長19.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投資386.41億元,增長17.33%;規模以上投資和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完成486.94億元和427.98億元,分別增長19.84%和18.9%;房地產完成投資額24.51億元,增長30.56%。

財政收入

2013年,銅山區財政收入完成122.83億元,比上年增長15.5%,其中:上劃中央收入17.75億元,增長9.37%。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0.08億元,增長19.97%。公共財政預算支出82.42億元,增長29.2%。

國內貿易

2013年,銅山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33億元,增長14.2%。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116億元,增長13.9%;住宿餐飲業零售額17億元,增長16.1%。

對外貿易

2013年,銅山區進出口總額達77734萬美元,其中:出口71981萬美元。利用外資規模進一步擴大,新簽三資企業21個;實際外商直接投資1.75億美元。

招商引資

2013年銅山區開工項目、契約項目總計156個,投資總額為392億元。其中開工項目82個,計畫投資總額205億元;契約項目74個,計畫投資總額187億元。銅山區全年完成實際到帳註冊內資157億元,全年完成額再次超過100億元,完成市政府下達銅山區內資任務107.47億元的146.1%,繼續高居徐州各縣(市)區之首。

2013年,銅山區赴韓國、台灣、德國、新加坡、香港、北京、上海等地組織大型招商活動24次,會上籤約項目12個,投資15億元的神華集團國華風電項目、12億元的國際鮮花港項目先後落地;成立城市產業招商局,積極引進城市功能項目,投資40億元的萬達廣場、50億元的綠地集團嬌山湖綜合開發項目相繼簽約,發展後勁不斷增強。突出招才引智,參加或舉辦大型人才引進活動12次,簽約智力項目34項,其中國外項目18項,引進高層次人才226人,其中回歸留學人員21人,海外專家17人,人才結構不斷最佳化。

園區

2013年,銅山區在徐州市區周圍、高速公路、國道沿線以及資源產地,規劃建設了機械、紡織、食品、冶金、車輛、電子、電鍍、輕工、板材、建材、化工、玻璃器皿以及農產品加工等14個特色產業園區,規劃面積約在3-5平方公里,形成了以銅山經濟開發區為龍頭,以維維產業園、物流產業園、冶金工業園等園區為支撐的“塊狀經濟”發展格局。

交通

公路

銅山區境內高速公路和國道網路密度較高,四條高速公路霍連(霍爾果斯—連雲港)、京福(北京—福州)、京滬(北京—上海)、徐宿寧(徐州—宿遷—南京)和四條國道:104(北京—福州)、206(煙臺—汕頭)、310(連雲港—天水)、311(徐州—西峽)縱橫交織,七條市縣一級公路和鎮村公路網暢通無阻。

2014年末,銅山區公路總里程2242.85公里,其中:等級公路2157.18公里,高速公路158.52公里。

鐵路

徐州是全國鐵路樞紐之一,徐州火車站是全國第二大鐵路列車編組站,京滬鐵路、隴海鐵路兩大鐵路幹線在境內交匯,26條鐵路專用線縱橫交織。

水運

黃金水道京杭大運河斜貫銅山區東西,有貨運碼頭55個,15條航線最大通航能力達1000噸級。

航空

銅山區距徐州觀音國際機場40公里,已開通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廈門等10餘條航線。

社會發展

文化事業

2013年底,銅山區擁有文化館(站)22個,公共圖書館(室)藏書20.5萬冊。擁有電影放映單位21個,放映場次5600場,觀眾人數250萬人次。擁有電視台1座,有線電視台1座,廣播電台1座,電視、廣播復蓋率均達到100%。有線電視蓬勃發展,有線電視台節目頻道達45套;聯網入戶終端總數37.66萬戶,有線電視入戶率98.96%;架設光纜總長度達2659公里。

體育事業

2013年,銅山區國家級體育比賽中,獲得第一名1項,第三名1項;在省級體育比賽中,獲得第一名10項,第二名8項,第三名7項;在市級比賽中:獲第一名35項,第二名27項,第三名18項。向省、市輸送體育人才83人。2013年銅山區舉辦各類體育運動會15次,參加各項比賽運動員達6000人次。

2013年,銅山實驗國小、棠張中學啦啦操均獲江蘇省啦啦操比賽一等獎;棠張中學女子排球獲全國中學生比賽第四名,新區中學男子排球獲江蘇省中學生比賽冠軍。棠張中學通過了省教育廳、衛生廳聯合組織的“江蘇省健康促進金牌學校”的評估驗收。

教育事業

2013年,銅山區國小三年級學生在全省抽測中,語文、數學平均成績均高於全省40分以上。初二年級語文、數學、英語平均成績高出全省20分以上。聯考銅山區二本以上上線2346人,上線率為27.10%,上線人數在徐州市各縣(市、區)中繼續高居首位。

2013年,銅山區人才資源總量已達13.3萬人,其中高層次人才8753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的667人,中級專業技術資格的7174人,銅山區入選省、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分別為16人和28人。

銅山區中學
江蘇省三星級高中(4所) 江蘇省 四星級高中 (2所)
徐州市 , 銅山區茅村中學 江蘇省 , 鄭集 ,高級中學及城區校區
徐州市銅山區, 夾河中學 徐州市銅山區棠張中學
徐州市銅山區, 大許中學
徐州市銅山中學

科技事業

2013年,銅山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2家,省級高新技術產品154個,省級研發機構12家,實現高新產業產值1081.3億,同比增長24.7%,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37.1%;新興產業產值1062.5億,同比增長21.9%,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36.4%。徐州高新區被認定為“國家火炬計畫特色產業基地”、“江蘇省產學研協同創新基地”,“徐州礦山安全裝備科技產業園”、“文化科技產業園”升級為省級科技產業園。

2013年,銅山區規模以上企業與68所省內外高校院所均建立了長期的產學研合作關係,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得到顯著提高。積極培育和促進科技創新載體建設,深化“5+1”協同創新聯盟;協助高新區運用市場化運作機制組建專門推進“政產學研金”結合的淮海科技創新研究院;先後參與承辦並籌備了 “百所名校徐州行”銅山對接會、科技成果轉化洽談會、2013中國(徐州)第三屆安全科技產業協同創新推進會暨安全科技成果產學研用對接會。

2013年,銅山區共獲批市級以上科技計畫項目101項,全年共獲批市級以上科技計畫項目101項,國家級科技計畫項目18項,省級科技計畫項目40項,市級項目43項,爭取上級科技扶持資金1948.5萬元。同時,繼續做好農村科技服務超市建設工作,強化農業科技型企業、農業科技型專業合作社等農業產業龍頭企業的示範帶動作用。

2013年,銅山區先後與華泰證券、廣發證券、天津股權交易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申請設立了蘇北首家政策性科技運行,建設了高新擔保基金和科技企業小貸基金,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培育各類上市企業5家,並形成了上市一批、在會一批、輔導一批的良好態勢。同時,圍繞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大力開展招才引智工作,不斷引進省內外創新創業高層次人才和海外高端領軍人才。全年共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230名,其中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畫項目3人,省企業博士集聚計畫項目6人,省蘇北發展急需人才引進計畫16人,省科技企業家5人,市科技企業家18人。

2013年,銅山區專利申請5499件,其中發明專利1556件,授權專利2483件。

醫療衛生

2013年,銅山區衛生系統衛生機構40個,衛生機構擁有病床1506張,衛生技術人員3152人。農村衛生事業繼續發展,三級防保和醫療網路建設進一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復蓋面達100%。

2013年,銅山區新農合制度人均籌資350元,其中個人70元、各級財政補助280元,住院補償封頂線15萬元,銅山區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員共111.17萬人,籌集基金38909.5萬元,參合率達到100%,實現參合全復蓋,參合農民補償水平大幅提高。全年補償39544.56萬元,實際補償比69.56%、鎮區兩級政策補償比84.65%,二者均高於徐州平均水平,全年補償5萬元以上332人,10萬元以上11人,15萬元3人。

2013年,銅山區所有鎮均達到農民健康工程先進鎮標準。繼續開展創建省示範鄉鎮衛生院、省示範村衛生室工作,大許、棠張衛生院創建成省示範鄉鎮衛生院,漢王鎮南望村衛生室、柳新鎮胡坑村衛生室、杜樓村衛生室創建成省示範衛生室,積極開展標準化衛生室的建設工作,按照省標準化衛生室建設標準,2013年銅山區新建衛生室5所,改擴建衛生室10所。全面開展健康管理團隊服務工作。銅山區共組建區級健康管理服務團隊8個,團隊人數 51人,鎮級健康管理服務團隊110個,團隊人數529人。

作為全省首批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單位,2013年,銅山區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累計零差率銷售藥物3.35億元,如按國家指導零售價銷售則達7.08億元,累計讓利3.73億元,藥品降幅達52.68%。藥品費用的下降和診療服務量的上升讓老百姓得到實惠,充分體現了醫藥衛生的公益性。

2013年,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區濟復醫院、區傳染病院參與公立醫院改革,按省市統一部署和要求,各項綜合改革序時推進。

社會保障

2013年,銅山區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40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33%,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5679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582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5483人,當年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實現就業6566人,新增家庭服務業從業人數912人,扶持農村勞動力自主創業721人,創業培訓2815人,城鄉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9808人,城鄉新成長勞動力技能培訓5885人,企業職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5698人。

2013年,銅山區五大保險參保總人數84萬,比去年同期增長3.6%,基金總收入9.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8%,均超額完成市局下達的任務。其中,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6.34萬人,城鎮職工醫保參保9.72萬人,城鎮居民醫保參保18.31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34.34萬人,失業保險參保6.62萬人,工傷保險參保4.68萬人,生育保險參保3.76萬人。

連續13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2013年,銅山區企業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1650元/月;連續2年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由2011年的60元/月提高到去年的80元/月;離休幹部醫療費統籌費用由每人每年1.6萬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6萬元;城鎮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由280元/年提高到320元/年,居民醫保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基本達到70%,城鎮職工醫保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已達85%以上。

旅遊

銅山,古稱“大彭氏國”,迄今已有5000餘年的悠久歷史,境內有“漢代三絕”之稱的漢墓、漢兵馬俑、漢畫像石彰顯兩漢文化的精髓,特別是漢畫像石堪稱古代藝術瑰寶,與南京六朝石刻、蘇州明清園林齊名,並稱“江蘇三寶”。

2014年,銅山區共接待遊客38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7.6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46%和21%。銅山區共編排旅遊重點項目7個,總投資12.58億元,年度完成投資10.57億元,其中紫薇園、苗圃科技園、呂梁登山步行道、郡嶺莊園溫泉、納帕溪谷滑雪場等重大項目已建成並對外開放。

2014年,銅山區有名勝古蹟80餘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茅村鎮的北洞山漢墓鑿山而築地下宮殿500餘平方米,其氣勢之宏大,結構之精巧,布局之奇特為全國罕見。茅村漢畫像石墓等出土的漢畫像石與南京六朝石刻、蘇州明清園林被列為“江蘇文物三寶”。山水風景優美,有呂梁生態旅遊風景區、微山湖自然山水生態旅遊區、伊莊天鳳湖風景區和聖人窩自然保護區;生動有趣的生態農業觀光,有張集生態觀光農業旅遊區、台上草莓旅遊觀光生態園;還有漢王北望紅色旅遊區,維維集團工業觀光旅遊景區等眾多旅遊資源。

截至2014年,銅山區共有10個景區(點)獲批省級以上旅遊品牌,已擁有張伯英藝術館、無名山公園、懸水湖景區等國家3A級旅遊景區6家,月亮灣農業觀光園、郡嶺莊園、劉集農業生態園等省四星級鄉村旅遊點8家,楚河景區、城市規劃展示館、張竹坡故里等國家2A級旅遊景區5家,漢王峰景生態園、台上草莓園、銅山托龍山莊等省三星級鄉村旅遊點8家,維維集團2014年成功創建江蘇省工業旅遊示範點。

銅山區景點
景點名稱 景點簡介 景點圖片
楚河風景區 楚河兩岸景觀改造工程東起北京路,西至嵩山路,長約2.1公里,占地面積113.9公頃,是銅山城區著力重點打造的兩大景觀軸之一。
月亮灣生態園 位於銅山區漢王鎮虎腰村附近,在徐州市西部,距離市中心12公里,雲龍湖7公里,距離拔劍泉2公里,交通便捷;該選址依山傍水,玉帶河在山前環繞分流而過,形成月牙形狀,故以月亮灣命名。 徐州月亮灣生態園
無名山公園 無名山公園位於銅山新區行政區東側,長江路南,衡山路西,占地280畝。北側是銅山新區比較大型的居民小區康樂園,東側則是正在建設的南洋國際居住區。 淺水映亭
微山湖生態旅遊區 位於徐州市北部20公里銅山區境內,主要範圍在徐州微山湖湖西濕地保護區內,沿湖灘涂60公里長,寬1-2公里,面積100平方公里。
位於徐州主城區東南20餘公里處,東西約40公里,南北約10公里,面積186.22平方公里。區內群峰林立,低山丘陵共173座,山林資源豐富,植被類型多樣,森林覆蓋率達89.5%。區內湖泊眾多,動植物資源豐富。區內有古廟、遺址、古碑刻等。另外,區內還有豐富的“呂梁奇石”資源。 玉帶河
位於銅山大彭鎮大彭村。有彭祖廟、彭祖井、彭祖墓等景點。東配殿立有觀音神像。廟門前60米處有傳說彭祖親手所挖的天下第一井——彭祖井。彭祖井一直是大彭村人世代飲水之源。廟的東北角有彭祖墓和殘碑一塊。 彭祖故里
玉帶河觀光帶旅遊區 屬雲龍風景旅遊區的一部分,位於徐州市區的西南側,銅山漢王新城的南側,緊鄰雲龍湖。京福高速公路和城市三環路從規劃區內穿過,交通條件優越。
玉帶河
位於漢王鎮北望村,該址由三座古民居組成,又稱“郝家大院”。總占地面積九百多平方米,共有清代建築一百餘間,房屋現存60多間,舊址主體建築保存完好,被古建築學家確認為徐州地區鄉間現存面積最大的古建築群,是徐州市重要的紅色旅遊資源。
位於銅山大彭鎮楚王山北麓,緊靠310國道。楚王山漢墓群現存四座碩大的封土堆,自西向東分別編為1至4號墓,1號墓劉交墓位於楚王山西峰北腳下,依山為陵,“鑿山為藏”,座西朝東,氣勢宏大,其東南面與楚王山的主峰相連,渾然一體,對周圍形勢有高屋建瓴之勢。
聖人窩自然保護區 聖坐落在銅山徐莊鎮東南部,與伊莊鎮呂梁一帶接壤。東南丘陵山區主要山頭有風冠山、大黑山、大寨山、大山、狄山等60多個。相傳春秋時期孔子曾經住過該村,因此村名叫聖人窩。孔子離開聖人窩後,率領弟子來到呂梁講學,留下很多傳說和古蹟。
台上古文化遺址 位於銅山三堡鎮西南台上村。該遺址呈長方形封土堆,東西長140米,南北寬105米,高2.5米,遺址中先後發現大量獸骨、鹿角、石器等遺物。
明代五進大院 位於銅山大彭鎮楚王山西南坡,相傳為明朝丞相王彥玲所建,大院依山勢而建造,整個建築大都以青磚、石牆、小瓦為材料,風格獨特,氣魄壯觀,實為少見。
蔡丘古文化遺址 位於銅山茅村鎮大蔡丘村南。蔡丘古文化遺址呈方形土堆,南北長45米,東西寬40米,高6米。建國前後出土有融、陶片、骨器、石器、蚌殼、鹿角、銅鏃及漢磚瓦片等遺物,有大量的紅燒土,窯壁草拌泥塗抹層仍可辯。據遺物證實,頂部為漢代遺址,下部為新石器時代遺址。
蔡丘古文化遺址 蔡丘古文化遺址

丘灣古文化遺址 位於銅山茅村鎮檀山村東,東西兩山之間的平地上。丘灣古文化遺址南北長75米,東西寬60米,建國前後出土有繩紋陶片、空心融、三足器腿、蚌殼、鹿角、石斧等器物。陶質系細泥加沙,色呈紅、黑、綠。
丘灣古文化遺址 丘灣古文化遺址

燕橋 位於銅山三堡鎮董山頭村。燕橋建於明萬曆十八年(1591年)。橋身呈扇形,青條石砌成,石縫系以鐵汁澆灌。橋下3層水域,有石龍,石龜,石鴨。
位於銅山大彭祖楚王的南坡,緊靠311國道。千佛古洞建於漢代,系在天然岩洞基礎上雕鑿而成,寺院懸砌於峭壁懸崖之間。
桓魋石墓室 位於銅山茅村鎮洞山村的桓山西麓,桓魋石墓室是春秋時期宋國司馬桓魋之墓,該墓依山鑿成斜坡式墓道,墓道兩壁有較多的石刻,且多為元明之際鑿刻而成。
北洞山漢墓博物館 座落在銅山茅村鎮洞山村,和徐州市區一河之隔,地理位置優越,自然環境優美,北面緊靠茅村漢畫像石墓,西鄰九里區龜山漢墓,東靠津浦鐵路和104國道,南側京杭運河自西向東緩緩流過。
古唐槐 位於銅山大彭鎮楚王山西坡。楚王山古槐傳說之於唐代.樹幹圍長4.5米.主幹高4餘米.加樹枝高達10多米.樹冠覆蓋40餘平方米。
位於銅山茅村鎮鳳凰山東麓。茅村鎮緊靠104國道,市區有多條公交線路可達,交通便利,相鄰景點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洞山漢墓。
坐落在徐州南郊泉山自然保護區西麓,占地120餘畝,晚清風格的古典建築依山就勢、錯落有致,包括陳列室、展覽室、書畫室、藝術碑廊、藏書樓等。館區分為張伯英藝術館、民俗收藏館和彭城書畫院三個部分。
位於漢王鎮丁塘山下鎮政府附近,漢王鎮東北部緊靠徐州市區,東部與銅山新區相接,西部和南部與安徽蕭縣接壤。景區東北部5公里處有徐州雲龍湖,拔劍泉也是雲龍湖水的源頭;北部有大彭鎮楚王山漢墓群、千佛寺以及彭祖文化遺蹟,東部有省級開發區銅山經濟開發區。
竹坡故里 建於漢王拔劍泉西側,紫金山東側的緩坡上。故里依山傍水,占地五畝,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包括皋鶴草堂、《金瓶梅》研究史館、竹坡書院、牌坊及依據他評點的《金瓶梅》書中的場景,建有西門府和後花園等。
位於三堡鎮駐地東1.5公里,女娥山東麓,茅草莊境內。1970年至1972年,當時公社兩次組織幾百民工對崔泉進行開挖整修,在距地面5公尺處,發現泉山石壁上有五十公分見方的兩個大字“崔泉”,共在此挖土石方一萬5千多方,總面積5000多平方米,又在四周修了圍牆、石板護坡,修了一座翻水站。
崔泉山莊遺址 三堡鎮駐地東1.5公里,占地約二畝左右,僅殘留些磚、瓦石塊而已。
任山館農民起義遺址 任山(銀山)或北山,在徐州南三堡鎮西部,台上村北1公里處,是古代通往江淮的必經之道。

特產

銅山區特產
彭城魚丸 岳喜明石刻 樊噲犬黿宴
項羽鴻門宴 司保良玻雕 八仙過海鬧羅漢
蒸菜 陳興民麵塑 釋家菜
羊角蜜 冬桃 捆香蹄
蜜三刀 小孩酥 徐州把子肉
東坡回贈肉 松柏魚米
飠它湯 椒子醬
煎餅 羊方藏魚
地鍋雞 姜橘椒魚羹
烙饃 道家菜
地鍋貼餅

經濟概況

2005年,全區GDP137億元,居全省第20位;財政總收入11.65億元、一般預算收入5.36億元,均居蘇北第一。

銅山農業比較發達。主要農業生產指標位居全國和江蘇省前列,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優質棉、瘦肉豬、商品牛、波爾山羊、蔬菜生產基地。全區已形成100萬畝蔬菜、2億公斤食用菌、10萬畝淺水藕、30萬畝乾鮮雜果、

3.2萬頭奶牛、60萬頭生豬、70萬隻山綿羊、2100萬羽家禽、12萬畝水產等十大特色生產基地。銅山名特優產品眾多,主要有牛蒡、蘆筍、韭黃、酥梨、鴨梨、白花桃、青皮石榴、巴斗杏、埃及鬍子鯰魚、淡水白鯧魚、加州鱸魚、黃鱔魚、銀魚等。“棠溪牌”、“維農”牌蔬菜,“銅水”牌中華絨鰲蟹,“聯農”牌禽蛋等數十個農產品先後在國家工商局註冊。發展食品產業的資源豐富。

銅山投資興業環境好。銅山電力能源充沛,坐落在境內的三家大型火力電廠裝機容量達640萬千瓦,2010年將突破1000萬千瓦,發展工業不受電力瓶頸的制約。銅山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服務規範便捷,人文環境好,親商護商的氛圍濃厚。銅山縣與徐州市市縣同城,人的思想解放,辦事快捷高效,發展環境寬鬆。銅山經濟社會發展在蘇北第一,產業層次高,興業成本低。到銅山投資興業,不僅能享受到徐州特大城市的都市生活,而且還能享有發展產業縣域環境所能夠提供的寬鬆條件。改革開放20年,銅山經濟持續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於徐州各且(市)率先突破7000元,農業實現產業結構重大調整,糧經比例接近各半,新特優產業化,種養加一條龍,綠色田園,商機無限,“龍型”經濟,端倪初見。工業經濟,提質增效,戰略性調整與改製取得豐碩成果,闊步跨入工業化初期階段,已躋身全國食品和建材工業大縣。三產進入快車道,民營經濟勢頭強勁,各項改革逐步深化,財稅金融運行穩健,開放經濟大幅度增長。

特色產業

銅山食品產業規模大。近十多年來,銅山食品產業走過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歷程。2005年銅山食品產業突破百億元大關,成長為銅山的第一大支柱產業。至2005年底,全區共有各類食品企業208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7家。2005年銅山食品工業實現銷售收入108億元,實現利稅10億元。

銅山區銅山區

銅山食品龍頭企業層次高。銅山擁有市級以上食品龍頭企業10多家,省級以上食品龍頭企業4家,其中維維集團一枝獨秀,成為銅山的首家上市公司,維維豆奶位居全國行業第一,維維乳業進入全國前三強。康師傅純淨水徐州分公司引進了世界最先進的純淨水生產線,並正著手增加茶飲料生產線。香港天浩圓食品釀造有限公司年產醬油、醋12萬噸,辣醬50萬件,位居華東地區首位,並躋身全國行業十強。江蘇聯農畜禽有限公司擁有2萬套祖代雞設施設備,產品總量和規模位列全國第三。徐州高榕食品有限公司專門從事保鮮蔬菜、食用菌等農副產品加工和出口,年加工蔬菜2000噸、水產品1000噸。徐州精藝成食品有限公司年養殖種鴨5萬隻,孵化鴨苗1000萬隻,加工肉鴨6000萬隻。徐州雅蘇麥爾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專用麵粉系列產品,年銷售量10萬噸,銷售收入1.5億元。

銅山食品產業集群發展趨勢明顯。在全縣208家食品企業中,奶製品、調味品、糧油和肉食品等5大類食品企業110家,占總量的50%以上。以維維集團為龍頭的豆奶、乳品及飲料加工企業16家;以香港天浩圓為龍頭的調味品生產企業12家;以徐州聯農畜禽為龍頭的飼料加工及蛋種雞企業22家;以徐州高榕公司為龍頭的果蔬加工企業15家;以江蘇東寶糧油、徐州雅蘇麥爾為龍頭的糧油和肉食品加工企業45家;三堡鎮的食用菌加工企業達50多家。

銅山食品產品結構逐步最佳化。全縣高、中、低檔食品錯位發展,油料品種從單一的二級油為主,發展到可生產一級油、高級烹飪油、色拉油。豆奶粉生產實現了系列化、配方化,不同包裝規格的液體奶、乳優酪乳產量大幅增

加。康師傅純淨水填補了徐州無甁裝純淨水生產企業的空白。特二級以上精度的麵粉占總產量的70%,精米占總產量的85%左右。方便食品、速凍食品、保鮮食品得到較快發展。高檔玉蠶醬油、“鮮霸”老皇等高品質醬油、食醋產品得到開發。

銅山食品產業園區承載吸納能力不斷增強。銅山目前擁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和9個各具特色的縣級工業集聚區,其中食品專業工業園區2個。徐州省級外向型生態農業科技示範園坐落在徐州北郊鄭集鎮。核心區面積3500畝,主要用於農副產品深加工;示範區面積3萬畝,主要用於種植綠色出口蔬菜。目前,該園區年產初級農產品3萬噸,年加工出口蔬菜1.1萬噸、乾燥脫水蔬菜1500噸、保鮮菜8000噸、凍乾菜700噸。徐州維維食品工業園坐落在與徐州市新城區接壤的張集鎮,先期開發面積1萬畝。銅山對進入食品工業園區的項目,給予特別的優惠政策。特大項目,政策更加優惠。

銅山食品產業發展潛力大。銅山食品產業經過十多年的快速發展,日趨成熟。今後十幾年將是銅山食品產業的高速發展期,據測算,到2008年銅山食品產業產值可達150億元,到2010年可達250億元,到2015年將突破500億元。

工業發展

銅山區的工業基礎。目前已形成食品、紡織、木材加工、機械電子、冶金、建材化工等六大主導產業。食品工業,位居中國食品工業第一大縣之列,奶牛奶業是銅山最大最靚的產業“名片”。其中,上市公司維維集團作為中國500強企業、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兩年內銷售收入將突破100億元;紡織工業,已形成集棉花種植、紡織、服裝加工出口等配套發展的產業體系,現有20萬錠棉紡能力,年產高中檔精梳、普梳純棉紗3萬餘噸、高檔針織面料1萬噸、天鵝絨5000噸、坯布2500萬米、牛仔布1000萬米。其中,中天棉業集團進入全國棉紡織行業50強、色織行業10強;木材加工業,徐州是全國四大板材加工業基地,銅山區以中國同行業五強之一的勝陽林業股份公司為支柱,年產各類板材近百萬立方米,產品遠銷美國、加拿大、韓國、日本及歐洲等國家和地區;機電工

業,依託徐州這一全國最大之一的工程機械製造基地,工程機械、農用車、水泥泵車、汽車隨車吊、挖掘機、壓路機、特種汽車等產品發展迅速;鋼鐵工業,依託豐富的礦石資源,利國鋼鐵城正在崛起,已形成年產優質生鐵150萬噸、鋼及鋼材100萬噸的生產規模;建材化工業,年產水泥500萬噸,年產普通玻璃瓶達15億隻。 銅山區的工業園建設。銅山經濟開發區是1992年經批准設立的省級開發區,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已成為全區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和最具潛力的經濟成長點,開發區享有“大學城”之美譽,中國礦業大學、徐州師範大學、徐州工學院、徐州建築工程學院、九洲大學、江蘇省醫藥專科學校等近20所院校坐落其間,在校生逾5萬。開發區內集聚的各類企業700餘家,投資總額逾50億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資項目26家,實際利用外資1.29億美元。基本形成了經機械製造、服裝、電子為主導的三大產業發展格局;與此同時,全縣環繞徐州市區周轉的重點鎮已經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產業群,其家具工業園、鑄造工業園、工程機械園等專業園區基礎設施完備,已具有相當的項目承載能力,正以蓬勃之勢張開雙臂,廣納投資者加盟。

榮譽

銅山區榮譽
年份 所獲榮譽
2014年 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
2014年7月,銅山區鄭集鎮榮獲“ 國家級生態鄉鎮 ”稱號
2014年2月,銅山區入圍2013中國縣域網路形象排行百強榜單
2013年 2013年12月,銅山區被評為全國一事一議規範管理縣(區)
2013年8月,銅山區棠張鎮、三堡鎮榮獲“中國最美生態旅遊名鎮”稱號
2013年8月,銅山區三堡鎮徐村榮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
2013年2月,銅山區榮膺省“植樹造林先進縣”
2013年1月,銅山區獲批江蘇省創新型試點縣(市、區)
2012年12月,銅山區榮膺銅山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
2012年10月,銅山區獲銅山國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先進單位
2012年8月,徐州高新區成為蘇北首個國家級高新區
2012年7月,銅山區獲“銅山國農村保險示範縣”稱號
2012年2月,銅山區被評為2011年度銅山省農業綜合開發先進縣
2011年 2011年8月,銅山區位列銅山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第53位
2011年7月,銅山區成為銅山國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基地
2011年7月,“中國產業發展能力百強縣(市、區)”排行榜,銅山區躍居第14位
2011年6月,銅山區被中國科協命名為“銅山國科普示範縣(市、區)”
2011年6月,高新區獲2011中國最具發展潛力園區前十強
2011年5月,銅山區入選中國產業發展能力百強縣居14位
2011年4月,銅山區獲“振興徐州老工業基地創新實踐獎”一等獎
2010年 2010年8月,銅山區入選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
2010年8月,銅山縣榮獲銅山國“百強縣”第66位
2010年7月,銅山縣久久科技園榮獲“國家級科普示範基地”稱號。
2010年7月,銅山縣獲評“銅山國生態文明先進縣”
2010年4月,銅山縣被授予“銅山國陽光體育先進縣”。
2010年4月,銅山縣榮獲“中國產業百強縣(市、區)”,位列第62位。

2009年12月,銅山縣榮獲“中國最具投資價值金融生態示範縣”。
2009年10月,銅山縣榮獲“2009年度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百強”,位列第90位;
2009年10月,銅山縣榮獲“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位列第27位。
2009年10月,銅山縣榮獲“中國最具區域帶動力中小城市百強”。
2009年10月,銅山縣榮獲“中國蔬菜之鄉”稱號。
2009年7月,銅山縣榮獲第九屆“銅山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位居第78位,比上屆提升8位。
2009年7月,銅山經濟開發區榮獲“中國十大和諧民生開發區”、“中國最佳投資環境開發區”。
2009年7月,銅山縣申報“國家科技富民強縣試點縣”,是徐州市唯一申報的縣。
2009年5月,銅山縣榮獲“第一批國家級林業科技示範縣”。

2008年11月,銅山縣榮獲“銅山國最具區域帶動力中小城市百強”。
2008年11月,銅山縣居“銅山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27位。
2008年7月6日,銅山縣位居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第86位,排名比上屆提升了7個位次,同時也是徐州市唯一入榜縣(市)。
2008年1月,銅山縣榮獲銅山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縣稱號。

江蘇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徐州市縣級行政區劃

行政單位地名
市轄區雲龍區鼓樓區[徐州市]賈汪區泉山區銅山區
縣級市邳州市新沂市
睢寧縣沛縣豐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