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病原體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病毒VZV)屬皰疹病毒,為雙鏈的脫氧核糖核酸(DNA)病毒。直徑為150~200nm為有包膜的正20面體。該病毒在外界環境中生活力很弱,能被乙醚滅活。該病毒在感染的細胞核內增殖,且僅對人有傳染性,存在於患者皰疹的皰漿血液和口腔分泌物中,傳染性強,接種於人胚羊膜等組織培養可產生特異性細胞病變,在細胞核內有嗜酸性包涵體形成。病毒糖蛋白共分5類(gpⅠgpⅡ、gpⅢ、gpⅣ和gpⅤ),其中gpⅠ、gpⅡ和gpⅢ抗體具有中和病毒作用。近年對其血清型亞型及其糖蛋白Ⅰ、Ⅱ、Ⅲ抗體有進一步的研究,有助於了解其免疫作用。
發病機理
病毒先在鼻咽部繁殖然後侵入血液,可能在單核吞噬細胞中複製,並向全身擴散,故病毒血症是全身症狀和皮膚黏膜發疹的基礎。病變主要在皮膚的棘狀細胞層,呈退行性變性及細胞內水腫形成囊狀細胞,核內有嗜酸性包涵體。囊狀細胞或多核巨細胞裂解及組織液滲入後即形成皰疹。真皮有毛細血管擴張和單核細胞浸潤。黏膜病變與皮疹類似但皰疹常破裂形成小潰瘍。此外,在個別死亡病例屍檢中發現許多臟器如食管、肝、胰腎盂、輸尿管、膀胱腎上腺等有小灶和結節狀實變區,伴多個出血灶,鏡下見肺間質的滲出液主要為紅細胞纖維素及含嗜酸性小體的多核巨細胞。水痘腦炎與麻疹腦炎和其他感染後腦炎相似,表現為血管周圍的脫髓鞘改變
病原學
水痘的病原是人類皰疹病毒第三型,屬皰疹病毒科,為雙鏈的脫氧核糖核酸(DNA)病毒,
直徑為150~200nm,為有包膜的三維對稱20面體。病毒糖蛋白至少有8種,包括gE,gB,gH,gI,gC,gL,gK及gM,主要存在於病毒包膜和感染細胞的胞膜中,與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原性有密切關係。病毒在外界環境中的生活力很弱,能被乙醚滅活。傳染源
水痘患者為主要傳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乾燥結痂時,均有傳染性。
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在近距離、短時間內也可通過健康人間接傳播。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學齡前兒童發病最多。6個月以內的嬰兒由於獲得母體抗體,發病較少,妊娠期間患水痘可感染胎兒。病後獲得持久免疫,但可發生帶狀皰疹。
流行特徵
全年均可發生,冬春季多見。本病傳染性很強,易感者接觸患者後約90%發病,故幼稚園、國小等幼兒集體機構易引起流行。
症狀
典型水痘
皮疹出現前24小時可呈現前驅症狀如低熱、不適、厭食等亦可見猩紅熱樣或麻疹樣前驅疹,但很快消失。幼兒常無前驅期皮疹特點
①分批出現紅色斑疹或斑丘疹,迅速發展為清亮、卵圓型淚滴狀小水皰,周圍有紅暈,無臍眼經24小時,水皰內容物變為渾濁,水皰易破潰皰疹持續3~4天,然後從中心開始乾縮,迅速結痂在疾病高峰期可見到丘疹、新舊水皰和結痂同時存在;
②皮疹分布呈向心性,集中在皮膚受壓或易受刺激處開始為軀幹,以後至面部、頭皮四肢遠端較少,瘙癢感重;
③黏膜皮疹可出現在口腔、結膜、生殖器等處,易破潰形成淺潰瘍。
重症水痘
多發生在惡性病或免疫功能受損病兒出疹1周后體溫仍可高達40~41℃;皮損常呈離心性分布,四肢多,水皰疹有臍眼偶為出血性,在第1周末可發生暴發性紫癜,伴有壞疽。
先天性水痘
孕婦患水痘時可累及胎兒在妊娠早期感染,可致多發性先天性畸形,如:肢體萎縮皮膚斑痕、皮層萎縮、頭小畸形:自主神經系統受累表現括約肌控制困難腸梗阻或Horner綜合徵;眼異常包括白內障、小眼球、脈絡膜視網膜炎病兒常在1歲內死亡,存活者留有嚴重神經系統傷殘。
併發症
病毒性腦炎出血性水痘
敗血症傳染期
出疹前2—5天,出疹後的5—6天,患了水痘的病兒一經確診,應立即在家隔離直至全部結痂,水痘患者可以吹風。水痘雖然症狀較輕,一般都能順利恢復,但它的傳染性比較強。
診斷
一般病例的臨床症狀典型診斷多無困難。必要時可選作下列實驗室檢查:①取新鮮皰疹內液體作電鏡檢查可見到皰疹病毒顆粒。能快速和天花病毒相鑑別。
②在起病3天內取皰疹內液體接種人胚羊膜組織,病毒分離陽性率較高。
③血清學檢查常用的為補體結合試驗。水痘病人於出診後1~4天血清中即出現補體結合抗體,2~6周達高峰6~12個月後逐漸下降。亦可用間接螢光抗體法檢測。④PCR方法檢測鼻咽部分泌物VZV DNA為敏感和快速的早期診斷手段。
1.血象白細胞總數正常或稍增高。
2.皰疹刮片或組織活檢,刮取新鮮皰疹基底物用瑞氏或姬姆薩染色檢查多核巨細胞,用酸性染色檢查核內包涵體。
3.病毒分離檢查。
4.血清抗體檢測 可用補體結合試驗等方法測定。
預防
患者應呼吸道隔離至全部皰疹乾燥結痂為止。在集體機構中,對接觸病人的易感者應留驗3周(可自接觸後第11天起觀察)。被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或皮疹內容物污染的空氣、被服和用具,應利用通風、紫外線照射、曝曬、煮沸等方法消毒。國外有報導對免疫缺陷孕婦和母親現患水痘的新生兒可套用水痘特異性免疫球蛋白(VZIG)預防。胎盤球蛋白或水痘痊癒期血清(水痘消失1個月內收集)僅限於體弱者或原有慢性疾病者套用;胎盤球蛋白效果不肯定。
因一般水痘症狀較輕,過去認為不太需要VZV疫苗預防。後來發現白血病患者易死於水痘併發症,因此特為白血病患者使用VZV疫苗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近年由於並發甲組鏈球菌感染使水痘患兒的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因此美國已於1995年實行凡沒有患過水痘的嬰兒、兒童、少年和成人必須接受VZV疫苗預防水痘的措施。
治療
主要是對症處理患者應隔離。一般不需用藥,加強護理即可發熱期應臥床休息,體溫高者可投以退熱劑,給予易消化的飲食和充足的水分修剪指甲,防止抓破水皰。勤換衣被保持皮膚清潔。皮膚瘙癢較著者,可給服抗組織胺藥物皰疹破裂者,可塗以1%龍膽紫,有繼發感染者可局部套用消炎藥.
一般忌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因其他疾病原已服用激素的水痘患者,如情況許可,應盡
快減至生理劑量(約先天一般治療量的1/10~1/5)必要時考慮停用。試用阿糖腺苷(Ara-A)或阿昔洛韋(無環鳥苷acyclovir)治療重症水痘帶狀皰疹,似有一定效果。也有報告採用干擾素或轉移因子治療者減毒麻疹活疫苗0.3~1ml一次性注射可加速水痘皰疹乾痂,防止新的皰疹出現。
發熱較高全身症狀較重者,亦可用清熱解毒涼血類中藥。
(一)一般處理與對症治。呼吸道隔離,臥床休息,加強護理,防止庖疹破潰感染。皮疹已破潰可塗以龍膽紫或新黴素軟膏。繼發感染者應及早選用敏感的抗生素。瘙癢者可給予爐甘石洗劑及抗組胺藥物。並發肺炎、腦炎按肺炎和腦炎治療 。激素一般禁用,當合併有嚴重併發症時,在套用有效抗生素的前提下,酌情使用。
(二)抗病毒療法。
干擾素,10~20萬μ/日,連用3~5天 ;其他如阿糖腺苷、無環鳥苷等也可選用。
食療治病
飲食原則(1)宜給予易消化及營養豐富的流質及半流質飲食。宜飲綠豆湯、銀花露、小麥湯、粥、面片、龍鬚雞蛋面等。
(2)忌油膩、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及發物。
(3)宜多飲開水及飲料。
患者忌食
①豬肉為溫補性食物。水痘為急性皰疹性傳染病,中醫認為是外感時邪病毒,實證宜瀉不宜補。所以,水痘患兒,莫食豬肉。
②羊肉性溫熱,能益氣補虛,但水痘為病毒傳染性疾病。《中藥大辭典》認為:外感時邪之人忌食羊肉,故水痘之兒亦當忌之。
③雞肉若小兒出水痘時,痘疹內陷,難以發出者,食之則宜。若水痘愈後,則應忌之。
④雞蛋小兒出水痘期間,適宜清淡飲食。
⑤肉桂俗稱桂皮、官桂,為民間常用的五香調料。性大熱,味辛甘,屬純陽之物,溫熱助火、燥烈傷陰。
此外,小兒患有水痘期間,還應當忌吃生薑、大蔥、大蒜、洋蔥、韭菜、辣椒、胡椒、芥菜、芫荽、香菇、南瓜、香椿頭、鵝、帶魚、黃瓜、荔枝、桂圓肉、梅子、杏子、大棗、柿子、石榴、櫻桃、栗子、以及炒花生、炒蠶豆、炒瓜子、糍耙、年糕、肥肉、豬油、茴香、咖喱、芥末等不能吃辛辣食品,這樣能刺激水痘。
與水痘容易混餚的疾病.
重症患者及並發細菌感染時需和下列疾病鑑別:
(一)膿皰瘡
好發於鼻唇周圍或四肢暴露部位視為皰疹,繼成膿皰,然後結痂無分批出現的特點,不見於黏膜處,無全身症狀。
(二)丘疹樣蕁麻疹
系梭形水腫性紅色丘疹如花生米大小,中心有針尖或粟粒大小的丘皰疹或水皰,捫之較硬甚癢。分布於四肢或軀幹,不累及頭部或口腔不結痂。
(三)帶狀皰疹
皰疹沿一定的神經乾徑路分布不對稱,不超過軀幹的中線,局部有顯著的灼痛。
(四)天花
重症水痘與輕型天花相似其鑑別要點見下。
(五)其它病毒感染
單純皰疹病毒感染下也可引起水痘樣皮損,這類播散性的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常繼發於異位皮炎或濕疹等皮膚病,確診需依賴病毒分離結果。近年來發現腸道病毒尤其是柯薩奇病毒A組可引起廣泛的水痘樣皮疹,通常發生於腸道病毒高發的夏末和初秋時,常伴有咽部手掌和足底部皮損,這一點有助於水痘與腸道病毒感染的鑑別。
與天花的區別
水痘 天花
病人年齡兒童占絕對多數 兒童與成人都可發病
種 痘 史與種痘無關 從不種痘多年未再種痘或種痘不發
接 種 史同地區有水痘病人並有接觸史 同地區有天花病人並有接觸史
潛 伏 期 較長 較短
前 驅 期較短不超過24小時 較長3~4日後方始出疹
全身症狀 較輕較重
分布 向心性多見於軀幹 離心性多見於頭面、四肢
皮疹 皮疹較稀多為橢圓形,中心凹陷皮疹較密較大多為圓形,中心凹陷,深藏皮
多見,皮損表淺無堅實感,內觸之堅實如小豆,有膿皰期。
多不形成膿皰。
發展規律 同一部位常可見各階段的皮疹在身體同一部位的皮疹大多屬同一類型
疤痕 痊癒後一般無疤痕痊癒後遺留疤痕
新生兒及兒童疾病
孩子是未來的希望,他們成長的腳步是父輩殷切關注的,一旦有個頭疼發熱就是揪緊了父母的心。了解新生兒和兒童常見疾病,安心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