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沙門菌為革蘭陰性桿菌,可分為2000個以上的血清型,其中與人類關係密切的有鼠傷寒沙門菌、腸炎沙門菌、鴨沙門自、豬霍亂沙氏菌等十餘種,以鼠傷寒沙門菌感染最常見,約占25%~35%。本病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也可經被污染的肉類、禽蛋類等食物或水傳播給人;醫院內可因被污染的被服、醫療用具、工作人員的手、玩具、公用的水管、門把柄等造成院內交叉感染,嚴重時甚至造成病房內暴發流行。任何年齡均可患病。
發病機制
細菌進人胃腸道後是否發病與侵入細菌的數量、毒力、侵襲力、機體防禦功能等有關。細菌內毒素為主要的致病因素;沙門氏菌還可侵人小腸黏膜上皮細胞並繁殖,同時引起腸黏膜充血、水腫、出血等,有些沙門氏菌,如鼠傷寒沙門菌可產生腸毒素,其性質類似於大腸桿菌產生的腸毒素。如炎症僅局限於腸黏膜及腸系膜淋巴結,臨床上表現為胃腸炎;而在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新生兒、原有慢性疾患、惡性腫瘤和化療病人等,病菌可經局部進人血循環導致敗血症或發生遷徙性化膿病灶,如腦膜炎、骨髓炎、肺炎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輕重不一,主要分以下3型。
(一)胃腸炎型 此型在嬰兒時現最多見,鼠傷寒沙門菌為主要病原。急性起病,潛伏期6~72h(平均24h);有中度發熱,主要症狀為腹瀉、嘔吐、每日腹瀉數次至數10次不等;糞便性狀多變為其突出特點,可是水樣、蛋花湯樣或膿血便、粘液便。嘔吐腹瀉嚴重時可伴脫水、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或全身衰竭。病程l~2周。
(二)敗血症型 本型多見於新生兒和<3個月的嬰兒,以鼠傷寒威豬霍亂沙門菌感染最多見。多數先有胃腸道症狀,亦有以敗血症症狀起病:寒戰、高熱等中毒症狀較重,弛張熱或不規則發熱,伴有驚厥甚至意識障礙,並可有黃疸、肝脾腫大及皮膚出血點。併發症多為化膿性病變,如化膿性腦膜炎、化膿性骨骨髓炎、或關節炎、支氣管肺炎、膿胸、腎盂腎炎、心包炎和軟組織膿腫等。本型預後較差,病死率高,存活者後遺症多。
(三)傷寒型 以豬霍亂沙門菌感染為主,臨床表現類似傷寒。急性發熱、體溫多呈稽留熱型,嬰幼兒可伴有驚厥、腹瀉、脾大,但病情相對較輕,併發症少,病程較短。
診斷
由於沙門菌的菌型繁多,臨床表現複雜多變,診斷較困難。凡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高度懷疑本病,並做相應的檢查:①有明顯或可疑非傷寒沙門菌患者接觸史;②<2歲嬰幼兒腹瀉時間較長、治療效果不佳者;③患兒糞便性狀多變者;④在原有疾病的基礎上,突然發熱、腹瀉,尤其是營養不良,或長期套用抗生素、腎上腺皮質激素或免疫抑制劑者。確診主要靠糞便、血、腦脊液、骨髓或膿液的細菌培養。
治療
(一)對症和支持治療給予易消化、富營養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積極治療原有疾病。對伴有高熱、驚厥、腹痛、嘔吐的病人給子相應的積極處理。有脫水時應及時補液、糾正電解質紊亂。對輕型胃腸炎型患兒一般不需使用抗生素,以防其抑制腸道正常菌群、促使沙門菌生長,延長恢復期,並導致耐藥菌的產生;可適當使用微生態療法,或腸道黏膜保護劑口服。對於小嬰兒應加強支持療法,包括給予多種維生素、輸給血漿或複方胺基酸等。
(二)病原治療對重型,或<3個月嬰兒,或有免疫缺陷者。應給予高效、敏感的抗菌藥物;在未獲得細菌藥物敏感試驗結果前,可選用丁胺卡那黴素,每日4~8mg/kg,分1~2次注射;或頭孢噻肟鈉,每日50~100mg/kg,分2~3次靜注;或頭孢哌酮鈉,每日50~150mg/kg,分2~4次靜注;或頭孢曲松鈉,每日100mg/kg,分2次靜注。在獲得細菌藥物敏感試驗結果後應根據藥敏選藥。療程7~10天。如合併有敗血症、腦膜炎時應延長治療時間。
預防
注意飲食衛生,加強各種食品的衛生管理。尤其應防止醫院內交叉感染,新生兒病房應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新生兒及兒童疾病
孩子是未來的希望,他們成長的腳步是父輩殷切關注的,一旦有個頭疼發熱就是揪緊了父母的心。了解新生兒和兒童常見疾病,安心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