膻中穴

膻中穴

別稱元兒、胸堂、元見、上氣海,出《靈樞 經脈》中。屬任脈,位於前正中線,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在胸骨體上,有胸部(乳房)內動、靜脈的前穿支;布有第4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主治氣喘、噎膈 、胸痛、乳汁少、心悸、心煩、咳嗽。操作方法為平刺0.3~0.5寸。

名稱釋義

膻指空腔,中指中央。因穴在玉堂之下的胸腔中部,適當兩乳中間,且因膻中為心之外周,代心布令,居於胸膜之中,因名膻中。 

治法

寒則補之留針或多灸,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定位

前正中線,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解剖

在胸骨體上,有胸部(乳房)內動、靜脈的前穿支;布有第4肋間神經前皮支的內側支。

主治

氣喘、噎膈 、胸痛、乳汁少、心悸、心煩、咳嗽。

操作

平刺0.3~0.5寸。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心絞痛、冠心病、胸膜炎、肋間神經痛、乳腺炎等。

配伍

配定喘、天突,寬胸宣肺降氣,治哮喘、胸痛;

配少澤、乳根、足三里,理氣通乳,治乳汁過少;

配心俞、內關、理氣通絡寧心,治心絞痛;

配中脘,氣海,降氣和胃,治嘔吐;

配百會、氣海,益氣昇陽,治氣虛。

功效

利上焦、寬胸膈、降氣通絡。

附註

心包募穴、八會穴之氣會。

相關論述

1.《靈樞·脹論》:“夫胸腹,藏腑之郭也。膻中者,心主之宮域也。”

2.《采艾編》:“膻中,上焦之氣,此為中央。”

人體穴位

頭部穴位(正面)頭維穴 | 髮際穴 | 陽白穴 | 印堂穴 | 攢竹穴 | 睛明穴 | 承泣穴 | 四白穴 | 迎香穴 | 水溝穴 | 瞳子髎穴
頭部穴位(背面)百會穴 | 後頂穴 | 風府穴 | 啞門穴 | 完骨穴 | 風池穴 | 天柱穴
頭部穴位(側面)太陽穴 | 下關穴 | 客主穴 | 耳門穴 | 聽宮穴 | 翳風穴 | 頰車穴 | 大迎穴 | 人迎穴
腹部胸部穴位天突穴 | 膻中穴 | 鳩尾穴 | 巨闕穴 | 中脘穴 | 水分穴 | 氣海穴 | 關元穴 | 中極穴 | 氣舍穴 | 俞府穴 | 或中穴 | 期門穴 | 日月穴 | 天樞穴 | 氣穴 | 大巨穴 | 大赫穴
人體背部穴位
大椎穴 | 陶道穴 | 身柱穴 | 神道穴 | 至陽穴 | 脊中穴 | 治喘穴 | 肩井穴 | 曲垣穴 | 天宗穴 | 命門穴 | 腰俞穴 | 腰陽關穴 | 上仙點穴 | 六華灸穴 | 風門穴 | 肺俞穴 | 心俞穴 | 膈俞穴 | 肝俞穴 | 膏肓穴 | 志室穴 | 肩外俞穴 | 厥陰俞穴 | 三焦俞穴 | 大腸俞穴 | 關元俞穴 | 小腸俞穴 | 膀胱俞穴
人體上肢穴位內關穴 | 外關穴 | 曲池穴 | 尺澤穴 | 治癢穴 | 孔最穴 | 列缺穴 | 陽池穴 | 神門穴 | 合谷穴 | 中渚穴 | 少沖穴 | 落枕穴 | 指間穴 | 太淵穴 | 口內穴 | 胃腸穴 | 手三里穴
人體下肢穴位膝眼穴 | 梁丘穴 | 復溜穴 | 陰谷穴 | 血海穴 | 承山穴 | 解溪穴 | 委中穴 | 足三里穴 | 陽陵泉穴 | 陰陵泉穴 | 三陰交穴 | 百里穴
人體足部穴位湧泉穴 | 大敦穴 | 太沖穴 | 太白穴 | 太溪穴 | 申脈穴 | 丘墟穴 | 崑崙穴 | 足臨穴 | 行間穴 | 里內庭穴 | 下痢穴 | 高血壓點穴 | 第二厲兌穴 | 第三厲兌穴 | 阿基里斯腱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