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義
金融市場又稱為資金市場,包括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是資金融通市場。所謂資金融通,是指在經濟運行過程中,資金供求雙方運用各種金融工具調節資金盈餘的活動,是所有金融交易活動的總稱。在金融市場上交易的是各種金融工具,如股票、債券、儲蓄存單等。資金融通簡稱為融資,一般分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種。直接融資是資金供求雙方直接進行資金融通的活動,也就是資金需求者直接通過金融市場向社會上有資金盈餘的機構和個人籌資;與此對應,間接融資則是指通過銀行所進行的資金融通活動,也就是資金需求者採取向銀行等金融中介機構申請貸款的方式籌資。金融市場對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都有著直接的深刻影響,如個人財富、企業的經營、經濟運行的效率,都直接取決於金融市場的活動。
金融市場的構成十分複雜,它是由許多不同的市場組成的一個龐大體系。但是,一般根據金融市場上交易工具的期限,把金融市場分為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兩大類。貨幣市場是融通短期(一年以內)資金的市場,資本市場是融通長期(一年以上)資金的市場。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又可以進一步分為若干不同的子市場。貨幣市場包括金融同業拆借市場、回購協定市場、商業票據市場、銀行承兌匯票市場、短期政府債券市場、大面額可轉讓存單市場等。資本市場包括中長期信貸市場和證券市場。中長期信貸市場是金融機構與工商企業之間的貸款市場;證券市場是通過證券的發行與交易進行融資的市場,包括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基金市場、保險市場、融資租賃市場等。
和其他市場相比,金融市場具有自己獨特的特徵:
第一,金融市場是以資金為交易對象的市場。
第二,金融市場交易之間不是單純的買賣關係,更主要的是借貸關係,體現了資金所有權和使用權相分離的原則。
第三,金融市場可以是有形市場,也可以是無形市場。
形成
遠在金融市場形成以前,信用工具便已產生。它是商業信用發展的產物。但是由於商業信用的局限性,這些信用工具只能存在於商品買賣雙方,並不具有廣泛的流動性。隨著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在商業信用的基礎上,又產生了銀行信用和金融市場。銀行信用和金融市場的產生和發展反過來又促進了商業信用的發展,使信用工具成為金融市場上的交易工具,激發了信用工具潛在的重要性。在現代金融市場上,信用工具雖然仍是主要的交易工具,但具有廣泛流動性的還有反映股權或所有權關係的股票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商品,它們都是市場金融交易的工具,因而統稱為金融工具。
形成條件
金融市場的形成條件
1、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社會上存在著龐大的資金需求與供給。
2、擁有完善和健全的金融機構體系。
3、金融交易的工具豐富,交易形式多樣化。
4、有健全的金融立法。
5、政府能對金融市場進行合理有效的管理。
形態
金融市場的形態有兩種:一種是有形市場,即交易者集中在有固定地點和交易設施的場所內進行交易的市場,在證券交易電子化之前的證券交易所就是典型的有形市場,但世界上所有的證券交易所都採用了數位化交易系統,因此有形市場漸漸被無形市場所替代;另一種是無形市場,即交易者分散在不同地點(機構)或採用電訊手段進行交易的市場,如場外交易市場、全球外匯市場和證券交易所市場都屬於無形市場。
體系
金融市場體系是指金融市場的構成形式。
金融市場體系中幾個主要的子市場都有其共性的東西:
1、風險性(不確定性):如,股票市場的風險、外匯市場的風險。
2、價格以價值為基礎,供求關係的影響:股票價格的波動、債券價格的波動,最終都反映其價值,受供求關係的影響。
3、影響債券流通價格、影響股票價格、匯率波動等的基本面分析既要考慮巨觀經濟影響,也要考慮微觀經濟的影響等。
金融市場體系中的相關相近或相異的內容:
1、金融市場的功能,同業拆借市場的功能,債券市場的功能,股票市場的功能,外匯市場的功能,期貨市場的功能等。
2、外匯市場參與者,期貨市場的參與者,同業拆借市場的參與者。
3、貼現,轉貼現,再貼現。
4、匯票,本票與支票的異同等等。
金融市場體系的分類
金融市場體系包括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外匯市場和黃金市場,而一般根據金融市場上交易工具的期限,把金融市場分為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兩大類。
1、貨幣市場
貨幣市場是融通短期資金的市場,包括同業拆借市場、回購協定市場、商業票據市場、銀行承兌匯票市場、短期政府債券市場、大面額可轉讓存單市場。
2、資本市場
資本市場是融通長期資金的市場,包括中長期銀行信貸市場和證券市場。中長期信貸市場是金融機構與工商企業之間的貸款市場,證券市場是通過證券的發行與交易進行融資的市場,包括債券市場、股票市場、保險市場、融資租賃市場等。
分類
金融市場從不同的角度考察,可作如下分類:
(1)按地理範圍可分為:
①國際金融市場,由經營國際間貨幣業務的金融機構組成,其經營內容包括資金借貸、外匯買賣、證券買賣、資金交易等。
②國內金融市場,由國內金融機構組成,辦理各種貨幣、證券及作用業務活動。它又分為城市金融市場和農村金融市場,或者分為全國性、區域性、地方性的金融市場。
(2)按經營場所可分為:
①有形金融市場,指有固定場所和操作設施 的金融市場;
②無形金融市場,以營運網路形式存在的市場,通過電子電訊手段達在交易。
(3)按融資交易期限劃分為:
①長期資金市場(資本市場),主要供應一年以上的中長期資金,如股票與長期債券的發行與流通;
②短期資金市場(貨幣市場),是一年以下的短期資金的融通市場,如同業拆借、票據貼現、短期債券及可轉讓存單的買賣。
(4)按交易性質劃分為:
①發行市場,也稱一級市場,是新證券發行的市場;
②流通市場,也稱二級市場,是已經發行、處在流通中的證券的買賣市場。
(5)按交易對象劃分為拆借市場、貼現市場、大額定期存單市場、證券市場(包括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外匯市場、黃金市場和保險市場。
(6)按交割期限可分為:
①金融現貨市場,融資活動成交後立即付款交割;
②金融期貨市場,投融活動成交後按契約規定在指定日期付款交割。按照上述各內在聯繫對金融市場進行科學系統的劃分,是進行金融市場有效管理的基礎。
(7)按交易標的物劃分為:
①貨幣市場
②資本市場
③金融衍生品市場
④外匯市場
⑤保險市場
⑥黃金及其他投資品市場
(8)根據融資方式劃分為:
①直接融資市場
②間接融資市場
(9)根據具體的交易工具類型劃分:
①債券市場
②票據市場
③外匯市場
④股票市場
⑤黃金市場
⑥保險市場
功能
簡單的說就是它有四大功能:1、融資 2、調節 3、避險 4、信號
1.金融市場能夠迅速有效地引導資金合理流動,提高資金配置效率。
(1)擴大了資金供求雙方接觸的機會,便利了金融交易,降低了融資成本,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
(2)金融市場為籌資人和投資人開闢了更廣闊的融資途徑。
(3)金融市場為各種期限、內容不同的金融工具互相轉換提供了必需的條件。
2.金融市場具有定價功能,金融市場價格的波動和變化是經濟活動的晴雨表。
(1)金融資產均有票面金額。
(2)企業資產的內在價值——包括企業債務的價值和股東權益的價值——是多少,只有通過金融市場交易中買賣雙方相互作用的過程才能“發現”。即必須以該企業有關的金融資產由市場交易所形成的價格作為依據來估價,而不是簡單地以會計報表的賬面數字作為依據來計算。
(3)金融市場的定價功能同樣依存於市場的完善程度和市場的效率。
(4)金融市場的定價功能有助於市場資源配置功能的實現。
3.金融市場為金融管理部門進行金融間接調控提供了條件。
(1)金融間接調控體系必須依靠發達的金融市場傳導中央銀行的政策信號,通過金融市場的價格變化引導各微觀經濟主體的行為,實現貨幣政策調整意圖。
(2)發達的金融市場體系內部,各個子市場之間存在高度相關性。
(3)隨著各類金融資產在金融機構儲備頭寸和流動性準備比率的提高,金融機構會更加廣泛地介入金融市場運行之中,中央銀行間接調控的範圍和力度將會伴隨金融市場的發展而不斷得到加強。
4.金融市場的發展可以促進金融工具的創新。
(1)金融工具是一組預期收益和風險相結合的標準化契約。
(2)多樣化金融工具通過對經濟中的各種投資所固有的風險進行更精細的劃分,使得對風險和收益具有不同偏好的投資者能夠尋求到最符合其需要的投資。
(3)多樣化的金融工具也可以使融資者的多樣化需求得到儘可能大的滿足。
5.金融市場幫助實現風險分散和風險轉移。
(1)金融市場的發展促使居民金融資產多樣化和金融風險分散化。
(2)發展金融市場就為居民投資多樣化、金融資產多樣化和銀行風險分散化開闢了道路,為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了條件。
(3)居民通過選擇多種金融資產、靈活調整剩餘貨幣的保存形式,增強了投資意識和風險意識。
6.金融市場可以降低交易的搜尋成本和信息成本。
(1)搜尋成本是指為尋找合適的交易對方所產生的成本。
(2)信息成本是在評價金融資產價值的過程中所發生的成本。
(3)金融市場幫助降低搜尋與信息成本的功能主要是通過專業金融機構和諮詢機構發揮的。
特點
金融市場可以將眾多投資者的買賣意願聚集起來,使單個投資者交易的成功率大增,即在接受市場價格的前提下,證券的買方可以買到他想買的數量,賣方可以賣出他想賣的數量。交易所的這種屬性其實就是流動性,交易所的流動性使得資本在不同的時間、地區和行業之間進行轉移,使資源得以配置。 金融市場出現的目的是提供交易的便捷,因而流動性就是金融市場的基礎經濟功能所在,沒有了集中流動性的功能,金融市場就失去存在的基礎。流動性的作用還不僅在此,作為交易成本還體現在市場對交易機制的選擇和變遷的決定作用,因為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時代,各個金融市場面臨著激烈的競爭,而流動性是其競爭力的最直接體現。“流動性是委託量大小和頻率的函式,當有些買賣委託輸人特定的交易系統時,將會吸引其他買賣委託進人該系統,可以說,流動性能吸引流動性。"(Ruben,1998),因此搶得先機者可用流動性來創造更大的流動性,從而在競爭中占有明顯的戰略優勢。金融市場的特點包括借貸活動的集中性、交易場所的廣泛性、交易對象的特殊性、交易方式的特殊性、市場價格的一致性。
市場運行
報導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2013年3月份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情況顯示,2013年1至3月,金融市場總體運行平穩。3月份,銀行間市場債券發行量同比增加,5年期以下債券發行比重有所上升;銀行間市場同業拆借量和回購量較上月均有增加,貨幣市場利率水平回落;現券交易活躍,銀行間債券指數和交易所國債指數小幅上升。3月份,上證指數振盪下跌,成交量減少。
從債券發行情況看,2013年1至3月,銀行間債券市場累計發行債券17984.2億元,同比增長25.9%。3月份,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債券7802.1億元,同比增長9.4%,較2月份增長57.1%。截至3月底,債券市場債券託管量為27.3萬億元(含央行票據託管量),其中銀行間債券市場債券託管量為26.0萬億元,占債券市場債券託管量的95.1%。
1至3月份,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的債券中5年期以下債券占比最高。3月份,5年期以下債券比重有所增加,5年期(含)至10年期債券發行比重有所減少。
從拆借交易情況看,1至3月,同業拆借市場總體運行平穩,交易量累計為10.3萬億元,同比增長1.4%。3月份,同業拆借市場累計成交3.7萬億元,較2月份增長31.2%。交易品種仍以1天為主,1天品種共成交3.1萬億元,占全部拆借成交量的83.9%。
3月份,同業拆借利率較上月下降,同業拆借加權平均利率為2.47%,較2月份下降30個基點。
從回購交易情況看,1至3月份,回購市場交易相對活躍,債券質押式回購成交36.6萬億元,同比增長24.0%。3月份,債券質押式回購成交量為13.3萬億元,較2月份增長34.7%。交易品種仍以1天為主,1天品種共成交10.9萬億元,占全部質押式回購成交量的82.3%。
3月份,回購利率整體水平較上月有所回落。3月份,債券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為2.46%,較2月份下降43個基點。
從現券交易情況看,1至3月份,銀行間債券市場現券成交21.7萬億元,同比增長46.1%。3月份,銀行間債券市場現券交易全月累計成交8.5萬億元,較2月份增長63.6%。
3月份,銀行間債券指數和交易所國債指數均小幅上升。3月末,銀行間債券指數為146.66點,較上月末上升0.5點,漲幅0.34%;交易所國債指數月末收盤為136.96點,較上月末上漲0.37點,漲幅0.27%。
從股票交易情況看,3月份,上證指數振盪下跌,上證指數月末收於2236.6點,較2月末收盤下降128.97點,跌幅為5.45%。上證A股市場日均交易量971.3億元,較上月減少113.5億元。
媒體
金融市場媒體是指那些在金融市場上充當交易媒介,從事交易或促使交易完成的組織、機構或個人,亦即金融市場中介。
金融市場的媒體也是金融市場的一類參與者,但它起的作用與一般的金融市場主體有著重要的區別:
第一,金融市場媒體參與金融市場活動,是作為中介促進金融市場中主體交易的完成,並從中收取交易佣金;
第二,就原始動機而言,金融市場媒體在市場上是以投機者而非投資者的身份進行金融交易,當然這種交易活動對活躍金融市場具有重大作用。
金融市場媒體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金融市場交易商,如貨幣經紀人、證券經紀人、證券承銷商、外匯經紀人等。
另一類則是機構媒體或組織媒體,如證券交易所、投資銀行等。
基本要素
一個完備的金融市場,應包括四個基本要素:
(1)資金供應者和資金需求者。包括政府、金融機構、企業事業單位、居民、外商等等,即能向金融市場提供資金,也能從金融市場籌措資金。這是金融市場得以形成和發展的一項基本因素。
(2)信用工具。這是借貸資本在金融市場上交易的對象。如各種債券、股票、票據、可轉讓存單、借款契約、抵押契約等,是金融市場上實現投資、融資活動必須依賴的標的。
(3)信用中介。這是指一些充當資金供求雙方的中介人,起著聯繫、媒介和代客買賣作用的機構,如銀行、投資公司、證券交易所、證券商和經紀人等。
(4)價格。金融市場的價格指它所代表的價值,即規定的貨幣資金及其所代表的利率或收益率的總和。
構成要素
金融市場的構成要素
(一)金融市場的參加者
——是指參與金融市場的交易活動而形成證券買賣雙方的單位。
1、政府部門:通過發行債券籌集資金。
2、工商企業:即是籌資者,也可能是資金供應者。
3、金融機構:是金融市場最重要的參與者。主要有存款性金融機構、非存款性金融機構、中央銀行。
4、個人:是市場上的資金供應者。
(二)金融工具
——是在信用活動中產生,能夠證明金融交易金額、期限和價格的書面檔案。
金融工具的特徵:
1、償還性:是指債務人必須歸還本金以前所經歷的時間。
2、流動性:是指金融工具迅速變為貨幣而不致遭受損失的能力。
3、風險性(安全性):是指購買金融工具的本金和預期收益所具有的風險程度或其安全的保障程度。
4、收益率(盈利性):是指金融工具所取得的收益和本金的比率。
(三)金融市場的組織形式
是指進行金融交易所採用的方式。
1、在固定場所進行的有組織的集中交易方式。
“雙邊拍賣”方式成交
買方的最高出價=賣方的最低要價
2、分散交易方式,通過金融機構的櫃檯進行。
“討價還價” 方式成交,也稱為店頭交易。
3、場外交易方式
藉助於先進的通訊手段完成交易。
(四)金融市場的管理
是指中央銀行及有關監管當局為維護金融市場的正常秩序而進行的管理。
(一)管理的原則
完全公開原則
制止背信原則
(二)管理的內容
1、證券市場的管理
(1)限制投機活動
提高信用交易中的保證金比率;
交易之前,買方預存款項,賣方預存證券;
限制交易數量;
必要時停止隨行就市委託;
限制或停止信用交易。
(2)禁止不良交易行為
散布虛假信息
操縱市場
聯合操縱
洗售:是指證券出售者立即重新購回自己出售的證券的行為。
知內情者交易
證券公司的作弊行為
2、票據市場的管理
對票據的簽發、承兌、貼現和使用的管理
3、同業拆借市場的管理
市場準入、拆藉資金用途、期限等的管理
金融關係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類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這些市場共同組合成一個完整、統一且互相聯繫的有機體系。市場體系分為產品市場(如消費品市場、生產資料市場、旅遊服務市場等)和為這些產品提供生產條件的要素市場(如勞動力市場、土地市場、資金市場等)。
金融市場是統一市場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屬於要素市場。它與消費品市場、生產資料市場、勞動力市場、技術市場、信息市場、房地產市場、旅遊服務市場等各類市場相互聯繫,相互依存,共同形成統一市場的有機整體。在整個市場體系中,金融市場是最基本的組成部分之一,是聯繫其他市場的紐帶。因為在現代市場經濟中,無論是消費資料、生產資料的買賣,還是技術和勞動力的流動等,各種市場的交易活動都要通過貨幣的流通和資金的運動來實現,都離不開金融市場的密切配合。從這個意義上說,金融市場的發展對整個市場體系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制約作用,市場體系中其他各市場的發展則為金融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和可能。
市場地位
金融市場在市場經濟中的地位:
1.市場經濟下的諸生產要素市場
市場經濟是一個由諸多形形色色的分市場所構成的龐大的市場統一體。在社會生產過程中,每項生產要素在交換過程中都構成了自己的市場體系。這些市場主要是:生產資料市場和勞動力市場,以及由此派生出的消費資料市場、勞務市場、技術市場、產權市場、文化市場、經理市場等。這些市場,通過產品的互換,實現社會生產和消費的正常進行。上述各種生產要素市場的交換,在當代經濟運行中,不是以物物交換形式完成的,而是以貨幣媒介其間來實現的。當代經濟是貨幣經濟和信用經濟,正是由貨幣信用的推動,實現了物質資源的迅速配置,使信用資金具有了商品性。資金不僅在向產業部門輸送中體現其商品的屬性,而且在交易媒介——金融工具的帶動下,進行金融商品的買賣。一般來說,金融商品即貨幣資金的購買者或需求者,取得資金用於投資、發展生產和流通,但是,出於種種目的,不同的金融商品之間也會相互交易,這樣,縱橫交錯的金融商品流通,構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市場——金融市場,同樣成為一個不可缺少的生產要素市場,成為市場經濟下溝通諸要素市場必不可少的一環。馬克思認為,貨幣資金是資本主義發展的第一推動力和持續的動力。通過這個市場的資金融通功能,把資金從所有者手中轉向需求者手中,實現資金的重新配置和最佳化組合,充分發揮資金的流動性和效益性,從而推動商品市場的發展。可見,金融市場是整個市場體系的有機構成部分 。
2.金融市場同其他各種市場的關係 金融市場是貨幣資金或金融商品交易的場所,也是資金融通的場所。它主要是進行貨幣借貸以及各種票據、有價證券、黃金和外匯買賣的場所。通過金融市場的交易活動,溝通資金供求雙方的關係,實現資金融通。金融市場同其他各種商品市場既有聯繫又有區別。
(1)金融市場同其他市場之間的聯繫具體表現在:一是金融市場為商品市場提供交易的媒介,使商品交換能得以順利進行;二是金融市場可以有力地推動。商品市場的發展,在外延的廣度上促進商品市場的發展;三是通過金融市場的帶動和調節,使商品市場進行流動和組合,從而引起對資源的重新配置。
(2)金融市場同其他市場的區別表現在:一是交易場所的區別。一般商品交易有其固定的場所,以有形市場為主;而金融市場既有有形市場,在更大的範圍內也有通過電話、電報、電傳、電腦等通訊工具進行交易的無形市場,這種公開廣泛的市場體系,可以將供求雙方最大限度地結合起來。二是交易對象的特殊性。一般商品的交易是普通商品或勞務,其本身含有一定的價值和使用價值,一經交易就進入消費3金融市場的交易對象是金融商品,其價值和使用價值有著不同的決定方式:使用價值、為其所有者帶來收益的功能,價值、具有多重的決定方式。三是交易方式的特殊性。一般商品的交易,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通過議價、成交付款、交貨而使交易結束,雙方不再發生任何關係;金融市場的交易是信用、投資關係的建立和轉移過程,交易完成之後,信用雙方、投融資雙方的關係並未結束,還存在本息的償付和收益分配等行為。可見,金融市場上的交易,作為金融商品的買賣關係雖然已經結束,但作為信用或者投資關係卻沒有結束。四是交易動機的不同。一般商品交易的賣者為實現價值取得貨幣,買者則為取得使用價值滿足消費的需求;金融市場上交易的目的,賣者為取得籌資運用的權利,買者則取得投融資利息、控股等權利,此外,還派生出保值、投機等種種動機。
運行機制
金融市場的運行機制
金融市場上資金的運動具有一定規律性,由於資金餘缺調劑的需要,資金總是從多餘的地區和部門流向短缺的地區和部門。金融市場的資金運動起因於社會資金的供求關係,最基本的金融工具和貨幣資金的形成,是由銀行取得(購入)企業借據而向企業發放貸款而形成的。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作為中間人,既代表了貸者的集中,又代表了借者的集中,對存款者是債務人,對借款者是債權人,因而,它所進行的融資是間接融資。當銀行創造出大量派生存款之後,為其他信用工具的創造和流通建立了前提。當各種金融工具湧現,多種投融資形式的形成,金融工具的流通軌跡就變得錯綜複雜,它可以像貨幣一樣多次媒介貨幣資金運動,資金的交易不只是一次就完成,金融市場已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市場。金融工具會脫離最初的交易場所反覆地運動,這種運動,大多是藉助於直接融資工具如股票、債券的多次流通而實現的。這種直接融資是資金供求雙方的直接交易,無需藉助於中間人,或者只需中介者集中撮合即可。另外,藉助於中介機構發行的金融工具,形成金融流通市場,表現在支票、匯票、本票的流通及貸款證券化的流通。因而,在金融市場上,金融工具的賣出者可以轉化為買入者,金融工具的買人者可以轉化為賣出者。再加上新的交易夥伴的不斷涌人,推動著金融工具流通轉讓;與此同時,資金相應地作逆向的流動,使金融市場紛繁複雜起來。金融市場的範圍有多大?有人認為僅指銀行之外的資金交易和融通,不包括銀行所進行的融資活動。其實,當銀行走向市場化之後,以銀行所推動的金融產品交易,同樣是作為商品的交易,即使是在過去計畫經濟時代,資金交易也僅是有計畫的商品交易。因而,將銀行這一大塊資金交易排除在金融市場之外,顯然是不適當的。可以說,金融市場是各類金融機構、金融活動所推動的資金交易的總和,它是一個巨觀的概念,只要是資金交易,就離不開金融市場,它是無所不包的。
特殊性
與其他市場相比,金融市場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
1.市場參與者之間的關係是借貸關係和委託代理關係,是以信用為基礎的資金的使用權和所有權的暫時分離或有條件的讓渡。
2.金融市場的交易對象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的商品——貨幣資金及其衍生物。
3.金融市場的交易方式具有特殊性。
4.金融市場的價格的決定較為複雜,影響因素很多並且波動巨大。
5.市場交易的場所在大部分情況下是無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