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新教長期用於西方國家政體劃分。宗教上因其重視宣講福音,則一直被稱作“福音派”(德語:evangelisch,英語:evangelical)。該教在19世紀官方正式傳入中國。 20世紀在普世教會合一運動及世界基督教會聯合會成立的背景下,經過本色化運動、三自愛國運動的改革,合為中國基督教協會,統一使用《和合本聖經》。形成不分宗派的本土化正宗基督教。 但境外新教,或非合一的教會則不在此“基督教”行列。新教徒通常又分為福音派與靈恩派,基要派與自由派,高教會派和低教會派。但他們大都隸屬於普世聖公宗在內的七個國際團契,且註冊在世界福音聯盟。其中中國的新教徒推算在4千萬,或1.8千萬到9千萬,這裡包括中國自立教會、真耶穌教會、基督復臨安息日會,以及五旬節運動、靈恩運動等團契在內。
產生背景
新教一詞意譯自英語的“Protestantism”(抗議主義),相對於天主教的“Catholicism”(至公主義),是依國家主義、民族主義、個人主義乃至自由主義組建教會,重視個體獨立性、政教分離的意識形態。該詞由“Protest”(抗議)加傾向詞“-ant”及“-ism”(主義)三部分組成,其中前兩部分組成的“Protestant”(抗議宗),來自拉丁語“protestari”,或“protestatio”。抗議宗原是天主教會內部的抗議者,通常從11世紀東西教會大分裂算起。其中彼得·瓦勒度、阿諾德·布雷西亞、約翰·威克里夫,以及遭教廷火刑殺害的揚·胡斯等人被視為最早的抗議領袖。而奧斯定會司鐸馬丁·路德基於贖罪券等教會腐敗問題,著成於1517年的《九十五條論綱》,則是抗議宗要求羅馬教廷及天主教會改革的最後通牒。
1529年,神聖羅馬帝國及天主教會舉辦的施派爾會議結束後,不接受會議對路德判決的基督徒陸續成立了自己的教會。而慈運理、約翰·加爾文開始的抗議宗,又將注意力主要放到改革層面,志在革除天主教會殘餘的傳統,因而又稱改革宗(Reformed)。抗議宗加改革宗,即宗教改革(ProtestantReformed),通稱改革(TheReformed)。新教也特指改革宗的教會。
三大主流教派
宗教改革時期產生的三大主流教派主要是指:路德宗、加爾文宗和聖公會。這些教派比較一致的觀點是反對羅馬教皇對各國教會的控制,宣稱《聖經》為信仰的最高原則,不承認教會享有解釋教義的絕對權威,強調教徒個人直接與上帝相通,不必由神父做中介,由於新教徒對公教的抗議態度,因此被稱為protestants。具體來說:
路德宗(Lutherans)是經德國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MartinLuther)改革而形成的教派。在信仰問題上,路德宗主張自主自治,反對教會的思想和行政控制,強調“因信稱義”(justificationbyfaith)的教義,即人在上帝面前得到救贖,不被定罪,得稱為“義”,全憑內心的真正信仰,而不在於遵行教會規條,故又稱“信義宗”。
加爾文宗(Calvinists)是由法國宗教改革家加爾文(JeanCalvin)在瑞士進行的改革而形成的教派。該教派主張由教徒推選長老(Elder)管理教會,因此又稱為長老會(Presbyterians)。加爾文認為,誰被上帝救贖,誰被棄絕,全由上帝預定,只有上帝的“選民”(chosenpeople)才能得救,並產生信心而稱義,只有自律、節儉、辛勤工作才能贏得上帝的恩寵和挑選。這種觀點為最初資本主義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加爾文宗在荷蘭、德國稱為“歸正會”(ReformedChurches,意即經過改革而復歸正確),在法國稱為“胡格諾派”(Huguenot),在蘇格蘭稱為“長老會”,在英格蘭稱為“清教徒”(Puritans,該詞源於拉丁文purus,指“清潔”、“純淨”)。
聖公會(Anglicans)於宗教改革時期形成於英格蘭,在英格蘭稱為theChurchofEngland,傳入美國後稱為EpiscopalChurch。16世紀早期,英王亨利八世(HenryVIII)以教皇不準他離婚為理由,實行擺脫教皇控制,奪取教會財產的改革。後又通過法案將英格蘭教會立為國教,以英王為最高首領,並以坎特伯雷大主教(ArchbishopofCanterbury)為名義上的領袖。聖公會只是不再服從教皇管轄,在教義和禮儀上與公教區別不大。
此外新教還有下列一些教派:福音會、清教會、衛斯理宗、衛理公會、循道公會、浸信會、公理會、福音派、布道會、宣道會、靈恩派、五旬節會、神召會、基要派、再洗禮派、門諾會、貴格會等。
神學發展
18世紀,資產階級在歐洲取得全面勝利。在思想和文化上的表現,是崇尚理性、自由,對一切舊體系採取批判的態度,故稱啟蒙時期。這時期新教出現了一批哲學家,如德國的萊布尼茲、萊辛和康德,英國的洛克、貝克萊和休謨等。他們運用唯理主義哲學對基督教信仰和神學作了新的論證和解釋。他們提倡自由思想和寬容原則,企圖在信仰和理性之間作出某些調和,如英國的自然神論和廣涵主義,德國的唯理主義神學,以及荷蘭的阿明尼烏主義。這些都對19世紀新教神學的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這一時期,還出現了一些新的宗派,如英國衛斯理兄弟創立的衛斯理宗。在此之前,溯源於15世紀胡斯運動的摩拉維亞弟兄會,在親岑道夫的倡導下,又有新的發展。這些教派重視信徒的靈修生活,在組織和儀禮上較自由靈活,後傳到北美,有較大的發展。19世紀歐洲的新教,在啟蒙時期唯理主義的衝擊下,出現了一些新的動向,施萊爾馬赫受康德批判哲學和謝林浪漫主義的影響,把宗教看作一種感情的產物,強調個人宗教經驗的重要性。他被稱為新教現代神學之父。稍後,在黑格爾歷史哲學的哺育下,出現了一批神學家,如包爾和施特勞斯以杜賓根大學為中心,對傳統信仰和早期基督教發展史作出新的解釋。杜賓根學派對後來的聖經考證學的發展,曾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里敕爾提出“回到康德”的口號,把道德價值作為捍衛基督教的法寶。在他的影響下,出現了哈那克和特勞赤等自由主義神學的巨匠。自由主義神學強調人的價值和自由,在保存道德價值的前提下,主張調和宗教和科學,信仰和理性,提倡社會改革,用改良代替革命。還有一部分人,在社會革命的浪潮中,企圖把基督教的信仰和倫理思想同社會改革結合起來,如英國的摩里斯、金斯利提出提出了“基督教社會主義”,美國的饒申布希等提出了“社會福音”的主張。
20世紀西方世界的各種危機,特別是兩次世界大戰,使自由主義神學面臨絕境。代之而起的是以巴特和布魯內爾等為代表的新正統神學。它強調人的墮落和罪性,宣告歷史決非人力所能扭轉,人類只有通過否定自己,完全順從上帝的旨意,用“上帝的話”作為審判的依據,才能得救。它聲稱這是回到路德和加爾文的正統教義,上溯到奧古斯丁和保羅的福音真諦。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自由主義神學的統治地位為新正統神學所取代。另一方面,20世紀初,美國新教還出現了一股反理性主義思潮,稱為基要主義,與調和信仰與理性的現代主義相抗衡。基要主義主張必須接受耶穌為童貞女所生、肉身復活、十字架代贖、基督復臨和《聖經》每字每句絕對無訛等傳統教義為信仰的基本要道。基要主義派的興起使美國新教陷入長期激烈的爭論,並導致一些宗派的分裂。此外,還有一些屬於基要主義的派別和鼓動宗教狂熱的靈恩派或奮興派結合,曾在歐美出現“宗教復興”,推動了傳教運動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教的傳統教義和社會倫理思想,受到世俗主義、懷疑主義以及各種社會思潮和社會問題的衝擊,主流派日形衰落,信徒人數逐漸減少,同時又出現許多形形色色新的小派別。20世紀初,新教的一部分教會曾發起普世教會運動,企圖在基督教世界中協調關係,加強合作。東正教也表示支持。這個以世界基督教教會聯合會為主要代表的運動,半個世紀來未能形成一個強大的核心。天主教和擁有大量信徒的一些新教非主流派教會,至今還沒有參加。在21世紀新教正在向多元化和世俗化發展,已顯示出重新分化組合的傾向。
教義
新教強調因信稱義、信徒人人都可為祭司和《聖經》具有最高權威三大原則。這是和天主教針鋒相對的,是新教各派共同的特點。因信稱義
新教救贖論的核心,主張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根據基督教教義,人因有原罪和本罪,不能自救,在上帝面前不能稱義。唯一的救法是借上帝之子基督將救恩賜給世人。因此,拯救的根源來自上帝的恩典。這是基督教各派共同的信仰。至於如何使罪人獲得這種恩典,收到得救的效果,天主教主張除了信仰外,還必須憑藉聖事,通過天主教教階制的神職人員,才能將救恩頒賜給信徒。在新教看來,這是把聖事作為上帝和人之間的一種“交易”,因為天主教規定信徒必須按教會的要求履行某些功課或善行,如做彌撒、奉獻、悔過、補贖等,表示自責或補償,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教會神職人員(神父、主教和教皇)成為壟斷救恩的代理人。新教認為這不僅違背《聖經》的教訓,而且帶來許多弊端,根據《新約》的《羅馬人書》和《加拉太書》的教訓,認為遵守律法和誡命不能使人稱義。得救的真諦在於相信和接受耶穌基督為主,憑藉信心,通過聖靈的工作,使信徒和基督成為一體。由於這種神秘的結合,基督的救贖就在信徒身上生效,使信者“還是作為罪人的時候,在上帝面前得及被稱為義”。新教認為行善是應該的,但這是重生得救的表現,而不是一種功德,其本身沒有使人得救的效能。這種得救觀對天主教用來壟斷救恩的聖事觀和聖職制起了釜底抽薪的作用。新教認為既然只憑信心即可得救,那么信徒人人均可為祭司,無須神職人員作為神人之間的中介。此外,信徒還可以互相代禱,每個信徒都有在宗教生活中彼此照顧相助的權利和義務,都有傳播福音的天責。這就沖淡甚至取消了神職人員與一般信徒之間的差別。雖然新教的多數宗派仍然保留教務專職人員(牧師等)的職稱和封立儀式,但這主要是職務上的標誌,不意味著具有頒賜恩典的特權。
最高權威
這也是針對天主教提出的。天主教雖然不否認聖經的權威,但堅持聖經的解釋權屬於教會。實際上就把有關宗教信仰的一切問題,包括教會傳統(教父遺訓、教會法規,以及歷屆公會議的決定)的最高權威集中在天主教會和教皇身上。新教則主張唯有聖經才是最高權威、每個信徒都可以借聖靈的引導直接從聖經領悟上帝的啟示和真理。新教一般雖然接受最初幾次公會議關於三一論和基督論等的教義和有關的信經,也認為教父遺訓有指導作用,值得尊重,但都不能和聖經同等看待。當然新教更不受後來天主教歷次公會議的決議和教會法規的約束。宗教改革以後,新教將聖經譯成各種民族語言,並致力於聖經的傳播和注釋工作。但新教各派對聖經的解釋和用法不盡一致。如基要派強調聖經的每句每字都出自上帝的靈感,絕無訛誤,其他一些派別的神學家卻認為聖經是上帝啟示的記錄,它反映了聖經各卷的作者在不同時代對上帝啟示的感受和理解。可以套用文字考據和歷史考證的方法研究和解釋聖經,以發現其中蘊藏的真理。這樣,在新教內部,對聖經作為最高權威的理解,長期存在著爭論。聖事
新教一般只承認兩種聖事,即聖餐禮和聖洗禮,認為是聖經明確記載由基督親自設立的禮儀。天主教和東正教則認為除這兩種外,還有堅振、告解、終傅、神品和婚配五種聖事,並認為也都由耶穌親自設立,也可在聖經上找到根據。新教的某些宗派,如聖公會,也保留由教會施行堅振禮,按立聖職和婚配的儀式,但不認為這些具有完全的聖事意義。對聖事的解釋,新教各派也不盡一致。一般說來,路德宗最接近天主教,認為聖事本身具有神秘的能力,如在聖餐禮中,餅、酒經過祝聖之後,雖然不像天主教認為的那樣變成了基督的身體和血(即變體論),但已有基督的身體和血與之同在(即體同在論);洗禮也能使受洗者立即變為新人。茨溫利和浸禮宗則認為聖餐禮僅具有象徵或紀念的意義,餅酒僅代表基督的血肉,並不是基督的血肉;洗禮也不過是與上帝訂立新的表記,表明受禮者與基督同死同復活,而與基督的生命聯合,並不意味著神恩的具體施受。歸正宗和安立甘宗則容許在上述兩派之間,可以有各種不同的理解。這個問題,在新教各派間也曾長期存在爭論。組織
新教各派一致拒絕天主教將一切權力集中在以教皇為首的教階體制中。新教各派在形成過程中,根據各自的社會政治背景和教義主張,採用不同的教政原則,並都自稱是以《新約》的原始教會為模本。大體有三種教政體制:主教制
各主教區的管理權集中於主教,下設牧師(一稱會長)和會吏。各大地區(或國家)的全體主教組成主教團(或主教院),形成該大地區(或國家)教會的集體領導核心。在世界範圍則無統一的領導人物或機構。安立甘宗為其典型代表。長老制
由信徒推選平時從事社會職業的信徒領袖數人任長老,掌管教務權力,並委派或選舉牧師執行教務;若干地方教會的長老和牧師聯合組成區會,對其下屬地方教會有領導權。這可以說是一種共和體制。故採用這種體制的歸正宗,亦名長老宗。公理制
或稱會眾制,由各教堂的全體信徒會眾直接執掌教務權力並聘任牧師,各堂皆獨立自主,同一宗派教會的聯合組織對各教會沒有領導權。採用這種制度的有浸禮宗、公理宗、基督會等。制度
神職人員
新教廢除天主教的修道院制度和神職人員獨身制為了培養教會的專職教牧人員,各宗派單獨或合作舉辦神學院或其他宗教學校。此外,還通過家庭影響和教會自己舉辦的主日學、查經班、學道班等,對一般信徒進行宗教教育。為了擴大宗教影響,歐美一些教會還開辦學校、醫院、慈善機關,以及開展各種社會活動。如基督教青年會等。
政教關係
基督新教各宗派對政教的關係的立場大都不太相同,雖實行政教分離,卻普遍沒抗拒參與或組織政治活動。信義宗方面,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時一直也受都德意志北部的封建諸侯支持,所以也比較偏袒他們。路德一直教導靈家教會需順服公家掌權者,因為教會若跟世俗政權發生正面對抗,在該政權統治地區的宗教事業必然招致失敗,所以教會要支持政府。可是,這卻為信義宗日後的發展種下了禍根。1932年,一些支持納粹的國家社會主義基督徒成立了稱為“納粹福音基督教”(EvangelicalNazis)的黨派。後來,德國信義會在納粹德國的壓力下,組織了一個支持納粹政權的宗教組織德國基督教。納粹黨更要求全國所有教會加入德國基督教,此舉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認信教會制度預做準備。二戰結束後,德國信義會的行為遭到不少德國人指責,因而造成今天信義宗在德國的信徒人數不斷下滑。而在納粹德國時期,國內外的新教團體普遍沒有反對戰爭。而個別反對納粹德國的基督教人士,就因反對納粹政權而遭處死。
歸正宗方面,約翰·加爾文在宗教改革後一直居住在民主共和的日內瓦,自己也主張教會實行比主教制民主得多的長老制。加爾文強調神權,但又不是完全贊成民主,因為他認為這很容易淪為暴民政治,使社會失去目標和秩序。他認為任何政治制度都必須確保社會能朝向神聖目標進發。所以可以說,他不是完全贊成政教分離。加爾文宗所設計的民主和共和的教會組織形式,要實行民主選舉與神權共和。在加爾文的領導下,日內瓦成為政教合一的神權共和國和宗教改革的中心。
至於其他的新教宗派與教派,今天普遍也支持政教分離。提倡政教分離的主張可追溯至再洗禮派,而從歸正宗分離出去的浸信會,也反對像聖公會般受政府控制的教會,主張政教分離。因著浸信會在新教的影響力極大,不少獨立教會也支持政教分離。另就新教內部的信徒來說,由於政教合一曾在基督教歷史上留下血腥記錄,故普遍有政教分離的內在意願。
在教會與國家的關係問題上,新教各派的主張也不盡相同。宗教改革時期,馬丁·路德雖然提出“兩個國度”即政教分離的原則,但實際上他的改革活動是和世俗政權的支持分不開的。現代德國和北歐國家的路德宗仍然可以說是一種不成文的國教。加爾文在日內瓦所建立的實質上是政教合一的神權國家。蘇格蘭教會和英國教會21世紀仍保留著國教的形式。一些從主流派分裂出來的派別,在不同程度上都主張政教分離,要求國家尊重和保障宗教自由。
認信文
新教的主要派系,為了使他們所信奉的教義和組織原則保持穩定和規範化,都先後訂立認信文作為信仰和教會生活的準繩。如德國路德宗教會有《奧格斯堡信綱》(1530),瑞士歸正宗各教會(茨溫利派和加爾文派)有(第二赫爾維西認信文)(1566),英格蘭、蘇格蘭歸正宗各教會有《威斯敏斯特信綱》,安立甘宗有《三十九條信綱》等。崇拜儀式
新教反對崇拜聖像和聖物,並一致拒絕天主教的彌撒,認為其規定用拉丁文舉行的禮文(第二次梵蒂岡公會議以前),不易為信徒理解,且由神職人員包辦,一般信徒處於被動地位,不符合人人都可直接與上帝相通的原則。因此新教很重視崇拜儀式的改革。首先是將彌撒改為使用民族語言的聖餐禮文,並逐漸以較為靈活的形式,引用《詩篇》、經課、禱文等,由信徒參加誦唱。有些宗派還編成專書,供公開崇拜之用,如聖公會的《公禱書》,歸正宗的《禱告式》等。新教在崇拜中很重視講道的作用,其內容為解釋聖經,宣傳教義,以堅定聽眾的信仰和誘發宗教熱忱;有時還從教義出發對社會道德政治問題作出評論。由參加禮拜的全體信徒同唱讚美詩也是新教在崇拜儀式上的特點之一。新教在禮堂建築、陳設布置,以及宗教服飾上,無劃一規定。一般說來高教會派較為重視保留傳統的教堂藝術和宗教表像,如聖像、聖畫等,儀式也較繁複。低教會派以及各種自由教派教會則崇尚質樸,儀式較簡化,教堂內外除十字架外,一般不多用其他宗教表像;有的連十字架也不用。
基督教國家
基督教(新教)占主導的國家: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丹麥,挪威,瑞典,冰島,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其中,美國和澳大利亞兩國國內的天主教的影響也很大,美國的天主教徒人口比例為35%,澳大利亞為28%左右。紐西蘭(18%)和英國(10%)的比例也較高。天主教占主導的國家:義大利,法國,比利時,盧森堡,奧地利,愛爾蘭,波蘭,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立陶宛,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西班牙,葡萄牙,列支敦斯登,摩納哥,聖馬利諾,馬爾他,安道爾。其中,捷克和匈牙利兩國國內的新教的影響也很大,捷克的新教徒人口比例為30%,匈牙利為25%左右。
天主教和新教勢力相當的國家:德國,荷蘭,瑞士,加拿大。
東正教占主導的國家: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羅馬尼亞,摩爾多瓦,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黑山,馬其頓,希臘,亞美尼亞,喬治亞。
其中,烏克蘭的西部地區以東以天主教(其基本教義、儀式、體制都是東正教特徵的,但承認天主教的教宗為其在世的教會元首)人口居多。而馬其頓和保加利亞國內的穆斯林人口也不少,分別占到30%和10%。這主要是當年奧斯曼土耳其500年統治的結果所致。
在華傳播
1807年前後,新教開始傳入中國。這時候先後來中國布道的傳教會有:倫敦會、荷蘭傳教會、美部會、美浸會、美國聖公會、英行教會、美國長老會等。他們分別代表新教的不同派別,傳教士主要來自英國、美國、德國。他們中有教師、醫生、教授、作家等。當時,由於清朝政府對基督教實行禁止政策,所以他們只能在廣州秘密傳教。新教雖然傳入中國比天主教晚,但他們採取了更為中國人所喜歡和接受的措施。比如,對在中國從事各種社會活動有更大的熱情,特別是在開辦大學方面。馬禮遜是西方派到中國大陸的第一位基督新教傳教士,他在華25年,在許多方面都有首創之功。中國的基督新教各教會則因傳教方便的原因,自稱耶穌教或基督教而不稱為新教。一般華人稱呼的基督教,常常便是專指基督新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使中國基督教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教會標誌
(1)、十字架:源於拉丁文Crux,意為“架子”。耶穌受難的刑具,由兩根木料相交叉而成,形狀近於漢字“十”,故漢譯作“十字架”。基督教相信,耶穌為救贖人類,被釘十字架而死,故尊十字架為信仰的標記。教會以十字架為神聖的記號——聖號。信教人在行各種神功,如進堂、出堂、祈禱前後和飯前飯後、睡覺前起床後以及遇險、受誘惑時都要劃十字。十字架在教會的各種場所、信徒家中以及在教會組織的標誌、禮儀用品、聖書聖物上隨處可見。十字架的式樣很多,最常見的有豎長橫短的拉丁字架及正十字形的希臘十字架。(2)、苦像:凡帶有耶穌被釘雕像的十字架稱為“苦像”。在苦像上端十字架豎木上有一個牌子,牌上有“INRI”四個字母,這是拉丁文IesusNazarenusRexIudaeorum的縮寫,意思是“猶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穌”。根據《約翰福音》記載,耶穌被判釘十字架時,彼拉多寫了一個牌子,放在十字架上端。(約19:19)這在當時是耶穌的罪狀牌,以後,教會認為這牌子上的話實際說明了耶穌的真正身份。教會舉行彌撒時,在教堂“彌撒間”或祭台上,必須有苦像,以表明彌撒聖祭是耶穌加爾瓦略山十字架祭獻的重演。在聖周五“主受難節”的禮儀中,教友們朝拜十字架時都要“親苦像”;平常信友們也有“親苦像”的熱心習慣。
(3)、聖號:除十架被稱為“聖號”外,基督教的“聖號”還有兩種,一種是“JHS”與一個“拉丁十字架”的組合,另一種是“X”與“P”的組合。在“JHS”中間加一個“拉丁十字架”:“JHS”是拉丁文“Jesus(耶穌)Hominum(人類的)Salvator(救主)”的縮寫;十字架表示耶穌死於十字架上救贖了人類。在X上加P:它代表“基督”,是希臘文“基督”一詞開頭的兩個字母,也可以譯成Paxchristus,即“主內平安”。這兩種“聖號”在教堂門上、禮儀服飾、經本及祝聖用的大麵餅上都可以看到。
(4)、α和Ω:希臘文字母首、末二字,念作“阿爾法”、“俄梅戛”,意為“始”和“終”。聖經《啟示錄》第一章8節:“我是‘阿爾法’和‘俄梅戛’,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因此,教會用α和Ω表示上帝是萬物的根源與歸宿。
5)、魚:在基督教的藝術中,經常用“魚”代表基督。這個標誌源於希臘文“魚”一詞是希臘文“耶穌、基督、上帝、兒子、救主”五個詞的縮寫,其中I代表耶穌、x代表基督、Θ代表天主、γ代表兒子、∑代表救世主。因而,從教會早期便以“魚”象徵基督。
(6)、羔羊:聖經上提及“羔羊”的次數非常多。所謂羔羊是指不超過一年的小羊,其肉可食。(利7:23)舊約中幾時提到羔羊,常有兩種意義:或是用來作為祭品,或是用來象徵喜樂、馴服及無瑕等美德。作為祭品用的羔羊,至少應在出生八天后,(利22:27)都應是公的,早晚各獻一隻,(出29:38—42)安息日則雙倍;(民28:9等)其次在每月月朔、逾越節、初熟節、新年等,都應向上主奉獻羔羊。羔羊是喜樂的象徵,(耶51:40)良善的耶肋米亞先知、(耶11:19)受難的彌賽亞、(賽53:7)得救的以民、(賽40:11)皆比作羔羊。羔羊的馴服與豺狼的兇悍相對,(賽11:6)羔羊在新約中特別用於耶穌身上,他是“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約l:29)他甘心接受了苦難,為救贖人類。(徒8:32,彼前1:19)羔羊一詞在《啟示錄》中用了28次之多,大多是指耶穌的得勝及完善無缺。所以,教會用羔羊象徵基督及他的良善服從、犧牲奉獻。
(7)、鴿子:代表聖靈。《路加福音》第3章2l一22節記載耶穌受洗:“當他正在祈禱時,天開了,聖靈借著形體,象鴿子一樣降在他上面。”所以,教會常用鴿子表示聖靈。聖經舊約《創世紀》記載洪水滅世後,諾亞從方舟中放出鴿子觀測天候;鴿子銜著一枝青綠的橄欖枝回來,告訴諾亞全家大地已恢復了平靜。因而,鴿子也象徵和平與平安。
(8)、耶穌聖心:耶穌聖心曾向聖女瑪加利大顯現,表達他對人類的愛。聖心上的火焰,表示耶穌聖心愛火炎炎,如同烈窯;聖心上的十字架,是耶穌愛世人的大憑據,他為愛人而受苦受難死於十字架上,舍了性命;茨冠圍繞聖心,表示耶穌聖心為人類所受的苦辱與傷痛;聖心上的傷痕,即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一個兵士用長槍所刺,(若19:34)他為救贖人類而流盡了最後一滴寶血。耶穌聖心流露著對人類無限的恩愛,是人類救恩的泉源。
(9)、麥穗與葡萄:代表聖體聖血。福音書記載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中祝聖麥麵餅和葡萄酒為他的聖體聖血,給門徒們吃、喝.並要求門徒們如此做,為紀念他。以後教會舉行彌撒常以麥麵餅和葡萄酒做為成聖體聖血的材料,因而用麥穗和葡萄來象徵奉獻、祭品和聖體聖事。
⑽、餅與杯:代表聖體聖血及祭獻。教會舉行彌撒聖祭時,根據耶穌在最後晚餐中所做的,用麥麵餅成聖體,用盛有葡萄酒的杯成聖血,這樣,餅與杯便成了耶穌聖體聖血與感恩祭獻的象徵。
⑾、聖母的標記:在許多教堂或聖母像前,常會看到一個記號,由拉丁文字母A和M組合而成,它是拉丁文“聖母經”第一句“AveMaria”的縮寫,意思是“萬福瑪利亞”,教會以此作為聖母的標記。
⑿、聖牌:是用金屬、有機玻璃或其它工藝材料製成的徽章,上面有耶穌、聖母、聖人聖女的肖像或表示信仰的標誌圖案,經神父祝福後,稱為“聖牌”。教友們將聖牌懸掛在頸項下,或佩戴在衣服上,以表示紀念、敬禮耶穌或聖者,並為信仰作證。
與天主教區別
1.在成義得救的大事上,新教各教派除聖公會外,其他各派都主張人只靠信德就可成義得救,不需要行善功。天主教卻按基督的教誨,主張人的成義得救,一面要靠信德,一面要遵照天父的旨意去生活行善功。2.在天主三位一體的基本教義上,天主教完全信奉不渝。新教中有的教派接受信奉,有的教派如惟一神派和耶和華見證人派則予以否認,他們只信有一個天主,不信一個天主有三位:父、子和聖神。關於耶穌所立的七件聖事,天主教都一一遵行。新教除聖公會外,其他教派只奉行聖洗聖事。對聖體聖事,他們則稱之為聖餐,只舉行耶穌在最後晚餐成聖體聖血時所舉行的禮儀,以資紀念,但並不相信餅酒於祝聖后即已變成耶穌的體血。對其他聖事,如堅振、彌撒聖祭、告解、病人傅油〔終傅〕、聖秩、婚配等聖事都予以刪除。在婚姻上救主基督曾鄭重聲明,不許離婚。天主教世世代代謹守不渝。新教各教派卻準許離婚。
3.關於教義來源,按天主和救主基督的傳授,教義的來源有二,即聖經和聖傳,稱為信德寶庫。天主教自宗徒時代迄今,世世代代忠心保管此寶庫。新教各教派卻只承認聖經為教義惟一根源,對聖傳卻拒不接受。
4.關於聖經的卷數目錄,天主教的聖經總計七十三卷,其中舊約四十六卷,新約廿七卷。新教的聖經卻只有六十六卷,其中新約廿七卷,舊約卻只有三十九卷,因為他們把舊約中希臘原文的巴路克、多俾亞傳、友弟德傳、智慧篇、德訓篇、瑪加伯上及瑪加伯下七卷予以刪除,不承認這七卷為聖經。聖經是天主的聖言有客觀的正確真意,為此在解釋上有應守的客觀標準,個人不能主觀的自由解釋,以防聖經原意變質,猶如國家的憲法不能由每個國民自由解釋一樣。天主教對此標準,非常尊重謹守;新教各教派卻拒不接受,主張每個教徒都可自由解釋聖經。倘若兩人的解釋彼此不同、甚至不和諧時,他們認為雙方的解釋都是正確的,每人都可按看自己的解釋去了解聖經。就因如此,新教內才產生了許多不同的教派,各行其事。
5.關於敬拜天主及救主基督之禮,天主教非常注重禮儀生活,俾能促進天人感應,為此每主日為教友舉獻彌撒聖祭,每年復活節前舉行聖周特別典禮;為敬拜望體,常年內屢次舉行聖時及聖禮降福;為恭敬耶穌聖心,每月舉行首星期五敬禮;為喪葬舉行追悼禮儀等。這些禮儀能激發參禮者敬拜天主和救主基督之心,使人體認到天人感應之親切,加強信仰生活。新教各教派卻不重視禮儀生活,即在主日禮拜中也只有讀經、講道、唱聖詩而已,其它禮儀生活,則付諸闕如。
6.在信仰內容及教務行政上,世界各國天主教會信奉同一 教義,遵守同一誡命,領受同一淨化、聖化心靈的聖事,參與同一祭祀天主的彌撒典禮,又在同一元首基督在世代表—羅馬教宗的領導下,向普世萬民宣揚基督福音,引導他們歸信天主,獲得基督的救贖大恩。新教各教派則不然,在教義及聖事上各教派彼此不同,在教務行政上更是各自為政,各行其事。
7.對耶穌基督的母親瑪利亞,天主教予以適當的敬禮,第一,因為她是耶穌的母親,她養育了耶穌,當耶穌代人贖罪受苦受難時,她在精神上分擔了耶穌的痛苦。耶穌基督都很敬愛她,我們作基督信徒的,對她也該予以尊敬。第二,因為聖母瑪利亞擁有許多美德,如服從天主、謙卑自下、忍耐寬仁、慈善助人等,是我們為人處世的榜樣,值得我們效法敬重。不過天主教恭敬聖母瑪利亞、與恭敬天主和救主基督不同,天主教恭敬聖母瑪利亞,並不認為她是神明主宰如同天主成基督一樣、能降福免禍,只認為她是我們在基督前的中保,她在耶穌基督前說話有力量,她能為我們轉求、為我們求得天主的豐富恩寵,加強我們的信仰生活,能更虔誠的事奉天主和救主基督。新教各教派並不恭敬聖母瑪利亞,他們認為聖母瑪利亞與其她一般婦女一樣,為什麼要恭敬她?有的教派還反對恭敬聖母,甚至譴責、曲解天主教恭敬聖母之本意;有的教派還公開誣衊說:「天主教不崇拜上帝,不崇拜耶穌基督,只崇拜瑪利亞,天主教是瑪利亞教。」社會上有許多人受到這種誣衊宣傳的誤導,令人遺憾。
8.關於供奉聖像之事,天主教許可在教堂或教友家中供奉聖像,比如耶穌苦像、耶穌聖心像、聖母及其他聖人聖女像等,供教友瞻仰敬禮;其目的非為引人尊敬該像本身,乃為助人引發睹像思人之心,比如目睹耶穌苦像,內心就會想起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代人贖罪之大恩;目睹耶穌聖心像,就會想起耶穌聖心愛人之深;目睹聖母像,就會想起聖母的慈悲為懷。天主教供奉聖像,猶如我們供奉父母的照相一樣,供奉父母照相之目的,乃為賭像思親,天主教供奉聖像之目的也是如此。新教各教派反對供奉聖像,認為是崇拜偶像,罪惡行為;不過他們卻把十字架供奉在他們的教堂頂上,令人瞻仰尊敬,不認為是偶像崇拜,這種矛盾作風,令人莫解。
9.關於祭祖之事,天主教過農曆新年時,遵照中國傳統禮俗舉行祭祖典禮,因為按先哲立禮之本意,祭祖乃為提倡孝道,發揚祖先遺留美德,以達慎終追遠,民德歸厚之目的。這與天主十誡第四誡頗相符合,故在中國人中傳揚基督福音也有助益。新教各教派反對舉行祭祖典禮,認為在祖先牌位前舉行祭拜,是崇拜偶像之罪惡行為。
10.關於創造宇宙萬有的真神主宰之名稱,天主教方面,當明朝末年利瑪竇神父剛到中國傳教時,曾用中國經書上所用之「天」或「上帝」之右,以後改用「天主」之名。新教方面則用「上帝」之名,也用「神」之名稱。關於天主三位一體中之第三位,天主教從聖經原文譯為「聖神」,新教方面則譯為「聖靈」。聖經上有許多人名或地名,由於音譯之故,天主教與新教所譯者,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不同者頗多,茲略舉數則:地名方面,耶穌誕生之地,天主教譯為白冷,新教則譯為伯利恆。耶穌成長之家鄉,天主教譯為納匝肋,新教則譯為拿撒勒。人名方面,耶穌的宗徒如伯多祿、保祿、瑪竇、馬爾谷和若望,是天主教按拉丁文所譯者;新教方面則按英文譯為彼得、保羅、馬太、馬可及約翰。其他不同譯名尚多,茲不多贅。
民族宗教導航
民族宗教是指民族成員所共同信奉的宗教。這種共同的宗教信仰往往同該民族的民族意識緊密地相結合,其崇拜的神靈或信仰的對象有時就是本民族的守護神或傳說中的始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