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那教

耆那教

耆那教是印度傳統宗教之一,教徒的總數約400萬人,耆那一詞原意為勝利者或修行完成的人。在漢譯佛典中稱為尼乾外道、無系外道、裸形外道、無慚外道或宿作因論等。印度有0.4%的居民信奉耆那教,該教弟子尊稱創建者為偉大的英雄,即大雄。該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於宗教,認為正確的信仰、知識、操行會導致解脫之路,進而達到靈魂的理想境界。該教是一種禁慾宗教,其教徒主要集中在西印度。耆那教徒不從事以屠宰為生的職業,也不從事農業。主要從事商業、貿易或工業。耆那教不講究信神,但崇拜24祖。

簡介

55歲的耆那教聖僧阿查爾亞·馬哈拉耶正坐在一座耆那教寺廟附近耆那教

耆那教(Jainism),是起源於古印度的古老宗教之一,有其獨立的信仰和哲學。始創人為笩駄摩那(Vardhamana (梵語: वर्धमान)),前599年—前527年),他早於佛教的始創人釋迦牟尼出生,耆那教的中心教義主要由他建立。

左為第一代祖師Rishabha右為第二十四代祖師Mahavir。左為第一代祖師Rishabha右為第二十四代祖師Mahavir。

耆那教尊奉尊者大雄(Mahavira)駄摩那為第24代祖師(Tirthankar),也是最後一位祖師。根據耆那哲學所述,所有的祖師都是人類。但是,他們已經通過禪定訓練和自我實現達到了完美或覺悟的狀態——他們就是耆那的

尊者大雄誕生於2,593年(前599年)前的Chaitra月(現在的4月)上弦月第13天。出生地在印度比哈爾邦。他的生日以後被作為了大雄節(Jayanti)。

當時,代表舊勢力的婆羅門思潮固守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三大綱領;代表新興勢力的沙門思潮則要求打破婆羅門在宗教、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統治地位。在這種形勢下,筏馱摩那根據新興統治階級剎帝利的利益和要求,對耆那教進行了改革。

創始人

耆那教自稱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相傳原有24位祖師,最早的創始人名勒舍婆。目前有歷史記載的是二十三祖巴濕伐那陀和二十四祖筏馱摩那。後者生於古印度吠舍離一個王族家庭,屬剎帝利種姓,是釋迦牟尼同時代人,佛教稱他為尼乾陀·若提子(意譯離系親子);耆那教徒稱他為大雄。

發展歷史

耆那教耆那教

印度的耆那教歷史悠久,它產生於公元前6~5世紀。耆那教的第24祖筏陀摩那(Vardhamana)被尊為該教真正的創建者。“耆那”(jain)是由“jin”演變而來,其意為勝利者,是他的稱號之一,此教便由此而得名。其弟子們尊稱他為摩訶毗羅,即偉大的英雄,簡稱大雄

實際上,正統耆那教只是把大雄當作一系列創始人中的最後一個,在耆那教的創立過程中,有23個已先於他。大雄於公元前599年延生在古印度距吠舍離(Vesali)45公里的貢得村,其父母屬剎帝利種姓,父親是貝拿勒斯一個小王國的君主。他家庭富裕,生活奢華。大雄婚後生有一女,但他並不感到幸福,他父親死後,當他大約30歲時便立志出家苦行,尋找解脫不幸的宗教途徑。第一年他先後遊歷了許多地方,如庫馬羅等地,第二年來到那爛陀,途中艱難跋涉,衣服破爛不堪,從此裸體行乞。在那爛陀他偶然遇見了蒙克利·高夏勒,兩人結伴同行。在與高夏勒共同生活的5年中,他們曾多次被當作密探、盜賊而受到誣陷,後因兩人意見分歧而分道揚鑣,大雄獨自來到了羅啥。他每年除四個月的雨季時需要居住在一個地方外,其餘時間都是到各地漫遊。在極端困難條件下,他苦行修煉,長達12年之久。當他苦修到13個年頭時,終於在吠耶婆達東北建皮耶村的一棵沙羅樹下覺悟成道,時年42歲。大雄成道後,先後組織教團,宣傳教義,進行宗教改革活動,長達30多年,他於公元前527年死於巴瓦,終年72歲。他的主要活動地區是今天印度的比哈爾邦、西孟加拉邦的西北部、北方邦的東部和奧里薩邦等地區。

耆那教的興起幾乎與佛教處於同一時代。耆那教否定當地婆羅門教主張的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針鋒相對地提出吠陀並非真知,祭祀殺生,只會增加罪惡,婆羅門是不學無術的祭司,宣傳種姓平等,反對種姓制度和婆羅門教的神靈崇拜,崇信耆那教經典,以對抗吠陀經,強調苦行和戒殺,以對抗祭祀萬能。主張靈魂解脫,業報輪迴和非暴力等。並且認為,一切生物都有靈魂,都是神聖的,人的靈魂在未解脫前為業所束縛並無限輪迴。人們只有通過修煉,使靈魂擺脫“業”的桎梏,才能獲得最後解脫。主張五戒:不殺生、不妄言、不偷盜、不姦淫、戒私財。耆那教認為,只有嚴格實行戒律,經過苦行修煉,才能清除舊業的束縛,就可達到“寂靜”,滅其情慾,獲得“解脫”。

這些思想反映了公元前6~5世紀印度下層人民的要求,對打破婆羅門教一統天下的局面起到積極作用,從而吸引了廣大民眾,但耆那教固守靈魂轉世、因果報應和輪迴解脫,認為“業”可決定人的過去和未來,將禁慾和苦行視為解脫的最佳途徑。

耆那教最初的活動中心是恆河流域,公元前3世紀,由於摩揭陀地區12年連續發生災荒,於是耆那教開始由北南移,轉移到南印度德乾高原和西印度地區。公元1世紀左右,它分裂為天衣派和白衣派,後來兩派又繼續分裂。白衣派主張男女一樣能獲得拯救,各種姓一律平等,否認裸體的必要性,主張僧侶穿白袍。允許出家人占有一定的生活必需品,允許男女結婚生育等。這一派主要活動區域是印度的拉賈斯坦邦、古吉拉特邦等地。天衣派較為保守,注重苦行,歧視婦女,禁止婦女進入寺院和廟宇,對白衣派的主張均持反對態度,要求僧侶基本上裸體,只有最偉大的聖人才能全裸。這一派主要活動在南印度的卡納塔克邦以及北方邦。

耆那教耆那教

從公元8~12世紀,耆那教在印度部分地區由於受到當地統治者的重視與支持而得到發展,如在卡納塔克、古吉拉特等地分別修建了不少耆那教寺廟,使非暴力思想廣泛傳播。到12世紀後,隨著當時阿富汗軍事力量的入侵和伊斯蘭教的傳入,耆那教徒大批被殺,不少寺廟被焚,致使耆那教遭到很大破壞。13世紀時耆那教處於衰微狀態,但在南印度的泰米爾納杜和卡納塔克等地的耆那教仍有些秘密活動。從15世紀中葉至18世紀,耆那教在歷史上出現了多次改革運動。最初由古吉拉特的白衣派所發動,其領導人為郎迦·辛哈(lonka singh),故稱郎迦派運動,此運動以反對偶像崇拜和繁瑣的祭祀儀式為宗旨,起了一定作用。後來於1652年又出現了以羅瓦吉(lavaji)為領導的斯特納格瓦西派運動(sthanakavasi),繼續從事宗教改革。與此同時,耆那教的裸體派也出現了改革運動,如北印度的裸體派分支毗娑盤提派(Bisapan-thi),提出建築富麗堂皇的寺廟和供奉更多神明的主張。其主張遭到以特羅般提派(Terapanthi)的強烈反對,明確地反對偶像崇拜和繁瑣的祭祀活動,對耆那教的鞏固與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由於宗教信仰的原因,耆那教徒一般不從事以屠宰為生的職業,諸如當兵、屠夫、皮匠等,甚至也不從事農業。在他們看來農夫犁地也會傷害蟲類等生物,所以耆那教徒從事商業、貿易或工業的較多,由於他們講究誠實和道德,他們成了印度優秀的商人或著名財團。著名的瓦爾昌德、達爾米亞和賈恩三個財團的家族都是耆那教徒。

耆那教雖然不講究信神,但卻重視崇拜24祖,因此,在印度建立有關24祖的寺廟4萬多個。耆那信徒除了在廟宇中崇拜這些祖先外,在家中也進行許多崇拜儀式,諸如念誦耆那,給偶像沐浴和獻花,誦唱耆那的讚美詩,教徒進行沉思和守戒等。每年每月都有例行齋期和節日活動,如大雄誕生紀念日、贖罪節等。

耆那教耆那教

目前耆那教在印度有一定的社會影響,教徒有340多萬(1991年),有關組織不下幾十個,例如耆那教青年大會、全印耆那教大會,世界耆那教傳教會等。另外有關的文化研究單位和中國小校也很多,如孟買大雄耆那教學院就很有名,在新德里有百餘所中國小和幾所大學及研究單位。

耆那教與印度教很接近,因此,在印度信耆那教的人,也可以被算作印度教的第三種性,他們與印度教徒可以彼此通婚。

耆那教與佛教幾乎同時代產生,但兩者發展狀況大不相同,佛教的發展大起大落,今天在印度信佛教的人已寥寥無幾,而耆那教卻不斷穩步發展。到了近代,耆那教不斷向外傳播,今天在斯里蘭卡、波斯、阿富汗、阿拉伯等地均有一定的影響。

耆那教是沙門思潮之一,他們反對祭祀殺生,反對吠陀權威和偶像崇拜,指責婆羅門不學無術、言行不一;認為一切吠陀和祭祀都不能使罪人解脫。他們與佛教一樣也要求種姓平等,聲稱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的界限是人為劃分的。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下層人民的要求,在當時有一定的社會影響。據耆那教文獻《聖行經》記載,大雄逝世時已有教徒52萬多人。到公元前 3世紀耆那教和佛教都受到孔雀王朝阿育王的支持和保護。公元前後,由於新的城市和貿易中心出現,耆那教徒也隨之遷移分散;又由於教徒們對教祖的遺訓解釋不同,而逐漸分裂為白衣派和空衣派(或稱天衣派)。白衣派穿象徵廉潔的白衣,主張男女平等,宗教儀式限定在耆那教寺廟舉行;後又分裂為穆爾底布札、斯特那迦瓦西和特羅般提三派。空衣派又稱裸體派,主要流行於北印度。他們認為耆那教徒不應蓄私財,因此連衣服也不能有,只能以天為衣。該派教徒手持孔雀毛作的撣子,用以驅趕路上的小蟲,以防傷害生靈。他們生活在寺廟或遠離世人的住所,靠乞食為生,鄙視婦女,不許婦女參加社會活動;主張宗教活動除在耆那教寺廟舉行外,也可借用印度教寺廟。後來該派又分裂為毗娑般提、達羅那般提和鳩摩那般提三派。白衣派和天衣派曾進行了長期的、激烈的爭論,主要分歧在於禮儀教規,而非教義和學說。

耆那教耆那教

自4~13世紀,該教廣泛流行於南亞次大陸。據唐玄奘《大唐西域記》載,中印度的吠舍厘、奔那伐禪,東印度的三摩旦吒,南印度的羯陵伽、達羅毗荼等國都盛傳耆那教,不少君王都是耆那教徒和支持者。古吉拉特的君王鳩摩波羅還規定以耆那教為國教。13世紀以後,由於伊斯蘭教傳入印度,耆那教勢力漸衰,但在民眾中仍有相當影響。

17世紀以後,在近代啟蒙運動的影響下,耆那教又揭起改革的旗幟,出現了由多第毗阿領導的郎迦斯運動;18世紀又有維拉吉領導的斯特那迦瓦西派運動。他們主張用人道主義、博愛等觀點解釋耆那教的古老教義,並對後期奉大雄為偶像進行崇拜等現象進行了批判。18、19世紀西方資產階級的文化和科學傳入印度後,以耆因為代表的耆那教改革家們,企圖用西方哲學和心理學來解釋耆那教的古老概念。目前,在印度約有教徒 300萬人;白衣派流行於古吉拉特地區,空衣派流行於米索爾地區。大部分教徒是商人、工廠主和城市中的富裕居民。他們建立了幾十個組織,如耆那教友誼協會、耆那教青年大會、世界耆那教傳教會等,並修建了很多廟宇、道院、文化研究機構和學校,出版宣傳教義的書刊。在國外也有不少組織,如英國有耆那教兄弟會,聯邦德國有傳播耆那教教義的圖書館。過去,在中國天津也有耆那教的傳道組織。近年來印度耆那教組織參加了一系列的國際宗教會議,在國內外均有一定的影響。

教義與學說

耆那教耆那教

教義有六諦說,即命、漏入、系縛、制御、寂靜和解脫。認為宇宙萬物由靈魂(命)和非靈魂(非命)組成,靈魂包括能動和不動的兩大類,能動的則根據感覺器官的多少分為六種:一個器官(皮)的,如植物;二個器官(皮、舌)的,如蟲;三個器官(皮、舌、鼻)的,如蟻;四個器官(皮、舌、鼻、眼)的,如蜂;五個器官(皮、舌、鼻、眼、耳)的,如獸;五個以上器官(皮、舌、鼻、眼、耳、心)的,如人。不動的靈魂存在於地、水、風、火四大元素之中。所以耆那教認為動植物和非生物體內均有靈魂存在,不能任意傷害。非靈魂也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定形的物質,由原子和原子的複合體組成;另一類是不定形的物質,由時間、空間、法和非法組成。耆那教是印度最早提出原子論學說的派別之一,認為原子是不可分的,無始無終,是無限的、永恆的,具有味、香、色和兩種觸(粗與細,冷與熱)的屬性。原子的複合體可以有多種形式,以兩個相結合到無限多個原子相結合,數量和次序都是無限的。原子複合體除具有觸、味、香、色的屬性外,還有其物理性質:聲音、吸引、排斥、大小、形狀、可分性、不透明、輻射光和熱等。認為人們的感覺所以不同,完全由於原子結合的形式不同。這些原子由於重量而運動,不同性質的原子相結合而產生不同的感覺。並且認為,原子的結合是對立的統一,其中一種是消極或否定的原子,另一種是積極或肯定的原子,結合物的性質完全隨結合物雙方原子的強弱變化而變化。他們對不定形物質的解釋是:時間為一切存在的持續性、變化、運動提供了可能性;空間是一切存在和運動的場所;法是運動的條件,如水能幫助魚遊動,非法是靜止的條件,如樹蔭為旅客休息提供了方便。
耆那教在宗教倫理觀上,提出了漏入和系縛的理論,他們認為一切有生命的物類其本性是清淨、圓滿的,但是非生命體的物質卻常常形成一種障礙,掩蓋著靈魂原有的光輝,使靈魂受著束縛。這種障礙稱為業。他們認為業是一種特殊的、細微不可見的物質,這種物質流入靈魂並附著於靈魂即為漏入。業有八類:智業遮蓋靈魂的智慧;見業遮蓋正確的直覺;受業遮蓋靈魂的幸福,滋生苦樂;痴業遮蓋正信,產生情慾;壽業決定生命的長短;名業決定身體的特質;種業決定種姓、國籍;遮業決定性力。這八種業是前生所定的(宿作因),它們系縛在靈魂上,要想解脫就得制御。
他們認為制御的方法是持五戒,修三寶,實行苦行。五戒是不殺生、不欺狂、不偷盜、不姦淫、不蓄私財。三寶為正智(正確習解)、正信(正確信仰)、正行(正確實行)。耆那教徒還實行各種苦行,他們認為只有苦行才能排除舊業,使新業不生,達到寂靜,使靈魂呈現出原有的光輝,從而脫離輪迴之苦,獲得解脫。

經典和禮儀

耆那教耆那教

耆那教擁有大量宗教歷史文獻。最古和最重要的經典是“十二安伽”(十二支)。它記錄了大雄及其他祖師的言行,於公元前 3世紀華氏城第一次結集時整理。後第十二支散佚。 454年在伐拉彼第二次結集時,由提婆達希伽尼重新將餘下的十一支編集。對於這套經典,白衣派認為是真傳,天衣派則認為是偽造。兩派共同承認的經典是烏瑪斯伐蒂所著的《入諦義經》(一譯《真理證得經》)。闡述耆那教哲學的主要論著有:悉檀舍娜·迪伐伽羅的《入正理論》,師子賢的《六大哲學體系綱要》,金月的《行為論》及《他宗三十二頌之鑑評》,摩利舍那的《或然論束》,求娜羅德羅的《思擇之光》等。(見彩圖)

耆那教徒每年每月都有例行的齋期和繁多的節日活動,如大雄誕生節、贖罪節等。漢譯《中阿含·持齋經》還記有其尼犍齋的做法。

印度耆那教的“絕食而死”

耆那教是一個比佛教還要古老的宗教,和佛教類似,其基本教義是靈魂轉世,另外還認為天下萬物皆有生命。直到今天,虔誠的耆那教徒為避免吸入昆蟲而帶面罩,因擔心傷害土壤中的生命而拒絕耕種。然而,耆那教也有極具爭議的一面,那就是認為絕食至死可加快轉世投胎……

耆那教耆那教巨型石雕像

絕食而死有條件限制

在一座普通的房子裡,一名婦女躺在地上活活將自己餓死,她沒有吃任何食物。

這位名叫什拉德哈·什里的老婦是在進行“薩萊克哈那”(sallekhana,耆那教儀式之一),也就是絕食而死。耆那教徒認為“薩萊克哈那”可令他們的靈魂在重生和死亡的無窮輪迴中獲得解脫。

老婦以前的名字是阿沙·賈因,什拉德哈·什里是為她靈魂升到天堂新取的名字。當她離開人世時,耆那教的教徒們奔走慶賀。他們認為,通過絕食而死的什拉德哈獲得了救贖。什拉德哈的兒子特哈米什·賈因對母親是自殺的說法很反感。他堅持說“薩萊克哈那”不是自殺,“自殺是可惡的罪過。”

耆那教教徒的總數約400萬人,但並不是每個耆那教徒都有權實施“薩萊克哈那”儀式的。他們必須得到高級僧人的準許,只有那些患有不治之症或年事已高身體遭受折磨的信徒才被允許進行這種絕食儀式。如果耆那教徒在世上還有任何牽掛,比如有孩子需要照顧,他們不能這樣做。

隆重的死亡慶典

什拉德哈已病入膏肓。特哈米什拒絕透露母親到底得了什麼病,只是說一旦母親開始“薩萊克哈那”,便不允許談論她的過去。特哈米什最多只是說母親“胃裡長了某種囊腫”,如果繼續問,他就會禮貌地拒絕。特哈米什說他母親的行為是“試圖隆重迎接死亡”——在重生和死亡的轉世輪迴中令靈魂得到解脫。
什拉德哈被認為在這個世上已沒有太多“責任”,於是有權開始絕食。特哈米什說,通過絕食,母親的不治之症可以通過精神療法得到根除。他說:“母親此前一直在忍受巨大痛苦。看看現在,她還有任何痛苦嗎?”什拉德哈一動不動躺在地上,身體由於過於虛弱,已動彈不得。什拉德哈被認為在這個世上已沒有太多“責任”,於是有權開始絕食。什拉德哈的丈夫4年前因心臟病發作去世,而她的幾個孩子也都長大成人,生兒育女。
什拉德哈的所有孩子與其他親屬一同,為她守夜祈禱。幾名婦女坐在什拉德哈身邊,輕輕撫摸著她柔弱、消瘦的身軀。
什拉德哈躺在一塊薄薄的白布上面,還有一塊白布蓋在她的身上。特哈米什說,他母親發誓放棄家庭以及所有與這個世界的聯繫。什拉德哈的家人全部身穿盛裝,女性身上還披著艷麗的莎麗。特哈米什說:“我們稱這是mirtoi mahotsba,意思是死亡慶典。我現在十分高興。在我們落淚之前,我們應該為母親將要獲得超度,盡力完成轉世而高興。”

耆那教徒印度擁有極高聲望

55歲的耆那教聖僧阿查爾亞·馬哈拉耶正坐在一座耆那教寺廟附近55歲的耆那教聖僧阿查爾亞·馬哈拉耶正坐在一座耆那教寺廟附近

雖然信奉禁慾主義,但耆那教徒在印度社會聲望相當高。他們工作努力,腳踏實地,是印度最富有的階層之一。特哈米什承認,他們一家對其母親的決定意見不一。他說:“剛開始,我實在難以接受這一事實。我們屬於上層中產階級家庭,完全有能力支付母親治病的費用,但她仍決定通過這種方式離開這世界。”

在什拉德哈死前一周,附近另一位耆那教婦女教徒拉坦·巴伊也絕食而死。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兩個耆那教徒都採取這種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實屬罕見。“薩萊克哈那”似乎開始在是這個地區有所復甦。

印式“安樂死”今天面臨爭議

“薩萊克哈那”在印度一直存在爭議,印度世俗論者稱這種做法與自殺無異,有關部門應予以干預。由於女教徒在整個“薩萊克哈那”期間始終蓋著塊白布,旁邊的人無法看清她們極度飢餓的狀態。4年前,72歲的老人烏塔姆查德·賈因通過這種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在現實世界裡最後幾天的照片令人心情沉重。由於長時間沒有進食,烏塔姆查德的軀幹全部皺縮,皮膚緊緊貼在上面,你能清楚地看到他胸腔的形狀。和什拉德哈一樣,烏塔姆查德也得了絕症,時日無多,於是選擇了“薩萊克哈那”。

在耆那教徒中心樓上的一個房間,一名一絲不掛的僧人介紹說“不是誰想‘薩萊克哈那’就可以這樣做的。我們只允許那些真心希望這樣做,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責任而且擁有醫生診斷證明的人這樣做,三個條件缺一不可。診斷結果包括以下兩種:一是確實患了絕症;二是人老得身體功能失常。”

儘管如此,這種古老的宗教儀式即使在印度仍有很大爭議。尤其是最近幾年,耆那教的“薩萊克哈那”出現死灰復燃之勢,這一現象自然引起社會學家們的關注,但人們為何選擇“薩萊克哈那”?它對當今印度社會會產生怎樣的影響?這些問題仍需要社會學家們去探討。

耆那宇宙觀

耆那教中不存在作為宇宙創造神,保護神和破壞神的概念。另外,神為了降伏惡魔而投胎成人的想法在耆那教中也不被接受。認為世界是由原子構成,不由神造。

信仰和實踐

位於印度西部拉賈斯坦邦拉那克普(Ranakpur)的耆那教廟位於印度西部拉賈斯坦邦拉那克普(Ranakpur)的耆那教廟

大雄解釋道:“無始以來,所有的生物(靈魂)都是在業的束縛中,而業是善或惡行為的積聚。在業的影響下,靈魂習慣於在物質財富中尋找快樂,從而就有暴力的想法、行為、憤怒、怨恨、貪婪及諸如此類的罪惡在心中紮根。這些結果也導致業的進一步積聚。”
大雄教導:“正知(samyak-darshana)、正見(samyak-jnana)和正行(samyak-charitra)是自我解脫的真實之路。”
'正行由五誓言構成:
非暴力(Ahimsa)——不傷害任何生物。
誠實語(Satya)——只說實話且語不傷人。
不偷竊(Asteya)——不拿經由不當方法、途徑得到的東西。
純潔行(Brahmacharya)——不沉溺於肉慾的快樂。
不執著(Aparigraha)——完全不粘著人、地和物。
耆那教徒以五誓言作為生活的核心。但如果不明智於非絕對論(Anekantvad)和相對論(Syadvad)哲學,這些誓言律就不可能被充分且完整的實行。出家人嚴格地、完全地遵守這些誓言;另一方面,在家者也可只遵守與自己的實際生活相適應的部分誓言。
關於精神進階的問題,如同大雄所預言的那樣,男女在條件上是平等的。放棄和解脫的魅力也同樣吸引著女性為之奮鬥。很多女性遵循大雄指示的道路,為尋找最終的幸福放下了和世間的關係。這樣,如果她們以正見理解,並忠實地遵循耆那教的原則,就將為他們在此世的生命帶來滿足和內在的幸福,死後靈魂將再生到具有更高精神水平的世界,獲得完全的覺悟,達到最後永恆的至福,結束所有的生死循環。
被大雄教義吸引的人們包括了各階層的民眾:富戶和貧者,國王和平民,男和女,王子和公主,高貴者和賤民。
大雄將他的信徒歸為4類,即男修士(sadhu),女修士(Sadhvi),男在家眾(Shravak)和女在家眾(Shravika)。這個順序就叫做Jain Sangh。

民族宗教導航

民族宗教是指民族成員所共同信奉的宗教。這種共同的宗教信仰往往同該民族的民族意識緊密地相結合,其崇拜的神靈或信仰的對象有時就是本民族的守護神或傳說中的始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