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北京天橋中幡
所屬地區:北京·宣武區
遺產編號:BJⅥ-1
遺產類別:雜技與競技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北京付氏天橋寶三民俗藝術團
遺產級別:市
技藝概述
中幡是裝飾華麗,既具有儀仗特色又用於比賽力量的一種旗幟。它的主幹是一根10米長短的粗短竿,竿頂懸掛著一面0.5米寬、5.5米長的長條錦旗,也稱標旗,旗的正面繡著諸如“萬壽無疆”之類的祝福語句和吉祥圖案,反面有時會繡上表演團體的名稱。考究的中幡還會在竿頂加上一層乃至數層由彩綢、錦緞、響鈴、小旗、流蘇組成的圓形裝飾物,被稱為纓絡寶蓋,在舞弄起來時色彩和聲音都很優美。舞畢後需保持中幡的直立不倒,還要高高拋起,穩穩接住,動用身體的各個部位輪換地作為支撐點。中幡的動作有霸王舉鼎、老虎撅尾、蘇秦背劍等26種之多。中幡起源於晉朝,距今有著上千年的歷史記載。清乾隆年間,中幡會屬於鑲皇旗佐領,屬內八檔會之一,且受過皇封。同時,又是一項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是老北京文化尤其是老天橋文化的縮影。北京的天橋是一個歷史悠久、馳名中外、繁華熱鬧的平民市場。清康熙年間,天橋出現了市場的雛形,清末民國初年天橋市場發展很快,各種曲藝雜耍遍布其中。尤以中幡、撂地摔跤等表演最受遊客歡迎,主要有沈三(沈友三)、寶三(寶善林)、張狗子(張文山)等藝人率眾表演。新中國成立後,天橋寶三跤場在寶善林先生的執掌下,與全國各地大批專業和業餘高手在此切磋技藝。“文化大革命”期間,寶三跤場隨盛極一時的天橋市場一同消失。改革開放後,第三代傳人付順祿先生之子付文剛成立了民辦民俗文化藝術團體--北京付氏天橋寶三民俗文化藝術團,使這一天橋絕活得到傳承和發揚光大。但是天橋中幡仍然存在著後繼乏人的問題。
詳細介紹
中幡起源於皇室儀仗隊的旗桿,後演變成民間廟會中的表演節目。作為老北京文化的縮影,北京天橋中幡已成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被世人關注。
歷史上,天橋“寶三”的中幡和摔跤最有名,而“寶三”的中幡絕活僅有一個傳人——付順祿,付順祿又將中幡的看家絕技傳給兒子付文友和付文剛兩兄弟,後者就是現在北京付氏天橋寶三民俗文化藝術團團長。日前記者採訪了付文剛先生,聽他講述了中幡的故事。
中幡原名大執事起源明清帝王儀仗旗桿
中幡是裝飾華麗、既具有儀仗特色又用於比賽力量的一種旗幟。它的主幹是一根長三丈三(10米多)的竹竿,竿頂懸掛著標旗,旗的正面繡有祝福語句和吉祥圖案,反面有時繡上表演團體的名稱。 中幡分為單練、雙人對練和集體練,動作有50多個。表演者或頂幡上額,或伸臂托塔,驚險動作連連不斷,但始終幡不離身,竿不落地。十餘米高、幾十斤重的中幡在表演者的手中、肩上、腦門、下巴、項背等處上下飛舞、交替騰挪。
天橋王小辮偷藝皇宮創絕活用鼻子接中幡
到了清朝末年,天橋老藝人王小辮從宮中耍執事的哥哥處學得此藝,並將原來宮中八大執事的旗上面繡的龍、鳳、虎、豹(各兩對)的圖案,改為中華民族一帆(幡)風順,並將大執事改名“中幡”傳入民間,變成賣藝性質的表演。
王小辮耍的中幡,竿頭上安著三把傘,竿子中間綁著一個長方形木頭架,架上掛著十幾個銅鈴,下面掛一條寬三尺,長一丈八的紅布幡面,幡面上橫書:“京城王小辮”,豎寫:“以武會友,晃動乾坤”。他的絕活是“鼻劍”,既用鼻子接住拋向高空而急落的中幡。
二代傳人是天橋跤王寶三中幡發展成多人演練多絕活
王小辮在京城表演中幡,同跤王寶三跤場共用一塊場地。表演中,中幡上下翻飛,幡面彩綢迎風招展,幡頂銅鈴叮咚作響,很受觀眾喜愛。但是,由於王小辮“鋼口”(說話)差,“杵門子”(向觀眾要錢)軟,每天收入不多,只能維持生活。同在跤場摔跤的寶三等人就幫王小辮向觀眾要錢,漸漸地寶三喜歡上了中幡,也能練習簡單的動作。時間一長,王小辮就收寶三為徒,把所有中幡絕技都傳給了寶三。王小辮去世後,跤場就由寶三演練中幡和摔跤。經過多年實踐,寶三繼承和發揚了中幡的技巧,表演既驚險又好看,他又把中幡從單人演練發展成為多人演練,動作大方嚴謹,表演滑稽幽默,使觀眾百看不厭,成為天橋市場的絕活,名震京城。
後來,經常到寶三跤場幫忙的付順祿,迷戀上了中幡,經舉薦拜寶三為師,並得到了寶三的真傳,成為天橋中幡的第三代傳人,當時被稱為跤場的“台柱子”。
四代傳人練幡先學糙頂藤棍打額直到長出厚繭
作為中幡的第四代傳人,付文剛很有感觸,他說:“學中幡,我是從不喜歡到今天離不開它。”
15歲時,父親給他做了一個4米半長的小中幡,這回,自己也要由“看客”變成“角色”了。
中幡的表演項目“腦健”,是將中幡拋起後頂在腦門兒上,為此腦門兒的皮膚就要很堅硬。為練出結實的前額(初學容易被中幡劃破),每天還須“糙頂”。每當“糙頂”時,父親就用藤子棍兒在付文剛腦門兒上反覆敲打。
“打”到腦門兒都木了,直到腫起一個大包才能停手,過幾天腫消下去接著再來,直到腦門兒上長出厚厚的繭子,才算過了這一關。
在刻苦磨練中成熟後,1986年,付文剛在“首屆龍潭湖民間花會大賽”上,在一張八仙桌上表演了中幡的各種動作,受到行家的一致好評,並獲“個人表演大獎”。1988年付文剛接過了父親的中幡,在東城區政府的委託下,成立了“鼓樓天橋跤場”。跤場幾年的中幡表演,受到了中外觀眾的熱烈歡迎。
2002年,付文剛將原天橋各位老藝人的傳人組織起來,成立了“北京付氏天橋寶三民俗文化藝術團”。藝術團除摔跤、中幡,還包括氣功、五彩戲法、拉洋片、雙簧、快板、說書、唱大鼓。
渴望奧運會上顯身手中幡想要長到20.08米
付文剛說,天橋中幡正在積極申請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表演項目。標準的中幡三丈三,近11米,是一個大竹筒,他使用過的中幡最高15米。為了迎接2008年奧運會,他們想把正在製作的新中幡提高到20.08米高。因為沒有這樣高的竹子可用,會考慮使用新型複合材料做中幡,比如玻璃鋼、碳塑鋼等。
為了積累大型活動的經驗,北京付氏天橋寶三民俗文化藝術團一直很忙碌。除每年參加春節廟會外,藝術團還參加了“南京世界名城博覽會”、“釣魚台國賓館慶祝中日友好表演”、“南昌繩金塔廟會”、“大連賞花節”、“洛陽牡丹節”、“第6屆中國國際旅遊節”等重大活動。
中幡藝術也正走向世界。今年春節,付文剛帶領徒弟們參加了“北京風景舞動澳大利亞”活動,中幡表演成為悉尼大街上一道亮麗的風景。近期,藝術團還將應邀到加拿大、美國、俄羅斯等國家演出,展現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付文剛正考慮通過製作中幡文化附屬品把中幡發揚光大,“中幡造型漂亮,有氣勢,可以做成小型工藝品,讓更多的人了解它”。
中幡表演一年倒貼十幾萬窮且益堅企盼絕藝有傳人
“懸!”是觀眾們觀看付文剛表演時發出的一致感嘆。30公斤重的竹竿,被拋到空中,落下來,在頭、肩、肘、手、胯、膝、腳7個部位滑動,“擎天一柱”、“羅漢撞鐘”、“秦王倒立碑”……稍有半點偏差,就有可能把眼睛、鼻子砸個稀巴爛。 可是,如此高技巧和高風險的民間絕藝,僅靠表演入不敷出。目前付文剛的藝術團處於“三無”境況:無固定收入、無固定演出場所、無固定表演人員。平時只能靠付先生自己開的建材廠和小公司補貼,每年要倒貼進十幾萬元。儘管如此,付文剛堅決不和打著天橋中幡牌子、以賺錢為目的的商人合作,用他自己的話說:“幹這行,必須有良好的品德。”
付文剛收了8個徒弟和20多個學生,收的徒弟大部分是好友的獨子,喜歡中幡,跟著學。
為了吸引更多人才,付文剛把中幡舞進清華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高校,上千名學子在校園體育館內欣賞了這一絕活。之後,有不少高校的體育學院找到付文剛,希望通過聯合辦學傳承民族文化。
寶三中幡過牌坊
寶三:寶善林,是中外聞名的摔跤和中幡藝人。上世紀20到40年代寶三在京城有跤王之稱。16歲那年,他做了清善撲營頭宛八爺的關門弟子,經過勤學苦練,到民國初年,他的功夫達到了驚人的程度。
寶三對中幡也發生了興趣。有一天,王小辮在演練中幡當中突然颳起了鏇風,眼看中幡向一位貴公子倒去,緊急關頭,人群中的寶三搶上去接住中幡,為王小辮救了場。此後,寶三與王小辮關係越發親密,寶三經常幫王小辮“保托”(向觀眾要錢),漸漸地寶三也能扶幡,“過過托”(將幡遞給王小辮),練幾手簡單的動作。後來,王小辮正式收寶三為徒,把平生的中幡絕技全部傳給了寶三。
王小辮死後,寶三在天橋撂地賣藝。他編排了一套適合京城百姓口味的表演,既詼諧幽默,又不失真功夫,經過多年的實踐,形成了北京民俗文藝的代表項目,有的語言已經被社會接受,如“溜肩膀——不擔沉重”、“肚臍眼耍幡——心裡的勁”等,已被世人引用為街頭歇後語。
解放後寶三收陳金權、馬貴保、付順祿、徐茂為徒,潛心研究中幡、摔跤技藝和傳承民俗文化。但繼承寶三摔跤和中幡絕技的只有付順祿一人。由於寶三對民俗藝術的貢獻,他光榮地當選第一屆宣武區政協委員,並擔任國家一級裁判,還榮幸地參加了國慶慶典。
跤與幡
馬來西亞小伙子學幡先學跤
摔跤與中幡雖然是兩個項目,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學中幡除了練習基本功,還必須練摔跤,這是傳統。
幡表演最早是在跤場,由於寶三在練中幡前練過摔跤,可以說是集摔跤、中幡兩種絕活於一身。所以寶三收的徒弟也必須練過摔跤,於是當時京城出現了“北京跤手練中幡”的現象,這也由此成為一個傳統。直到現在,北京耍中幡的都練過摔跤,而摔跤的不一定會耍中幡。中幡和摔跤都是很需要技巧的運動,要學會借力。中幡表演,以扔得高,立得穩為準則。表演時如遇到牌樓牌坊,表演者還要將中幡高高拋起,穿過牌樓跑到對面去再接住,難度很大。演練中幡要做到快、穩、準,手眼配合一致。而練摔跤能提高人的四肢活動能力,鍛鍊筋骨,增強腰部和腿部力量,培養目測力、判斷力、準確性、靈活性和協調性。所以練習摔跤是學習耍中幡的基礎。摔跤和中幡也成為民俗表演中最重要的代表項目。
2006年春節付文剛在悉尼表演中幡絕技
北京的天橋是一個歷史悠久,馳名中外、繁華熱鬧的平民市場。“天橋”,顧名思義是“天子之橋”,原為一座漢白玉築的單孔高拱橋,是專供帝王們到天壇祭天,到先農壇祭農的御路。清康熙年間,天橋出現了市場的雛形,清末民初天橋市場發展很快,先後出現了不少“落子館”戲園,同時還有很多撂地演出雜技、武術、中幡、摔跤、戲法、說書的地攤。撂地是在平地上支個棚,棚中設板凳座位的表演。其中中幡、摔跤是撂地表演中最紅火、最受遊客歡迎的項目,主要有沈三、寶三、張狗子等藝人率眾表演。新中國成立後,天橋寶三跤場在寶三的執掌下,第三代傳人付順祿等人演練中幡,吸引了全國各地大批專業和業餘高手在此切磋技藝。
原來中幡這門手藝都是一脈單傳,可現在付文剛已經正式收了8個徒弟。
“別以為練武的都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練好中幡可是需要特別發達的小腦和平衡能力,這是一門需要膽量、力量和技巧的手藝,很需要天賦。”付文剛說,他的學生中,不少都半途而廢了,這之中還有洋學生。學生和徒弟有很大的區分,當學生的經過多年的考驗才可能成為徒弟。
付文剛收徒還按照老傳統舉行正式的拜師儀式。拜師前夜,付文剛要給師爺寶三、父親付順祿的牌位敬香、磕頭,向他們介紹自己的新弟子。拜師宴上,紅氈鋪地,親朋好友聚齊。師傅和徒弟頭上都頂著大紅帖子,在舉薦人的引導下,師徒二人互換帖子,徒弟當著眾人給師傅磕頭、敬茶,從此親如父子。
溯源
中幡起源於晉代皇家表演項目,又名緣H,是既具有儀仗特色又用於比賽力量的一種旗幟。耍中幡是在行軍或打獵休息期間,旗手們為給皇上解悶,揮舞耍動大旗以博皇上歡心,鼓舞三軍鬥志。幡旗形制壯麗,標題清晰,常常用於儀仗活動。旗手耍弄幡旗,能盡顯武勇與智慧,因此中幡曾是清代朝佛、慶典等走會活動的必備項目。走會中各個團體都有自己的標旗,競相演練耍幡高招絕技,逐漸形成頗具特色的雜技節目。
耍中幡,明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已有記載。清《百戲竹枝詞》記載:"幡為四五尺高,上懸鈴鋒,健兒數輩舞之,指揮甚如意,佐以金鼓聲,觀者如堵牆焉。"
清代乾隆年間,將原龍旗桿上加上傘,耍起來更是好看。後來加傘的大旗桿被皇宮用做迎接外交使者的儀仗隊,顯得更加威武莊重,故又名大執事。皇宮裡每年耍大執事,慶祝重要慶典。乾隆年間中幡會屬於鑲黃旗佐領管轄,屬內八檔會之一,受過皇封,盛極一時。
對中幡的發展起重要作用的要屬"王小辮"。當時全國各地都有中幡表演,但是表演形式各不相同。到了清朝末年,天橋老藝人王小辮從宮中耍執事的哥哥處學得此藝,並將大執事改名"中幡",變成賣藝性質的表演傳入民間。後來又收"寶三"寶善林為徒,將一身絕技傳與寶三。清末民初,八旗子弟為謀生計紛紛到天橋市場賣藝,其中由沈三(沈友三)、寶三(寶善林)、張狗子(張文山)等率眾表演的中幡、摔跤是撂地表演中最紅火、最火爆、最受歡迎的項目。
20世紀50年代,天橋耍中幡由寶善林先生執掌,第三代傳人陳金權、馬貴保、付順祿、徐茂等人在天橋跤場演練中幡,吸引了全國各地大批專業和業餘高手前來切磋技藝。由於歷史原因,20世紀60至70年代,曾經盛極一時的天橋市場被取消,各種文藝演出被禁止,寶三跤場也同時被撤消。改革開放後,宣武區文化委員會以弘揚宣南文化為宗旨,開展了挖掘、整理、保護天橋民俗系列文化活動。在區文化委的指導和支持下,付順祿先生之子付文剛成立了"北京付氏天橋寶三民俗文化藝術團",使一批天橋絕活兒得到傳承。
新中國成立後,天橋寶三跤場在寶善林先生的執掌下,與全國各地大批專業和業餘高手在此切磋技藝。"文化大革命"期間,寶三跤場隨盛極一時的天橋市場一同消失。改革開放後,第三代傳人付順祿先生之子付文剛成立了民辦民俗文化藝術團體--北京付氏天橋寶三民俗文化藝術。
藝術特色
幡按大小分為碩幡、中幡和小幡三類。碩幡一般比較重也比較高,一般要在12米以上;中幡一般在9米左右,多數表演者選用的都是中幡,所以耍中幡這一叫法也就傳開了;而小幡則只有3-4米,一般是在小的場地表演,比如劇場、茶館等。早期的耍中幡有"幢幡"、"擔幡"的叫法,在清朝中期北海公園到了冬天還有"擔幡滑冰"的表演。中幡的主幹是一根長三丈三(10米多)的竹竿,竿頂懸掛一面0.5米寬、5.5米長的長條錦旗,旗的正面繡有祝福語句和吉祥圖案,反面有時繡上表演團體的名稱,因此又稱標旗。中幡淨重30多斤,它下粗上細,由兩根竹竿拼成,竹竿的大小、柔韌性也有講究。一筒中幡要加工成成品大約要四年時間,其製作加工程式目前仍屬祖傳,拒不外泄。
從技藝角度來說,中幡包括手法(挑端雲開垂)和腿法(踢抽盤跪過),不僅練的是人的膽量、力量和技巧,還需要文武兼備,此外中國式摔跤、氣功等技藝也是練習中幡的基礎。中幡分為單練、雙人對練和集體練,動作有50多個。表演者或頂幡上額,或伸臂托塔,驚險動作連連不斷,但始終幡不離身,竿不落地。十餘米高、幾十斤重的中幡在表演者的手中、肩上、腦門、下巴、項背等處上下飛舞、交替騰挪。
中幡表演時,藝人們將竿子豎起托在手中,舞出許多花樣,其表演動作樣式各有形象的名稱。將竿子拋起用腦門接住為霸王舉鼎,單腿支撐地面用單手托住竹竿為金雞獨立,此外還有龍抬頭、老虎撅尾、封侯掛印、蘇秦背劍、太公釣魚、擎一柱等樣式。考究的中幡竿頂上還有一層乃至數層由彩釉、錦緞、響鈴、小旗、流蘇組成的圓形裝飾物,稱為纓絡寶蓋,舞起來不僅五彩繽紛,而且發出悅耳的聲音。
中幡表演要求穩、準、快,手眼配合一致。在表演時,表演者用手掌、手背、肩膀、額頭、下顎等部位分別完成舉、頂、牙劍、腦劍、單山等動作,不斷晃動、拋起、落下。中幡表演,以扔得高,立得穩為準則。表演者或頂幡上額,或伸臂托塔,驚險動作連連不斷,但始終幡不離身,竿不落地。十餘米高、幾十斤重的中幡在表演者的手中、肩上、腦門、下巴、項背等處上下飛舞、交替騰挪。表演中,幡面彩綢迎風招展,幡頂銅鈴叮咚作響。
如今,天橋中幡發展到第五代傳人付文剛手中,已經成為一個集驚險與壯觀於一身的系統性表演項目,包含著頭、肩、肘、手、跨、膝、腳7套演練技巧近百種套路。在幾代人的努力下,天橋中幡憑其精湛的技藝、滑稽的表演,成為老北京民俗文化的代表項目。
傳承意義
天橋中幡是老天橋的傳統絕技,其表演形式是表演者用手或身體其他部位觸碰一根長約11米的幡旗,並始終幡不離身,竿不落地。現年44歲的付文剛已經是這門絕技的第四代傳人,他也是如今北京付氏天橋寶三民俗文化藝術團的發起人和團長。雖然付文剛目前已經有20個學生,8個徒弟,但對天橋中幡的傳承,付文剛仍顧慮重重,因為目前真正有天賦並願意繼承這門技藝的人還是越來越少。目前舞幡已逐漸非職業化,專業藝人匱乏,加之天橋雜技作藝的環境及演出的形式均發生了變遷,耍中幡技藝仍處於瀕危狀態,需要進一步加以保護。目前付文剛仍在繼續物色接班人。他打算把正在製作的新中幡提高到20.08米高,來迎接2008年奧運會,並考慮通過製作中幡文化附屬品把中幡發揚光大。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北京市的傅文剛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