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評話

蘇州評話

蘇州評話是採用以蘇州話為代表的吳語方言徒口講說表演的漢族傳統曲藝說書形式,流行於江蘇南部和浙江北部,包括上海大部的吳語地區,通常與蘇州彈詞合稱“蘇州評彈”。在流行地區,蘇州評話俗稱“大書”,蘇州彈詞俗稱“小書”,總稱“說書”。蘇州評話的傳統節目約有五十多部,其中包括講史性的《西漢》、《東漢》、 《三國》 、 《隋唐》 、《金槍》、《岳傳》、《英烈》等,俗稱“長靠書”,又稱“著甲書”;俠義性的《水滸》、《七俠五義》、《小五義》、《綠牡丹》、《金台傳》等,俗稱“短打書”,此外還有神怪故事和公案書如 《封神榜》 、《濟公傳》 、《彭公案》、《施公案》等。

歷史淵源

蘇州評話源於宋代說話伎藝。清代劇作家 李玉的 《清忠譜》第 2折《書鬧》中,描述了明末清初蘇州說書中演說《岳傳》的情景,有表,有白,有類似賦贊的韻文,和如今的蘇州評話相同。明末清初的著名評話藝人 柳敬亭,曾在蘇州及其附近一帶說書,與蘇州評話有密切的淵源關係。清代中葉,蘇州評話進入鼎盛時期,成立了蘇州評彈最早的行會組織 光裕社。在鹹豐、同治年間,出現了說《水滸》的 姚士章等評話名家。

主要特點

蘇州評話蘇州評話

蘇州評話是用江蘇蘇州方言講故事的口頭語言藝術。其語言由第一人稱即說書人的語言和第三人稱即故事中

人物的語言兩部分組成,而以前者為主。這就和戲劇的語言有質的區別。它是講故事,而不是演故事。第一人稱語言稱表,第三人稱語言稱白,表和白以散文為主,只說不唱。但也有用作念誦的一小部分韻文,包括賦贊、掛口、引子和韻白等。賦贊用以描景、狀物和渲染、烘托人物的心理狀態及性格特徵。掛口是人物的自我介紹。引子是說書人的書情介紹或點題。韻白是韻文的表或白,或鋪敘情節,或總結前段書情。

蘇州評話很注重噱,有“噱乃書中之寶”的說法。人物性格和情節的矛盾展開中產生的喜劇因素,叫“肉里噱”。用作比仿、襯托、借喻和解釋性的穿插,叫“外插花”。與此相類似,用隻言片語來引起聽眾的笑聲,叫“小賣”。

表演方式

蘇州評話表演蘇州評話表演

蘇州評話,俗稱“大書”,只說不唱,兼融敘事和代言為一體。敘事為說書人以第三人稱之表敘,代言

為書中人物用第一人稱的表演,稱為“起腳色”。評話多為一人獨說(單檔),偶亦有兩人為雙檔的。演出注重說噱,並對人物事件評點議論,以史料時事穿插印證。

評話的表演包括“手面”和“面風”。這種動作和表情,也分說書人的和故事中人物的兩大類。說書人的動作和表情,是解釋性的,並用以表達說書人的喜怒哀樂和愛憎態度。故事中人物的動作和表情,由說書人用近似故事中人物的語言,包括語音和語調來講話,叫做“起角色”。起角色是對故事中人物的模仿,而不是演員以故事中人物的面目出現,“登場面依然我”。說書人在書台上,始終是以演員身份出現的。這和戲劇的表演,也有質的不同。

評話的演出,因演員的說法、語言、起角色等方面的不同特色,形成了不同的風格和流派。如有的演員說法嚴謹,語言經反覆錘鍊後基本固定,叫作“方口”。有的隨機應變,舌底生花,善於即興發揮,適應不同的聽眾而隨心變化,叫作“活口”。有的演員說表語如聯珠,鏗鏘有力,為“一口乾”或“快口”。相反,則為“慢口”。有的演員以說表見長,少起角色,則為“平說”。有的以起某個角色見長,如有“活關公”、“活周瑜”、“活魯智深”等美稱。

藝術傳統

蘇州評話至遲在明末清初就已形成,清代中葉進入鼎盛時期,成立有行會組織光裕社。至鹹豐、同治年間,出現了說演《水滸》的姚士章等名家。

蘇州評話蘇州評話

蘇州評話的藝術傳統非常深厚。表演以第三人稱即說書人的口吻來統領敘述,中間插入第一人稱即故事中人物的語言進行摹學。摹學故事中人物的語言舉止叫做“起角色”,第三人稱的說演稱“表”,第一人稱的說演稱“白”,表和白以散文為主,也有用作念誦表演的部分韻文,包括賦贊、掛口、引子和韻白等。表演注重製造喜劇性的噱頭,有“噱乃書中之寶”的說法。又因演員在語言運用和“起角色”等方面的不同特色,形成有不同的風格流派。如說演嚴謹,語言表達基本固定,叫做“方口”;隨機應變,舌底生花,善於即興發揮,為適應不同的聽眾而隨時變化,叫做“活口”;說表語如聯珠,鏗鏘有力,叫做“快口”,相反則為“慢口”;以說表見長,少起角色,稱為“平說”。其藝術上的發達為同類說書形式所少有。

改革發展

蘇州評話的“說法”改革,評話界曾經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評話要姓“評”,要以說為主,要講究語言的通俗、生動、風趣,有時代色彩。一種認為,要以演為主,要充分運用各種書壇上的藝術手段:如說、噱、演、手面、角色開打、方言、八技,以及扇子、醒木、手帕、茶壺、茶杯、話筒等。要立得多,坐得少;演得多,表得少;動得多,靜得少。這兩種改革意見,經過實踐,大體形成了兩種新的“說法”特色: 一種是在評話表演中加“情”的因素,做到“情”、“勁”交融。評話演員楊玉麟創作《清代三俠>,在矛盾衝突中以韻白、官白、表演、角色的行動等著重抒發人的感情,再有意識地安排“小賣”,書說得輕鬆活躍、別開生面。楊玉麟總結:“大書要有情,關鍵刻畫人,內容合情理,然後再用勁。” 一種是根據聽眾新的審美心理,革新“說法”,老書新說,常說常新。金聲伯在說《包公》傳統書目時,保持和發展“戲派”評話表演藝術,說、演並重。用生活化的語言和貼近生活、貼近時代、貼近社會的穿插,通俗生動地使傳統書目既有歷史感又有時代感;善於抓現場“小賣”因素,使聽眾不時發出輕鬆的笑聲。

傳統節目

蘇州評話的傳統節目約有五十多部,其中包括講史性的《西漢》、《東漢》、 《三國》 、 《隋唐》 、《金槍》、《岳傳》、《英烈》等,俗稱“長靠書”,又稱“著甲書”;俠義性的《水滸》、《七俠五義》、《小五義》、《綠牡丹》、《金台傳》等,俗稱“短打書”,此外還有神怪故事和公案書如 《封神榜》 、《濟公傳》 、《彭公案》、《施公案》等。

新中國成立後,先後記錄了《三國》、《水滸》、《岳傳》3部長篇書目,整理出版了曹漢昌的《岳傳》

、張國良的前後《三國》12冊、潘伯英的《張汶祥刺馬》和部分摺子書。

蘇州評話表演蘇州評話表演

蘇州評話的節目形態多屬長篇故事,分回逐日連說。每天說演一回,每回約一個半小時。通常一部書能

連說月余,長的可達一年半載。其藝術表現以單線順敘為主,用“未來先說、過去重提”的方法進行前後呼應,同時用不斷設定“關子”的辦法來製造懸念,吸引聽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蘇州評話編演了一批新書目,重要的有《江南紅》、 《鐵道游擊隊》 、 《林海雪原》 、 《烈火金鋼》 、《敵後武工隊》等,還出現了一些中短篇節目。

近些年來,蘇州評話聽眾銳減,書場萎縮,藝人大量流失,生存發展面臨危機,急需加以扶持和保護。

代表人物

陸耀良

陸耀良先生在表演陸耀良先生在表演

評話演員。江蘇蘇州人。讀過10年私塾。幼時為玄妙觀大殿後露天書場之常客,又長期聆聽評話名家演出,熟悉評彈各家藝術。17歲拜何(綬良)派《三國》傳人汪如云為師,同年登台,在江浙城鎮演出。1944年至上海“匯泉樓”演出,頗獲好評。1951年再次至滬,與顧又良拼檔,任上手,開講《將相和》。1953年,又與黃(異庵)楊(振雄)檔越做,走紅一時。1958年入紅旗評彈隊,1960年進長征評彈團,“文革”中轉業。1979年重返書壇,入上海新長征評彈團,任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擅說表,說法輕鬆幽默,用語雅而不俗。又以節奏快,口齒清,順勢貫氣為特點,稱為“小走馬”。起腳色求神似不求形似,以語氣、眼神和表情的配合來表現腳色的身份和性格,並吸收京劇馬連良飄灑俊逸的動作身段,形成灑脫舒展的表演風格。勤閱讀,將史志、通鑑和民間傳說中的知識融入書中,使何派《三國》細膩風趣的特色得以繼承發揚。又將傳統書中的表現手法運用於新編長篇《將相和》及《林海雪原》廣受好評。2012年12月,著名評話表演藝術家陸耀良先生仙逝,享年94歲。

唐耿良

評話演員。江蘇蘇州人。1933年師從唐再良習《三國》 ,一年後在江浙一帶演出。1944年進入上海,不久漸有影響,成為蜚聲書壇“七煞檔”之一。1950年編演長篇評話《太平天國》 。1951年加入上海市人民評彈工作團(今上海評彈團),任副團長。為協助組織及首批入團的18位演員之一。同年,隨團赴安徽治淮工地進行文藝宣傳。1952年參加創作中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並參加第二屆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赴朝鮮慰問,之後編演短篇評話《黃繼光》、《張積慧》。1955年前後,又編演短篇評話《王崇倫》、《朱潤余》等,此後還先後與人合作編寫了中篇《王孝和》、《沖山之圍》、 《白求恩大夫》 、《焦裕祿》及《如此親家》等。說表以流暢曉達,剖析周到,事理分明為特點,並善於順應潮流,結合時事,對比映襯,使書情富有新意。其演出本《三國·群英會》經整理,由中國曲藝出版社出版。歷任中國曲藝家協會理事及中國曲藝家協會上海分會(今上海曲藝家協會)第一、二、三屆副主席。

代表作品:

《太平天國》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黃繼光》、《張積慧》、《王崇倫》、《朱潤余》、《王孝和》、《沖山之圍》、 《白求恩大夫》 、 《焦裕祿》 、《如此親家》等。

非物質文化遺產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蘇州評話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