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述
心房顫動(英語:Atrialfibrillation,簡稱:Af或A-fib),又稱為心房微顫、房顫、心房細動(日本)、心房纖維性顫動、心房纖顫、房性纖顫等,是心臟不正常節律/心律不整的一種,特色是心臟快速而不規則的跳動。
心房顫動一開始發生時持續的時間可能相當短暫,但發作時間有可能越來越長、甚至不會緩解。大部分發作時沒有症狀,有時病患會感覺到心悸、昏厥、呼吸困難、胸痛。
流行病學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之引發異常心臟跳動的原因。在歐洲以及北美洲,據2014年估計,約有2至3%的人口受到心房顫動的影響,相較於2005年的0.4至1%人口,此疾病的患者人數有所增加。而在開發中國家,男性約有0.6%患有此一疾病,而約有0.4%女性人口,亦受到心房顫動的困擾。患有心房顫動的人口比例隨著年紀而增加,50歲以下的人口,僅有0.14%;而60至70歲的年齡層,則提升為4%;而一但超過80歲,則超過14%的年長者會有心房顫動的問題。
據統計,心房顫動和心室纖維顫動在1990年造成約29,000死亡病例,而在2013年,此數據增加為112,000名。而歷史上首次記錄脈搏異常的報告出自1749年法國外科醫生尚巴提·德·塞納(英語:Jean-BaptistedeSénac);而首次利用心電圖記錄心房顫動過程者則是1909年,由英國的湯瑪斯·路易斯爵士(英語:ThomasLewis)所完成。
疾病病因
高血壓和瓣膜性心臟病是造成心房顫動的兩個最常見危險因子。其他和心臟相關、也會增加得到心房顫動的危險因子還有:心臟衰竭、冠狀動脈疾病、心肌症和先天性心臟病。在開發中國家,瓣膜性心臟病多半是因為風濕熱所造成。和肺臟相關而會增加得到心房顫動的危險因子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肥胖症和睡眠呼吸中止症。其他危險因子尚有:過量飲酒、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然而,一半以上心房顫動的病人並沒有上述所說的危險因子。當摸到紊亂的脈搏時可以推測可能患有此疾病,但確切診斷要靠心電圖,心電圖上會看到不規則的心室節律及找不到代表心房節律的P波。
器質性心臟病
(1)風濕性心臟病:約占心房顫動病因的33.7%,以二尖瓣狹窄及閉鎖不全多見。
(2)冠心病:經冠狀動脈造影證實為冠心病心絞痛者,心房顫動的發生率為1.5%,陳舊性心肌梗死心房顫動發生率為3.8%;急性心肌梗死時的發生率為8.2%。而因胸痛進行冠狀動脈造影證實冠狀動脈正常者,心房顫動發生率為11%。總之冠心病的發生率是較低的。
(3)高血壓性心臟病:其心房肌的很多小動脈管腔可因內膜增厚而狹窄或完全閉塞,使局部心肌發生缺血性變化及纖維化。
(4)甲狀腺功能亢進:早期心肌有局灶性壞死和淋巴細胞浸潤,病程久者心肌常呈細小局限性纖維化,發生率為5%,多見於40~45歲患者。青年患者較少見,即使發生也多為陣發性。
(5)病態竇房結綜合徵:當竇房結動脈局灶性肌纖維結構發育不良,膠原結構異常及竇房結周圍的變性,特別是竇房結周圍變性以及竇性衝動的異常,可促使心房顫動的發生。
(6)心肌病:各類型的心肌病,常因伴有局灶性的心房肌炎症、變性或纖維化、心房擴大易導致心房顫動的發生,其中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心房顫動常是該病的首發表現,發生率高。
(7)其他心臟病:如肺源性心臟病(發生率為4%~5%,大多為陣發性,呼吸功能改善後發作會減少);慢性縮窄性心包炎;先天性心臟病等。心房顫動皆屬於自律性增高的局灶起源性心房顫動;而部分的陣發性及部分持續性及慢性心房顫動為心房內、肺靜脈、腔靜脈局部微折返機制所致。
預激綜合徵
可能是由於預激綜合徵患者的旁道不應期很短,一旦建立了折返條件,經旁路的衝動增加,這種衝動又折返進入左心房應激期即能誘發心房顫動。預激並發房顫的發生率為11.5%~39%。預激綜合徵並發心房顫動被認為情況嚴重,因為旁路沒有像房室結那樣生理性傳導延擱的保護作用,所以經旁道下傳的心室率多在180次/min以上,嚴重影響心臟的排血量。
其他疾病
(1)全身浸潤性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硬皮病、白血病、澱粉樣變等。
(2)肺和全身性感染以及慢性肺功能不全。
(3)心臟手術和外傷。
(5)各種心導管操作及經食管電刺激、電復律術中等可直接誘發房顫。
(6)酗酒和吸菸、情緒激動、過度吸菸、排尿等可直接發生或在原有心臟病基礎上誘發房顫。
家族性房顫
系基因突變所致,遺傳方式屬AD遺傳,多在成年之後發生,呈陣發性,房顫在不知不覺中發生和終止。房顫發作症狀較輕,多由勞累、精神緊張、感染、疼痛、飲酒、吸菸等誘發,心功能保持正常。一般預後較好。
原因不明
健康人發生的特發性房顫,往往無器質性心臟病的依據。
臨床表現
1.少數無明顯症狀,或僅有心悸、胸悶與心慌;
2.個別嚴重者頭暈、暈厥、心絞痛、急性心力衰竭,甚至急性肺水腫。
3.部分可出現體循環動脈栓塞,以腦栓塞最常見,
4.心室率快而不規則,多在120~180次/分,節律絕對不整齊,心音強弱不等,脈搏短絀(脈率少於心率),當心室率低於90次/分或高於150次/分時,節律不規則可不明顯。
檢查
檢查可有提示房顫的徵象,心電圖有確診價值,心臟超聲對明確病因、了解預後有幫助。房顫時多數患者會有心慌或胸悶等不舒服的感覺,常規的體檢非常重要。房顫可分為3個階段,早期的陣發性(房顫可自行停止)、中期的持續性(房顫可通過藥物等方法停止)及晚期的永久性(房顫無法停止)。
鑑別診斷
1.心房顫動伴室內差異性傳導與室性期前收縮的鑑別。
2.心房顫動伴室內差異性傳導與室性心動過速的鑑別。
3.預激綜合徵合併心房顫動與室性心動過速的鑑別。
4.心房顫動與房室交接區性心律的鑑別。
併發症
可出現腦動脈栓塞、周圍動脈栓塞、肺栓塞、心功能不全、心臟性猝死等併發症。
治療
心房顫動的治療一般是用藥物將心跳速度降至接近正常的範圍(此治療策略稱為速度控制,英語:ratecontrol)或是用藥物將不規則的心律整流為正常的竇房節律(此策略稱為心律控制,英語:rhythmcontrol)。電極心臟整流(英語:Cardioversion)可用於將心律整流為正常的竇房節律,當病人生命徵象不穩定時常使用這個方法。射頻燒灼術(英語:Radiofrequencyablation)可用於防止心房顫動的再發。心房顫動會增加中風的危險性,而依據病患發生中風的危險性高低不同,會分別建議給予抗凝劑如華法林或阿司匹林,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藥物雖然會減低中風的風險,但會增加大出血的風險。治療原則
消除易患因素;轉復和維持竇性心律;預防復發;控制心室率;預防栓塞併發症。
藥物治療
抗心律失常藥、抗凝劑。
電學治療
電除顫、人工心臟起搏器、導管射頻消融術(根治療法)。
手術治療
外科迷宮手術。
生理學常見疾病
人體主要體統包括:心血管、呼吸、泌尿、生殖、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認識疾病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和病理改變,以及各系統疾病在發展嚴重時可能出現的共性病理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