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載[北宋關學學派創始人]

張載[北宋關學學派創始人]
張載[北宋關學學派創始人]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載(1020年—1077年12月6日),字子厚,鳳翔郿縣(今陝西眉縣橫渠鎮)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創始人之一。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生於長安(今陝西西安市)。青年時喜論兵法,上陳《邊議九條》。交好范仲淹,研讀儒家《六經》。進士及第,拜祁州司法參軍,授雲岩縣令,遷著作佐郎、崇文院校書郎。辭官歸家後,講學於關中,建立學派稱為“關學”。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病逝於臨潼,時年五十八,諡號橫渠先生,尊稱張子,封先賢,奉祀孔廟西廡第三十八位,與周敦頤、邵雍、程頤、程顥合稱“北宋五子”。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名言,被當代哲學家馮友蘭稱作“橫渠四句”,因其言簡意賅,歷代傳頌不衰。著有《正蒙》、《橫渠易說》等著述留世。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張載畫像張載畫像
張載(1020-1077),北宋哲學家,理學創始人之一(理學支脈“關學”創始人之一)。字子厚。鳳翔郿縣(屬今陝西眉縣)橫渠鎮人,世稱橫渠先生。嘉佑進士,歷授崇文院校書、知太常禮院。提出“大虛即氣”的學說,肯定“氣”是充塞宇宙的實體,由於“氣”的聚散變化,形成各種事物現象。著作有《正蒙》、《經學理窟》、《易說》,後被編入《張子全書》中。張載是北宋時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關學的創始人,理學的奠基者之一。其學術思想在中國思想文化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對以後的思想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他的著作一直被明清兩代政府視為哲學的代表之一,作為科舉考試的必讀之書。

橫渠先生

張載(1020—1078),字子厚,世居大梁(今河南開封)。祖父張復在宋真宗時任給事中,集賢院學士,後贈司空。其父張迪在宋仁宗涪州(今重慶)知州,後贈尚書督官郎中。張載祖、父兩代都算不上高級幹部,家境清寒。張迪在涪州任上病故,家議歸葬開封。15歲的張載和母親、5歲的兄弟護送父柩越巴山,奔漢中,出斜谷行至眉縣橫渠,因路資不足加之前方發生戰亂,無力返回故里開封,只好把父親安葬在橫渠南大振谷迷狐嶺上,全家也就在此定居。後人稱張載為橫渠先生,即源於此。

張載年譜

張載之墓張載之墓
張載(1020-1077)字子厚,號橫渠。陝西眉縣橫渠鎮人,世稱橫渠先生,宋代理學主要奠基人,關學學派的創始人,唯物主義哲學家、思想家和教育家。為供學者和世人了解研究張載一生,參照《橫渠志》、岐山《武澄年譜》、日本版本《周張全書》、《陝西鄉賢事略》而編定本年譜。惟惜南宋時期張載後裔張同仁所編《張子年譜》早已失傳,已無從考起。

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張載出生於長安。父張迪,河南開封大梁人;母陸氏,河南南陽人。時張迪調任於長安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張載二歲。

宋真宗乾興元年(1022)張載三歲。長於長安。

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張載四歲。父張迪任涪州事,張載與母隨父至四川涪州(今涪陵縣)任所。

宋仁宗天聖二年(1024)張載五歲。長於涪州。

宋仁宗天聖三年(1025)張載六歲。

宋仁宗天聖四年(1026)張載七歲。

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張載八歲。

宋仁宗天聖六年(1028)張載九歲。

宋仁宗天聖七年(1029)張載十歲。從其外傅學習。古人十歲要由家長為其請教導學業的老師,即“外傅”。張載隨外傅學習,表現出不同常人的品格,張載行狀曰“志氣不群,知虛奉父命”。

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張載十一歲。是年,弟張戩出生涪州,字天祺。

宋仁宗天聖九年(1031)年張載十二歲,弟張戩二歲。

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張載十三歲,弟張戩三歲。

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張載十四歲,弟張戩四歲。

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張載十五歲,弟張戩五歲。父張迪歿於涪州任所,由涪州地方出資運張迪靈柩出川回開封,張載和弟戩與母親一起扶棺欲回開封,行於漢中南鄭時,張載謁拜武侯祠留言:“言有教,動有法,晝有為,宵有得,息有養,瞬有存”。後出斜谷,行止眉縣橫渠鎮,突聞前邊發生兵變而無法前行,全家只好居住於橫渠大振村,葬父張迪於大振谷口迷狐嶺。

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張載十六歲,弟張戩六歲。於眉奉母教弟,閒時去崇壽書院(橫渠書院前身)讀書。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張載十七歲,弟張戩七歲。居橫渠半耕半讀。

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張載十八歲,弟張戩八歲。與邠(今陝西彬縣)人焦寅游。《行狀》曰:“特嘗學兵法於寅,至欲結客取洮西之地。”洮西即今甘肅臨洮縣一帶。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張載十九歲,弟張戩九歲。與焦寅組織民間武裝操練兵法,二人常談論軍事,慨然以功名自許,報效國家。

宋仁宗寶元二年(1039)張載二十歲,弟張戩十歲。張載立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行成人禮,結髮戴冠。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張載二十一歲,弟張戩十一歲。是年夏,范仲淹任陝西招討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張載至延州上書范仲淹,提出自已的軍事主張九條,即:清野、回守、省戍、因民、講實、擇帥、擇守、足用、警敗。范仲淹看後很賞識張載的才能,為了成就他,勸他讀儒家經典,棄武從文。張載接受了范仲淹的勸告,回鄉讀書。從這年起直到三十八歲,張載一直埋頭於治學讀書。先讀《中庸》“認為未足也,於是又訪諸釋老之書,累年盡究其說,知無所得,反而求之《六經》形成自己理學學說。

宋仁宗慶曆元年(1041)張載二十二歲,弟張戩十二歲。《行狀》記載張戩幼年時天姿聰明,與眾不同,從小莊重好學。

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張載二十三歲,弟張戩十三歲。張載至慶州,拜范仲淹,談邊事,撰《慶州大順城記》(今甘肅慶陽城西北)。慶曆元年范仲淹築城,第二年竣工。

宋仁宗慶曆三年(1043)張載二十四歲,弟張戩十四歲。范仲淹被召任樞密副使,鏇任參政知事,與富弼等行“慶曆新政”。

宋仁宗慶曆四年(1044)張載二十五歲,弟張戩十五歲。張載拜訪諸釋老,研究佛道,在其書房撰聯:“夜眠人靜後,早起鳥啼先”書於書房兩側,勉勵立志求學。

宋仁宗慶曆五年(1045)張載二十六歲,弟張戩十六歲。張載居家讀書,觀察悟事,研究佛道。

宋仁宗慶曆六年(1046)張載二十七歲,弟張戩十七歲。弟戩奮起自力,隨史求學。

宋仁宗慶曆七年(1047)張載二十八歲,弟張戩十八歲。張載仍居家讀書,觀察悟事,研究佛道。

宋仁宗慶曆八年(1048)張載二十九歲,弟張戩十九歲。張戩被地方選為鄉賢貢生。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張載三十歲,弟張戩二十歲。張載仍居家讀書,觀察悟事。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張載三十一歲,弟張戩二十一歲。張載由弟子,張舜民陪同登樓觀台,研究道家思想。

宋仁宗皇祐三年(1051)張載三十二歲,弟張戩二十二歲。居家讀書,觀察悟事。

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張載三十三歲,弟張戩二十三歲。

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張載三十四歲,弟張戩二十四歲。張戩中進士,任陝西閔縣(今河南省靈寶縣閔鄉)主薄。是年二月岐州(岐山縣)大旱無禾,出適大歉,至人相食,家人米不鑿,將舂之,先生輒止之曰:“飢殍盈野,雖荒食且自愧,又安忍有擇乎?”每次吃飯時,對著飯菜不能下咽,同情飢餓的人民。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張載三十五歲,弟張戩二十五歲。張載遊學於扶風賢山寺,訪諸老,研佛道,觀察悟事。

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張載三十六歲,弟張戩二十六歲。張戩被調任普潤(今陝西麟遊縣境內)縣令。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張載三十七歲,弟張戩二十七歲。張戩被調任陝州靈寶(今河南省陝縣境內)縣令。“張戩採取德法兼治,案件逐漸稀少,民俗漸之一新”。(張天棋行狀)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張載三十八歲,弟張戩二十八歲。張載至汴京(今開封)舉進士,設虎皮講《易》相國寺,得宰相文彥博的支持。初見二程(程顥程頤)。張載是二程的表叔,在一起討論道學,在談及對易經的見解後,認為二程對《易》的理解比自己深刻。隨後“撤座,輟講”,並對人說“比見二程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輩可師之”。認為二程談道學理論這方面比自己的見解更深一些。是年,張載受知於歐陽修,與蘇軾蘇轍一起考中進士,先受任祁州(今河北省葶城東北)司法參軍,不久遷移任丹州雲嚴(今陝西富縣雲岩鎮)縣令,後又遷任著作佐郎。凡政事以敦本、善俗為先。

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張載三十九歲,弟張戩二十九歲。是年,張載被調任朝中,任著作佐郎。

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張載四十歲,弟張戩三十歲。這年張戩被調渠州(今四川省渠縣)的懷安軍。

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張載四十一歲,弟張戩三十一歲。蘇軾任鳳翔府簽書判官。這年西夏攻擾大順柔遠沽城(今甘肅平涼一帶),被環慶經略安撫使蔡挺擊敗。張載撰《賀蔡密學書》。

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張載四十二歲,弟張戩三十二歲。弟戩被調陝西蒲城縣令,積極採用其兄張載“凡政事以敦本善俗為先”之法兼職講學。

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張載四十三歲,弟張戩三十三歲。張載聞立皇太子,喜甚。

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張載四十四歲,弟張戩三十四歲。張戩被調金堂(今四川金堂縣)縣事。

宋仁宗治平元年(1064)張載四十五歲,弟張戩三十五歲。這年宋仁宗歿,英宗繼位,改年號為“治平”。有人問先生“古人居喪百事,如常時於祭祀廢之,則不蒼無廢為愈也。張載正之曰“父在為母喪,則不敢見其父,不敢非禮見也,今天為父之喪,以此見上帝是以非禮見上帝也,故不如無祭”。對禮儀進行談論。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張載四十六歲,弟張戩三十六歲。文彥博赴長安治理西北邊防事務,邀請張載到長安講學。

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張載四十七歲,弟張戩三十七歲。張載應長安京兆尹王樂道招聘到郡學講學。講學中多教人以德,“孰能少留意於科舉,相從於堯舜之域否?”告誡學生少留戀科舉,多學習實學和治國防邊大事。

宋英宗平治四年(1067)張載四十八歲,弟張戩三十八歲。西夏入侵邊關。環慶路(今甘肅慶陽一帶)張載任渭州簽書軍事判官,西夏侵擾邊關,被經略使蔡挺擊退。張載特撰《與蔡帥論邊事劃一》書。在任簽書渭州軍事判官時協助蔡挺籌邊務。渭帥蔡公特所尊禮,軍府之政,大小咨之,先生夙夜從事,贊助之力為多,這年張載始創“將兵法”。同年染肺病。

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張載四十九歲,弟張戩三十九歲。先生於武功綠野亭,應武功主薄張山甫交往甚密。同年撰《送蘇修赴闕》詩四首:“(一)秦弊於今未息肩,高蕭從此法相沿,生無定業田疆壞,蘇子存之任自然。(二)道大寧容小不同,顓愚何取與機通,井疆師律三王事,請議戰功器業中;(三)闊癖天機未始休,衫衣胝足兩何求,巍巍只為黃生事,彼美何當與九州!”和蘇軾以詩詞談論治國之道(是年,蘇軾以集賢殿修撰知鳳翔)。

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張載五十歲,弟張戩四十歲。因呂公著推薦,宋神宗皇帝召張載到京師汴梁。問治國之道,先生對曰:“為政不法三代,經苟道也”。神宗甚悅,欲任先生要職,先生以就至朝庭對情況不熟婉謝。十二月,神宗任先生為崇父院校書,與王安石論政,觀點不一,先生上書請辭官回鄉。不允,命去浙東明州(今浙江寧波)審理苗振貪贓案。是年弟張戩被召為監察御史里行(里行指官職低下而直接提為御史試用期者為里行)。

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張載五十一歲,弟張戩四十一歲。張載自浙東明州審理苗振案後還朝。適逢弟戩以語犯王安石變法,四月,貶監察御使為公安(今湖北江陵地區)縣令,張載遂以病為理由辭官歸眉縣橫渠鎮。撰《別館中諸公》詩一首。回眉縣後始創橫崐書院,終日獨坐一室,俯而讀,仰而思“有心則記之”開始了《正蒙》及其他著作的撰寫,並買田分井,開井田渠,舒東西二渠試崐驗於鄉間,人稱夫子渠。

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張載五十二歲,弟張戩四十二歲。先生講學橫渠,居此六載,在書院東西門牆上書《貶愚》《訂頑》以告誡學生。先後著有《正蒙》《橫渠易說》《東銘》《西銘》《經學理窟》《橫渠中庸解》《禮樂說》《論語說》《祭禮》《孟子說》等,和由其學生筆錄之《張子語錄》。明代被編為《張子全書》。同年,張戩再次被貶為河南夏縣轉運使。

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張載五十三歲,弟戩四十三歲。在橫渠鎮著書、講學。聞蔡挺被提為樞密副使,先生書《賀蔡密學啟》:“茲審顯被眷圖擢陲要近,寬寵為之渙,雖儒者至榮,付任所期,蓋朝庭有徒,藹傳中外,孰不欣愉!”以表示對蔡挺的寄託和希望。

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張載五十四歲,弟張戩四十四歲。先生隱居橫渠講學,仰思俯讀,著書立說,並在扶風午井(今陝西扶風縣午井鄉)、長安子午鎮(今長安子午鎮)、藍田等地,划子午正方位,試辦“井田制”,故午井、子午鎮的來歷由此而得。

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張載五十五歲,弟張戩四十五歲。先生在扶風賢山寺一邊試辦井田,一邊著書:《經學理窟》在此完成,後學為了懷念先生,幾度將賢山寺改為“賢山書院”。

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張載五十六歲,弟張戩四十六歲。先生因年老患病,書《老大吟》七絕一首:老大心思久退消,倒巾終日面召堯,六年無限詩書樂,一種難忘是本朝。

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張載五十七歲,弟張戩四十七歲。春季先生作《詩上堯夫先生兼寄伯淳正叔》詩中有“顧我七年(熙寧三年歸眉,至九年為七年)湖清上,病肺支裔離恰十春”句。弟張戩再度被貶為周至司竹監(在今周至司竹鎮管理竹子的管員),三月張戩突然患暴病卒,先生痛哭失聲,親手持衰詞十二,為張戩撰寫了墓志銘,同年親手編定《弟戩喪服纂要》(已佚),並葬弟戩於父親張迪墓右側。秋季《正蒙》書成。一日晚作一怪夢,第二天即將《正蒙》授與門人,並說:“此書予歷年致思之所得,而吾將有等於學者,正如老禾之株,枝別故鄉,所少者潤澤華葉爾”。其死後弟子將其編為十七篇。

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張載五十八歲。秦鳳路路帥呂大防舉薦先生說“善法聖人之遺意,其本略可指之復古。”宋神宗再度下詔召張載至京都,授以同知太常禮院。
九月,邵雍病,先生和司馬光,二程晨夕伴侍,先生號其脈後認為無妨。又問“康節推命否?對曰:若天命,已知之矣,世俗所謂命,則不知也”。與邵康節談論易經象數學。

這年內與禮官議禮不合,辭官西歸,過洛陽見二程被留住,先生說“載病不起,尚可及長安。”和二程又論“龍女衣冠”事,冬十一月已亥行至臨潼驛舍卒。時唯外甥宋京在身邊,僅再無親人,因無買靈棺之錢,宋京連夜哭告長安,張載弟子呂希哲,呂大鈞,蘇炳等門人,弟子又哭奔臨潼,為其先生主辦喪葬,並奉柩歸眉

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將先生葬於眉縣橫渠鎮南大振谷口父張迪墓左側向南。當地人稱墓為“仙人墳”現占地四十餘畝,今為陝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先生歿後,其妻郭氏因生活困難,衣食不足,遂攜幼子往寄河南娘家為生。

張載一生著述甚多,明代集為《張子全書》,其後多有副本。1978年,中華書局校編出版了《張載集》收錄較全,校勘了張載遺存的現有著作,是一個此較完整的文集。

人物生平

張載生平刻碑張載生平刻碑
張載從小天資聰明,少年喪父,使他成熟較早,當時西夏常對西部邊境侵擾,宋仁宗康定元年初,西夏入侵,慶曆四年十月議和。朝廷向西夏“賜”絹、銀和茶葉等大量物資。這些國家大事對“少喜談兵”的年僅二十一歲的張載刺激極大,他就向當時任陝西經略安撫副使,主持西北防務的范仲淹上書《邊議九條》,陳述自己的見解和意見,打算聯合焦演(彬縣人,精兵述)組織民團去奪回被西夏侵占的洮西失地,為國家建功立業,博取功名。范在延州(今延安)軍府召見了這位志趣不凡的儒生,張載談論軍事邊防,保衛家鄉,收復失地的打算得到了范的熱情讚揚,認為張載可成大器,勸他道:“儒家自有名教,何事於兵。”

勉勵他去讀《中庸》,意思是說你作為儒生,一定可成大器,不須去研究軍事,而應從《中庸》學起,在儒學上下功夫。張載聽從了范的勸告,回家刻苦攻讀《中庸》,仍感不滿意。於是遍讀佛學,道家之書,覺得這些書籍都不能實現自己的宏偉抱負,又回到儒家學說上來,經過十多年的攻讀,終於悟出了儒、佛、道互補,互相聯繫的道理,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學說體系。慶曆二年范仲淹為防禦西夏南侵,在安陽府(今甘肅慶陽)城西北修築大順城竣工,特請張載到慶陽,撰寫了《慶州大順城記》以資紀念。
仁宗嘉佑二年(1057)三十八歲的張載赴汴京(開封)應考,時值歐陽修主考,張載與蘇軾、蘇轍兄弟同登進士,在候詔待命之際,張載受文彥博宰相支持,在開封相國寺設虎皮椅講《易》。一天晚上,遇洛陽程顥、程頤兄弟,張載是二程的表叔,但他虛心待人,靜心聽取二程對《易經》的見解,感到自己學的還不夠,第二天,他對聽講的人說:“今見二程深明《易》道,吾所不及,汝輩可師之”(行狀)。於是撤席罷講,但又對二程說“吾道自足,何事旁求”(行狀),表現了他在學術上積極開拓精神,他的《易說》就是在這個時期寫成的。張載中進士後,先後任祁州(今河北安國)司法參軍,雲岩縣令(今陝西宜川境內)著作佐郎,簽書謂州(今甘肅平涼)軍事判官等職。

在作雲岩縣令時,辦事認真,政令嚴明,處理政事以“敦本善俗”為先,推行德政,重視道德教育,提倡尊老愛幼的社會風尚,每月初一召集鄉里老人到縣衙聚會。常設酒食款待,席間詢問民間疾苦,提出訓戒子女的道理和要求,縣衙的規定和告示,每次都召集鄉老,反覆叮嚀到會的人,讓他們轉告鄉民,因此,他發出的教告,即是不識字的人和兒童都沒有不知道的。在渭州,他與環慶路路經略使蔡挺的關係很好,深受蔡挺的尊重和信任,軍府大小之事,都要向他諮詢。他曾說服蔡在大災之年取軍資數萬救濟災民,並創“兵將法”,推廣邊防軍民聯合訓練作戰,還提出罷除戍兵(中央軍)換防,招募當地人取代等建議。在此時他還撰寫了《經原路經略司論邊事狀》和《經略司邊事劃一》等,展現了他的軍事政治才能。

神宗熙寧二年(1069)御史中丞呂公著(晦叔)向神宗推薦張載,稱讚張載學有本原,四方之學者皆宗之,可以召對訪問。神宗召見張載,問他治國為政的方法,張載說:“皆以漸復三代為對。”(三代即夏、商、周),神宗聽了非常滿意,高興的說,你先到二府(中書省樞密院)作些事,以後我還要重用你。張載認為自己剛調入京都,對朝廷王安石變法了解甚少,請求等一段時間再作計議,後被任命為崇文院校書。當時王安石執政變法,想得到張載的支持。有一天見到張載對他說:“朝廷正要推行新法,恐怕不能勝任,想請你幫忙,你願意嗎?”(今譯)張載回答說:“朝廷將大有為,天下之士願與下風,若與人為善,則熟敢不盡!如教與人追琢,則人亦故有不能。”張載一面贊同政治家應大有作為,但又含蓄地拒絕參與新政的行為,遂漸引起了王安石的反感。張載擬辭去崇文院校書職務,未獲批准。不久被派往浙東明州(今浙江省寧波)審理苗振貪污案,案件辦畢回朝。

此時張載之弟監察御史張戩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與王安石發生激烈衝突,被貶知公安縣(今湖北江陵),張載估計自己要受到株連,於是辭官回到橫渠。張載回到橫渠後,依靠家中數百畝薄田生活,整日講學讀書,“俯而讀,仰而思。有得則識之,或半夜坐起,取燭以書……。”在這期間,他寫下了大量著作,對自己一生的學術成就進行了總結,並親自帶領學生進行恢復古禮和井田制的兩項實踐。為了訓戒學者,他作《砭愚》、《訂頑》訓辭(即《東銘》、《西銘》),書於大門兩側。張載對推行“井田”用力最多,他曾把自己撰寫的《井田議》主張,上奏皇帝,並與學生們買地一塊,按照《周禮》的模式,劃分為公田,私田等分給無地、少地的農民,並疏通東西二渠“驗之一鄉”以證明井田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今橫渠鎮崖下村,扶風午井鎮、長安子午鎮仍保持著遺蹟,至今這一帶還流傳著“橫渠八水驗井田”的故事。

熙寧十年秦風路(今甘肅天水)守帥呂大防以“張載之學,善法聖人之遺意,其術略可措之以復古”為由,上奏神宗召張載回京任職。此時張載正患肺病,但他說:“吾是行也,不敢以病辭,庶幾有遇焉。”意思是說這次召我回京,不能因病推辭,藉此機會可行施我的政治理想和主張,便帶病入京。神宗讓他擔任同知太常職務(禮部副職)。當時有人向朝廷建議實行婚冠喪祭之禮,下詔禮官執行,但禮官認為古今習俗不同,無法實行過去的禮制。唯張載認為可行,並指出反對者的作為“非儒生博士所宜”因而十分孤立,加之病重,不久便辭職西歸。路經洛陽見到二程時說:“載病不起,尚可及長安也。”當年農曆十二月行至臨潼,當晚住在館舍,沐浴就寢,翌日晨與世長辭。享年五十八年,臨終時只有一個外甥在身邊。

張載的一生,兩被召晉,三歷外仕,著書立說,終身清貧。歿後貧無以殮。在長安的學生聞訊趕來,才得以買棺成殮,護柩回到橫渠。翰林院學士許詮等奏明朝廷,乞加贈恤。神宗下詔按崇文院三館之職,賜喪事支出“半”數,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三月,將張載葬於橫渠大振谷其父張迪墓南,與弟張戩墓左右相對。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宋寧宗賜謚“明公”,淳佑元年(1241),賜封眉伯,從祀孔廟,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改稱先儒張子。

學派

張載是關學學派的創始人,關學是他在關中地區講學而形形成的一個大的學派。比他稍晚的是程顥、程頤兄弟創立的洛學,(因是洛陽人而得名),再就是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了。關學和洛學是理學的學派之一,也是朱熹思想的先驅。

學術思想

香港孔教學院名譽院長湯恩佳先生捐贈的張載銅像香港孔教學院名譽院長湯恩佳先生捐贈的張載銅像

張載是北宋時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關學的創始人,理學的奠基者之一。其學術思想在中國思想文化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對以後的思想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他的著作一直被明清兩代政府視為哲學的代表之一,作為科舉考試的必讀之書。

張載認為,宇宙的本原是氣。他說:“太虛無形,氣之本體。”氣有聚散而無生天,氣聚則有形而見形成萬物,氣散則無形可見化為太虛。他認為宇宙是一個無始無終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充滿浮與沉、升與降、動與靜等矛盾的對立運動。他還把事物的矛盾變化概括為“兩與一”的關係,說:“兩不立則一不可見,一不可見則兩之用息。”認為兩與一互相聯繫、互相依存,“有兩則有一”,“若一則有兩”。在認識論方面,他提出“見聞之知”與“德性之知”的區別,見聞之知是由感覺經驗得來的,德性之知是由修養獲得的精神境界,進入這種境界的人就能“大其心則能體天下之物”。在社會倫理方面,他提出“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的區別,主張通過道德修養和認識能力的擴充去“盡性”。他主張溫和的社會變革,實行井田制,實現均平,“富者不失其富”貧者“不失其貧”。

張載還提倡“民胞物與”思想。他在《西銘》中說:“乾稱父,坤稱母……民,吾同胞;物,無與也。”乾坤是天地的代稱,天地是萬物和人的父母,天、地、人三者混合,處於宇宙之中,因為三者都是“氣”聚而成的物,天地之性,就是人之性,因此人類是我的同胞,萬物是我的朋友,萬物與人的本性是一致的。

民胞物與
在《西銘》中張載說"乾稱父,坤稱母…民,吾同胞;物,無與也。"乾坤是天地的代稱,天地是萬物和人的父母,天、地、人三者混合,處於宇宙之中,因為三者都是"氣"聚而成的物,天地之性,就是人之性,因此人類是我的同胞,萬物是我的朋友,萬物與人的本性是一致的。但天下萬物又不是絕對平等的,有嚴格的登記界限,是先天存在的。他在《正蒙·動物》中說:"生有先後,所以為天序,物之既形而有秩,知序然後經正,知秩然後禮行。"古文中常用一字來表意,現在則常用兩個字的合成詞來表意,如"秩序",分開成兩個單字,含義也是相同的。
等級是天然的、先天的,所以人應該承認、遵守這種等級,應該遵守倫理道德,這也是天經地義的事,命運的安排,任何人都不能逃避這種義務。後來,朱熹充分發揮了這種思想,使之更加系統化,等朱熹死後,很快在南宋末年被統治者利用,從此以後,元明清一直作為統治思想使用,強化了三綱五常為代表的封建倫理道德。
同時,張載還繼承了孟子的性善理論,認為"天性"從開始時是至善至美的,但最終能否達到至善的境地,還在於後天的自我努力。對於人的欲望,他認為不全是惡的,在一定範圍內是合理的,這是符合"天理"的,如果過分了,就是"人慾",應該克制、消滅。他提倡"立天理"、"滅人慾",後來也被朱熹發揮成"存天理,滅人慾",朱熹對於"天理"和"人慾"的區別很清楚:吃飯就是天理,要吃美味佳肴就是人慾。理學思想中安於現狀,保守的特點從這方面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來,這就是後來五四新文化運動抨擊儒家思想時的主要攻擊點之一,也是我們現在應該從思想中剔除的因素。敢於進取、不懼失敗才是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和國家應該具備的素質。

個人貢獻

與古代天文學

張載畫像張載畫像

北宋時期是中國古代自然科學比較昌明的時期,理論水平由於理學的興起也有了普遍的提高,同時更增加了人們探求宇宙奧秘的興趣。在古代宇宙結構及天體演化理論中,宣夜說在這一時期變成了“顯學”,沈括、程顥、程頤等人都持此說。渾天說仍有研究者如邵雍等人。蓋天說則基本上已無人問津。而關學領袖張載由於具有較為深厚的醫學和天文學素養,能夠探賾鉤沉,慧眼獨具地發現了《黃帝內經》所草創的“宣夜渾天合一”的宇宙圖式,並且做了創造性的闡釋與發揮。

張載運用“宣夜渾天合一說”的確解決了當時的一些天文學難題。比如關於太陽、月亮距離地球孰遠孰近的問題。張載的天體觀正是因為避開了宣夜說和渾天說各自的短處,方能夠提出相對於地球來說日遠月近的正確判斷。

除此之外,張載的天論思想還有一些引人注目的地方。比如,他提出了天體之間相互作用的問題。在《正蒙·參兩》篇中,張載指出:日、月與金、木、水、火、土五星“間有緩速不齊者,七政之性殊也”。即是說,七政(日月五星)在運行中各有遲、緩、疾、速,是因為它們的性質各不相同。他又進一步指出:“金火附日前後進退而行者,其理精深,存乎物感可知矣。”即認為金星、火星與太陽之間有相互作用的關係,從而影響了金火二星的運行速度。

另外,張載還進一步明確闡發了地球運動的思想。他說:“凡圜轉之物,動必有機,既謂之機,則動非自外也。”同時又指出了地球自己運動的動因來自於其內部陰陽二氣的相互作用。

主要著作

張載著有《崇文集》十卷(已佚),《正蒙》、《橫渠易說》、《經學理窟》、《張子語錄》等,明嘉靖間呂柟編有《張子鈔釋》,清乾隆間刊有《張子全書》,後世編為《張載集》。

個人名言

1.“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張載這四句話被當代哲學家馮友蘭概括為“橫渠四句”。2006年9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出訪歐洲前夕接受外國記者採訪時,曾引用這句話來表達自己的心跡。

2.“無不知則無知,有不知則有知”

這句名言深刻地揭示了有知與無知的辯證關係。

後代子孫

子張因

孫張炎

四世孫張選,隨高宗南渡。

五世孫張晉、張智、張一俊

六世孫張霆

七世孫張日明

八世孫張谷勉

九世孫張士榮、張士名。

十四世後裔州庠張文運

詩篇節選

張載詩集
《贈司隸傅鹹詩五首》

皇靈闡曜。流英敷醇。苞光含素。以授哲人。
於赫洪烈。實子厥真。慮該道機。思窮妙神。
汪穆其度。煥蔚其文。實茂成秋。華繁榮春。
清藻既振。乃郁乃彬。德風雲暢。休聲響震。


侔蹤古昔。越軌曩朝。外駭方域。內冠皇僚。
峨峨峻極。誰其能起。出蒞宰守。播化丞苗。
入毗帝猷。翼贊均陶。道殊顏孔。勛擬伊皋。


太上立本。至虛是崇。猗歟清規。允迪斯沖。
韜納無方。以光徽融。嗟我昏曚。懷賢仰風。


思存豫屬。廁於末徒。沐浴芳源。儀形訓模。
重仞幽秘。願陟其塗。


彼海湯湯。涓流所歸。鱗宗龍翔。鳥慕鳳飛。
瞻顧高景。曷雲能違。未見君子。載渴載飢。

《擬四愁詩四首》

我所思兮在南巢。欲往從之巫山高。登崖遠望涕泗交。
我之懷矣心傷勞。佳人遺我筒中布。何以贈之流黃素。
願因飄風超遠路。終然莫致增永慕。


我所思兮在朔湄。欲往從之白雪霏。登崖永眺涕泗頹。
我之懷矣心傷悲。佳人遺我雲中翮。何以贈之連城璧。
願因歸鴻超遐隔。終然莫致增永積。


我所思兮在隴原。欲往從之隔秦山。登崖遠望涕泗連。
我之懷矣心傷煩。佳人遺我雙角端。何以贈之雕玉環。
願因行雲超重巒。終然莫致增永嘆。


我所思兮在營州。欲往從之路阻修。登崖遠望涕泗流。
我之懷矣心傷憂。佳人遺我綠綺琴。何以贈之雙南金。
願因流波超重深。終然莫致增永吟。

為天地立心

橫渠書院樓外景橫渠書院樓外景

張載(1020~1077) ,中國宋代思想家、教育家。字子厚、長安人,因家居陝西□縣橫渠鎮,世稱橫渠先生。青年時代曾習兵法,欲結客收復洮西失地,又任崇文院校書等職。因講學關中,其學派被稱為“關學”。張載做過短期的中央和地方的官吏。張載做官期間很注意辦教育,辭官後著書講學。

凡學生有所問,總是不厭倦地回答,叮嚀教誨,惟恐學生成就太晚。張載懷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宏願,為新儒學構造了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堪稱北宋理學的巨擘,如果從哲學體系的營構上講,恐怕程顥、程頤也不能與之相比。

張載提出“太虛即氣”的學說,肯定“氣”是充塞宇宙之實體,“氣”之聚散變化,形成各種事物現象,反對佛、道家關於“空”、“無”的觀點。又以為“造化所成,無一物相肖者。以是知萬物雖多,其實一物無無陰陽者;以是知天地變化,二端而已”。“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認識到事物對立面統一的某些原理。

還從人和物同受“天地之氣”以生出發,強調“無一物非我”,說“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其學說對明清之際的王夫之有很大影響,並為其所繼承和發展。他在認識論上主張“德性所知,不萌於見聞”;在人性學說上提出“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對立的命題;在教育思想上強調“學以變化氣質”。

張載重視教育的作用,認為學習能變化氣質。他把人性分成“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天地之性是本然之性,為人所共有,都是善的;氣質之性則是人形成後才有的。各人的氣質可能有偏,於是有善有惡。對於不善的氣質,須用教育工夫使之復歸於善,把後來的氣質之性去掉,以回複本來的天地之性。

張載主張通過道德修養和認識能力的擴充去“盡性”。聖人即天地之性,所以他的教育目的在於學為聖人。為要達到此目的,他十分重視“禮”的教育,要求學生習禮,“動作皆中禮,則氣質自然全好”。他把動作中禮當作變化氣質的主要途徑,由此,他主張“知禮成性”,一方面須有較深的知識,一方面謙恭合禮。

張載在教育方法上繼承了孔子以後儒家的經驗,並有所發展,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他堅持教學上的因材施教和循序漸進。要求教師培養學生“剛決果斷”的志氣,以發揮學習的積極性,不停地前進。他特別重視“思 ”和“疑”在學習上的作用,他說“學則須疑”,“逐事要深思”,“濯去舊見,以來新意”。

他認為學生能提出疑問,便說明他有進步,如果可疑而不疑,就表示他不曾學。同時他又認為,“思”可以促進“疑”和“記 ”,經過思索才能產生疑問,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容易記憶。他還認為“記”是“思”的基礎,“不記則思不起”。他指出了教學過程中記憶、思考和疑難的辯證關係。張載還要求學生虛心,多讀書,對書中義理進行比較研究,融會貫通。

張載的思想對後世有較大影響,他的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道,為去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激勵了後世許多學者。著有《正蒙》、《經學理窟》、《易說》等,編入《張子全書》。

張載的人性論

張載雕像張載雕像
一、合虛與氣——理論根基

張載的“虛氣相即”的宇宙論與本體論並建的哲學體系,重建了儒學天道本體,張載繼承了中國哲學的氣論哲學思想,提出了氣化宇宙生成論,用氣的真實無妄和聚散變化批判了佛道二教否定人生真實性,分別追求寂滅與長生的人性論。批判了佛老的人生觀,創造性地提出了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合一的人性論思想。肯定了現實世界的實性,並為人們展示了人生內在而高遠的道德本體。

張載的性是依天而立,由天道而來的。太虛即氣的天道觀,是其人性論的理論基礎。“合虛於氣”才能“有性之名”。《西銘》中提到“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此處所說的性是人性也是天性、物性。是天、地、人的共性。這種性並非獨立存在,是在“氣”之中的,從屬於“氣”的範疇。太虛之氣的本質是宇宙的本性,在張載看來,氣完全是一個始源性的概念,氣是萬物的始源,太虛是對這一始源的超越,成為天地萬物的形上本體,太虛與氣又是不可分割的,太虛內在於氣的聚散生化過程中。太虛對氣的這種超越與內在統一的關係,張載形容為“氣之為物,散入無形,適得吾體;聚為有象,不失吾常。”氣是變化的擔當者,離開了氣,太虛的內在性無從寄託。二者就本然關係來說是屬於不同層面的,氣屬於有聚有散,並通過聚散表現為萬物生化的現象層,太虛屬於超越聚散、形質,而又內在於聚散的本體層,這種關係也表現了二者的不可分割性,表現著具體事物形上形下的統一。

張載從人與物共具的太虛本性出發,把“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規定為人性的兩大內涵。將超形絕象的太虛本體作為“至善”的“天地之性”的根源,這樣就突出了太虛的天道本體地位。“游氣紛擾,合而成質者,生人物之萬殊;其陰陽兩端循環不已者,立天地之大義。”氣是萬物的成質者,太虛之氣聚而為氣,氣聚而為人。天地之性是太虛天性在人身上的落實,或者從太虛寂靜無感處所講的性,是人的本然之性,在人生過程中表現為一種應然之性,“天性在人,正猶如水性之在冰,凝釋雖異,為物一也;受光有大小,昏明,其照納不二也。”,所以人雖各有差別,但都稟受了太虛之性,而這個本性是不會被氣質的昏明所蒙蔽的。天所性者通極於道,氣之昏明不足以蔽之。

氣質之性是氣聚成形後的特殊性,“形而後”產生的氣質之性,主要是說明個體人的品質不齊的原因和根據,而稟賦於氣的天地之性則主要是說明人類有共同的潛在的善的本性。二者最大的區別是氣質之性是善惡混,天地之性是絕對的善。氣對性的影響制約,使性表現為不同形式的善,氣的表現必須要藉助氣質,人的本性是善的,因為受了氣質的蔽錮,在表現出來的時候,有的方面能表現出來,有的則不能,這個偏頗就表現為惡。為了恢復先天的善性,就必須通過變化氣質,使善惡混同的氣質之性返本於絕對的善的天地之性,從而達到成人成聖的境界。

二、為學大益——變化氣質之功夫

張載的人性論是由“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兩部分組成的。純善無惡的天地之性主要是說明人類有共同的潛在的善的本性,決定著人之所以為人的本質。氣質之性是善惡混,“氣質之性”的作用,不僅在於說明“惡”的根源,而且說明個體人在道德根性上的差別。它們之間是一種本然、實然和應然相統一的動態關係。

張載說:“形而後有氣質之性,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故氣質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正蒙·誠明》)關於“氣質之性”,在張載看來,人雖無不具有天地之性,但又有氣質之性和攻取之欲、善惡之習。氣質是人秉氣所受的定分,而氣的清濁也就表現為人的剛柔、緩急以及才與不才等氣質性相,所以要自求變化氣質。作為天地之性之人生體現的志,是變化氣質的方向與標準,也是變化氣質的動力。只有主體立志才會有變化氣質的自覺與要求,將本於天地之性的立志通過主體的自覺落實於主體變化氣質的修養活動中。

張載雖然不以氣質之性為性,但並非不承認氣質之性的存在,他對氣質之性的多番說明都表明他不僅要承認氣質之性的存在,而且還要必須正視其存在的重要性,因為人生修養、追求聖賢都要從變化氣質做起。張載意識到氣質之性對於人性的限制作用,認為只有變化氣質才能實現實然的惡向本然性善的轉化,所以張載強調“學”的重要性,其著作中多處言及學的內容及重要性,“為學大益,在自能變化氣質;不爾,卒無所發明,不得見聖人之奧。”(《經學理窟·義理》),“如氣質惡者,學即能移,今人所以多為氣所使而不得為賢者,蓋為不知學。”(《經學理窟·氣質》)他認為學是改變氣質的重要途徑,學能夠使偏達全,使塞達通,也是成聖的必由之徑。“變化氣質”非一日之功,是一個長期的道德實踐過程,也是一個積累漸修的過程。同時,張載特別重視窮理以盡性的說法。立志在於兩個環節,即窮理與盡性,所謂窮理盡性也就是踐行仁與義,以“順性命之理”。由窮理到盡性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個體對聖賢的追求也在這一過程當中。

三、成性成聖——人性之超脫

張載以“氣”的自然本體為依託,建構了其天人合一論,實質上是“人”道德本體化的主觀意識在宇宙自然上的投影。“成性”的最高境界,便是達到“大心之知”狀態。胸懷天下,把自己看成全宇宙的一個必要部分,把宇宙萬物看做和自己息息相通的整體,從而“視天下無一物非我”。張載之學要在“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追求中,通過對天人合一的論證,其最終目的在於窺聖道,講求修身養性,以涵養“聖人氣象”的理想人格。要想真正完成理想的自由人格,不能單靠專求“內聖”的心性修養,還要參與到“外王”的事功致用,從而真正領悟到個人在現實社會中的人生位置。張載在其人性論的論述中對人生位置給予了現實而又理想的肯定。

張載是在太虛即氣的宇宙觀中,從“反本成性”的角度出發,認為人可以對自己的道德義務有一種更高的了解,從而對人生有一種超越的態度。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去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理想既是其一生為學的歸宿,也可以看作是宋儒的集體文化綱領,也是整個宋代士大夫為政實踐的奮鬥目標。他認為君子不可只注重內心道德的修養,而要以心憂天下的情懷去關心百姓的疾苦。橫渠四句繼承了中國知識分子治國平天下的社會使命感,對於民族文化心理結構的塑造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張載所凝思出的宇宙意識,所設計的聖賢境界,以及苦心力索追求,最大的特點就是從天人合一的角度揭示了聖賢境界的內涵,形成了宇宙萬象與人的交相呼應,彰顯了一種強烈的人文主義情懷。這種精神境界在提升人自身價值的同時也提升了宇宙社會及萬物的價值。在張載看來,人存在的價值就在於對“天地之性”的真實展現,人人都應以成就聖賢為目標,自覺確立自己的歷史責任感。它要求人超越物我,進而開創宇宙人生輝煌的未來,這既是天賦予人的神聖使命,也是人生追求的理想境界——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天地境界,這也是張載對個體精神境界升華的期待。

四為句新解

橫渠四句--羅林虎工作室提供橫渠四句--羅林虎工作室提供

第一句“為天地立心”。目前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解釋,認為天地沒有心,但人有心,因而人的心也就是“天地之心”;“為天地立心”就是發展人的思維能力,以理解自然界的事物和規律。這是一種誤解。首先,“天地”一詞並不專指自然界。儒家經典《易傳》中有一個關於天、地、人的“三才”宇宙模式,表明古人傾向於把天、地、人看作一個整體。“天地”有“天地之間”的意思,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間社會,故“天地”一詞的確切涵義要根據文本的上下語境加以研判。在“四為句”的語境中,“天地”應當指人間社會,而不是指自然界。有時張載把指稱社會的“天地”也稱作“天下”,故“為天地立心”也可以稱作“為天下立心”。

其次,“為天地立心”的“心”有別於“天地之心”的“心”。“天地之心”一語見於《周易·復卦》。張載是著名的易學家,他認為,“天地之心惟是生物。”這裡的“天地”,是指自然界。顯然,“天地之心”指天地創生萬物的力量,其中似乎體現出天地的一種心意。但應注意,生物之心是天地所固有的,無需人來“立”,否則將不恰當地誇大人的力量。據此,張載“為天地立心”的“心”,一定是不同於“天地”生物之“心”的另一類“心”。對此,當時的二程兄弟看得很清楚,說張載《西銘》“立心,便達得天德”,認為《西銘》是要為社會確立精神價值。

其實,“為天地立心”的“心”,正是指人的精神價值,進而“為天地立心”就是要為社會建立一套以仁、孝、禮、樂等道德倫理為核心的精神價值系統。張載在其著作《經學理窟》的《氣質》、《義理》以及《正蒙》的《誠明》等篇中,對“立心”的涵義、方法等內容有不少具體的論述,如果視而不見,對“立心”的理解就會脫離張載本人的言說脈絡,流於臆解。歸納張載的看法,所謂“立心”就是“立天理”(仁孝之理)之心,因為天理“能使天下悅且通”,從而使“天下”(社會)樂於接受仁、孝、禮、樂等道德倫理價值。如此看來,“為天地立心”的意涵很清楚,其重點既不在自然觀,也不在認識論,而在精神價值論。

第二句“為生民立命”。“生民”指民眾,“命”指民眾的命運。這裡涉及儒家一直關注的“安身立命”問題,也涉及不同的命運觀問題。歷史上長期流行的是命定論,認為人生只能消極地聽憑命運的擺布。史稱,張載“喜論命”,他繼承思孟學派的“天命”觀和“正命”觀,並作了新的發揮。張載區分了人的兩種不同命運:一種是“求”而不能“得”的,也就是不可控的,主要指死生、富貴等;另一種則是“求”而能“得”的,也就是可控的,主要指道德、精神等。張載積極主張“順受其正”,“修身”以“立命”。就是說,只要通過自己的道德努力,人就能夠在精神價值方面掌握自己的命運,做到“命立”而“心誠”,確立有意義的人生。因此,“為生民立命”就是要教育民眾,使他們自覺地對自己的命運方向做出選擇,以確立生活的精神價值和意義。

第三句“為往聖繼絕學”。“往聖”,也稱“去聖”,指歷史上的聖人,在張載的語境中具體指孔子和孟子。儒家所謂聖人,其實就是指人格典範和精神領袖。“絕學”,指中斷了的學術傳統,也就是所謂“道統”。宋代理學家普遍認為,儒家學統或道統自孟子之後便“學絕道喪”,完全中斷了,所以要努力加以恢復。張載繼承“絕學”,著書立說,卻並非照搬前聖,而是力求創新,在他的學說中有不少內容是“六經之所未載,聖人之所不言”的。

第四句“為萬世開太平”。“太平”、“大同”等觀念,是周公、孔子以來的社會政治理想。至北宋時期,以范仲淹、李覯等人為代表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都為朝廷提出過“致太平”的主張。張載不局限於當代的“太平”秩序,而是以更深邃的視野關注“萬世”的“太平”基業問題,這體現了他的遠見卓識。

對“四為句”的理解,不能脫離宋初的建國背景和理學家的問題關切。趙宋統治者總結前朝長期分裂的經驗教訓,為了重建社會秩序,確立了“以儒立國”的國策。在這種政策環境下,以張載、二程兄弟等人為代表的北宋理學家的最大關懷,是為儒家所追求的理想社會秩序奠定永恆的精神基礎,而不是認識“自然界的規律”。

總之,“四為句”涉及精神價值、生命意義、學統傳承、社會理想等多方面的內容。這可以視作張載一生抱負和理想的概括,同時它也是當時知識分子精神追求和社會擔當的心聲。我們可以把張載的“四為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為社會重建精神價值,
為民眾確立生命意義,
為前聖繼承已絕之學統,
為萬世開拓太平之基業。

張載祠

張載張載祠

張載祠又稱張子祠,位於眉縣城東26公里處的橫渠鎮。占地南北82米,東西37.5米。它是我國北宋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關學領袖張載的講學之地。張載祠前身為崇壽院,張載年少時曾在此讀書,晚年隱居後,一直在此興館設教。他死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將崇壽院改名為橫渠書院。元代元貞元年(1295年),開始在原橫渠書院舊址上建張載祠。元代泰定三年(1326年),在張載祠內恢復橫渠書院,成“後祠前書院”格局。張載墓位於張載祠南7公里處的大鎮谷迷狐嶺,占地87.2畝,是張載及其父張迪、弟張戩的安葬之地。張載創立關學,獨特異行,在中國哲學史上樹起了一幢高大的豐碑,在國際國內影響頗大。

張載祠是一組座北向南,主體建築以中軸線依次排列,附屬建築均以軸線為中心對稱排列的紀念建築。據湖北荊門南張氏所存“張氏族譜”載,該祠創自元代。清乾隆十九年、光緒十年等重修。明成化及魏代均多次修整。自創建至今。至少有九百餘年的歷史。現存建築主要是清道光年間所建,光緒年間曾有小修。現有獻殿、東西廂房、山門、後殿、學堂四幢。後殿及學堂因坍塌而拆除重建。

1990年以來,陝西省文物局先後撥款50多萬重修了大殿、學堂。附屬文物有清康熙皇帝御賜匾額一面。明萬曆及清乾隆等代重修及拜竭祠廟碑石八通,木刻《橫渠志·卷之六》“第十八代裔哀祠”原版等,傳為明清版。清代著名的橫渠書院,曾設在這裡。

社會意義

張載祠堂張載祠堂
至從在1988年第24屆漢城奧運會開幕式上,巨型電子螢幕放映出了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道,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之後,引起了中國、韓國、日本、美國、巴西等國家的眾多專家學者對張載思想的高度關注。近年來,作為張載關學思想發源地的眉縣,對這一具有獨特性的文化資源非常重視,為了進一步發掘、保護和研究張載關學思想,先後籌資400多萬元,修復了張載祠、張載墓,並恢復了橫渠書院,修建了張載文化廣場。自1991年以來,已連續成功舉辦了三屆“張載關學思想研討會”,在我國周邊,特別是東南亞地區產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

據悉,此次研討會是張載關學思想學術研討會召開以來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一次盛會,共收到專家學者學術論文50多篇。研討會期間,與會代表參拜了張載祠、墓,參觀了位於橫渠書院內的張載生平功業和學術思想展覽。據主辦方介紹,舉辦此次研討會對於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借鑑關學思想對構建和諧中國、和諧東亞、和諧世界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

人物評價

張載金銘張載金銘
綜其一生,張載是一個為學不為官的人。張載的學術又稱為橫渠之學,他開創的學派被稱為關學。當時有一批學人師事張載,形成一個學術群體,如呂大忠呂大鈞呂大臨三兄弟,蘇昞、范育游師雄种師道等,都先後位列門牆,使關學興盛一時。

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名言,一向為治學者傳誦。據說哲學界泰斗張岱年每每要學生大聲背誦,以志不忘。

2003年12月11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美國哈佛大學發表“把目光投向中國”的演講時,在演講結束前也引用了張載的這段名言。溫家寶說:“中華民族的祖先曾追求這樣一種境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今天,人類正處在社會急劇大變動的時代,回溯源頭,傳承命脈,相互學習,開拓創新,是各國弘揚本民族優秀文化的明智選擇。我呼籲,讓我們共同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發展。我們的成功將承繼先賢,澤被後世。這樣,我們的子孫就能生活在一個更加和平、安定和繁榮的世界裡。我堅信,這樣一個無限光明、無限美好的明天,必將到來!”

宋朝著名歷史人物

2013年7月份,黃曉明版的《精忠岳飛》開播,展現了南宋時期一個個的英雄人物。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時代,戰亂催生了眾多的善戰武將和文人墨客。
皇帝 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神宗宋徽宗宋高宗宋孝宗
武將 潘美石守信曹彬楊業狄青岳飛韓世宗李綱楊業尹繼倫楊延昭種世衡宗澤王彥[南宋將領]岳李寶孟珙余玠王堅[南宋名將]
文臣 趙普[宋朝]寇準韓奇范仲淹包拯王安石司馬光富弼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宋朝]
奸臣 王欽若蔡京秦儈賈似道史彌遠
書畫家 王筌徐熙張擇端蘇軾黃庭堅米芾李成范寬郭禧
哲學家 王安石周敦頤程頤程顥張載[北宋哲學家]朱熹陸九淵陳亮[南宋哲學家]葉適
科學家 沈括畢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