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陽縣[10]

弋陽縣[10]
弋陽縣[10]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弋陽縣位於中國江西省東北部,信江中游。東與橫峰、鉛山接壤,南與貴溪毗鄰,西連貴溪、萬年,北與樂平、德興交界。縣境東西寬27千米,南北長76千米,總面積1593平方千米。總人口36.7萬人。漢族為主,有畲、回、壯、滿、侗、蒙古、水、苗等14個少數民族。東漢析余汗置縣。宋析葛陽置上饒縣,隋併入,十二年更名為弋陽,屬饒州,後幾經改屬江浙和江西,至民國屬江西。礦產資源主要有蛇紋石、銅、鐵、瓷土、煤。珍稀野生動物有金錢豹、蘇門羚、斑羚、獼猴、黑鹿、穿山甲等。土特產品有弋陽大禾米果、弋陽米糖。名勝古蹟主要有圭峰風景、潮水岩、神仙洞、三百烈士岩、方誌敏烈士故居、疊山書院。

基本信息

自然環境

地形為南北高,中間低,構成弋陽盆地。境內河流分屬信江和饒河水系,信江流經縣城,由東向西橫穿縣境53公里。氣候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大區江南氣候區。春季天氣多變,雨水多,日照少,晚春有寒潮;夏季酷熱,多雷雨,易洪澇;秋季秋高氣爽,多日照,早秋少雨、乾旱,晚秋有寒露風入侵;冬季寒冷,間有冰凍霜雪。

弋陽資源豐富。

是中國重點商品糧基地縣之一,糧食產量19萬噸。全縣有耕地面積32.52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12.63%;旱地2.57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1.08%;人均耕地面積為0.89畝。山地面積為54.36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22.93%。林地面積為143.29萬畝,占全面總面積60.44%,森林覆蓋率為55.6%。全縣有用材林116萬畝,活立木積蓄量為166萬立方米,毛竹儲量2100萬根,年銷售商品材(計畫)約1.9萬立方米,毛竹127萬根。河流縱橫交錯,水庫、池塘星羅棋布,水面面積14.09萬畝,其中,可養殖水面3.29萬畝。弋陽地處贛東北地質大斷裂帶,礦產資源種類多、分布廣、品位高。主要有、鏡、蛇紋廠、磷、石灰石、紅石、白青石、大理石、花崗岩、煤、瓷土、石英等30餘種,其中銅儲量6萬噸、瓷土2000萬噸、石灰石5.2億噸,蛇紋石儲量達6億噸,為亞洲第一。

歷史沿革

弋陽縣弋陽縣

據《今縣釋名》:“縣治在弋水之陽,曰弋者,以水形橫斜似弋也。”據《太平寰宇記》:“水口有大石,面如鐫成弋字,故名。本後漢之葛陽縣,隋開皇中,因失印改為弋陽。”東漢建安十五年(210年)孫權析余汗縣東境建葛陽縣。隋開皇十二年(592年),因葛陽縣印遺失,縣治由赭亭(今五里廟)遷弋水之北(今弋江鎮),改名為弋陽縣。唐證聖元年(695年)分弋陽縣地建玉山縣;乾元元年(758年)復分置上饒縣,改屬信州;永泰元年(765年)分弋陽玉亭鄉建貴溪縣。
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分縣地鉛山場和仁義鄉建鉛山縣。

淳化五年(994年)升寶豐場建玉豐縣,景裕元年(1034年)寶豐縣併入弋陽縣,康定元年(1040年)復寶豐縣,慶曆三年(1043年)寶豐縣又併入弋陽縣,屬江南東路信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弋陽屬江浙行省信州路,至正二十年(1360年)屬江浙行省廣信府。明洪武四年(1371年)屬江西省廣信府。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分弋陽地建興安縣(今橫峯縣)。清政區未變。
民國元年(1912年)屬江西豫章道。民國十五年(1926年)直屬江西省。民國21年(1932年)屬江西省第六行政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1928年至1935年建立弋陽蘇維埃政府,先後分屬贛東北省和閩浙贛省。1949年5月3日解放,屬贛東北行政區貴溪專區。當年9月後先後屬上饒專區、上饒地區、上饒市。1985年4月18日,設立三縣嶺、花亭、旭光、磨盤山鄉(贛府廳字[1985]230號)。
1991年6月5日,撤銷漆工鄉,設立漆工鎮(贛民字[1991]93號批覆)。1992年7月27日,撤銷港口鄉、曹溪鄉,設立港口鎮、曹溪鎮,三縣嶺鄉更名為姚坂鄉(贛民字[1992]138號批
1997年1月14日,撤銷周潭鄉建制,設立鎮建制,並更名為疊山鎮(贛民字[1997]13號批覆)。1997年8月18日,三縣嶺墾殖場改制設立三縣嶺鄉;旗山墾殖場改制設立旗山鄉(贛民字[1997]172號批覆)。至此,全縣轄7個鎮、15個鄉:弋江鎮、曹溪鎮、漆工鎮、樟樹墩鎮、圭峰鎮、港口鎮、疊山鎮、姚畈鄉、磨盤山鄉、烈橋鄉、中畈鄉、葛溪鄉、灣里鄉、花亭鄉、湖山鄉、坡郊鄉、朱坑鄉、旗山鄉、三縣嶺鄉、清湖鄉、旭光鄉、箭竹鄉。
2000年6月27日,撤銷朱坑鄉,設立朱坑鎮;撤銷城郊鄉建制,設立鎮建制,並更名南岩鎮(贛民字[2000]143號批覆)。至此,全縣轄9個鎮、13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30523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弋江鎮46931曹溪鎮22996漆工鎮14775樟樹墩鎮13144圭峰鎮17681疊山鎮13003港口鎮15689南岩鎮25495朱坑鎮17526姚畈鄉9941烈橋鄉14619中畈鄉28381葛溪鄉21153灣里鄉15313湖山鄉11183清湖鄉4724箭竹鄉12823三縣嶺鄉5336磨盤山鄉3104花亭鄉7614旭光鄉4920旗山鄉4172。
2001年11月8日,撤銷姚畈鄉,劃歸三縣嶺鄉;撤銷湖山鄉,並將弋江鎮陶灣村委會劃歸清湖鄉;撤銷旗山鄉,劃歸南岩鎮;撤銷磨盤山鄉,劃歸漆工鎮(贛民字[2001]508號批覆)。全縣轄弋江、南岩、圭峰、疊山、朱坑、曹溪、漆工、樟樹墩、港口9個鎮,箭竹、灣里、清湖、中畈、三縣嶺、花亭、葛溪、旭光、烈橋9個鄉,共132個村(居)民委員會、25個分場。全縣共36.3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9萬人。2003年10月21日,撤銷弋陽縣花亭鄉,成建制劃歸弋江鎮管轄(贛民字[2003]273號批覆)。2003年底,全縣總人口36.5萬人。2004年底,全縣轄9鎮8鄉。

行政區劃

序號 鄉鎮名稱 面積 人口 序號 鄉鎮名稱 面積 人口
01 弋江鎮 10平方公里 5.7萬餘人 09 南岩鎮 113.8平方公里 3.6萬餘人
02 圭峰鎮 167.26平方公里 31043人 10 朱坑鎮 82平方公里 23903人
03 疊山鎮 103平方公里 11930人 11 港口鎮 108平方公里 17801人
04 漆工鎮 207平方公里 35447人 12 樟樹墩鎮 85.4平方公里 15745人
05 曹溪鎮 183平方公里 2.6萬餘人口 13 灣里鄉 62平方公里 16550人
06 中畈鄉 152平方公里 34490人 14 清湖鄉 55平方公里 約1.6萬
07 葛溪鄉 69平方公里 22590人 15 旭光鄉 57平方公里 7835人
08 三縣嶺場 120平方公里 18998人 16 桃源街道 37平方公里 1.2萬人

歷史人文

弋陽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在中國戲曲史上,曾與海鹽腔崑山腔餘姚腔齊名,被稱為"四大聲腔"。弋陽腔是南宋末年,興起於浙江的南戲經信江傳入江西,在弋陽地區結合當地方言和民間音樂以及地域民俗相融合、"輾轉改益"滋生出的一種全新的地方腔調,因發源地而得“弋陽腔”。
謝疊山(1226-1289),

名枋得。謝疊山以其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而與文天祥齊名。南宋時期曾在朝廷為官,後因不滿奸佞當道、吏治腐敗,辭官以教書為生。宋亡後,曾五辭元朝的高官厚祿,最終因絕食死於元朝大都的憫忠寺。
方誌敏(1899-1935)革命家、軍事家、農民運動領袖,土地革命戰爭時期贛東北和閩浙贛革命根據地的創建人。1899年8月21日(清光緒二十五年七月十六)生於江西弋陽縣漆工鎮湖塘村。
邵式平(1898-1965)革命家、軍事家、農民運動領袖,贛東北和閩浙皖贛革命根據地主要創始人。建國後曾任中共中央華東局委員,中共江西省委常委、省委第一書記,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席、省長。1956年被選為中共第八屆候補中央委員,1965年3月24日在南昌逝世

發展概況

戈陽縣戈陽縣
弋陽農業經濟跳出單一的糧食生產模式,特色農業、高效農業發展迅速,形成了年糕、果業、毛竹、畜禽等弋陽農業經濟四大支柱產業。選用弋陽特產大禾米精心製作的年糕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潔白如玉、入口滑韌、回味久遠、風味獨特,是享譽國內外的傳統進珍品。在2001年的中國農業國際博覽會上弋陽年糕和紫玉米粉雙雙獲銀獎。坐落在龜峰山腳下的弋陽特種水產養殖場是最大的養龜基地。工業經濟形成一定的規模,以食品、建材、採礦、製藥、造紙、銅材為主導產業,擁有冶金、電力、機械化學醫藥、森工、造紙紡織、服裝、家俱等27個工業門類,各類工業企業300多家,產品如矽酸鈣板,塗布白版紙等都填補了江西省同類產品的空白。按照“工業做強、農業調優、城市建美、旅遊做大”的發展思路,三個文明一齊抓。2005年,全縣完成生產總值17.1億元,比上年增長12.17%;財政總收入1.71億元,增長21.55%;一般預算收入1.1億元,增長22.74%;農民人均純收入3224元,增長11.06%;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7661元,增長10.75%;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93億元,增長13.16%。2006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19.88億元,同比增長16%;財政總收入2.01億元,同比增長17.6%;一般預算收入為1.3億元,同比增長17.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14.63億元,同比增長30%;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0%。

弋陽縣歷史悠久,素有“縣古人煙密”之稱。早在商周時期就有先民在次繁衍生態,東漢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置縣,至今已有1790年歷史。目前,屬江西省上饒(地)區,縣轄18個鄉鎮,165個村民委員會,總人口35.9萬,其中非農業人口6.3萬:有回、苗、藏等少數民族。縣城所在地弋江鎮面積10平方公里,常駐人口6萬餘人,是全縣經濟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在1997年創建衛生縣城活動中,被評為省級文明衛生城。
320國道,浙贛鐵路複線和即將興建的鎮瀘高速公路橫貫弋陽,弋樂、上德、弋漆、弋清、楊雙等公路幹線及縣內支線共同構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電力設施完備,電網布局合理。有110千伏變電站的中心樞紐和35伏變電站4座;1987年實現了鄉村戶通電,農網改造也即將完成。程控電話,無線尋呼和行動電話網路覆蓋城鄉。電視台、電台等文化設施完備。服務行業門類極圈,設施齊備。

經濟

2011年弋陽縣生產總值54億元,同比增長12.2%。財政總收入5.82億元,增長23.8%。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39.44億元,增長20.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7億元,增長19.8%。三次產業比為2011年的18.5:47.2:34.3,工業的主導作用更加凸顯。

第一產業

2011年弋陽縣糧食生產達20.8萬噸,實現“八連增”。建設了大禾穀、雷竹、草龜、鱘魚、娃娃魚等一批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的優勢農產品基地。2011年新增朝輝食品、龍天茶葉等縣級以上龍頭企業7家;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30家,弋陽犇牛大禾穀種植、太平洋農產品等5家專業合作社獲得省級示範社稱號。

第二產業

2011年弋陽縣48家規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8.1億元,增長12.1%;工業園區完成主營業務收入80億元,增長22.5%;工業園南岩小區完成投資2.5億元,工業園調區工程得到紮實推進。在海螺水泥、天施康藥業、旭日銅礦、姚家鐵礦、巍華化工等骨幹企業的支撐下,新型建材和有色金屬兩大優勢產業進一步聚集,兩大優勢產業實現增加值13.11億元,上交稅金2.43億元,分別占弋陽縣工業經濟總量的39.8%和60.99%。

第三產業

2011年弋陽縣旅遊接待人數達到123.2萬人次,旅遊收入實現3292.7萬元,分別同比增長26.6%和23.9%。文廟大市場、城北大市場、步行街商業中心等更加繁榮;“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深入實施,共發展農家店114家;家電下鄉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累計發放補貼946萬元;金融事業健康發展,弋陽縣金融機構存款餘額達60.57億元,增長15.8%,貸款餘額達31.98億元,增長3.2%。

社會事業

醫療機構

名 稱 地 址 名 稱 地 址
弋陽縣人民醫院 弋陽縣弋江鎮志敏大道66號 弋陽縣中醫院 弋陽縣誌敏中大道18號
弋陽縣中醫院分院 弋陽縣勝利路258號 弋陽縣婦幼保健院 弋陽縣弋江鎮楊橋路1號
弋陽江治有色加工廠職工醫院 弋陽縣弋江鎮雙亭路3號 弋陽縣計畫生育服務站 弋陽縣方誌敏大道中路33號
弋陽縣連勝機械廠職工醫院 弋陽縣肥塘崗 弋陽縣弋江鎮衛生院 弋陽縣弋江鎮沿河路79號
弋陽縣南岩鎮衛生院 弋陽縣南岩鎮衛生院

文化教育

弋陽縣高中學校一覽表
序號 學校名稱 序號 學校名稱 序號 學校
01 弋陽縣第一中學 02 弋陽縣第二中學 03 弋陽縣職業高中
04 弋陽縣私立國誠中學 05 弋陽縣私立育才學校

城鄉建設

2011年弋陽縣大力實施“一城三區、三區聯動”城市發展戰略。投入資金8.87億元,實施龜峰大道(320國道)、垃圾填埋場、志敏公園、保障性住房、城區天然氣管網等15個重點城市工程項目,城市建成區面積拓展到14.2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40%。進一步加強城市管理,完成了志敏公園、文星塔亮化以及高速掛線路面改造、建安路路面硬化等工程建設;實施了濱江公園、國道圓盤等綠化改造;在抓好城市建設的同時,以曹溪、漆工、南岩等示範鎮建設為抓手,推進了小城鎮建設。進一步加快新型農村建設,新建村點80個,農村清潔工程試點304個;深入推進農村道路改建工程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完成了周洪線路面改造,啟動了雙流線(流口—港口段)改造工程;紮實推進了23座小(二)型以上水庫除險加固、葛溪鄉鄉鎮防洪工程、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等項目;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了0.83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

土特產品

龜峰扣肉

龜峰扣肉系30年代蔣經國的名廚塗光明所傳,因製作精細、風味獨特而流傳民間,具有濃郁的江南風味,是江南民間菜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道美味佳肴。在繼承和保留龜峰扣肉獨特風味的基礎上,利用現代食品工程高新技術將龜峰扣肉製作成符合食品衛生要求和現代人消費需求的方便菜餚。本品選料考究,以精選的上好新鮮五花豬肉為主料,配以龜峰特有的優質乾雪裡紅和多種天然名貴香辛調料,以枸杞子甘草等中藥,經科學、先進、獨特的工藝精製而成,具有肉質嫩滑,油而不膩,醇香朴鼻,回味綿長之特色,以及存放便利,食用方便(冷熱皆可食),保質期長(可達六個月)之特點,實屬各種宴席、旅遊、饋贈之佳品。榮獲99江西食品“優秀產品”獎。榮獲第十一屆(香港)國際美食博覽會金獎。國道魚
國道魚國道魚
借鑑吸收四川、安徽及江西鄱陽湖的燒魚烹飪特長,選用優質信江紅鯉、鯽、鱅、草魚為主原料,佐以獨特配料,經30分鐘左右小火勻燴而成,具有味美鮮嫩之特點。
弋陽年糕
弋陽大禾米,只生長在弋陽這方水土上,唯弋陽所獨有。春播、夏種、秋養、冬收、吸“四季之水”、得“天地之養”。種植面窄、產量低,為稻中稀品,弋陽特產,是江西四大名米之一。弋陽民間以大禾米為原料,採用“三蒸二百錘”的獨特工藝,製作出名聞遐邇的弋陽年糕(又稱弋陽大米果),它與其他年糕截然不同,外觀透明似玉、潔白如霜、油質發亮,口感不粘不膩、又韌又滑、久煮不糊,為年糕至尊,食中上品。固而歷代被選為皇宮貢品,曾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汪東興,非常喜歡吃弋陽年糕,每年都要吃家鄉的大米果——弋陽年糕,據說曾送與毛主席品嘗,得到主席好評。弋陽民間每逢過年,家家戶戶都要製作年糕,招待貴賓,送親饋友,可謂“爆竹聲中年糕香,稻香村里慶豐年。”弋陽優質大米,生長在遠離都市塵器的靜謐環境中,不受化學污染,是一種理想的綠色食品。富含支鏈澱粉,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長期食用可消脂去肥,養生健體,實為日常飲食之優選。弋陽年糕烹調方法:將肉絲、豆牙、冬筍絲、青菜炒至半熟,倒入切成片狀(或絲狀、丁狀)年糕,炒至年糕變軟,加入少許水,稍煮即可。喜吃辣者,放入適量辣椒,冬天以狗肉炒年糕,味道最佳。
中華長壽龜
龜是屬於與恐龍同時代的一類古老動物,但恐龍滅絕了,而龜生存下來了,因此,被美稱為“活化石”、“萬年不老龜”,食用、藥用龜肉能延年益壽。食用的龜-----以中華草龜(又名烏龜、長壽龜)為最佳。江西弋陽龜峰養龜場已有十年的養歷史,現已有天然生態野生長壽龜十萬餘斤。食用:人類食用龜已有悠久的歷史,戰國時代的《山海經》中就有吃龜的記載。龜肉味道極其鮮美,而且營養價值極高。據專家分析:每100克龜肉中含蛋白質16.5克,脂肪1克,糖類1.6克,還含有豐富的VA、VB1、B2及丙氨酸轉氨酶等多種酶。“龜身五花肉”,即是指龜肉含有五種動物營養和順道。龜食用方法一般以爆炒、紅燒等為主。其食用法用科學合理調配,先把龜肉挖出清洗乾淨,加上調料,用文火煮30分鐘左右。是一份美味可口、營養全面的高檔菜。藥用:龜作為藥用也有悠久的歷史,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早有記載:介蟲三百六十,而龜為之長,“龜”介蟲之靈長者也。龜是傳統的名貴藥材,功效有滋陰降火、潛陽退熱、補腎健胃,可治痔瘡出血、血痢、久咳咯血、老年、小兒夜尿頻症。對性病、婦科病、腎炎、慢性胃病疑難雜症等都有療效。

旅遊資源

弋陽旅遊資源引人注目,山川秀麗,名勝古蹟眾多,人文資源豐富。著名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龜峰位於縣城西南部,遠看似龜,古稱龜峰,明代改稱圭峰,1998年復稱龜峰。龜峰屬丹霞地貌,山巒峻峭,峰岩秀逸,怪石嶙峋,岩洞幽奇,去海霧濤,奇珍古木,鳥語花香,風景如畫,享有“江上龜峰稀”和“東方天然迪斯尼樂園”的美譽,是一處不可多得的療養、度假及旅遊勝地。另外,潮水岩、神仙洞、葛水回浪、婉潭映月、寶峰疊秀等美景也久負盛名。縣境內還有眾多的革命歷史遺址和歷史文物,主要有方誌敏故居、邵式平故居、漆工鎮暴動遺址、贛東北工農兵代表大會遺址、窖頭會議遺址、革命烈士紀念館、三百烈士岩洞和疊山疏遠、江南第一佛窖、雙岩寺、陳康伯墓、謝枋得墓、周執羔墓等。
●漆工鎮暴動紀念館

位於距縣城東北30公里的漆工鎮街道邊,為紀念在大革命時期爆發的“漆工鎮暴動”而建。漆工鎮在民國時期為弋陽縣第九區的中心地區。為了紀念贛東北革命鬥爭史上著名的漆工鎮暴動,弋陽縣人民政府於1989年8月在原漆工鎮城隍廟處設立"漆工鎮暴動遺址"石碑。1977年4月由縣人民政府撥款在此興建紀念館,並在館前建有一座紀念碑,同年10月竣工。現已成為縣、鎮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窖頭會議舊址
位於烈橋鄉窖頭村。轟轟烈烈烈的大革命失敗後,方誌敏秘密回到家鄉仍堅持革命活動。1927年9月,方誌敏赴鄱陽(今波陽)籌槍,獲悉黨“八開會議”精神,於是決定組織農民醞釀秋收暴動,開展土地革命,不久,分別在弋陽九區、橫峰樓底藍家先後爆發了局部性的農民爆動。為了進一步傳達和宣傳黨的"八七會議"精神,總結局部暴動經驗,醞釀和組織贛東北地區統一大爆動,廣泛發動農民開展土地革命,方誌敏於1928年1月2日在弋陽九區窖頭村主持召開了弋陽、橫峰、貴溪、上饒、鉛山(缺席)五縣黨員不席會議,會議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制定貫徹黨的"八七會議"、舉行農民暴動的宣傳大綱、通過了武裝起義的綱領,建立了以方誌敏邵式平黃道等同志為首的贛東北地區黨的領導機構-五縣工作委員會,以及組織暴動指揮部。人們將這次會議稱為“窖頭會議”。
●紅軍總醫院舊址
位於磨盤山麓的祝家村。土地革命時期,贛東北紅軍為了適應鬥爭形勢的需要,早在1928年就成立了專門醫治紅軍傷員的醫療機構,1931年7月正式成立了紅軍醫院。同年9月,隨著中共贛東北省委成立,規模不斷擴大的紅軍醫院改稱為贛東北紅軍總醫院。1932年,該醫院從烈橋仙湖村遷至磨盤山麓祝家村祠堂內。總醫院之下又陸續開設4個分院,專門收容、醫治紅軍傷病員。該醫院歸屬省蘇維埃管轄。1933年10月,蔣介石發動第五次圍剿,贛東北革命形勢惡化,紅軍總醫院被迫遷至德興大田山村疏散病員。至此,紅軍總醫院解體。
●吳克華紀念碑
位於中畈鄉芳墩村旁弋樂公路東側的羅家塢山頂,距縣城西北25公里。為紀念解放軍中將吳克華而建。

江西行政區劃

江西省,簡稱贛。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為省名,又因為江西省最大河流為贛江而得簡稱。

江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