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縣

石城縣

石城縣是江西省贛州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江西省東南部,贛州市東北部,東鄰福建省寧化縣,南抵瑞金市及福建省長汀縣,西毗寧都縣,北靠撫州市廣昌縣。自古以來,石城都是江西進入閩西粵東必經之地,206國道直通南北,石(城)寧(化)公路在境內匯合,素有“閩粵通衢”之稱。石城縣是江西省優質烤菸出產基地,白蓮出產重點縣。

基本信息

隸屬歷史

石城境內,人類活動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活動。先秦時是古越人生息繁衍之地。
兩漢時先後隸屬雩都、揭陽、陂陽、虔化等縣。
三國吳嘉禾五年(236年),拆雩都地置揭陽縣,先後屬廬陵郡、南康郡
晉太康五年(284年),改名陂陽縣,屬南康郡。
隋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設場,以境內“四面環山,聳峙如城”得名石城場。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年),升石城場為石城縣。
宋太平興國元年(976年),屬虔州。
宋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屬贛州。

0石城縣

元元貞元年(1295年)屬贛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屬贛州府。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劃石城縣為寧都直隸州轄。
1914年屬贛南道。1926年廢道屬江西省
1932年屬江西省第十一行政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石城為中央蘇區之地。
1932年12月石城縣劃歸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轄,1933年3月復歸江西省政府轄。
1933年7月22日將木蘭、高田及小松的羅溪劃屬赤水縣,岩嶺劃屬福建彭湃縣。
1933年8月16日,蘇維埃中央政府劃石城之南的橫江、龍崗、大由、珠坑、洋地、羅家及瑞金的日東、湖陂,寧化的淮陽(淮土)等地增設太雷縣為中央直屬縣,縣委駐橫江墟。
1949年9月30日解放,屬瑞金專區,縣政府駐琴江鎮。
1950年屬寧都專區。1952年9月以後,先後屬贛州專區、贛南行政區、贛州地區,1999年撤區改市,屬贛州市至今。

行政區劃

石城行政區劃屢經變易。自宋至清末,石城縣分長松、陂陽2鄉,鄉之下先後分11里、8里半、9里。蘇區時設區、鄉,民國時又設區、保聯、鄉、保等,變動頻繁。解放初石城縣分7區43鄉,至1955年改劃為8區110鄉。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設1鎮14個公社與1個墾殖場,至1972年定為1鎮14個公社。1984年恢復鄉村建制,石城縣分設琴江鎮與木蘭、高田、岩嶺、小松、豐山、小別、觀下、屏山、珠坑、大由、橫江、小姑、龍崗、洋地14鄉,下轄138村,2個居委會與1879個村民小組。
2001年,撤併5個鄉鎮,由原15個鄉鎮合併為10個鄉鎮,原岩嶺鄉併入高田鎮,長天鄉、觀下鄉併入琴江鎮,洋地鄉、小姑鄉併入橫江鎮,合併後鄉鎮為5鎮5鄉:琴江鎮、小松鎮、屏山鎮、橫江鎮、高田鎮、木蘭鄉、豐山鄉、大由鄉、龍崗鄉、珠坑鄉。2018年5月23日經省政府批准從橫江鎮析出贛江源鎮,析出後共轄5鎮6鄉。轄131個村、13居委會(琴江鎮9個居委會、高田鎮、小松鎮、屏山鎮、橫江鎮、贛江源鎮各1個居委會)。

地理環境

石城縣位於江西省東南部,贛州的東北部,東鄰福建寧化,南抵福建長汀縣及江西省的瑞金市,西毗寧都,北靠廣昌;地處東徑116°05′46〞至116°38′03〞,北緯25°57′47〞至26°36′13〞之間。自古以來,石城都是江西進入閩西粵東必經之地,素有“閩粵通衢”之稱。
琴江由東北向西南流貫全境注入贛江。
石城縣屬中亞熱帶潮濕天氣。年均溫18.1℃,年降水量1919.6毫米。

自然資源

石城縣南北同經長71.8公里,東西緯寬53.7公里,石城縣總面積1581.5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2111347畝,約占總面積的89%,耕地面積192646畝,約占總面積的10%,水面面積57794畝,約占總面積的3%,道路、城鎮、村落、廠礦237230畝,約占總面積的10%。人謂“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是個典型的東南丘陵低山地區。東北部群山林立,西南部丘陵連綿,中部地勢平坦。
石城縣地下資源有鉭、鈮、錫、鎢、稀土、瓷土等20餘種。

人口

2010年11月1日零時(第六次人口普查),石城縣常住人口總數為278246人(不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和居住在縣內的港澳台居民以及外籍人員),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265286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2960人,增長4.89%,平均每年增加1296人,年平均增長率為0.49%。
家庭戶人口

0石城縣

2010年11月1日零時,石城縣共有家庭戶69875戶,家庭戶人口為273962人,占總人口的98.46%,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92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4.07人減少0.15人。
性別構成
石城縣常住人口中,男性為143821人,占總人口的51.69%;女性為134425人,占總人口的48.31%。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6.99。
年齡構成
石城縣常住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61523人,占總人口的22.11%;15—64歲的人口為194611人,占總人口的69.94%;65歲及以上人口為22112人,占總人口的7.95%。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8.89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6.91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8個百分點。
民族構成
石城縣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277177人,占總人口的99.55%;畲族、回族、苗族、壯族、布依族、滿族、白族、蒙古族等8個少數民族人口為1069人,占總人口的0.39%。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了11891人,增長4.50%,占總人口比重增加0.02個百分點;各少數民族人口減少177人,減少14.21%,占總人口比重減少0.02個百分點。
受教育程度
石城縣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受教育程度的9110人;具有高中(含中專)受教育程度的28673人;具有國中受教育程度的114751人;具有國小受教育程度的90324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受教育程度的由1300人上升為3274人;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由3169人上升為10305人;具有國中受教育程度的由30535人上升為41241人;具有國小受教育程度的由43877人下降為32462人。
城鄉人口
石城縣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85692人,占總人口的30.80%;居住在鄉村的人口192554人,占總人口69.20%。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4.1個百分點。

社會

教育

教師隊伍
至2008年,石城縣有各級各類學校125所,教職工2859人,教師學歷達標率達95%以上,其中碩士研究生3名,特級教師2名。有國家級課題2個,省級課題35個,市級課題41個。有29名市級學科帶頭人,有102名市級骨幹教師。僅2002至2007年,就有100餘名教師獲市級以上教學比賽等級獎,其中有2名教師參加全國優質課競賽獲全國一等獎。
幼兒教育
至2008年,有幼稚園121所、在園幼兒5981名。

0石城縣

義務教育
1995年,“兩基”工作通過省政府代表國家的評估驗收,2005年通過省政府“兩基”複查,2008年順利接受省政府綜合督導評估檢查。
高中教育
至2008年,石城縣有完中3所,普通高中在校學生達6417人,高中在校生萬人比達219.5。縣職校在校學生達1205人,開設有數控加工等10餘個專業。
民辦教育
至2008年,石城縣興辦了石城三中(2008年7月政府收購)、贛江源文武學校、石城五中3所民辦學校。
素質教育
至2008年,石城縣先後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大中專院校輸送近兩萬名優秀學子,其中向中國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名校輸送少年大學生20餘名。僅2006至2007年,就有43位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獲國家等級獎。石中、一小選送的舞蹈《歲月如歌》和《巾幗小英雄》雙雙獲得全市“英東杯”文藝展演中學組和國小組一等獎,《歲月如歌》還代表全市參加了在湖南郴州舉行的全國展演。石城二中榮獲全國國中套用物理知識競賽全省團體總分一等獎。

體育

2010年,獲贛州市民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贛州市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先進單位、全省老年人體育協會先進單位、獲贛州市氣排球協會先進工作單位。
【機構隊伍】
2010年進行機構改革,保留石城縣教育局(掛縣體育局牌子),為縣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將原縣體育局的職能劃入縣教育局。體育局(正科級)設局長1人,副局長1人。另外還有幹部職工6人(機關副主任科員1人,幹部1人;少年兒童體育學校幹部2人;全年人體育協會工人1人;體育館值班臨時人員1人)。石城縣體育總會下屬有老年體協、釣魚協會、籃球、桌球、羽毛球等單項協會組織。
【體育設施】
2010年,在原有體育場館基礎上新增塑膠田徑場2個,塑膠籃球場2個,連片塑膠門球場2個,新建8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每個點含1個水泥籃球場、2個桌球場)。2010年底,石城縣有多功能體育館1座,訓練房1個,小運動場4個,游泳館1座,有看檯燈光球場3個,健身房1個,健身路徑12條,旱滑場1個,棋牌房1個,籃球場83個,排球場35個,門球場14個,地擲球場4個,桌球台122個。

衛生

石城縣衛生局自1956年5月由縣人民政府衛生科改為衛生局。幾經合併與分設,1970年7月從縣革命委員會院內搬出,遷入桃源洞今西華路現址。縣衛生局是政府主管石城縣衛生工作的職能部門,依法行使對石城縣的衛生行政管理職能。至2008年,石城縣衛生系統有醫療衛生單位22個,其中,縣級醫院2所,鄉鎮衛生院14所,全額事業單位4個;在職幹部職工618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486人。石城縣140個行政村,每村都有1—3個村衛生所,現有鄉村醫生336人;醫療衛生單位開放病床320張。
高田、木蘭、小松、長天、屏山、豐山、大由、龍崗、珠坑等鄉鎮衛生院陸續建起了門診綜合樓或住院樓。新建防保大樓2083平方米,總投資110萬元;縣醫院新建門診大樓5900平方米,住院部續建1390平方米,總投資760萬元;縣中醫院新址5800多平方米,新建門診綜合大樓3860平方米,總投資360萬元;縣疾病控制中心大樓總建築面積2570平方米,建設預算投資220萬元。

交通

G206國道縱貫石城縣南北,G323國道經過石城縣北部
G72泉南高速公路石吉段(石城-吉安)橫穿石城縣東西、G35濟廣高速鷹瑞段(鷹潭-瑞金)縱貫石城縣南北。
興泉鐵路經過石城縣並設站規劃中的南豐-瑞金城際鐵路途經石城縣並設站。

經濟

第一產業

生產概況
2010年石城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53030萬元,按可比價同比增長4.3%;其中,農業產值64653萬元,同比增長3.9%,林業產值11779萬元,同比增長7.0%,牧業產值33289萬元,同比增長8.1%,漁業產值41209萬元,同比增長4.4%,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100萬元,同比增長5.7%。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94966萬元,按可比價同比增長6.9%。全年糧食種植面積26.08萬畝,總產量9.45萬噸,同比下降2.4%;烤菸種植面積3.28萬畝,總產量5197噸,同比增長14.9%;白蓮種植面積4.38萬畝,總產量3159噸,同比增長9.2%;新開發種植油茶2.4萬畝、香料原料林1萬畝。生豬規模養殖戶增多,存欄500頭以上48戶、3000頭以上3戶;農民專業合作社65個;培訓農民1.2萬人次;石城縣被評為“全省強農惠農政策落實先進縣”。

0石城縣

2010年,石城縣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84100萬元,同比增長1.6%,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24.2%,拉動GDP增長0.6個百分點。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2012年末,石城縣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25.24萬千瓦,同比增長9.3%。全年實際機耕面積12955公頃,同比增長3.0%。年末耕地面積中有效灌溉面積11820公頃,旱澇保收面積9810公頃,所占比重分別為89.5%和74.3%。全年農村用電量2605萬千瓦小時,同比增長12.1%。水利建設力度加大,實施小(二)型水庫除險加固39座,新修、維修“七小”水利工程300座次,完成煙水配套工程建設17個。

第二產業

2010年,石城縣第二產業增加值63569萬元,增長18.7%,比上年同期加快6.2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35.8%,拉動GDP增長4.7個百分點。
工業
2010年工業實現增加值59218萬元,同比增長17.1%,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31.4%,拉動GDP增長3.4個百分點。石城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5918萬元,增長26.3%,增速列贛州市第2位,主營業務收入67059萬元,增長54.2%,利稅5555萬元,增長106.7%;新增年納稅超百萬元企業4家,累計達5家,輕紡電子產業上繳稅收突破千萬元。開工在建工業項目25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6億元,同比增長222%,其中投資超億元重大工業項目5個;萬年青水泥一期、商品混凝土攪拌站項目建成投產,鉭鈮礦綜合開發、典金服飾、電子觸控螢幕、氟化工項目順利推進。完成園區開發面積1750畝,當年入園企業12家。江西省銘鑫冶金設備有限公司的“銘鑫”註冊商標和江西皇京福電線電纜有限公司的“亮字”註冊商標被認定為江西省著名商標。
建築業
2010年全年建築業實現增加值20431萬元,可比價同比增長1.1%。具有建築業資質等級總承包和專業承包3戶,完成建築業總產值19242萬元,同比增長27.9%,其中竣工產值12193萬元,同比下降13.2%;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97452平方米,竣工面積143502平方米,其中住宅122463平方米。

第三產業

2010年,石城縣三次產業結構為36.5:27.6:35.9。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4.1個百分點,歷年來首次接近36%,標誌著石城縣第三產業正在邁向中級(36%-50%)發展階段。這一顯著變化是2010年石城縣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尤其是快速推進旅遊景點綜合開發、隆重舉辦生態旅遊文化節、高品位高標準推進城市化建設的重大成果。石城縣榮獲“中國最佳休閒度假旅遊縣”、“中國最佳溫泉度假旅遊城市”等榮譽稱號。2010全年接待遊客35萬人次,增長79.7%,其中接待入境遊客1231人次,增長84%;實現旅遊總收入1.5億元,增長20.2%;旅遊外匯收入16萬美元,增長19.3%。
2010年,石城縣第三產業增加值82666萬元,增長18.8%,比上年同期加快5.7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40.0%,拉動GDP增長6.5個百分點。
消費
2010年全年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45448萬元,同比增長18.2%,增速同比提高6.2個百分點。分地域看,縣城和縣以下零售額分別為27038萬元和1841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9.2%和16.8%。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額38386萬元,同比增長19.2%;餐飲業實現零售額6851萬元,同比增長13.1%;其它行業實現零售額211萬元,同比增長5.8%。
對外貿易
2010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76.4萬美元,同比減少24.4%,其中出口29.6萬美元,同比減少70.7%。
招商引資
2010年全年簽約內資6.2億元,實際進資5.3億元;簽約外資1070萬美元,實際引進外資1360萬美元。
通信事業
2010年末固定電話27302部,比2009年減少5280部,電話普及率達到31.2部/百戶。手機用戶78600戶,比2009年增加15000戶。寬頻用戶4328戶,比2009年增加516戶。
旅遊業
石城縣著力打造了贛江源、通天寨、九寨溫泉,石城阻擊戰紀念園、宋塔寶福園、桂花屋和大畲荷花園等旅遊項目,特別是推出了“亞洲第一漂”——贛江源漂流。2010年7月,隆重舉辦了“贛州市第四屆旅遊文化節暨贛江源·江西石城第一屆旅遊文化節”。2011年,將舉辦第二屆旅遊文化節。通天寨被省國土資源廳授予“江西省省級地質公園”。大畲村和九寨溫泉被列為全省鄉村旅遊示範點。石城縣被聯合國亞太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旅遊業聯合會等六個單位或組織聯合授予“中國最佳休閒度假旅遊縣”、“中國最佳溫泉度假旅遊城市”等榮譽稱號。

文化

石城縣是聞名江西省的燈彩之鄉和社會文化先進縣。1992年被命名為江西省“燈彩之鄉”,1998年被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江西省社會文化先進縣。

宗教

石城自唐代始,道、佛二教先後傳入。唯因教義相異,歷代帝王往往重此抑彼。唐末五代重道輕佛,道興而佛微。至北宋,佛教始得復興,迄南宋又漸衰落,明太祖極崇佛教,邑內寺院眾多,香火旺盛。及世宗重道斥佛,境內修建仙壇多處,道教為這一振。清代,佛教漸盛,寺院多達90餘所,道教則漸見衷落,道觀廢敗,道士流散鄉間,或改奉儒佛二教。明末清初之際,有多種民間會道門傳入石城,如大乘教、先天道等。這些會道門均在解放後逐漸消亡或被取締。清末至民國初年,天主教傳入,解放後消失。解放後,根據黨的宗教政策,正常的宗教事業受國家法律保護。

遺蹟

石城是中華客家文化發源地之一,有“客家搖籃”之稱,歷史上是客家民系的中轉站。客家文化研究權威學者廖成普為石城題詞“祖根中原地,搖籃客石城”。客家遺址豐富,客家風情濃郁,主要有:宋·寶福院塔;太平天國幼天王洪天貴福囚室·桂花屋;小松楊村亭式坊;清·永寧廊式古橋;古驛道閩粵通衢;古城牆、城門;客家民居(沙塅新屋、陳聯圍屋、大畲黃家屋等);客家燈彩、擂茶、宴酒、哭嫁、賽龍船等風俗。石城又是“燈彩之鄉”,民間燈彩歷史悠久,燈彩道具、舞蹈、音樂皆極優美,是別具一格的表演藝術形式,特別是大型神話燈彩戲“花燈仙子”普晉京中南海演出,“燈彩之鄉”美譽蜚聲省內外;馮夢龍《三言兩拍》中的《喻世明言》中“第二卷陳御史巧勘金釵鈿”的“卻說江西贛州府石城縣,有個魯廉憲,一生為官清介,並不要錢,人都稱為“魯白水”。那魯廉憲與同縣顧僉事累世通家。”便提及了石城縣。

風俗

晉末、唐、宋及明清時期,以中原大地為中心的區域出現過五次較大的戰亂,為躲避戰亂,大量的中原漢人遷徙到石城及其周邊地區定居、繁衍。這些中原漢人與當地土著兼併,融合、同化、改造、創新,經過漫長的歷史進程,最終形成了漢民族中獨具特色的客家人。
客家方言:石城是客家人聚集地,石城縣全部使用客家話。如石城人稱太陽為“日頭或熱頭”、稱月亮為“月光”、稱睡為“歇”,等等。
客家習俗:節日:石城客家人最注重春節、端午節、七月半和中秋節,特別是春節最為隆重和講究。如大年初一的早飯只能吃素不可以吃葷,而且必須做一道“禾石菜”即完整煮熟的芥菜,俗稱“豐菜”,象徵著五穀豐登之意,又有當地老人相傳是古代食物極度缺乏時期正是這個“豐菜”救了不少人的性命,為此人們為了紀念這個特殊的救命菜每年過年定會吃這道菜,並作為供品與其他雞鴨魚肉一起上供。
婚 嫁:石城客家人的婚嫁禮儀較為繁雜,其程式分為定親、納彩、贄鞋樣、傳庚、報期、嫁娶、入廚、送油、滿月、回寧。
喪 葬:其程式主要為送終、報喪、弔唁、入殮、出殯、除靈做七。屍體處理用棺葬土埋法,八十年代以後有的開始使用火葬。自2001年後全方面開始火葬!
慶 賀:石城客家需要做酒慶賀的種類較多,主要有:壽辰:虛歲逢十的誕辰日做生日酒;誕生:小孩出生三日做湯餅酒、足月做滿月酒、足年做過周酒;建房動工、廳堂上樑、竣工及遷居新房均要做酒;另外拜師、上學、承桃均要做酒宴請親朋。
客家飲食:石城客家人的主食為稻米,輔以番薯、大豆、小麥為補充。飲食習慣一日三餐即早、中、晚餐。主要菜饌有:棋子塊(東坡肉)、肉丸魚丸(用動物無骨精肉與澱粉攪碎後的混合物)、油炸魚、霉豆腐(豆腐乳)、醬豆子、蘿蔔乾、醃菜及各類蔬菜。比較有特色的副食類有擂茶、米茶、米酒、薯粉水餃、米粉等。
客家民居:石城客家民居建築多數為“廳屋室”又稱為“天井式”,另外也有“土圍”、“土樓”等民居。
客家文化:教育:石城客家先民歷來注重教育事業,尊師重教之風十分濃厚。從宋代起,石城除建有縣學和書院外,地方上延師辦學風氣很濃。北宋大儒溫革創柏林講學堂於岩嶺深山之中,名噪一時,除本省學員外,閩粵生員也來此求學。由於石城歷來重視教育,形成了石城客家民系人才輩出,中進士者唐代2人,宋代14人,其中巫雙瑞探花及策。明、清兩朝中進士者9人,中文舉者69人,中武舉者25人。
文 藝:石城客家民間文藝十分活躍,內容豐富而最具特色的文藝活動為石城客家燈彩。石城客家燈彩歷史悠久、豐富多彩,有龍燈、茶藍燈、船燈、馬燈、獅燈、八寶燈、橋板燈、蚌殼燈、稈龍燈······等幾十種。自明朝以來新春佳節舞燈之風盛行,從正月初一開始直到正月十五元宵才謝燈,另外還經常組織燈彩比賽。

名勝古蹟

石城是“客家搖籃”之一,客家遺址豐碩,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一個,天然風景名勝區6個,溫泉4處。主要景點有贛江源自然保護區(省級自然保護區),龍巖摩崖石刻,縣城東南7千米通天寨中及玉孟寺,如日山普照禪寺,九寨溫泉、沔坊溫泉、燒湖裡溫泉、燒水湖溫泉等。
石城是中央蘇區全紅縣,是紅三軍團和少共國際師長征出發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此進行過長期的革命實踐活動。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經歷過石城阻擊戰、紅軍攻克紅石寨、紅軍秋溪整編等許多重要革命事件。石城有數萬人參軍參戰,為革命事業作出過巨大貢獻和犧牲,解放後經上級批准的烈士達4209名。現保存完好的革命遺址主要有:紅軍長征前夕李臘石石城阻擊戰遺址、紅軍秋溪整編舊址(中央臨時軍事委員會駐地)、紅軍攻克當年中央蘇區最大的白色據點——紅石寨舊址(屏山)、紅四軍軍部舊址(橫江秋溪紅家壟)、毛澤東和朱德觀下舊居、紅十三軍軍部舊址、中共太雷縣中心縣委舊址(橫江)、石城縣蘇維埃政府舊址、石城縣革命烈士紀念館。
客家文化遺蹟主要有:宋寶福院塔,桂花屋(太平天國幼天王洪天貴福囚室),小松楊村亭式坊,清永寧廊式古橋,古驛道閩粵通衢,古城牆、城門,客家民居(沙塅新屋、陳聯圍屋、大畲黃家屋等),以及客家燈彩、擂茶、宴酒、哭嫁、賽龍船等風俗。
石城是贛江的發源地,既有宋寶福院塔、五龍巖摩岩石刻、楊坊村坊式亭、岩嶺永寧橋、太平天國幼天王洪天貴福囚室等豐富的人文景觀,又有西華山、如日山、東華山、通天寨、雞公崬等風景奇麗的自然景色,尤其是當天高氣爽之時,站在東華山頂,猶如身處仙境,更能望見“兩省三縣”;通天寨更是遠近聞名的丹霞地貌風景名勝區,素有“石怪、洞幽、泉美、茶香、佛盛”之美譽,景區山水奇特,峰巒璀巍,有自然、人文景觀30餘處。經專家論證,景區被稱為“仙人犁田”的龜裂狀怪石為全國罕見,極具地質考據價值。通天寨上的玉盂禪寺,建於明代,屬全省重點開放寺院。雞公崬是石城最高的山,山頂有仙人指路、仙人下棋,還留有傳說中的仙人下棋的棋盤。
宋塔寶福園
寶福宋塔是國家級物質文化遺產,建於北宋時期,落成於大觀四年。迄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它高59.79米,底層直徑12米,屬於江南閣樓式佛塔。塔身七級六面,成竹節鋼鞭形,為磚木結構,工藝精巧,氣勢雄壯,是客家先民將中原文化與閩粵特色融合的結晶。站在塔頂,石城的全景盡收眼底。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三、二十四兩日,石城縣百姓都來此拜塔朝寺。

特產

通心白蓮、石城手工粉乾石城王潤生毛筆、翻秋花生、石城水餃
石城重紙:宋代已有,以“明如玉,質如扣”聞名於世。清乾隆時期,曾被譽為“天然國寶”,列為貢品。
石城硯石,以石中有花紋圖案著稱於世。清代曾興仁《硯考》中譽之為“花蕊石”,因產於石城龍崗黃石山,又稱為“黃石”、“龍石”。始創於北宋,失傳於清末民初,1991年由石城著名藝術家賴德廉先生恢復挖掘。石城硯石藏於深澗之中,其石色有赤赭、淡赭、羊肝紅、鵝黃、翡翠綠、灰寶藍等,可謂是中國硯石之最。孫鐵青評價:“石城硯稱得上五大名硯之一”。

名人

賴世璜(1889-1927),屏山長溪村人。官至國民革命軍第14軍軍長。1928年國民政府為賴世璜將軍平反,以陸軍上將因公亡故例予以撫恤。
陳方(1897-1962),蔣介石大內總管,十大秘書之一,十三個高級幕僚之一。1953年去台灣,任總統府國策顧問,1962年在台灣去世。
黃景升(1911~1942)石城縣城人,世代書香家庭。1983年9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其為革命烈士。
賴名湯(1911—1984.11)屏山竹山下人,在保衛淞滬及南京戰役中,首創擊落日軍最精銳九六式驅逐機之殊功。民國二十六年八月十五日杭州空戰中,隨大隊長高志航摧毀日本號稱最精良的木更津轟炸部隊。1967年7月任空軍總司令。1970年7月1日任台灣國民黨軍參謀總長,晉空軍一級上將。1976年7月調任總統府戰略顧問。五年間連續出防東、歐、美19國,東南亞5國及中美洲7國。1962年起,當選為中國國民黨第九至十五屆中央委員、第十三至十五屆中央常務委員。
吳峰(1914.1—1985.12)觀下壩口人,出生貧苦農民家庭。原空軍5704修理廠總工程師。
賴仰高(1915—1984.7)橫江秋溪人。原江西省民政廳副廳長、省測繪局副局長等職。
陳正新(1916.11—1966.12)屏山新坊人,1956年任司令員,授大校軍銜。1966年12月2日卒於任所。生前受傷10餘次(其中重傷5次),曾榮獲二級解放勳章,三級八一勳章及三級獨立自由勳章各一枚。
鄭三生(1916—1990)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二屆中央委員。
賴觀水,1916年1月2日出生,洋地人。原任國家檔案局辦公室主任、黨委副書記等職。
陳武瑜,1916年1月生,屏山窯上人。1954年8月起先後任南京軍事學院,裝甲系副主任、高級系訓練協理員、基本系班主任。1970年調河北省軍區任副參謀長。1978年12月任河北省軍區顧問。

0石城縣

賴達元,1916年12月生,洋地三坑人。1961年8月授予少將軍銜。1979年10月任江蘇省南京市革委會副主任。1985年任江蘇省顧問委員會委員後離休。
劉明輝,1917年出生,橫江煙坊人。1954年9月任雲南省副省長兼公安廳長、後任省長。1983年4月改任雲南省人大常委會主任。1985年9月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直至離休。
許逸萍,1919年出生,洋地人,1950年11月起歷任師政治部副主任、主任、裝甲兵坦克四校副政委、裝甲兵工程學院院務部政委、裝甲兵技術科學院副院長、裝甲兵後勤技術部副部長等職,1982年離休。
伍生榮,1918年生,珠坑人。1952年調西北公安軍任參謀長,1955年12月調到蘭州軍區副參謀長、副司令員兼青海省軍區司令員。1964年4月授少將軍銜。1983年改任蘭州軍區顧問直至離休。
溫先星,1914年4月生,橫江人。1950年1月任綿陽軍分區司令員,8月調任川西軍區副參謀長。1952年任四川省軍區副參謀長,1955年任成都軍區副參謀長,1961年8月授予少將軍銜。1979年離休。
徐穎,1912年1月13日生,小松蜀口人,1955年入北京軍政學院學習,畢業後調總後勤部政治部任直工部長,1959年改任總後勤部管理局政委直到離休。
曾振仁,1913年出生,大由牛角塘人,1967年10月起,先後任總參三局某局政委、局長,“五七”幹校政委、總參三部紀檢副書記直至離休。
謝光焰,1913年8月生,大由濯龍人。1951年11月入南京軍事學院學習,畢業後任陝西省軍區政治部副主任。1962年10月任延安軍分區政委。1966年5月任陝西省軍區副司令員直到離休。
黃華龍,1914年9月出生,屏山長江人。解放後,歷任獸醫大學副政委、上海運輸學校政委、軍事醫學科學院副政委等事,1981年離休。

江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