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區

廬山區

廬山區,現已撤銷;現為濂溪區。原江西省九江市的市轄區,緊靠九江市中心,北瀕長江,東臨鄱陽湖,南依旅遊避暑勝地廬山。總面積495平方千米(548平方千米)。總人口22萬人(2012年),23個少數民族人口總計860人。全區轄3個街道、7個鎮、1個鄉:十里街道、五里街道、七里湖街道、姑塘鎮、威家鎮、新港鎮、蓮花鎮、海會鎮、賽陽鎮、牯嶺鎮、虞家河鄉,共有57個居委會、64個行政村。其中,七里湖街道由九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治理。廬山區東濱鄱陽湖,北界長江,水岸線長達66千米。屬亞熱帶潮濕天氣,年均溫17.1℃,年均降水量1412.4毫米。無霜期262.9天。北有九江長江碼頭,西有九江廬山機場,京九、武九、九合等鐵路;昌九高速、景九高速、105國道等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著名的景點有廬山、宋代四大書院之一的白鹿洞、原始風韻的碧龍潭、淨土宗祖庭東林寺及西林寺、鐵佛寺、石門澗、第四紀冰川遺址、鄱陽湖候鳥保護區等。東晉高僧慧遠在此結蓮社,開創佛教淨土蓮宗。宋明理學開山祖周敦頤卒葬於此。2016年4月8日,江西省九江市撤銷星子縣,設立廬山市。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廬山區 南山公園廬山區 南山公園
廬山區地域歷史淵源久遠。新石器晚期,已有先民繁衍生息。

夏、商、周為荊州和揚州域。春秋為吳之境西、楚之境東,俗稱“吳頭楚尾”。戰國初屬吳,繼屬越,後屬南楚。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分全國三十六郡,隸九江郡。

漢高祖元年(前206),隸九江國九江郡。四年,改九江郡為淮南國。六年,置淮南國豫章郡柴桑縣,地屬柴桑縣。始建國元年(9),新莽改制,以豫章為九江郡,柴桑為九江亭,隸九江郡九江亭。迄東漢復舊稱。

三國魏黃初二年(221),東吳孫權置武昌郡,柴桑為之屬。

晉惠帝元康元年(291),割揚州之豫章、鄱陽、廬陵、臨川、南康、建安、晉安7郡,荊州之武昌、桂陽、安成3郡而置江州,隸江州武昌郡柴桑縣。晉永興元年(304),分廬江之尋陽、武昌之柴桑2縣合立尋陽郡,隸江州尋陽郡柴桑縣。晉義熙八年(412),省尋陽縣入柴桑縣。

南朝梁太清二年(548),分柴桑縣置汝南縣,同屬江州尋陽郡。

隋開皇九年(589),廢尋陽郡及柴桑、汝南縣,復立尋陽縣,隸江州尋陽縣。十八年,易名彭蠡縣,直隸江州。大業三年(607),廢江州改置九江郡,彭蠡縣易名湓城縣,隸九江郡湓城縣。

唐武德四年(621),廢郡復州,分湓城復置潯陽縣,隸江州潯陽縣。八年,湓城縣併入潯陽縣。天寶元年(742),改江州為潯陽郡,隸潯陽郡潯陽縣。乾元 (758),復改郡為州。

五代南唐升元三年(939),潯陽縣易名德化縣。

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分德化縣立星子縣。地屬德化、星子二縣。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據江州,改稱九江府,德化縣屬之;南康路改為西寧府,星子縣屬之。境分隸九江府德化縣,西寧府星子縣。

明洪武九年(1376),西寧府改稱南康府。

民國3年(1914),國民政府內務部改定重複縣名。因避福建、四川轄縣之名同,改德化縣為九江縣。是年,地方行政分省、道、縣三級建置,隸江西省潯陽道九江縣、星子縣。民國15年廢道。

新中國建立後,分九江縣潯陽鎮置九江市(地轄市)、廬山置廬山管理局,地先屬九江縣、星子縣,後屬地轄九江市、廬山管理局。

1980年3月,原地轄九江市升格為省轄市。5月,市內置潯陽區,市郊置郊區,廬山置廬山區。時屬地轄九江市的工農兵、前進、新港、大橋、周嶺、水產6各公社和時屬廬山管理局的紅旗、向陽、登廬、東風、高壠5各公社劃歸郊區管轄。1983年7月,撤地並市,實行市管縣體制。1984年5月,為理順廬山管理體制,撤銷廬山區,另置廬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8月,郊區更名為廬山區。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廬山區南山公園廬山區
1980年3月28日,國務院(國發80號)批覆同意九江市由省直屬。同時撤銷廬山現行的行政區劃建制,將廬山的行政區劃包括牯嶺鎮和東風、高壠、紅旗、賽陽、威家5個公社全部劃歸九江市管轄,並改設為九江市的一個區級行政單位。1984年,將廬山區七里鄉、茅山頭墾殖場(包括園藝場)和十里鄉三里村、黃土嶺村第七組劃歸潯陽區管轄(贛府廳字492號)。

1984年8月7日,設定牯嶺鎮(贛府字197號)。1990年2月17日,將潯陽區十里辦事處劃歸廬山區(贛民字28號批覆)。1992年5月6日,撤銷新港鄉、海會鄉、威家鄉、蓮花鄉,設立新港鎮、海會鎮、威家鎮、蓮花鎮(贛民字74號批覆)。1994年3月12日,撤銷賽陽鄉,設立賽陽鎮(贛民字42號批覆)。至此,全區轄2個街道、6個鎮、5個鄉。

1999年3月4日,撤銷周嶺鄉建制,設立鎮建制,並更名為姑塘鎮(贛民字050號批覆)。2000年,全區轄2個街道、7個鎮、4個鄉。2001年12月25日,撤銷高壟鄉,劃歸海會鎮;撤銷十里鄉,劃歸十里街道辦事處;撤銷五里鄉建制,設立五里街道辦事處(贛民字601號批覆)。

2002年1月22日,九江市人民政府《關於將廬山區五里鄉改設為五里街道辦事處的批覆》(九府字3號):同意以原五里鄉行政區域為基礎設立五里街道辦事處,稱五里街道辦事處;五里街道辦事處轄南湖、前進、五里、八里、三壠5個村委會和8個居委會;辦事處駐饒家壠。2003年底,全區總人口26.3萬人。

區劃詳情

廬山區轄7鎮1鄉2街道分別是十里街道、賽陽鎮、新港鎮、五里街道、蓮花鎮、姑塘鎮、虞家河鄉、威家鎮、海會鎮、牯嶺鎮。共有57個居委會、64個村委會。

廬山區素有“七省通衢”、“贛鄂皖咽喉”之譽。緊臨的九江港是江西省唯一臨江開放的外貿碼頭,東臨我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北襟黃金水道長江相望鄂皖,西接昌九工業走廊,南依旅遊勝地廬山。
在地質史上經歷岩漿侵襲,冰川活躍,因而地貌千姿百態,集雄奇秀麗於群山峻岭之間。廬山區地處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的濕潤氣候區,光照充足,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氣候災害很少發生,適宜農、林、牧、副、漁業發展。

地理環境

廬山區素有“七省通衢”、“贛鄂皖咽喉”之譽。緊臨的九江港是江西省唯一臨江開放的外貿碼頭,東臨我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北襟黃金水道長江相望鄂皖,西接昌九工業走廊,南依旅遊勝地廬山。
在地質史上經歷岩漿侵襲,冰川活躍,因而地貌千姿百態,集雄奇秀麗於群山峻岭之間。廬山區地處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的濕潤氣候區,光照充足,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氣候災害很少發生,適宜農、林、牧、副、漁業發展。

自然資源

廬山區產業基地廬山區產業基地
土地資源:廬山區土地總面積45253公頃,其中耕地及園地12811公頃,林地14160公頃,水面12145公頃。居民及工礦交通用地4289公頃,另有2700公頃荒山尚未開發利用。
水資源:境內較大水系20條總長182公里,均發源於廬山及其支脈,河網密度0.29千米/平方公里,地表逕流量年均3.7億立方米。地下水總貯量6562萬立方米,水質良好。水能資源可開發量為1.4萬千瓦。
礦產資源:廬山區高嶺土儲量1000萬立方米,石灰石儲量3000萬立方米,綠肉石儲量1500萬立方米,黃沙、河沙儲量3500萬立方米,此外用於建築業的卵石、片石、砂碴等儲量在1億立方米以上。
生物資源:廬山區農作物栽培品種223個,其中廬山雲霧茶獲國家銀質獎,馳名中外;森林覆蓋率33.2%,主要植被有常綠闊葉林及落葉常綠混交林,屬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40餘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0餘種;可供養殖水面3.7萬畝,已養水3.2萬畝。擁有104個品種,其中中華鱘是世界上最珍稀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土特產品有“廬山三石”(石魚石雞石耳)、九江早椒、羅漢豆、萵筍、筍用竹等。

人口民族

2012年末,廬山區人口總數達221681人,其中回、蒙、苗、壯、滿、侗、彝等23個少數民族人口總計860人。非農業人口103220人,出生率11.87‰,死亡率6.06‰。
2012年,廬山區農民人均現金收入10772元,首次突破萬元大關,同比增長16.5%。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8070元,同比增長12%。

2012年末廬山區人口數及其構成

指標 年末數(人) 比重(%)
年末總戶數 76540 ——
總人口 221681 ——
其中:農業 118461 53.4
非農業 103220 46.6
其中:男性 114558 51.7
女性 107123 48.3
其中:0-18歲 39675 17.9
18-35歲 60257 27.2
35-60歲 79916 36.0
60歲及以上 41833 18.9

交通運輸

水運:九江港是江西省唯一臨江開放的外貿碼頭,國家一類對外貿易口岸,具有國際貨運直航功能,年設計吞吐量30萬標箱。現已由上海港控股,與上海實現“無縫對接”。九江港的貨櫃可直接出口,也可抵達上海洋山港配載出口,節省時間,節約成本。

鐵路:(北)京九(龍)線、合(肥)九(江)線、武(漢)九(江)線、銅(陵)九(江)線四條鐵路在九江交匯,2008年6月,(南)昌九(江)城際鐵路已開工建設。

公路:福(州)銀(川)高速、杭(州)瑞(麗)高速、沿(長)江高速三條公路在九江交匯。

空運:距昌北機場100公里,擁有國內外航線23條,到全國各大城市均實現每日一班或多班;距九江機場僅25公里,已開通上海、廣州、北京航線。

經濟情況

廬山區海會鎮五星村外景廬山區海會鎮五星村外景
2012年,廬山區實現國民生產總值1968043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6%。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0411萬元,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1014094萬元,增長13.3%;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913538萬元,增長12.3%。今年以來增加值增速維持在12.4%-12.9%這一區間。隨著廬山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廬山區產業結構調整最佳化的步伐明顯加快。2012年三次產業的比例關係為2.1:51.5:46.4,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1個百分點。第一產業

2012年廬山區實現農業總產值64423萬元,按可比價同比增長3.7%,其中:農業產值23778萬元、林業9513產值萬元、牧業產值18225萬元、漁業產值12143萬元和服務業產值764萬元,分別同比增長1.4%、1.8%、2.4%、11.7%、11.1%。

2010年引進億元以上農業加工項目5個,規模以上農業企業發展到2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81家,精心打造了振豐苗木、威家紅豆杉、百惠油茶、賽陽茶葉、青山湖水產等千畝農產品種養殖基地。

2012年,廬山區糧食作物播種面4730公頃,產量26473噸。其中:穀物播種面積3943公頃,產量23581噸。豆類播種面積332公頃,產量662噸;薯類播種面積445公頃,產量2230噸。經濟作物播種面積6009公頃。其中:油料物播種面積2469公頃,產量4915噸;棉花播種面積1004公頃,產量1879噸;蔬菜及食用菌播種面積2424公頃,產量42545噸。茶葉總產量163噸,園林水果6502噸。

全年畜禽存欄中,豬34071頭,牛1308頭,家禽3410百隻;畜禽出欄中,豬78186頭,家禽7081百隻。肉類總產量7831噸;禽蛋產量794噸;水產品養殖面積19769畝,產量達7128噸。

第二產業

2012年,廬山區工業完成增加值745618萬元,同比增長16.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2565614萬元,同比增長41.82%;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595602萬元,同比增長18.1%。全年工業經濟運行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廬山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7家,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企業58家,超過5億元企業10家,超過10億元企業5家,超過20億元企業2家,其中中糧糧油超過40億元。

2012年,農副食品加工業4家,完成產值71.41億元,同比增長68.86%,占廬山區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27.8%,繼續保持廬山區的龍頭行業地位;非金屬礦物製品業19家,完成產值43.43億元,同比增長45.91%;金屬礦物製品業5家,完成產值20.15億元,同比增長57.04%。以上三個主要行業企業共28家,占廬山區總企業個數的36.4%,完成工業總產值134.99億元,占廬山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52.6%。

2012年,廬山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703163萬元,同比增長40.4%。實現利潤總額141404萬元,同比增長40.1%;利稅總額200054萬元,同比增長54.1%,為歷年來之最;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306.17,比去年同期提高78.53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

固定資產投資

2012年以來,廬山區固定資產投資保持了高基數上的快速增長,投資需求成為經濟成長的主要推動力。2012年,廬山區投資項目103個,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8.27億元,同比增長38.2%;房地產投資3.08億元;全年工業項目投資58個,占固定資產投產總額的56.3%;完成工業投資額128.99億元,同比增長34.4%,占廬山區投資總額的72.4%。當年新開工3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41個,完成投產額90.86億元,同比增長140.7%;其中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4個,完成投資額70.32億元,同比增長180.9%;當年竣工投產30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47個,完成投資額79.12億元,同比增長28.6%;其中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6個,完成投資額57.92億元,同比增長26.1%。

貿易

2012年廬山區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7240萬元,增長17.8%。隨著國家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民生等一系列強力政策的逐步落實到位,城鄉居民購買力得到較大提升。按銷售地分,2012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城鎮為13.48億元,同比增長17.76%,鄉村為2.24億元,同比增長18.21%,

批發零售業累計完成14.05億元,同比增長27.28%。其中限上和限下分別完成9.11億元和4.95億元;住宿餐飲業累計完成1.67億元。

旅遊經濟穩步發展,共接待遊客317.2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1.7億元,分別增長10.3%、10.4%。

財政和金融

2012年,財政收入完成151088萬元,占年初預算的115.4%,比上年度11.1億元增收4億元,同比增長36.1%,實現兩年翻番。國稅完成37110萬元,同比增長22.9%;地稅完成97006萬元,同比增長43.3%;財政完成16972萬元,同比增長29.2%。稅收收入134116萬元,占財政總收入的88.8%,比上年增收36246萬元,同比增長37%;非稅收收入16972萬元,同比增長29.2%。

2012年,廬山區財政支出完成13.13億元,比上年10.48億元增支2.65億元,同比增長25.3%。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48億元,同比增長53.5%;教育支出2.16億元,同比增長32.6%;醫療衛生支出1.20億元,同比增長4.5%;城鄉社區事務支出4986萬元,同比增長18.2%。確保國家標準工資按月足額發放,確保機構正常運轉經費、維護社會穩定經費及時撥付到位。率先在全市將財政供養人員每月平均增加600元津貼。

2012年年末農村信用社各項存、貸款餘額比年初都有較大增幅。各項存款餘額為282564萬元,比2011年末增長55221萬元;各項貸款餘額277877萬元,比2011年末增長74782萬元。

社會事業

廬山區香山寺廬山區香山寺
廬山區累計建成安置房146萬平方米,在建68萬平方米。新增城鎮就業6120人,新增農村轉移勞動力3760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標準全省領先。

科技創新水平進一步提高;教育網點布局三年規劃順利啟動並實施,榮獲“全市初、高中教學質量管理優勝單位”稱號;文體活動蓬勃開展,榮獲全省全民健身活動優秀組織獎。

城鄉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推進,農村衛生、社區衛生、公共衛生等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社會管理不斷加強。

維穩信訪秩序持續向好發展,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公眾安全感不斷提升,幹部作風集中整治活動提名省級表彰,榮膺“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全復蓋示範區”稱號。

區內通訊設施完善,數字程控及網路通訊方便快捷,擁有光纜、程控、微波、無線傳呼、行動電話等各種通訊手段,已開通特快專遞、用戶傳真、可視電話等20餘種郵電業務,擁有裝機容量5萬門的國際國內程控電話,信息高速公路全面啟動,國際網際網路寬頻技術已全面開通。隨著京九光纜鋪就使用,將成為華東地區重要的通訊樞紐。

歷史名人

陶淵明陶淵明
江濤泄憤 草堂尋春----廬山白居易草堂,白居易的住宅,建在潯陽西門外,這裡離湓浦口很近,北臨長江,背靠湓水(今龍開河).在庭院北邊,是一座長滿翠竹的土岡,宅後是枝柯參天,綠樹成蔭的小園。

陶淵明(365--427),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潛,卒後親友私謚靖節。東晉潯陽柴桑人(今九江人)。

蔡公時(1881——1928),別號痴公,九江人。他自幼勤奮好學,1902年與同鄉張世膺、徐秀鈞在九江創辦反清革命組織“慎所染齋”,不久被追輯而東渡日本,入弘文書院求學。後參加同盟會,1905年學成回國,便投身反清革命。

李渤(?--831),字澹之,洛陽人。唐穆宗即位,召為考功員外郎,後為權臣所顧忌,長慶元年(821),調任江州刺史。

李盛鐸(1859——1934),字樵,又字椒微。號木齋,別號師子庵舊主人,師庵居士等。晚號麂嘉居士。德化縣(今九江市)東鄉譚家田人。

旅遊資源

廬山區廬山區
廬山區以壯麗的自然景觀、悠久的歷史文化而享譽中外。

廬山區內自然風景雄、秀、險、奇,廬山“第一奇觀”三疊泉,第四紀冰川遺蹟碧龍潭和石門澗,以及馬祖洞、剪刀峽、竹泉山莊諸景區相互呼應,或展示奇特澎湃的雄壯,或呈現變幻神奇的秀美,李白、白居易、陸游等歷代文人墨客無不流連忘返。

人文景觀積沉豐厚,宋明理學鼻祖、文學家周敦頤長眠的濂溪墓,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設壇講學的白鹿洞書院,東晉著名高僧慧遠所創佛教淨土宗發祥地東林寺,蘇軾駐足吟唱的西林寺,以及江西省最大的女眾叢林鐵佛寺、佛教聖地蓮花洞、道教聖地太平宮、千年古寺江磯寺。

廬山主體旅遊景點主有:美廬別墅、廬山會議會址、花徑、錦繡谷、仙人洞、大天池、龍首涯、石門澗、黃龍潭、烏龍潭、三寶樹、蘆林湖、博物院、含鄱口、植物園、大口瀑布、三疊泉、五老峰。

廬山外圍有:東林寺、秀峰、白鹿洞書院、漢陽峰、小天池。

廬山輻射景點有:獅子洞、鞋山、千島湖、龍宮洞、石鐘山、觀音島、魯溪洞、九宮山等。

地方特產

廬山特產可以概括為“一茶三石”。

廬山石雞廬山石雞
廬山石雞

廬山石雞是一種生長在陰澗岩壁洞穴中的麻皮青蛙。又名赤蛙、棘腦蛙,體呈赭色,前肢小,後肢強壯。因其肉質鮮嫩,肥美如雞而得名。廬山石雞晝藏石窟,夜出覓食。形體與一般青蛙相似。

廬山石魚

廬山石魚體色透明,無鱗,體長一般在30--40毫米左右,同銹花針長短差不多,就是長上七至八年,長短也不超過一寸,故又名銹花針。廬山石魚因長年生活在廬山泉與瀑布中,把巢築在泉瀑流經的岩石縫裡,故稱石魚。石魚生長在廬山的峽谷溪流中,體小,長而略扁。

廬山石耳

廬山石耳與黑木耳同科,是一種野生在人跡罕至的懸崖峭壁上的肢菌植物,由於它形狀扁平如人耳,又附著在岩上生長,所以稱之為“石耳”。石耳營養價值極高,內含很多的肝糖、膠質、鐵、磷、鈣及多種維生素。

廬山雲霧茶

廬山雲霧茶,系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始產於漢代,已有一千多年的栽種歷史,宋代列為“貢茶”。廬山雲霧茶以“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久負盛名。暢銷國內外。仔細品嘗,其色如沱茶,卻比沱茶清淡,宛若碧玉盛於碗中。味道類似“龍井”,卻比龍井更加醇厚,若用廬山的山泉沏茶焙茗。朱德有詩云:“廬山雲霧茶,味濃性潑辣,若得長時飲,延年益壽法” 。

九江市行政區劃

行政區

面積(單位:k㎡)

人口(單位:萬人)

代碼

郵編

駐地

廬山區

548

29

360402

332005

十里街道

潯陽區

50

31

360403

332000

甘棠街道

九江縣

911

34

360421

332100

沙河街鎮

武寧縣

3507

36

360423

332300

新寧鎮

修水縣|

4504

78

360424

332400

義寧鎮

永修縣

2035

37

360425

330300

塗埠鎮

德安縣

927

23

360426

330400

蒲亭鎮

星子縣

719

25

360427

332800

南康鎮

都昌縣

1988

78

360428

332600

都昌鎮

湖口縣

669

29

360429

332500

雙鍾鎮

彭澤縣

1542

36

360430

332700

龍城鎮

瑞昌市

1423

44

360481

332200

湓城街道

江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