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廣昌建縣於南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系由南豐縣析出南部的三個鄉而成,迄今已800餘年歷史。因道通閩廣,隸屬建昌,故得名廣昌,盛產通芯白蓮,雅號“蓮鄉”。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二月,改建昌為肇昌府。九月改為建昌府,直至整個清代廣昌均隸屬建昌府。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廣昌隸屬江西省。1914年,全省分豫章、潯陽、盧陵、贛南四道,廣昌屬豫章道。1926年廢道,縣由省轄。1932年2月,廣昌南豐兩縣合併為南廣縣,1933年4月復原建縣,同年8月,廣昌析出南部置赤水縣。1934年9月,廣昌與赤水兩縣合併為廣赤縣。1934年10月,復名廣昌縣。
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廣昌隸屬寧都專區,1952年寧都專區併入贛州專區,廣昌改屬撫州專區,1954年7月改屬贛南行政區,1983年8月劃入撫州地區。
地理環境
廣昌縣位於江西省東南部,武夷山西麓,建縣於南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因“道通閩廣、隸屬建昌”而得名。東與福建建寧、寧化接壤,西連寧都,南界石城,北毗南豐。距向(塘)莆(田)鐵路南豐站56公里,距省會南昌僅260公里,距京九線贛州站227公里,距浙贛線鷹潭站200公里,距廈門580公里,廣州710公里。全縣總面積1612平方公里,轄5鎮6鄉1場129個行政村和1個省級工業園,總人口24萬。廣昌南通閩粵,北連滬浙,處於長三角、閩三角、珠三角三個經濟區的核心位置,是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和海西經濟區交匯的腹地。境內濟(南)廣(州)高速、昌廈一級公路、206國道縱橫交錯,福(州)銀(川)高速、向莆鐵路擦肩而過,鷹梅鐵路、廣建高速即將動工建設,使廣昌成為閩、粵、滬、江、浙互通的交通門戶和黃金通道。
廣昌縣境內地勢順盱江河谷走向,呈東西高,中部低,由南向北傾斜。屬丘陵地形,山地占77%,丘陵13%,平原10%。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均氣溫19.1℃,年均日照1932小時,年均降雨量1172毫米,平均無霜期273天。
自然資源
廣昌農業產業特色鮮明,擁有白蓮、菸葉、茶薪菇、澤瀉四大特色產業。廣昌種蓮的歷史有1300年,經過太空育種的廣昌通芯白蓮,品質為中國白蓮之最。全縣白蓮種植面積8萬畝,有“中國通芯白蓮之鄉”的美稱。廣昌還是全國烤菸生產基地縣、全國出口曬煙生產基地縣,烤菸年產量有10萬擔。廣昌還是個“聚寶盆”,地下資源十分豐富,鋰輝石儲量全國第一,硅藻土是全國四大礦藏之一;高嶺土蘊藏量有480萬噸,質量可與景德鎮媲美,還有金、銀、銅、鈦鐵、鎢礦、瑩石等10餘種礦產,開發前景廣闊。土地資源
境內地勢順盱江河谷走向,呈東西高,中部低,由南向北傾斜。屬丘陵地形,山地占77%,丘陵13%,平原10%,具有“一田半水七五山,一分道路和莊園”特點。土壤類型有紅壤、黃壤、紫色土、潮土、水稻土等五種。耕地類型有水稻土、潮土、紅壤三種,全縣耕地總面積184836畝,其中水田面積169610畝,旱地15226畝,土壤有機質含量高,氮素中等,磷鉀偏缺,土地利用率高,且潛力很大。山林資源
廣昌屬高丘低山林業縣。林業資源豐富,林業用地面積172萬畝,森林面積139.7萬畝,森林率達65.9%,活林木蓄積量達347萬立方米。全縣林木品種51科185種,主要品種有:馬尾松、杉木、木荷、楓香、樟樹、栲木、櫧木等,其中紅豆杉、竹柏、樟樹屬珍稀品種。動物有狼、野豬、野山羊、穿山甲、蛇等近百種。水利資源
廣昌縣水資源充足,河流眾多,撫河源頭盱江發源於廣昌縣,接納主要支流11條,廣昌縣流域面積5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84條,總長901.5公里,多年平均流量50.09立方米/秒,多年平均逕流總量14.95億立方米。廣昌縣水能理論蘊藏量5.3萬千瓦,其中可開發量3.8萬千瓦。共有發電部105座,裝機124台,裝機容量12544千瓦。廣昌縣是全國農村初級電氣化縣,1996年獲全國農村初級電氣化建設先進單位稱號。廣昌縣有水庫36座,其中:中型水庫3座,小(一)型6座,小(二)型27座,另塘壩895座。有效灌溉面積9.9千公頃。礦產資源
地下礦藏有:鉭鈮、瑩古、雲母、高嶺土、硅藻土、鎢、金銀礦等。高嶺土蘊藏量大,達480萬噸,其質量可與景德鎮南港、三寶蓮媲美。大型硅藻土礦總儲量為2700萬噸,是全國四大硅藻土礦藏之一,開發前景廣闊。行政區劃
廣昌縣位於江西省撫州市南部,武夷山西麓。東鄰福建省建寧縣,南接石城縣,西連寧都縣,北毗南豐縣。居贛、閩、粵之交通要衝。是撫州市的南大門,江西第二大河流撫河的發源地。廣昌地處珠江三角洲連線長江三角洲的中樞地帶,建縣於南宋紹興八年(1138),因“道通閩廣,郡屬建昌”而得名,又因盛產白蓮,而被譽為“中國白蓮之鄉”。縣境東西寬45公里,南北長55公里,總面積1612平方公里,轄盱江鎮、頭陂鎮、赤水鎮、驛前鎮、甘竹鎮、千善鄉、水南圩鄉、長橋鄉、楊溪鄉、尖峰鄉、塘坊鄉等5鎮6鄉1場。共有12個居委會、129個行政村。縣政府駐旴江鎮。總人口24萬。
人口民族
至2013年,廣昌縣總人口24.0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7.31萬,非農業人口6.71萬。人口絕大多數為漢族,也散居畲、蒙古、壯、回、滿、瑤、苗、土等少數民族。廣昌縣農村勞動力資源為11.9萬人,其中男勞力5.1萬人,女勞力4.4萬人,農村只能容納6.8萬人,尚有5萬勞動力剩餘。
經濟發展
2012年度,廣昌縣GDP完成336323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70287萬元,同比增長4.43%;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64242萬元,同比增長12.3%;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01794萬元,同比增長12.6%。三大產業的結構比為:20.9:48.8:30.3。人均GDP達14195元,較上年增長32.35%。第一產業
2012年,廣昌縣完成農業總產值135863萬元,實現增加值7028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43%;糧食總產量達12.53萬噸,同比增長24.76%;白蓮種植面積達4.65萬畝,實現產量3573噸,同比增長7.62%;菸葉種植面積達2.39萬畝,實現產量3376噸,同比增長9.01%;肉類總產量達5591噸,同比增長2.79%。第二產業
2012年,廣昌縣全部工業增加值137584萬元,增長13.2%,占地區生產總值的40.9%;其中,輕工業完成產值153970萬元,重工業實現產值298789萬元。2012年底,廣昌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9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88176萬元,增長14.9%。廣昌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452759萬元,增長5.92%;主營業務收入達445490萬元,增長6.45%;規模以上工業利稅總額31653萬元,增長2.76%。廣昌縣工業用電量5436萬千瓦時,增長-0.8%。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實現增加值24658萬元,比上年增長9.5%。具有建築業資質等級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25498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1%。
第三產業
固定投資2012年,廣昌縣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完成329456萬元,比上年增長32.6%。其中,基本建設投資額完成290622萬元,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額38834萬元。
國內外貿易
2012年,廣昌縣消費市場平穩增長,廣昌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88649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9%。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完成營業額68089萬元,比上年增長7.6%;住宿餐飲業完成營業額20560萬元,比上年增長41.3%。
2012年,廣昌縣完成出口創匯3136.2萬美元,同比下降43.1%;實際利用外資1749萬美元,同比增長14.8%。
財政金融業
2012年,廣昌縣完成財政總收入57427萬元,同比下降13.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6051萬元,同比增長6.2%。
2012年末,廣昌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480791萬元,比年初增加76002萬元,同比增長18.78%;其中,廣昌縣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329174萬元,比年初增加54931萬元,同比增長19.97%。廣昌縣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232642萬元,比年初增加34844萬元,同比增長17.62%。
通訊業
2012年固定電話年末用戶20267戶,其中鄉村電話用戶4251戶;行動電話年末用戶103196戶,國際網際網路用戶10201戶。
社會事業
教育
2012年,廣昌縣擁有普通中學17所,中等職業學校1所,國小55所,幼稚園41所;共有在校普通中學生13074人,中等職業學校學生2393人,國小生24059人,在園幼兒數6127人;各類專任教師情況:國小1192人、普通中學938人、職業中學48人、幼稚園209人。文化
廣播電視事業全面發展,2012年廣昌縣通有線電視的村113個,覆蓋率88%。縣公共圖書資料圖書總藏量達2.3萬冊。衛生
2012年,廣昌縣各類衛生機構22個,其中:鄉鎮衛生院15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所1個,婦幼保健院1個。廣昌縣衛生技術人員456人,其中:醫師144人,衛生防疫人員數42人。醫院、衛生院編制床位數299床。社保
2012年,城市和農村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350元、170元。廣昌縣城市醫療救助692人次,發放救助金189.8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3337人次,發放救助金473萬元。實施了70周歲以上老人免費和中國小生減免乘坐公車政策。2012年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7635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9200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63438人;農村傳統救濟五保供養人數942人,比上年增加5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60907人;參加農村養老保險66794人,比上年增加15531人。社會福利事業持續發展,廣昌縣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12個,床位616張,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5527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8740人,比上年增加29人。
交通
昌廈一級公路和濟廣高速穿境而過。廣昌南通閩粵,北連滬浙,處在中國最重要的三個經濟區:長三角、閩三角和珠三角的核心地帶。名勝古蹟
歷史名勝有:千年古剎定心寺,明代古寺龍風岩,明清建築群,明代雯峰書院,宋代雁塔,全國最大的蓮花博覽園——廣昌蓮花科技博覽園,還有即將擴建的以宋代雁塔為核心的,占地400多畝的荷源濕地公園。人文旅遊資源有:列為中華之最的廣昌恐龍化石、太平軍戰鬥舊址、義軍抗清營寨、蘇區遺址、高虎腦紅軍烈士紀念碑被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依託“綠“、“紅”、“古”三色交相輝映的旅遊資源,已策劃出賞蓮之旅、古色之旅、生態之旅、撫源之旅、紅色之旅五條精品旅遊線。
廣昌山清水秀,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自然旅遊資源有百里蓮花帶、青龍湖、摩崖石刻、撫(河)源飛瀑。歷史名勝有千年古剎定心寺、明代古寺龍鳳岩、明清建築群、明代雯峰書院、宋代雁塔。有列為中華之最的廣昌恐龍化石、太平軍戰鬥舊址、義軍抗清營寨、蘇區遺址、高虎腦紅軍烈士紀念碑。該縣依託“綠”、“紅”、“古”三色交相輝映的旅遊資源,已策劃出賞蓮之旅、古色之旅、生態之旅、撫源之旅、紅色之旅等5條精品旅遊線。
廣昌是撫河的發源地,生態優美,環境怡人,旅遊資源豐富。我縣有蘇區遺址、高虎腦紅軍烈士紀念碑、毛澤東同志故居、高虎腦戰役指揮部舊址等多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昌被列入江西省紅色精品旅遊路線;我縣有中國蓮花第一村――姚西景區、百里蓮花帶、蓮花港灣、撫河源生態區、翠雷山自然生態區、青桐水庫、中坊水庫、秀美丹霞等綠色旅遊資源;還有明代古寺龍鳳岩、千年古剎定心寺、驛前蓮花古鎮、明代雯峰書院、宋代雁塔、太平軍戰鬥遺址、義軍抗清營等眾多古色旅遊資源。
中國蓮花第一村---姚西:姚西村坐落在廣昌縣驛前鎮西南,系撫河源頭第一村,生態環境十分優美。從高高的血木嶺淙淙流下的溪水,在姚西村前變成了平緩的旴江,清清的旴江水,辛勤地哺育著這個撫河源頭第一村。這裡是撫河流域生態環境最優美的地方之一,在遠山如黛的夏日清晨,你會看到一隻只白鷺在溪水邊、山麓下翩翩起舞,三五個穿紅著綠的村姑在村頭小溪邊浣洗捶衣,一派寧靜恬淡的田園風光。
蓮花科技博覽園:廣昌縣蓮花科技博覽園,它位於縣城南郊5公里處,昌廈公路旁,地處旴江鎮小港村。它是子蓮科研為主題,集子蓮科研、良種繁育、科普培訓、蓮文化展示、旅遊觀光等多種功能於一身的科研專類園。整個園區總占地面積9.4公頃,包含科研試驗區、蓮種資源區、良種繁育區、中外蓮品種博覽區、溫室區、辦公管理區等若干分區,建成後為我國華東地區最大,集白蓮科研、種質資源保存、良種繁育、科普培訓、蓮文化展示、觀光遊覽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專類蓮花科技博覽園,也是中國乃至世界子蓮研究中心。蓮花科技博覽園項目於2009年建成投入使用。博覽園內科研實驗區、種質資源區、中外蓮博覽區、良種繁育區等白蓮種植區域已經全部完成白蓮種藕移栽。其中中外蓮博覽區引種了300多個世界各國家地區有代表性的蓮花品種,其中有美國品種3個,泰國野生蓮品種4個,此外還有來自日本、印度等國的部分品種。
百里蓮花帶:廣昌縣是中國的白蓮之鄉,是觀賞碩大粉紅蓮花的旅遊聖地。縣境的國道兩旁,連綿百里蓮花帶的8萬多畝蓮花形成了美麗、壯觀的旅遊風景點,每年的六至八月,成了花的海洋,綠的世界。正如詞人左河水在《鵲橋仙》詞中所曰:“波光映照,韻姿輪舞,香氣隨煙輕吐。粉顏玉飾綠羅裙,仿若見、七仙女處。魚羞隱底,蝶驚避辱,柳岸群芳暗妒。千年墨客萬行詩,紙字里、能容幾度。”國內外的遊客無不為此讚不絕口,流連忘返。
東雁塔:河東雁塔又稱慈生寺塔,位於旴江鎮大塘村下堡村小組,始建於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廣昌建縣之時,仿唐朝長安雁塔模式建造,飽經風霜,幾經興廢。"雁塔風霜"為廣昌古代十景之一,惜於1986年被夷為平地。廣縣為弘揚地方特色歷史文化,興建"河東森林公園",把重建河東雁塔作為公園建設的先期工程,於1998年9月至2000年2月復原竣工。雁塔按原貌設計,外觀8面7層,高51.986米。塔有明層7個,暗層6個,磚木結構,風格、材料、色調均為仿宋營造樓閣式佛塔,造型優美,端莊古樸。
旴河瀑布:位於驛前鎮姚西村的血木嶺,是撫河發源地,《漢書·地理志》和酈道元的《水經注》均有記載。最高處為靈華峰,海拔991米。山上怪石嶙剛,且多罅隙,泉水從中噴沫而出,汩汩作響,至血木嶺匯成竹管細流,開成源頭活水的撫河第一流,順著山谷形成兩股溪流,一經里木莊,一經羅家地,匯成山澗小溪,流經十華里至木頭坑合流,先後形成五潭七瀑布。飛瀑珠簾高掛,一瀉三折。溪流經龍井、天井裡形成驛前港。又環繞驛前鎮,穿過高虎腦、楊溪鄉等地,在赤水的石咀頭與塘坊港匯合,始稱旴江(旴江為撫河的上游)。旴江在廣昌境內穿越驛前、高虎腦、楊溪、赤水、旴江、甘竹等6個鄉鎮,接納11條港、69條溪條溪流之水,總長78.95公里,流域面積1568.5平方公里。旴江在甘竹鎮羅家村流入南豐縣境,再經南城接納黎川河,經撫州接納宜黃河、樂安河等,形成撫河,注入鄱陽湖、長江。因血木嶺長有許多野生的中藥雞血藤,山下有“里木莊”、“木頭坑”等到地名,加之崇山峻岭,坡陡路曲,故取名“血木嶺”。三字既概括了撫河發源地的山川地貌、植物特色,又點出古驛道的險峻曲折。
龍鳳岩:位於苦竹鎮大陵村東華山下的峽谷里。越小橋入外岩(普陀岩),高8-10米,寬30-53米,長5-10米,一座木質梵宇依岩而建。沿曲折山徑和蜿蜒溪流進入峽谷,行200米抵中岩(羅漢岩)。岩高10-12米,寬50-93米,長10-50米。拾級而上200餘米處,一株古桂立於古松關側,秋天濃香撲鼻。穿關過鳴春橋,便到後岩。後岩為龍鳳岩的主體,三峰鼎峙,勢凌霄漢。岩在中峰(剪雲峰)下,面臨溪壑,石壁相蟠,左似游龍,右像鳳翥,故把岩洞和寺廟命名為"龍鳳岩"。入春,岩頂飛泉瀑布如青雨紛飛,晴天也散雨,故把岩、寺稱為"青雨岩","青雨寺"。後岩高30-40米,寬40-56米,長10-22米。青雨寺建於明弘年間(1488-1505),清初毀於兵亂,後復遭火焚而幾經修繕,1934年重修。三層佛殿隨洞而設,以岩壁為殿頂。前殿以磚砌牆,磚木飛檐,二樓為梵宮,分正偏兩殿,有禪房100間,三樓殿內三尊大佛和十八羅漢雕塑精美。茶石岩、巷裡岩位於後岩東,出正殿右後,越岩頂可抵岩上岩,因有7個不規則石洞而得名"七星岩"。此外,還有龍泉瀑、龍泉井、羅漢拜月、湖潭魚躍、馬欄坑、放生池、神女峰等勝景。龍鳳岩年接待香主、遊客萬人以上。何文淵、何喬新等人曾到龍鳳岩遊覽,寫有龍鳳岩遊記、詩文。1984年被列為全省三十六個重點開放寺廟之一。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為寺額題書"龍鳳岩"。
定心寺:位於赤水鎮大禾村,始建於唐鹹通五年(864年),幾經興廢,重建於清光緒二年(1876年)。房屋面積1000餘平方米,至今保留唐宋建築風格,是廣昌保存下來的千年古寺之一,為地區重點宗教開放單位。寺內有古桂兩株,一開黃花為金桂,一開白花為銀桂,一年四度開花,相傳為明代雲南按察使賴巽所贈。史載;驛前賴巽幼年家貧,放牛時經常趴在西林寺旁的學館門窗外聽課。住持月潭發現他聰明好學,就資助錢糧,幫助他完成學業。後來月潭主持定心寺。賴巽感恩待德,從雲南送來兩株桂花,月潭將它們種於三聖殿前。寺內還藏有明代《重修定心寺記》碑刻,由吏部尚書何文淵撰文,兵部左侍郎揭稽篆額,貢生黃鑒書丹。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越朴初為該寺題書匾“定心禪寺”、“萬德壯嚴”。
摩崖石刻古文字元號:赤水鎮古源村會背後龍山,散布著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褚黑色岩石,占地約800平方米,刻劃著名各種古文字元號。其筆跡有勾、勒、圈、點、橫、豎、撇、捺,刻劃痕跡清晰分明,粗放恢宏,神秘莫測。1989年1月發現後,經省文物部門古文字專家實地勘察,認為系古文字無疑。此處古文字元號面各之廣、線形之古拙,堪稱世界之奇,將為揭示遠古人類文化奧秘,了解古文字演變,提供一部罕見的、珍貴的實物資料,具有重大的科研價值。
太平天國軍山寨遺址:在苦竹鎮潘田村,全寨為陡峭石山,主峰海拔345米,上有石池,下臨深淵。有一徑名“布吊關”,古以布繩攀援至岩頂,頂寬可容數百家。另有金星、溪嶺、橋西諸關,皆懸於峭壁之上,一夫可守。清初,陳百花義軍在此立營抗清。
一線天:東北有滴水寨。兩寨有縣崖相連成環抱的形態。崖旁兩小路名岩關。縣崖環抱之中有深潭,潭東南兩寨隔太余相峙,崖下小溪入深潭,小溪僅可通一竹排,立排上仰視,只見藍天一線,名“一線天”,又叫“千擔叉”,滴水寨東北有崖墓遺址。
江西行政區劃
江西省,簡稱贛。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為省名,又因為江西省最大河流為贛江而得簡稱。 |
江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 | 全省轄:11個地級市;19個市轄區、10個縣級市、70個縣 |
南昌市 | 東湖區 | 西湖區 | 青雲譜區 | 灣里區 | 青山湖區 | 新建縣 | 南昌縣 | 進賢縣 | 安義縣 |
景德鎮市 | 珠山區 | 昌江區 | 樂平市| 浮梁縣 |
萍鄉市 | 安源區 | 湘東區 | 蓮花縣 |上栗縣 | 蘆溪縣 |
九江市 | 潯陽區 | 廬山區| 瑞昌市| 九江縣 | 星子縣 | 武寧縣 |彭澤縣 | 永修縣| 修水縣|湖口縣 | 德安縣 |都昌縣 |
新余市 | 渝水區 | 分宜縣 |
鷹潭市 | 月湖區 | 貴溪市 | 餘江縣 |
贛州市 | 章貢區 | 瑞金市 | 南康市 | 石城縣 | 安遠縣 | 贛縣 |寧都縣 | 尋烏縣 | 興國縣 | 定南縣 |上猶縣 |于都縣|龍南縣 | 崇義縣| 信豐縣 | 全南縣 | 大余縣 | 會昌縣 |
吉安市 | 吉州區| 青原區 | 井岡山市 | 吉安縣 | 永豐縣 |永新縣 | 新幹縣 | 泰和縣 | 峽江縣 | 遂川縣 | 安福縣 | 吉水縣 | 萬安縣 |
宜春市 | 袁州區| 豐城市 | 樟樹市 | 高安市 | 銅鼓縣 | 靖安縣 | 宜豐縣| 奉新縣 |萬載縣| 上高縣 |
撫州市 | 臨川區 | 南豐縣 | 樂安縣 | 金谿縣 | 南城縣 | 東鄉縣| 資溪縣 | 宜黃縣 | 廣昌縣 | 黎川縣 | 崇仁縣 |
上饒市 | 信州區| 德興市 | 上饒縣 | 廣豐縣 | 鄱陽縣 | 婺源縣 | 鉛山縣 | 餘干縣 | 橫峯縣| 弋陽縣 | 玉山縣| 萬年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