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峽江縣古為新淦、石陽縣地,三國吳寶鼎二年(267年)析新淦、石陽置巴邱縣,隋開皇一年(590年)廢石陽、巴邱縣,縣地分別併入廬陵新淦縣,明嘉靖五年(1526年)設峽江縣。因巴邱鎮南玉峽兩岸群峰平贛水、江面狹窄而得名峽江。建國後,峽江縣的行政區劃也曾作過多次調整,現設5鎮7鄉、100個村委、960多個村小組。境有玉笥山風景區。峽江古為新乾,石陽縣地。三國吳寶鼎二年(公元267年),析新乾,石陽縣地首置巴丘縣,屬廬陵郡,晉元康元年(公元291年)改屬豫章郡。南朝期間又屬廬陵郡。隋開皇十年(公元596年),撤巴丘、石陽縣分別併入新乾、廬陵縣。從建縣到撤縣,巴丘縣共存在323年。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知府陳浩始奏析新乾設峽江縣,弘治14年(公元1501年)知府吳敘、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知府戴德儒也曾勘實申報設峽江縣事,均未果。嘉靖初,臨江知府錢琦再次建言,並與按巡御史秦鉞、陶儼公奏於朝,獲允。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峽江正式從新乾析出建縣分治,迄今479年。
明嘉靖五年立縣時,全縣設6鄉6坊24都215里。6鄉為:揚名鄉、安國鄉、斷金鄉、善政鄉、玉笥鄉、太平鄉。6坊為:福慶坊、鼎盛坊、介福坊、折桂坊、招賢坊、興賢坊。其中,揚名鄉轄5都,轄地約在現巴邱鎮、金江鄉一帶。安國鄉轄2都,轄地約在現戈坪、硯溪一帶;善政鄉轄2都,轄地約在現福民及水邊鎮沿河一帶;玉笥鄉轄7都,轄地約在現水邊、馬埠一帶;太平鄉轄6都,轄地約在現桐林鄉一帶;6坊轄地約為現巴邱鎮區周圍地區。明清時期,除坊、都、里的數量時有變化外,縣以下設坊、都、里及全縣設6個鄉的區劃沒有變化。
1949年7月1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第十四軍四十一師查玉升[(1914—1998)安徽省六安縣人。一九三一年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並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方面軍第四軍十一師三十一團排長,第三十一軍九十三師師部通信隊隊長。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六旅七七二團連長,補充團營長,七七二團副團長,十六團團長。解放戰爭時期,任太岳軍區獨立旅副旅長,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八縱隊二十二旅旅長,中原野戰軍第四縱隊二十二旅旅長,第二野戰軍十四軍四十一師師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軍長,軍長,昆明軍區副司令員。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四、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部解放峽江,峽江縣人民政府成立,下設4個區19個鄉;1956年撤區,全縣設1鎮18鄉;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全縣設17個人民公社132個生產大隊;1984年,改人民公社為鄉(鎮),全縣共設12個鄉(鎮)100個行政村5個居民委員會;1999年12月,金坪華僑墾殖場劃歸峽江管轄,2001年巴邱鄉併入巴邱鎮。羅田鄉、沙坊鄉兩鄉合併設立羅田鎮,現全縣共11個鄉(鎮、場),76個村民委員會、6個居民委員會。全縣人口16.4萬。
區位優勢
峽江區位優勢明顯,基礎設施完善,水、陸、鐵交通優勢兼得。105國道、京九鐵路及贛粵高速公路南北穿境而過;水上交通便利,距縣城20公里的贛江峽江段,常年通航,可達南昌、九江及長江各港口。峽江贛江大橋已於2004年7月3日竣工通車,為構建"縣域半小時經濟圈",形成暢通的交通網路奠定了基礎。縣城距省會南昌147公里,距吉安市城中心74公里。從峽江出發乘車前往上海、杭州、溫州、長沙、福州、合肥、南京、廣州、廈門等地8小時內均能抵達。境內鄉村公路網四通八達,實現了村村通。資源豐富,物產豐饒。全縣有30萬畝耕地,130萬畝宜林地及2.52萬畝可養水面,已探明的礦藏有鐵、鎢、鉛、鋅、煤等20多種,尤以花崗石、石灰石儲量最為豐富。境內生態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達65.5%,曾獲"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稱號。新縣城西南2.5公里處的玉笥山,原為道教第十七洞天、第八福地,以"山奇、水秀、洞幽、石怪、林茂"而著稱,被列為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和省級森林公園。巴邱鎮以南的贛江江面,寬僅400米,為千里贛江最狹處,是天然良好的水電樞紐壩址。目前,峽江水利樞紐工程已經省里批准正爭取國家立項建設。行政區劃
峽江縣轄6個鎮、4個鄉:水邊鎮、馬埠鎮、巴邱鎮、仁和鎮、硯溪鎮、羅田鎮、桐林鄉、福民鄉、戈坪鄉、金江鄉。共有6個居委會、76個村委會。地理氣候
峽江縣土地總面積1287.43平方公里,人口近16萬,全境地勢為東南、西北部高,向中部贛江傾斜。地形以丘陵為主,兼有低山,低山主要分布在東、西部邊境,山體大都呈北東走向;中間大片丘陵,面積約占全縣總面積的62%;全縣有宜農地38.62萬畝,宜林地128.15萬畝,草地9.73萬畝,水面9.29萬畝;農田主要分布在贛江及其支流兩岸河谷階地和丘間谷地;據1996年首次農業普查,全縣有耕地32.44萬畝。峽江縣屬於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有利於農作物生長。地表各類資源豐富。在植物方面,全縣約有高等植物220科1400種,用材林以杉、松、毛竹、木荷為主;珍貴樹種有樟、湘南、紅楠、銀杏、水杉等;藥用植物有259種,是全國黃桅子、金銀花的主要產地之一。在水資源方面,境內河網密布,經流大都屬贛江水系,贛江南北縱貫。流域面積1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黃金江、盤龍江、象口水、沂江等34條,總流長567.5公里。水生物資源有魚類15科66種,主要優質魚有鯿、鱖、等,珍貴魚有鰣、鰻鱺等,為贛江流域重要魚區。礦藏有、鈾、金、銀、鋁、鋅以及花崗石、石英石、石灰石、雲母等,其中有開採價值的有鐵、鈾、花崗石等。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峽江縣土地面積1287.43平方公里,約合193.12萬畝。其中宜農面積38.62萬畝,宜林面積129.56萬畝;宜牧面積9.35萬畝。植物資源
峽江縣森林面積超過了一百萬畝,森林覆蓋率60%以上。1997年獲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光榮稱號。縣內高等植物有220科1400種以上。水資源
峽江縣水域面積9.26萬畝,其中:河流5.27萬畝,水渠1.02萬畝,水庫池塘3萬畝。縣內水能資源豐富,贛江乾支流總水能蘊藏量7550多千瓦,年發電量可達11866萬千瓦時。經濟概況
2004年,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8.65億元,增長14.7%,為"十五"末預期目標的102.7%;財政總收入完成8762萬元,增長22.7%,超過"十五"末預期目標1062萬元,地方財政收入完成6567萬元,增長13.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37億元,增長67%;全縣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8.9億元。比年初增加1.36億元;年內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503元,達到3183元,超過"十五"末預期目標400元。農業上,堅持走"公司+農戶"為主的產業化經營之路,形成了糧、煙、林、果、魚、無公害蔬菜等農業商品基地,是全國優質米基地縣、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和全省優質菸葉生產基地縣,縣漁種場被列為江西省無公害水產品養殖基地以及斑點叉尾鮰魚出口創匯縣,以"魚米之鄉"著稱。2004年實現糧食總產18.4萬噸,增長56.1%,獲市糧食生產先進縣。菸葉、鮰魚、獺兔、蒿菜四項產業為我縣農業特色支柱。菸葉單戶、上等煙比例、收購均價產值四項指標創歷史新高。推廣鮰魚水面養殖5000餘畝,網箱養殖4000平方米,加工鮰魚200餘噸。培育獺兔規模養殖戶21戶,收購商品兔1.1萬隻,加工裘皮1.5萬件。蒿菜種植面積5000餘畝,"青池"牌蒿菜年產萬噸生產線正在抓緊建設。工業上,大力加快民營工業發展和工業園區建設,初步形成了以食品、建材、造紙、林化、藥業、服裝等10多個系列產品為主導的產業發展格局。主要產品有優質大米、方便米粉、青池蒿菜、鮰魚製品、板鴨、水泥、膠合板、藥用香料油、白板紙、服裝等。傳統米粉為地方特產,明代曾為貢品。峽江縣工業園區位於新縣城城南,距京九線峽江火車站僅3公里。園區內有105國道和玉笥路、玉華路等五條城市縱向主幹道與新縣城連為一體,另有梅福路、彩雲路、月華路等幾條橫向主幹道與道教勝地玉笥山相通。按照"高標準配套、大生態格局、園林式廠區"的建設要求,基本實現"六通一平",即通路、通水、通電、通排水排污、通郵電通訊、通有線電視、平整土地。工業園區實行"無費區"管理,為客商提供具體、周到、高效的服務。2004年,全縣工業增加值預計支實現21274萬元,同比增長24.6%,工業占GDPM比重達到25%,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實現利稅4581.5萬元,增長27.8%。2012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1893萬元,比上年增長11.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3063萬元,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228287萬元,增長12.1%;第三產業增加值120543萬元,增長17.7%。人均生產總值24335元,人均比上年增加4832元。
第一產業
峽江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41376萬元,可比增長3.2%。第一產業增加值103062萬元,可比增長4.6%。全年糧食種植面積38865公頃,比上年增長1.1%,其中穀物播種面積37109公頃,增長0.9。油料種植面積10673公頃,增長3.1%。糧食總產量243727噸,增長1.1%。油料產量12800噸,下降0.3%。肉類總產量20097噸,增長6.8%。水產品產量14972噸,增長5.6%。農業生產條件繼續改善。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295000千瓦,比上年末增長9.9%;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和機電排灌面積分別為16440公頃和2230公頃,與上年持平。農村用電量3602萬千瓦小時,增長1.9%。
第二產業
2012年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197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3.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191816萬元,現價增長27.3%。工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43.8%,拉動GDP增長5.1個百分點。峽江縣工業用電量12850萬度,下降0.2%。
規模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864241萬元,比上年增長21.9%。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42188萬元,比上年增長32.8%;完成利稅總額147163萬元,增長88.5%,產品銷售率為98.8%。
峽江縣實現建築業增加值31287萬元,比上年增長5.4%。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33023萬元,增長90.1%;資內建築企業房屋施工面積661139平方米,增長33.5%;房屋竣工面積328456平方米,增長104.2%。建築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9.4%,拉動GDP增長1.1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
2012年實現金融保險業增加值2894萬元,可比增長16.8%;年末峽江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481635萬元,增長21.8%,其中:居民儲蓄存款餘額316385萬元,增長23.8%;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194336萬元,增長46.4%。
社會事業
郵政通訊
程控電話、移動通信、廣播電視覆蓋面達100%,峽江縣各鄉鎮(場)所在地已全部實現廣電光纜聯網,聯網村委占峽江縣村委總數的35%,入戶率達60%。
教育衛生
峽江縣有國小85所,普通中學15所,職業中專1所。醫院、衛生院15所。
水電工程
新、老縣城各有一座110千伏變電站,220千伏變電站一座,中國華電投資裝備2台66萬千瓦和2台100萬千瓦火電機組,電力能源充裕;新縣城自來水廠日供水能力2萬噸。
峽江水利樞紐工程,簡稱峽江工程,是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重點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中國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項目。大壩位於贛江中游峽江老縣城巴邱鎮上游4公里處,是贛江上的一座大型控制性水利樞紐工程,為中國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之一。峽江水利樞紐工程將全力保障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以及省會中心城市南昌的電力供應。
在2015年峽江水利樞紐竣工後,有望開始建設峽江核電站,峽江核電站的總投資預計在500億元,分兩期建設4個百萬千瓦級機組,建成後估計每年可提供約300億千瓦時的年發電量,有效緩解江西的用電壓力。
社會保險
2012年末峽江縣參加養老保險職工人數19845人,增長9%;職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1723人,增長19.4%;參加失業保險人數9360人,城鎮低保人數5340人,農村低保人數5650人,城鎮居民醫保人數53331人;農村居民醫保人數123662人。
交通運輸
縣城距省會南昌147公里,距吉安市城中心74公里。從峽江出發乘車前往上海、杭州、溫州、長沙、福州、合肥、南京、廣州、廈門等地8小時內均能抵達。
105國道、京九鐵路及贛粵高速公路南北穿境而過;蒙吉鐵路峽江西站、昌吉贛城際鐵路峽江站、縣城至高速公路連線線——峽巴一級公路;水上交通便利,距縣城20公里的贛江峽江段,常年通航,峽江水利樞紐蓄水後,可通行千噸級輪船,可達南昌、九江及長江各港口。峽江贛江大橋已於2004年7月3日竣工通車。
風景名勝
玉峽景區:有玉峽、玉泉、成子洲、峽江會議會址、觀瀾閣、幼孜墓等景點。玉峽:在巴邱鎮南2公里處為刀劍與金剛、玉峽與馬鞍四山夾峙.江面狹窄,兩岸峭壁陡聳,蒼松挺立。江水奔騰至峽,水流湍急,驚濤拍岸。流水出峽,豁然開朗。山水互襯,蔚為壯觀。
玉泉:金剛山麓,縣城東去1公里。泉水澄澈,香冽異常,盛夏不涸。
成子洲:又名萬壽洲。處巴邱鎮北贛江中,為一衝積沙洲,南北長約1000米,東西寬約300米。西與觀瀾閣相對。沙洲雄踞江心,贛江水自玉峽隘口衝出,至此被阻,形成迥瀾捅流,襯以百肘千帆,十分壯觀,宋時文人列:“成洲帆陣”為峽江十景之一。洲上林木蓊鬱,桑葉、青草遍地。是絕好的游泳、沙浴和娛樂場所。洲上原建有成子廟,今不存、傳說周瑜鎮巴丘,在江中操練水軍,將寶劍落於江底,化為此洲。
玉峽湖國家濕地公園:峽江縣玉峽湖濕地公園總體規劃已經順利通過省級專家評審。據了解,玉峽湖國家濕地公園規劃總面積3554公頃,包括峽江水利樞紐工程峽江縣域庫區、贛江峽江段、黃金江沙坊段部分河段及其周邊地帶。其中各類濕地面積1928.6公頃,占公園總面積的54.3%。項目建設期限為2014~2020年,項目總投資1.6億元。玉峽湖國家濕地公園建成後,將成為贛江流域重要的生態屏障。
古今名人
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三兄弟,以文名世稱“三孔”·其文學思想與政治主張與歐陽修、蘇軾、黃庭堅一致。詩文注重杜甫、韓愈反映現實的雄健傳統。黃庭堅有五言絕句贊“二蘇上聯璧,三孔立分鼎;夭不墮斯文·俱來集台省”。《宋史》有傳,《中國文學家大辭典》和《中國名人大辭典》有載。“三孔”文章,後世先後付印286卷,大部分收入《四庫全書》.成為國家珍貴的文化遺產。孔文仲:(1038-1088),字經父,今峽江縣羅田鄉西江村人。文仲自幼好學,性剛直不苟言笑,工詞賦。登嘉祐元年(1056)進士,考官呂夏卿稱其“詩賦贍麗,策論深博,文勢似荀卿、楊雄”,而擢為丙科第一。熙寧三年(1070)朝廷實行改革,翰林學士范縝舉薦文仲至神宗皇帝趙頊面前對策,對朝綱國策侃侃九千餘言,表達對王安石變法中“理財”、“訓兵”之策的不同見解,因而罷官。賦閒中,潛心研究學問和著書立說,並積極參加歐陽修的文學改革運動。元祐元年(1086)復用為起居舍人,不久拜左諫議大夫,升禮部員外郎,鏇因直奏“青苗”、“免役”諸法的利弊,元祐三年改任中書舍人,同知貢舉。同年卒於汴京(今河南開封),葬江州德化(今九江縣)開元莊孟家山。文仲大殮時,在朝仕官失聲痛哭,其好友蘇軾撫其棺哀曰“世方嘉熟軟而惡崢嶸,求勁直吾經父者,今無有矣。”對其剛直不阿,不事權貴的品質作了評價,同時對朝廷用人的弊端進行了抨擊。著《孔文仲集》50卷、《唐書集注》130卷。
孔武仲:(1042~1097),字常父.文仲大弟。自幼聰慧好學。嘉祐八年(1063)登進士甲科第六。初授穀城縣主薄。歷任江州(今江西九江)、信州(今江西上饒)軍事推官、湘潭縣知縣。後任國子監司業、集賢院校理時,奏請朝廷改革科舉制度,恢復以詩賦取士,選賢舉能。元祐六年(1091)七月,以寶文閣待制出任宣州(今安徽宣城)、洪州(今江西南昌)知州。紹聖三年(1096),因朝廷黨派鬥爭激化被免職,定居池州(今安徽貴池縣)。從此,專事文學研究,與歐陽修、蘇軾、蘇轍、黃廷堅等人過從甚密,詩詞唱酬,信書不絕。一生著說百餘卷,主要有《書說》13卷、《詩說》20卷、《論語說》10卷、《金華講義》13卷、《孔氏奏議》3卷、《芍藥園序》及《孔氏雜說》等。
孔平仲:(1044~?),字毅父,文仲、武仲之弟。治平二年(1065)進士,初授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主薄。熙寧三年(1070)後,歷任密州(今河南密縣)教授、秘書省校書郎、衢州軍事推官、秘書省著作郎和虔州(今贛州)騎都尉。元祐二年(1087)戶部侍郎呂公著舉薦升太常博士,後歷任太僕丞校理、江浙提點京西南路刑獄。六年四月充任秘書閣校理、朝奉大夫。紹聖年間,受人詆毀降為惠州(今廣東惠陽)別駕,不久被免職,流放英州(今廣東英德)。元符三年(1100)七月起用,授朝奉大夫.主兗州仙源縣〔今山東曲阜)景靈宮。崇寧元年(1102)十一月任戶部郎中,後改任僉部郞中、提舉永興路(今陝西長安)刑獄。平仲擅長詩學.工詩詞文章。詩詞氣勢豪放,詞句精煉。有《續世說》、《釋碑》、《詩戲》、《朝散集》、《五行璜新論》、《孔氏說苑》、《良史事征》等近百卷付梓。
何昌言:(1067~1127),字忠孺,宋時清水洲(村已廢,故址即今硯溪鎮虹橋)人。祖父育,故贈紫光祿大夫。父正彥,授河南右軍巡判官,贈正義大夫。昌言自幼奮讀,紹聖四年(1097)登進士一甲第一名,初授承事部鑒書,大觀四年(1107),進給事中,充微猷閣待制,知應天府。昌言為政清廉,不事權貴。時蔡京專權,上下廣布戚黨,朝廷事無大小以其意獨行,百官稍有冒犯則羅織罪名加害。昌言上疏奏其不端,被逐出應天府,貶知太平州。大觀中期,三省台官屢諫蔡京罪行,趙佶皇帝亦不滿其行為,但僅令其致仕。昌言上奏:“今蔡京罷相,並無事因,依朝廷體例,應通過門下省公布.使四方明白蔡之罪狀”。遂獲依從.上下稱快。政和元年(1111),蔡京復用,昌言時與其相忤而不獲重用。靖康元年(1126)因蔡京致仕,昌言方被授工部侍郎,兼太子詹事食邑五百戶。不久,金兵破汴京.徽、欽二帝、太子、王孫宗室和朝廷職官被俘押金都,昌言因藏匿而倖免。建炎元年〔1127〕,趙構即位,詔令復職,時昌言憤國事成疾,遂呈表以辭,於四月二十七日卒,奉旨歸葬。
練子寧:(?~1403),名安,祖籍三洲(今峽江水邊鎮黃家村)人。子寧英邁超群,洪武八年(1385)以貢士廷試對策,力言強國富民之道,擢為一甲第二名。初授翰林修撰。後任工部侍郎。建文年間(1390~1402)改任吏部侍郎,以舉賢薦能為已任.政聲斐然。不久.拜御使大夫。子寧性剛烈.時燕王朱棣反對削藩政策,以“清君側”為名,在北京起兵謀奪皇位。建文帝朱允炆派李景隆征討,李懷二心,屢戰屢敗被召回南京.子寧歷數其罪.請誅之,未獲允。子寧激憤大呼我身為管理官吏的大臣,不能力除賣國奸賊,即使陛下饒恕他.我也不會饒恕自己.建文帝仍不聽。至朱棣兵臨京城,一些大臣上書論國事,指責當權者誤國.遭權貴斥罵。子寧憤起責斥:國家已到這地步,尚不能容敢於直言的人嗎?權貴們羞退。1403年,燕王臨政,定號永樂,子寧因對朱棣奪侄皇位有異議,遂被誅並族全家。弘治年間(1498-1505)王佑搜其遺文,取名《金川玉屑集》刊刻傳世。《明史》有傳,載《中國名人大辭典》和《中國文學家大辭典》。
胡冠南:(1907年~1931年),硯溪鎮凌江村人。雖然出身富裕家庭,但自小對貧苦農民極富同情心。在清江省立第五師範學校就讀期間,追求進步,接受新思想,課餘閱讀《嚮導》、《資本論入門》等書刊,常至深夜。其時,其同鄉摯友廖子清在吉安省立第七師範讀書,二人書信來往不絕。假期共同磋商馬克思主義理論.探求革命真理。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底,奉黨組織指示,與廖子清一道回縣開展農民運動。以共產黨員身分加入國民黨,參予組建國民黨縣臨時執行委員會,任農運部部長。投入組建工人糾察隊、農民自衛軍和農民協會工作,領導開展“打倒貪官污吏”、“剷除土豪劣紳”、“平債減租”鬥爭。同年6月,國民黨軍二十七團駐縣“清黨”。冠南遭通緝.與廖子清先後潛往南昌.尋找黨組織。
“八一”南昌起義後,受黨組織指示,秘密回縣,在硯溪坑裡、灼嶺一帶開展組織農民協會、農民自衛軍和黨組織發展工作。縣大土豪陳勃生聞訊,率領地方武裝“清剿”,農民自衛軍被圍困在鼓上龍山上,幾夭幾夜靠野菜度日,堅持與敵周鏇,終於跳出包圍圈,遂轉移到吉安縣延福蘇區的楊梅坡,與贛西特委游擊大隊一道活動。1928年2月,中共梅元支部創建後,廖子清來到楊梅坡,與冠南商討發展黨組織問題。隨後,二人到南坑、蒼背一帶秘密發展黨員。6月,建立中共峽江南坑支部。8月,組建全縣第一支農民武裝—峽江縣游擊隊,任隊長。當時,憑著僅有的四條槍和部分鳥銃、梭標,一舉擊潰曾吾崗等人組織的靖衛團。1929年9月6日.率領游擊隊第一次攻克縣城,繳槍10餘支。至10月,游擊隊擴大到300餘人,有槍100餘支.轉戰河西地域,開闢紅色區域590.5平方公里,游擊區域58.5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一半以上。
1930年1月,中共峽江縣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南湖召開,成立中共峽江縣委,冠南當選為縣委委員。4月,游擊隊奉命與鄰縣地方武裝合偏為第二十縱隊。7月,升為紅二十軍,冠南任一七三團一營營長。11月,率領一營參加第一次反“圍剿”戰鬥,在吉安固江,殲滅羅作南部千餘人,激獲大批槍枝彈藥。打通了往安福的進軍線路。戰鬥結束,軍部獎二營紅旗一面,每個戰士布鞋一雙。1931年1月,因戰功升任團長。2月5日.被敵一個旅的兵力包圍在塘東,冠南為保存實力,親自率領一營掩護二、三營突圍,不幸身中數彈,犧牲在戰場上,時年25歲。
名優特產
傳統米粉始產年代失考。清同治十年《峽江縣誌》載:“峽人善造米粉.細白勝於他處。”1979年版《辭海》“峽江”條也有“農、林產以稻、油茶為主。傳統米粉為手工製作,選用當地優質晚米,經浸泡、磨漿、濾乾、煮餜、春餜、拌粉、壓絲、漂洗、攤曬、扎把等工序精製而成。主要產地為水邊鎮龍下、北坑、下痕、武溪及羅田鄉袁家、張家等地,尤以龍下、北坑一帶所產為佳。民國時,傳統米粉是大宗出產貨物。每天挑上街頭賣的米粉有數十擔,多集中於水東門一帶。民國38年2月《江西省各縣重要物產調查》載:峽江縣年產米粉乾100噸.全年運銷南昌、吉安、贛州等地65噸。
解放初期.傳統米粉產量仍較大,1950年全縣年產250噸。1953年糧食實行統購統銷後,農家傳統米粉生產受到限制,產量大為下降.僅由糧食部門拔出部分糧食給農戶定點加工生產。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農業生產承包責任制,部分農民恢復傳統米粉製作,因而湧現出一批米粉生產專業戶,有的地方還辦起了聯戶加工廠。
傳統米粉質地潔白、細嫩、柔滑。既可炒、煮、蒸,也可油炸、涼拌。質量上乘米粉,有久煮不糊.久炒不碎特點。
牛肉炒米粉,取乾米粉0.5公斤,牛肉2兩,香蔥5錢,水發香菇2錢,豬油3兩,料酒1錢,醬油5錢.紅辣椒5錢,鮮湯2兩.味素2錢,鹽適量。將乾米粉用溫水浸軟,撈起濾乾待用,將牛肉和紅辣椒切成一寸長短絲,水發香菇亦切絲,香蔥切成一寸長的段。把鍋放旺火上,加豬油1兩,燒至六成熱時,倒入牛肉絲爆炒,再把椒絲、蔥段下鍋炒約1分鐘,加醬油、料酒、味素和鮮湯燒2分鐘,即成澆料,起鍋待用。然後,把鍋洗淨,放火上燒熱,倒入豬油2兩,燒至六成熱時.把米粉放入拌炒2分鐘,再把澆料放人米粉拌幾下,至收乾湯即成。特點:軟柔潤滑,香鹹適口。
煮粉,亦稱湯粉。將米粉放沸水中煮3}-5分鐘,待鬆軟後撈起放碗內,再添加肉絲、蝦仁和其它佐料做成的澆料即可。食之湯鮮味美。
蒸粉,將米粉放溫水中浸泡數分鐘後撈起,置於米粉肉下面蒸。食之香嫩可口。油炸粉,將油燒熱,把米粉倒入,炸至微黃色撈起,也可加肉絲拌炒,香酥且脆口
涼拌,將米粉放沸水中煮3-5分鐘,熟後放入冷開水中冷卻,濾乾水,拌以配料即成。風味別致。
江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 | 全省轄:11個地級市;19個市轄區、10個縣級市、70個縣 |
南昌市 | 東湖區 | 西湖區 | 青雲譜區 | 灣里區 | 青山湖區 | 新建縣 | 南昌縣 | 進賢縣 | 安義縣 |
景德鎮市 | 珠山區 | 昌江區 | 樂平市| 浮梁縣 |
萍鄉市 | 安源區 | 湘東區 | 蓮花縣 |上栗縣 | 蘆溪縣 |
九江市 | 潯陽區 | 廬山區| 瑞昌市| 九江縣 | 星子縣 | 武寧縣 |彭澤縣 | 永修縣| 修水縣|湖口縣 | 德安縣 |都昌縣 |
新余市 | 渝水區 | 分宜縣 |
鷹潭市 | 月湖區 | 貴溪市 | 餘江縣 |
贛州市 | 章貢區 | 瑞金市 | 南康市 | 石城縣 | 安遠縣 | 贛縣 |寧都縣 | 尋烏縣 | 興國縣 | 定南縣 |上猶縣 |于都縣|龍南縣 | 崇義縣| 信豐縣 | 全南縣 | 大余縣 | 會昌縣 |
吉安市 | 吉州區| 青原區 | 井岡山市 | 吉安縣 | 永豐縣 |永新縣 | 新幹縣 | 泰和縣 | 峽江縣 | 遂川縣 | 安福縣 | 吉水縣 | 萬安縣 |
宜春市 | 袁州區| 豐城市 | 樟樹市 | 高安市 | 銅鼓縣 | 靖安縣 | 宜豐縣| 奉新縣 |萬載縣| 上高縣 |
撫州市 | 臨川區 | 南豐縣 | 樂安縣 | 金谿縣 | 南城縣 | 東鄉縣| 資溪縣 | 宜黃縣 | 廣昌縣 | 黎川縣 | 崇仁縣 |
上饒市 | 信州區| 德興市 | 上饒縣 | 廣豐縣 | 鄱陽縣 | 婺源縣 | 鉛山縣 | 餘干縣 | 橫峯縣| 弋陽縣 | 玉山縣| 萬年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