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10]

宗教[10]
宗教[10]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於社會意識形態。主要特點為,相信現實世界之外存在著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實體,該神秘統攝萬物而擁有絕對權威、主宰自然進化、決定人世命運,從而使人對該一神秘產生敬畏及崇拜,並從而引申出信仰認知及儀式活動。宗教是對神明的信仰與崇敬,或者一般而言,宗教就是一套信仰,是對宇宙存在的解釋,通常包括信仰與儀式的遵從。宗教常常有一部道德準則,以調整人類自身行為。

基本信息

特徵

耶穌基督~這幅12世紀拜占庭的肖像強調了耶穌神的本質,現存於伊斯坦堡的索非亞大教堂.耶穌基督~這幅12世紀拜占庭的肖像強調了耶穌神的本質,現存於伊斯坦堡的索非亞大教堂.
宗教的基本特徵是它信仰一種超自然、超人間的神秘境界和力量,它主宰著自然和世俗社會,而這種超自然的力通過人格化而變成神靈,成為信徒們崇拜的偶像。在世界上,對崇拜的偶像各有不同,有崇拜自然物的拜物教,如萬物有靈論和拜火教;有信仰多神的多神教,如佛教印度教;有隻信仰一個神的一神教,如基督教伊斯蘭教。從時間發展來看,隨著社會和歷史的發展,宗教也在不斷地演變。由最初的自然崇拜,發展到神靈崇拜,由多神崇拜發展到一神崇拜。

各宗教除了其崇拜的對象不同以外,還有各自的一套獨特的教義、信條以及宗教習俗。在宗教內部,有的還有獨特的組織、等級和制度。再次,各宗教不論其信仰的人數多少,都有一定的分布範圍,這種特徵往往與許多自然的和人文的地域特徵相聯繫。

分類

由於各種宗教的教義,以及與民族和部族的關係分成世界宗教、民族宗教和部落宗教三類。

世界宗教

所信仰的神靈被視為整個世界的主宰,教義也著眼於全人類與各民族。經過其教徒或神職人員積極向世界各地傳播,因而信教的人數較多,分布範圍較廣,它是世界文明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與人員往來增多的產物。現今世界,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被稱為世界三大宗教。

民族宗教

是指一民族成員所共同信仰的宗教,它與該民族的意識有緊密聯繫。早期民族宗教一般都是全民性的,不向外族宜傳。現在繼續下來的民族宗教,由於社會的發展,全民性在減弱。如婆羅門教印度)和神道教日本)就屬於這類宗教。現流散於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其所信仰的猶太教也屬於民族宗教。

部落宗教

是一部落內成員所共同信仰的宗教。它是原始的早期形態。由氏族發展到部落,其宗教形態也隨之漸臻確定化。由於其宗教較為原始,因而缺乏明確的教義,但卻具有較豐富的神話傳說,和特殊的禁忌。自然崇拜和圖騰崇拜都屬於原始宗教。

來源

宗教宗教

漢語中,宗教本不為一聯綴詞,《說文》:宗者,尊祖廟也,以宀從示。,示者,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從二。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這表示對神及人類祖先的尊敬和敬拜。教指教育、育化,上施下效,側重在對神道的信仰,這一點反而與西方的宗教理解較為接近。直至公元10世紀,宗教一詞才最先見於佛經,如《續傳燈錄》中:吾住山久,無補宗教,敢以院事累君。這裡的宗教指崇佛及其弟子的教誨,其意狹小而具體。但隨西方宗教學崛起及其對中國學術界之影響,宗教與Religion一詞畫上了等號,成為廣義性宗教概念,具有現代學科分類學的意義,與古時之意已大相逕庭。

中國文化中,宗教除了道教佛教印度教以及閃米特一神教等神宗教,還有人宗教。宗師被稱為至聖先師的孔子的儒教,便是一種人宗教,或稱聖宗教。除少數將孔子神化了的儒教流派的教徒外,中國人相信聖人孔子並沒有超自然的力量,他也不是先知,而只是先聖先師,因而人宗教是更合乎自然的理性宗教。在以人宗教為基礎的儒家社會,科學知識的傳播和發展,不僅不會得到宗教徒的抵制,反而因為人們注重文化知識和格物致知的觀念,受到大家的推崇,人們樂意開放地探討任何學問的問題,而不存在科學課題的禁忌。中國人的祖先信仰,則是一種基於人的神靈信仰。儘管聖宗教和祖先信仰可以滿足人們宗教情感和精神歸屬的需要,但在儒家文明地區,仍然存在道教和佛教等信仰超自然的神的宗教以及其他各種民間宗教信仰。

西方語言的“宗教”(如英語的Religion)源自古羅馬時代的拉丁語Religio。古希臘人雖有表達對神的敬畏、虔誠及與之相關的戒律禮儀,卻未形成宗教的特定概念。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在其著作《論神之本性》中使用過Relegere(意為反覆誦讀、默想)或Religere(意為重視、小心考慮),可見他當時認為在神的敬拜上需集中注意,又需嚴肅認真。另外古羅馬神學家奧古斯丁在《論真宗教》及《論靈魂的數量》皆用過Religare,代表人、神與靈魂間的重新結合,以人神聯盟說明人與神之間的密切關係。奧古斯丁又在《訂正》及《上帝之城》中使用Re-eligere來表示人在信仰上的重新抉擇及決斷,人需要靠重新考慮和選擇與神修好。故Religio一詞在拉丁語的原意應為人對神聖的信仰、義務和崇拜,以及神人之間的結合修好。由此可見,Religio與近代西方宗教概念有雷同卻不等同。原創

現狀

宗教宗教

中國是個多宗教的國家。中國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現有各種宗教信徒1億多人,宗教活動場所8.5萬餘處,宗教教職人員約30萬人,宗教團體3000多個。宗教團體還辦有培養宗教教職人員的宗教院校74所。

在中國,全國性的宗教團體有中國佛教協會,中國道教協會,中國伊斯蘭教協會,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中國天主教主教團,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中國基督教協會等。

佛教歷史及中國佛教的主要派別——佛教在中國已有二千年歷史。現在中國有佛教寺院1.3萬餘座,出家僧尼約20萬人,其中藏語系佛教的喇嘛、尼姑約12萬人,活佛1700餘人,寺院3000餘座;巴利語系佛教的比丘、長老近萬人,寺院1600餘座。

中國道教歷史及其主要派別——道教發源於中國,已有1700多年歷史。中國現有道教宮觀1500餘座,乾道、坤道2.5萬餘人。

伊斯蘭教歷史及中國伊斯蘭教的歷史——伊斯蘭教於公元七世紀傳入中國。伊斯蘭教為中國回、維吾爾等10個少數民族中的民眾信仰。有2000多萬人信奉伊斯蘭教,現有清真寺3萬餘座,伊瑪目、阿訇4萬餘人。

天主教歷史及中國天主教的歷史——天主教自公元七世紀起幾度傳入中國,1840年鴉片戰爭後大規模傳入。中國現有天主教徒約500萬人,教職人員約4000人,教堂、會所4600餘座。

基督教歷史及中國基督教的歷史——基督教(新教)於公元十九世紀初傳入中國,並在鴉片戰爭後大規模傳入。中國現有基督徒約1600萬人,教牧傳道人員1.8萬餘人,教堂1.2萬餘座,簡易活動場所(聚會點)2.5萬餘處。

列舉

世界上主要的宗教有:

儒教

儒教又稱“孔教”“聖教”。先秦被稱為道教,以“儒家思想”為最高信仰。後為和崇尚黃老列莊等道家思想的道教區分,從南北朝開始叫做儒教又被稱作聖教,跟佛教、道教並稱為三教。“儒教是中華民族土生土長的宗教”,儒教是禮樂文明的代表,上古宗教的直接繼承者。
“儒教是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宗教,凡是生活在中國這塊古老土地上的各民族,包括漢族以外的少數民族,如北方的遼、金、元,西夏及清,歷代王朝都以儒教為國教,孔子為教主(這是孔子生前沒有料到的,正如老子被道教奉為教主沒有被老子料到一樣)。……儒教利用政教結合的優勢得以成為國教,儒教的神權與皇權融為一體,不可分割。”
儒教又稱孔教、聖教。“儒教”一詞首先出現於《史記》,其《遊俠列傳》道:“魯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俠聞”。到了漢代末年,儒者蔡邕就正式使用作為名詞的儒教:“太尉公承夙緒,世篤儒教,以《歐陽尚書》、《京氏易》誨受四方。學者自遠而至,蓋逾三千。”
魏晉時代,“儒教”這個概念逐漸流行開來。隋唐以後,就成為指稱由古代聖帝明王開創和不斷改進的、由孔子加以綜合創新的、在漢代被國家立為國教的宗教。儒教近而易見,故宗之者眾焉。道意遠而難識,故達之者寡焉。道者,萬殊之源也。儒者,大淳之流也。三皇以往,道治也。帝王以來,儒教也。”
孔子以後不久,戰國時代早期的思想家墨翟曾稱儒教為“道教”,因為儒者們奉行著自認為正確的“道”。漢代末年,一部中國佛教著作《牟子理惑論》中,也稱孔子的教為“道”教。直到晉代,皇帝在徵召儒者到朝廷服務的詔書中,仍然稱儒教為“道”教。古代中國人把儒教又叫做“聖教”。“禮有等差,君臣不雜,爰自近代,聖教漸虧”。
是以孔子為先師,聖人神道設教,“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倡導王道德治、尊王攘夷和上下秩序的國家宗教。儒教以十三經為經典,以古代官僚機構為組織,以天壇、宗廟、孔廟、泰山為祭祀場所,以郊祀、祀祖、祭社稷、雩祀、釋奠禮、五祀為祭祀儀式。民國初年以來康有為的孔教運動倡導儒教和國家官僚組織分離,按基督教模式允許人人祭天,允許人人祭孔,因為“自共和以來,教化衰息,紀綱掃蕩,道挨凌夷,法守集壞,禮俗變易,蓋自羲軒堯舜禹湯文武周孔之道化,一旦而盡,人心風俗之害,五千年未有斯極。”
革命人士主張不再尊儒,而康有為、陳煥章等人成立孔教會,呼籲將孔教定為“國教”,並得到大總統袁世凱的支持。儒家與儒教有本質區別,儒教不能代表中國傳統的思想學派,它只是以神道設教。由於中國傳統文化五千年未曾中斷,儒教思想與儒家學說在數千年的演變和發展中也未曾中斷。清時被扭曲。
由於在東漢形成了“儒教國家”,“儒教的國教化”得以完成。“儒教國家”形成的指標應包括四點:1.作為正統思想的儒教體制的形成;2.儒教一尊體制的確立;3.儒教滲透到中央及地方官僚階層並為他們所接受;4.儒教統治的形成。在這四個指標中,第一個和第四個指標是在章帝時期舉行的白虎觀會議上確立的;第二和第三個指標,則是在東漢初期就已經確立的。
換言之,東漢時期“儒教國家”的形成可以從章帝時期的白虎觀會議上找到答案。“儒教國家”通過重新解釋其所依據的經義來適應時代的變化,皇帝由儒教得到其支配正統性,並利用具有儒教教養的文人官僚和與他們同樣出身的在地勢力來進行統治,這種傳統中國固有的國家支配體制,一直延續至道教、佛教隆盛之後。東漢“儒教國家”的支配體制與儒教的關係,是傳統中國國家支配的理念基礎。

道教

三清祖師三清祖師
道教是中國本土教派之一,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東漢末年出現大量道教組織,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祖天師張道陵正式創立教團組織,距今已有1900年歷史。道教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將道教對“道”之信仰人格化體現。道士是道教的神職人員,全國現有住觀道士3萬餘人。宮觀是道教徒活動的場所,全國現登記開放的宮觀有2千餘座。
道教與中華民族同呼吸、共命運,道教的歷史與中國歷史緊密相連。
道教是發源於古代本土中國春秋戰國的方仙道,它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
在古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現代世界的也積極發展。道家雖然從戰國時代即為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為道德哲學家神化了。直到漢朝後期才有教團產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師道奉老子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時道教宗教形式逐漸完善。唐代尊封老子為大道元闕聖祖太上玄元皇帝。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萬物的本原。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教是與儒學和佛教一起的一種占據著主導地位的理論學說和尋求有關實踐練成神仙的方法。
學術界所說的道教,它是指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承襲了方仙道、黃老道和民間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太上老君為教主,並以老子的《道德經》等為修經典,追求修煉成為神仙的一種中國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五種,服食仙藥,外丹等,鍊氣與導引,內丹修煉,並藉由道教科儀與本身法術修為等儀式來功德成仙,常見後來的神仙多為內丹修煉和功德成神者與道術的修練者。

佛教

佛像佛像
佛典上總講:中國有大乘根器,是佛法歸處。象雄文化是佛教的起源,現今,藏區以及印度、尼泊爾、布丹、蒙古國、俄羅斯等地區仍然有很多象雄文明中產生的宗教文化的遺蹟和寺廟、僧侶,從藏區到世界各地有很多的人信奉象雄文化中的古象雄佛法。中國古象雄文化是世界佛教的起源。
佛教自創立以來,就在古印度廣泛傳播,總的說來,佛教在印度的發展主要分為四個時期,這四個時期分別是原始佛教時期、部派佛教時期、大乘佛教時期、密宗佛教時期。
佛教自創立以來,就在古印度廣泛傳播。與婆羅門教艱澀的教義相比,釋迦牟尼的說法不立文字,簡單易懂,且他一向主張眾生平等,對於女性和奴隸也一視同仁,因此,佛教受到了社會底層百姓的歡迎。
另外,由於許多僧院接近城市,一些商人和貴族與佛教多有接觸,雖他們不能成為全職的僧人,但他們在金錢和土地方面對佛教也有所扶植,甚至於一些王國的君王也成為了佛教的信徒。
法界佛教總會,前身為中美佛教總會法界佛教總會,前身為中美佛教總會
總的說來,佛教在印度的發展主要分為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分別是原始佛教時期、部派佛教時期、大乘佛教時期、密宗佛教時期。
北傳佛教,又稱北方佛教,它是指由西北印度途經中亞地區往東傳入中國、朝鮮、日本等地的佛教,包括由尼泊爾傳人西藏、蒙古地區的佛教。由於這類佛教是由印度向北傳播,所以被稱為北傳佛教。從教義而言,北傳佛教多以大乘佛教為主,流行梵文及漢藏文經典。
南傳佛教,又稱南方佛教,是指從印度傳往斯里蘭卡、緬甸、泰國、高棉、寮國及我國雲南省傣族聚居區的佛教。由於它是從印度往南傳播,所以被稱為南傳佛教。從教義而言,南傳佛教主要為上座部佛教,流行巴利文經典。
藏傳佛教,又名藏語系佛教,俗稱喇嘛教,是指我國西藏、內蒙古等地區流行的佛教宗派,藏傳佛教屬於大乘佛教。
佛教之俗:戴佛戴菩薩戴念珠,燒香拜佛,放生,法事。
佛教之教:為爾等下地獄。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信徒一問,法師和尚就下地獄為信徒找答案。
為何如此說,人的分別心本就是地獄,法師和尚為世人解惑,就要動用他的分別心,就因你一問生出種種思考。
整部佛經為何如此繁瑣,因佛經多講修行的岔路,甘為世人下地獄,甘為我等分別岔路因何岔。(同於基督教耶穌擔負眾人之罪)
佛教之宗:放下分別心,放下我執
與其他宗教相較,佛教之教義哲學與實踐法門所呈現者較符合合理性之要求,而最足以顯示出佛教的宗教意義之合理性者為‘法’(梵dharma,巴dhamma),包括三大要素:
(一)因(梵hetu,巴同),符合因果或緣起關係之合理性。
(二)德(梵gun!a,巴同),符合正見善惡之倫理性。
(三)教(梵s/a^sana,巴sa^sana),符合信仰上自利利他之宗教性。如此可謂涵蓋人類生命知(因)、情(德)、意(教)等三大方面。而就整體言之,佛教乃廣義之人間學,以完成人格、覺悟成佛為理想,故欲成為完人者,必須提升其知、情、意三大層面至最高理想;八正道、六波羅蜜等佛教修行項目,即為達成此最高理想之根本途徑。
質疑:如果說象雄文化就是佛教的起源的話,那么印度及尼泊爾地區的初始佛教六大派別在佛教的地位中又是什麼呢?此外佛教是在松贊乾布迎娶大唐的文成公主和尼泊爾的尺尊公主後才得以傳入,在此之前的藏地文化及信仰並非佛教文化,那么之前的宗教文化又是什麼?具備什麼特色呢?更多的信息還有待於史學家及宗教學家的考證。

基督教

基督教是一種信仰一神和天國的宗教,發源於中東以色列地區。在人類發展史上,基督教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中世紀的歐洲地區)。近代以來,雖然經歷了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的衝擊,基督教仍然具有廣泛的影響,在歐美地區被普遍信仰。
基督徒相信人類具有原罪,而耶穌作為神(天主或稱上帝)唯一的兒子(聖子),通過犧牲自己為人類的救主(彌賽亞,即基督)。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佛教並列為當今三大世界性宗教,提倡的是上帝的愛,救贖人類的罪和靈魂體。
基督教現有下列宗派:
天主教(分為方濟各會、多明我會、本篤會、奧斯定會、克呂尼修會等修道會和各地教區,統一效忠羅馬教廷和天主教教皇,是基督宗教中最大的教會。)
東正教(分為舊禮儀派、杜霍波爾派、司科蒲奇派、莫洛閣尼耶派、末世論派、英諾肯提乙派)
新教(路德宗、改革宗、安立甘宗、長老會、衛斯理宗、公理宗、浸禮宗)
科普特教會
基督教科學派
基督復臨派
耶和華見證人
摩門教
普救派
一位論派
中國基督教派(真耶穌教會、三自教會、地方教會、中國天主教愛國會)
基督教之俗:沒有實物的崇拜,對宗教的信仰存在心裡。每周周日有此信仰的人聚在一起,聽牧師講聖經,分享神的道。
基督教之教:教即是宗,但多用比喻所寫,多數教父只念原文,不敢解釋比喻之意象。
為何用比喻?因人之文字歷經時代變遷,文字的引申義是會有本義截然相反。試舉例:“小姐”一詞,民國前是高貴的象徵,民國後是卑賤的代名詞。然而,比喻雖難解卻不因文字變遷而變遷。
解讀聖經,不應忠於原文,而應忠於原喻。文字是人的,它是屬世俗的,喻確是“上帝”的,屬靈的。
基督教之宗:分別善惡樹(人的神經系統產生的認知分別)為人之原罪。認罪交託。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與佛教、基督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中國舊稱大食法、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回回教門等。截止到2009年底,世界人口約68億人口中,穆斯林總人數是15.7億,分布在204個國家和地區,占全世界的23%。
伊斯蘭(al-Islam)系阿拉伯語音譯,公元七世紀由麥加人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上首先興起,原意為“順從”、“和平”,又譯作伊斯倆目,指順從和信仰創造宇宙的獨一無二的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兩世的和平與安寧。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統稱為“穆斯林”(Muslim,意為“順從者”與伊斯蘭“Islam”是同一個詞根)。7世紀初興起於阿拉伯半島,由麥加的古萊什部族人穆罕默德(約570~632,阿拉伯文儆)所復興。
公元七世紀至十七世紀,在伊斯蘭的名義下,曾經建立了倭馬亞王朝、阿拔斯、法蒂瑪、印度德里蘇丹國家、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封建王朝。經過一千多年的歷史滄桑,這些盛極一時的封建王朝都已成了歷史陳跡。但是作為世界性宗教的“伊斯蘭”卻始終沒有隕落。起初,伊斯蘭作為一個民族的宗教,接著作為一個封建帝國的精神源泉,然後又作為一種宗教、文化和政治的力量,一種人們生活的方式,在世界範圍內不斷地發展著,乃至成為21世紀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
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蘭教世界的國家遍布亞、非兩個大洲,總體算來也有大約五十個。此外,在各大洲很多國家裡都有信仰伊斯蘭教的人民(穆斯林)。這些國家包括一些西方國家諸如英、美、俄、法、德等國家。

起源

宗教宗教畫

宗教源於準宗教現象,產生於原始宗教以前,為現今卯知人類意識活動最早的形態之一,有一定程度的宗教因素,但當無超自然體的概念,對於客體尚未神化、無敬拜求告之念,一切全靠幻想,認為某些行動可影響某些現象或事物,如法術巫術、針刺木刻人形、佩戴玉石等。

石器時代洞穴壁畫的野獸圖像遍布被利器刺傷之痕跡,多認為是行法術以增加狩獵命中率。而尼安德特人、山頂洞人等的墓葬中,都發現屍骨上撒滿紅粉及砂石,可能是以血色物行法術,以求死者死後安穩或再生。當宗教及神靈觀念形成,巫術法術多成為宗教的附屬行動。研究宗教起源的學科為宗教人類學(Anthropologyofreligion),主要理論為萬物有靈論、前萬物有靈論、巫術論、原始一神論、功能論、神話結構學說及語言疾病學說,前四者屬進化論學派,後三者屬文化圈學派。

萬物有靈論

宗教宗教
萬物有靈論由英國考古學家泰勒(EdwardBurnettTylor)提出,認為原始人在形成宗教前先有「萬物有靈」之概念,人在對影子、倒影、回聲、呼吸、睡眠中覺得人的物質身體之內有一種非物質的東西,使人具有生命,而當中以夢境的感受影響最大,當這種未知的東西離開身體時,身體便喪失活動能力,呼吸也停止,泰勒稱這種未知的東西為Anima。原始人推齲一切生長或活動之東西,甚如日月皆有Anima,然而近代宗教學家認為原始人未具這種抽象的推理能力,也未發現任何考古實證。

前萬物有靈論

前萬物有靈論又稱物活論,是馬雷特對萬物有靈論的修正,他認為原始人在產生「萬物有靈」之概念之時,先具備一種概念,就是認為整個世界是活的,故世界每件東西也是活的,並非以各物皆具有自己的獨立靈魂為前提,然而也未發現任何考古實證。

巫術論

巫術論由弗雷澤提出,他認為人類精神是由巫術發展到宗教再到科學。巫術是一種準宗教現象。原始人認為巫術可控制自然,原因不外乎是接觸律或相似律,即認為取得某東西的一部分作法可影響該物之全部,又或認為對該物之相似物作法可影響該物,但當人類不相信這種虛擬力量時,則轉移為對超自然存在物的撫慰和慈悲。

語言疾病學說

宗教宗教
語言疾病學說(adiseaseoflanguage)由德國哲學家馬克思•繆勒(MaxMüller)提出,他認為古代印歐語言抽象辭彙少,當中某些概念性辭彙必須賦予人格化的聯繫,否則就無法運用。諸神最初只是自然現象的名字,後來從辭彙中人格化,造成實在感,神話由此誕生。這樣,引起敬畏的對象逐漸被語言所掩蓋,並由於隱喻行為而最終與直接的知覺相分離。

原始一神論

原始一神論由施米特提出,他本是天主教教士組織成員會會員,認為在最古老的文化中普遍有最上神的存在,可見於北美極地民族、俾格米人及澳洲東南土著,故一神論才是人類最古老的宗教,至上神的形象是來自神的最初啟示,往後的宗教發展呈退化趨勢,被諸神論及鬼靈精怪所掩蓋。

功能論

功能論最先由英國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所提出,亦為一系列之後的功能學派理論的總稱,他認為宗教儀式和巫術行為等是為滿足個體的心理需要,減緩生活壓力,提供積極的生活態度以面對生死考驗,也保護部落的傳統和價值觀,這些功能主要分為生物性、精神性及規範性三方面。

神話結構學說

神話結構學說由法國人類學家利瓦伊史陀提出,他認為世界上不同的地方的原始人類的心靈皆有共同結構,皆欲解釋世界上的事,這種共相是發展出一套又一套神話的原動力。

生滅過程

第一,宗教現象是一個歷史範疇的課題,考古學證實,宗教不是與人類社會歷史相伴而生的,其也就必然只是一個階段性的社會現象。因此,當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時,人類不再需要宗教的作用和功能,宗教就會消失。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人類先民的圖騰信仰,圖騰對於人類先民組成的部落來講,這是非常神聖的東西,現在成為遺蹟了,只有藝術家和歷史學家對圖騰感興趣。
第二,從民族發展角度來看,不是世界所有民族都有宗教信仰,有宗教信仰的民族也不都是讓宗教信仰成為主流社會意識。比如中華文明就被認為是缺乏宗教基因的文明,宗教一直不占主流意識。實際上,在中國的帝王術上,宗教是手段不是目的,孔子就說過"神道設教",意思是老百姓願意信就信去,只要把握好限度就行了。在這樣的民族中,宗教也不會永遠存在的。
第三,從宗教發展歷史來看,宗教總的趨勢是兩個方向:一個是方向是全世界政教分離原則,宗教脫離對人類社會的控制,其逐漸成為一種純精神的東西;一個方向是世俗化,也就是宗教的某些東西變為習俗,可宗教的特徵逐漸減弱。
第四,人的精神需求是變化的,人還是在不斷發展的,從古猿到人是一個過程,即使發展到人這個階段以後不會停止,而人的發展必然包括人的意識和精神的發展,而宗教一旦提出一個信仰目標就不能變了,一個不變的東西是不會永遠滿足發展著的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
社會學總結,宗教在人類社會的存在是有條件的,也是一個階段性的東西,這是毫無疑義的,而宗教消失的條件就是上述四個方面的發展和變化,馬克思主義哲學表明隨著時代邁進,科學精神及理性智慧的不斷深化,宗教也一定會消失。

闡釋

宗教理智論
宗教清真寺

反教者觀點以羅素詞鋒最為突出,首先,他認為如果萬物都有起因,那上帝也應不例外,而宗教所說的第一起因根本是無邏輯可言。第二他認為科學帶有某程度的隨機性,今天我們得知量子力學、混沌理論也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測性,這表明自然法則很可能非出自決定一切的上帝之手,而僅僅是不斷變化的科學的暫時結論。另外,他又認為神學家充滿了人擇原理的不合理期望,神學家認為世界之所以是這個樣子,是為了讓人們生存,這種比方無疑等於說人長出高高的鼻子是為了架眼鏡的道理一樣,將結果變為原因,羅素認為人類的出現只是自然進化的一個產物,如果上帝是創造者,為何創造了法西斯黨或這么多恐怖主義?他又認為,如果是非標準取決於上帝的話,那上帝本身就不應該有至善性可言,如果相信上帝是至善,那么就不得不承認是非標準由上帝以外的東西去下判斷,這種兩難,亦令有神論者為之結舌。

斯溫伯恩是著名的理性論護教者,他主要從“為什麼存在最著遍的自然定律”著手,他強調很多人忽略宇宙一開始不存在,或一直處於混沌狀態的可能都是非常大的,因此這種高度秩序的宇宙是令人驚訝的、超出科學的,而這並非由於科學落後未能解釋,而是科學的本質必終於某種終極的自然定律及物質結構。這種“終極」的其中一個可能解釋是一神論,因為在一神論中上帝肯定有能力做到這點,秩序性除令宇宙更美好外,還可讓人控制自然,改變自然以生存。進化論觀點在這個問題中是不可能優於設計論的,因為我們不免要問到進化這種法則到底是從何而來呢?這令我們要么不作解釋,要么從假設中作出解釋,即以一神論假設作出合理解釋。

對於以上兩種從科學、理性去解釋宗教的理性論(對立論及相關論),蒂利希認為太多人把宗教看成是一種只有低級證據而依賴宗教權威的知識,但他必須釐清宗教與科學有著本質上的分別(分離論),用科學去反教或護教皆是無謂的,因為兩者所尋求的真理在不同的意域,理應分而治之,科學只可與另一科學相爭,宗教也只可與另一宗教相爭。他認為諸如量子力學測不準理論一推出,馬上就有人用來證明創世論、神跡說、自由說是可笑的。爭執得最烈的進化論,反對者只拘泥於聖經的字面意義,把創世抽述科學化,歪曲信仰。

宗教宗教
宗教情感論

宗教情感論旨在表明宗教的本質意義非體現於理智的活動和成果,是一種直覺「無限者」、「神聖者」而生之絕對、無條件的依存感。施萊爾馬赫認為以科學理性或道德倫理去批判宗教是膚淺的,科學講求勾勒世界的實在性,以同相、規律性去推演事實的必然性,而道德則從人自己出發,發展出一種責任體系,靠終極權威下命令認為什麼該做不該做。宗教有自己一套,總的來說,宗教是「絕對的依存感」。透過直覺有限的活動,對我們面對那些不可見的、永恆的滿懷崇敬,一旦直覺宇宙,則認識自己之渺小而感謙卑,從而喚起「對無限的情感」。奧托指出宗教經典以大量辭彙描述神性,當轉達之概念越明確令人越傾向對宗教作出理性認定,然而宗教是「無理性的」(thenon-rational)(注意意思並非「非理性」theirrational)。我們只借用辭彙來斷定主體的屬性,然而這無限的主體又是不能單靠它們來領會的,他指出這最高的被直覺者--「神聖者」--必須排除任何道德因素,這個「神秘者」令人產生「畏懼感」、「崇高感」及「活力感」。

宗教宗教
情感論甫一推出即受到邏輯上的質疑,施萊爾馬赫暗指沒有情感的宗教體驗是談不上信仰、宗教,換言之宗教情感可證明信仰。可是別忘記如果宗教是「無理性」的,為什麼宗教情感可以以因果邏輯去證明信仰?一旦承認這種證明,即承認宗教包含理智成分,它就必受理智論批判。雖然奧托表明宗教體驗只能看作是「解畫的一種代替物」去接近宗教,是描述終極時人類以表意符號硬堆出來的最接近語言,但這亦無可避免表示當中有某些概念是能夠描述宗教經驗的。當代學者更有研究指出情感需依賴於認識或概念,當中有理性的元素,而非情感論者提出之「無理性」。另一宗教學家潘能伯格批評情感論者將宗教淪為個人經驗,宗教只是各人自己對無限情感的主觀,而這種主觀卻沒有任何約束力。宗教意志論

宗教意志論起於帕斯卡,由詹姆斯承之。總括來說,信仰輪不到我們用理智去選擇信與不信,而是分析風險作出賭注,可用「信仰的賭注」這五字來作結。前提是信仰上帝是一項「真正的抉擇」,詹姆斯對真正的抉擇定義為「有生命力的、不可迴避的、有重大價值的」,在目前我們正反兩方皆各有論據,在可見將來也不見得有人能完全支持或推翻神存在的命題,因此我們並不可委身理智而猶豫不決,因避免謬誤而喪失好處,而這也大有可能令上帝不悅,而信與不信可看成是人生一場重大的賭注,如果相信有上帝的存在,賭贏了可獲得一切,若賭輸了也不會失去什麼,然而若不信有上帝的存在,賭贏了只是情感上的勝利,而賭輸卻將失去來生的盼望。

關於意志論的觀點,羅素批評意志論為「功利、主觀」,第一,詹姆斯只一廂情願認為信仰宗教可得到永生盼望,可是在這命題上他沒有去證實過,有可能信神反而要下地獄也說不定。另外,對虔誠的宗教徒來說,神是確切存在的,就如歷史上有過毛澤東這樣的一個人,正統的宗教徒會認為「我信上帝,故我有福」,而非詹姆斯所說的「如果信上帝,你就會幸福」。意志論將宗教的超越感、神聖抹掉、要求絕對委身的教徒變為功利的現代商人,只會令人變得只信好處,不探真實。原創

立場

宗教宗教

由於信息發達、宗教自由,加上社會經濟再非自給自足,全球一體化實行,地球村逐漸形成。宗教間的對話不只是自我生存、宣揚正道的需要,也是免卻災難衝突的方法,無論是教會間、還是各宗教間,越來越多人提出要站出來對話,當中各宗教有其自我立場,分別為排他論、多元論及兼併論。

排他論

排他論者主張眾多宗教中只有一種是絕對真實的,其餘的皆為謬誤,排他論者在真理問題上有一種絕對化的觀點,而這也是宗教的本性,如果某宗教不是唯一的真理,那么它就不值得信仰,事實上任何一個教徒只要它表示對自己的宗教忠心,就自然產生了一種內在的排他性。排他論是一神論宗教的正統立場,它們只認為自己的神才是真神,只有委身於該宗教才可得到拯救,其它的宗教被冠以異端之號。

基督新教是典型的排他論宗教,但反排他論者駁斥基督教提倡「普世拯救」。因此這就成了一個兩難的問題。另外,基督教強調「信者得救」,反排他論者認為這只是一種狹隘的拯救觀,這並非至善至美的神該有的,宗教學者希克甚至批評「這樣的上帝我把它視為魔鬼!

多元論

宗教宗教
多元論者主張世界各大信仰雖十分不同,但這只是我們稱之為神或上帝在生活中同等有效的理解、體驗和回響方式。希克認為各宗教就像「瞎子摸象」的道理,我們不能斷定那一種宗教才是真的,因為真相很可能永沒法被完全證實,各宗教只是「不同的燈,相同的光」。

然而反多元論者認為這根本破壞了宗教的本質,如果承認其它宗教也是對的,那各宗教教義、聖典就欠缺了獨一性。瞎子摸象非共享一終極實體的不同面,而是全都錯了,尾巴怎么也不可能代表象!除非有人能說出整個象的實體,否則各宗教站出來對話,只是一對瞎子亂說,與其說全部都有理,不如說全部都錯。另外,反多元論者認為要求基督教與佛教徒談話,又要與不可知論者、無神論者取得共識是不切實際的,這只是一大堆盲人亂說一通,與象的形態越來越遠。

兼併論

兼併論站在排他論與多元論之間,它一方面認為上帝只得一個,卻又把其它宗教看成是「合法的宗教」,神給予各宗教救贖的啟示,只是其它宗教在接受神的恩典時夾雜著因文化差異而出現的偏差,他們所表達的並不如某一宗教般正統,其它宗教只是一些「無名的教徒」,他們接受了部分正確卻部分錯誤的觀念,正統的教徒就是要去糾正他們。

反兼併論者認為這種論調將兼併論放在一個很不利的位置,因為若其它宗教接受啟示並不完善也可得到神恩典救贖,那為什麼還要說服他們信正統宗教?而「無名的教徒」更是放諸四海皆準的說話,既然大家都有神的恩典,那一種宗教才是真正的宗教?那一種才是無名的宗教?這種隱含的排他性也使得兼併論者兩頭不討好。原創

影響

宗教宗教

宗教在世界上各個國家和民族中都存在。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哪個國家沒有宗教。而且世界上有宗教信仰者的數量絕對多於無宗教信仰者。

宗教與政治的關係很複雜,宗教信仰會影響法律。宗教也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上層建築的一部分。在歷史上,宗教常常被統治階層用來作為統治人民的精神工具。另一方面,宗教也常常被反抗者用來作為反抗壓迫的工具。

現代在許多國家,公民都有宗教信仰自由,即有信教的自由,也有不信教的自由,有信這種教的自由,也有信那種教的自由,它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之一。中世紀時,世界上有許多國家都採取政教合一的制度,國家政權與宗教合而為一,宗教首領就是國家首腦,直接掌握國家政權;設立單一的宗教成為國教,教規就是國法,公民必須信奉和遵守,公民沒有信仰其它宗教或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否則會被認為是“異教徒”而遭到迫害。但在古代中國,由於儒家思想的影響,允許公民有信仰其它宗教的自由,但各種其它宗教必須納入儒家倫理的框架中。

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認為,當社會發展到共產主義,宗教將會消失。原創

特點

宗教宗教

在50年代初期,中國共產黨對宗教情況作了科學分析,提出了中國宗教具有“五性”的基本特點,即:民眾性、民族性、國際性、複雜性、長期性,這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國情相結合的科學概括,是中國共產黨正確處理問題、制定宗教工作方針政策的重要理論依據。

民眾性

中國有多種宗教並存,每種宗教都擁有相當多的信教民眾。對於大多數民眾信仰某一種宗教的民族來說,隨著民族人口增加,信教民眾人數也將相應增加。周恩來說過:“中國的宗教徒有幾千萬,如果加上在家裡信教而不到寺廟去的就更多,差不多有1億了。”可見,在中國總人口中,儘管信仰宗教的人所占比重不大,但絕對數字不小,具有一定的民眾性,從某種意義上說,如何正確對待宗教信仰問題,就是正確對待信教民眾的問題。

民族性

主要是指佛教伊斯蘭教在許多民族中有著廣泛的信仰。全國有16個少數民族中的大部分或一部分信仰藏語系佛教或巴利語系佛教,有10個少數民族大多數民眾信仰伊斯蘭教。宗教對這些少數民族的生產生活和社會活動的各個方面有著深刻的影響。民族與宗教是兩個不同的範疇,但在一些少數民族中,宗教問題往往又與民族問題交織在一起。同時,在民族壓迫制度存在的時代,宗教也曾作為這些民族反抗民族壓迫的旗幟和團結本民族的紐帶。新中國成立以後,隨著剝削制度和剝削階級的消滅,宗教這種旗幟和紐帶作用,已經消失。但它的傳統影響仍存在,同民族問題常常交織在一起,互相影響。如果宗教問題處理不妥當,就會直接影響到民族的團結、國家的統一和邊防的鞏固。因此,在處理宗教問題時,要著眼於民族的發展和進步,著眼於把各民族的信教民眾和不信教民眾緊密地團結起來,共同致力於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

國際性

中國的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國傳入的,這些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在國際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許多國家和地區有著眾多的信徒,其中有的宗教在一些國家中被奉為國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宗教方面的對外交往不斷發展,特別是中國實行對外開放後,宗教方面的國際交往日益增多,這有利於團結世界上愛好和平進步的力量,開展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鬥爭,有利於開展經濟、科技和文化交流,加快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同時,國外敵對勢力也會利用宗教進行滲透,作為對我國推行“和平演變”戰略的一個重要手段。這是時刻要警惕的。  

複雜性

宗教是由共同的信仰、宗教感情、宗教道德、宗教儀式、宗教組織等諸多要素構成的,它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現象。宗教在人們之間起著一種紐帶作用,把他們聯繫在一起,形成一種勢力,同時宗教又與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有著密切聯繫,互相影響、呈現出複雜的狀況。宗教的複雜性,還在於國內仍然存在一定範圍的階級鬥爭和複雜的國際環境,必然要影響到宗教。因此,宗教不僅是一種思想信仰,還涉及到社會政治問題、民眾關係、民族關係和國際關係。

長期性

中國共產黨人認為,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歷史現象,它的存在有其深刻的社會根源和認識根源。在中國社會主義社會中,隨著剝削制度和剝削階級的消滅,宗教存在的階級根源已經基本消失。但是宗教還有得以存在的社會根源和認識根源。宗教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有著較強的適應性。同時,當今世界是一個日益開放的國際社會,中國宗教的存在不可能不受到外國宗教的影響,因此,中國的宗教不僅會長期存在,而且還將按照自身的規律和恃點,繼續對社會發生一定的影響。對此,必須要有充分的、清醒的認識,那種認為隨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經濟文化在一定程度的發展,宗教就會很快消亡的想法,是不現實的,也是非常有害的。

性質

宗教宗教

世界上有兩種類型的客觀存在,一是事實關係類客觀存在,二是價值關係類客觀存在。人分別通過兩種方式來認識這兩種客觀存在:科學與宗教。科學是關於事實關係的學問,其本質是以嚴謹而精確的邏輯形式把各種社會規律和自然規律系統地聯繫起來,並使其理論化、現實化、形象化。宗教是關於價值關係的學問,其本質就是以虛幻的邏輯形式把各種社會規律和自然規律系統地聯繫起來,並使其理論化、現實化、形象化。

生產力發展水平低下的社會裡,人們對於事實關係的認識是零散的、模糊的、直觀的、反邏輯的和主觀的,此時的科學缺乏理論性、精確性、抽象性、邏輯性和客觀性。人們對於價值關係的認識也是如此,宗教就是匯集人類對於價值關係認識的主要成果所產生的理論體系,在其表現形式上具有高度的零散性、模糊性、虛幻性和反邏輯性,但它反映的社會事物的價值關係及其運動變化規律卻是相對深刻、相對抽象的,宗教所表現出的零散性、模糊性、虛幻性和反邏輯性與科學所表現出的系統性、精確性和現實性和邏輯性之間的矛盾與衝突是微小的,可以忽略不計的,此時,科學與宗教是相互促進、平行發展的。在人類發展的早期,科學是從宗教理論中分化出來的:首先,從宗教學中分離出哲學,再從哲學中分離出物理和化學,然後再分離出眾多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語言、文字、繪畫舞蹈詩歌音樂等,往往通過宗教的形式進行了廣泛的傳播,有力地促進了科學的發展;許多宗教人員同時也是文學藝術與科學技術的發明者和創造者。

到了現代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人們對於事實關係和價值關係的認識越來越趨於系統化、精確化和客觀化,宗教所表現出的零散性、模糊性、虛幻性和反邏輯性與科學的系統性、精確性和現實性和邏輯性形成越來越鮮明的對比,形成了越來越巨大的矛盾與衝突,此時的宗教信條已經不能作為人們確定其人生信仰的理論依據,無法適應人的精神需要,否則將會產生越來越巨大的社會危害。

總之,在人類的早期宗教孕育和哺育著科學的發展,是科學的母親。到了現代社會,宗教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科學的對立力量,又反過來阻礙著科學的發展。原創

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宗教情感是一種特殊的、神聖的、神秘的情感,既沒有歷史的、社會的源頭,也沒有現實的價值根源,它的產生完全來自於人的天賦,是一種神秘的、虛幻的情感。另一種觀點認為,宗教情感來源於信徒某些特殊的稱之為“宗教經驗”的心理體驗,通常產生於人的幻覺,是信徒經過長期的願望期待、觀念強化、道德修養、行持修煉(如道教的坐忘、止念,佛教的禪定、誦經,印度的瑜珈術等)、藥物使用以及接受催眠術後,人的意識長時間、高強度地集中於一點或一個觀念時出現精神疲勞和心理混亂的結果,這種觀點雖然承認了宗教情感的歷史源頭,但沒有發現其現實的價值根源。

宗教情感來源於客觀存在,是對特殊價值事物的主觀反映。從表面上看,宗教情感所指向的對象是神靈,而神靈是人間不存在的、純粹虛構的東西,但這並不表明宗教情感所反映的客觀內容也是純粹虛構的東西。事實上,神靈在本質上就是各種自然力量和社會力量的化身,神靈的意志在本質上就是各種自然規律和社會法則的具體體現,神靈的行為方式在本質上就是各種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表現方式,神靈對於人的行為所要求的禁忌在本質上就是各種自然力量和社會力量對於人的行為所形成的限制,神靈的審判、約束和懲罰在本質上就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審判、約束和懲罰。當人朦朧地感覺到某種自然力量或社會力量的作用而又不知道這種力量產生的內在機理時,只能想像是神靈的力量。由此可見,雖然宗教情感所指的對象(上帝、真主、諸神等)是虛構的,但它所反映的客觀內容是社會現實的價值關係,上帝、真主、諸神等只是作為社會利益的替身而存在,只是統治階級的利益在其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原創

表現

宗教宗教

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之間的聯繫是複雜多樣的,在此基礎上所產生的宗教情感也是複雜多樣的,其中最典型的有六類:

1、對神靈權威的敬畏感。它是自然力量和社會力量的約束性在人的心目中所產生的反映,它使人自覺不自覺為自己或他人設定各種行為禁忌,並使自己和他人嚴格在自然規律和社會法則所限制的範圍內活動。

2、對神靈萬能的驚異感。它是自然力量和社會力量的強大性在人的心目中所產生的反映,它是人對巨大的自然力量、壯觀的自然景象、神秘的自然變化、複雜的社會現象所產生的驚奇與迷惑,它使人自覺地、積極地聽從服從自然規律和社會法則的安排。

3、對神靈存在的依賴感。它是人對於自然和社會的依賴性在人的心目中所產生的反映,使人能夠積極地維護自然的生態平衡,自覺地、積極地把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或公眾利益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以增強個人對於社會的凝聚力。

4、對神靈審判的罪惡感。它是自然法則、社會法律和社會道德規範對於人的行為活動的決定性在人的心目中所產生的反映,使人自覺地用自然法則、社會法律和社會道德規範來檢查自己的錯誤,懺悔自己的惡行,忍受社會的壓迫,從而自覺地服從社會利益的需要。

5、對神靈交往的神秘感和期待感,它是自然力量和社會力量對於人的融合性在人的心目中所產生的反映,它使人自覺不自覺把自己融入大自然、回歸大自然,人本身屬於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任何行為歸根結底是自然物質的複雜運動形式,人的最初出發地是自然界,最終歸宿地也必然是自然界。

6、對宗教理想的虔誠感,它是人生的價值目的性在人的心目中所產生的反映,它使人的一切行為自覺不自覺地服務於人生的最終價值目的,宗教理想的核心是與神靈合一,靈魂得救,永享天國之樂,這些唯心主義的內容實際上蘊含著唯物主義的本質,由於宗教理想集中了宗教的精髓,體現了宗教信徒的根本追求,因而對教徒的誘惑力最大,最能激發他們強烈情感犧牲精神,許多宗教狂熱往往都是在實現或保衛宗教理想的名義下興起的。原創

功能

宗教宗教

宗教的“原罪論”有助於預先設定負向情感,從而提高人對於痛苦、挫折與災難的心理承受能力;“功名虛無論”有助於降低人對於功名的情感強度,從而緩衝人與人之間的利益衝突;“因果報應論”既有助於提高人對於他人惡行的情感忍受能力,還有助於提高人對於自己丑惡事物的情感節制能力;“生死輪迴論”有利於降低人對於死亡的恐懼感,使人能夠坦然地面對死亡,從而降低人在死亡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負價值;“天堂地獄論”有助於人樹立對死後虛擬正價值的向望和對虛擬負價值的恐懼,從而協調和解決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之間的矛盾;“神靈意志論”有利於人平衡功利心態,解釋人生痛苦,尋找精神寄託。

作用

宗教宗教

宗教在不同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分別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1、宗教通常發源於下層民眾,是他們擺脫苦難、對抗統治、尋求精神寄託的一種“出路”,但到後來逐漸演變為統治階級用以煽動宗教狂熱、奴化下層民眾、神化統治政權的工具。

2、宗教最初包容著大量的科學文化藝術內容,並對其發展和傳播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科學的發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門又一門科學不斷從宗教理論中誕生和分化出來的歷史。但是,隨著科學的進一步發展,宗教對於科學的容納能力越來越差,宗教的虛假外殼越來越暴露其致命的弱點,宗教逐漸蛻化成為科學技術發展的破壞性力量。

3、宗教在統一社會意志、增強社會凝聚力、協調社會關係、降低社會內耗、穩定社會秩序等方面往往起著其它政治力量所難以替代的作用。原創

文化區

宗教也和其他文化現象一樣,可以劃分為形式文化區與機能文化區。

形式文化區

形式文化區多半根據各個宗教,教派來劃分其在世界、地區或國家內的分布範圍。民族的和部落的宗教往往與信奉該宗教的民族和部落的分布相一致,而世界性的宗教雖然也是由民族性宗教發展而來的,但其轉變為世界性宗教,突破本民族的範圍而向其他民族傳播,其分布也突破了該民族的範圍而走向世界。這類分布區的現狀是其歷史變遷的遺蹟。例如,佛教早期在印度信仰的人較多,可是隨著印度教的興盛與伊斯蘭教的傳入,佛教在印度走向衰落,目前僅有信徒300—400萬人,他們與印度總人口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印度獨立後,佛教在那裡又有明顯的發展。據報導,由於“賤民”要求改變其社會地位,於是放棄印度教而改信佛教,因而信佛教的人數成倍的增長。

在一些國家有的居民由多民族成分構成,有的對宗教採取自由政策,而各宗教與教派又能自由傳播,因而各種宗教和教派的分布呈錯綜複雜的態勢。例如在美國新教占優勢。在新教中,浸信會在南部各州占優勢;路德宗在明尼蘇達,北達科他、威斯康星等州占重要地位。摩門教集中在猶他州及附近的幾個州。信奉天主教的是墨西哥、加拿大等國的移民及過去法國移民的後裔。他們在美國西南和東北各州,以及路易斯安那州。以上是按信教人數劃分的文化區。如果按其信仰程度來劃分形式文化區,在新教中,則在南方,密執安州西北部與鹽湖城周圍地區屬於比較保守的,信仰程度高,教派少的地區。這種形式文化區正如其他類型文化區一樣,其邊界是模糊的,不明顯的。

機能文化區

宗教宗教

有些宗教的機能文化區表現得十分明顯。信仰某種宗教的教徒在各地的社區必然以某種形式進行相互聯繫,這種相互聯繫在各宗教中的表現有很大差別。在某些宗教中,各社區在管理上是高度自治,在經濟上是自籌自足的,其彼此相互聯繫只是限於少量的合作與共同的信念。在某些宗教中,可以說是具有嚴格等級的宗教,它們有高度的地域等級系統,在各地域內的信徒按住所劃分出各地的管理組織。還有些宗教,則把自籌自足的經濟與地域空間的集中管理結合起來。

基督教中,高度發達的空間等級系統的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羅馬天主教會,它將分布世界各地的教徒組成不同等級的管理單位,最後則向羅馬的教皇負責。天主教的地域組織的基本單位是教區,每個教區有主教進行管理。世界上的教區數目有幾千個。教區之內可再分為堂區,每個堂區由神甫主持管理工作。幾個教區組成教省,它由該教省中的一位主教負責,也稱為大主教。其機構稱為主教轄區,一般位於該主教區中的最大城市。大主教的地位在教皇之下,教皇是羅馬天主教會的首腦,也是羅馬主教區的大主教,他對教義的見解被認為是正確的。

教區和主教區面積的大小與人口的多少在世界各地各不相同。其中受歷史的因素影響較突出。在西歐南歐,人口比較密集,大多數人信奉天主教,因此教區的密度比較高。這裡的標準教區可能只有幾平方英里和約千人。這裡教區的大小以每個教徒能步行到教堂參加宗教活動為限度。可是,在拉丁美洲則是另一種情況。許多教區可能人口多達5000人,其範圍有幾百平方英里。在拉丁美洲,教區分布比較稀的一種原因是該地人口密度比歐洲低,另一種原因是由歷史條件造成的,初建時教徒太貧窮,無力維持更多的教堂。教會也隨著天主教的教徒人數分布上的變化改變其地域組織的數目。在天主教教徒人數增長的地區,而教區與主教區少時,則新的教區的地域組織就會適當增加。如美國主教區數目就由90個增到146個。可是,在法國義大利的鄉村地區,由於教徒人數的下降,教區和主教區就改組、合併。有的地方,由於國家邊界的改變和行政區界線的變化等原因,教區組織也要發生變化。

在宗教機能文化區中,有些宗教組織則屬於地方性自治宗教。在世界性三大宗教中,伊斯蘭教是高度地方性的自治宗教,它既沒有宗教等級組織,也沒有正式的地域組織。雖然清真寺是公眾進行儀式的地方,可是清真寺的教長只召集信徒進行祈禱,每個男子除有權參加儀式外,也可單獨進行祈禱。在沒有等級宗教組織的情況下,伊斯蘭教唯一的正式地域組織就是由於宗教地域與世俗國家相對應。某些重要的伊斯蘭國家中也有伊斯蘭組織的管理人員,他們屬於正規官員的一部分。這些管理人員關心的是對宗教法的解釋與對福利計畫的管理

節日

宗教的節日與環境條件的變化有著密切的聯繫。例如,猶太人所居住的地中海沿岸地區,其農業的生產活動受地中海氣候影響很深。穀物在秋季種植,他們對秋冬降雨是否充分十分關心,所以他們的新年與贖罪日全在秋天。猶太教的其他三個節日,如住棚節(慶祝一年最後的收穫)、逾越節(在春季,農民奉獻新收割的第一批穀物,牧民在牛產仔時奉上一個小牛仔。同時,也慶祝其離開埃及。)、五旬節(慶祝穀物收割結束)也都選擇在不違農時的合適時期。

在世界性宗教中,由於各地的自然條件不同,正式節日有的已改變其原來與環境的聯繫。 例如,基督教中的復活節在不同地區,賦予不同的含意。在南歐,復活節是愉快收穫的時節;在北歐,復活節與農民經過嚴冬,期望新的一年種植的春季來臨相結合在一起。在地中海以外地區的基督教徒,則沒有放在秋季以慶祝收穫的節日。美國加拿大感恩節為基督教徒填補這個空缺。在南半球,那裡的基督教的節日則與環境缺乏聯繫,他們的復活節是在秋天,而聖誕節則在夏天。

宗教百科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於社會意識形態。

世界三大宗教

名稱產生時間傳承地域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天主教(Roman Catholicism)、新教(Protestant churchs)、東正教(Easten Orthodoxy)、基督教馬龍派等等統稱基督教。一世紀上半葉成於亞洲的西部。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基督教是以信仰耶穌基督為救主的宗教。
伊斯蘭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中國舊稱大食法、大食教度、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等。伊斯蘭系阿拉伯語音譯,原意為“順從”、“和平”,指順從和信仰宇宙獨一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兩世的和平與安寧。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統稱為“穆斯林”(Muslim,意為“順從者”)。產生時間為6世紀,7世紀初興起於阿拉伯半島由麥加人穆罕默德(約570~632)所創傳。主要傳播於亞洲、非洲,以西亞、北非、中亞、南亞次大陸和東南亞最為盛行。它的經典是《古蘭經》
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之一。佛教創始人為喬達摩·悉達多。佛教是佛陀的教育,而不是拜佛的宗教,佛教非宗教,非哲學,講佛教是宗教只是一種通俗的方便說而已,創始於公元前6世紀的古印度,後來傳入亞洲其他地區,東漢時自西向東傳入中國,現在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大家最重視的佛經是《華嚴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