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

羅漢

羅漢,是阿羅漢的簡稱,梵音譯(Arhat)。含有殺賊、無生、應供等義。殺賊是殺盡煩惱之賊,無生是解脫生死不受後有,應供是應受天上人間的供養。是偉大的佛陀得法弟—子修證最高的果位。羅漢者皆身心六根清淨,無明煩惱已斷(殺賊)。已了脫生死,證入涅盤(無生)。堪受諸人天尊敬供養(應供)。於壽命未盡前,仍住世間梵行少欲,戒德清淨,隨緣教化度眾。

基本信息

簡介

羅漢羅漢
羅漢,阿羅漢的簡稱,梵名(Arhat)。最早是從印度傳入中國的。意譯上有三層解釋:一說可以幫人除去生活中一切煩惱;二說可以接受天地間人天供養;三說可以幫人不再受輪迴之苦。即殺賊、應供、無生,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證最高的果位。羅漢者皆身心六根清淨,無明煩惱已斷(殺賊)。已了脫生死,證入涅盤(無生)。堪受諸人天尊敬供養(應供)。於壽命未盡前,仍住世間梵行少欲,戒德清淨,隨緣教化度眾。
相傳羅漢本為佛教小乘追求的終極目標,但是在佛祖釋迦牟尼的規勸和鼓勵下,所有羅漢們紛紛回小向大,“往世不涅”,幫助維護大乘佛教,於是在大乘佛教里羅漢們也有了他們新的地位和作為。

地位

阿羅漢,即自覺者,在大乘佛教中羅漢低於,菩薩,為第三等,而在小乘佛教中羅漢則是修行所能達到的最高果位。
佛教認為,獲得羅漢這一果位即斷盡一切煩惱,應受天人的供應,不再生死輪迴。

釋義

阿羅漢,梵語arhat,巴利語arahant。為聲聞四果之一,如來十號之一。又作阿盧漢、阿羅訶、阿囉呵、阿黎呵、遏囉曷帝。略稱羅漢、囉呵。意譯應、應供、應真、殺賊、不生、無生、無學、真人。指斷盡三界見、思之惑,證得盡智,而堪受世間大供養之聖者。此果位通於大、小二乘,然一般皆作狹義之解釋,專指小乘佛教中所得之最高果位而言。若廣義言之,則泛指大、小乘佛教中之最高果位。
據成唯識論卷三載,阿羅漢通攝三乘之無學果位,故為佛之異名,亦即如來十號之一。另據俱舍論卷二十四舉出,阿羅漢乃聲聞四果(四沙門果)之一,為小乘之極果。可分為二種,即:(一)阿羅漢向,指尚在修行階段,而趨向於阿羅漢果者。(二)阿羅漢果,指斷盡一切煩惱,得盡智而受世間大供養之聖者。證入此果位者,四智圓融無礙而無法可學,故稱無學、無學果、無學位;若再完成無學正見乃至無學正定之八聖道,以及無學解脫、無學正智等十種無漏法,則稱為十無學支
關於阿羅漢之語義,據大智度論卷三、大乘義章卷十七本、翻譯名義集卷一、卷二等舉出殺賊、不生、應供三義,稱為阿羅漢三義,為自古以來最常見之說。即:(一)殺賊,賊,指見、思之惑。阿羅漢能斷除三界見、思之惑,故稱殺賊。(二)不生,即無生。阿羅漢證入涅盤,而不復受生於三界中,故稱不生。(三)應供,阿羅漢得漏盡,斷除一切煩惱,應受人天之供養,故稱應供。梵語arhan,為梵語arhat(阿羅漢)之單數主格,意譯受供養、受尊敬,故上述三義中,以應供一義較為適切。此外,慧遠於大乘義章卷二十末亦以應化一切眾生、斷盡諸惑等四義解釋阿羅漢。又善見律毗婆沙卷四則舉出打壞三界車輻、遠離一切惡業、無覆藏等五種阿羅漢之釋義。

分類

另就阿羅漢之種類而論,聲聞四果中之阿羅漢,依其根性利鈍之差別,可分為六種。據雜阿毗曇心論卷五、俱舍論卷二十五等所舉,即:(一)退法阿羅漢,又作退相阿羅漢,指遭遇小惡緣即容易退失所得之果位者。(二)思法阿羅漢,又作死相阿羅漢,指由於憂懼退失果位而思自害者。(三)護法阿羅漢,又作守相阿羅漢,指能守護而不致退失果位者。(四)安住法阿羅漢,又作住相阿羅漢,指不退亦不進,而安住於果位者。(五)堪達法阿羅漢,又作可進相阿羅漢,指能迅速精進,而達於不動法者。(六)不動法阿羅漢,又作不壞相阿羅漢,指永不退失所得之法者。
上述六種阿羅漢中,前五種為鈍根者,故得時解脫或時愛心解脫,而後者系屬利根者,故得不時解脫或不動心解脫。詳言之,倘若能遇善因緣而得入定之解脫,稱為時解脫;隨時可入定,而無須等待某種特定因緣之解脫,稱為不時解脫。又善護自己所得之阿羅漢果,並解脫煩惱者,稱為時愛心解脫;不再由於煩惱而退失果位之解脫者,稱為不動心解脫。此外,不動法阿羅漢以其利根之形成,又分為兩種,即:(一)本來生就不動種性者,稱為不退法阿羅漢、不退相阿羅漢。(二)由精進修行而達不動法者,稱為不動法阿羅漢。此二者合上述之五者共為七種阿羅漢。若再加緣覺、佛,則總稱九種阿羅漢,又稱為九無學。
另據中阿含經卷三十、成實論卷一等所舉,以慧解脫、俱解脫取代緣覺、佛,而形成另一種九無學。其中,藉智慧力以解脫煩惱之阿羅漢,稱為慧解脫阿羅漢。若得滅盡定,而於心、智慧兩方面悉皆解脫之阿羅漢,則稱俱解脫阿羅漢。此二者再加無疑解脫阿羅漢(在俱解脫中通達一切文義,而得四無礙解者),則成三種阿羅漢。

歷史

羅漢清乾 隆賈全《十六羅漢圖》一景
在中國寺院中常有十六羅漢十八羅漢五百羅漢。在唐代〔法住記〕載,謂佛陀臨涅盤時,囑付十六大阿羅漢,自延壽量,常住世間,游化說法,作眾生福田,故佛寺叢林里常雕塑羅漢像,供養者眾。十八羅漢乃世人於十六羅漢外另加降龍、伏虎二羅漢。而五百羅漢,通常是指佛陀在世時常隨教化的大比丘眾五百阿羅漢,或佛陀涅盤後,結集佛教經典的五百阿羅漢。
五代時高僧貫休大師,所繪的十六羅漢像姿態不拘,形骨奇特,胡貌梵相,曲盡其志,為羅漢畫像中之名作。

羅漢像因無經典儀軌依據,會隨各代的藝術家來創作表現。通常是剃髮出家的比丘形像,身著僧衣,簡樸清淨,姿態不拘,隨意自在,反映現實中清修梵行,睿智安祥的高僧德性。

據法住記所載,十六尊羅漢承佛敕命,永住世間守護正法,即:

(一)賓頭盧跋羅墮闍、(二)迦諾迦伐蹉、(三)迦諾迦跋厘墮闍、(四)蘇頻陀、(五)諾矩羅、(六)跋陀羅、(七)迦理迦、(八)伐闍羅弗多羅、(九)戍博迦、(十)半托迦、(十一)羅怙羅、(十二)那伽犀那、(十三)因揭陀、(十四)伐那婆斯、(十五)阿氏多、(十六)注荼半托迦
十六羅漢為禪宗寺院主要之造像,呈清高脫俗,優閒自在姿態。十六羅漢之畫像,尤以五代貫休之十六羅漢圖與北宋之十六羅漢圖(今藏於日本清涼寺)均為膾炙人口之作。此外,盛傳於世間之十八羅漢圖,即於十六羅漢加繪達磨多羅尊者與布袋和尚,或加繪降龍、伏虎二尊者。

與佛、菩薩的區別

菩薩

是梵文音譯“菩提薩埵的簡稱。其“菩提”漢譯是“覺悟”,“薩埵”漢譯是“眾生”,或“有情”(一切有感情的動物),全譯應是:“覺有情”,“道眾生”,“覺悟的眾生”之意。根據這個詞意,中國古代翻譯的佛經中,還把菩薩譯為“開士大士聖士法臣”等名稱。如把觀音菩薩稱為“觀音大士”,把普賢菩薩稱為“普賢聖士”。
在佛教初創的小乘時期,僅把釋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無成佛的悉達多王子稱為菩薩。大乘佛教創立後,根據“人人具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理論,把凡是立下宏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都都稱之為菩薩。後來這個名稱更加擴大化、世俗化,人們把那些精通佛法,德高望眾的寺院高僧和在家居士也稱作菩薩。菩薩的任務是將所有輪迴中的眾生度化成佛。

佛陀(Buddha)一辭的略稱,古時也寫成浮屠或浮圖。英文是Buddha。佛陀的意思是“覺者(覺悟的人)”。“佛陀”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佛教給它加了三種涵義:①正覺對一切法的性質相狀,無增無減地、如實地覺了;②等覺或遍覺不僅自覺,即自己覺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覺他,即使別人覺悟;③圓覺或無上覺自覺覺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達到最高的、最圓滿的境地,所以佛也叫無上正等正覺。
“佛”這一個字,有體、有用。從它的本體上說是“智慧”,從它的作用上來講是“覺悟”。就體上講,智有三種:第一、“一切智”:用現代哲學的名詞來講,就是正確的了解宇宙的本體;這樣的智慧,在佛法里稱為“一切智”。第二、“道種智”:種是指種種繁多的現象,宇宙之間的現象,種類無量無邊,這許許多多的現象,怎么產生的?從哪裡來的?現象、過程如何?後來結果如何?能夠正確明了宇宙萬象的智慧,叫做“道種智”。第三、“一切種智”:就是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究竟圓滿的明了,沒有一絲毫的迷惑,也沒有一絲毫的差誤,這樣的智慧,叫做“一切種智”。釋迦牟尼佛,具足這三種智。由這個智慧起作用,當然,對於整個宇宙人生的真相,得到完全正確的了解。
智慧起用就是大覺。佛在經上給我們說“覺”也有三類:第一、是自己覺悟了這是自覺。第二、是能夠幫助別人覺悟,這叫做覺他。第三、是圓滿的覺悟。
因此,“佛”之一字,包含整個宇宙人生的本體、現象、作用,凡是能覺察、證悟這種真理的人,就是佛陀。

十八羅漢

羅漢十八羅漢 石雕作品
十八羅漢(或稱十八阿羅漢、十八尊者)是釋迦牟尼佛的得道弟子。原為十六羅漢,但中國民間增加了兩位羅漢,成為十八羅漢。首十六羅漢的名字早有佛經所載,但最後兩位羅漢仍存不同說法。十八羅漢之說盛行於中國漢地。

十八羅漢是由十六羅漢演變而成。據師子國慶友尊者《法住記》所載,佛陀臨涅盤時,所囑咐到世間弘揚佛法、利益眾生的是十六羅漢。《法住記》也記載了十六羅漢的姓名。至於演變為十八羅漢的原因來源很多,其中一說指古代中國人認為“9”為吉祥數字,到唐朝以後才在十六羅漢加了兩個尊者,湊成了十八羅漢。另一說推測,後人可能是將慶友尊者與玄奘也成為羅漢。流存至今的最後兩位羅漢,出現原因和身份說法很多,已難以考證。

十八羅漢最後兩位羅漢之厘定,現時仍沒有什麼經典的根據。一般推斷十八羅漢之出現時期,乃根據最早提及十八羅畫像的文獻《東坡文集》和相關畫像。據《東坡文集》描述,北宋蘇軾曾得一幅前蜀簡州金水張玄畫的“十八羅漢圖”,因而題了十八首贊《十八大阿羅漢頌》,但沒有列出十八羅漢的名字。第二次描述見於《東坡文集》續集十,蘇軾於清遠峽寶林寺見貫休畫的“十八阿羅漢圖”,再作詩題贊《自海南過清遠峽寶林寺敬贊禪月所畫十八大阿羅漢》且標出了羅漢名字。蘇軾所記的第十七和第十八羅漢,分別是慶友尊者(《法住記》作者)和賓頭盧尊者(十六羅漢之一——賓度羅跋羅惰闍的重複)。按蘇軾所見的繪畫作品推斷,畫家所處的唐末至五代十國時期,已出現了十八羅漢之說。

宋代元代後,十八羅漢之說已廣泛流行於中國民間,連中國古典神魔小說《西遊記》也出現「十八羅漢斗悟空」的故事。不過,宋代志盤撰《佛祖統記》認為,賓頭盧尊者為重複充數;慶友尊者是《法住記》作者,故排除了兩者。《佛祖統記》指,以正當名份受佛陀囑咐的最後兩位羅漢應該是,迦葉尊者和君徒缽嘆尊者。清朝的《秘殿珠林續編》中,乾隆題頌最後兩位羅漢:降龍羅漢是迦葉尊者、伏虎羅漢是彌勒尊者,並由章嘉呼圖克圖所考定。

藏傳佛教主要是講十六羅漢,但在一些地區也有十八羅漢的說法,相傳是從中土傳入的,最後兩位指的是:達磨多羅(法增)居士和布袋和尚。

大迦葉尊者

羅漢大迦葉尊者 敦煌 唐代(復原)
迦葉又稱摩訶迦葉,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出生於摩揭陀國王舍城近郊之婆羅門家。尊者於釋尊成道後第三年皈依為佛弟子,精進修行很快即證入阿羅漢境地。
迦葉尊者,人格清高,常行頭陀嚴謹修行。故稱「頭陀第一」。深受釋尊敬重信賴,曾受佛陀分予半座禮遇。於釋尊涅盤後,他領導著佛教僧團於王舍城,召集五百阿羅漢(聖弟子),由阿難尊者誦出經文,優婆離誦出律典,完成佛教第一次經典結集,對佛教貢獻極大。
相傳迦葉尊者傳法阿難尊者,後來隱身入定於雞足山中,等待彌勒佛降世時,將轉交釋尊衣缽給彌勒佛,並協助弘法教化方行入涅盤。迦葉尊者為禪宗第一祖,「拈花微笑」的典故,至今傳誦不絕。在中國佛寺造像中,迦葉尊者和阿難尊者常安奉在釋尊像的身旁,成為「一佛二弟子」的莊嚴道場。迦葉尊者形象大多為年長的比丘形象,呈現出歷盡滄桑、嚴謹堅毅的求道風骨註:

註:頭陀,意指修治身心,捨棄對食、衣、住等貪慾。一般稱頭陀行者為苦行僧。十二頭陀行:(1)在阿蘭若處,離世人居處而住於安靜之所。(2)常行乞食。(3)次第食乞,乞食時不分貧富之家,而沿門托缽。(4)受一食法,一日一食。(5)節量食,指不過食,及缽中只受一團飯。(6)中後不得飲漿。(7)著弊衲衣,穿著廢棄布所作之襤褸衣。(8)但三衣外,無多餘之衣。(9)冢間住,住於墓地。(10)樹下止。(11)露地坐,坐於露天之地。(12)但坐不臥,即常坐。至後世,頭陀行則轉為巡歷山野而能耐艱苦之行腳修行之意或特指乞食之行者而言。

拈華微笑:指釋尊拈花示眾,迦葉尊者因了悟而破顏微笑之典故。相傳有一次釋尊在靈鷲山為眾弟子說法,有大梵天王獻金色波羅花,以表敬意。釋尊默然不言,拈起金色波羅花向大眾示意,在場眾弟子俱不知釋尊用意,百思不解默然之際,唯獨大迦葉尊者破顏微笑。
於是釋尊當眾宣言:「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這樣迦葉尊者就成了與釋尊心心相印的傳法弟子。

阿難尊者

羅漢阿難尊者 敦煌唐代(復原)
阿難全稱阿難陀。意為慶喜,系釋尊的堂弟。他聰慧博學善記憶,年青出家後二十餘年間為佛陀之常隨侍者。對佛陀所說佛法多能朗朗記誦,故譽為「多聞第一」。阿難尊者天生容貌端正,面如滿月,眉目俊秀,行儀清淨,雖已出家卻常有婦女對他心儀好感,然尊者志操堅定,勤修梵行,終能廣結佛緣度化眾生。
阿難尊者,忙於僧團寺務,於佛陀生前未能開悟,佛陀涅盤時悲而慟哭;後受大迦葉尊者教誡,發憤用功而開悟。於首次結集經典會中,被指為誦出經文者,對於佛法經典之傳持,功績極大。尊者溫和善良,佛陀之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欲入教團,尊者即再三請求佛陀終蒙許可,故對比丘尼教團之成立功勞至巨。

佛陀傳法予摩訶迦葉尊者,迦葉尊者再傳法予阿難尊者,故阿難尊者為付法藏之第二祖。在中國的佛教造像中,阿難尊者通常雕塑成五官俊秀、行儀端詳的年青比丘。與迦葉尊者一起脅侍在佛陀兩旁。

維摩詰居士

羅漢維摩詰居士像 臨宋代畫
維摩詰又稱毘摩羅詰,意為無垢稱、淨名。為佛陀之在家弟子,是古印度毘舍離城的長者,他精通大乘佛教義理,修為高遠,雖在俗塵,家境富有,婢僕成群,生活豪華,但經常出入尋常百姓、青樓酒肆,都是為教化眾生而行的方便。
據維摩經載,彼嘗稱病,但云其病是「以眾生病,是故我病」,待佛陀請文殊菩薩及諸佛弟子前往問疾探訪。在維摩詰居士的丈室里,文殊菩薩和維摩居士,以種種問答,敷演大乘佛教義理。文殊菩薩和維摩詰居士的智慧博學、無礙辯才,令佛弟子們等讚嘆崇敬。
在中國維摩詰居士像,常表現為睿智博學的長者,頭戴帽,身穿漢式袍服,左手執扇,目光炯炯有神,正視前方的文殊菩薩。維摩詰之居室方廣一丈,身旁常有天女、化菩薩和弟子等。

天王護法

羅漢持國天王守護東方
護世四王:又名四大天王,原是印度古代神話中的神將,後來佛教把他們作為護法天王。相傳四大天王住在須彌山腰上,他們各自率領神將眷屬,守護四方天下。持國天王守護東方弗提婆洲;增長天王守護南方閻浮提洲;廣目天王守護西方具耶尼洲;多聞天王守護北方郁單越洲。在中國民間,又稱為「四大金剛」,並傳說他們各司風、調、雨、順之責。在中國佛教寺院大多有「天王殿」,供奉四大天王像,來保護寺院護持佛法。四大天王有誓,言:若有國王恭敬三寶,供養法師,躬迎說法,專念聽受,以此因緣,我等與諸眷屬必亦來聞,護法護國,令王及國民,一切具足,安穩無患。

中國唐代時,天王像常出現在佛、弟子、菩薩像之最外側,天王像往往是多尊造像不可或缺的題材。在唐代敦煌石窟的天王像,身軀魁武,氣度飽滿,頭束髮髻,橫眉瞪眼、口開似吼狀,一幅威風凜凜的氣勢,一手叉腰,一手握拳,兩腳橫跨在地神(夜叉)上。地神形態敦實,肌肉健壯,趴伏在天王腳下轉身作掙扎狀,表情憨趣。

飛天

羅漢北魏 飛天 麥積山石雕
飛於空中,以歌舞香花等供養諸佛菩薩之天人。自古以來印度即盛行飛天之傳說,故於各大佛教遺蹟中,飛天之壁畫、壁雕不乏其例。飛天歡喜讚嘆佛事,飛行於虛空。身披天衣彩帶、瓔珞,手持樂器、香花、珠寶等來供養佛、菩薩,並聽聞佛法,莊嚴佛國淨土。

中國的飛天常以少女來表現,面帶微笑,身姿輕盈曼妙以天衣彩帶飛揚,象徵自由自在,是真善美的展現。在中國雲岡、龍門石窟都有雕刻飛天,而更多學音樂、舞蹈者都想去敦煌看飛天。飛天可以滿足人們對飛翔的渴望,人的心靈法喜充滿時亦如同飛天般的自在喜悅,所以中國飛天融合了宗教意境之美。
圖中飛天曼妙的身段,手持鮮花、樂器翩翩飛來,前往供養諸佛菩薩,聽聞妙法,飄帶迎風飛揚,體態優美的在空中起舞。

宗教百科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於社會意識形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