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本篤會是天主教隱修會之一,一譯本尼狄克派,529年由貴族出身的義大利人本篤所創。他手訂會規,規定會士不可婚娶,不可有私財,一切服從長上,稱此為"發三願"。本篤會會士每日必須按時進經堂誦經,詠唱"大日課",餘暇時從事各種勞動。會規要求祈禱不忘工作,視遊手好閒為罪惡。後來該會規成為天主教修會制度的範本。
529年,本篤會在義大利中部卡西諾山的羅馬神廟舊址建造第一座修院,至今仍為西歐著名修院。會士們除完成日常的靈修活動外,還謄抄古籍及從事宗教藝術與教育事業,對保存歐洲古代文化遺產有一定作用。該會傳統尤重教會音樂,特別擅長詠唱相傳為格列高利一世創作的格列高利頌調,今法國、比利時和義大利等國的本篤會修院仍保持這一傳統。當時入會者除平民外,也有貴族,會士中出現過不少聖徒和學者。
9世紀後,許多修院會規鬆弛。10世紀時,法國克呂尼修院首先發起改革運動,稱"重修本篤會"。11世紀初在法國第戎附近的西多曠野又有西多會產生,在法國夏特勒山聖徒勃羅諾創辦有加都西會。15-16世紀時,因會士到殖民地傳教,該會的隱修性質逐漸消失。
修道生活
修道
本篤會的修道生活就是基督徒的生活,也是初
期教會基督徒所表達的生活方式,為福音作證的生活,一千五百年來,本篤會的團體還存在著,多少本篤會士成功的度了這種生活。這樣,我們可向世界宣布,這種生活是有效的,也是有意義的,本篤會是可以找到天主及天主旨意的一種生活方式。本篤會神修是以基督為中心,在聖神領導下的基督徒團體,具體來說,便是在一部會規、一位會父及會士組成的修道團體。它的最大特色,是在團體中的修行成長、顧全身心靈三方面均衡發展,與動靜合宜具有韻律性的生活。為了使每人在身心靈三方面都得到培育,本篤把一天的時間分為祈禱、讀書與工作,三者並重,而且相互有關。簡單而論,本篤會的時間就是天主的工程。例如以祈禱的精神讀書,在工作中反覆玩味在祈禱與讀書時所獲得的靈感或知識,使它成為成長的助力,常常以樸實單純、悔改謙虛的態度進入祈禱,無論團體祈禱或個人祈禱都要如此。
聖本篤沒有教導祈禱的步驟,但他的指示是清楚的,以純真的心靈、痛悔的眼淚時常祈禱,就像耶穌對撒瑪黎雅婦人所說的:“以心神以真理去朝拜他”。在默念聖書中個人聆聽天主的聖言,默默的與主相遇,享受天恩的沐浴。對於我們來說,有時候我們祈禱並不是為了與主相遇,更多的是在走形式,而並非真心的去祈禱,只是不得以而為之。我認為祈禱並不是非用一些固定的經文不可,祈禱是與天主來對話,而不是為了說給人聽,但我並不是反對公共的祈禱,而是說應在祈禱時全心的投入,真真切切地與主交談,誠誠懇懇的與主對話,除去那些虛偽的形式,保留一顆真誠的心。正如聖本篤的教導,祈禱沒有固定的步驟,最重要的是用心。若只有固定的形式就很容易形式化,失去祈禱的真意,而且也不易養成祈禱的習慣,當獨處的時候就不知怎樣祈禱了。
工作
本篤會士除了祈禱外還有被分配的個人工作,他們視團體生活的需要和個人能力而分工,有些人力氣大,就去挖地種菜,有些人會某種手藝、技巧,就作些手工
,所有人都輪流進入廚房工作。不過工作時間沈浸在祈禱的氛圍內。有人說:「隱修生活如同一曲音樂、一首詩,有它的秩序,有它的節奏。」本篤會的特點就是給團體生活賦予一個秩序。有固定的時間舉行禮儀、誦讀聖書、工作。所以我們說:本篤會的全部時間就是一個祈禱,在祈禱的氣氛之下造成和諧的團體生活。這樣的生活是一種幸福,一種讓人嚮往的生活。其實仔細想想,我們和生活與他們的生活竟是這樣的相似:他們有祈禱,我們也有;他們有閱讀,我們有學習;他們有勞動,我們有體育及業餘勞動。但有唯一的不同就是:我們的這些生活缺少祈禱的氛圍,如同一道美味可口的菜沒有放鹽,食之無味。為什麼我們不在工作的時候也作為一種祈禱呢?那樣我們的生活也將是幸福的。其實有時候不是我們不想這樣,只是很多時候忽略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沒有把祈禱作為我們生活的重點,沒有把主耶穌作為我們生活的中心。我們往往只注重外在的追求,卻忘記了真正應該做的事,真是捨本逐末,荒唐!
修身養性
本篤是一位十分明智的導師,他不教如何作祈禱,只要求敬畏之心。“會規”靈修的最大後果就是喜樂,本篤會洋溢喜樂與和平,是大家熟知的,也是“會規”中不斷提出的。本篤會的神修境界是以一顆真誠的心,懷著痛悔的眼淚,在生活中表達出愛基督在萬有之上,並意識到主的國度臨在著,以禮、以敬顯出對主的希望及擁有基督的平安,並歸光榮於天主。
本篤會的生活就是我們學習的典範,是我們追求目標,在我們的生活中應注入本篤的靈修精神,用祈禱的心來面對每一天,以基督的精神生活每一刻,讓我們的生活已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們內生活。
女修道院
簡介
米斯泰爾的本篤會聖約翰女修道院位於里斯格里斯河流域中心,是卡洛林王朝時期極具基督教革新運動特徵的修道院之一,修道院內的壁畫和羅馬時期的水彩繪畫,展示了瑞士的宗教藝術,堪稱瑞士最偉大的藝術傑作。1983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本篤會是天主教隱修會之一,公元529年由貴族出身的義大利人本篤所創。他親手訂立會規,規定會士不可婚娶,不可有私財,一切要服從長上,稱此為發三願。本篤會會士必須每日按時進經堂誦經,詠唱大日課,餘暇時則從事各種勞動。會規要求祈禱不能
脫離工作,視遊手好閒為罪惡。後來該會規成為天主教修會制度的範本。公元529年,本篤會在義大利中部卡西諾山的羅馬神廟舊址建造第一座修道院,至今仍為西歐著名修道院。會士們除完成日常的靈修活動外,還謄抄古籍及進行其他宗教活動等。
本篤會創始人聖本篤(公元480―547年),於529年創立聖本篤會。關於聖本篤的德行和事跡曾有人用對話的形式記述下來,從中可以看出聖本篤對靈修和道德方面的卓越見解。本篤自小就形成了世界觀;待到成年,無論處於什麼樣的環境,他始終沒有沉溺於聲色中。在世時他的生活本可以盡情享樂,但他看破紅塵,把繁華世界視之若糞土。
歷史和現狀
聖本篤出身於義大利努西亞省的一個名門家庭,父母派他去羅馬學習文學,然而他目睹許多同窗誤入歧途。一踏上社會,他就擔心虛浮的社交會使自己徹底墜入地獄。
所以毅然止步而退,放棄文學,離別家園,捨棄財產,開始尋覓修道之路,自此以後,聖本篤便大智若愚地隱居了。
米斯泰爾的本篤會聖約翰女修道院內壁畫的保存得益於聖誕節的卡片活動。這些壁畫是於9世紀在米斯泰爾的聖約翰修道院繪製的。該修道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註冊的世界文化遺產。這些舉世無雙的壁畫之所以得以保存還要歸功於米斯泰爾處於瑞士東南部的偏僻地理位置,那兒的人們都講羅馬尼亞語,這是第四種國家語言。為了將來的子孫後代,很有必要保存這些壁畫,並對它們進行重修。
由於瑞士聯邦有補助金,所以卡片活動會獲得雙倍收益。格里森州靠近瑞士邊境,路更窄,山更高,城鎮更小,數量也少。通往義大利的邊境城鎮則被圍牆完全圈住,只有一輛小轎車那么寬的街道上布滿了鵝卵石。米斯泰爾的聖約翰修道院建於公元8世紀,直到現在還有18個修女在此修行、生活。
修道院中最令人感興趣的是在小禮拜堂中的卡洛林王朝的壁畫。其中許多壁畫已經腐爛了,但是所保存下來的壁畫中蘊藏的絕妙藝術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也是無可比擬的。裡面不允許拍照,所以只能用語言來描述它。這個偉大建築及其蘊含的文化遺蹟會使遊客產生一種奇異的古代感覺。在小禮拜堂的後面有一個墓地。遠處山上的城堡正好從後面越過義大利的邊界線。
米斯泰爾峽谷和米斯泰爾城鎮本身也是值得遊覽的。四周環繞的大山高聳入雲。瑞士人主要講羅馬尼亞語-一種地方方言。從米斯泰爾往一個很高的關口上走,就回到了義大利的高山區。在關口的最高處,遊客們偶爾會遭到暴風雪的襲擊。
修道院
被稱為"法蘭西庭院"的法國中部羅亞爾河流域一帶是最具有法國特點的地區。河流兩岸從大西洋吹來的海風帶給這個地區溫和的氣候。這裡的古城都是地地道
道的法蘭西風格。修建在羅亞爾河邊的羅亞爾本篤會修道院位於巴黎以南200公里,修建於1059年,可以容納5000人,修建後的三個世紀裡成為教民朝聖路途上的一個重要修道院和歇息處。現存的修道院主要修建於17世紀, 1840年差點兒被拆毀,從1975年開始有計畫地修復修道院內部建築,成為法國古堡遊覽中的名勝,並且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
創始人
聖本篤(Saint Benedict of Nursia,480年-547年),又譯聖本狄尼克,義大利天主教教士、聖徒,本篤會的創建者。他被譽為西方修道院制度的創立者,於1220年被封為聖徒。是天主教會重要聖人之一。教宗本篤十六世的聖號即來源於他。他經常與《元素論》作者聖安東尼奧一起供奉,侍候於聖保羅左右。左手持十字架,右手持《修院聖規》,神情悲憫,呈慈悲相。
當時的羅馬帝國政治黑暗,宗教紛爭,聖本篤便退居到一座小村莊的聖堂,潛修典籍,長達數年之久。後來他在羅馬東南蘇比亞可的一處山洞,遺世隱居了三年,祈禱勞動,克苦修身,過著隱修生活。他的聖德漸廣為人知。當時有一所修院,再三懇求他出任院長,他勉為其難上任。後來與院內過慣安逸生活的修士不和,受到他們時加逼害,他便決定離開,創立了自己的修院。其後在羅馬以南一帶,相繼創辦了十二所修院。不久,他把修院事務交由一名弟子管理,自己則尋求更深層的修道生活。
最後,聖本篤在卡西諾山拆掉了的太陽神廟處,建立了他的會院;收門徒,立修院。因他曾在山洞中體驗過極度嚴苛的埃及式苦修生活傳統,亦見過一些修道團體於縱墮落。於是約在公元五三零年寫下了他的傳世之作﹣“聖本篤會規”,成為西方教會的隱修紿祖。
聖本篤精神樸實無華,他以聖經為依據,訂定十二級謙遜神修指引,使人在清靜中默觀,透過祈禱、研讀和工作,在神修、智力和體力勞動之間居得平沖,三者相輔相成,並透過十二級謙遜,努力不懈革新自己,以臻於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公元五四七年,聖本篤在眾弟子圍繞中,主懷安息,魂歸天國,安葬於卡西諾基地。
會規原序
我兒,傾耳留心,聽恩師的訓導,自願地接受慈父的勸告,且忠誠地去踐行,昔因怠惰逆命而離棄上主,今該以辛勤順命重歸向他。我此刻的談話是給你說的,無論何人,凡放棄私意,在耶穌真君的麾下作戰者,便應拿起最堅強而最壯烈的聽命武器。首先,你從事任何善舉,該以最懇切的禱告求他玉成;如此,他已垂允認我們為他的兒女,庶不致因我們的惡行而震怒。因為我們應當利用他賦給我們的才能,時常這樣為他服務,以免他變為聖怒的父親,剝奪其兒女的繼承權,也不要因我們的罪行使他變為可怕的主子,把那些不願跟隨他享榮福的惡僕,處以永遠的極刑。我們畢竟起身了,聖經警醒我們說:“現在是我們由睡夢中醒起來的時辰了”。請睜開眼睛注視神的光照,側耳傾聽每天大聲疾呼的主音,他向我們警告說:“惟願你們今天聽他的聲音,莫使你們的心倔強”。又說:“凡有耳朵的,請聽聖神向各教會所說的話”。他說什麼?“兒子們,你們前來,聆聽我的話,讓我昭示你們敬畏上主的道”。“你們趁著還有生命之光的時候,應該行走,免得死亡的黑暗籠罩了你們”。
上主在廣大的民眾中找尋自己的工人,他這樣向他們高呼,再三說:“誰愛惜生命,羨慕享受安和的時日呢”?若你聽到了,請答說:“我”。天主要給你說:“如果你願得真實的永遠的生命,要預防你的舌說出惡言,莫讓你的口唇言談狡詐;要棄惡為善;尋求和平,一心追覓”當你們做了這些事,我的眼睛會注視你們,並張開我的耳朵聽你們的禱告;在你們哀求我之前,我會對你說:“瞧,我在這裡”。最親愛的弟兄們,有什麼比天主邀請我們的聲音更甜蜜的呢?請看,上主的仁慈,怎樣給我們指示生命之路。
所以,我們要用信德和所作的善功,束起我們的腰,隨從福音的指導,走上主的道路,這樣我們應能進他的國,親見召喚我們的主。我們如欲住在他王國的聖殿里,除非帶著善功向那裡奔跑外,是萬不能到達的。我們偕同先知詢問主說:“上主啊!誰能居住在你的篷帳?誰能住在你的聖山?”然後,弟兄們,請聽上主的答覆,他要指示我們進他篷帳的方法,說:“惟有行為正直,作事公平,心中說實話的人,不以口舌誹議他人,不危害別人,不凌辱鄰里的人”,惟有那把誘惑他的惡魔連其誘惑驅除心目視線以外,而殲滅之,又執住那甫萌的惡念,就基督而粉碎之的人,才得入篷帳。他們像這些敬畏上主的人,不矜誇自己的善功,卻深信所有的善都來自天主,而非已所能致,因此用先知的話讚頌上主在其中的工程說:“上主啊!榮譽不要歸於我們,不要歸於我們,但要歸你的名下”。又如保祿宗徒從未將自己的宣道歸功於自己,卻說:“因天主的恩寵,我成為今日的我”。又說:“誰要誇耀,當因主而誇耀”。
所以,主在福音上說:“凡聽了我這些話而實行的,就好像一個聰明人,把自己的房屋建在盤石上。水沖,風吹,襲擊那座房屋,它並不坍塌,因為基礎是在盤石上”。主給了我們這些訓示,便天天期望我們的生活符合他的聖訓。我們此生的歲月所以延長,原來為使我們革除惡習,宗徒說:“你不知道天主的這種慈愛願引你悔改嗎”?因為仁慈的主說:“我決不喜歡罪人死亡,反之,我卻喜歡罪人由他的路上歸回而得以生存”。
弟兄們,我們已經向主問明了,誰能作他篷帳的住客,也聽到了在那裡居住的人有什麼義務;倘我們履行這種義務,我們便是天國的嗣子。所以我們的身心應該準備,在神聖的服從主命下作戰;倘使我們的本性能力薄弱,有何困難,便該求主賜給聖寵,協助我們。如果我們要避免地獄的痛苦,而得永生,那就應該珍惜餘生,趁我們尚未離軀殼,還能借生命之光完成這一切事的時候,要趕快作那些永遠有益於我們的事。
為此,我們要創立一座事主學校:“在這學校里,我們希望沒有嚴厲而繁重的規定。可是,為改正惡習,為保持愛德,按理該有稍微嚴格的紀律,切勿因此沮喪,逃離得救之路,而此路的入口處必須是窄狹的。但當我們在修道生活和信德上有了進步時,我們將會心曠神怡,具有愛情的不可言傳的歡樂,在天主誡命的道路上奔跑。這樣決不致離棄他的領導,卻在隱院中遵守他的教訓,至死不變,以忍耐分擔基督的苦難,將來得以共享他的天國。
宗教百科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於社會意識形態。 |
盤點基督教各教派
基督教作為世界上第一大宗教在幾千年的歷史裡衍生出了諸多的教派,它們在某些教義上相同,但彼此也有不同,並形成不同的組織體系。但基本信仰還是得到各教派公認的。基督教的教義可歸納為兩個字--"博愛"。在耶穌眼裡,博愛分為兩個方面:愛上帝和愛人如己。耶穌曾經說過:"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的愛主你的上帝,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馬太福音》第二十一章37-40節) |
方濟各會 | 多明我會 | 本篤會 | 奧斯定會 | 克呂尼修會 | 舊禮儀派 |杜霍波爾派 | 司科蒲奇派 | 莫洛閣尼耶派 |末世論派 |英諾肯提乙派 |德宗 |革宗 |立甘宗 | 長老會 |斯理宗 |公理宗 |浸禮宗 | 科普特教會 | 基督教科學派 | 基督復臨派 | 耶和華見證人 | 摩門教 | 普救派 | 一位論派 | 真耶穌教會 | 三自教會 | 地方教會 | 中國天主教愛國會 | 拿撒勒派 | 伊便尼派 | 諾斯替派 | 卡巴拉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