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

佛說四十二章經

《佛說四十二章經》,簡稱《四十二章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經集部〉。據說是東漢迦葉摩騰、竺法蘭漢譯,一般認為是古代中國譯出的第一部佛教經典。內容是把佛所說的某一段話稱為一章,共選了四十二段話所編集而成。收在《大正藏》第十七冊。《四十二章經》論其勝義,蓋有四端:一、辭最簡馴,二、義最精富,三、臚者古真,四、傳最平易。用以上四重以觀察於佛,則佛之全體大用明。

基本信息

名目由來

“四十二章”者,一經之別目;以此經分段為義,有四十二段故。‘經’者,梵語修多羅,此雲契經,凡佛所說真理皆可曰經。經又訓為常,以所說為常法故。此經以四十二段經文,攝佛說一切因果大義,故名四十二章經。

歷史

(公元69年)的一天晚上,漢明帝做了一個夢,看到一位神仙,金色的身體像朝霞一樣閃閃發光,身上有日光環繞,飄飄蕩蕩從遠方飛來,降落在大殿前。漢明帝非常高興。第二天上朝,他把自己的夢告訴眾大臣,詢問是何方神聖。太史傅博學多才,他告訴漢明帝:我聽說西方天竺(印度)有一位得道的神,號稱佛,能夠飛身於虛空中,全身環繞著日光,君王您夢見的大概是佛。漢明帝對傅毅的話很感興趣,於是便派使者羽林郎秦景蔡愔、博士弟子王遵等13人去西域。蔡愔和秦景跋山涉水,到達了天竺國。天竺國的人聽到中國派來使者求佛經,表示歡迎。天竺有兩位沙門(就是高級僧人),一位叫攝摩騰,另一位叫竺法蘭,幫助蔡愔和秦景得到了一些佛教的義理。後來在蔡愔和秦景的邀請下決定前來中國。三年後,他們一同來到洛陽,帶回經書和佛像,開始翻譯一部分佛經,相傳是現傳的《四十二章經》。同時在首都洛陽建造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即今天的洛陽白馬寺(始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這一寺院據說是以當時馱載經書佛像的白馬而得名,而白馬寺也成為佛教的“祖庭”和“釋源”。

與漢明帝求法傳說有密切關係,因此有關本經傳譯的記載也有許多異說。本經的傳來,最早的記載是〈四十二章經序〉(《麗藏》本經首及《出三藏記集》卷六所載與《弘明集》卷一《牟子理惑論》)。經序說,後漢明帝夢金人,因遣張騫、等至大月支國寫取佛經四十二章;但不載年月。西晉·王浮撰《老子化胡經》說是永平七年(64)遣使,永平十八年(75)還(《廣弘明集》卷九《笑道論》第十四)。《歷代三寶紀》以後的記載則都說是十年還漢。根據這些記載,本經的初傳當在西元64年至75年之間。

作品原文

經文經文

世尊(1)成道已(2),

作是思惟(3):離欲寂靜(4),是最為勝(5)。住大禪定(6),降諸魔道(7)。於鹿野苑中(8),轉四諦法輪(9),度憍陳

如等五人而證道果。復有比丘所說諸疑(10),求佛進止(11)。世尊教敕,一一開悟(12)。合掌敬諾(13),而順尊敕(14)。

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次為阿那含。阿那含者,壽終靈神上十九天。證阿羅漢。次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次為須陀洹。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愛欲斷者,如四肢斷,不復用之。

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佛言:剃除鬚髮而為沙門,受道法者,去世資財,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

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淫。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順聖道,名十惡行。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

佛言: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

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擾亂者,汝自禁息,當無嗔責,彼來惡者而自惡之。

經文經文

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

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回響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

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已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賢不可悔,禍必滅己。

佛言: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問曰: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佛言: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難,忍色忍欲難,見好不求難,被辱不嗔難,有勢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

沙門問佛:以何因緣,得知宿命,會其至道?佛言:淨心守志,可會至道。譬如磨鏡,垢去明存;斷欲無求,當得宿命。

沙門問佛:何者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與道合者大。

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心垢滅盡,淨無瑕穢,是為最明。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無有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

佛言: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舍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佛言:夫見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滅,而明獨存;學道見諦,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

佛言: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迷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須臾。

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如是知識,得道疾矣!

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有自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其如幻耳!

佛言:人隨情慾,求於聲名;聲名顯著,身已故矣!貪世常名而不學道,枉功勞形。譬如燒香,雖人聞香,香之燼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後。

佛言:財色於人,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

佛言: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於色,豈憚驅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佛言: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

佛言:愛欲於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

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問道意。佛為解說,即得須陀洹果。

佛言: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學道之人,不為情慾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佛言: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華,不為泥污。想其老者為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

佛言:夫為道者,如被乾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遠之。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斷陰。佛謂之曰:若斷其陰,不如斷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邪心不止,斷陰何益?佛為說偈: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葉佛說。

佛言: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佛言:夫為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戰。掛鎧出門,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鬥而死,或得勝而還。沙門學道,應當堅持其心,精進勇銳,不畏前境,破滅眾魔,而得道果。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佛問之曰:汝昔在家,曾為何業?對曰:愛彈琴。佛言:弦緩如何?對曰:不鳴矣!弦急如何?對曰:聲絕矣!急緩得中如何?對曰:諸音普矣!佛言:沙門學道亦然,心若調適,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淨安樂,道不失矣。

佛言: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學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淨矣。

佛言:人離惡道,得為人難。既得為人,去女即男難。既得為男,六根完具難。六根既具,生中國難。既生中國,值佛世難。既值佛世,遇道者難。既得遇道,興信心難。既興信心,發菩提心難。既發菩提心,無修無證難。

佛言: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

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佛言: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

佛言:沙門行道,無如磨牛;身雖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佛言:夫為道者,如牛負重。行深泥中,疲極不敢左右顧視;出離淤泥,乃可蘇息。沙門當觀情慾,甚於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佛言:吾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視金玉之寶,如瓦礫。視籸素之服,如敝帕。視大千界,如一訶子。視阿耨池水,如塗足油。視方便門,如化寶聚。視無上乘,如夢金帕。視佛道,如眼前華。視禪定,如須彌柱。視涅槃,如晝夕寤。視倒正,如六龍舞。視平等,如一真地。視興化,如四時木。

現代譯文

當時,世尊成就佛道,這般思惟:‘離開欲望,安於寂靜,是最殊勝的。安住大禪定,能降伏一切魔道。愛欲生於貪心和愚痴。禪定是智慧的資料。所以世尊,剛開始就說,離欲是最殊勝的,然才勸導,安住禪定降伏魔道。

佛言:“辭別親人,出家修道。認識到心的本來面目,明白無為佛法。便稱之為沙門。 ” 恆常受持二百五十條戒律,修行四諦真道,精進志向,內心清淨,成就阿羅漢。

佛說,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壽命長久,震動天地。

其次是阿那含。阿那含者,壽終後,靈魂往升至第十九層天,並在那層天界證得阿羅漢果。

其次是斯陀含。斯陀含者,歷經一次往生,再歷經一次返還人間,即證得阿羅漢,即證得阿羅漢果。

其次是須陀洹。須陀洹者,先後歷經七番生死後,即證得阿羅漢果。

愛欲已經斷了的人,就如同四肢已斷,不能再使用。

佛說:“出家沙門,斷欲望,去掉愛念,認識到內心的源頭,明白佛法甚深道理,悟出佛法的真實本意是無為之法。內心其實並無所得,向外也無所求,心既不拘泥於真道,也不結下善惡業報的緣。心中其實不存念頭,身體其實沒有作為,也不是在修行,也不是在證悟。不歷經諸果位,使自己進入最崇高的境界,這就稱之為道。”

佛說:“剃除鬍鬚、頭髮,成為沙門。接受佛法沙門,去除世間的資財。乞食,夠量即止。每日中午進食一餐,樹下過一宿。謹慎啊!不再多要。凡使人愚昧蒙蔽的,就是愛念和欲望。”

佛說:“對眾生而言,以十類事為善,以十類事為惡。是哪十類事呢?身體犯的有三類,言語犯的有四類,意念犯的有三類。身體犯的三類是:殺生、偷盜、行淫。言語犯的四類是:兩舌、惡罵、妄語、綺語。意念犯的三類是:嫉妒、嗔恨、愚痴。

上面所講的身三、口四、意三,這十件事情,假如我們不能夠隨順著聖道,那么,這個就叫做十惡,十種最大的罪惡。如果把這十種惡事停止下來,不要去做,就稱為十善了。”

佛說:“人有眾多過錯,不知懺悔,立即停息其惡念。所以罪惡歸赴其身,如同水歸赴大海,自然累積深廣。人有罪惡,知錯改過,轉而行善。那么罪惡日日消滅,將來遇到並獲得真道。

舉個譬喻,好象我們身體感冒,或者受寒著涼,全身畏冷,但是服過了藥,身體突然流汗,病也就好了。”

佛說:“有人愚昧,把我當作不善。我以四等慈,守護救濟他們。愚昧人再次以惡行相對,我再次以善相應。福德之氣,常在這裡。而損害之氣、和沉重禍殃,反在對方。”

佛說:“有人聽說佛道,是持守大仁慈的。人以惡相對,佛門以善相應,所以故意前來罵佛。佛默然不答;罵聲停止後,佛問:‘若你以禮待人,人卻置之不理,那你算有禮貌嗎?’ 那人回答道:‘算啊。’ 佛說:‘你今日罵我,我置之不理。那你帶來的禍,歸在你自己身上。猶如回聲,應聲音而有;影子,隨身形而有,終是不能消失、分離。謹慎啊,不要犯惡。”

佛說:“惡人害賢人,猶如仰天吐唾沫,唾沫到不了天,卻落回自己身上。猶如逆風揚起塵沙,塵沙吹不到對方,卻吹回自己身上。賢德不會被毀壞,但禍害卻必然毀滅自己。”

佛說:“廣博地用心外馳求的方法去了解佛道,必定是徒勞無功的。只有立定了堅固的的信心,念念趣向於菩提,最後就必定能夠在菩提這條大道上達到目的地,成就很大的功德。”

佛說:“以飯食供養一百個世俗人,不如供養一個善人;以飯食供養一千個善人,不如供養一個持守五戒的人;以飯食供養一萬個持守五戒的人,不如供養一個須陀洹者;以飯食供養一百萬個須陀洹者,不如供養一個斯陀含者;以飯食供養一千萬個斯陀含,不如供養一個阿那含者;以飯食供養一億個阿那含者,不如供養一個阿羅漢者;以飯食供養十億個阿羅漢者,不如供養一個辟支佛;以飯食供養一百億個辟支佛,不如供養一尊佛;以飯食供養一千億的三世諸佛,還不如供養一個無念無住,又無修無證的人。”

世俗人侍奉天地鬼神,不如孝敬父母二親。父母是最神聖的。

佛說:“天下有二十個難處。貧窮人,布施難;豪強富貴人,學道難; 想掌控生命,不死難; 得見佛經難; 出生在佛世難; 忍住美色,離開欲望難; 看見好東西,不求難;有勢力,不利用難;

被人侮辱,不生氣難; 遇到事情,不起心動念難; 廣學佛法,深加鑽研難; 不輕視,未學佛法的人難; 滅除傲慢難;遇見善知識難; 看見本性,學習真道難; 對境界不動心難; 善解眾生,用方便

方法教化難; 隨即教化救度人難; 平等心對待萬物難;不說是非難。”

有位沙門問佛:“什麼因緣,能夠得知道前世命途?” 佛說:“真道是無形的,光是懂得法理,沒有什麼益處。要持守志向,履行在行為上。好比磨鏡,污垢去除了,明淨存留,便能照見自己。

除欲望,守住空寂,便看見真道,知道前世命途。”

佛說:“什麼是良善?只有履行真道,才是良善。什麼是最大?志向和真道相合,是最大。 什麼是多有力量?忍辱最強健。 什麼最明亮?污垢去掉,惡行消滅,內心清淨無暇,是最明亮。未有天

地之前,就獲得了今日。十方所有,未嘗不見,無所不知、無所不見、無所不聞,獲得一切智慧,這樣就稱之為明。”

佛說:“人心中懷愛欲,就看不見真道。好比把五色彩,投入污濁水中,盡力攪渾,眾人臨近水邊,無人能見到身影。愛念和欲望交錯,心中起了渾濁,所以看不見真道。若人能漸漸明白,懺悔接

近善知識。那么污穢去除,水清澄,就能照見自己形象。

好比鍋下燃燒猛火,鍋中的水沸騰,鍋上蓋著布。眾生臨近鍋,照自己形象,也沒人能看見。

本有三毒(貪嗔痴),在內心沸騰,又有五蓋復蓋在外。所以人終不能看見真道。內心污垢除盡,就能知道靈魂從何處而來,死後去何方。諸佛國土和道德在何方。”

佛說:“人修道,如同拿著火炬,進入黑暗的房間中。黑暗立即滅去,光明獨存。學習真道,認識真理,那么愚痴滅去,無不光明。”

佛說:“我用什麼心念,念道?我用什麼行為,行道? 我用什麼語言,傳道? 我心念真道,不忘片刻。”

佛說:“觀看天地,心念:‘這不是永存的’。觀看山川,心念:‘這不是永存的’。觀看萬物形象豐富多彩,心念:‘這不是永存的’。內心這般想,得道就快了。”

佛說:“一天要做什麼?常內心念道,履行在行為上,成就信根。這么做福德無量。”

佛說:“好好思量下身中的四大,它們各自都有名稱,都叫‘無我’。這個身體,是我寄生的地方,它不會長久。這事就如同幻影。”

佛說:“人隨情慾,追求花名(即將凋謝的艷麗),就好比燒香。雖然眾人都聞到了香氣,但香熏出了香氣,自己卻燒掉了。愚昧人貪戀流逝的世間名譽,不守真道,花名的禍患,危及自己,將來要後悔。”

佛說:“財物和美色對人來說,就好比小孩貪戀刀刃上的蜜,蜜還不夠一頓飯的量,舌頭卻有被割掉的禍患。”

佛說:“人被束縛於妻子、兒女,被束縛在珍寶般的屋宅中,超過被投入牢獄、戴上腳鏈和手銬、被鐵鏈鎖起來。入獄還有釋放的時候,但對妻子、兒女的情愛欲望,即使面對虎口般的危險,也甘心情願投入。這人如同犯罪,被判無期徒刑。”

佛說:“對愛戀產生的欲望,不比對身體產生的欲望大。對身體產生的欲望,沒有比它更大的了。幸好世間僅有一個色慾,若有二個這般的欲望並存,普天之下,無人能修道。”

佛說:“愛欲對於人來說,如同拿著火炬,逆風而行。愚昧人不放下火炬,必有燒手的禍患。貪淫、恚怒、愚痴的毒患,在人身體中。若不早通過真道,斷除這禍患,必有危險的禍殃。猶如愚昧貪心的人,拿著火炬,(逆風而行),燒自己的手。”

當時,有天神獻玉女給佛,想試探佛的意志,觀察佛道。佛說:“包裹著眾多污穢的皮囊,要來何用?它可以欺騙世俗人,但難撼動(佛)六通。去吧,我不需要。” 天神對佛更加尊敬,因而問佛道的真意。(佛就為其解說),天神獲得了須陀洹果。

佛說:“修道的人,猶如漂在水中的木頭,隨流而行。如果它不碰觸左邊的岸,也不會碰觸右邊的岸;也不被人拿走,也不被鬼神遮掩;不因水流迴旋而停留,也不腐爛。我保證這木頭會流入大海。人修道,不被情慾誘惑,不被一切邪惡欺騙,精進修行不懷疑。我保證這人,必定得道。”

佛告沙門:“謹慎啊!不要相信你的意念,你的意念終不可相信。謹慎啊!不要與女人身體相會,與女人身體相會,會生出禍患。等到得阿羅漢果,才能相信你的意念。”

佛告沙門:“謹慎啊!不要看女人。即使看見,也當作沒看見。謹慎啊!不要和她說話。如果要和她說話,要告誡自己的心,當在正念中:‘我是沙門,處在污濁世間中。應當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觀想年老女性,如同母親;年長女性,如同姐姐;年輕女性,如同妹妹;稚幼女,如同女兒。要對她們以禮相敬。’意念中要特別認真的思惟。從頭看到腳,再看看體內。身體裡有什麼?裝的只是污穢的體液,和不淨的種子。這樣觀想,就能解開慾念。

佛說:“人修道,遠離情慾,當如同草遇見大火。修道人見到愛欲,一定要遠離。”

佛說:“有人患上淫慾,不能自拔。他把斧頭刀刃對準陰部,準備割掉。佛對他說:‘割掉陰部,不如斷除淫心。心是引領者,心若止念,跟從者也都停息。如果邪心不止,割掉陰部又有什麼益處?片刻就死去。’ 佛說:‘世俗人見解顛倒,如同那位愚痴人。’”

有位童女與一位男子,(講好時間相會親熱),但到了時間,男子卻沒有來。童女自我後悔道:“欲望啊,我知道你的本來面貌。欲望的念頭,是從思想中生起的。如果我不思想你,那么你就不會生出。” 佛走在路上,聽到這偈頌,對沙門說:“記住!這是迦葉佛的偈頌,流傳在世間。”

佛說:“人從愛欲中生出擔心,又從擔心中生出害怕。沒有了愛,就沒有擔心;沒有擔心,就沒有害怕。”

佛說:“人修道,如同一人與萬人戰鬥。這人身披鎧甲,操起兵器,出門準備戰鬥。這人或是怯弱敗退,或是半路退回,或是格鬥至死;或是大勝回國,升遷高位。人能牢牢把持內心,精進勇銳,不被流傳的世間癲狂愚昧語言迷惑。欲望滅去,邪惡完盡,必然獲得道果。”

有位沙門,夜裡誦經,甚是感慨萬千。他後悔自己的罪行,(自愧不如),準備退卻。佛呼喚沙門,問:“你在家時,擅長什麼?” 沙門回答道:“常彈琴。” 佛問:“彈琴時,若緩慢撥弦會如何?” 沙門回答:“不會發出聲音。” “那么,急切撥弦會如何?” 沙門回答:“弦被崩斷,聲音就不響了。” “那若是急緩適中,又會如何?” 沙門回答:“各音色適中。”

佛告沙門:“學道也是這樣。把持住心,調節適中,真道就可得到。”

佛說:“人修道,猶如煉鐵。煉到後面,污垢去掉,煉成的鐵必然好。學道漸深,內心污垢去掉。精進,就接近真道。如果心急,身體就疲勞。疲勞,意念生煩惱。煩惱,就會退卻戒律。戒律退卻,反而變成罪惡。”

佛說:“人修道,(過程)也是苦的。不修道,(狀態)也是苦的。思惟一下:人從出生到衰老,從衰老到生病,從生病到死亡,這些痛苦無量。人心煩惱,積累罪惡,所以生死輪迴不息,歷經的苦難以述說。”

佛說:“人離開惡道,生成人身難。生成人身,能不成女身,生成男身難。 生成男身,能身體六根完好難。 六根完好,能生在中心國度難。 生在中心國度,能遇見並奉行佛道難。奉行佛道,能遇到得道的人難。 遇到了得道的人,能生在菩薩家難。 生在菩薩家,能對三尊起信心,值遇佛出現世間難。”

佛問沙門:“人的生命在多久之間?” 沙門回答:“在數日間。” 佛說:“你還未在佛道中。” 又問一沙門:“人的生命在多久之間?” 回答:“在吃飯間。” 佛說:“你也還未在佛道中。” 又問一沙門:“人的生命在多久之間?” 回答:“在呼吸間。” 佛說:“善哉,你可謂是在佛道中了。”

佛說:“弟子雖然離開我數千里之外,若能憶念佛門戒律,必然得成道果。有人雖然在我左右,但意存邪見,最終不能得道。其實,佛法在於實踐。有人雖然靠近我,但不修行,又有什麼萬分之一的好處呢!”

佛說:“人修道猶如吃蜜,無論是蜜的中間,還是邊上,都是甜的。我的經文也是這樣,經文義理能使人快速成就,奉行的人得道。”

佛說:“人修道,能拔除愛欲的根,好比摘下懸掛著的珠子。只要一一摘除,總會有摘盡的時候。罪惡除盡,就得道了。”

佛說:“沙門行道,如同牛背著負擔,行走在深泥潭中。疲憊至極,不敢左顧右盼。牛想要出離泥潭,得到歇息。沙門視情慾,當甚過那深泥潭。直心念道,就可免去一切苦。”

佛說:“我視諸位王位、侯位,如同塵土間的縫隙。視金玉珍寶,如同瓦礫。視潔白的絲緞衣服,如同破布。視大千世界,如同一顆青果。視充盈的池水,如同抹在腳上的油。視方便的救度法門,如同寶船聚集。視無上的大乘佛法,如同夢見黃金編織的絲緞。視佛道,如同眼前的花。視禪定,如同須彌山般高大的柱子。視涅盤,如同晝夜都醒著。視顛倒正道,如同六條龍,狂亂舞動。視平等,如同一塊真地。視興衰變化之理,如同四季的樹木(春來茂盛,秋去飄零)。”

作品注釋

(1)世尊:就是釋迦牟尼佛,這是佛的十號之一。

(2)成道已:就是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悟道的時候。

(3)作是思惟:他作這么一種想。

(4)離欲寂靜:離欲,就是沒有這種慾念,沒有這個染污法。寂靜就是清淨,無所作為,在那兒如如不動。

(5)是最為勝:這是最殊勝的,最不可思議的。

(6)住大禪定:在這大禪定里住著。

(7)降諸魔道:這一切的魔王外道也能降伏了。

(8)於鹿野苑中:佛作是思惟觀察,看憍陳如這五個人應該先得度,所以他就到鹿野苑中。

(9)轉四諦法輪:四諦就是苦集滅道。苦,是世間之果;集,是世間之因;滅,是出世之果;道,是出世之因。苦集滅道,這叫四諦法。

(10)復有比丘所說諸疑:又有其他的比丘,以後向佛請法,來問他們的疑難,問他們所不明白的道理。

(11)求佛進止:請佛決定他們是可以向前修行?還是停止?求佛給他們一個決定的選擇。

(12)世尊教敕,一一開悟:佛有教敕。教,教化;敕,敕令,就是給他們命令。佛給他們開示教化,他們每一個比丘都開悟了。

(13)合掌敬諾:合起掌來恭恭敬敬而應諾,應諾就是秉承佛教去修行了。

(14)而順尊敕:隨順世尊所教的道理去修行。

作品評析

《佛說四十二章經》是一部既概括簡短,而又十分重要的經典。讀者試想:漢明帝自從永平三年某夜夢見“金人”以後,為什麼對此便念念不忘?後來經過大臣們四年多鄭重其事地歷史查考和研究分析以後,確認在西方印度有佛出世,並留有與中國儒、道之教有所不同的教理。因而明帝特地組織了一個具有十八人之多的探訪團,西去印度求法;結果在中印度的地方,遇到了二位神通廣大的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請問讀者:佛經種類數量浩大:真是汗牛充棟,為什麼這兩位神異高僧,會首先選擇這部《佛說四十二章經》把它傳到中國來呢?

有些人說,這是一部講小乘佛法的經典。其實不然。這部經典,佛並不是在一個專門的法會上說的,而是在佛涅盤以後,由他的弟子們,把他一生所說的一些警句,擇要系統編集而成。也就是宣化上人所說的:這是一部“佛的語錄”。把佛所說的某一段話稱為一章,共選集了四十二段話,編集成了這部《佛說四十二章經》。因此,這部經典實在既不能說單只是小乘佛法,也不能說單只是大乘佛法;而是綜合佛一生所說的大小乘全部佛法。

這部經典,實在集結得很好,充分反映了佛說法的全部過程。從小到大,由淺入深。從小乘的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四果開始,而至申述“念等本空”:“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強調“真假並觀”:“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以及“無著得道”:“不為情慾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進而闡明中道要義:“處中得道”“清淨安樂”;最後則歸結於佛法的根本真理:“生即有滅”以及“達世如幻”。通過有生有滅如幻如化的相對真理,而達到真實不虛、如如不動,乃至動靜一體的大乘絕對真理。

在這部經中,從第二章起,有很多章節,一再強調要:“斷欲絕求”、“割愛去貪”、“舍愛得道”、“財色招苦”、“色慾障道”、“慾火燒身”、“意馬莫縱”、“正觀敵色”、“慾火遠離”、“心寂欲除”,乃至“直心出欲”。在四十二個章節中,共有十一個(四分之一強),反覆強調斷欲割愛,絕求去貪,直心離欲的問題。

由此可見,斷欲去貪對修道得道的重要性了,這也可知,宣化上人所以要作此淺釋和出版此經的苦口婆心了。所以,實在也可以說,這部經典,真是拯救西方社會,乃至世界各國社會,因誤用物質文明而產生嚴重流弊的一帖良藥了。

《佛說四十二章經》,這部經的名字有七個字,這七個字有通、有別。通,就是這一個“經”字,這是一個通名,佛所說一切經典的通名就叫“經”。在“經”的上邊又有一個別名,別名就是這一部經自己的名字,它一個特別的名字,和其他經不一樣的名字。這經就好像我們人都叫人,這是一個通名;人又有自己的名字,姓張的叫張某某,姓李的叫李某某,都有一個自己的名字。佛說經也是這個樣子,有通名,有別名。“佛說四十二章”是這部經的一個別名,別名裡邊又分出來這部經是人法立題。人,佛是人;四十二章經,是法,所以叫人法立題。

這部經是佛所說的法,佛的弟子在結集經藏的時候,把它一章一章地結集在一起,這也可以說是佛的語錄,把佛所說的話,聚集在一起,成為一部經。四十二章就是四十二段的語錄。

這是最初傳到中國的經,由迦葉摩騰竺法蘭兩位尊者用白馬馱經到中國,在洛陽那兒就造了一座白馬寺。白馬寺是皇帝造的,就是在漢明帝的時候。

“佛”是梵語,具足叫佛陀耶,翻譯成中文是覺者。覺有三種: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自覺和凡夫是不同的,凡夫是不覺。二乘人他能自覺,自己覺悟了,所以和凡夫不同。二乘人雖然能自覺,而沒有覺他,你若再能覺他,這又和二乘人不同,這就是菩薩了。菩薩既能自覺,又能覺他;既能自利,又能利他。他看一切眾生都平等,所以他自己覺悟了,也願意一切眾生都覺悟,這叫覺他。菩薩雖然能覺他,可是沒能做到覺行圓滿。佛是既能自覺,又能覺他,覺行都圓滿了,因為三覺圓滿,所以就成佛。

“說”,這部經是佛說的。“說”的意思是悅所懷也,什麼叫悅所懷呢?就是把自己心裡所歡喜的事情說出來,就覺得更歡喜了。

“四十二章”,這部經有四十二章,就是四十二段佛的語錄,也就是佛所說四十二章的佛法。

“經”,這一個字具有貫、攝、常、法四種意思。“貫”就是貫穿所說義,好像一串念珠似地貫穿上了,把經的道理一個字、一個字貫穿在一起,這叫貫穿所說義。“攝”是攝持所化機,攝持所化的一切眾生。怎么叫“常”呢?古今不變曰常,過去也不變,現在也不變,將來也不變,古今都不改變,這叫常。“法”,三世同遵曰法。三世就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都遵照這個法去修行,所以叫貫、攝、常、法。

此外又有“湧泉義”,好像水從地里湧出來了。“繩墨義”,經就好像木匠用來畫直線的東西,是一條繩,上面沾了墨,這比喻經是法的準繩。經還有很多種的意思。“經”,就是教人修行的方法。又有一個“徑”的意思——是修行的一條道路。以上是《佛說四十二章經》經題簡略的意思。

譯者簡介

攝摩騰(?年—公元73年)、竺法蘭(生卒年不詳),皆為中天竺古印度)人,東漢明帝時受邀來到中國,在都城洛陽長期居住,皆卒葬洛陽。

攝摩騰,亦稱迦葉摩騰,能解大小乘經,以宣揚佛理為己任,經常四處游化。一次,他到天竺國的附庸小國講《金光明經》,正遇敵國入侵。攝摩騰捨生忘死,親自出面調解,終使雙方和好,他因此顯名。

東漢永平初的一天,漢明帝夜夢金人飛空而至,次日召集群臣詢問,知為西方之佛。於是,明帝派郎中蔡愔(yīn)、博士秦景等12人出使天竺國,去尋訪佛法。蔡愔等人在大月氏國(今阿富汗至中亞一帶)巧遇攝摩騰,就邀請他到中國。

公元67年(永平十年),他們一行以白馬馱經,來到洛陽。明帝隆重接待,先將其安置於鴻臚寺,後又專門在洛陽城西雍門外建白馬寺。此為中國國家設立僧寺之始。攝摩騰遂成為中國第一位沙門,白馬寺也成為中國佛教的釋源和祖庭。

攝摩騰為了弘揚佛法,首先開始翻譯佛經。他翻譯著名的《四十二章經》,成為中國第一部漢譯佛法。《高僧傳》將他排列首位。公元73年(永平十六年),攝摩騰圓寂於白馬寺,葬在寺內。墓前拱形券頂的石碑上刻有“聖旨”、“敕賜”、“漢啟道圓寂通摩騰大師墓”字樣。

竺法蘭本為天竺學者之師,自言能誦經論數萬章。他也是蔡愔一行在天竺國遇到的,受邀請後,卻被佛徒挽留,後也輾轉來到洛陽,與攝摩騰同住白馬寺

竺法蘭博聞強記,在洛不久即學會說漢語,很快就投入譯經工作之中,先後譯出《十地段結經》、《佛本生經》、《法海藏經》、《佛本行經》等。後竺法蘭卒,葬於白馬寺西院,與攝摩騰墓東西相對,形制完全相同。其碑文為“漢開教總持竺法大師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