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佛教術語]

沙門[佛教術語]
沙門[佛教術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沙門又作娑門、桑門,起源於列國時代,意為勤息、息心、淨志,其哲學思想為印度哲學的重要內容。沙門中最有影響的派別是佛教、生活派、順世派、不可知論派等。沙門分為四種:勝道沙門、示道沙門、命道沙門和污道沙門。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十八曰:沙門訛也,正音雲室囉末拏,唐言勤懇也。同書卷二十六曰:此雲勤勞,內道、外道之總名也,皆據出家為言耳。古經為喪門,或為娑門,羅什法師以言非便改為沙門也。

基本信息

基本概述

沙門佛陀與婆羅門

沙門意為‘勤息’。義即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三毒。貪嗔痴三毒是眾生最根本煩惱,它能毒害眾生法身慧命,所以叫做三毒,也就是眾生的迷惑心,依惑造業,隨業受報。佛陀發心修道,就是斷除三毒煩惱,所謂妄惑斷盡,智慧圓滿,就是成,所以佛稱為大沙門。充分說明了不論是隨業受報做眾生,或是返妄歸真成菩薩道,完全都離不開緣起論,依因感果的真理。這就是依善業得善果,造惡業受惡報,是一條千古不變的規律。其實這種緣起因果的真理是釋迦牟尼佛根據世上萬事萬物,眾生世界的發生髮展,乃至消亡的歷史,在客觀現實中得出的根本定論,亦即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如若不報,時候未到的道理。

佛教所講的緣起因果的教義,是根據鳩摩羅什法師所譯的《大智度論》玄奘法師所譯的《俱舍論》等許多經論中說的,佛教的主要教義,就是說明緣起因果的道理。

古文記載

沙門佛經

《俱舍論》:“諸無漏道是沙門性,懷此道者名曰沙門,以能勤勞息煩惱故。”

《玄應音義》:“沙門,此雲止息,謂止息一切諸不善法。又曰劬勞,謂修一切劬勞苦行。又曰聽聞,謂多聞薰習是常業也。”

《翻譯名義集》:“沙門,或雲桑門,名沙迦懣(門字上聲)曩,皆訛。正言室摩那拏,或舍羅磨拏。此言功勞,言修道有多勞也。什師云:佛法及外道,凡出家者,皆名沙門。肇云:出家之都名也。秦言義訓勤行,勤行取涅槃。”

時代背景

古代印度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它和中國、埃及巴比倫並列為東方的四大古國。勤勞、勇敢的印度人民,曾經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為人類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但是,幾千年來,印度社會的發展一直比較遲緩。這與印度存在著一個的森嚴的等級制度一種姓制度有著一定的關係。

公元前六—前五世紀。在這個時代,印度出現了與婆羅門思潮相對立的沙門思潮。沙門是當時自由思想家的各種觀點、派別的通稱,其中最有影響的是佛教、耆那教、生活派、順世派和不可知論派等。上述沙門思潮,雖各有所標榜,但他們反對吠陀權威和婆羅門教精神統治方面是一致的。

沙門(Samana),意為勤息、息心、淨志,是對非婆羅門教的宗教教派和思想流派的總稱。沙門思潮興起於列國時代,是與婆羅門教相對立的思想流派,其哲學思想為印度哲學的重要內容。

主要派系

沙門天竺沙門

(1)順世論,印度古代唯物主義派別,淵源很早。其先驅者之一是與佛陀同時代的阿耆多·翅舍欽婆羅(意為“發褐”)。順世論宣稱:世界的基礎是物質,構成物質的原素(大)是地、四大。一切有情識的生物都由“四大”和合而生。認為物質原素不斷運動,具有內在的力量,從而否定了神和其它的原因。順世論在社會倫理方面主張種姓平等,反對輪迴業報、祭祀苦行,指出幸福既不在天堂,也不在來世,而在今生。因此佛教稱他們為“現世涅論”。這個派別從古代到中世紀一直在廣大人民中流行。

(2)耆那教,耆那教的真正創立者是與佛陀同時代的筏馱摩那,號稱大雄。大雄建立了一套修持理論和實踐,這個派別在佛教興起時代十分活躍,它一方面反對婆羅門教,另一方面與佛教也保持著相當的距離。

(3)生活派,生活派的梵文原意為“嚴格遵守生活法的規定者”,漢譯佛經稱為邪命外道。相傳為末伽黎·俱舍羅所創,據後來南印度發現的碑文記載,與佛陀同時代的“六師”中的婆浮陀·伽那和富蘭那·迦葉也歸入這個派別。在佛教興起時期,生活派在恆河流域的舍衛城和補羅沙城等地組織過獨立的僧團,擁有自己的寺廟,過著極為嚴格的戒律生活。生活派宣稱:宇宙和一切有生命的物類由靈魂、地、水、風、火、虛空、得失、苦、樂、生、死等12個原素構成。各種原素的結合是一種自然的、機械的、無關係的結合;在社會道德觀方面提出了一種宿命論學說,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受命運支配著的,在命運的鎖鏈中,任何人的意志都是無能為力的,倫理道德也是沒有意義的。這個派別在印度孔雀王朝、戒日王朝時很流行,以後在南印度又和耆那教、印度民間信仰相結合,直至15世紀才銷聲匿跡。

(4)不可知論派,以佛陀同時代的散惹耶·毗多梨子為代表。據佛經記載,在佛教興起時,散惹耶也組織過自己的僧團,有弟子250人,佛陀的兩個大弟子舍利佛和大目連原先都是散惹耶的門徒,後皈依佛教,因此散惹耶氣憤而死。散惹耶宣傳一種懷疑論或不可知論,認為對於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及其真理都是不可遽然斷言的。例如人們對於來世化生、因果報應、罪惡是非、如來(人格化的修行完善者)可以說有,可以說無,可以說亦有亦無,可以說非亦有非亦無。散惹耶這種理論被佛教徒稱為“難以捕捉的魚學說”。不可知論作為一個派別在佛教興起以後就銷聲匿跡,但它的思想對後世一直有影響。

基本觀點

沙門雖然各有所標榜,但他們反對吠陀權威和婆羅門教精神統治方面是一致的。在世界觀方面則集中反對梵天創世說,從而提出了自然因說(世界是由自然的物質原因構成的)、偶然因說(世界是由偶然原因構成的)、結合因說(由物質和精神的原因結合而成)、宿作因說、生類因說(世界的各種事物及人分成不同的種姓是先天命定的),這些學說對世界的認識大都是從自然或現實出發的,相信自然界的原因或規律比神的創造更為重要,來源於實踐的人的知覺、經驗比吠陀天啟更有效。

在社會生活方面,他們反對祭司的精神統治和種姓的不平等制度,反對以動物為犧牲的血腥屠殺和繁瑣的祭祀儀式,但這些派別也有很多時代的局限,他們中除順世論外一般都相信業報輪迴,有的還陷入詭辯、不可知論或宿命論,有的實行極端的苦行主義或享樂主義,甚至為了反對婆羅門教的社會倫理準則而走向極端,否定一切,抹殺是非界限。沙門思潮反映了當時正在興起的社會力量一一武士貴族、商業富有者和城市居民的思想和傾向。

代表人物

沙門佛祖

佛教也是沙門在中國演化。但佛教在公元前6一5世紀興起時並不象佛教經典所渲染的那樣是一個有重要影響的派別,早期耆那教文獻中並沒有注意它。當時在新興的思想界中最有影響的是生活派、順世論,其次是耆那教、佛教和不可知論派等。

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出生於沙門發源地古印度迦毗羅衛(今尼泊爾國南部的釋迦族。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聖人。姓喬達摩(也譯瞿曇),原名悉達多,佛教徒稱之為“佛”或“佛陀”,意為覺悟者,達到覺悟的人。

釋迦牟尼出身於剎帝利種姓,父親是迦毗羅衛國的國王,稱淨飯王,母摩耶夫人。釋迦牟尼生下第七天母親去世,他由姨母撫養成人。從8歲起學習吠陀、武藝,17歲娶妻,生有一子。29歲時因感於人生無常,要求擺脫生死苦惱而出家。出家後先跟數論先驅阿羅邏和優陀羅學習禪定,又修行了六年苦行,但認為這樣做都達不到解脫,便到王舍城外尼連禪河畔伽耶的一棵畢缽羅樹下坐禪,經七天七夜,對人生和解脫問題進行思考,達到“覺悟”。此後到波羅奈的鹿野苑地方找到了原先跟他一起修苦行的陳如等五位侍者,把自己覺悟的內容向他們宣說,收他們為弟子,創立了最早的佛教僧團。此時他35歲,直到80歲去世。他在45年的時間內,在恆河中上游一帶傳教,使佛教傳播範圍不斷擴大,影響也越來越大。

佛教是佛陀的言教,佛教包括它的經典、儀式、習慣、教團組織等。佛、法、僧三寶是學習佛法應該具有的根本知識,所以首先提出來解說。佛陀是佛寶,他的言教就是法寶,他所組建的教團就是僧寶。

沙門銅像

沙門明正統高義造銅沙門像

高義造銅沙門像,鑄造於明正統九年(1444年),高21cm,寬17.5cm。明正統高義造銅沙門像作沙門形象,光頭,眉間有白毫,雙眉修長,兩眼微閉,大耳下垂,身穿袈裟,袈裟幅邊有裝飾。結跏趺坐,左手平置腹前,手中托寶珠,右手握拳,中空,坐於須彌座上,座前正中有一小獸,仰頭向上。座背面刻“大明正統九年歲次甲子,造佛人高義”款識。

從形象上分析,此造像應為地藏菩薩。地藏菩薩因“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而得名,他與文殊普賢觀音並稱為中國四大菩薩。他處於釋迦涅盤之後、彌勒未生之前,發誓要盡度六道眾生,拯救諸苦,始願歸成正果,因此也被稱為“大願菩薩”。民間傳說供養地藏,可得土地豐壤、家宅永安、先亡生天、現存益壽、所求遂意、無水火災、虛耗辟除、杜絕惡夢、出入神護、多遇聖因等10種利益。據《大方廣十輪經》記載,地藏形象出現在北涼時期,五代、兩宋時期廣為流行,並持續到明。民間信仰尤甚。其形象主要有沙門、菩薩兩種。沙門形一般身穿袈裟,一手持錫杖,一手持寶珠。此像左手托有寶珠,右手中空,推測原來所握者為錫杖。此為研究明代地藏信仰的珍貴資料。

沙門古寺

沙門沙門古寺

沙門古寺(俗稱“嶺門庵”)位於廣東揭陽惠來縣葵潭鎮溪沙鄉交通要地,大南山國營農場嶺門管區,有座重建一新的1998年7月2日揭陽市宗教局給予登記,有著名詩僧釋定持所撰妙聯,系禮佛、遊覽好去處。寺位於大南山落脈,背靠嶺門徑,臨田見水,龍溪而襟帶奔流南海,故攬山水之勝。

相傳創自南宋(1127—1279),南逃宋帝昺部將率軍駐宿,在燈下書“佛光永耀”(後木刻為匾,惜火災中燒毀)。清乾隆間(1736—1795),僧見宇殘梁蛀,募捐十方以修葺並擴建。民國時住僧10多名,百花岩高僧寬鑒巡視鎮江寺、西來古寺,並來寺開示,1927年彭湃率農軍從海陸豐來攻惠城時駐此,越歲古大存也駐此發動溪沙農民革命,成為地下活動點。1947年,遭國民黨軍隊燒毀。1950年後被廢而倒塌,雜草叢生,墾為茶園,寺跡湮沒。

1994年甲戍二月,在寺址要建“百姓公媽墓”(埋歷代屍骨近千)管理處食堂,挖地基時發現明代銅鑄觀音像(重1公斤余)、香爐、石槽、清代水洗盆等文物10餘件,村老皆說乃佛寺遺寶,應籌資重建古剎。向揭陽市佛協會長、雙峰寺方丈釋光鎮匯報獲支持。在各地善信樂捐下,短短2年中,主體工程便基本完成。重建之寺,坐北向南,占地10畝,其中建築面積約500平方米,分為大門、大雄寶殿、後堂佛廳樓)(上層為觀音閣)及齋堂、客廳、僧舍等。內奉釋光鎮法師送來的漢白玉雕像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觀音四大尊,各高逾米,十分寶貴。全寺法器齊全,莊嚴壯觀。

對立門派

沙門婆羅門

與沙門相悖的是婆羅門,梵語bra^hman!a。又作婆囉賀磨拏、婆羅欱末拏、沒囉憾摩。意譯淨行、梵行、梵志、承習。印度四姓中,最上位之僧侶、學者階級。為古印度一切知識之壟斷者,自認為印度社會之最勝種姓。長阿含卷六小緣經、卷十五種德經、慧琳音義卷二十九等皆載此階級由梵天之口生,顏貌端正,清淨高潔,以習吠陀、司祭祀為業。依摩奴法典規定,四姓中婆羅門有六法,即學習吠陀、教授吠陀、為自己祭祀、為他人祭祀、布施、受施。故四姓中除最下之首陀羅族外,其餘三姓皆得誦吠陀、自作祭祀,然為他人祭師、教他人吠陀、受施等則僅限於婆羅門。

婆羅門是祭司貴族。它主要掌握神權,占卜禍福,壟斷文化和報導農時季節,在社會中地位是最高的。相傳婆羅門是梵天(印度當時所奉信的神)用嘴創造的,剎帝利是梵天用手創造的,吠舍是梵天用腿創造的,首陀羅是梵天用腳創造的。當時的貴族以此說法來鞏固自己權利。人應當服從梵天的意旨,因此應當信奉《吠陀經》,奉事婆羅門,嚴格遵守種姓制度。後來婆羅門教義有所發展,它把‘梵’抽象起來做為宇宙的本體,或宇宙生起的最高原理;一方面又從個人觀察,認為我是個人的主宰和本體,人的身體由‘我’而生,人的活動由‘我’而起,外界萬物也都因我而存在。由此推論出‘我’與‘梵’本來不二,人所應當努力的就是經過修行以達到梵我一致的境地,這樣才能免去輪迴之苦而得到大自在。

宗教術語

辟穀 | 紫府[道家術語] | 天園[宗教術語] | limbo[宗教術語] | 皈依[佛教術語] | 沙門[佛教術語] | 無常[伊斯蘭教術語] | 苦行[宗教用語] | 大行[佛教術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