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石鐘山石刻

九江石鐘山石刻

鄱陽湖口的石鐘山景區石刻上自唐代魏徽書《遵王之義》四言詩,下至當代郭沫若書《登湖口石鐘山》五言詩,期間一千多年,有蘇軾的《梅蘭竹菊圖》,黃庭堅的《翠蓋龍旗》七律詩,還有曾國藩親書上諭及《石鐘山楚軍水師昭忠祠記》等。石刻刀法嫻熟,線條流暢,種類繁多,風格各異,都是碑刻中的珍品。

簡介

九江石鐘山九江石鐘山

一幅“沒鏃飲羽,誠心石穿”八個大字的清代石刻,驚現江西九江湖口縣鄱陽湖與長江交匯處的石鐘山的懸崖峭壁間。

在地處江西九江長江畔的石鐘山東北角懸崖峭壁間發現這幅清代石刻。據當地考古專家介紹,這幅清代石刻落款為“鹹豐丁巳(一八五七年)重九,諧楊厚庵(楊載福)軍門、李迪庵方伯(李續賓)破賊處。”

考古專家稱,此石刻為清末湘軍主將彭玉麟(曾任兵部尚書)親題,應該是湘軍攻下石鐘山之後,彭玉麟為紀念這場鏖戰而刻下的。

據史書記載,鹹豐七年(一八五七年)九月,楊載福、彭玉麟、李續賓等率領湘軍水師水陸夾攻太平軍,血戰兩晝夜後,從石鐘山兩側的陡峭山崖艱難地攻上石鐘山。

據了解,石鐘山位於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的出口處,是一處臨江突起的近百米高的山崖,居高臨下,地勢險要,號稱“江湖鎖鑰”,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石刻內容

位於鄱陽湖口的石鐘山景區石刻上自唐代魏徽書《遵王之義》四言詩,下至當代郭沫若書《登湖口石鐘山五言詩,期間一千多年,有蘇軾的《梅蘭竹菊圖》,黃庭堅的《翠蓋龍旗》七律詩,還有曾國藩親書上諭及《石鐘山楚軍水師昭忠祠記》等。石刻刀法嫻熟,線條流暢,種類繁多,風格各異,都是碑刻中的珍品。

江西九江石鐘山發現大型清代石刻江西九江石鐘山發現大型清代石刻

山上的摩崖石刻太平天國後期和中華民國初年的居多,彭玉麟的作品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在石鐘山留下的詩文、碑刻,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達到了一個高峰,特別是且閒亭前石崖上的“雲根”二字,莊重工穩,遒勁有力。而民國初年的石刻,大多飽含激憤,憂國憂民,如“犧牲救國”“鐵血鑄成”“中流砥柱”等,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

申報文物保護

現如今,石鐘山石刻已經與古樸典雅的建築融為一體,詮釋著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

石刻於1959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九江石鐘山石刻擬申報“國保”。

中國石刻藝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