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區石刻
主要分布在顏文姜祠、顏山公園、秋谷一帶,其中顏文姜祠古碑數量多、涉及資料廣,在博山地區首屈一指。顏神廟始建於北周,唐天寶六年(公元747年)“更建”。宋神宗熙寧八年(公元1072年)封顏文姜為“順德夫人”,賜“靈泉廟”匾額 ,形成了天寶之後的又一次建設高潮。元代末年可能有過較大規模的建設,現在人們見到的是經明、清及20世紀80年代的數次大修後形成的規模。相傳早期有過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族叔、篆書大家李陽冰寫的碑刻,宋代時改做了柱礎。今存石刻主要是明末清初的碑碣、石獅和靈泉石欄。大門口一對雕工精細古樸的石獅,獅高108厘米,座高48厘米,長73厘米,寬48厘米,是清初石刻精品。早在20世紀80年代,人們已從電視連續劇《武松》中的“陽穀縣衙門口”,見到了這兩隻石獅雌踏幼獅、雄踩繡球的風采。碑碣是顏文姜祠中集博山碑碣之大成的重要藏品,數量超過100方,主要安放在東西兩廡與主殿內外,其中具有較高價值的有北宋敕女石碣、中書門下牒文碣、《宋淄州重修顏神廟記》石碣等十餘塊。嵌於大殿東牆的敕女石碣,橫長0.95米,高0.37米,正楷陰刻,下部署名是主事梁中立、書令史唐史孟,系北宋朝廷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六月下文。
史料記載
和敕女碑碣並列於大殿東牆、並且大小形制相仿的中書門下牒文碣,下文時間也是熙寧八年六月,內容同樣是封神文告。《宋淄州重修顏神廟記》石碣立於鹹平六年(公元1003年),在西廡嵌牆,陰文楷書由益都縣進士周沆撰寫,長寬各為0.7、0.58米,內容頗具史料價值。東廡的北宋《增修孝婦廟碑記》,由淄川教授商億撰文、張洙書丹,高寬各為0.85、0.33米,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立石,文章與書法皆是上乘之作。西廡的北宋“題名”石碣,立於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二月,約0.70米見方,正楷陰刻的碑文內容,記載政和七、八年間(公元1117~1118年)衡元度、王巨載等官僚兩次拜謁顏文姜祠與同游者的題名。
元明清三朝,顏文姜祠碑碣增添許多,其中有元代潘繼祖《詠顏文姜祠並序》詩碑、明代山東提學副使楊文卿《修靈泉廟記》碑、明代周勵齋《孝感泉十七韻》詩碣,史籍均有記載,但覆蓋或嵌於何處不詳。立於明萬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現在西廡後牆的《籠水記略》碑,長寬各為1.10米、0.42米,內容是顏神人張堯封對孝婦河的考察記錄。立於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現在東廡西山牆的《重修顏文姜靈泉廟碑記》,由與孫廷銓、孫寶侗父子交往甚密的名宦、學者周亮工撰文、鐘山胡其孝書丹、顏神鎮人孫廷鍾篆額。嵌於正殿西牆的《新置靈泉廟香火房田記》石碣,高寬各為1.10米、0.56米,立於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三月,由清廷大學士孫廷銓撰文、其侄孫寶儒書丹。書法是造詣很深的典型“清隸”,至今黑光鑒人。
嵌於正殿西牆的《重修順德夫人墳圓記》石碣,高寬各為0.84米、0.68米,由趙執信撰文並書丹,立於康熙庚寅(公元1710年)七月。原在顏文姜墓地,自清代就移至顏文姜祠妥善保管。因為當年49歲的趙執信,正處在其書法的黃金季節,此碑受到世人高度重視。風雨竹詩畫碑又叫“籠泉灑潤”石刻,高1.32米、寬0.50米,嵌於正殿後牆。道光丙戌年(公元1826年)博山縣知縣楊春喈夫人吳靜君畫竹並題詩,楊春喈書跋語。顏文姜祠院內的早期碑碣,還有四座宋代龍首龜趺碑,皆因年代久遠無法辨識。
顏山公園介紹
地理位置及建築結構
與顏文姜祠毗鄰的鳳凰山,今為顏山公園所在地。碧霞元君行宮、紅門、玉皇宮、團山峪一帶,亦有豐富的石刻。建於明萬曆三十年(公元1602年)的碧霞元君行宮,又稱小頂廟,擁有牌坊、雲龍石柱、浮雕石畫、碑碣等石刻。牌坊高5米有餘,寬5.3米,有3個門洞。坊頂刻4隻朝天獸,前後石板上刻有龍鳳、飛馬、博古圖案,正麵坊額刻“接望岩岩”,背面為“靈鍾東長”。整個牌坊古樸凝重,和長清縣靈岩寺牌坊屬同一體制,是博山僅存3座古牌坊中之最佳者。石柱今存12根,其中山門的4根是後來新雕,前院碧霞元君殿4根和後院玉皇殿4根是舊作,都是3米多高,直徑40厘米,爪吻煦張,鱗甲凸立,龍態飛動,是博山石刻中的代表作。行宮為三進院落,後院玉皇殿明廊的東西山牆上,各有石屏雕刻畫一幅,每幅加上對聯計高2米,寬1.1米,西面一幅刻“晨鐘暮鼓”,東面一幅刻 “象外寰中”。畫面布局協調,描人狀物均栩栩如生。其兩幅對聯,一曰“雲中白鶴游超曠,石上青松處潔清。”一曰“常愛此中多勝事,更於何處學忘機。
迎門壁
玉皇殿前的大型迎門壁上,有一邊長103厘米的碩大石刻“佛”字,遠觀禪味飄逸,近看精細絕倫。迎門壁頂端以磚木構檐,壁柱垂珠並有雕花,上刻歐體正楷“山河永固蕃衍萬物;德惠長存澤被群生”對聯,是博山僅存的一幅磚刻對聯。博山的整體廟群極少有創修碑存世,而碧霞元君的始建碑至今仍在山門東牆上,篆額是“新建鳳凰阿泰山行宮碑記”,內容是:觀察地形新建此廟,以供不能上泰山的人登此山代祀之,達到借碧霞元君之靈保佑百姓之目的。此處現存30塊石碑中,還有明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的《重修泰山行宮記》、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的《進香圓滿回宮修醮記》、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的《修醮碑》、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的《重修泰山行宮施茶食記》、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的《重修泰山行宮碑》、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的《重修碧霞元君行宮記》、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的《重修泰山行宮記》、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的《 鳳凰山玉皇廟碑記》。另有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的“永行封禁”碑,是博山知縣針對鳳凰山的護林布告,是年代較早的護林碑。
紅門
顏山公園入口處的紅門建於明天啟年間,依照泰山紅門制式修成,明式門洞中所嵌石碣估計為創修時碑記,但已無法辨讀。院落布局新穎,主殿座南朝北。院中石砌花池上,刻有二方連續花紋;大殿前石碣曲欄,欄板上雕著牡丹花,欄柱上一對小石獅傳為明代遺物,歷經數百年風化仍神態靈動。紅門改為博山琉璃博物館後,碑碣得到有效的保護,如嵌於牆上的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重修碑,躺於後院崖下的民國八年(公元1919年)重修碑等。位於辦公室山牆上的橫碣《重修碧霞宮記》,顏神人趙振業撰文、順天人程淓書丹。程淓是順治進士,曾任諸城縣令,擅長山水畫,書法也是上品。趙振業系趙執信的曾祖父,博山趙氏家族文化的奠基人,明天啟進士,清初曾任布政使參議等職。碑文曰“神之靈與人靈相生者也。從來敬神者戒:齋必曰人心,經之營之必曰人力……由此推之,敬之則為神,神也,人也,一而已”,一掃迷信舊俗,與程氏書法璧合珠聯,彌足珍貴。
范泉
在秋谷景區,范公祠門上的“范公祠”石匾出自明人之手。范泉一側大型臥碑上,鐫有雙鉤陰刻擘窠大草“山高水長”,蒼古飄逸,傳說由淄川名士張中發醉酒後拿葒草一揮而就。趙執信紀念館內摩崖石刻“秋谷高風”,系從趙氏詩文手稿中集字而成。龍泉寺為博山八景之一“珠泉印月”舊址,有圓頭豎碣一塊,碣名《重修龍泉寺伽若殿記》,由吏部總聽選教官趙祜撰文。
南郊石刻
分布
主要分布在五陽山、霧雲洞、金牛山、九龍山、辰巳山、雲行山、邀兔崖一帶。其中五陽山摩崖石刻“五峰向陽”字大徑尺,正楷雙鉤,為清光緒七年“乩書”;“惠洽鄰里”由張新曾書於民國23年,“道統三三”系民國年間王崢為紀念民國初年救死扶傷的松鶴道人張旭東而題。石佛崖下有碑數塊,以王崢書《佛閣碑記》為最佳。五陽山霧雲洞西有“正德摩崖”兩方,為明代正德年間人記述東漢永壽元年事,是博山地區最早的摩崖石刻。
金牛山
位於北博山鎮沙井村,今存民國碑刻40餘件,年代雖晚卻不乏精品。東崖下柴谷洞口有石門聯一幅:“戶辟蒼崖雲下楗,簾垂藤蔓月為鉤”,為萊蕪文字現村拔貢生、文章書法在博萊一帶負有盛名的張鵬九所書。3米多高的摩崖石刻“雲路”,由民國時期才名振於顏城的國育東手書,石匠蘇金銘以斜鑽深刻,為淄博境內最大的摩崖。
九龍山
位於北博山莊北,山腰廟廊里存碑5塊,其中《九龍山重修廟碑記》由宣統己酉拔貢生王鳳藻撰文並書丹;另有一碑為張新曾撰文、張朝宗書丹,朝宗書法效法於清廷大學士劉墉,在博山石碑中所僅見。
辰巳山
位於南博山村與北博山村之間的辰巳山上,今存明嘉靖重修石碣數方,其中《重修宣聖廟碑》立於順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由於陵山人展東周書丹,上刻捐資名單中“刑部尚書任浚誥封夫人馮氏、兵部尚書孫廷銓誥封夫人宋氏”,記下了博山一縣中二名當朝尚書的重要信息;《重修十帝閻羅碑記》立於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由歲貢生孫崇祚撰文;《重修閻羅殿記》立於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由知名書家謝鴻賓書丹。
雲行山
位於南博山鎮下莊與井峪村之間,系尚書任浚早年讀書遊樂之地。山頂玉皇殿有古碑數塊。其中的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石碣,文字已不可讀,卻是博山地區僅見的元代刻石。雲行山陽有任浚祖塋,歷經戰亂與“文革”,僅存其祖父墓碑,碑心有雙鉤大字“皇明待贈君北川任公墓”。下莊村民存有任尚書府石獅一對,系以寒武紀竹葉石刻制;另有圓形石池一個,直徑1.5米,高0.5米,傳為任尚書荷花池。
邀兔崖村鄭氏家族自明嘉靖至清初,出過不少文僚。其祖塋鄭家林仍存清初石牌坊一座,高4米餘,寬6米,為博山現存三架古石坊之一。淄河岸邊真武廟,今存舊廟兩口,斗拱建築“聲聞閣”一間,青磚深浮雕麒麟影壁牆一面,形制罕見。
池上鎮觀音寺遺址有石塔一座,形制雖小卻有近千年歷史,在僅存古塔1.5座的博山俞顯珍貴。
北郊石刻
分布
主要分布在和尚房、白石洞、後峪、良莊、安上、大莊一帶。和尚房村四周山奇、林秀、泉甘,為博山舊八景之一。如今村頭小橋上額刻“鹿岑”,是此村殘留的最早石刻。白石洞因“山多白石”而得名,存舊碑近20塊,有清嘉慶七年(公元1802年)《重修三官殿碑》,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觀音殿碑》,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重修禹王閣》石碣,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重修禹閣龍祠並諸神殿》碑,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重修過雨岩碑記》。另有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馬懷仁摩崖題字兩塊,分別是顏體正楷“土”和“山高水長”。
後峪興觀寺
又稱真武廟,門前有殘石獅一對,雌雄相對,頭部微側,雕琢古樸渾厚,披肩長發猶如真獅,原為金世宗大定四年(公元1164年)敕建的彼岸寺舊物,應是金代作品。內有明碣清碑數塊,最有價值者是由趙執信撰文、其族侄趙 (上乞下心)書丹的《重修興隆觀碑》。
安上白雲觀
相傳元代前就“有草廟五百年”,由丘處機的徒弟、元代道士韓光洋擴建,與北京白雲觀是姊妹觀。此處眾多石碑毀於十年動亂,被砸碎壘牆者、埋於地下者均有之,現僅見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立、劉佩文書丹之碑,而正文暫不得觀。
大莊孫家林
曾是博山最大的墓園,僅存殘石牌坊一座,石獅三隻,臥碑二塊。牌坊寬5.8米,高3.5米,橫批淺刻“孫氏祖塋”;石獅均高1米,蹲踞昂首,長髮披肩,系明代風格;兩塊臥碑,一塊是高1.2米、寬2.3米、厚0.37米的孫之獬墓碑,另一塊是孫之獬之父墓碑,形制與其子墓碑略同,碑陰刻有狂草“孝烈慈嚴”,舊志記載由淄川書家張中發書。
博山
城西北20餘里外的瑚山,位於淄川、博山、萊蕪、章丘交界處。宋前已有古建築,元、明有過大修。其中佛爺塔僅存下部,是博山現有1.5座古塔中的半座,它與上嵌的3方石碣,為瑚山最早的石刻文物。右邊《重修石塔記》立於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左邊圓頭小碣刻“重修蓋”為題,明正統十一年(公元1446年)立。門洞正上方石碣陰刻“佛爺塔”3字,年代為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
金地院
在北萬山村外小崗上,曾是一處道觀,碑文雲“昉於元之初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香雪樓”石額3字系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邑人宋懷忍書丹。另有“五人詩碣”、“膏雨滋榮”題石等。
東郊石刻
分布
主要分布在岳陽山、二郎山、青龍山、魯山一帶。在海拔811米的岳陽山上,存有大小碑碣石刻50餘塊,是博山地區高山建築群中存碑最多的地方。主峰山門外有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圓首大碑兩通,西為《岳陽山新建玉皇閣及東西殿記》,高2.1米,寬0.8米;東為《岳陽山新建玉皇閣記》,由半生追隨趙執信的常熟人仲昰保撰文。另有石匾額《峻極於天》、《慈航普渡》、《碧霞駐節》、《后土皇帝》、《金殿雲宮》等。
二郎山
百尺懸崖上,有洞口摩崖“洗心退藏”,為乾隆癸未年遺物,由趙執信第三孫趙頔書寫,筆意酷肖王羲之。其洞口上部有民初博山縣知事丁惟椽手書嵌石大篆“道窟”,字大逾尺,頗具金石味;又有民國七年縣知事徐克恆題摩崖“鶴去雲留”,結體端莊,堪稱楷書高手。
青龍山
因泉河勝景被譽為魯中明珠,上有青石刻獅形獸一對,左為“狻猊”,右為“獫狁”,形象拙樸與真獸相近,極具唐獅剽悍之氣,原為泉河村南李氏墓地的舊物。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所立《新建白衣閣碑》,由趙執信同學、壬子舉人王謙志撰文,古雅可讀。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所立《白衣廟重修碑》,由呂麟洲書丹,字頗佳。康熙乙未(公元1715年)立《重修觀音廟碑記》,有“翰林院右春坊趙執信序”。青龍山西南山阜上近年發現大型溶洞,洞中鐘乳石上刻有“開元年人王佺”、“淄州”等,筆畫粗而深,近字處刻有高不足半米的長袍廣袖線描人物。唐代鐘乳石刻在他處聞所未聞。
魯山
古石刻較少,今存石額書門的“大雄寶殿”,有明嘉靖年間石碣橫嵌於牆上。魯山主峰東側的志公坪有碑兩通,其一為康熙癸亥(公元1683年)立,可見志公坪立廟之早。
西郊石刻
分布
主要在禹王山、夾谷台、九龍峪、鎮門峪一帶。禹王山是原山的舊稱,在域城鎮嶺西村以西,海拔798米,有東西兩峰。西峰泰山行宮舊址上,有清碑兩塊。一為《重修虞望山泰山行宮記》臥式碑,一為高1.6米、寬0.9米的《虞望山西頂重修泰山行宮》。
石門鎮
天門峪村東北方,有海拔709米的夾谷台,相傳春秋時齊魯會盟於此。崖上有康熙年間摩崖石刻“古夾谷”。
墓葬石刻
博山在明清時出過不少大官僚,僅尚書、侍郎就有6家。他們享諭葬之儀,葬制講究,留下一筆珍貴墓葬文化。明初吏部侍郎王讓墓,位於南莊王家林,大約是博山唯一未掘的文僚古墓。今存時代特色鮮明的石刻回頭馬一對,刻工粗獷,造型雄健。另有2石羊半埋於土中,2石獸全埋於土中。明崇禎兵部侍郎翟鳳翀曾力反魏忠賢,卒贈尚書。在郭莊村的翟墓石刻,現倖存3羊1馬4翁仲計8件,為淄博僅見的諭葬遺刻。明兵部尚書張曉,明通議大夫、趙執信叔祖趙進美,清初監察御史趙班璽等人的墓誌,經考仍在墓中。